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设计】(福建专版)2022中考化学总复习 综合模拟测试三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综合模拟测试三(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Cl35.5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答案:C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解析:A错在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这样会污染试剂,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B中,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C错在试管中的液体太多,容易沸腾时溅出伤人,应该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D错在胶头滴管倒置,容易腐蚀胶头,应该保持胶头滴管竖直向下。答案:B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解析:氧气用于气焊,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其余选项均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答案:C4.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答案:C5.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甘蔗甜,柠檬酸——不同分子性质不同D.物质热胀冷缩——微粒间的间隙变化答案:B8\n6.在反应3CO+Fe2O32Fe+3CO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H2+O22H2OB.Fe+CuSO4FeSO4+CuC.2H2O22H2O+O2↑D.Fe2O3+3H2SO4Fe2(SO4)3+3H2O解析:根据信息“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B中铁、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A、B、C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7.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方针,明确地提出了要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手关灯,随手关水,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B.为了QQ聊天软件能够升级,长期使QQ聊天软件与互联网保持连接C.用洗澡水冲洗厕所,用洗米水浇花D.节约用纸,草稿纸使用时要两面都用答案:B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氧气只能提供氧元素,故生成物中的碳、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该有机物,由于无法确定生成物中的氧元素是否全部来自于氧气,故该有机物中可能还含有氧元素。答案:C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某些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黄色C.羊毛制品点燃后可以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温度降低解析: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答案:A10.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木炭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解析: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钟罩内气体压强变化不明显。答案:C11.关于水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是常用的溶剂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8\nD.过滤、吸附、蒸馏是常用的净水方法解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答案:C12.欲用简单方法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可选择(  )A.紫色的石蕊溶液B.干而冷的烧杯C.燃着的木条D.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解析:把燃着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原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原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能燃烧的为甲烷。答案:C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一定不能与碱同时施用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pH>7的溶液一般是碱性溶液D.酸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解析:原子中质子数与核电荷数以及核外电子数相等,与中子数无必然联系。答案:B14.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解析:稀硫酸呈酸性,pH<7,与Zn反应后,酸性减弱,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A不正确;Zn与稀硫酸反应溶液质量增加,但图像起点不能从“0”开始,因为反应前已经存在H2SO4溶液,B不正确;当加入Zn时,开始产生H2,当Zn与稀硫酸完全反应时,产生H2最多,随着继续加入Zn,反应不再进行(稀硫酸已反应结束),C正确;由于稀硫酸的量是一定的,生成ZnSO4的量也是一定的,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再加入Zn,也不会生成ZnSO4(稀硫酸已反应完全)。答案:C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H+、Ca2+、K+、NO3-、OH-中的三种离子(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的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OH-和Ca2+来自同一工厂B.H+和OH-来自同一工厂C.Ca2+和K+来自同一工厂D.H+和Ca2+来自同一工厂解析:OH-和Ca2+会产生Ca(OH)2沉淀,不能在同一工厂存在,即甲厂乙厂共有离子OH-、K+H+、Ca2+NO3-溶液中阴、阳离子必须同时存在,且电荷总数相等,溶液对外不显电性。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3分)8\n16.(3分)请写出下列描述中相关微粒的化学式。(1)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分子的化学式    ; (2)常用氮肥中铵根离子的化学式    ; (3)引起煤气中毒的一氧化碳分子的化学式    。 答案:(1)O3 (2)NH4+ (3)CO17.(5分)二氯异氰脲酸钠(C3O3N3Cl2Na)是一种预防H7N9禽流感的有效消毒剂。下图为某工厂生产的二氯异氰脲酸钠产品的标签。有效氯(Cl%)≥60%1%水溶液pH5.5~6.5溶解度(25℃)25g(1)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 (2)25℃时,饱和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已知:C3O3N3Cl2Na相对分子质量为220。请计算分析,标签中“有效氯(Cl%)≥60%”是否为C3O3N3Cl2Na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列出计算式即可):                 。 结论:“有效氯(Cl%)”   (填“是”或“不是”)指C3O3N3Cl2Na中氯元素质量分数。 答案:(1)酸 (2)20%(3)35.5×2220×100% 不是18.(5分)能源与环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是指煤、   和天然气。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燃烧过程中能发生如下反应:3CH4+5O2CO2+2CO+nH2O,其中n的数值为   。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序号)   。 ①实行每周少开一次车②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③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3)烧木柴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其目的是          。堆积的柴草容易起火,人们常用泼水和盖沙土的方法灭火,其中盖沙土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石油 6(2)①②③(3)增大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隔绝空气19.(6分)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解析: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3)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而增大,故可采用降温或加水的方法使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4)4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但甲大于乙。答案:(1)408\n(2)2∶5(3)加水或降温(4)甲大于乙20.(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性质实验:(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①描述产生的现象 ;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Ca(OH)2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1)①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试管内液体变成红色 ②CO2+H2OH2CO3 (2)CO2与Ca(OH)2溶液反应,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则有空气进入气球,气球胀大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21.(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 (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一氧化碳的性质决定了一氧化碳在钢铁冶炼中的作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炉炼铁的原理               。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 答案:(1)N2 CO2 CO(2)导电 3CO+Fe2O32Fe+3CO2(3)天然气 置换 1∶122.(4分)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   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②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A.Fe与CuSO4溶液B.Mg与MnSO4溶液C.Mn与FeSO4溶液①写出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8\n解析:(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在盐溶液中可加快铁生锈的速率,故氯化钠能加快铁生锈速率。(2)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把其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Mn排在Fe前面,Mg排在Mn前面,Fe排在Cu前面。答案:(1)①水 氧气 ②加速铁粉生锈,更快地放出热量 (2)①Fe+CuSO4FeSO4+Cu ②Mg>Mn>Fe>Cu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23.(6分)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分【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          ,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原理:Cu2O+H2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                      ; (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                  ;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 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   (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设计实验】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1)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2)d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3)③②④① (4)c24.(10分)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猜想一:这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猜想二:这瓶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这瓶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 8\n(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填符号)。 【继续探究】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 答案:【实验推断】(1)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2)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3)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继续探究】白色沉淀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的检验造成干扰【实验结论】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探究启示】立即盖好瓶盖【拓展迁移】Cl-、Na+【继续探究】Ca2++CO32-CaCO3↓五、计算题(6分)25.(6分)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提示:NaCl+AgNO3AgCl↓+NaNO3)(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   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g)(3)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解析: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反应结束后生成沉淀氯化银的质量为5.74g,以此作为突破口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以求出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和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进而求得硝酸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5.74(2)、(3)解:设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为y。NaCl + AgNO3AgCl↓+NaNO358.5170143.5xy5.74g58.5∶143.5=x∶5.74g 解得:x=2.34g8\n170∶143.5=y∶5.74g 解得:y=6.8g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6.8g100g×100%=6.8%。答: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34g,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6.8%。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12:34 页数:8
价格:¥3 大小:352.7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