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市奉贤区2022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上海市奉贤区2022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20分)1.(1分)(2022•奉贤区二模)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B.光合作用C.蜡烛熔化D.香水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蜡烛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香水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1分)(2022•奉贤区二模)生活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自来水C.蒸馏水D.雨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自来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雨水中含有水、溶解的碳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3.(1分)(2022•奉贤区二模)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中摘录下来的部分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其中错误的是(  ) A.氧化铁FeOB.氯化钾KClC.氢氧化铜Cu(OH)2D.硝酸HNO318\n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氧化铁中铁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B、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氧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K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氢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u(OH)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D、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HN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1分)(2022•奉贤区二模)镁带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2Mg+CO22MgO+C,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A.CO2B.MgC.MgOD.C考点:氧化反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得到氧的物质是还原剂进行解答.解答:解:在2Mg+CO22MgO+C反应中,二氧化碳失去氧变成碳是氧化剂,镁得到氧变成氧化镁是还原剂.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1分)(2022•自贡)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6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计算.解答:解:由于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Na2SeO3中的Se的化合价为0﹣(+1)×2﹣(﹣2)×3=+4.18\n故选B.点评:化学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对化合价的计算,明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是解题的关键. 6.(1分)(2022•上海)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 A.(NH4)2SO4B.NH4HCO3C.NH4NO3D.K2CO3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从各类化肥的概念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解答:解:选项A、B、C中都含有氮元素,均属于氮肥,不属于钾肥.选项D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种类及判断.难度较小. 7.(1分)(2022•奉贤区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食盐溶液用于选种B.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氧气用作火箭燃料D.胆矾用于检验水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平时选种的溶液考虑本题;B、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考虑;C、根据氧气的助燃性考虑;D、根据硫酸铜遇水变蓝考虑.解答:解:A、溶质质量分数为16%左右的食盐水常用来选种,故A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B错;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氧气是一种助燃性气体,故C错;D、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常用来检验是否有水,胆矾是五水硫酸铜,不具有吸水性,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水,故C错;故选A.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而不是五水硫酸铜,胆矾是五水硫酸铜晶体,知道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8.(1分)(2022•奉贤区二模)有关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B.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18\n D.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解答:解:A、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之间的质量比为7:4:11,故选项说法错误.B、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读法错误.C、该反应可读作: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读法正确.D、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读法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1分)(2022•宝应县二模)下列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完全正确的是(  )ABCD仪器名称药匙量筒滴瓶试管夹用途添加粉末状的试剂量取液体或配制溶液存放固体或液体试剂夹持试管 A.AB.BC.CD.D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燃烧匙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作燃烧试验进行解答;B、根据量筒适用于量取液体进行解答;C、根据滴瓶用于存放液体试剂进行解答;D、根据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进行解答.解答:解:A、燃烧匙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作燃烧试验,特别是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反应,故A错误;B、量筒适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可用作反应容器,故B错误;C、滴瓶用于存放液体试剂,不可存放固体,故C错误;D、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故D正确.故选:D.18\n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作用,需要同学们熟记常见仪器的作用. 10.(1分)(2022•奉贤区二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D.用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进行解答,根据硫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进行解答,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不是白烟,故A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故C错误;D、用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不会变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常见实验现象的描述,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常见实验现象的记忆,以便灵活应用. 11.(1分)(2022•浦东新区一模)对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警犬利用嗅觉搜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稀有气体做保护气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C.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材料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CO和CO2的性质差异很大分子结构相差一个氧原子 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常见气体的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碳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警犬利用嗅觉搜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18\n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稀有气体做保护气,故选项解释错误.C、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材料,故选项解释正确.D、CO和CO2的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分子结构相差一个氧原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碳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1分)(2022•兰州)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稀释氢氧化钙溶液,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判断;B、根据等质量的金属(均过量)与一定量的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判断;C、根据硫酸钡不溶于酸判断;D、根据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与生成的产物多少无关判断;解答:解:A、向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于7,不能等于或小于7,故A不正确;B、等质量的铁与镁分别与少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故B正确;C、Na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钡不与盐酸反应,所以反应生成的沉淀从零开始,直至反应结束,故C不正确;D、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与生成的产物多少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及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图象的正误,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能力. 13.(1分)(2022•广东)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18\n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D.如图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过程及结论可以知道:(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可以据以上知识点来完成解答.解答:解:A、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水是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水是纯净物,所以不可能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B错误;C、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而选项中没有反应条件,故C错误;D、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从图中可以得出a试管相连的为负极,故产生的气体要比b试管产生的气体多,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并且,还要充分理解所涉及到的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性质等,以及有关的理论知识(如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区别、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基本类型,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填写即可. 14.