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数学培优满分专题突破专题3实践操作与探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3 实践操作与探究常考类型分析专题类型突破类型1关于直线型物体的操作探究问题【例1】一透明的敞口正方体容器ABCD-A′B′C′D′装有一些液体,棱AB始终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的倾斜角为α(∠CBE=α,如图1所示).探究 如图1,液面刚好过棱CD,并与棱BB′交于点Q,此时液体的形状为直三棱柱,其三视图及尺寸如图2所示.解决问题:(1)CQ与BE的位置关系是   ,BQ的长是   dm;(2)求液体的体积;(参考算法:直棱柱体积V液=底面积SBCQ×高AB)(3)求α的度数.拓展 在图1的基础上,以棱AB为轴将容器向左或向右旋转,但不能使液体溢出,图3或图4是其正面示意图.若液面与棱C′C或CB交于点P,设PC=x,BQ=y.分别就图3和图4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α的范围.图3图412\n延伸 在图4的基础上,于容器底部正中间位置,嵌入一平行于侧面的长方形隔板(厚度忽略不计),得到图5,隔板高NM=1dm,BM=CM,NM⊥BC.继续向右缓慢旋转,当α=60°时,通过计算,判断溢出容器的液体能否达到4dm3.【思路分析】“探究”(1)常用三角函数或者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根据三视图和正方体特征可知:在Rt△BCQ中,BC=AB=4dm,CQ=5dm,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Q的长;(2)题目中给出了直棱柱体积公式,直接利用所给公式求液体的体积;(3)利用△BCQ中的∠BCQ的三角函数值,求α的度数.“拓展”根据液体体积不变列方程,变形求得关系式.“延伸”正面示意图中的液面被MN分割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是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据此求得剩余液体的体积,进一步推断溢出液体的体积,作出判断.解:探究 (1)CQ∥BE.由左视图知,正方体容器ABCD-A′B′C′D′的棱长为4dm,由主视图知,CQ=5dm,【解】证明:(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BAD=90°.∵MN⊥AF,∴∠AHM=90°.∴∠BAF+∠MAH=∠MAH+∠AMH=90°.∴∠BAF=∠AMH.在△AMN和△BAF中,12\n图1图2满分技法►直线型物体的综合实践探究与操作题的解决策略:理解物体的操作规则,抽象概括出几何模型,画出不同情形下的图形,并推导计算,得出几何量的通式或函数关系.满分变式必练►1.实验探究:12\n(1)如图1,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线段BN,MN.请你观察图1,猜想∠MBN的度数是多少,并证明你的结论.(2)将图1中的三角形纸片BMN剪下,如图2,折叠该纸片,探究MN与BM的数量关系,写出折叠方案,并结合方案证明你的结论.解:(1)猜想:∠MBN=30°.证明:如图1,连接AN.∵直线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NA=NB.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N=AB.∴AB=BN=AN.∴△ABN是等边三角形.∴∠ABN=60°.折纸方案:如图2中,折叠△BMN,使得点N落在BM上O处,折痕为MP,连接OP.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可知△MOP≌△MNP.2.如图1,将△ABC纸片沿中位线EH折叠,使点A对称点D落在BC边上,再将纸片分别沿等腰△BED和等腰△DHC的底边上的高线EF,HG折叠,折叠后的三个三角形拼合形成一个矩形,类似地,对多边形进行折叠,若翻折后的图形恰能合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矩形,这样的矩形称为叠合矩形.(1)将▱ABCD纸片按图2的方式折叠成一个叠合矩形AEFG,则操作形成的折痕分别是线段    ,    ;S矩形AEFG∶S▱ABCD=    .(2)▱ABCD纸片还可以按图3方式折叠成一个叠合矩形EFGH,若EF=5,EH=12,求AD的长;(3)如图4,四边形ABCD纸片满足AD∥BC,AD<BC,AB⊥BC,AB=8,CD=10,小明把该纸片折叠,得到叠合正方形,请你帮助画出叠合正方形的示意图,并求出AD,BC的长.12\n12\n3.问题提出我们在分析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经常用到比较两个数或代数式的大小.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要进行一定的转化,其中“作差法”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作差法”:就是通过作差、变形,并利用差的符号来确定它们的大小,即要比较代数式M,N的大小,只要作出它们的差M-N,若M-N>0,则M>N;若M-N=0,则M=N;若M-N<0,则M<N.问题解决如图1,把边长为a+b(a≠b)的大正方形分割成两个边长分别是a,b的小正方形及两个矩形,试比较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M与两个矩形面积之和N的大小.图1解:由图可知,M=a2+b2,N=2ab.∴M-N=a2+b2-2ab=(a-b)2.∵a≠b,∴(a-b)2>0.∴M-N>0.∴M>N.类比应用(1)已知小丽和小颖购买同一种商品的平均价格分别为(a,b是正数,且a≠b),试比较小丽和小颖购买商品的平均价格的高低;(2)试比较图2、图3两个矩形的周长M1,N1的大小(b>c).联系拓广小刚在超市里买了一些物品,用一个长方体的箱子“打包”,箱子的尺寸如图4所示(b>a>c>0),售货员分别可按图5、图6、图7三种方法进行捆绑,问哪种方法用绳最短?哪种方法用绳最长?请说明理由.12\n类型2关于圆形物体的操作探究问题【例2】观察思考某种在同一平面进行传动的机械装置如图1,图2是它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滑块Q在平直滑道l上可以左右滑动,在Q滑动的过程中,连杆PQ也随之运动,并且PQ带动连杆OP绕固定点O摆动.