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2022•丰台区一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铝B.铁C.氧D.硅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项错误;B、铁元素在地壳中排第四位,故选项错误;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正确;D、硅元素在地壳中排第二位,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分类,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2022•丰台区一模)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  ) A.N2B.O2C.CO2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和它们的体积分数判断.解答:解:空气中的成分和它们的体积分数为:N2:78%;O2:21%;CO2:0.03%;稀有气体:0.94%;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它们的体积分数,关键是记住它们之间的数值. 3.(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质子数,故选项错误.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核电荷数,故选项错误.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正确.26\n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正确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啤酒B.空气C.蒸馏水D.石油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最少有两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啤酒中含有水、乙醇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D、石油汽油、煤油等多种的混合物,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5.(1分)(2022•丰台区一模)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发射航天飞机B.车汲水灌溉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解答时首先从选项中判断出属于化学变化的选项.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A选项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B、C、D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故选A.点评:26\n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通过本题学会处理问题的变通. 6.(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称的是(  ) A.火碱B.烧碱C.苛性钠D.纯碱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解答:解:A、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俗称,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7.(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燃烧法识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进行保鲜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废旧金属回收 D.解决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资源的保护;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羊毛主要是蛋白质,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进行解答;B、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C、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进行解答;D、根据水污染的途径进行解答.解答:解:A、羊毛主要是蛋白质,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没有,所以可用燃烧法识别羊毛和合成纤维,故A正确;B、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进行保鲜,故B错误;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废旧金属回收,故C正确;D、解决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故D正确.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对于常见的有毒的物质:甲醛等需要识记,要知道水污染的途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 26\n8.(1分)(2022•丰台区一模)将等体积的滴有红墨水的水和酒精分别缓缓注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盖紧胶塞将两种液体混合,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从该实验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变小了 C.不同分子间一定发生化学反应D.酒精不能溶于水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通过现象:总体积减小来推出分子之间有间隔,才出现上面的现象.解答:解:将两种液体混合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在不断运动,有的分子穿插到彼此之间的间隔中去了,所以总体积减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减小,即体积不能加减,质量能加减. 9.(1分)(2022•丰台区一模)以下是人体几种体液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胰液7.5﹣8.0B.血浆7.35﹣7.45C.胃液0.9﹣1.5D.胆汁7.1﹣7.3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溶液显中性;pH<7时,溶液显酸性;当pH>7时,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是pH小于7的溶液.解答:解: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溶液显中性;pH<7时,溶液显酸性;当pH>7时,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是pH小于7的溶液,所以在四个选项中只有胃液符合条件.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溶液pH的考查,只要知道溶液酸碱性与pH的对应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10.(1分)(2022•丰台区一模)当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将火场周围的树木或草类铲除,形成一道“防火墙”,其灭火原理是(  ) A.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B.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26\n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D.使树木、草类变为不可燃物质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铲除火场周围一定的树木和杂草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铲除火场周围一定的树木和杂草不能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故B错误;C、铲除火场周围一定的树木和杂草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D、树木杂草属于可燃物,不能变成不可燃烧的物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 11.(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B.倾倒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1分)(2022•丰台区一模)我国科学家发现用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Se)元素的化合价为(  )26\n A.+2B.+4C.+5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亚硒酸钠的化学式Na2SeO3,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由化合物中Na、O元素为+1、﹣2价,计算化合物中Se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设化合物中Se元素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有(+1)×2+x+(﹣2)×3=0,解得x=+4;故选B.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化合物中某未知的元素化合价. 13.