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点睛政治)高考政治复习(最新考纲+三年真题+阅卷案例+知识归纳+易混易错警示+一年预测)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详解)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6

2/36

剩余3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考点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考点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考点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考点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考点六、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考点七、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考点八、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对应学生用书第232~239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本考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涉及。从考查内容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均属高频考点。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基础知识角度讲,对上述两个考点均应高度重视;时政热点方面,要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生领域的现状(社会存在)与国家出台的解决之道(社会意识)相结合去把握,如国企改革、通胀、政府体制改革、文化发展等,注意运用本考点哲理去分析。1.(2012年福建文综,34,4分)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作用、价值观。福建精神属于意识范畴,也属于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福建精神可以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说明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①③正确;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②错误;社会意识要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错误。2.(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3,4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36\n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一定是同步的。3.(2012年浙江文综,30,4分)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影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因素。分析漫画可知,对于房价有两种不同的认识,有房者担心自己的房产贬值,不希望房价下跌,而无房者担心买房会付出更多的代价不希望房价上涨,这两种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符合题意。房价总是不断波动的,两种不同的判断先于房价变动而存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符合题意。漫画中两种社会意识并无先进与落后之分,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社会存在。上述题目属于漫画题,解答上述题目的关键是要分析漫画中的文字。漫画常配有语言文字,言简意赅,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仔细品味漫画中的语言文字,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漫画中的“有房者”和“无房者”表明的是两个群体的房产所有状况,属于社会存在,“不能跌”、“不许涨”,反映的是两个群体的价值判断,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把握了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信息,该题会迎刃而解。4.(2011年天津文综,9,4分)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题干中幸福感“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入选,④错误。“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②入选。社会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③错误。5.(2011年江苏单科,31,2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36\n解析:A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题干强调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说明了社会意识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项正确;B项与题意无关;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才能起推动作用,C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6.(2010年江苏单科,32,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析:D 本题为因果选择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解答时注意判断因果关系能否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加强其建设就是为了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C项错误。7.(2010年浙江文综,28,4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上海世博会引领人们思考,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引领人们”则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④表述不准确,排除。8.(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38(2),10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一 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性”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材料二 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审设问: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知识范围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审材料: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知识链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思维过程:回答本问要紧紧围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党和政府对待农民工问题思路的正确性,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出现的新问题,促使党和政府思路转变;正确的思路有利于问题解决,体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答案:(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的新情况,形成了着力解决新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9.(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39(2),12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6\n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审设问: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生活与哲学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关知识,题型为原因类。审材料:妈祖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知识链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思维过程:明确题干中限定的知识范围,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等相关知识,再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答案:(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遇到要求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的主观题时,一定要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回答。10.(2010年全国大纲文综Ⅰ,38(3),10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只,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经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3)实施节能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牢固树立节能理念。请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审设问:抓住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回答。审材料: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国家推广节能灯。知识链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思维过程:突出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答案:(3)节能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树立节能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人类长远利益。节能理念可以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存在节能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树立节能理念尤为紧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本考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干知识,但属低频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从考查内容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等均属低频考点。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基础知识角度讲,以上两个特别是后一个考点应加以关注,特别要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36\n的名称及其具体内容;从时政热点角度看,要关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保障、关注社会公平、税收及利率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等领域的改革。 (2010年上海单科,18,2分)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人的观念D.生产方式解析:D 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重要性。把握好关键信息“人类社会”和“决定力量”,直接选出D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本考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干知识,在近三年高考中较多考到。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基础知识角度讲,要适当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两个考点;要明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二)的名称及内容,区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内容的不同;从时政热点角度讲,要关注我国各级政府机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反腐倡廉、建设权威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热点现象。1.(2011年山东文综,24,4分)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解析:C 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它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排除A项;刑法修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B项不属于哲学道理且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明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自内涵是准确选择的前提。经济基础包括所有制、分配制度等方面内容,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等。2.(2011年浙江文综,29,4分)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A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知识。