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江苏省兴化市2022年中考化学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试卷(解析版) 苏科版
江苏省兴化市2022年中考化学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试卷(解析版) 苏科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江苏省兴化市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2022•泰安)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玻璃破碎C.车胎爆炸D.食物腐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车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车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铜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故此项不选;B、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此项不选;C、氮气的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氮气的物理性质.故此项不选;D、铁能够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3.(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3\n A.验满氧气B.倾倒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氧气的验满分析,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B、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D、酒精灯使用中经常要注意:二查二禁一不可,包括查灯芯是否齐整、酒精是否适量、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就酒精、不可吹灭.解答:解:A、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A选项错误;B、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B选项制取;C、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采取了仰视的方式,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选C选项错误;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就能轻松解答题目.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4.(1分)(2022•鼓楼区一模)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施用磷肥能使果实饱满;施用钾肥能使茎杆健壮.种植绿叶蔬菜(如小白菜),相对来说,可施用较多的化肥是( ) A.CO(NH2)2B.K2SO4C.KH2PO4D.Ca3(PO4)2考点:酸碱盐的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小白菜没有果实和粗大的茎杆,需要最多的氮肥.解答:解: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种植绿叶蔬菜,主要是让其生长茂盛,应施氮肥.尿素〔CO(NH2)2〕属于氮肥.答案: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化肥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1分)(2022•株洲)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A.元素的化学性质B.相对原子质量C.原子序数D.元素种类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正确;13\nB、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C、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正确;D、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含义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6.(1分)(2022•东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的目的考虑;B、根据微粒直径大小考虑;C、根据吸烟的危害考虑;D、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的可行性考虑.解答:解:A、“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节约了用电,就节约了化石原料等能源,减少了污染,故A说法正确;B、因为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所以能防止PM2.5进入体内,故B说法正确;C、香烟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煤焦油等有毒物质,所以要提倡不吸或少吸烟,故C说法正确;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不应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知道香烟的危害. 7.(1分)(2022•潍坊)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考点:物质的微粒性;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微观粒子运动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通过分析找出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的化学问题,应用化学相关知识解答此题.解答:解: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解释错误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解释错误C、“百炼成钢”是指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解释错误D、“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含有蔷薇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了人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解释正确;故选D点评:成语和古诗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许多都蕴含着化学原理,我们要好好地理解它们.13\n 8.(1分)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和油脂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B.纯棉被、塑料袋、有机玻璃都是合成材料 C.铅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A、根据油脂和糖类的生理功能判断;B、根据材料的分类知识判断;C、人体所需元素分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据此分析;D、根据人体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分析.解答:解:A、在六大营养素中,只有油脂、糖类、蛋白质能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A正确;B、纯棉被属于天然材料,塑料包装袋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有机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故C错;C、常量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碘、硒.铅不属于微量元素、碘属于微量元素,故C错;D、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D错.故选A.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人们把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提上了生活的日程,所以对六大营养素的考查也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包括的种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9.(1分)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32℃时,a的溶解度为30 B.a的溶解度比b大 C.85℃时,a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 D.6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单位为:克;B、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a、b物质的溶解度关系;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解答;D、交点表示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解答:解:A、32℃时,a的溶解度为30g,故A错误;B、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60℃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B错误;13\nC、85℃时,a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45.9%,故C错误;D、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6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1分)(2022•盐城)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利用置换反应的概念进行解答.B、根据金属的活动性的应用进行解答;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进行解答;.D、根据化合价的判断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A、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故A说法正确;B、该反应是金属R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知道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强,可以是铝,但是铝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是化合价为+3价,而化学方程式生成的是RCl2,RCl2中R的化合价为+2价,故B说法错误;C、根据B的解答可以知道该金属R的活动性比铜强,故C说法正确;D、金属R为单质,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可以知道其化合价为零,而RCl2中R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O2(H2O)﹣﹣用生石灰B.NaCl溶液(KNO3)﹣﹣降温结晶 C.CaCO3粉末(Na2CO3)﹣﹣加水过滤D.K2CO3溶液(KCl)﹣﹣加适量稀盐酸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13\n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Na2CO3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K2CO3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2分)(2022•泰安)小明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人体健康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②人体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③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症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D.