在摆动过程中,两连杆的接点P在以OP为半径的⊙O上运动.数学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过点O作OH⊥l于点H,并测得OH=4分米,PQ=3分米,OP=2分米.12\n解决问题(1)点Q与点O间的最小距离是    分米;点Q与点O间的最大距离是    分米;点Q在l上滑到最左端的位置与滑到最右端位置间的距离是 分米.(2)如图3,小明同学说:“当点Q滑动到点H的位置时,PQ与⊙O是相切的.”你认为他的判断对吗?为什么?(3)①小丽同学发现:“当点P运动到OH上时,点P到l的距离最小.”事实上,还存在着点P到l距离最大的位置,此时,点P到l的距离是     分米;②当OP绕点O左右摆动时,所扫过的区域为扇形,求这个扇形面积最大时圆心角的度数.解:(1)4 5 6(2)不对.理由如下:∵OP=2,PQ=3,OQ=4,且42≠32+22,即OQ2≠PQ2+OP2,∴OP与PQ不垂直.∴PQ与⊙O不相切.(3)①3②由①知,在⊙O上存在点P,P′到l的距离为3,此时,OP将不能再向下转动,如图.OP在绕点O左右摆动过程中所扫过的最大扇形就是扇形P′OP.连接P′P,交OH于点D.∵PQ,P′Q′均与l垂直,且PQ=P′Q′=3,∴四边形PQQ′P′是矩形.∴OH⊥PP′,PD=P′D.由OP=2,OD=OH-HD=1,得∠DOP=60°.∴∠POP′=120°.∴扇形面积最大时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满分技法►题目的图形往往取材于一种机械装置,但不是从物理的角度,而是从数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启迪考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一件发明、一种创造设计往往是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的结晶.解题时要注意数学直观与生活经验的结合,避免单纯考虑数学图形而容易产生的一些错误,比如误以为当OP与PQ夹角为平角(在一条直线上)时,机械运动到达极端情况,点P到l距离最大,实际上此时并非点P到l距离最大的情况,在点Q向点H运动过程中,点P的位置可以更靠下,直至PQ⊥l时,点P到l距离最大.满分变式必练►1.阅读理解问题:如图1,一圆柱的底面半径为5dm,BC是底面直径,圆柱高AB为5dm,求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线.12\n小明设计了两条路线:路线1:侧面展开图中的线段AC,如图2所示.设路线1的长度为L1,则路线2:高线AB+底面直径BC,如图1所示.设路线2的长度为L2,则所以选择路线2较短.解决问题小明对上述结论有些疑惑,于是他把条件改成:“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dm,高AB为5dm”继续按前面的路线进行计算.请你帮小明完成下面的计算:拓展联想请你帮小明继续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当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时,应如何选择上面的两条路线才能使蚂蚁从点A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点C的路线最短.2.某班课题学习小组对无盖的纸杯进行制作与探究,所要制作的纸杯如图1所示,规格要求是:杯口直径AB=6cm,杯底直径CD=4cm,杯壁母线AC=BD=6cm.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小顾同学先画出了纸杯的侧面展开示意图(如图2,忽略拼接部分),得到的图形是圆环的一部分.12\n①图2中的长为   cm,的长为   cm,ME=NF=   cm;②要想准确画出纸杯侧面的设计图,需要确定所在圆的圆心O,如图3所示.小顾同学发现若将,近似地看做线段,类比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请你帮她证明这一结论;③根据②中的结论,求所在圆的半径r及它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n.(2)小顾同学计划利用矩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分别按如图4和图5所示的方式剪出这个纸杯的侧面,求矩形纸片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纸片的边长.12\n3.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1)如图1,AC=BC,点E,F分别在AC,BC上,∠EDF=90°,则DE与D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2)如图2,AC=BC,延长BC到点F,沿CA方向平移线段CF到EG,且点G在边BA的延长线上,求证:DE=DF,DE⊥DF;(3)如图3,∠B=30°,延长BC到点F,沿CA方向平移线段CF到EG,且点G在边BA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线段DE与DF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解:(1)∵AC=BC,∠ACB=90°,CD⊥AB,∴∠A=∠B=∠ACD=∠BCD=45°,AD=DC=DB.∵∠ADC=∠EDF=90°,∴∠ADE=∠CDF.在△ADE和△CDF中,12\n∴△ADE≌△CDF(ASA).∴DE=DF.故答案为:DE=DF.(2)证明:∵CF=EG,CF∥EG,∴四边形CEGF是平行四边形.∴CE∥FG.∴∠CAB=∠FGA=45°.∵∠ECF=∠ACB=90°,∴四边形CEGF是矩形.∴∠GEA=∠FGE=90°.∴∠AGF=∠GAE=45°.∴GE=AE=CF.∵CD=DA=DB,∠DCB=∠GAE=45°,∴∠FCD=∠DAE=135°.在△DCF和△DAE中,∴△DCF≌△DAE(SAS).∴DE=DF,∠EDA=∠FDC.∴∠EDF=∠ADC=90°.∴DE⊥DF.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03:33 页数:12
价格:¥3 大小:1.21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