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7
2
/17
剩余1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1分)(2022•无锡一模)下面的家庭小实验,其中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检查沼气纯度B.自制叶脉书签 C.自制汽水D.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不少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四周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因此属于化学变化.自制汽水中有碳酸等新物质生成;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后,还是保鲜膜,水和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属于物理变化.解答:解:A、沼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不少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四周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因此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自制汽水中有碳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后,还是保鲜膜,水和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2022•无锡一模)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天然气C.紫铜D.生铁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紫铜是铜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生铁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17\n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1分)(2022•无锡一模)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A 化学与能源B 微粒观点解释现象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发展火力发电以解决电力紧张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热胀冷缩﹣分子大小发生变化C 化学与人体健康D 化学与应用多吃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蔬菜用洗涤剂除去油污﹣乳化作用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以下正确的一组( ) A.AB.BC.CD.D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活力发电会造成空气污染;B、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但大小不会改变;C、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亚硝酸盐有毒;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未开发的溶洞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解答:解:A、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活力发电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可大力发展,故错误;B、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但大小不会改变,故错误;C、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亚硝酸盐有毒,不可腌渍蔬菜,故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未开发的溶洞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用火把照明可以检测是否充足的氧气,可供人呼吸用,故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有一种梳理有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快速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4.(1分)(2022•无锡一模)如图表示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B.它是金属元素17\n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3;为离子结构示意图,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5.(1分)(2022•无锡一模)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硫酸铜B.蔗糖C.面粉D.高锰酸钾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还需要考虑溶液的颜色属于无色.解答:解:A、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溶液是蓝色,应该得到的是无色,故A错;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无色溶液,故B正确;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C错;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是溶液是红色,故D错.故选B.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7\n6.(1分)(2022•无锡一模)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确认二氧化碳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稀释浓硫酸是在烧杯中进行,方法应该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可以据此解答;B、根据反应前后气球的变化以及二氧化碳溶于水进行解答;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如果用硫和碳等物质时,需用可溶性碱液吸收,形成内外压强差即可,可以据此解答;D、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是在烧杯中进行而不是在量筒中,方法应该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A错误;B、气球胀大,说明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不一定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还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B错误;C、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液体从烧杯流入瓶内,进入的体积数正好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故C正确;D、锌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用此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D错误.故选C.点评:熟记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以及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细加分析,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17\n7.(1分)(2022•无锡一模)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B.向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生石灰,石灰水变浑浊 C.把铜丝插入硝酸银中的有银白色的银生成并有气泡冒出 D.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释放出热量,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氢氧化钙析出,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C、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把铜丝插入硝酸银中的有银白色的物质生成;有银白色的银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且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生石灰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浓盐酸的物理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1分)(2022•河南)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CuSO4、NaCl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pH=1,可知溶液中有大量H+,利用物质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物质能够大量共存,并注意无色溶液来解答.解答:解:A、虽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但FeCl3在水中为黄色,CuSO4在水中为蓝色,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因BaCl2、Na2SO4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H+与Na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因CaCl2、AgNO3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H+与Na2CO3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17\nD、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学生应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物质的状态、在水中的颜色等知识来解答此类习题. 9.(1分)(2022•无锡一模)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OH)3→FeCl3B.NaCl→NaNO3C.KNO3→KClD.CaO→CaCl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由一步实现的物质间的转化,要求源反应通过一个反应即可转化生成目标物质,若源物质需要通过两个或更多反应转化生成目标物质则不符合“一步实现”的要求;据此,利用各组内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找出可实现源物质生成目标物质的反应,完成对转化的判断.解答:解:A、可以由氢氧化铁和盐酸一步反应制得:Fe(OH)3↓+3HCl═3H2O+FeCl3,故A不可选;B、可以由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一步反应制得:NaCl+AgNO3═NaNO3+AgCl↓,故B不可选;C、硝酸钾因与不能其它任何物质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所以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可选;D、可以由氧化钙和盐酸一步反应制得:制备:CaO+2HCl=CaCl2+H2O,故D不可选.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性质,只要熟练掌握就较容易的选出正确答案. 10.(1分)(2022•无锡一模)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aO(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CO2(H2)在氧气中点燃DHNO3溶液(HCl)加过量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17\n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氢气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氢气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HCl能与过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1分)(2022•无锡一模)猕猴桃肉肥汁多,清香鲜美,甜酸宜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维生素C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76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结合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C、根据维生素C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由维生素C中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是12×6=72,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是16×6=96,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是1×8=8,由于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所以维生素C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说法正确;B、因维生素C只含碳、氢、氧3种元素,故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说法正确;C、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可知,一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故C说法错误;D、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6+1×8=174,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n12.