题干信息“失业率”及“财富分配”影响政权更迭体现①;“西方意识形态”体现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错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④错误。3.(2011年江苏单科,32,2分)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解析:D 本题考查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本题题干中强调“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因此应注重改革,从而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故选D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目主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6\n本考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干知识,但在近三年高考中没有考到。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基础知识角度讲,要适度关注“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两个考点,特别注意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目的、作用;从时政热点角度讲,要关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各项改革措施。(2012年广东文综,35,4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办理“农转非”的学生有了“非转农”的念头,说明社会意识发生了变化,正是因为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这个社会存在的变化,才使他们的想法发生了变化,说明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C项正确;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由时代精神的精华、主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变化决定的,排除A、B、D三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本考点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既以选择题,也以主观题形式呈现。从考查内容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属于高频考点,“人民群众的概念”在近三年高考中没有涉及。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基础知识角度讲,对上述前两个考点要高度关注;从时政热点角度讲,要关注党和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公平、调控房价物价等关注民生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具体措施、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中的伟大贡献。1.(2011年全国大纲文综,29,4分)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④正确,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叙述错误;社会实践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③错误。2.(2010年广东文综A,35,4分)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解析:A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体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选A。B、C、D三项不合题意。36\n3.(2010年安徽文综,7,4分)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C 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题干中政府制定《纲要》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体现民主科学决策,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①正确;②③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故不选;④中社会意识对应题干中《纲要》,社会存在对应题干中“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即《纲要》这一社会意识是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故④入选。4.(2010年上海单科,不定项,30,3分)建国60余年来,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凝结着人民群众的奉献和创造性劳动。这说明(  )A.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B.尊重实践与尊重人民群众不可分离C.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受历史条件制约解析:ABC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了各种成就,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和政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此意相符合的有A、B、C三项。D项中的“不受”历史条件制约是一种唯心史观,不选。5.(2012年浙江文综,40(2),10分,节选)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审设问:分析人民群众对社会精神财富创造所起的作用,根据设问可以断定,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审材料:根据设问中的要求,材料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知识链接: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精神财富创造需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精神财富。思维过程:根据材料分别从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精神财富创造需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精神财富三个角度分析。答案:(2)W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人生价值本考点在近三年高考中考查频率较低,考查题型多为选择题,有时也作为主观题的诸多要点之一来考查,一般不会单独考查。2013年高考复习时,要特别注意人生价值与物的价值的不同、人的价值的内涵,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应重点关注;时政热点方面,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生态价值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低经济发展速度、关注民生等问题。1.(2011年重庆文综,31,4分)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36\n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心态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D.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即用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才能“服务于社会的现实”,D项正确。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因此A项、B项说法错误。拥有高尚思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不选C项。2.(2010年安徽文综,11,4分)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A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干强调的哲理是价值观的重要性;其次明确每句名言警句的内涵及哲理。①②③合题意,④是强调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舍去。3.(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2,4分)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对事物价值的理解。材料中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是因为人们思维方式转变,①符合题意;材料中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根据事物属性的多样性而进行的,④符合题意。②错在“根本途径”,③错在“取决于”。4.(2010年全国大纲文综Ⅰ,30,4分)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C 本题考查价值。新价值的创造并未改变秋叶和陶罐的属性,故不选②;观念属于意识范畴,而意识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所以观念创新本身并不会直接实现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加,故不选③;①④均正确且符合题意。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本考点属于教材主干知识,也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既以选择题,也以主观题方式呈现。从考查内容看,“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的评价标准”等属高频考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则在近三年高考中极少涉及。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基础知识角度讲,上述前三个考点要高度重视,注意区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两个特点,会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评价标准分析具体问题;从时政热点角度讲,民生问题、宏观调控、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等都值得关注。1.(2012年广东文综,34,4分)对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36\n①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②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 ③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 ④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价值观。漫画主旨强调创作者受错误的审美价值观的影响,创作艺术作品以追求大为美,创作的目的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②③正确;漫画中的行为不属于创新,④错误;该作品的创作也体现了方法论的指导,只不过是错误的方法论的指导,④错误。漫画题以漫画为材料载体创设问题情景,画面是作者运用夸张、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现政治事件或社会生活现象的情景。解答漫画类题目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品读文字信息,语言文字是我们把握漫画核心的关键信息;观察表达内容,抓住漫画夸张的根本意图;对应教材知识,把漫画的主题寓意与教材知识对接。2.(2011年江苏单科,33,2分)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身?/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解析:C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而“人心的法则”即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故选C项,A项表述错误,因为价值的实现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B、D两项与题意无关。3.(2011年广东文综,35,4分)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题干中比较了西方文化传统中和现实生活中对幸福观的理解,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与时俱进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同时从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观可以看出“幸福是奉献的喜悦”属于正确的幸福观,①④入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只有在阶级社会里才具有阶级性,②排除。③本身正确但题干主旨没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性(包含阶级性),社会历史性强调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而主体性则是指因人而异、因阶级而异、因阶层需要而异、因立场而异。注意区分这两个特征。4.(2011年天津文综,5,4分)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36\n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题干中河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用实际行动把传统美德的延续进行了正确的价值选择,C项正确。传统道德准则有好坏之分,A项错误。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与时俱进的,B项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项错误。5.(2010年浙江文综,30,4分)下面的漫画《超常发挥》(作者:盖桂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B.要满怀必胜信念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C.要善于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变化D.