(1分)(2022•丰台区一模)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是(  ) 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52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图中元素周期表可知,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能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等内容.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质子数为24,故A错误;B、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B正确;C、由图是不可能看出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故C错误;D、由汉语名称“铬”,则知其为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发布与含量;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 14.(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低温下保存B.浓盐酸密封保存 C.浓硫酸密封保存D.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6\n分析:A、根据干冰易升华的特性分析;B、根据浓盐酸易挥发的性质分析;C、根据氧气保存时是否经过化学变化分析;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解答:解:A、由于干冰易升华,需低温下保存,是由物理性质决定,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浓盐酸易挥发,需密封保存,是由物理性质决定,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密封保存,是由物理性质决定,故C不符合题意;D、铁生锈时生成了新的物质铁锈,经过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因此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是由化学性质决定,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5.(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B.氧气可用作保护气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D.硫酸钾可以做钾肥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可以做钾肥,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1分)(2022•丰台区一模)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 B.盐酸与铁锈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26\n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盐酸与铁锈反应的现象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进行解答;D、根据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故A说法正确;B、盐酸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不是浅绿色,故B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化学物质溶于水时的热量变化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7.(1分)(2022•丰台区一模)医疗上,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NaHCO3+HCl=NaCl+CO2↑+H2O.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和碳酸NaHCO3+HCl=NaCl+H2CO3,碳酸不稳定,能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1分)(2022•丰台区一模)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 A.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R一定为化合物 C.R中一定含有水D.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常温下即可分解”,说明R不稳定;“纯净物R稍加热就分解生成NH3、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M的组成元素、M中是否含有水、是否是化合物等信息.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变化.所以某物质R常温下可分解为NH3、H2O和CO2,说明R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26\nB、物质R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R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原物质是纯净物且生成物中有水,故反应物中一定不含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题意“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说明R不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1分)(2022•丰台区一模)山梨酸(C6H8O2)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山梨酸由碳和水组成 B.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g C.山梨酸中含有16个原子 D.山梨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9﹕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山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山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山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含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山梨酸是由山梨酸分子构成的,1个山梨酸分子是由16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山梨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6):(1×8):(16×2)=9﹕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分)(2022•丰台区一模)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6\n A.此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理论上若得到8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mL氢气 C.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32g氧气 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二者的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由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可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解答:解:A、由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可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该说法正确;B、根据水电解时电解出氢气体积约为氧气体积的2倍.故该说法正确;C、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与氢气,其质量比是8:1.故该说法正确;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故该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根据对教材中实验的回顾,利用题中实验装置图,分析图示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所得的结论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1.(1分)(2022•丰台区一模)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三组实验:①将大小相同的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硫酸中②将Zn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u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Zn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其中可以达到目的是(  ) A.①③B.③C.①②D.②③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6\n解答:解:①将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锌铁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而锌反应速度快,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可以达到目的.②把锌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置换出铜,说明锌强于铜,而把铜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无变化,说明铜小于铁,而锌和铁的活动性无法比较,故不能达到目的.