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历史 八年级上册 复习提纲(诵读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中考历史诵读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林则徐虎门硝烟(P2-P3)1、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严重危险了清王朝的统治。2、过程: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后,缉拿烟贩,缴获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3、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二、《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P4-P5)1、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英国的殖民地2、《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P8-P9)1956年10月,英法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9月,英法联军向北京进犯,咸丰仓皇出逃。10月,侵略者控制了北京,并劫掠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二、左宗棠收复新疆(P12)1、原因: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新疆局势出现危机。2、经过: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1881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三、新疆行省的设立(P12)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战争(P15-P16)1、背景: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由此积极对外扩张。2、过程: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的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战争”。1894年9月,日本在黄海发动了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奋勇作战,英勇牺牲。接着日军占领了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n二、《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P17-P18)《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2、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21-P22)1、经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夺取大沽炮台,又攻占了北京二、《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P22-P23)1、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住。2、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P29-P30)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成为“洋务派”,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2、主张:“师夷长技”3、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4、内容:(1)60年代:口号:“自强”——军事工业——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2)70年代:口号:“求富”——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5、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二、状元实业家张謇(P32)《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创办大生纱厂且规模逐步扩大,但20世纪20年代,企业濒临破产。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7\n三、詹天佑与京张铁路(33)詹天佑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1904年主持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筑路工程。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一、公车上书(P35)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2、影响: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二、百日维新(P37)1、时间:1898年6月—9月2、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3、影响:是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8课辛亥革命一、同盟会及其纲领(P40)1、孙中山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2、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二、中华民国的成立(P4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有14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史称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43)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3)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权利,思想上获得大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使人们继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一、新文化运动(P45-P46)1、背景: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7\n2、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4、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和教育一、科举制的废除(P64-P65)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第13课伟大的开端一、五四运动(P63-P65)1、导火线: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2、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3、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二、中共诞生(P66-P67)1、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2、内容: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3、意义: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一、黄埔军校的创建(P69)1.时间:1924年5月广州黄埔岛上创办——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2、意义: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P73)1、时间: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2、性质: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3、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南昌起义(P75)1.时间:1927、8、17\n2、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二、革命摇篮井岗山(P76-P77)1、时间:1927、92、内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三、遵义会议(P78)1、时间:1935年1月2、内容: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九一八事件(P85)1、时间:1931、9、18,2、过程: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的路轨,接着进攻沈阳;东北三省沦陷;3、影响: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二、西安事变(P88-P89)1、概况:1936、12、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2、中共对策:中共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10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也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注:国共两次合作的时间第一次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重庆谈判结束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一、卢沟桥事变(P91)1、时间:1937、7、7,2、过程:日军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3、影响: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二、南京大屠杀(P93)1、过程:1937、12,日军占领南京,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7\n一、血战台儿庄(P97)1、时间:1938年,李宗仁指挥2、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也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二、百团大战(P98-P99)1、时间:1940年,彭德怀指挥2、意义: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也是共产党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中共七大(P103-P104)1、时间: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延安2、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政治路线: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②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3)把毛泽东思想定为党的指导思想3、意义:这次大会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二、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P104-P105)1、时间: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意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一、重庆谈判(P112-P113)1、时间:1945年8月-10月2、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3、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4、结果:1945、10、10签定了《双十协定》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P120)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二、三大战役:(P123-P127)(1)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地区(2)淮海战役: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3)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地区,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7\n三、渡江战役(P127)意义:宣告了延续22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04:44 页数:7
价格:¥3 大小:107.5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