日常生活经验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③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资源的保护;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本题可以选用排除法是解答,即只要选项中有一项说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据此结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低碳经济”的措施、日常生活经验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人体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故选项归纳有错误.B、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了防止金属锈蚀外,还有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故选项归纳有错误.C、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森林的砍伐等,均是“低碳经济”的措施;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D、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是利用了溶解原理,故选项归纳有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低碳经济”的措施、日常生活经验等,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13\n13.(2分)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溶液,丙中溶液会变蓝 B.若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石蕊溶液,丙中溶液会变红 C.若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丙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D.若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分子运动的特征和物质间的反应回答,浓盐酸、浓氨水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能生成氯化银沉淀,盐酸能使石蕊变红等知识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说法错误.B、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能和石蕊溶液中的水形成盐酸,故能使丙中的石蕊变红,故此正确.C、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硝酸银溶液中,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在丙烧杯内产生白色沉淀,故说法正确.D、浓硫酸有吸水性,它会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吸收乙烧杯内的水而使自身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说法错误.故选BC.点评:此实验是在验证分子运动实验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应用,在考查分子运动的同时,还涉及到了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是一道新颖的试题. 14.(2分)(2022•日照)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单质的分子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B、常见的有毒气体为CO、SO2和氮元素的氧化物气体;C、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氧化物的分子应为两种原子且其中一种为氧原子构成的分子;D、利用微观图,对比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原子个数,判断个数是否改变.解答:解:A、图中只有一种单质,为两个N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所以该单质的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别为:CO分子构成有毒的CO气体,NO分子构成有毒的NO气体;反应的生成物为:CO2分子构成无毒的CO2气体,N2分子构成无毒的N2气体;故B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CO、NO都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含O元素的氧化物;故C正确;13\nD、反应前共有8个原子、4个分子,反应后有8个原子、3个分子,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两种原子且有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为氧化物分子. 15.(2分)(2022•烟台)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专题: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分析: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无论加不加催化剂,最终产生氧气一样多;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原溶液及原溶液溶质量不增加,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解答:解: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为固体物质,图象显示反应后固体质量为零.故A不正确;13\n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不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最终产生氧气一样多;而图示显示加催化剂与不加生成的氧气不一样;故B不正确.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溶液酸性减弱至完全反应后碱性又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题意与图示相符;故C正确.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原溶液及原溶液溶质量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图象显示其溶质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增加,与题意不符;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明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催化剂的作用及特点,酸碱反应与PH的关系以及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溶质的关系,知识面涉及广,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解答题16.(2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三个硫酸根离子 3SO42﹣ ;(2)两个铁原子 2Fe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SO42﹣.(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故答案为:(1)3SO42﹣;(2)2Fe.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素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7.(7分)(2022•锦州)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临近中考,妈妈为了给小丽增加营养,制定了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炸鸡腿、清蒸鱼、牛奶.食谱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 米饭 .为了营养均衡,你建议小丽的妈妈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苹果 (写一种).(2)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①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蒸馏 ;②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③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④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多,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写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用淘米水浇花 (写一种即可).13\n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分析;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分和无机盐,根据摄入的营养成分必须均衡,只要缺少哪一营养成分就需要补充;(2)①蒸馏之后得到的水是纯水,净化程度最高;②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③根据电解水的实验操作和结论回答,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生成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约是氧气的2倍,根据电解水的生成物可以推测水的组成;④根据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回答.解答:解:(1)米饭富含有糖类,炸鸡腿富含有油脂、蛋白质,清蒸鱼含有蛋白质、牛奶含有蛋白质;食谱中不能提供维生素等,由于水果蔬菜中富含有维生素,所以选择水果和蔬菜,故答案为:米饭;苹果;(2)①蒸馏之后的水是纯水,所以蒸馏的方法得到的水的净化程度最高,故答案为:蒸馏;②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煮沸;③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生成氢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水电解的产物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④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一水多用,如淘米水用来浇花等;使用节水型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马桶等,故答案为:用淘米水浇花点评:熟悉常见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和记住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熟练掌握净水的几种方法,知道蒸馏可以得到纯水,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我们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要防止水体污染. 18.(9分)下列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A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B、C、E、F均为氧化物,且E是有毒气体,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F为红棕色固体,D、G为单质,已知G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且能被磁铁吸引.则:(1)A、C、E、F的化学式为:A A.CaCO3 ,C CO2 ,E CO ,F Fe2O3 .(2)B物质具有强烈的 吸水 性,人们利用这一性质,常用来作 干燥 剂.(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CaCO3CaO+CO2↑ ;反应②: CO2+C2CO ;反应③: 3CO+Fe2O32Fe+3CO2 .13\n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所以B和C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一种;E为氧化物,且E是有毒气体,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所以E是一氧化碳;G为单质,已知G是使用最广的金属,且能被磁铁吸引,所以G是金属铁;F为氧化物且是红棕色固体,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所以F为氧化铁,同时生成C,所以C为二氧化碳,那么B就是氧化钙;然后D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为碳.