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解析:D 本题为漫画型选择题,考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哲学启示”。解读漫画不能仅停留在画面上,要提炼漫画反映的本质,由图1到图4,不仅是箭靶的大小变化,更重要的是图4反映的是拜金主义倾向,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6.(2012年安徽文综,39(2),8分,节选)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网友议题 直面道德困惑 引领价值选择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回答。(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审设问:此设问主要是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直面道德困惑引领价值选择”对考生作出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审材料:本题主要以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的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为背景。根据设问,不难从材料中获取以下关键信息: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人们面对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郭明义、吴菊萍等道德模范用行动给出了回答。知识链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思维过程: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受到多方面的冲击,难免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到底该怎么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正确的价值观,给我们指明方向,必须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道德模范们就是最好的证明。36\n答案:(2)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考生若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价值选择”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7.(2010年山东文综,29(4),7分,节选)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 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4)结合材料四,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审设问:要求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分析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审材料:以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作背景材料。知识链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等知识点。思维过程:抓住“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哲学依据”这些关键信息,可分别结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分析。答案:(4)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8.(2010年四川文综,39(5),10分,节选)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六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某市从2003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在7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达45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至2009年的2.62∶1,而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5)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审设问:要求用价值观的知识,即从哲学角度分析,不能一看“城市化”就答成经济生活角度。审材料:分清材料层次,据“价值观”这个要求找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围绕……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价值理念”“……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知识链接: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正确价值观的判断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维过程:据设问选择答题角度,找材料关键词句,联系课本原理,分别把材料与观点有机结合。答案:(5)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之变化而变化。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实际,形成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和“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②36\n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坚持的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城市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本考点是生活与哲学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既以选择题,也以主观题方式呈现。从考查内容看,“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都属高频考点。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基础知识角度讲,以上两个考点都应高度重视;从时政热点角度讲,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就业问题等均应充分关注。1.(2012年北京文综,28,4分)如图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A.有坚定的理想信念B.以客观条件为基础C.百折不挠反复实践D.努力发展自身才能解析:B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基础。漫画中的人只看到了主观条件的作用,而忽视了客观条件的存在,A、C、D三项强调的是主观条件的作用,与题干不符。对于漫画类选择题,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指向。其次,要读懂漫画的内涵或寓意,要弄清漫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清漫画中的文字、符号,有的还要注意画中人物的表情及动作。要综合漫画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思考,把握其褒扬或讽刺的思想或行为及其实质。最后,联系所学相关知识,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决定取舍。2.(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0,4分)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C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汉代的匡衡通过凿壁偷光和在别人家当雇工读书的行为,为自己后来成为大学问家提供了条件,这说明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①④正确;②中的决定性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决定作用;③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正确价值观只能起导向作用。3.(2012年山东文综,25,4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B.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36\n解析:C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光未然、冼星海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进行艺术创造,获得了成功,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C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错误,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B项夸大了优秀艺术作品的作用。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4.(2011年四川文综,28,4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一定的社会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题干中三种境界的实现,需要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既需要正确的理想目标,又需要顽强奋斗精神,故①②正确;③表述错误,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具备;④不符合材料主旨,题干强调主观条件。5.(2010年北京文综,28,4分)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这表明(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价值的实现方式。志愿服务站的老人在为行人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了快乐,说明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时也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客观条件,但不能“取决于”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③不合题意。6.(2010年上海单科,19,2分)温家宝在和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与学生挥毫相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寄托了总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对这八个字的正确理解是(  )A.既要实现社会价值,又要实现自我价值B.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会实践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积累直接经验D.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解析:B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解答本题注意解读题干“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内涵,然后迁移知识,“仰望星空”是指人要有崇高的理想追求,“脚踏实地”是指要兢兢业业、立足实践,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7.(2010年江苏单科,33,2分)“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6\n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解析:C 本题以一副对联为切入点,考查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对联的寓意是关键。“权为民用……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旨在引导人们要多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身价值。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指向不符,排除。8.(2010年天津文综,5,4分)有一种风范叫关爱,有一种姿态叫坚守。地震时,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的事迹说明(  )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C.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解析:B 本题以玉树地震为切入点,考查人生价值及其实现的有关知识。注意抓住材料中对黄福荣事迹的表述——在义工的路上默默走了十年、徒步募捐、灾区志愿服务,黄福荣以其主观努力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B符合题意。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A说法片面;C观点错误;D与题意指向不符。9.(2012年重庆文综,39(7),10分,节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 15世纪末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通过开拓世界市场先后崛起。18世纪后半期以来,英国将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并拓展全球市场,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9世纪60年代起,以电力技术与内燃机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德迅速崛起。20世纪40年代起,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逐渐兴起,工业生产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起,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使美国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7)运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原理,说明对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态度。