首页

统考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提升指导与精练14近代中国的经济含解析20230331246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近代中国的经济优培14近代中国的经济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1.(2020·新课标I)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应用科学和技术所占比重最大,这些应用科学与技术与近代企业的兴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才会有很多人提问相关的问题,故C项正确;从材料来看西学得到了传播,中体西用思想并没有被抑制,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有维新的主张,且此时只是早期维新出现,并没有往深入发展,排除B项;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项。2.(2020·新课标Ⅱ)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9所示。()图9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据图9可知,当时\n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答案】A【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多偏向运输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各主要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它们都加紧了殖民地的争夺,通过投资运输业能够有效的扩大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因此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A项正确;外国在华投资和所占比例情况不能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从逆差转向“顺差”,B项错误;一战前,国际资本竞争激烈,并非趋于“和缓”,C项错误;仅从“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增加”及其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变化,不能得出“中国民族资本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的结论,D项错误。提分训练一、选择题1.下表为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若为该表选取研究主题,最恰当的是()时期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1894—1911年15.9814.3614.991911—1920年4.664.3711.181927—1936年13.8911.7614.28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C.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                D.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主导产业【答案】B【解析】据材料表格,时间为1894—1936年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故选B项;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排除A项;官僚资本在甲午战败后增长率下跌,但没有破产,排除C项;结合所学,列强控制中国资本发展,排除D项。2.近代很多民族企业在行政上会采用传统的文武“工头制”,工头力量极为强大,有时候会影响到总经理的决策和地位。在财务上会沿用传统的“账房制”\n,只记草账和进行成本的粗略核算。这说明近代民族企业()A.开始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                    B.管理模式有所创新C.具有一定保守性和落后性                    D.采用中外合资经营【答案】C【解析】“工头制”会影响到企业决策,“账房制”不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可见两种制度具有保守性与落后性,故选C项;“工头制”“账房制”属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无法推知其是否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排除A项;“工头制”“账房制”都属于传统商业经营模式,“创新”一词说法欠妥,排除B项;中外合资经营是就企业性质而言,而“工头制”“账房制”属于企业内部具体的管理制度,排除D项。3.鸦片战争后,民生药房注册的“苏东坡乘驴”金灵丹热销华中地区,市场上出现了“黄不彦乘驴”等仿冒的金灵丹。为此,民生药房根据《商标法》迫使仿冒者停止侵权,并在注册的商标、商品的包装、商号的种类等方面精益求精,以防假冒。这反映了()A.医药业仿冒造假现象严重                    B.中医制药业界竞争日益激烈C.工商业者商标意识的加强                    D.工商经营管理方式的近代化【答案】D【解析】据材料“根据《商标法》迫使仿冒者停止侵权,并在注册的商标、商品的包装、商号的种类等方面精益求精,以防假冒”说明工商业者运用近代的手段管理企业,维护企业利益,故选D项;材料中出现一种商品的仿冒不能说明造假严重,排除A项;材料“仿冒的金灵丹”说明是仿冒造假不是正当的竞争,排除B项;材料车子反映是民生药房维护商标的手段不是设立商标,排除C项。4.1891年,在检阅北洋海军后,李鸿章在奏折中称:“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仅限于饷力(军费不足),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这反映了清廷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获得广泛的认同            B.反侵略战争导致海军军费不足C.未能全面认识到海洋国防危机            \nD.政治改革推动军事现代化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仅限于饷力(军费不足),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可知,李鸿章认识到海军发展的不足,但又认为渤海门户稳固,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说明李鸿章对海军建设及海防认识不全面,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李鸿章对海军、海防建设的认识,不涉及中体西用思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海军军费不足是由于统治者挪用贪污,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未进行政治变革,排除D项。5.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值増加趋势及所占比重 年份各种商品出口总值(千元)其中农产品值所占比例%1873年14844938602.61893年1817132842315.61903年3339618949626.81910年59333723195739.1——摘编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上述表格揭示出的主要问题是()A.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                B.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不断解体C.对外贸易入超局面有所改变                D.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完全瓦解【答案】B【解析】据表格可知,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多,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此时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原料,不能说明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进口情况,无法说明是否入超,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在1840之后已经瓦解,排除D项。