③将锌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会置换出铁,说明锌比铁活泼,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置换出铜,说明铁比铜活泼,故可以达到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22.(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列四种情况,所得溶液质量为2g的是(  )①1g镁与1g盐酸反应②室温下,1g饱和食盐水与1g水混合③室温下,1g饱和食盐水与1g食盐混合④1g氢氧化钠溶液与1g稀硫酸反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根据两者能反应产生氢气分析解答;②依据溶液稀释的过程分析解答;③依据温度一定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特点分析解答即可;④依据两者反应的情况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①1g镁与1g盐酸反应会放除氢气,导致剩余溶液的质量小于2g;②室温下,1g饱和食盐水与1g水混合属于溶液稀释的过程,溶液的质量为2g,但浓度变稀;③由于温度一定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溶质,所以室温下,1g饱和食盐水与1g食盐混合时溶液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④1g氢氧化钠溶液与1g稀硫酸会发生中和反应,但反应没有沉淀或气体生成,所以溶液的质量等于2g;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变化前后质量变化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变化过程中相关的信息的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3.(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列四组物质中符合图(“﹣”表示两端物质能反应)所示关系的是 甲乙丙丁ACOO2H2SO4CuOBMgHClCaCO3NaOHCCa(OH)2SO2NaOHHClDNa2CO3Ca(OH)2HClCaCl226\n A.AB.BC.CD.D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解答这类题目可以用排除法来解答,根据所给的物质来进行判断,只要判断出其中一个反应不能进行即可排除A、氧气和硫酸不反应B、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C、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硫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D、盐酸和氯化钙不反应解答:解:A、氧气和硫酸不反应,故A错误;B、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B错误C、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也能与盐酸反应,故C正确D、盐酸和氯化钙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课本所学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够根据它们的化学特性来判断各物质之间的两两反应,同时能够选择合适的物质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 24.(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混合物思路方法选用物质A.CO(CO2)吸收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CaCl2(HCl)转化、过滤过量的碳酸钙C.FeSO4(CuSO4)置换、过滤过量的铁粉D.NaOH(Na2CO3)沉淀、过滤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6\n解答: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uSO4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2CO3能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5.(1分)(2022•丰台区一模)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反应,下列情况无法用所给图象表示的是. A.x轴表示加入金属质量 B.x轴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C.x轴表示反应时间,Zn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x轴表示反应时间,Mg和Zn都有剩余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由于y轴表示氢气的质量,所以只要能够正确反映选项中的有关说法即是正确的说法;解答:解:A、同质量的镁和锌生成的氢气质量是镁大于锌,由题干可知如果盐酸完全反应则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图象能够正确反映以上问题;B、如果x轴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则反应相同的盐酸时生成的氢气质量会相等,而图象不能正确的反映这一点;C、如果x轴表示反应时间,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则消耗的盐酸质量相等,由于同质量的镁和锌生成的氢气质量是镁大于锌,所以该反应中Zn与稀盐酸可以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情况;D、如果x轴表示反应时间,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则消耗的盐酸质量相等,由于同质量的镁和锌生成的氢气质量是镁大于锌,所以该反应中Mg和Zn可以都有剩余;故选B点评:一定质量的金属与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26\n×金属的质量,利用这一经验公式,可以比较方便地解决此类金属与酸反应的问题.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5分)(2022•丰台区一模)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C (填写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D .(2)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3)食用米饭和面食,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糖类 .(4)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乳化 功能.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A、紫砂锅是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陶瓷碗是土烧制而成的瓷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锈钢水瓢是用铁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D、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米饭和面食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4)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答案为:(1)C;D;(2)CH4+2O2CO2+2H2O;(3)糖类;(4)乳化.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5分)(2022•丰台区一模)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26\n(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 离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用符号表示下列微粒.2个氧原子 2O ;3个钠离子 3Na+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⑤ (填数字序号). 反应前反应后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ABCD①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7④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⑤若有28gA完全反应,则有14gD生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1)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由氯离子与钠离子通过异性电荷相互吸收而结合成氯化钠;(2)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合表示,多个粒子的表示方法为在粒子符号前写上表示个数的数字;(3)根据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物质A的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物质B的分子由1个氮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物质C的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2个氧原子构成,物质D的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解答:解:(1)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由离子构成;(2)2个氧原子表示为2O,3个钠离子表示为3Na+;(3)①A物质由CO分子构成,B物质由NO分子构成,C物质由CO2分子构成,D物质由N2分子构成,因此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的说法是正确的;②该反应由CO与NO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说法不正确;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2CO2+N2,因此C物质CO2、D物质N2两种物质的质量比=(2×44):28=22:7,故两物质质量比为11:7的说法不正确;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A、B、C都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氧化物,因此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的说法不正确;⑤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2CO2+N2,反应中A物质CO与D物质N2的质量比=(2×28):28=2:1,因此若有28gA完全反应,则有14gD生成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离子;(2)2O,3Na+;(3)①⑤.