审设问:说明态度即如何认识和作为,运用的知识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审材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理想,但是近现代西方强国利用世界市场,发展对外贸易、走工业化道路和创造品牌等领先世界是现实。知识链接: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知识。思维过程:回答问题时,首先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两个方面,然后从这两方面入手分别阐述要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想的指引,同时要正视现实,需要艰苦奋斗。答案:(7)①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具有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共同奋斗和努力的方向;反对因暂时的困难而对这一理想发生怀疑、动摇。②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艰苦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必要的条件;反对空谈理想而不付诸实践。10.(2012年天津文综,14(2),7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6\n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2)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答出两点理由即可)审设问:该问题属于探究性问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设问没有明确要求运用哪一模块知识回答。审材料: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知识链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等知识点。思维过程:由于涉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助人、奉献等内容,可以运用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两个模块知识回答。答案:(2)①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以得到社会承认、实现自身价值为乐。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实践,以奉献社会为乐。③以服务人民、辛勤劳动为荣为乐。④以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乐。11.(2010年全国大纲文综Ⅱ,38(3),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投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认识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围绕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8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3)“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审设问:设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限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二是要求回答“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可从必要性方面予以回答。审材料:本题的材料是为了引出主题“尊重劳动”,回答问题时无需结合材料。知识链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与“劳动”“劳动者”相关的主要有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价值创造与实现等。思维过程: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首先要求学生明确有关劳动的相关知识点,如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中的作用,劳动的主体、劳动与价值实现的关系等。然后结合材料与教材相关知识展开论述即可。答案:(3)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尊重劳动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劳动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的要求;尊重劳动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必然要求;劳动者的价值通过劳动实现,尊重劳动是尊重实践、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然要求。【案例】(2011年安徽文综,38(3),10分,节选)《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目标解读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36\n指标2010年预计2015年目标年均增长(%)财政民生支出(亿元)10962403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788力争31576>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285力争10570>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151.5950018★观点评说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感悟反思(3)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命题意图:本题通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通过重视民生事业发展,考查正确价值观的标准。解题思路:本题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题型是启示类。解答本题,需综观整个探究活动,通过目标的解读,反映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通过乙同学观点的评析,说明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应改革社会管理的方式;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强调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参考答案:(3)重视保障民生和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同学们关注安徽发展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评分说明:本题采用综合性评分法,观察考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从考生答案看,主要有以下情况:等级等级描述水平3根据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考虑到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安徽省重视民生事业发展,考虑到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正确价值观的标准水平2仅关注到了探究活动的结论,即从安徽省关注民生考虑到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正确价值观的标准;忽视了探究活动本身的意义,即劳动和贡献水平1不知道“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具体内涵,离题万里规律总结:一要充分关注教材标题,正确判断知识范围;二要通过设问正确把握待分析事件的具体内容。(对应学生用书第240~242页)36\n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含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内容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6\n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上层建筑为落后经济基础服务时,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则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我国现阶段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就是指在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观点是灵魂、群众路线是对群众观点的具体落实人生价值1.价值和价值观36\n(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2)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4)正确认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关系①区别:“真理标准”是说“真不真”或“真与假”的问题。判断标准是通过实践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价值标准”是说“好不好”或“好与坏”的问题,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②联系:“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内在的统一。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判断就是既要其“真”,符合客观实际;又要其“好”,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如核裂变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真;但原子能是用于和平事业还是用于制造杀人武器,还有个“好与坏”的价值判断问题。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从内容上看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从性质上看正确价值观的促进作用、错误价值观的阻碍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既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求。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性(1)价值判断和选择因人而异。受一个人的立场、价值观、知识构成等影响。面对同一事物和行为,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会大相径庭。(2)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3)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4.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5.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关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36\n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1.“人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有同学提出疑问:“我国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目标就是我们人为的选择,怎能说社会发展是客观的呢?”该观点没有准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社会生活的具体面貌,但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和发展方向。(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每一代人都只能在原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活动。(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国提出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目标,是一种尊重客观规律的选择,因此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4)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的选择和主观随心所欲地选择,其造成的结果截然相反。这证明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在承认社会客观性的前提下,自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才能不断取得胜利。2.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该观点对吗?该观点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同时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的构成成分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一成不变。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吗?该观点否认了正确价值观的客观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性,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是否自觉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4.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吗?该观点夸大了客观条件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的作用。(1)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而机遇就是客观条件之一,它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把机遇夸大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则是错误的,因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一定的客观条件之外,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3)忽视或夸大任一方面的作用都是错误的。