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瑶中学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瑶中学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瑶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金B.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C.氯化钠D.金刚石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B.C.D.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是否为氧化物时,首先所表示的物质必须为纯净物,然后还得为化合物;因此能表示氧化物的示意图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解答:解: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有可能;B、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C、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19\nD、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及构成方面的知识,会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 3.(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过滤C.给液体加热D.检查装置气密性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过滤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液体会流出;②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③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残留的液体会腐蚀标签,故A错误;B、过滤时,滤液由玻璃棒引流慢慢地进入过滤器,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的溅出,故B错;C、给试管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试管中液体太多,会造成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没用外焰加热;拇指捏住试管夹的短柄,试管容易滑落,故C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图中做法完全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药品的取用、过滤的方法、给液体加热的方法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4.(2分)新版人民币中的防伪油墨中含有一种由镁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MgF2,MgF2中F的化合价为( ) A.+1B.+2C.﹣1D.﹣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MgF2中F的化合价为:(+2)+2x=0,x=﹣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19\n5.(2分)某课外小组向滴有红墨水的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污水变纯净水”的趣味实验.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可见光下能促使有色物质很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据此推测,纳米二氧化钛在污水处理中可作( ) A.催化剂B.反应物C.消毒剂D.吸附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二不变”是指物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解答:解:根据题给信息,纳米二氧化钛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且在反应中能促使有色物质很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推断纳米二氧化碳在此反应中中催化剂.故选A.点评:通过分析比较所加入的物质在化学反应的作用及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分析判断该物质是否是催化剂. 6.(2分)“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 A.CH4OB.CH2O2C.C2H6OD.C2H4O2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推断十字法;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A不正确;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B正确;C、根据化学式C2H6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C不正确;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根据化学式可以表示分子的构成,利用化学式可判断构成物质的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7.(2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汽油和蒸馏水(闻气味) B.高锰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固体(观察颜色) C.硬水和软水(过滤) D.氧气和氮气(带火星的木条)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汽油有味道进行分析;B、根据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颜色不同进行分析;19\n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不同进行分析;D、根据两种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汽油有一定的味道,而蒸馏水无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的粉末,颜色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然水和硬水的区别主要是含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多少不同,过滤不能鉴别,故C错误;D、氧气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8.(2分)(2022•姜堰市二模)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所用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用玻璃制作的集气瓶B.用不锈钢制作的坩埚钳 C.用塑料制作的药匙D.用铁丝和石棉的石棉网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分析:可根据材料的分类和材料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解答.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为无机盐,如玻璃、陶瓷等;合成材料及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解答:解:A、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正确.B、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金属材料.故B不正确.C、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属合成材料.故C不正确.D、石棉网有铁丝和石棉组成,铁丝属金属材料,石棉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所以石棉网属复合材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材料,对材料的分类及材料的组成要了解. 9.(2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红磷过量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不好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可能发生爆炸;19\n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的量不足;(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为铁丝生锈、没有预热、氧气的浓度太低等;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CO2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为装置气密性不好,药品不对等.解答:解: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故A合理;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而非红磷过量,故B不合理;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故C合理;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故D合理.故选B.点评:了解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方法;了解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10.(2分)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改变为其它物质的分子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变化;B、了解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种类一定不变;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改变为其它物质的分子,说法正确,故A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说法正确,故B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变,说法正确,故C正确;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说法错误,故D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了解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 11.(2分)(2022•宝鸡)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火源隔离19\n A.AB.BC.CD.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失火时,经常砍倒一片树木,设置隔离带.