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时,该分子属于单质分子,该物质则为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时,分子为化合物分子,该物质则为化合物. 26\n28.(6分)(2022•丰台区一模)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K2CO3110114121126139KNO331.645.885.5110169(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水 .(2)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甲 (填“甲”或“乙”).(3)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t1°C时,碳酸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4)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蒸发掉 100 g水.(5)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填字母序号).A.烧杯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若使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C.将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溶剂、溶质的判断方法分析(2)比较甲乙的溶解度变化趋势结合图中表格数据可以作出判断;(3)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据此解答;(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5)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解答:解:(1)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是硝酸钾,溶剂是水(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在温度较低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较小,结合图中的两条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甲表示的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3)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M点的意义为:t1℃时,K2CO3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26\n(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分析设蒸发掉水的质量为x,则20%=×100%x=100g(5)A、由图示可知有不溶物的是硝酸钾,已经达到饱和,全部溶解的是碳酸钾溶液,全部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所以A错误;B、使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C、将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可能析出晶体也可能没有,因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增大,故C错误;D、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用加溶剂和升温的方法,若用升温方法,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D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1)水.(2)甲.(3)t1°C时,碳酸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4)100(5)D点评:此题是对溶解度知识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利用溶解度的知识对溶液进行分析,并利用降温使溶质析出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题的探讨. 29.(7分)(2022•丰台区一模)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1)金属铁、铝常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其 导热性 性.(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3)我国钢铁年产量很高,但因锈蚀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Cl+Fe2O3=2FeCl3+3H2O .(4)从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水中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FeSO4=Fe+ZnSO4;Zn+CuSO4=ZnSO4+Cu ;固体D的化学式为 Fe ;以上物质A~G中,含有锌元素的是 ABCEG (填字母序号)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酸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26\n(1)根据金属性质的应用解答;(2)根据金属铁的冶炼原理方程式解答;(3)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考虑;(4)根据题中的信息,推导出反应物和生产物,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加入的过量锌与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得到的固体B中含有铁、铜、锌,再利用磁铁分离开铁,再利用硫酸把铜和锌分开,再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1)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2)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铁和二氧化碳写在等号的右边,根据得失氧进行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写在等号的上边,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3)盐酸除铁锈的反应物是盐酸和氧化铁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氯化铁和水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4)根过量A是加入的锌,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所以方程式是:Zn+FeSO4═Fe+ZnSO4;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所以方程式是:Zn+CuSO4═ZnSO4+Cu;由于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盒硫酸锌,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且加入的锌是过量的,所以固体B中含有锌、铁、铜;溶液C是硫酸锌溶液;固体B用磁铁把铁吸引出来,所以固体D是铁;固体E中含有锌和铜,由于锌能与硫酸反应,铜与硫酸不反应,所以加入的溶液F是稀硫酸,溶液G是硫酸锌溶液;所以含有锌元素的有ABCEG.故答案为:(1)导热性;(2)3CO+Fe2O32Fe+3CO2;(3)6HCl+Fe2O3=2FeCl3+3H2O;(4)Zn+FeSO4=Fe+ZnSO4;Zn+CuSO4=ZnSO4+Cu;Fe;ABCEG.点评:本题要熟练掌握金属铁的性质、冶炼、铁生锈的原理以及金属活动顺序等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30.(7分)(2022•丰台区一模)A、B、C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针对以下四种情况回答问题.(1)若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相同.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CuO、CO2、H2O;CaO、H2O、CO;Fe3O4、CO2、H2O;CO2、H2O、Fe2O3) .