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12分)亦雅亦俗汪曾祺黄波①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画报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 5 日)就要到了。②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③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④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花萝卜’,因为是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第16页共16页
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段,用水果刀从外至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⑤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⑥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莱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有不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爱逛菜市”、在买菜中体味“生之喜悦”的遗老?是的,汪曾棋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⑦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⑧“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9.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汪曾祺的“亦雅亦俗”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4分)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写汪曾祺,却在⑦段中写到了陶渊明和苏东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6页共16页
9.(4分)(意思相近即可)(1)他不喜欢“大菜”,只好“小菜”,表现了他对家常物什的真喜欢。(1分)(2)他用文字把美食的雅趣传递给我们,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1分)(3)他的画作是真正的“写意”,入画的对象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1分)(4)他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他既有士大夫的雅致,又有平民的情怀)(1分)10.(4分)(意思相近即可)“简直”表示完全如此,写出了萝卜的普通与低廉;(1分)“竟”指出乎意料,(1分)突出了汪曾祺对世俗生活本真的热爱,(1分)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的赞美。(1分)11.(4分)(意思相近即可)写陶渊明和苏东坡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1分)正衬(衬托)(1分)汪曾祺既有士大夫的趣味,又有平民的情怀,(1分)表达了作者对汪曾祺的崇敬和赞美。(1分)(一)安检门(12分)欧阳华丽郭大爷第一次跟儿子郭子去省城。来到高铁站,郭子发现安检越来越严格了,除了对每名旅客携带的物品进行机器检测外,还像机场一样,用安检门和手持检测仪器对旅客进行全身检查。郭子怕父亲觉得烦琐,便给他介绍了一遍安检门的好处。郭大爷听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致地看人们一个个通过安检门,点头啧啧称赞:“这个好,一过一扫,人包里装的啥,身上有啥,一清二楚!”郭大爷在乡下靠种地和几亩果园供郭子读书,一直供到大学。郭子争气,毕业后进了政府机关,几次要接他去省城享福,他却死活不肯去。如今,郭子马上要提局长了,再一次提出接父亲进城,郭大爷终于答应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出远门,自然看什么都新鲜。到了家,郭大爷看着郭子的大房子和精美的家居饰品,惊讶得合不上嘴:“这都是你自己置的?”“爹,您儿子在省城上了这么多年班,要是连套房子都买不起,那成什么了?”郭子把父亲让上餐桌,知道父亲平时爱喝两盅,便打开储物柜拿出一瓶茅台。郭大爷一看那储物柜里的东西,眼又瞪圆了:“这些都是你买的?”郭子当然知道老父亲的心思,恭恭敬敬给他倒上酒说:“有些是自己买的,有些是朋友送的,礼尚往来嘛!我知道您怕我犯错误,嗨,别人不了解我,您还不了解?”郭大爷还想说什么,喉结动了动又把话咽了下去。第16页共16页
郭子工作忙,第二天便让妻子陪郭大爷上超市置办生活用品。妻子回来后说:“爸的好奇心够大的,超市那么多好东西他不稀罕,老围着那安检门转,搞得保安一直看他。”郭子笑着说:“人年纪大了可不像孩子一样嘛,乡下没有的东西,瞎琢磨呗!”夫妻倆没把郭大爷的好奇心当回事,不想两天后,郭大爷不见了!他一大早出门,午后还未回家,打电话也关机。这可把两口子急坏了,正在这时,郭子接到电话,说是高铁站的安检员,让他去高铁站一趟,把他们家老爷子领回去。郭子一听就急了,立即赶过去。谢天谢地,安检员没有横眉竖目,郭大爷神情有些愧疚。安检员悄声问郭子:“你家老爷子没什么毛病吧?他在我们安检门旁转悠了一上午,问他有什么事却不说,还一个劲儿地问我们哪里能买到这种门。看他也不像开玩笑,可买这安检门干啥?”郭子赶紧道歉,把父亲带出高铁站后,他啼笑皆非地问:“爹,您买了安检门打算安在哪儿?”“安在你家门口啊!”郭大爷脱口而出。郭子惊讶地问:“为什么?”郭大爷挠挠灰白的头发:“你一路升迁,当了局长。我来的这几天,你家的门铃就没消停过,上门找你的人一茬接一茬。”他的嘴唇颤抖起来:“我是担心你啊!听说你这个位子上有好几个人出过事,一想起来我就睡不着。你看,咱安一道安检门,凡是来找你的人身上带了什么让你违纪违规的东西,都嘀嘀报警,咱就不让他进门……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知道我把你拉扯大多不容易,我可不能看着你……”郭大爷说着,眼里滚出两滴浑浊的泪。郭子的心仿佛让什么给揪了一下,两眼也潮湿了,他轻轻擦去父亲脸上的泪痕,说:“爹,咱不需要那种安检门,从今往后,咱的安检门都安在自己心上!”(选自2020年第3期《故事会》)13.阅读全文,将郭大爷的相关情节以及人物内心情感补填完整。(2分)情节内心情感郭大爷上省城儿子的家,看到高铁站的安检门十分好奇①非常惊讶安检员电话通知郭子去高铁站接郭大爷愧疚郭大爷说出购买安检门的缘由②14.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郭大爷还想说什么,喉结动了动又把话咽了下去。15.文章结尾处郭大爷和郭子都流泪了,说说他们流泪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第16页共16页