(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时,可盖严锅盖.(3)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如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解答:解: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水受热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从而是环境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注意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可以降低.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故选A.点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 12.(2分)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5.4g固体物质,称量时,他将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固体的实际质量为( ) A.5.4gB.4.6gC.5.6gD.5.2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的质量=5.0g﹣0.4g=4.6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氧化铁、铁B.蒸馏水、矿泉水C.氧气、空气D.海水、二氧化硫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氧化铁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蒸馏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19\nC、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2分)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体,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应选用( )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D.排水集气法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的性质决定了应采取哪种收集方法,NO密度比空气略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但又因为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解答:解:A、NO极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所以A不正确;B、NO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所以B不正确;C、NO极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所以C不正;D、因为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了气体的收集方法,但还应考虑气体是不是和空气中的某种物质反应. 15.(2分)(2022•息县模拟)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A.除杂的方法B.化学与健康①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②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③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②多吃水果蔬菜利于补充维生素③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C.实验记录D.化学物质与俗名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水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①固体二氧化碳﹣干冰②干燥剂氧化钙﹣生石灰③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化学与生活健康;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提纯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B、根据铁在人体的作用进行分析;C、根据量筒的精确度进行分析;D、根据物质和俗名的对应进行分析.解答:19\n解:A、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可以提纯,磁铁可以吸引铁,而不会吸引碳,混合气通过氧化铜后一氧化碳会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B、铁使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水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B正确;C、量筒的测量结果只能保留一位小数,pH试纸只能测出整数,故C错误;D、各种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都对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通过该题,需要识记量筒和天平的计量结果,pH试纸的读数. 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6.(2分)晓彤用量筒量取30毫升水时,仰视读数,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8毫升,则晓彤实际倒出水的体积为( ) A.大于12毫升B.等于12毫升C.小于12毫升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平,视线、刻度线,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在读数时经常出现的两种错误是仰视读数和俯视读数,仰视读数,由于视线向上倾斜,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以下,所以读数比量筒内的实际液体体积数偏小;俯视读数,由于视线向下倾斜.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以下,所以读数比量筒内的实际液体体积数偏大.解答:解:晓彤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是取30毫升,量筒内的水实际是大于30毫升;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8毫升,量筒内的水实际是小于18毫升.则晓彤实际倒出水的体积应是:用大于30毫升的数减去小于18毫升的数,其结果一定是大于12毫升,故大于12毫升,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本题关键是:分清仰视读数和俯视读数与量筒内实际液体体积的之间的关系. 17.(2分)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加药品时,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再将导管伸入水中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无法收集;B、托盘天平使用前要先调节平衡,再称量,这样操作结果准确;C、固体和液体反应时,要先加固体,再加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容器外壁.解答:解:A、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无法收集,实验室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故A说法正确;B、为了准确称量药品,托盘天平使用前要先调平,再称量,故B说法正确;C、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加药品时,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故C说法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若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会使容器内的气体受热逸出,再将导管伸入水中,即使容器气密性好,也不会冒出气泡,故D说法错误;故选D.19\n点评:深入探究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问题的实质,在实验设计中一定要遵守规律,严格操作步骤,以防危险的发生. 18.(2分)有关SO2、MnO2、C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氧化物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两个氧原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及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来解答.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A、三种物质的组成都符合氧化物的概念,都属于氧化物,故此项说法正确;B、SO2、CO2、Mn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B说法正确;C、SO2、CO2、MnO2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都不含有氧气,故不含氧分子,此项错误;D、SO2、CO2、MnO2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原子,但没有说是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所以不能说含有两个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CD点评:了解化学式的意义及氧化物的概念,掌握物质的分类是解此题的关键. 19.(2分)(2022•昆山市二模)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4.68000反应后质量/g004.45.4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无法确定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通过计算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X的组成、质量和化学式;经计算知X是一氧化碳,说明乙醇没有充分燃烧,增加氧气的量有助于乙醇的充分燃烧,从而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解答: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由于乙醇和氧气反应后质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质量增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该反应中,乙醇和氧气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成物.