5.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吗?该观点将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混为一谈,否认了个人正当利益对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作用。36\n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个人利益是个人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个人利益也有正当利益和非正当利益的区别。我们坚持集体主义,绝不会反对个人的正当利益,但也绝不会支持非正当的利益。我们反对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反对那种以牺牲社会整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和言行。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的正当个人利益,反对个人主义。因此,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对应学生用书第243~246页)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2、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6、7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8、9、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1、12、13人生价值14、15、16、17、18、19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0、21、22、23、2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5、26、27、28、29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2012年河南六市一模)什么是理想?有人认为“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动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这种认识的合理性在于(  )①肯定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②肯定了理想和信念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 ③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④强调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依据材料,不同现实情况下,人们的理想是发展变化的,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本身正确,但均与题干主旨不符,应排除。2.(2011年合肥模拟)“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等诙谐的词语出现在公众面前,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A.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主观臆造的联系是没有科学根据的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新词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了C项;材料强调的是意识随社会变化而变化,A项与题意不符;B项与题意不符;D项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角度。36\n3.(2011年龙岩模拟)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叶聪等先进人物的精神有助于帮助青年把个人的奋斗与民族振兴、国家的伟业融为一体。这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B.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C.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需要培养和建立的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先进人物精神解析:A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材料主要说明精神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排除B、C两项;D项观点错误,应该是要符合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考点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2011年中山模拟)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C.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D.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解析:A 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我国所有制结构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体现了A项;B项中的“上层建筑”与材料无关;C项观点错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D项不合题意。5.(2011年绍兴模拟)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应用型科研院所通过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实现了科研与市场的对接,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这体现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解析:B 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体现了生产力的提高,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无关。考点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6.(2012年茂名模拟)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经济潮流引导者的顺德,也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向标——1992年成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验县”,将5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8个;2009年实施大部门制改革,精简成16个“大部门”;2011年,提出城区开展城市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建立“一级政府、两级管理、三级服务、社会参与”的“扁平化”行政管理模式和协同共治格局。顺德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表明(  )A.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物质世界B.辩证否定就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D.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渐进的36\n解析:C 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党政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范畴,C符合题意;A、B、D没有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7.(2012年临沂一模)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重要课题。人民网推出的“2012两会调查”中,“社会管理”话题的关注度居于第四位。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说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哲学依据。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题目限定的知识是“寻觅社会的真谛”,即教材第十一课的内容,涉及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两个方面的内容。设问的角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哲学依据”,创新社会管理实质是变革上层建筑,因此本题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本题应该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角度分析。答案:(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既要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又要实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考点四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8.(2012年肇庆模拟)在热播的电视剧《三国》中,司马徽对刘备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时务”喻指(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B.生产力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C.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D.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的“时务”,指的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C符合题意;A、B都错误;D与材料无关。9.(2012年深圳模拟)“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断启迪我们(  )A.生产关系总是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C.只要解放思想,就能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解析:B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A、C观点错误;B正确说明了邓小平强调改革的原因;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D观点错误。10.(2012年汕头模拟)农业的转型要重视科技创新。目前,育种科学家能够把种子的DNA图谱描绘出来,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把节水、节肥、节约土地、抗病虫害、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特质直接植入种子,培育出新品种。在国内市场上,以色列番茄种子凭借其科技含量高36\n,每10粒6元,占有不小市场;国产番茄种子每10粒6分钱,却少有人买。种子的竞争促使我国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模式,提升国产种子竞争力;也推动了《种子法》的实施和种子综合执法机构的建设,维护国家种业发展。(1)结合材料,简要阐述意识的作用。(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谈谈对我国种业发展的理解。解析:第(1)问考查意识的作用,材料主要阐述了意识反映客观事物及意识指导实践活动等。第(2)问考查社会的基本矛盾,材料既涉及了种业发展等生产力层面,也涉及了合作等生产关系层面,还涉及了法律等上层建筑层面,结合材料,回答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可。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育种科学家能够把种子的DNA图谱描绘出来,揭示种子的内在本质。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育种科学家能够根据人的需要,培育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农作物新品种。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育种科学家做到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遵循育种规律,才能培育出新品种。(2)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为了提高国产种子的竞争力,促成了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种业科技创新模式。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种子法》的实施和执法机构的建设,维护国家种业的发展,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种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建立,种业执法机构的建设,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改革推动了我国种业的发展。考点五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1.(2012年湛江模拟)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这观点(  )A.正确肯定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B.正确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错误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告诫人民群众一定要拥护杰出人物的领导解析:C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梁启超否认了人民群众的作用,C符合题意,排除A;B与材料无关;D肯定了错误观点,应排除。12.