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2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上海市闵行区2022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4分)(2022•闵行区二模)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3.14B.C.D.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B、是分数,是有理数;C、无理数,选项正确;D、=3,是整数,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2.(4分)(2022•闵行区二模)下列运算一定正确的是(  ) 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法则,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解答:解:A、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直接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错误;C、()2=﹣a,故本选项错误;D、=﹣2a,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 3.(4分)(2022•闵行区二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x>B.x<C.x≤1D.<x≤1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17\n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得,∴解集为<x≤1.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 4.(4分)(2022•闵行区二模)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时,配方后所得的方程是(  ) A.(x﹣2)2=1B.(x﹣2)2=﹣1C.(x﹣2)2=3D.(x+2)2=3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一步.解答:解:x2﹣4x+1=0移项得,x2﹣4x=﹣1,两边加4得,x2﹣4x+4=﹣1+4,即:(x﹣2)2=3.故选C.点评:此题最重要的一步是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4分)(2022•闵行区二模)在△ABC与△A′B′C′中,已知AB=A′B′,∠A=∠A′,要使△ABC≌△A′B′C′,还需要增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不可以是(  ) A.AC=A′C′B.BC=B′C′C.∠B=∠B′D.∠C=∠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在两个三角形中,已知了一组对应边相等和一组对应角相等,那么套用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SAS、AAS和ASA的判定方法,可添加夹对应角的边对应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可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添加A选项,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中的SAS,因此A正确;添加B选项,所构成的是SSA,那么∠A和∠A′就不能成为两组对应相等边的夹角,因此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添加C、D选项,均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中的AAS,因此C、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理解及运用,常用的判定方法有SAS、AAS、SSS、ASA、HL.要注意的是SSA和AA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做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判定方法逐个验证. 6.(4分)(2022•闵行区二模)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B.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17\n C.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D.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分别根据矩形、菱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A、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此选项正确;B、根据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是互相垂直,故此选项错误;C、根据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故此选项错误;D、故居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根据矩形、菱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4分)(2022•闵行区二模)计算:= 2 .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解答出即可;解答:解: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求一个数的平方互为逆运算,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时,可以借助乘方运算来寻找. 8.(4分)(2022•闵行区二模)因式分解:2x2y﹣xy= xy(2x﹣1)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xy即可.解答:解:原式=xy•2x﹣xy•1=xy(2x﹣1),故答案为:xy(2x﹣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关键是正确掌握找公因式的方法: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取最低的. 9.(4分)(2022•闵行区二模)方程的根是 x=2 .考点:无理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方程两边平方,使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x+2=x2,解此一元二次方程得到x1=2,x2=﹣1,把它们分别代入原方程得到x217\n=﹣1是原方程的增根,由此得到原方程的根为x=2.解答:解:方程两边平方得,x+2=x2,解方程x2﹣x﹣2=0得x1=2,x2=﹣1,经检验x2=﹣1是原方程的增根,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方程:根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无理方程;解无理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无理方程转化为有理方程来解,常常采用平方法去根号. 10.