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4.6g乙醇中碳、氢、氧三元素的质量分别是2.4g、0.6g、1.6g;4.4g二氧化碳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分别是1.2g、3.2g;5.4g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分别为0.6g、4.8g.因此反应物中共有2.4g碳元素、0.6g氢元素、9.6g氧元素,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共有1.2g碳元素、0.6g氢元素、8g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有1.2g碳元素和1.6g氧元素进入了生成物X中,说明生成物X由碳、氧两元素组成,X中不含氢元素,其质量为1.2g+1.6g=2.8g19\n,所以m的值为2.8.由于X在反应前的质量为0,反应后的质量为2.8g,说明X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有变化,不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所以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设X的化学式为CxOy,则12x:16y=1.2g:1.6g,解得x:y=1:1,即X的化学式为CO.有以上分析可知:A、表中m的值能确定,是2.8,故A错误;B、X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有变化,不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故B错误;C、由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说明乙醇燃烧不充分,增加氧气的量,有助于乙醇的充分燃烧,从而减少一氧化碳的生成.故C正确D、X由碳、氧两元素组成,X中不含氢元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 20.(2分)(2022•黄冈)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如图所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个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是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开始一段无沉淀既是中和反应的过程,故此选项正确.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气体为零,故此选项正确.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开始是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硫酸铜生成,溶液不变蓝,故此选项正确.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及图象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能正确的分析变化的过程,读懂图象并与反应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是一道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习题. 19\n三.(本题包括8小题,每空1分,共计37分)21.(4分)用化学符号填写:(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3)胃酸的主要成分 HCl ;(4)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3)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解答:解:(1)根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化学式为:Al;(3)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化学式为:HCl;(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N2;Al;HCl;C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22.(4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二氧化硫 2NaOH+SO2=Na2SO3+H2O ;(2)用氨水除去废水中的稀硫酸 2NH3•H2O+H2SO4=(NH4)2SO4+2H2O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 ;(4)除去硝酸钠溶液混入的硫酸钠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酸性氧化物会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4)根据除杂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答案为:2NaOH+SO2=Na2SO3+H2O;氨水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故答案为:2NH3•H2O+H2SO4=(NH4)2SO4+2H2O;(3)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的条件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故答案为:6CO2+6H2OC6H12O6+6O2(4)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故答案为:Na2SO4+Ba(NO3)2=BaSO4↓+2NaNO3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19\n23.(4分)2022年12月22日,沉没在苍茫海水中800多年的中国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惊艳一浮”,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它既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实证,又推动了中国水下考古学科的建设.据保守估计,其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在已发掘出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瓷器、宋代铜钱、铁锅、梳篦等物品.(1)中国的陶瓷举世闻名,陶瓷材料属于 无机非金属 材料;(2)中国的铁锅源远流长,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铁锅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若人体缺乏铁元素,容易引起 贫血 症;(3)被发掘出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2+CO2+H2O=Cu2(OH)2CO3 .根据铜绿的组成判断,若要除去铜钱表面的铜绿,可选用的试剂为 HCl或H2SO4 (填化学式).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材料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无机材料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2)由铁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根据信息: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可以写出铜锈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铜绿的化学式可知其组成中含有OH﹣和CO32﹣,它们都能与盐酸(硫酸)反应.解答:解:(1)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2)铁是人体血液的主要组成元素,缺铁易引起贫血.(3)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CO2+H2O═Cu2(OH)2CO3;根据化学式Cu2(OH)2CO3可知,其中含有的OH﹣和CO32﹣能与酸发生反应,因此,可使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处理而除去铜钱表面的铜绿.故答案为:(1)无机非金属;(2)贫血;(3)2Cu+O2+CO2+H2O=Cu2(OH)2CO3;HCl或H2SO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24.(7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3℃时,A的溶解度溶解度为 80g ;(2) t1 ℃时,A、C的溶解度相等.(3)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4)在t2℃时,将200gB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可析出晶体B(不含结晶水) 4 g.(5)t2℃的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多的是 A 物质.(6)在t2℃时,向50克的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 饱和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8.6%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确定:t3℃19\n时,A的溶解度溶解度;可以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由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而确定结晶析出的方法;由t2℃时,B的溶解度,可以计算出蒸发10g水,可析出晶体B(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由A、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降低温度时是否会析出晶体的质量;由t2℃时,B的溶解度,可以判断t2℃时向50克的水中加入25克A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t3℃时,A的溶解度溶解度为80g;(2)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3)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4)在t2℃时,B的溶解度为40g.故将200gB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可析出晶体B(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为4g;(5)A、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t2℃的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多的是A;(6)t2℃时,B的溶解度为40g.t2℃时,向50克的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最多溶解20gA,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8.6%.