16.文章以《安检门》为题,有何作用?(4分)13.①郭大爷看到当局长的儿子的宽敞的家和精美的装饰②担心(2分)14.“动了动”“咽了下去”表现出郭大爷内心思绪的复杂,/想要告诉儿子最后却又欲言又止的神态。(每点1分,共2分)15.郭大爷流泪是担心儿子当了局长后会犯错,这样将会失去儿子,因而伤心流泪;/郭子流泪,是被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与担心而感动。(每点2分,共4分)16.“安检门”是贯穿小说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小说通过安检门,表达了“父亲希望儿子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好官”的主题。(每点2分,共4分)(答出2点即可,2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18分)但借明月寄乡思苏美玲(1)中秋又至,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的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2)我们乡下,每到中秋节,也就到了秋收最繁忙的时候。我们家里,最忙碌的是父亲和母亲。在他们看来,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早出晚归,锄草、浇灌、喷洒农药,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到秋天收成好了,全家人的生活就有了着落和奔头。父母常常忙到月上柳梢才带着满身倦色回家。(3)从月似弯眉忙到月如银盘,中秋节就到了。既然是节日,终归还是要庆祝一下的。满院子地追赶鸡鸭鹅,却不舍得把这些全杀了,只杀其中的一只,剩下的还要等它们下好多的蛋,拿到集市上换钱呢。(4)因为是中秋节,要有月饼装饰呀。母亲就会到集市上买三五斤月饼和一些猪肉回家。先给爷爷奶奶和外婆家送去,最后剩下一二斤月饼,留着中秋节晚上圆完月,分给我们姐弟。(5)那时侯,月饼里的内容很简单,不像现在各种水果风味的这么多,里面搀杂的是几粒花生米、芝麻和红砂糖白砂糖之类。月饼的包装也极其简单,用粗劣的粉红色的纸张包裹了,最上面蒙一小块长方形大红纸。纸面上印着“中秋月饼”和生产厂家,洇湿着一层油。那洇第16页共16页
开的油印宛如咧开嘴笑着的娃娃脸,让人看着开心。(6)月如银盘挂柳梢,中秋节的晚宴终于开始了,有鸡、鸭、鹅、猪肉开荤,更有甜甜的月饼吃,对于我们乡下孩子,自然高兴不已。往往是--家人围了桌子,每人发-碗掺和了肉片的豆角菜,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常会把肉多的菜碗分给我们姐弟,她的碗里只有一小点肉丝。我们姐弟吃到直喊“肚子胀”的程度。(7)中秋节晚上,无论多忙,都不能忘记圆月的。在院子里正对着房屋窗户的地方,放一张小桌子,把六块月饼和六个苹果或一堆糖果放在桌子上,再点燃一炷香。母亲直直地跪在香炉旁,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大约是念叨一些“要有好收成,保佑家里的大人孩子平安”之类的吉祥话。母亲这样做的时候,-脸地度诚和严肃,她不容我们姐弟插嘴的,我们也只在旁边瞧着,跟着母亲跪拜。(8)小时候是不理解母亲这样的行为的。上了小学时,老觉得母亲好象是“封建迷信”呢。但等长大--些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母亲当年的跪拜。母亲那样认真虔诚地跪拜,实际上是因为那时候乡村里的生活太艰难,母亲只是以她特有的方式在向天地祈祷我们一家人的平安和进步啊!(9)等母亲祈祷完毕,就可以吃月饼了。品尝着香甜的月饼,望着皎洁纯净的月儿,我们姐弟追逐打闹着。最有意思的是,小弟模仿乡村戏剧团里的女演员,拈-一个兰花指,咿呀唱着,轻盈地走台步,逗引得我和大姐二姐笑到肚子疼,整个小院子里洋溢着一-派轻松祥和的景象。(10)圆月挂中天,夜渐深,母亲总会撕下粉红色的包装纸,仔细裹好两个月饼,盛上满满的一碗肉片豆角菜,朝隔壁那个孤独的张阿婆家走去。阿婆的屋里终日黑着,到晚上也不见光,只有清冷的月光撤在小小的院子里。我总觉得那黑洞洞的窗户像怪善的嘴,十分恐怖。可母亲会在阿婆屋里坐上好久,直到月亮沉下了西山才悄悄回来。(11)二十多年过去了,故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父母再不用那么辛苦地劳作,但他们依旧舍不得离开亲爱的土地。我们姐弟已经相约好:国庆节放假后,一定按时回到生养我们的老家,齐聚到父母身边,唠唠家常,谈谈今后的发展,过个团团圆圆的国庆节和中秋节。(12)现在已经夜深,有不知名的虫儿轻唱着缱绻的歌。窗外的月色正浓着。哦,但借这一轮明月,寄多少美丽乡思和缠绵的回忆!8、一轮明月勾起作者对童年生活哪几个场景的回忆?请简要概括。(共3分)__9、结合全文,说说第(1)段的作用是什么?(共3分)__10、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1)联系第(7)段上下文,说说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第16页共16页