6.清代以来,地方私铸钱币导致货币名目繁多,外来机制银元流通广泛。光绪年间,朝廷酝酿币制改革,自铸银元,统一铸币权,但因地方不愿放弃铸币权及国币单位的“两元之争“\n,最终归于失败。这说明()A.清代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B.清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C.清政府货币主权日益沦丧                    D.清朝中央政府权威面临挑战【答案】D【解析】据材料“因地方不愿放弃铸币权及国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最终归于失败”,可知清末地方势力崛起,故选D项;“激化”一词程度过大,排除A项;材料借清政府币制改革说明中央权威受到挑战,并不是强调财政危机,排除B项;地方与中央并不存在主权沦丧,排除C项。7.晚清部分买办简历表 唐廷枢广东人,曾任英商怡和洋行总买办。后任轮船招商局总办,一生兴办企达四十七家。热心公益,创办医院,资助办学。徐润广东人,曾任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后创办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还参与了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的创建和经营。郑观应广东人,先后任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任上海电报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1894年,编成《盛世危言》,倡导自强求富维新变法。据上表可知,晚清买办阶层()A.是政府特许的外贸垄断商人                B.地域分布上以广东省为主C.是中国与外国商人间的桥梁                D.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近代化【答案】D【解析】据材料“晚清部分买办简历表”,可知买办阶层创办了近代中国医疗、教育、企业,故选D项;材料只介绍了买办的事迹,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政府特许,排除A项;虽然材料提到的三个买办都是广东人,但代表不了整个买办阶层,排除B项;材料重在强调买办的近代化贡献,并不是其桥梁作用,排除C项。8.据记载,某一企业“\n创办之初,暂在军需项下通融筹拨。同治六年,议兴船工,两江总督曾国藩奏请在江海关解部四成洋税酌留二成案内,以一成为制造轮船之用。八年,两江总督马新贻附奏,请以酌留洋税二成全数作为制造之用”。此类企业()A.在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下产生                B.缓解了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答案】C【解析】从材料“创办之初,暂在军需项下通融筹拨”、“以一成为制造轮船之用”和“请以酌留洋税二成全数作为制造之用”,可知该企业是江南制造总局,它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大机器生产,并且雇佣工人劳动,带有了资本主义色彩,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条件,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故选C项;实业救国思想兴起于19世纪末,当时处于光绪年间,与材料中同治年间不符,排除A项;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是清政府投资兴建的,产品装配给军队,并不投放市场获利,不能起到缓解晚清财政危机的作用,排除B项;经济近代化主要指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故洋务运动企业不是直接促进经济近代化,而是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排除D项。9.20世纪20年代,汉口的对外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输入品主要限于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如煤油、用电设备等。那些中国能生产的且价格高于国货的进口品越来越多地拒之门外。这表明()A.中国的轻工业产品物美价廉                B.中国经济格局开始发生改变C.列强经济侵略受到一定抵制                D.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答案】C【解析】输入汉口的外国产品主要是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而中国自己能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被拒之门外,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受到一定的抵制,故选C项;材料“那些中国能生产的且价格高于国货的进口品越来越多地拒之门外”所反映的信息未涉及中外轻工业产品的价格与质量,无法作对比,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原有经济格局开始发生改变,时间不符,排除B项;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n10.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答案】B【解析】“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可以看出工商业增长的比重大,但实际增长的值并不大,可见工商业要国民经济的比重轻,则农业的比重大,故选B项;“工商业产值增加21.3%”不仅包括民族工业,也含有商业贸易,无法判断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无法确定是否有重工业,排除C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从1935年提出,1936正式开始,不可能一年就完成,排除D项。11.1931年,以启新为首的三家民营水泥公司签订联营合同,协定销数和售价,划定联营区域,制定管理规则,并在限制扩充及联合对外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业联营的建立()A.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        B.有效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C.有利于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集中体现【答案】C【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大危机爆发并席卷全球,而同业联营可以利用联合的力量增强竞争力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故选C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于一战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同业联营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但“有效抵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并不能实现,排除B项;据材料“三家民营水泥公司”可知,同业联营的建立是民间行为,并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集中体现,排除D项。12.1944年,日本在上海限令各厂捐献铜铁,强令执行致使日商和华商工厂损失了许多设备,作为废铁献给了日本政府。日本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摧毁沦陷区的经济命脉                        B.中断中日两国的经济来往C.加快启动战时管理体制                        \nD.应对日益恶化的战争局势【答案】D【解析】根据“1944年,日本在上海限令各厂捐献铜铁”,结合当时抗战进入反攻阶段可知,日本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战争局势,采取了“强令执行”等非常措施,故选D项;摧毁沦陷区的经济命脉对日本侵华不利,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抗战时期中日两国之间没有正常的经济来往,排除B项;日本在侵华初期就已经启动了战时管理体制,排除C项。