故答案为:(1)80g;(2)t1;(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4)4;(5)A;(6)饱和;28.6%.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5.(3分)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了氧气4.8克,同时只生成4.4克的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化合物的质量为 2.3 克,此化合物所含元素为 CHO (填:元素符号)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8 (与所填元素对应)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燃烧过程中化合物的质量;然后根据燃烧的规律,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别计算中化合物中C、H元素质量,由C、H元素质量和与化合物质量对比,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O元素,并由各元素的质量确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的质量=4.4g+2.7g﹣4.8g=2.3g4.4g二氧化碳中C元素质量=4.4g××100%=1.2g,2.7g水中H元素质量=2.7g××100%=0.3g则2.3g化合物中含C、H元素的质量=1.2g+0.3g=1.5g,因此化合物中除C、H元素外还含有O元素化合物中C、H、O元素质量比=1.2g:0.3g:(2.3g﹣1.2g﹣0.3g)=12:3:8故答案为:2.3;CHO;12:3:8.点评:根据生成物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求得可燃物中C、H元素质量,并与可燃物质量进行比较,可判断可燃物是否含O元素. 26.(3分)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作为一种优质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2)假如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入口为 b ;(3)若用该装置并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时,其操作为 将集气瓶注满水,气体从b导管口通入 .19\n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依据甲烷反应条件,书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我们在利用洗气瓶来收集气体时,一定要注意进气口和出气口.解答:解:(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2)用洗气瓶来收集甲烷时,因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所以甲烷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把空气从长管排出.(3)若用该装置并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时,其操作为将集气瓶注满水,气体从b导管口通入,即短管进,长管出.故答案为:(1)CH4+2O2CO2+2H2O;(2)b;(3)将集气瓶注满水,气体从b导管口通入点评:洗气瓶在使用时,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时,气体是长进短出.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时,气体是短进长出.若用排水法来收集气体时,一定是短进长出. 27.(5分)已知A由一种或几种金属组成,为确定A的组成,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部分产物巳略去).已知B、E均为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E溶液呈蓝色,C、D均为纯净物.(1)G是 氢氧化铜 (填名称).(2)①处发生的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CO+CuOCu+CO2 ;④ CuSO4+2NaOH=Na2SO4+Cu(OH)2↓ .(4)根据以上信息,对A的组成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BC (填序号).A.A中只含有CuB.A中一定含Cu和XC.A可能是铜锌合金D.A中一定含有Fe.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蓝色溶液E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所以G就是氢氧化铜沉淀,D和蓝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E,所以E就是硫酸铜,所以D就是氧化铜,D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就是铜,硫酸铜和过量X会生成B,A和适量的硫酸反应也会生成氢气和B,所以A中含有活泼金属,B是活泼金属的盐溶液,然后进行验证即可.(2)根据(1)中推出的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19\n(3)根据(1)中推出的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4)利用A的反应产物即关系图示解决并推断.解答:解:(1)蓝色溶液E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所以G就是氢氧化铜沉淀,D和蓝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E,所以E就是硫酸铜,所以D就是氧化铜,D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就是铜,硫酸铜和过量X会生成B,A和适量的硫酸反应也会生成氢气和B,所以A中含有活泼金属,B是活泼金属的盐溶液.故答案为:氢氧化铜;(2)B、E均为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E是硫酸铜,和X反应生成B,所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3)②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CuOCu+CO2④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故答案为:CuSO4+2NaOH=Na2SO4+Cu(OH)2↓;(4)只含有铁不可能与酸反应生成固体,故D错误;只含有铜则不能生成氢气;故A错误;BC的答案均能符合该反应的转化关系.故选B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再结合题中的条件和反应推出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8.(7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1)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2)用图(二)装置可用于干燥氧气:应在烧瓶内装入 浓硫酸 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 b 端通入.(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生石灰与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其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②中,影响测定结果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 B (填字母).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94% (填计算结果).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9\n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发生装置的选择条件即可.(2)干燥就意味着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3)由题目信息(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可知,二氧化碳的测定对实验很重要.因为空气也有二氧化碳.所以要消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4)检验二氧化碳常用试剂就是澄清石灰水.(5)代入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解答:解:(1)长颈漏斗;图一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故答案为:2H2O22H2O+O2↑.(2)干燥是一个关键词,说明需要填写一种吸水性物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答案为:浓硫酸;b(3)根据题目信息(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可知,本实验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质量分数的,所以必须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干扰;二氧化碳可以和碱石灰反应;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②中,影响测定结果.(4)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方法就是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1.1g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碳的质量是X,C+O2CO21244X1.1即:=得:X═0.3碳的质量分数═×100%═6%;∴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就是94%.故答案为:94%点评:通过本题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并且能够计算质量分数. 四、(本题包括两小题,每空1分,共计17分)29.(11分)(2022•平谷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②只有Fe2O3③是Cu、Fe(OH)3的混合物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⑥只有Fe(OH)3资料获悉:(1)2Fe(OH)3Fe2O3+3H2O(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19\n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③④⑥ .(填猜想中的序号)(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丙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Ⅰ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Ⅱ组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交流讨论:①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排尽装置中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②应该选择 I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⑤ 组(填序号).