(2)若A、B、C均为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向这三种物质得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现象如下.A的化学式为 NaOH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A中现象B中现象C中现象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有气泡出现无明显变化(3)若A、B、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均有两种相同元素,且两种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1.A的化学式为 Ca(OH)2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 .(4)若A、B、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一种、两种和三种.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C、CO2、Na2CO3;O2、H2O、Ca(OH)2 (至少写出两组).26\n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此题开放性较强,是对物质的特征和物质间反应规律的考查,所以只要找到符合以上要求的答案即可;解答:解:(1)若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相同.A、B、C的化学式可以分别为Fe2O3、CO2、H2O;由于氧化铁用碳或一氧化碳还原可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符合以上转化,且三者分别是固、气、液,因此是合理的答案,同理CaO、H2O、CO;Fe3O4、CO2、H2O;CO2、H2O、Fe2O3也可;(2)若A、B、C均为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向这三种物质得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假设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则由A中现象无明显变化,则可知A是氢氧化钠,B中现象有气泡出现,则B可以是碳酸钠,C可以是氯化钠,则B到C可以通过Na2CO3+2HCl=2NaCl+H2O+CO2↑完成;(3)(3)若A、B、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均有两种相同元素,且两种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1.则A、B、C可以是三种碱,如A是氢氧化钙,B可以是氢氧化钠,A加碳酸钠可以生成B,C可以是难溶的碱如氢氧化铜等,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4)若A、B、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一种、两种和三种.A、B、C的化学式可以分别为C、CO2、Na2CO3;碳的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钠,同理A、B、C的化学式还可以分别为O2、H2O、Ca(OH)2;故答案为:(1)Fe2O3、CO2、H2O;(CaO、H2O、CO;Fe3O4、CO2、H2O;CO2、H2O、Fe2O3也可);(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3)Ca(OH)2;2NaOH+CuSO4=Cu(OH)2↓+Na2SO4;(4)C、CO2、Na2CO3;O2、H2O、Ca(OH)2;点评:此题是对物质间反应及物质特征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对物质特征和反应规律有较熟练的掌握,思维跨度较大,知识涵盖较丰富;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6分)(2022•丰台区一模)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实验室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②③ (填数字序号).①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进行制取②先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部位集中加热③先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进行收集④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26\n(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所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为 BD (填字母序号),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满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方程式;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解答:解:(1)a是试管;(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实验室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操作时:①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进行制取是正确的,否则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②先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部位集中加热是正确的,否则会受热不均匀,会炸裂;③先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进行收集是正确的,否则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④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是错误的,会使试管骤冷而使水沿着导气管倒流使试管炸裂;故正确的是:①②③;(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应该选择固液常温的B装置,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故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故答案为:(1)试管(2)2KMnO4K2MnO4+MnO2+O2↑①②③(3)CaCO3+2HCl=CaCl2+H2O+CO2↑;B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满.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 32.(4分)(2022•丰台区一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26\n(1)若甲中为二氧化锰,连接甲乙装置, 关闭K1,打开K2 (填开关“K1”和“K2”的操作),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2)若甲中为水,丙中为红色溶液,连接甲丙,打开K1,关闭K2,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某药品后,丙中只看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3)若甲中为二氧化碳(K1、K2关闭),连接甲丁,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打开K1,整个实验过程中甲中观察到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K1后,丁中液体倒吸入甲,产生无色气泡,浑浊减少(消失),甲中液体流入丁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1)根据加入液体后会将伸入试管底部的导管口没入液体内,气体无法排除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2)根据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加入酸发生反应后,碱性变弱,当把氢氧化钠反应完就变成无色;(3)根据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使溶液变浑浊,生成碳酸该沉淀,试管内压强减小,打开开关后盐酸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内,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再进行分析.解答:解:(1)加入液体后会将伸入试管底部的导管口没入液体内,气体无法排除,所以关闭K1,打开K2使气体从K2的导管排出;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用观察法配平,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写在等号的上边,所以方程式是:2H2O22H2O+O2↑;(2)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加入酸发生反应后,碱性变弱,当把氢氧化钠反应完就变成无色,所以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压强增大,把硫酸压入丙试管内,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使红色退去,所以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硫酸钠和水,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2NaOH+H2SO4=Na2SO4+2H2O;(3)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变浑浊,二氧化碳减少后,试管内压强减小,打开K126\n盐酸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内,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浑浊减少或消失并且有气泡产生,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又将甲种液体压入丁中;故答案为:(1)关闭K1,打开K2;2H2O22H2O+O2↑(2)2NaOH+H2SO4=Na2SO4+2H2O(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K1后,丁中液体倒吸入甲,产生无色气泡,浑浊减少(消失),甲中液体流入丁.