(4分)(2022•闵行区二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有两个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m≤4 .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首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求得b2﹣4ac的值,再进一步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有两个实数根,即△≥0进行求解.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有两个实数根,∴b2﹣4ac=16﹣4m≥0,即m≤4.故答案为:m≤4.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能够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方程的根的情况求得字母的取值范围. 11.(4分)(2022•闵行区二模)一次函数y=2(x﹣1)+5的图象在y轴上的截距为 3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计算题.分析:把x=0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对应的函数值,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把x=0代入得y=2(0﹣1)+5=3,所以一次函数y=2(x﹣1)+5的图象在y轴上的截距为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上的点满足其解析式. 12.(4分)(2022•闵行区二模)已知反比例(k≠0)的图象经过点(2,﹣1),那么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的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增减性.解答:解:∵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经过点(2,﹣1),∴k=2×(﹣1)=﹣2<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7\n故答案为增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其性质.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点的坐标一定满足函数的解析式. 13.(4分)(2022•闵行区二模)已知抛物线y=ax2+bx+2经过点(3,2),那么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x=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a、b的关系式,再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解答即可.解答:解:∵抛物线y=ax2+bx+2经过点(3,2),∴9a+3b+2=2,∴b=﹣3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即x=.故答案为:x=.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把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a、b的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14.(4分)(2022•闵行区二模)布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6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如果从布袋里随机摸出一个球,那么所摸到的球恰好为红球的概率是  .考点:概率公式..分析:根据概率公式,求摸到红球的概率,即用红球除以小球总个数即可得出得到红球的概率.解答:解:∵一个布袋里装有3个红球和6个白球,∴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由已知求出小球总个数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4分)(2022•闵行区二模)在▱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那么=  (用和表示).考点:*平面向量..17\n分析:首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又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则问题得解.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C,AD=BC,AD∥B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6.(4分)(2022•闵行区二模)已知:⊙O1、⊙O2的半径长分别为2、5,如果⊙O1与⊙O2相交,那么这两圆的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 3<d<7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两原外切和内切分别是d的两个极值,画出示意图即可得出d的范围.解答:解:①,此时d=5﹣2=3;②此时d=5+2=7,所以要满足两圆相交则d的范围为:3<d<7.故答案为:3<d<7.点评: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d的两个极值点,难度一般,可先画出示意图来解题,有助于分析. 17\n17.(4分)(2022•闵行区二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BC的中点,EF⊥AE,与边CD相交于点F,如果△CEF的面积等于1,那么△ABE的面积等于 4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由在正方形ABCD中,EF⊥AE,易证得△BAE∽△CEF,又由E为边BC的中点,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90°,AB=BC,∴∠BAE+∠AEB=90°,∵EF⊥AE,∴∠AEB+∠CEF=90°,∴∠BAE=∠CEF,∴△BAE∽△CEF,∵E为边BC的中点,∴EC=BC,∴AB:EC=2,∵S△CEF=1,∴S△ABE=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8.(4分)(2022•闵行区二模)如图,在Rt△ABC中,∠C=90°,∠A=50°,点D、E分别在边AB、BC上,将△BDE沿直线DE翻折,点B与点F重合,如果∠ADF=45°,那么∠CEF= 35 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ADF的度数可求出∠FDB,在四边形DBEF中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得出∠FEB的度数,继而可求出∠CEF.解答:解:∵∠ADF=45°,∠A=50°,∴∠FDB=135°,∠B=∠F=40°,17\n在四边形DBEF中,∠FEB=360°﹣135°﹣40°﹣40°=145°,则∠CEF=180°﹣∠FEB=35°.故答案为:35.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知识及四边形的内角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CEF的邻补角,难度一般.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10分)(2022•闵行区二模)先化简,再求值:,其中.