(2012年汕头模拟)2011年8月,为了促进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常态化,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广大记者纷纷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采访,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历史观的原理,谈谈你对记者走基层活动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要注意“基层”代表着人民群众,所以应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或基层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人)(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记者要彰显基层群众劳动创造的风采。(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记者要展现基层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创造。(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全社会都要倾听基层群众对社会变革的心声。13.(2012年湛江模拟)当前,广东经济面临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外需不足、国内生产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约束经济增速等新问题,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多。2012年我省将牢牢把握“36\n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坚持稳中求进,在稳定全省经济发展中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结合材料,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分析我省确立“坚持稳中求进,在稳定全省经济发展中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发展战略的合理性。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材料主要说明了广东根据经济形势确定发展方针、增进社会民生福祉等,应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角度回答。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省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我省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我省确立这一发展战略符合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做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考点六 人生价值14.(2012年湖南四市一模)2011年9月23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81岁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在于(  )①人的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②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③人生价值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D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内涵。中国科学家以其巨大贡献获得国际医学大奖,这体现了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②④符合题意;人的素质与人生价值大小无必然联系,①说法错误;人生价值表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③说法片面。15.(2012年福州质检)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下列诗句与此所体现的价值观一致的是(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解析:C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知识。林觉民的这段话体现了他为了普天下人民的大爱而甘愿为天下人而慷慨赴死的决心,C项体现的价值观与这一价值观是相同的;A、B、D三项均未体现这一价值观,不符合题意。16.(2012年山东烟台一模)今年(2012年)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活动10周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是: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社会公平、人类生活环境作出突出贡献;个人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这一评选标准体现出(  )36\n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自我奋斗的结果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贡献解析:C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内涵。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标准是强调这些人物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项符合题干主旨,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B项错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既有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D项错误。17.(2012年广州调研)近年来,随着城市美化、绿化的需要,许多大树从深山老林被连根拔起运往城市。由于这些大树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了稳定平衡的生物群落,“大树进城”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由于“水土不服”,不少大树“进城”后枯死。上述事例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变化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往往带来不良后果 ④改造城市环境需要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引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C 本题考查规律和价值观的知识。“大树进城”终因“水土不服”而枯死,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①④符合题意;②与材料无关;③观点不科学。18.(2011年银川模拟)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置,是当前腐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一个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作用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材料体现的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而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排除①,选④。③忽视了价值观反作用的双重性,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之分。19.(2012年深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的种种负面新闻,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1)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2)结合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树立正确道德观念重要性的理解。36\n解析:第(1)问考查矛盾的含义,应用斗争性回答“不扶”与“扶”的对立性,用相互转化分析“不扶”到“扶”的变化。第(2)问考查价值观的知识,首先应注意道德观念是种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其次要注意道德观念涉及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案:(1)①“扶”与“不扶”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由“不扶”到“扶”,使“扶得起”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2)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作出正确的评判、形成良好道德风尚,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②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扶”与“不扶”、“助”与“不助”的冲突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地维护人民的利益。(若回答出“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也可)考点七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0.(2012年汕头模拟)漫画《热门话题》启示我们(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C.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D.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解析:B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漫画主要讽刺了为官而不为人民服务的不良现象,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C、D不符材料。21.(2012年威海一模)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为控制物价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最高限价令”。对“最高限价令”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说明(  )A.真理和谬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B.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客观世界有什么,意识就会反映什么D.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解析:D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最高限价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显然是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D项符合题意;真理具有客观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认识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C项内容自相矛盾,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恰恰不是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有所取舍,C项错误。36\n22.(2011年皖南一模)7年前,瑞士生物学家伯特利库斯登上了《时代》的封面,他发明的转基因稻米被认为是拯救世界几百万贫困人口的希望。但是7年过去了,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转基因稻米,因为欧洲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他们置穷国人口的生存于不顾,首先关注的是转基因稻米对自己的健康是否有影响。这表明(  )①转基因稻米有利有弊 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④正确的价值观应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C 本题考查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由题干并不能得出转基因稻米有弊端,因此①的说法不正确。从欧洲人对待转基因稻米的态度上我们可以判断②③④的说法正确。23.(2012年茂名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司机逃逸,接连路过的18名路人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小悦悦的悲剧,让人痛彻肝胆,心灵受到巨大冲击。这事件中的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汪洋书记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材料二 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要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结合两则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我们个人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措施。两则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社会上的价值选择具有多元化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尊重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答案:(1)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决定着人们处理一切关系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因此我们要在当前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中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道德观冲突和精神文化空虚的今天,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必须以反映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为导向。