(1分)(2022•闵行区二模)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  )18\n A.B.C.D.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启普发生器有三部分构成: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该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药品一般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能反应.解答:解:A、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到液面以下,故选项错误;B、气体从长颈漏斗跑掉了,故选项错误;C、能反应,但不能控制反应的进行,故选项错误;D、多了一个塑料板,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要抓住启普发生器的特点,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15.(1分)(2022•无锡)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操作方法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点燃B氯化钾碳酸钾稀盐酸蒸发C锌铁稀硫酸过滤D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蒸发 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除杂原理依次分析各项,首先要能把杂质除掉,原物质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操作越简便越好,把杂质转化为和原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便于分离.解答:解:A、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的方法不可行,会带入氧气等新的杂质,且一氧化碳量很少,也不易点燃,此项错误.B、氯化钾中混有碳酸钾,加入稀盐酸后蒸发,可以把碳酸钾除掉,并且不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C、锌中混有铁用稀硫酸,不可行,因为锌和铁都能和稀硫酸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此项错误.18\nD、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用稀盐酸不可行,因为二者都能和稀盐酸反应,会把原物质除掉,此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从试剂的选择,操作方法等方面对除杂题进行了考查,较全面,系统的对这种题目进行了分析,很有代表性. 16.(1分)(2022•清远)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KCl、Na2SO4B.FeCl3、NaOH、KNO3 C.CuSO4、CaCl2、KOHD.BaCl2、K2CO3、H2SO4考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元素与化合物;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条件是:要求各物质间不会反应生成沉淀,且溶液中不会存在有色离子,对每一选项分析即可解决.解答:解:A、三物质之间不反应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此选项正确.B、三物质之间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此选项错误.C、三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此选项错误.D、三物质混合会生成白色沉淀,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酸碱盐之间反应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反应时出现的沉淀情况. 17.(1分)(2022•防城港)配置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7.0g 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D.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有两种可能称量的溶质多了,再一个是量取的水少了.解答:解: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称得固体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错;B、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50g×5%=7.5g,如果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7.0g,溶质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将偏小,故B错;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所以溶剂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就偏大,故C正确;18\nD、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溶质质量分数是不变的,因为溶液是均一的,故D错.故选C.点评:只要是称得的溶质质量偏大,或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都能导致结果偏大. 18.(1分)(2022•奉贤区二模)每年4月我市会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以下是一些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 C.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D.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试管夹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错误.B、为防止腐蚀托盘,不能直接称量固体物质,干燥的药品应放在纸片上称量,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用手拿住的试管夹的长柄而不是短柄.故选项说法错误.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9.(1分)(2022•北京)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18\n分析:根据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反应想现象,依据题干中明显的现象特征为突破口.(1)关键特征“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2)中“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抓住这些特征可快速解答.解答:解: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有不溶物说明有碳酸钙,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碳酸钙可能是固体粉末中就有的成分,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故固体粉末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可能有碳酸钙;故说一定有碳酸钙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文字叙述型推断题,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这就要求考生熟悉这类题目的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20.(1分)(2022•烟台)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 A.水B.澄清石灰水C.纯碱溶液D.稀盐酸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盐酸显酸性,氯化钙显中性,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显酸性;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时,溶液的pH逐渐升高到7,说明加入的物质显碱性;继续加入X达到一定量时,溶液的pH才升高,说明加入的物质和氯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显中性.解答:解: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时,溶液的酸性减弱,但是不能达到7,也就是说加入水稀释时溶液仍然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时,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石灰水时溶液的PH升高,不会出现平行于X轴的线段.故选项错误;C、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溶液时,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又和氯化钙反应碳酸钙沉淀和显中性的氯化钠,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时,溶液的pH又升高.故选项正确;D、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仍然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18\n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填空题(20分)21.(4分)(2022•奉贤区二模)从氧气、甲烷、氢氧化钙、碳酸钙、金刚石、氧化钙六种物质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澄清石灰水的溶质 Ca(OH)2 ;(2)晶莹剔透的钻石 C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4)能作干燥剂的物质 CaO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2)晶莹剔透的钻石是金刚石,其化学式为:C.(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4)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作干燥剂,其化学式为:CaO.故答案为:(1)Ca(OH)2;(2)C;(3)CH4;(4)Ca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2.(7分)(2022•奉贤区二模)浩瀚的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H2O .C6H12O6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1.204×1024个C6H12O6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2 mol.(3)“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B (填序号);A.N2B.CO2C.O2D.H2O(气)(4)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性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近年来上海频现雾霾天气,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D (填字母序号);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5)我市自去年6月起发布全市PM2.5平均浓度,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判断X的化学式;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18\n(3)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全球变暖,因此我们应提倡低碳经济;(4)根据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5)从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解:(1)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答案为:2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都不变,可以判断X的化学式是H2O;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6H12O6属于有机物;1.204×1024÷6.02×1023=2(mol);故答案为:H2O;有机物;2;(3)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全球变暖,因此我们应提倡低碳经济;故答案为:B;(4)空气污染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粉尘能造成雾霾天气,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故选D;(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答案为:吸附.