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对括号内的分式进行通分,计算分式的加减,然后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计算分式的乘法即可化简,然后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原式=•=.当x=2+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混合运算要注意先去括号;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 20.(10分)(2022•杨浦区二模)解方程组:考点:高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观察方程组中第二个等式,可以写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把高次方程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解答:解:由(2)式得到:(x﹣y)2=1,再得到x﹣y=1或者x﹣y=﹣1,与(1)式组成方程组:或解得:,17\n经检验,原方程组的解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高次方程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二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本题难度不大. 21.(10分)(2022•闵行区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边AB上,以点A为圆心,线段AD的长为半径的⊙A与边AC相交于点E,AF⊥DE,垂足为点F,AF的延长线与边BC相交于点G,联结GE.已知DE=10,,.求:(1)⊙A的半径AD的长;(2)∠EGC的余切值.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由在⊙A中,AF⊥DE,DE=10,由垂径定理可求得DF的长,又由cos∠DAF==,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2)由AB=AC,AD=AE,易证得△ADE∽△ABC,∠AGC=∠FEG,然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求得FG的长,继而求得∠EGC的余切值.解答:解:(1)在⊙A中,∵AF⊥DE,DE=10,∴DF=EF=DE=×10=5.…(1分)在Rt△ADF中,由cos∠DAF==,设AF=12k,AD=13k.…(1分)利用勾股定理,得AF2+DF2=AD2.∴(12k)2+52=(13k)2.解得:k=1.…(1分)∴AD=13.…(1分)(2)由(1),可知F=12k=12.…(1分)17\n∵=,∴=.…(1分)在⊙A中,AD=AE.又∵AB=AC,∴.∴DE∥BC.…(1分)∴△ADE∽△ABC,∠AGC=∠FEG,∵AF⊥DE,∴AG⊥BC,∴=.∴AG=36.∴AF=12,∴FG=AG﹣AF=24.…(1分)在Rt△EFG中,cot∠FEG==.…(1分)即得cot∠EGC=.…(1分)点评: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22.(10分)(2022•闵行区二模)为了有效地利用电力资源,电力部门推行分时用电.即在居民家中安装分时电表,每天6:00至22:00用电每千瓦时0.61元,每天22:00至次日6:00用电每千瓦时0.30元.原来不实行分时用电时,居民用电每千瓦时0.61元.某户居民为了解家庭的用电及电费情况,于去年9月随意记录了该月6天的用电情况,见下表(单位:千瓦时).序号1234566:00至22:00用电量4.54.44.64.64.34.622:00至次日6:00用电量1.41.61.31.51.71.5(1)如果该用户去年9月份(30天)每天的用电情况基本相同,根据表中数据,试估计该用户去年9月总用电量约为多少千瓦时.(2)如果该用户今年3月份的分时电费为127.8元,而按照不实行分时用电的计费方法,其电费为146.4元,试问该用户今年3月份6:00至22:00与22:00至次日6:00两个时段的用电量各为多少千瓦时?(注:以上统计是从每个月的第一天6:00至下一个月的第一天6:00止)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首先算得一周的平均用电量,然后乘以30即可得到总用电量;(2)根据总用电量分两部分且共为127.8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6:00至22:00用电量:17\n×30=135.22:00至次日6:00用电量:×30=45.所以135+45=180(千瓦时).所以,估计该户居民去年9月总用电量为180千瓦时.(2)根据题意,得该户居民5月份总用电量为=240(千瓦时).设该用户6月份6:00至22:00的用电量为x千瓦时,则22:00至次日6:00的用电量为(240﹣x)千瓦时.根据题意,得0.61x+0.30(240﹣x)=127.8.解得x=180.所以240﹣x=60.答:该用户6月份6:00至22:00与22:00至次日6:00两个时段的用电量分别为180、60千瓦时.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此题需要分情况探讨,明确题目中所给数量属于哪一种情况,由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23.(12分)(2022•闵行区二模)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BC=2AD.DE⊥BC,垂足为点F,且F是DE的中点,联结AE,交边BC于点G.(1)求证:四边形ABGD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AD=,求证:四边形DGEC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梯形..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DC=EC,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DCF=∠ECF,再求出∠B=∠ECF,然后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求出AB∥EC,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求出BG=CG=BC,然后求出AD=BG,再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即可;(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可得AB∥DG,AB=DG,然后求出DG∥EC,DG=EC,再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四边形DGEC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判定为菱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求出∠GDC=90°,根据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证明.