解答:解: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的化学式为:CaCO3;A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所以B和C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E为氧化物,且E是有毒气体,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所以E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G为单质,已知G是使用最广的金属,所以G是金属铁;F为氧化物且是红棕色固体,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所以F为氧化铁,同时生成C,所以C为二氧化碳,那么B就是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然后D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为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碳酸钙,C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F是氧化铁,化学式为A.CaCO3C.CO2E.COF.Fe2O3(2)B物质是氧化钙,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3)反应①是碳酸钙高温分解,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②是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反应③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答案为:(1)A.CaCO3C.CO2E.COF.Fe2O3(2)吸水干燥①CaCO3CaO+CO2↑②CO2+C2CO③3CO+Fe2O32Fe+3CO2点评:本题为推断题,对于推断题的解法,要根据题给条件和物质的化学特性找准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完成解答. 19.(9分)(2022•新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集气瓶 .13\n(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D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F或G (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A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处.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2)根据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是固体的加热反应选择实验的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水性选择收集装置;取用KMnO4药品时,要用药匙;(3)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现象.(4)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解答:解:(1)图中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故答案为:①酒精灯;②集气瓶.(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要选择装置D进行实验;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KMnO4时是粉末状药品,要用药匙取用.故答案为:D;F或G;A;2KMnO4K2MnO4+MnO2+O2↑.(3)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浸没长颈漏斗下端;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4)注射器与长颈漏斗比较,注射器上有可以控制的活塞,可以根据实验时的需要添加药品,不用时可随时停止,所以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点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与之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一定要了然于心. 20.(9分)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你参与探究过程:(1)在操作一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据此实验,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D (填序号).A.一定有NaOHB.一定有Na2CO3C.一定有CaO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2)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操作二的名称是 过滤 .(3)固体A中一定含有 碳酸钙(CaCO3) .(4)溶液B成分的探究.13\n【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③CaCl2溶液呈中性.【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 NaOH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①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猜想③正确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l2+Na2CO3=2NaCl+CaCO3↓ ,其实验目的是 除尽溶液B中的Na2CO3,避免干扰NaOH的检验 .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氧化钙或者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进行解答;(2)根据溶解所需的仪器以及过滤的原理进行解答;(3)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以及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解答;(4)[猜想]:根据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及其变质的产物进行解答;【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这样会除掉全部的碳酸钠.解答:解:(1)因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都放热,因此通过操作一实验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D;(2)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过滤的原理是分离溶于水的固体和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操作二的名称是过滤;(3)碳酸钙不溶于水以及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固体A中一定含有:碳酸钙(CaCO3);(4))[猜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还会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钠会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但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所以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NaOH;【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CaCl2+Na2CO3=2NaCl+CaCO3↓,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这样会除掉全部的碳酸钠,避免干扰NaOH的检验;猜想③正确,说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故还会看到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变成红色.故答案为:(1)D(2)玻璃棒过滤(3)碳酸钙(CaCO3)(4)[猜想]NaOH;[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CaCl2+Na2CO3=2NaCl+CaCO3↓;除尽溶液B中的Na2CO3,避免干扰NaOH的检验(或除去溶液B中的Na2CO3).点评:熟练掌握碳酸钠、碳酸钙等碳酸盐和氢氧化钠、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能根据所给的实验或者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它们是否变质,并熟练的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3\n21.(4分)(2022•娄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3.7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提示:Zn+H2SO4=ZnSO4+H2↑)(1)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 g.(2)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6.5 g.(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6.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学科交叉型;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图象中曲线折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放出氢气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产生氢气的质量计算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使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求出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即曲线的折点,此时所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故答案为:0.2;(2)设锌的质量为mZn+H2SO4=ZnSO4+H2↑652m0.2g=,m=6.5g故答案为:6.5;(3)设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x,据题意得:Zn+H2SO4=ZnSO4+H2↑1612x0.2g,x=16.1g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100%=16.1%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1%.(合理解法均给分)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根本点在于对反应图象的曲线进行分析,曲线的折点表示此时恰好完全反应. 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苏省镇江市2022年中考历史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届九年级中考数学网上阅卷适应性调研(二模)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届中考历史网上阅卷适应性调研(二模)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届中考化学网上阅卷适应性调研(二模)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张家港市2022年中考物理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卷
江苏省张家港市2022届中考数学5月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题
江苏省张家港市2022届中考化学5月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2年中考化学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2届中考数学适应性训练(一模)试题(解析版) 苏科版
江苏省兴化市2022年中考化学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试卷(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0:28:06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49.9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