母亲直直地跪在香炉旁,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__(2)品味文中第(5)段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纸面上印着“中秋月饼”和生产厂家,洇湿着一层油。那洇开的油印宛如咧开嘴笑着的娃娃脸,让人看着开心。__11、作者在文章结尾深情地说:“但借这一轮明月,寄多少美丽乡思和缠绵的回忆!”结合全文,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思,请分点概括。(共6分)__8、(共3分。每点0.5分。意思对即可)①父母忙碌秋收;②母亲准备中秋晚宴;③家人欢享中秋晚宴;④母亲虔诚地祭祀圆月;⑤小弟模仿唱戏;⑥母亲关爱邻居阿婆。9、(共3分。意思对即可。若每点意思不完备,可酌情扣0.5分)第(1)段是环境描写(1分),内容上:描写了中秋月色的美好,点明文章的主题——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故乡的思念(1分);结构上:引出下文对童年时中秋节的回忆,并与标题和结尾相呼应。(1分)10、(共6分。意思对即可)(1)(3分)运用“直直”、“深深”、“紧紧”等叠词(1分),描写出母亲祭祀圆月时跪拜动作姿势的标准(1分),表现了母亲的虔诚和认真(1分)。(2)(3分。意思对即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饼包装纸上的油印比作娃娃的笑脸(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印可爱的样子(1分),表达了“我们”即将吃到月饼时开心、快乐的心情(1分)。11、(共6分。每一点1分。要注意学生未分点的混合表达,意思对即可)读到的情思有:①农家收获的喜悦;②亲情的温暖;③助人的善良;④对母亲和故乡的怀念;⑤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追忆;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第16页共16页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春天,再与成都重逢李继国①初识成都,是缘于慕容雪村的一本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初见成都,是因为2011年的一次诗和远方;再见成都,是由于2019年的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我将自己与成都的这三次相逢,用时髦语称之为“倾城时光”。②那天清晨,我腰悬佩剑,衣袂飘飘,走在青城山的古老石阶上。青城天下幽,我在这里呼吸吐纳,暂时抛开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满腹心事。山中,我偶遇了千年前鹤发童颜的青城道士,我们在一起下棋、吃茶、交谈,问道青城山。我们相见恨晚、相谈甚欢,并且约好了下一个千年见。③原路下山,回首青城,已掩隐在苍林翠木之中。当年的李冰父子不会想到,此时此刻,我正在他们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旁驻足凝眸,看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即便是隔着两千年变幻的风云,我依然能够听见李冰父子夙夜在公、反复论证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拜水都江堰,建成之后,常璩的《华阳国志》说:“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④云淡风轻近午天,继续我的寻幽访胜之旅。“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成都,是一个“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地方,也是中国最具人间烟火味的城市。安静、悠闲的宽窄巷子,是我无法忘却的一个印象。她体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致,这里有最地道的川菜美食,有最真实的风土民俗。漫步在清朝的古巷,时光仿佛停驻在了某个历史的片段。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冥冥之中,似乎由少陵野老牵引着我来到了武侯祠。这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和惠陵组成,人们习惯上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须臾,“三国圣地”的风掠过我的脸庞,魏、蜀、吴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常山赵子龙、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刮骨疗毒、空城退敌……1700余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从武侯祠东边的小门出来,一脚就踏入了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步行街——锦里,也就是杜甫笔下的锦官城。街上人头攒动,暗香流动,小吃、酒肆、戏台、工艺品、土特产,都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成都民风的独特魅力。彼时,一曲《凤求凰》琴挑芳心,文君夜奔相如,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不离不弃,当垆卖酒,却也快乐。如今,锦里的酒依旧芳香四溢、绵柔可口,定得文君的真传。曾几何时,柳永泼墨:“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秦观挥毫:“锦里繁华,峨眉佳丽,远客初来。”陆游赞曰:“宦途元不羡飞腾,锦里豪华压五陵。”由此可见,锦里自古繁华,当然不假,的的确确是“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我陆陆续续地品尝了三大炮、叶儿粑、烤猪蹄、糖油果子、牛肉焦饼、张飞牛肉,至今还口角流香、回味无穷。第16页共16页