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成分、质量守恒定律和环境问题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特别是近一段时间的雾霾天气,本题难度不大. 23.(4分)(2022•奉贤区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图例:﹣﹣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化学式?CH2OH2微观示意图?(1)请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CO ,画出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2)能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3)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甲、丙 (填“甲、乙、丙、丁”).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一个甲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丁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根据甲的微观模型可以看出,一个甲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丁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填:CO,;(2)丙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故填:分子;(3)根据图示可知,甲、丙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填:甲、丙.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24.(5分)(2022•奉贤区二模)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8\n(1)t1℃时,甲的溶解度 > 乙的溶解度.(填“>”、“<”或“=”)(2)t1℃时,将20g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62.5 g.(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adcb (填字母序号).(4)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Ⅲ、Ⅳ (填字母序号).Ⅰ.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Ⅱ.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Ⅲ.溶液质量可能不变Ⅳ.可升高温度或蒸发溶剂(5)向100gt2℃的水中加入5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固体甲溶于水时放热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2)根据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考虑;(3)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4)根据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考虑溶质和溶剂的变化,再进行分析;(5)根据温度高溶解度大溶解的溶质多考虑.解答:解:(1)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2)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2.5g,所以t1℃时,将20g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12.5g,所得溶液质量为12.5g+50g=62.5g;(3)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提纯:先加水溶解、加热制成饱和溶液即加热浓缩、降温析出晶体后再过滤;(4)由于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如果刚好饱和时,此时溶液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②加入丙物质,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增大;③蒸发溶剂,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Ⅲ和Ⅳ说法正确;(5)向100gt2℃的水中加入5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由于甲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溶解的甲质量就多,温度降下来后溶解度又减小,又会有晶体析出.18\n故答案为:(1)>;(2)62.5;(3)adcb;(4)Ⅲ、Ⅳ;(5)固体甲溶于水时放热.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简答题(20分)25.(6分)(2022•奉贤区二模)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2)实验室加热KClO3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O2,应选用图中的 AC 装置(从装置A~E中选择,填字母),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2KCl+3O2↑ .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3)小红同学用浓HCl与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并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试液变红,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色;②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变红色 .(写出两种)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装置①适合固体加热型的气体制取,装置②适合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3)根据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的性质分析.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加热KClO3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A装置;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一瓶较纯净O2,故可以采用C装置收集;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O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该从长管进入,吧空气从短管排出,装置图如下:18\n(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遇到了酸性物质,根据题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显酸性;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产生碳酸显酸性;故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色②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变红色.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AC2KClO32KCl+3O2↑(3)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色②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变红色.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及气体的性质,发生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这些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问题,要求熟练掌握. 26.(9分)(2022•奉贤区二模)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氯化钠 溶液.(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气泡 产生,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18\n(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白色沉淀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立即盖好瓶盖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证明碳酸盐;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分析:【实验推断】(1)根据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2)根据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进行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继续探究】根据碳酸钠与CaCl2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实验结论】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探究启示】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注意的事项.解答:解:【实验推断】(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2)若有碳酸钠存在,滴加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所以,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3)因为该试剂是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若是氢氧化钠可能会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部分碳酸钠,所以,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继续探究】要证明原来是氢氧化钠,可先加过量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溶液除尽碳酸根,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所以,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因为碳酸根已转变为碳酸钙沉淀,滴加酚酞变红色,证明氢氧根的存在,即氢氧化钠的存在,所以,这瓶溶液是: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探究启示】由于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盖.故答为:【实验推断】(1)氯化钠溶液;(2)气泡;(3)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继续探究】白色沉淀;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实验结论】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探究启示】立即盖好瓶盖.点评:本题是缺失标签的实验探究题,相当于物质鉴别题,在鉴别几种物质时要从物质的不同性质入手,但试题涉及知识点多,要加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18\n 27.(5分)(2022•奉贤区二模)我国北方某盐湖生产的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物质的量与所加CaCl2的物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1)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和CaCl2 (写出化学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图象分析出沉淀碳酸钙的质量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比上试样的质量即可求解.(2)根据A点碳酸钠全部参加反应,B时加入的氯化钙没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包括氯化钠和氯化钙分析.解答:解:(1)设6克试样中含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11x0.05mol=X=0.05molNa2CO3%=×100%=88.3%答: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2)NaCl和CaCl2点评:本题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利用图表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06:50 页数:18
价格:¥3 大小:133.8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