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真题模拟精选)2023高考历史“点中点”特训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3高考历史“点中点”特训: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   )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B.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         D.社会主义是天堂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所以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根本上说是由于苏联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C.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   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3、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4、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A.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指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尖锐5、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6、 苏俄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工业企业经营方式有很大不同。根据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我们可以推出,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16-\n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和由国家经营7、“□□□□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8、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9、下列有关苏联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模式   B.农业集体化后,农业生产有了迅速发展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历史上曾起到过积极作用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苏联局势的失控并走向解体10、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11、备受瞩目的《建国大业》姊妹篇《建党伟业》于2010年8月18日在北京中影基地开机,它讲述的是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如果你有幸被邀请参与影片的制作,所听到和理解的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目标是(  )①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6-\n③消灭资本家私有制④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12、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13、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B.管理高度集中,企业缺乏活力C.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16-\n16、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们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图中曲线变化的因素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斯大林体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立即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了统一战线是革命胜利的法宝19、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下结论是基于对苏联历史的回顾得出的,其中不合理的应该是( )-16-\n   A、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苏联日后分裂的重要原因   B、戈尔巴乔夫改革应对苏联分裂承担重要责任   C、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应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D、苏联分裂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不适用于俄罗斯20、“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22年一样英勇作战……总之战争是失败了。”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俄国的发展受到农奴制阻碍            B、俄国没有开展工业革命   C、俄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            D、没有获得海军保障21、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午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2、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将文明演进与现代化进程等量齐观。他认为: “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现代工业社会的   紧张过渡。这种过渡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因此就出现了俄国的   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后果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   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   )    A.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16-\n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3、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取得巨大成就到遭遇重大挫折”,这一特点可以用来概括(  )A.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24、一同学在学习苏联经济、政治建设后,绘出了他对此问题的理解。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B.政治上高度集权,只是单纯地服从命令,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C.这对苏联的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D.这实际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25、“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26、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不久也承认:“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A.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16-\n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27、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的“红色恐惧”浪潮到达顶峰,政府逮捕了数千名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的人,国会还通过法律将持不同政见的外国人驱逐出境。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B.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28、下图漫画中的人物分别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合的是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29、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30、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发表了一封《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其中谈到:“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阻碍我们经济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据此判断(   )-16-\nA.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的改革B.萨哈罗夫认国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体制改C.萨哈罗夫的这一观点成为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D.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31、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32、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以2亿吨增加为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3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上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34、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苏联的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         B.苏联的国民文化素质迅速提高C.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D.苏联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16-\n35、“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主要反眏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3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5米印花布、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37、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所持的是怀疑态度,而1934年第二次来到时,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说这句话的主要着眼点是(   )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B.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 D.苏联与西方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38、比较分析下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经济大危机对整个世界打击很大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6-\n39、“(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C.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40、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   )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B.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         D.社会主义是天堂4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过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据耶金等《制高点》。材料二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1991—1999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说:“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啊?(3)你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n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材料二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在1925年逝世前不久,列宁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什么政策中的什么措施直接导致的?(2)材料二中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采取了哪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3)材料三中毛泽东主要批评的是斯大林模式中在经济方面的哪种做法?(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43.材料三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摘自《世界史现代部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政策?(2分)(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什么进步性。(4分)-16-\n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33年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和所学史实20世纪30年代当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2、B【解析】考点:斯大林体制。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由于单纯的市场调节造成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指令性的经济计划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3、D【解析】考点:计划经济。从材料“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可以看出计划的手段在现代西方世界依然发挥作用。故选D。4、D5、D【解析】考点:苏联的工业化。从材料可以看出,农产品的交售价格越来越低,反映了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多的剥夺了农民的利益。6、C【解析】考点:苏俄的经济体制探索。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A、D两项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共同点,B项与史实不时期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共同点,符,存在知识性错误。存在知识性错误。7、A8、D9、B10、B-16-\n11、选D。本题考查了1921年中共一大确立的斗争目标。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故本题选①②③,④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是当时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12、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民国十七年应该是1928年,农场经理要求共同耕种土地说明当时苏俄已经废除新经济政策,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力图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选C项。13、D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斯大林模式”、自由放任政策均在其实施前期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渐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14、D15、C16、A17、C 18、A19、D20、A21、A22、D23、解析: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从苏俄(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再到苏东剧变,题干精炼的概括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答案:B24、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答案:D25、答案:C26、答案:A27、答案:C-16-\n28、答案:A29、答案:D解析:材料认为如果没有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就不会发生十月革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并没有波及苏联,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可以推行。即材料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资本主义自身的缺点,就不会出现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因此选择D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排除A、C两项;题目并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强大的信息,排除B项。30、答案:B解析:1970年赫鲁晓夫改革已经失败,此时掌权的是勃涅日列夫,故A错误。而戈尔巴乔夫上台还要在20世纪八十年代,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经济改革没有重大的进展的情况下才转向政治改革的,故排除C。D项与材料关联不大。据材料“在社会政治范围内”“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可以推断出萨哈罗夫认为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故正确答案为B。3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牺牲农业,为重工业发展积累资金。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2、答案:D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有所发展,A、C说法是对的但片面;B不符合这场改革。D从整体上说出了这场改革的积极影响。3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公私效率的高低对比表明了斯大林体制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弊端,故选B。34、答案:D解析:考查对苏联斯大林体制的理解。有材料可知其所反映的现象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而这种崇拜出现的原因一是因为在其领导之下苏联取得巨大成绩,而不是苏联的民主法治建设滞后。故选D。35、答案:B解析:从两个数字对比来看,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而轻工业发展缓慢。36、答案:D-16-\n解析:考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从1928年到1953年的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交换价格变化的下降趋势,说明苏联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到农重轻比例失衡。关键信息:1928、1952、1953、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以有题干中的数据。ABC无从反映。37、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34年”和所学史实1929年至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救命稻草,罗斯福新政中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就是借鉴社会主义苏联的经验。38、答案:B解析:分析“1913---1937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可以理解到A项错误,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C项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不是罗斯福新政的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D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本题选B项,从题中可以反映出A项大危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打击大,与图片信息不吻合,1913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当时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C错误,两图反映的是工业问题,D包含工农业。选B正确,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3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和所学史实指的是1939年9月苏联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高积累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40、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33年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和所学史实20世纪30年代当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41.答案:(1)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首要责任发生变化。(2)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3)考生须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作答,并言之成理。42.(1)政策及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2)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3)做法: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4)主题: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农民问题(或农业问题)。-16-\n43.(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2)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农民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3)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了经营和贸易的自由。进步性: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33:37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41.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