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真题模拟精选)2023高考历史“点中点”特训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3高考历史“点中点”特训: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筒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2、图1为民国时期时政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该漫画是由中国人20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B.卡住“小犬”脖子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之手C.把“鱼”送进“小犬”之口的是国民政府的手D.它反映出当时政府、人民与侵略者之间的关系-14-\n3、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题材本埠全国国外数量57篇80篇37篇比例33%67%A.《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C.《申报》正在摆脱乡土地域的束缚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4、近代中国,对外交、西方科技、人民地位的认识上分别经历了从“夷务”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变化。这类变化集中反映出A.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   B.思想文化观念逐渐西化C.社会半殖民地化日益加强   D.民主科学取代专制愚昧5、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近代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正确的是A.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   B.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14-\n6、“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困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7、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则宣言标志着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   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8、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③末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B、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D、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子发展10、1923年3月,苏联向孙中山提供了200万墨西哥银元的经济援助,并支援了武器,派遣了政治和军事顾问。孙中山对他们下达的主要任务是:“按苏联模式组建军队,建立北伐桥头堡。”这表明当时-14-\n   A.苏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B.国民党放弃旧三民主义   C.孙中山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            D.国民党为统一中国作准备11、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图所示国旗(旗面为按顺序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的使用时期是                     A、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B、湖北军政府时期C、清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2、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   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13、《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观念的落后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洋文学科的增设 D.大家子弟的谨慎14、近代某条约规定,“1200万为军费赔偿,600万为所销鸦片之赔款,300万为偿还行商拖欠英商之债款”。批准该条约的皇帝是   (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14-\n15、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表明   ①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 ②两方学说由此在中国广泛传播   ③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④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武昌起义成功了,辛亥革命却失败了;北伐战争胜利了,国民大革命却失败了。断言两次革命“失败”,均着眼于    A.没能推翻旧政权的统治                        B.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C.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列强扩大对华侵略17、面对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但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下列表述中符合上述内容的有     ①人民解放战争 ②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 ③义和团反帝运动 ④抗日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8、“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19、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大革命期间     C.北伐战争结束后     D.全面抗战爆发后-14-\n20、1919年毛泽东于《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A.呼吁社会改革                            B.以暴力革命推翻强权    C.组建工人政党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21、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 A.逐渐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22、1923年,梁启超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相符的是      A.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成功      B.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23、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4、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与共产党合作   A.改组国民党,                               B.建立国民革命军   C.建立军事学校                                D.开展北伐-14-\n25、下表是广州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2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③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7、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完全沦为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已经转变为现代银行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28、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29、右图中数字代表了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其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14-\n30、在近代革命史上,珠江流域,尤其是两广地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很大的。下列革命事件中,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的是①国民大革命 ②工农武装割据 ③太平天国运动 ④义和团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31、位于无锡市中心的锡金公园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具有现代意义和特征的公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不可能看到A.一对年轻人拿着面包吃得津津有味     B.看国人所造汽车,长中国人志气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声     D.有人西装革履,有人长袍马褂32、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33、2012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八十五周年纪念日。下列军队名称反映了人民  军队的光荣历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八路军、新四军  ②工农革命军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  ④中国工农红军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34、1924年—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之所以被称为“大革命”,其主要的依据是  A.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B.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群众基础广泛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14-\n35、中国近代史前期的基本特征是“沉沦”,后期的基本特征是“上升”。其间有一个过渡 期 (1901——1920年),既有“沉沦”至谷底,也有“上升”之起始。下列体现“上升”   的有  ①《辛丑条约》      ②《临时约法》      ③五四运动       ④义和团运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36、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再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侵华国家的不断增多              B.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对外侵略特征    C.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的不断深入              D.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侵略要求37、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两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矣。”当时,这一报道A.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 B.表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C.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主题和特色 D.带给了部分中国人新的知识和信息38、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③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9、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栏目在2011年隆重推出“七·一”-14-\n特别节目《国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纪念中共成立90周年。其中的背景标语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共党史。下列标语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 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40、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①地主阶级抵抗派 ②洋务派 ③维新派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③④    D ①②41.(20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2)试分别概述文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4分)(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8分)42.材料4:“-14-\n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1)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7分)(2)结合材料2,从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3)据材料3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4)依据材料4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2分)4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求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材料2:“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3: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4:“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1)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2)结合材料2,从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据材料3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4)依据材料4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14-\n参考答案1、A2、D  3、C  4、A5、B6、D7、B8、A9、B10、D11、A12、B13、A14、B15、C16、C17、C18、B19、C20、A-14-\n21、B22、D23、C24、C  25、A26、A27、D28、B29、C30、D31、B32、D33、C34、C35、A36、B37、D38、A39、C40、C41.(1)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沉沦:西方列强侵略,清王朝腐败;中国社会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14-\n上升: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探索和斗争,最终赢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3)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或答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2.43.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问借《天朝田亩制度》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领导阶级的局限性,从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必然失败的结局;第(2)、(3)、(4)问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回答时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把握。答案:(1)理由:这个制度要在小农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平均一切社财富,以求人人平等的社会,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一种空想,无法实施。由于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付诸实施。(2)文明史观: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社会史观:破除了封建习俗和观念,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3)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33:34 页数:14
价格:¥3 大小:248.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