⑦华灯初上,我还在闲逛。借问草堂何处有?潺潺流水把我引到浣花溪畔。公元75年,47岁的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辗转来到成都。随后两年,在友人的帮助下,浣花溪畔的茅屋落地而成,史称“杜甫草堂”,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成文于此。杜甫在此居住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草堂里,亭台池阁,流水潺潺,林木掩映,秀丽静谧。庭院深深,又见细雨绵绵,我在历史中穿梭往返;烟雨蒙蒙,岁月变迁,看历史中的一段时光渐行渐远。⑧不知不觉,已是月近中天,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今夜,就让我沉醉在成都的月光里,久久不要醒来。啊,成都,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有删改)8.“成都,是一个‘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地方,也是中国最具人间烟火味的城市。”这一句中的“人间烟火味”应该怎样理解?请简要回答。(4分)答:▲9.在成都的哪些经历让作者对这座城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请分点简要概括。(6分)答:▲10.本文主要写的是成都,但文章②③段却写作者游历青城山、都江堰的经历。这部分内容可以删掉吗?为什么?(4分)答:▲11.题目中“春天,再与成都重逢”的“再”与“重逢”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8.(4分)“人间烟火味”是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意思(1分),在文中指接触到成都最真实的风土民俗(1分),成都人的慢生活体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致,成都人充分享受着生活的悠闲与雅致(1分),抒发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评分细则:词语解释1分,具体分析3分。共4分)9.(6分)①问道青城山,与道友相见恨晚。②拜水都江堰,景仰李冰父子泽被后世。③漫步宽窄巷子,感悟成都舒适悠闲。④访胜武侯祠,慨叹历史风云变迁。⑤游历步行街锦里,品味成都风物繁华。⑥寻迹杜甫草堂,咏赞诗圣家国情怀。(评分细则:作者在成都依次游历了青城山——都江堰——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杜甫草堂,关注②——⑦段,归纳概括,每点1分,共6分)10.(4分)不能删掉(1分)。原因:①青城山、都江堰虽然不在成都市区,但二者属于广义的成都范围。写浏览这两处的经历,有利于表现成都丰蕴的自然景观、历史风物和人文特色(1分)。②第16页共16页
在广阔的视域中刻画成都,在蜀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展现成都的风土人情,使文章形散神聚,丰富文章内涵,抒发作者对成都的喜爱之情(2分)。(评分细则:表明态度1分,原因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共4分)11.(4分)不矛盾(1分)。两个字词均表程度,意为再次、重复到访成都(1分),凸显出作者对成都的热爱(1分)。根据第①段内容可知,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三次来到成都的经历,所以是“再”“重逢”(1分)。(评分细则:表明态度1分,具体分析3分。共4分)(三)阅读《冰窗花》一文,完成20-23小题。(18分)冰窗花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①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②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③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④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第16页共16页
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注释】①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②浸淫:为浸润、濡湿的意思。③品咂:用舌抵齿、嘴唇上下开合作声的动作。④葳蕤(wēiruí):形容枝叶繁盛。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B、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C、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D、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21.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5分) 2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从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23.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20.D【解析】D项是思恋而不是惋惜之情,选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21、冰窗花具有葳蕤如春;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消融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答对其中两点得满分)2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2分)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3分)23、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2分)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园那种甜美温馨生活的深深怀恋。(3分)第16页共16页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共18分)老屋行云①有几个年头没有回老家了,今年清明时节,我便随几个儿时的朋友回了趟老家。②一进村口,我不由得向那个向阳的暖风ロ望去。那里便是老屋的居所,那里会有一缕炊烟缭绕,烟里飘来饭的香味,每到我疯玩得肚子饿了的时候,就会朝着老屋望去,看到了那缕炊烟,就知道能吃饭了,便赶快地往家跑。我的母亲也必然是站在大门口眺望,等待着我们几个孩子和父亲回家吃饭。③离家门口还老远我就会喊一声“妈”,然后直嚷着“饿”跑进了门,这时母亲总是面露微笑,慈样的看着我说:“快去洗手,你爹回来就吃。”④可今天那里什么也看不到,只能望到那个土坡,那土坡黄得有点泛白,就像一位久病虚弱的老人,就那么直直的悬挂在蓝天下。