解答:证明:(1)∵DE⊥BC,且F是DE的中点,∴DC=EC,17\n即得∠DCF=∠ECF,又∵AD∥BC,AB=CD,∴∠B=∠DCF,AB=EC,∴∠B=∠ECF,∴AB∥EC,又∵AB=EC,∴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BG=CG=BC,∵BC=2AD,∴AD=BG,又∵AD∥BG,∴四边形ABGD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ABGD是平行四边形,∴AB∥DG,AB=DG,又∵AB∥EC,AB=EC,∴DG∥EC,DG=EC,∴四边形DGEC是平行四边形,又∵DC=EC,∴四边形DGEC是菱形,∴DG=DC,由AD=AB,即得CG=DC=DG,∴DG2+DC2=CG2,∴∠GDC=90°,∴四边形DGEC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主要来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逆定理,理清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并熟记各图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12分)(2022•闵行区二模)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A,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B(1,0),D为顶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2)将上述二次函数的图象沿y轴向上或向下平移,使点D的对应点C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求平移后所得图象的表达式;(3)设点P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且S△ABP=2S△ABC,求点P的坐标.17\n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先求出点A的坐标,再将点A(0,3)、B(1,0)代入二次函数y=﹣x2+bx+c,可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平移后的图象解析式为y=﹣(x+1)2+k.根据点C(﹣1,k)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可得关于k的方程,求得k的值,从而即可求出平移后所得图象的表达式;(3)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AC的长,由S△ABP=2S△ABC,可得AP=2AC,再分(ⅰ)当点P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ⅱ)当点P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1)∵由x=0,得y=3.∴点A的坐标为A(0,3).∵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3)、B(1,0),∴,解得.∴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顶点D的坐标为D(﹣1,4).(2)设平移后的图象解析式为y=﹣(x+1)2+k.根据题意,可知点C(﹣1,k)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则﹣1+3=k解得k=2.故所求图象的表达式为y=﹣(x+1)2+2.(3)设直线x=﹣1与x轴交于点E.由(2)得C(﹣1,2).又由A(0,3),得AC==.根据题意,设点P的坐标为P(m,m+3).∵△ABP与△ABC同高,于是,当S△ABP=2S△ABC时,得AP=2AC=2.此时,有两种不同的情况:(ⅰ)当点P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得CP=CA+AP=3,且m>0.17\n过点P作PQ1垂直于x轴,垂足为点Q1.易得=.=,解得m=2.m+3=5.∴P1(2,5).(ⅱ)当点P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时,得CP=AP﹣CA=,且m<0.过点P作PQ2垂直于x轴,垂足为点Q2.易得=.,解得m=﹣2.m+3=1.∴P2(﹣2,1).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5)或(﹣2,1).另解:(3)由(2)得C(﹣1,2).又由A(0,3),得AC==.根据题意,设点P的坐标为P(m,m+3).∵△ABP与△ABC同高,于是,当S△ABP=2S△ABC时,得AP=2AC=2∴AP2=8.即得m2+(m+3﹣3)2=8.解得m1=2,m2=﹣2.∴m+3=5或1.∴点P的坐标为(2,5)或(﹣2,1).点评: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平移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类思想的运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25.(14分)(2022•闵行区二模)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8,tanB=2,CE⊥AB,垂足为点E(点E在边AB上),F为边AD的中点,联结EF,CD.(1)如图1,当点E是边AB的中点时,求线段EF的长;(2)如图2,设BC=x,△CEF的面积等于y,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BC=16时,∠EFD与∠AEF的度数满足数量关系:∠EFD=k∠AEF,其中k≥0,求k的值.17\n考点:四边形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分别延长BA、CF相交于点P,证出===,PA=AB=8,得出AE=BE=AB=4,PE=PA+AE=12,再根据EC=BE•tanB=4×2=8,求出PC==4,最后根据在Rt△PEC中,∠PEC=90°,PF=PC,即可得出EF=PC=2,(2)在Rt△PEC中,先求出BE=EC,根据BC=x,BE2+EC2=BC2,得出BE=x,EC=2BE=x,AE=AB﹣BE=8﹣x,求出PE=PA+AE=16﹣x,最后由PF=PC,得y=S△EFC=•x(16﹣x),(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根据F为边AD的中点,得AF=DF=AD=8,FD=CD,∠DFC=∠DCF.根据AB∥CD,得∠DCF=∠P,∠DFC=∠P,在Rt△PEC中,根据∠PEC=90°,PF=PC,得EF=PF,∠AEF=∠P=∠DFC,最后根据∠EFC=∠P+∠PEF=2∠PEF,得∠EFD=∠EFC+∠DFC=2∠AEF+∠AEF=3∠AEF,即可得k=3.解答:解:(1)分别延长BA、CF相交于点P,∵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F为边AD的中点,∴===,∴PA=AB=8,∵点E是边AB的中点,∴AE=BE=AB=4,∴PE=PA+AE=12,∵CE⊥AB,∴EC=BE•tanB=4×2=8.∴PC===4,在Rt△PEC中,∠PEC=90°,PF=PC,17\n∴EF=PC=2,(2)在Rt△PEC中,∵tanB==2,∴BE=EC,∵BC=x,BE2+EC2=BC2,∴BE=x,∴EC=2BE=x,∴AE=AB﹣BE=8﹣x,∴PE=PA+AE=16﹣x,∵PF=PC,∴y=S△EFC=•x(16﹣x)=﹣x2+x,(0<x≤8),(3)∵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CD=AB=8,AD=BC=16,∵F为边AD的中点,∴AF=DF=AD=8,∴FD=CD,∴∠DFC=∠DCF,∵AB∥CD,∴∠DCF=∠P,∴∠DFC=∠P,在Rt△PEC中,∠PEC=90°,PF=PC,∴EF=PF,∴∠AEF=∠P=∠DFC,又∵∠EFC=∠P+∠PEF=2∠PEF,∴∠EFD=∠EFC+∠DFC=2∠AEF+∠AEF=3∠AEF,∵∠EFD=k∠AEF,∴k=3.17\n点评:此题考查了四边形综合,用到的知识点是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等,关键是做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线段的长. 1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06:09 页数:17
价格:¥3 大小:162.3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