③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红棕色粉未变黑色 .④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因为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9﹣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请指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应在B装置后加酒精灯点燃或用气球回收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探究题,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来探究红色粉末的组成,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确定其组成.根据【资料获悉】中的(1)(2)(3)和探究(1)可排除猜想中的③④⑥,根据【资料获悉】(3)和探究(2)可排除猜想中的①,故红色粉末可能是Fe2O3或Cu、Fe2O3的混合物,探究(3)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定量实验来确定是否有铜.19\n探究(3)要考虑到CO具有可燃性,与玻璃管中的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因此,应先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再加热.应考虑到CO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显然,该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因此主要是利用了氢氧化铁受热能分解生成水,可以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颜色的变化进行确定,铜不与盐酸反应却能与氯化铁反应,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不纯遇热可能会发生爆炸现象,此气体有毒,实验中必须进行尾气处理,能还原氧化铁生成黑色的铁粉和二氧化碳,定量研究混合物的组成必须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解答:解:实验探究:(1)无水CuSO4没有变蓝,说明没有水生成,而氢氧化铁能分解生成水,所以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铁;(2)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生成的氯化铁能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不能只含有铜,丙的观点正确.交流讨论:(1)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遇热可能发生爆炸;(2)Ⅱ组实验使用的是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吸收的不够完全使实验数据不准确,应该使用Ⅰ组数据进行确定,设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3CO+Fe2O32Fe+3CO2固体△m16011248x1.2g=x=4g粉末共有5g,氧化铁4g,所以含有铜粉;(3)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的铁粉,而铜不与一氧化碳反应;(4)实验结束后,需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不会出现倒吸现象;反思评价:一氧化碳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拓展延伸: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代替一氧化碳来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水能被碱石灰充分吸收故答案为:(1)③④⑥;(2)丙;(3)①排尽装置中空气,防止发生爆炸;②I;⑤③Fe2O3+3CO2Fe+3CO2;红棕色粉未变黑色④不需要,因为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应在B装置后加酒精灯点燃或用气球回收;可行;点评:此类题目主要对炼铁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操作步骤、尾气处理、装置连接及实验分析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熟练掌握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0.(6分)(2022•福州)军军同学家里有一块铜片,表面附有部分铜绿.他想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他与亮亮同学一起进行以下探究.Ⅰ.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查阅资料: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③炭黑与稀硫酸不反应猜想:该黑色物质可能是CuO,也可能是CuO和 炭黑 的混合物.设计与实验:19\n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军军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微热铜片表面黑色固体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 蓝 色.此黑色固体是Cu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Ⅱ.设计实验除去氧化铜(1)军军说,我设计的上述实验方案,也可用于除去CuO.(2)亮亮说,我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除去Cu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Cu+H2O .(3)你认为 军军 (填“军军”或“亮亮”)方案更好,理由是 军军的方案操作简单、安全,节约能源不需要加热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I猜想:根据查阅的资料和题中物质的颜色进行分析;设计与实验:根据金属氧化物会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进行分析;II(2)根据装置中的反应物书写方程式;(3)根据两者除杂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I猜想:氧化铜和炭黑都是黑色的固体,故答案为:炭黑或C;设计与实验:氧化铜和硫酸会生成蓝色的硫酸铜和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军军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微热铜片表面黑色固体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蓝色.此黑色固体是Cu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II(2)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uO+H2Cu+H2O;(3)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操作复杂,需要加热,故答案为:军军;军军的方案操作简单、安全,节约能源不需要加热等.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题中的知识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五、(本题共6分)31.(6分)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纯碱.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纯碱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12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2)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n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关系图,当加入42.4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1)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样品质量减去碳酸钠的质量既得氯化钠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计算42.4g稀盐酸中所含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可求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与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之和;解答: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所含氯化氢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Na2CO3+2HCl=2NaCl+H2O+CO2↑1067311744xyz4.4gx═10.6gy=7.3gz=11.7g(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2g﹣10.6g=1.4g(2)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7.2%(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2%答: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4克;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2%点评:反应与图象结合类问题,根据图形分析反应的进程是进行答题的基础,图象出现的拐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 1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2022届中考化学二模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22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洋思中学2022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中考数学一模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22年江苏省兴化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0:24:08
页数:20
价格:¥3
大小:231.2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