那蓝天也蓝得有点不像话,居然连一丝云雾都找不到,蓝得有点让人感觉不真实。就连那平时飞来飞去的鸟鹅、喜鹊、麻崔,也似乎看不见飞翔。那里很安静,静得有点瘆人。⑤老屋高我越来越近了,我的心反而一阵忐忑。走进院落,我的心彻底乱了。那个干净整洁、齐楚的院落不见了。大门就像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一位老人,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出无尽的沧桑与凄凉。大门一边的院墙倒塌了,那砖头碎片像被人遗弃的垃圾,滚了一坡,院子里杂草丛生,废纸片、啤酒瓶、石头、柴棍扔得到处都是。那两间老屋像两位孤寂的老人,在默默的承受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⑥记得每天中午,母亲早已做好了饭,父亲也回来了,在等我们这些还没有放学的孩子回家吃饭。母亲总是拿一小板凳坐在门ロ,那里很暖和,被太阳晒得热哄哄的。父亲也总是坐在另一边抽着那永远抽不够的早烟卷。院子总被父亲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杂草。母亲还在院里种着一圈花。每到夏秋之际,老屋就徜徉在花的海洋里了。⑦可是,现在老屋不仅没有被人收拾的迹象,就连那一直站在电线上叽叽喳喳说个没完的喜鸽、麻雀也不见一只。老屋窗棂上的窗纸早已破成了一个个的黑洞,就像穿着一件凌乱不堪的破衣服一样.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满院的萧索,满院的荒凉,我的心也不免悲凉起来。⑧老屋曾是那样的温馨。这里有有我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这里培植、沉淀着我们一家人浓浓的亲情。那一景景,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那样的清晣,那样的温馨,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⑨我没有打开那锁,我甚至没有动院子里的一棵杂草,慢慢地退了出来,我不愿再打扰老屋的清净,也不愿打破这里的一切。我知道这里不会有人回来住了,我们这些孩子都在城里,第16页共16页
早已有了另一个温暖的小屋。就连父亲也在母亲离开我们的时候,被我们接到了城里。这里除了还有一点回忆之外,已变得无牵无挂了。⑩老屋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里,慢慢的一天天的在变老,直到死亡,她失去了曾经无可替代的价值。它的存在,甚至有些多余。我又想到人,我们每个人都不正像这老屋吗?有过童年、壮年、老年,我们也有过辉煌的时代,我们也曾是那么的重要,无可替代,但我们也会老,老了的我们同样什么也做不了了。老了的我们难道也像这老屋一样已显多余的等待死亡,或者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享受子女的孝顺吗?不,我们人跟老屋不一样、我们不能活成老屋那样,在死亡的等待中承受煎熬、我们可以趁着还未老,去创造价值,创造我们一生一世也用不完的价值,创造那永不过时的价值。我们活在世上一越,不能像老屋一样,只留下了一些回忆,我们还应该留下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文章,比如宇画,还比如宝贵的经验……要离开老屋了,我的心已不像起初那样的悲凉了。春风欢快的吻来,一阵清爽从心底升天还是那样的清澈,那样的湛蓝。我不再去想那老屋了,贪的字受着这清新自然、暖和柔顺的乡村才特有的空气。(摘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14.请简要概括老屋在“我”记忆中有哪些“温馨”的印记?(3分)15.第⑥段画线句“老屋离我越来越近了”,为什么“我的心反而一阵志忑”?(3分)16.请结合文意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4分)要离开老屋了,我的心已不像起初那样的悲凉了。17.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对其作简要赏析。(4分)18.新农村建设,老百姓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大批老屋闲置,逐渐破敗。有人认为老屋应该推倒还原成土地:有人认为老屋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应保存下来。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简述理由。(4分)第16页共16页
14.(2分)我与父亲、弟弟一起陪母亲看病。(意近即可)15.(3分)①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同情与赞美(1分),②揭示文章中心,表现了母亲隐忍(坚强)的性格和对家人无私的爱(1分),③“隐忍”与“肆意”形成对照(对比),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意近即可)16.(4分)①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②生动详细地描写了母亲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1分)。③表现了母亲身体上所遭受的巨大痛苦和母亲的隐忍、坚强与伟大(1分),④流露出自己从没关心过母亲的心酸与愧疚。(1分)。(意近即可)17.(4分)插叙(1分)。补充交代了母亲忙碌、操劳的一生,使文章内容更丰富(1分),突出了母亲隐忍、坚强的性格和对家人无私的爱与奉献精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1分),为后文写我和弟弟对母亲的心疼和愧疚做铺垫(1分)。(意近即可)18.(5分)含义:我们常常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以及自己的未来上(1分),而不够关心父母,不了解父母的痛苦与需要(1分)。感受:谈到自身经历(1分),谈到应多关心父母,感恩父母(2分)。(意近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8分)家有幽兰文/秦和元①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特别的新春佳节。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这可爱的小精灵,究竟在等待什么呢?②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我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③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去寻。④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斓,踩在上面松松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挂满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攀岩,探险,跨越泉溪……第16页共16页