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世纪下半叶,英国对外战争频繁,王室军费支出庞大,财政赤字扩大,当时王室向民间金匠商人借款的利息率过高。1693年,有商人建议成立“英格兰银行总裁公司”,将筹集120万英镑贷款给王室政府,而政府每年支付10万英镑的利息,并授权允许他们享有发行与所借款数额相等的钞票。1694年,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案》,英王威廉和玛丽随后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购股份,不到两周英格兰银行股票全部被认购。此后,英格兰银行多次向政府提供贷款,从而获得银行券(钞票)的垄断发行权。1844年议会通过《银行特许法案》,英格兰银行发钞权限进一步扩大。到1928年,它正式成为英国政府管辖下的、拥有唯一法偿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摘编自[美国]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材料二山西票号以1823年成立的日升昌票号为代表,初期以汇兑业务为主,兼营存放款。19世纪50—60年代,票号数量已达15家之多,分支机构遍及北京、广州、汉口、重庆、西安等近30个城镇。19世纪60—90年代,票号进步经营为各省、海关及朝廷筹措、汇兑和抵还外债等业务,也向众多政府机构垫付饷银。20世纪初期,众多票号在贷款利润的驱动下,不惜动用超出存款数量的巨额资金开展放款业务。随着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交通银行等将跨域汇兑和官款存放业务悉数收回,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一大批新兴本土银行及外资银行的竞争,加上辛亥革命中票号损失惨重,20年代山西票号最终逐渐走向了衰亡。——摘编自张宇丰《制度供给与传统金融机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英格兰银行产生的背景,说明其性质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山西票号与英格兰银行结局不同的各自原因【答案】(1)背景:英国对外战争造成财政赤字;原有融资渠道不足;君主立宪制确立,王权受到制约;货币需求增加。性质:由私人(商业性质的)股份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转变。\n(2)票号:依附于专制政府;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受外资和官办银行的冲击;国内政局动荡的影响;经营策略的失败。英格兰银行:英国经济实力攀升;近代对外扩张的成功;伦敦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股份制经营方式的优势;政府信用和议会制度的保证;逐步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英国对外战争频繁,王室军费支出庞大,财政赤字扩大”可得连年战争致使财政赤字,货币需求量巨大;据材料一“当时王室向民间金匠商人借款的利息率过高”可得原有融资渠道不足;据材料一“英王威廉和玛丽……”可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二小问变化,据材料一“商人建议成立‘英格兰银行总裁公司’”及“成为英国政府管辖下的、拥有唯一法偿货币发行权的银行”可得由私人股份制银行向中央银行转变。(2)对山西票号而言:据材料二“为各省、海关及朝廷筹措、汇兑和抵还外债等业务,也向众多政府机构垫付饷银”可得依附于封建政府;据材料二“随着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交通银行等将跨域汇兑和官款存放业务悉数收回,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一大批新兴本土银行及外资银行的竞争”可得官办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冲击;据材料二“加上辛亥革命中票号损失惨重”可得国内政局动荡;据材料二“20世纪初期,众多票号在贷款利润的驱动下,不惜动用超出存款数量的巨额资金开展放款业务”可得经营策略失当。对英格兰银行:据材料一“英国对外战争频繁”可得对外扩张成功;据材料一“英王威廉和玛丽随后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购股份”可得获得政府信用担保,股份制的经营方式;据材料一“英格兰银行发钞权限进一步扩大”可得逐步垄断货币发行权;考生还可回答稳定的政治局势,工业革命的进行。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自办的近代金融事业的开始。19世纪下半叶后,中国城市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式建筑,公用设施如火车站、汽车站、航运站及自来水电力、电话、电报等也纷纷出现。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开埠城市上海、广州、汉口以及东北的大连、旅顺等有了迅速发展,它们主要由外国人管理。这些城市的商品、资金、技术、工厂等高度聚集,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畸形的繁荣、发展。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近代中国域市的分布不仅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就是全国小城镇的80%也分布在东部几省。——梁家责《浅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材料二欧美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1851年)\n国家总人口(万人)农村人口(%)城市人口(%)英国约180048%52%法国约360075%25%俄国590093%7%美国230087%13%中国约4320089%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时代特征。(2)材料二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什么差异?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答案】(1)时代特征: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城镇的政治独立性增强;伴随近代工业与商业发展而发展;开埠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大中城市;城市分布、发展不平衡;传统工商业市镇走向衰落。(2)差异: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本质上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与农业文明相比)。【解析】(1)由材料一“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得出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城镇的政治独立性增强;由材料一“中国城市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式建筑,公用设施如火车站、汽车站、航运站及自来水电力、电话、电报等也纷纷出现”得出伴随近代工业与商业发展而发展;由材料一“开埠城市上海、广州、汉口以及东北的大连、旅顺等有了迅速发展,它们主要由外国人管理”得出开埠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大中城市;由材料一“这些城市的商品、资金、技术、工厂等高度聚集,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畸形的繁荣、发展”得出城市分布、发展不平衡;由材料一“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得出传统工商业市镇走向衰落。(2)第一小问差异,由材料二中国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而英国农村人口低于城市人口得出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第二小问本质,结合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的得出中国的城市化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本质上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45:00 页数:10
价格:¥3 大小:244.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