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知道溶液吸收气体后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就会把另一装置内液体压入,熟悉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的现象描述方法. 33.(9分)(2022•丰台区一模)某学习小组对在实验中吸收过二氧化碳气体的碱石灰成分进行了研究.【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 CaO 、Ca(OH)2、CaCO3、NaOH和 Na2CO3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的碱石灰样品,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Na2CO3+Ca(OH)2=CaCO3↓+2NaOH (填化学方程式).(2)乙同学进一步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从甲同学的烧杯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 C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通过实验及分析,样品中不含有: Ca(OH)2、NaOH和CaO .【解释与评价】(1)乙同学进一步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称量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及质量(气密性良好,每步均完全反应,操作无误).多次实验发现测定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偏差,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锥形瓶中残留的CO226\n未被吸收会导致结果偏小,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及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吸收则会导致结果偏大;每次实验两种因素综合作用,残留的CO2质量大于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质量导致结果偏小,反之则导致偏大 .(2)在老师的指导下乙同学完善了实验装置,并重新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5.06g干燥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②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关闭活塞b;③称量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D瓶质量;④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⑤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称量D瓶质量,增重2.2g.通过分析及计算可知:5.06g样品中各成分及质量 CaCO3:4克Na2CO3:1.06g.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提出猜想】根据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分析产物【设计方案、收集证据】(1)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能产生沉淀分析(2)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分析【解释与评价】(1)根据装置特点、药品及步骤分析误差出现原因(2)根据样品总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解答:解:【提出猜想】该碱石灰中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含有CaO、Ca(OH)2、CaCO3、NaOH和Na2CO3【设计方案、收集证据】(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的碱石灰样品,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此说法不准确,因为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乙同学要想证明是否含有碳酸钠,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可从甲同学的烧杯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然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碱性物质,因此一定不含Ca(OH)2、NaOH和CaO;【解释与评价】(1)乙同学设计实验装置,样品中加入盐酸,通过称量B装置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来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确定样品的成分及质量,因锥形瓶中残留的CO226\n未被吸收会导致结果偏小,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及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吸收则会导致结果偏大;每次实验两种因素综合作用,残留的CO2质量大于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质量导致结果偏小,反之则导致偏大(2)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碳酸钙质量为5.06g﹣x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44xCaCO3+H2SO4═CaSO4+H2O+CO2↑100445.06g﹣x+=2.2gx=1.06g碳酸钙质量为5.06g﹣1.06g=4g故答案为:【提出猜想】CaONa2CO3【设计方案、收集证据】(1)Na2CO3+Ca(OH)2=CaCO3↓+2NaOH(2)CaCl2.Na2CO3+CaCl2=CaCO3↓+2NaCl,Ca(OH)2、NaOH和CaO.【解释与评价】(1)锥形瓶中残留的CO2未被吸收会导致结果偏小,而挥发出来的盐酸及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吸收则会导致结果偏大;每次实验两种因素综合作用,残留的CO2质量大于挥发出来的盐酸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质量导致结果偏小,反之则导致偏大(2)CaCO3:4克Na2CO3:1.06g.点评:本题考查碱石灰干燥剂变质后的产物,综合考查了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综合性较强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4.(3分)(2022•丰台区一模)燃烧含硫的煤或燃放鞭炮都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完全燃烧4g硫,计算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由硫的质量根据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解答:解: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S+O2SO232644gx26\nx=8g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8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 35.(3分)(2022•丰台区一模)过氧化氢溶液在存放过程中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某同学使用一瓶原标注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通过称量,该瓶中共有116.8g溶液,取出13.6g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发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现在这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根据图示即可得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氧气的质量即可求出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即可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然后再进行有关的计算,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据图可以看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6g,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x1.6gx=3.4g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设已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y,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z2H2O22H2O+O2↑6832yzz=(116.8g+z)×30%=116.8g×25%+y26\ny=6.8g答:现在这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是6.8g.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 2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50:53 页数:26
价格:¥3 大小:384.6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