(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以维护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4)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且应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努力践行。24.(2012年广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几位网友就诚信问题展开议论:网友甲:媒体上报道的有毒食品、学术造假、小悦悦事件等表明,实行市场经济后,整体道德水平滑坡了,全社会都缺乏诚信,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和社会文明进步。令人痛心不已!36\n网友乙:诚信缺失的确是当前思想道德领域一些退步甚至混乱现象的集中反映。判断当前道德领域的诚信现状,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标准。网友丙:讲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有成熟的诚信体系建设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文化。(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评析网友甲的认识。(2)结合网友乙的说法,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在看待当前的诚信缺失问题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标准。(3)结合网友丙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解析:第(1)问考查辩证法知识。甲的观点主要是夸大了道德滑坡现象,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没有坚持发展观点。第(2)问考查价值观的知识,属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客观标准和阶级标准,分析看待诚信缺失时应坚持的标准即可。第(3)问丙的观点主要说明了荣辱观、传统、西方等信息,这就启示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借鉴、继承,从而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答案:(1)①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承认市场经济发展的确带来一些道德领域的负面冲击,但更要看到道德层面的主流是好的。甲的认识过于片面。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坚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才能推动道德进步。夸大问题会导致悲观失望、裹足不前。甲的认识过于悲观。(2)①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诚信属于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层面,归根到底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认识当前的诚信问题,首先要看它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要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判断当前的诚信问题,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诚信文化的建设,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②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建设的优良传统,大胆借鉴国外成熟的诚信体系建设经验,批判吸收,为我所用。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法规上保证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罚。考点八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5.(2012年威海一模)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农民刘延宝荣获2011年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号。承君一诺,必守终生。为了兑现在部队首长面前“俺能行”的三字诺言,刘延宝祖孙四代人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传,六十三载诚心守护烈士墓园。刘延宝祖孙四代人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价值选择决定价值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及人生价值的实现。刘延宝祖孙四代人的感人行为正是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下实现的,①符合题意;六十三载诚心守护烈士墓园,这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②36\n符合题意;刘延宝祖孙四代人信守诺言,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③符合题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下实现的,④说法错误。26.(2012年汕头模拟)观察漫画《只给自身挠痒痒》,你认为作为国家官员,这种人的不好之处在于没有做到(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顽强拼搏精神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把献身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③解析:C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内容和实现。漫画主要讽刺了不奉献社会的错误做法,①③符合题意;②中的“顽强拼搏”、④中的“客观规律”与材料无关。27.(2012年广州调研)一位著名画家在艺术生命遭遇瓶颈时偶然来到偏远乡村,免费教小学生画画。从教之余,他用当地附着力极强的红泥土作颜料,画风得以改变,艺术灵感层出不穷。孩子们的进步、老百姓的欣赏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画家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社会实践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③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回报是对等的 ④要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D 本题考查实践和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教学生画画、用红泥土作颜料的实践改变了画风,体现了①;画家在指导孩子们进步中得到满足,体现了④;②③观点错误。28.(2012年广州测试)河北产科医生余文丽在援疆期间,其丈夫突发脑溢血致身体偏瘫。她毅然带着偏瘫的丈夫继续完成援疆任务。作为妻子,她每天为丈夫做按摩帮助康复;作为医生,她医术精湛,对产妇体贴入微,被人们称为“最美女医生”。余文丽的事迹体现了(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幸福的 ②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的主要表现在于精神贡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最美女医生”奉献社会,获得赞誉,体现了①③;②观点错误;精神贡献只是贡献的一部分,④观点片面。29.(2012年海南琼海一模)一名六旬老人17年来掏出近40万元血汗钱,无偿资助了400名贫困学生,但有的孩子得到资助后甚至从没给他写过一封信,打过一个电话。可老人却说:“把助学金亲手交给孩子们,这事就算完了,再想要报答没意思,那叫自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辨析:没有回报的道德活动是没有意义的。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知识。“有没有意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涉及人生价值的内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述上述理论后,依据这些理论来分析其片面性即可。答案:(1)不能仅仅从是否有回报来评价道德活动的意义。36\n(2)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道德活动如果没有回报,不利于在全社会倡导讲贡献、献爱心的道德风尚。(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道德活动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来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是评价道德活动意义的前提和基础。(4)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老人的行为虽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也是有意义的,其精神值得赞扬;有的受助者不思报答,既没有尊重他人,也失去自己的人格,其行为应受到谴责。(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247页)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难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易人生价值3、7中、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5中价值的创造与实现6中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预测指数:★★★★)浙江东阳本色集团董事长吴英因集资诈骗二审被判死刑后,引发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舆论集中在当前中国正试图突破、但困难重重的金融体制改革上,可以说正是对这一案件的反思,使得人们开始深思:中国的金融体制急需改革。这一事件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解析:B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吴英案件引起人们反思:中国的金融体制急需改革,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意识的反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项表述不完整,且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2.(预测指数:★★★★)2012年,对国有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的现象,许多人大代表呼吁加快国企改革。国务院有关领导表示,中国将坚持国有企业的改革,打破垄断,进一步在金融能源等领域贯彻新的36条,也就是让非公经济民营经济进入这些领域,政府将在上半年制定这些细则。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国企的上述改革涉及的关系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C.政府与人民群众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6\n解析:A 本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国企改革,打破垄断,允许非公经济民营经济进入金融能源等领域,这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3.(预测指数:★★★★★)2012年“两会”期间,针对2012年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派以房地产商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呼吁国家要松绑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而另一派则是广大购房者,在人民网参与调查的网友中,认为目前调控政策得当,希望继续调控,再让房价下调的占比达到了85.4%,而希望结束限购的只有3%。这说明的哲理是(  )A.联系具有普遍性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D.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解析:D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同群体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评价和看法不同,缘于他们的价值观不同,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4.(预测指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许多农民的补偿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决定,在2012年年内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农民承包地的财产权。这说明(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性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符合题意;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农民承包地的财产权,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③④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5.(预测指数:★★★)漫画《无题》中主角的行为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人们在实践中会进行价值判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B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漫画中的人物视采访人的意愿而决定自己的表述内容,显然觉得这样做对自己最为有利,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人们在实践中会进行价值判断,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以实践来检验认识,也没有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②不符合题意。6.(预测指数:★★★★)退伍士官牛作涛和朋友在广州市二沙岛南侧江边散步,突然听到有人喊“有人跳江自杀了”36\n,牛作涛毫不犹豫纵身跳下挽救落水女。