⑤“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从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⑥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它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它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⑦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其实,我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⑧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选一个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将红土砖碎渣混合颗粒泥炭,作为栽培的基质垫底,连同大洪山带回来的腐殖土,把野生兰花妥妥地栽入盆中,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⑨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正气也;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董必武同志诗云“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是养气。⑩现在,这馥郁的清香,蕴含着淡雅的诗意,叫人迷恋,令人沉醉。⑪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之躯,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既当不了志愿者,又参加不了突击队。那么,不传染,不添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为这场战“疫”工作出力,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是节约一只口罩。⑫而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⑬兰花生幽谷,教我耐得住寂寞。这段日子,兰花是我身边最鲜活的事物,每一次俯下身来仔细观赏,它都会帮我置换心境,让我把自己想象成空山中的另一种幽兰——长在幽谷人未知,独有风韵静自开,它让我在焦躁不安时,忽然变得气定神闲。⑭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我所住的不远处就是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的重危患者。我知道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但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在有限的空间内,读书、写作、锻炼身体。白天,我与兰花同呼吸;夜晚,我与兰花共剪影。此心安处是吾乡。⑮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给我迎来春光的意志和信心。⑯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10日)20.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遇到售卖幽兰→→→定期施肥浇水→第16页共16页
21.文章描写的对象是幽兰,文章第④段描写的是深秋山中的环境,有什么作用?(2分)22.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1)兰花微微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3分)(2)一树树的红柿子,像挂满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3分)23.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段的理解。(4分)24.作者说:“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请说说幽兰从哪些方面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3分)20.(3分)山中寻找幽兰有缘带回幽兰疫情期间兰花开放21.(2分)用深秋山中疏朗、幽静的环境衬托幽兰的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的特性。22.(6分)(1)“浅黄”“娇嫩”描写了刚开的兰花的颜色和状态,表现出作者对兰花的喜爱之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柿子比作盏盏小灯笼,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柿子的形状及柿子的作用。23.(4分)结尾段将“家有幽兰”与疫情联系起来,虽然疫情形势严峻,但只要众志成城抗疫情,就像幽兰一样,积聚起生命的力量,一定会战胜疫情,开出胜利之花。24.(3分)(1)教“我”耐得住寂寞;(2)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忍刚强;(3)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意志和信心。第16页共1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