牛作涛救人牺牲后,在广州当地引起巨大反响,他的事迹传遍了羊城大街小巷,市委、市政府向牛作涛的家属发放30万元慰问抚恤金,并颁发了“见义勇为”荣誉证书。牛作涛救人牺牲的事迹表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真正的人生价值不需要回报 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内涵及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牛作涛为救群众英勇牺牲,表明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故①②④均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真正的人生价值既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承认和满足。二、非选择题(20分)7.(预测指数:★★★★)2012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举行“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被评为十大人物之一。1988年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架设了4余公里的输电线路。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颁奖典礼给予他的颁奖词是——“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1)从颁奖词看,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6分)(2)运用价值观知识,简要说明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现实意义。(14分)解析:第(1)问考查人生价值的知识。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根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结合这一要求,结合材料,分别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以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等方面逐一分析回答,注意遵循由近到远的原则。答案:(1)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2分)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2分)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2分)(2)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或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6分)②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有利于引导广大群众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发挥道德的力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8分)36\n图表型主观题解题方法综述一、题型特点图表题的常见形式有表格题、饼状图、柱状图、条状图、箭头图等,一般由“表头、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有时图表和文字材料都有,常见的设问方式有:对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现象的认识;上述图表(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如何认识上述现象(即回答为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即怎么办)等,此类题的设问往往环环相扣,前后有密切联系。二、解题技巧1.解答图表题应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高考政治图表题以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当前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要求考生从图表的数字变化中找出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解答时,必须做到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强化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深化定量分析,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2.做到三个“三”(1)三读:读图表、读注文、读设问。(2)三比:纵向比较、横向比较、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3)三到:数字到术语、现象到本质、理论到实践。三、典型题例 (2012年青岛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的消费率、储蓄率状况图注:201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1.6%,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过70%。材料二 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78%,同期美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为25%,日本为20%。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家庭文化支出一般占到家庭总收入的15%至18%。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文化市场约有5万亿元左右的潜在需求。材料三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量不大,区域发展不均衡,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配套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对外贸易逆差依然较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依据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应采取的举措。(2)结合材料三,分析我们应如何按规律办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3)从政治生活角度,提出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存在问题的建议。思路点拨:第(1)问考查投资、消费、调整经济结构的知识。回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本图表和材料二的信息。本图是2000年至2010年我国消费率、储蓄率的发展变化情况,从图表内容可看出,消费率下降而储蓄率上升,从注解看出,我国居民的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材料二说明中国文化产业总量小,但文化市场有较大的潜在需求。依据以上信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居民的文化消费。第(2)问考查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先表述理论,从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三个方面进行表述,然后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结合材料分析,注意要具体分析如何尊重文化产业的特殊规律,发展文化产业时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第(3)问考查政府的相关知识。要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去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总量小、不均衡,法规政策不完善,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够等,分别从依法行政、履行对内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履行对外职能等角度分析。答案:(1)①36\n材料一显示,十多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储蓄率呈上涨趋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材料二说明,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小,但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消费率低与储蓄率高、文化产业不发达有关联性。②科学处理投资、储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引导居民加大文化消费,优化消费结构。(2)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②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发展文化产业,既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③应将市场的积极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3)①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立法与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②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促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③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附录:复习教案: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学科内综合生活与哲学知识内部的综合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1.区别(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3)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联系(1)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世界观包括人生观,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2)世界观还是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价值观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的问题。(3)人生价值观是人生观的集中表现。人生价值观反过来也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因此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三者又是内在统一的。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它的理论适用于各个领域。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主要观点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只说明人类社会的现象,主要观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人民群众等观点。三、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集体主义价值观 意识的反作用表现在正确与错误意识对客观事物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也表现为两个方面,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也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一种正确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和人生道路有正确的指导作用。所以,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集体主义价值观,它们之间有相同的地方,都属于同一范畴。与经济生活知识综合1.集体主义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需要集体主义规范,企业经营、产业生产、消费者消费都需要坚持集体主义,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都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国家在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和一些矛盾时,必须用集体主义来规范。2.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在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发展经济,例如农业要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道路,工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3.反对拜金主义与货币的关系36\n结合货币的本质、起源、作用,结合人生价值观的知识,正确看待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与政治生活知识综合1.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义务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2.提高综合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可以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3.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治国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5.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共产党员模范作用,体现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3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33:46 页数:36
价格:¥3 大小:1.15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