(1分)(2022•无锡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20gB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④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间的关系:×100%.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是C>B>A,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间的关系:×100%,则此时三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当温度升高到t3℃时,A、B溶解度变大,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物质C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变成t3℃时的饱和溶液,但由于此时C物质的溶解度小于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t3℃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故A错误;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由于不知道两种溶液的质量与是否饱和,因此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不能比较,故B错误;C、t2℃时,B的溶解度为30g,故将20gB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15g,将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g,故C错误;D、t3℃时N点的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M点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因此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1分)(2022•无锡一模)中考复习阶段,小荷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17\n②利用铜、铁、AgN03溶液能探究出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④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⑤为了增强肥效,应将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⑦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⑦C.①②⑥⑦D.①②③⑦考点:硬水与软水;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铵态氮肥的检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①运用煮沸可溶性的钙盐和镁盐会的析出,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分析.②运用铜、铁、AgNO3溶液,铜和铁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铁再和溶液中的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即可确定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分析.③碱性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酚酞在酸性与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④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₂)、氧化钙(CaO)等,属于纯净物..⑤运用将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分析.⑥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来判断.⑦运用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分析.解答:解:①煮沸可溶性的钙盐和镁盐会的析出,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说法正确.②铜、铁、AgNO3溶液,铜和铁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铁再和溶液中的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即可确定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故该说法正确.③碱性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酚酞在酸性与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说法正确.④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2CO3不是氧化物,故说法错误.⑤将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该说法错误.⑥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在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也生成盐和水,而这两类反应虽然都有盐和水生成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说法错误.⑦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该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氧化物的定义、铵态肥料的特点、中和反应、活性炭的特点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 14.(1分)(2022•无锡一模)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17\n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钾溶液 D.等质量的Zn和Fe分别与足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硫酸和氯化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时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沉淀,硫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铜再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B、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钠溶液,溶质硝酸钠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硝酸钠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钾溶液,开始时溶液的pH小于7,恰好中和时pH等于7,氢氧化钾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D、等质量的锌与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反应时间快,生成的氢气少.解答:解:A、硫酸和氯化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时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沉淀,硫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铜再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应该开始时就有沉淀,最后水平.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B、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钠溶液,溶质硝酸钠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硝酸钠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钾溶液,开始时溶液的pH小于7,恰好中和时pH等于7,氢氧化钾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D、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度比铁快,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大,反应结束后产生氢气比铁少,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故选A.点评:本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17\n 15.(1分)(2022•庆阳)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68.0000反应后质量/g005.4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得出a的值,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X的元素组成.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醇的质量减少了4.6g,故乙醇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4.6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0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质量为5.4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X的质量为4.6g+8.0g﹣5.4g﹣4.4g=2.8g,故表中a的值为为0g+2.8g=2.8g;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A选项分析可知,X的质量增加,故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反应物乙醇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4.6g×100%=0.6g,生成物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5.4g×100%=0.6g,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X中不含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可知,4.6克乙醇能与9.6克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16.(8分)(2022•无锡一模)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是某校初三同学收集的一些标志、标签及包装袋实物示意图(如图所示):17\n(1)图A是某市食盐的包装袋,加碘海盐中的“碘”是指碘 元素 (填“原子”、“分子”、“离子”或“元素”),请用化学符号正确表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图B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其中只有硫酸根离子符号被损毁,硫酸根离子的符号应该是 SO42﹣ ,该天然矿泉水中含有多种溶质,其中有一种溶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NaHCO3+HCl=NaCl+CO2↑+H2O (2)现有H、C、O、N、K、Ca六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①可作复合肥料的盐 KNO3 ;②汽车驾驶员出车前禁止饮用的物质 C2H5OH ;③可作建筑材料的碱 Ca(OH)2 ;④厨房中可作调味品的酸 CH3COOH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根据化合物中政负化合价为0的原则,求出元素的化合价,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写出离子的符号,碳酸氢钠可与胃液中过多的盐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2)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加碘海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符号为,硫酸根离子的符号应该是SO42﹣,由标签可知,矿泉水中含有碳酸氢钠可与胃液中过多的盐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CO2↑+H2O;(2)①可作复合肥料的盐是硝酸钾,化学式是KNO3;②汽车驾驶员出车前禁止饮用的物质是酒精,化学式是C2H5OH;③可作建筑材料的碱是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④厨房中可作调味品的酸始醋酸,化学式是CH3COOH.故答为:(1)元素,,SO42﹣,NaHCO3+HCl=NaCl+CO2↑+H2O;(2)①KNO3;②C2H5OH;③Ca(OH)2;④CH3COO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7.(5分)(2022•无锡一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正常雨水PH≈5.6 CO2+H2O═H2CO3 ;( 化合 )反应;(2)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 置换 )反应;(3)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氧气 2Na2O2+2H2O═4NaOH+O2↑ .17\n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正常雨水PH≈5.6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2)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由质量守恒定律,该碱是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1)CO2+H2O═H2CO3;化合;(2)Cu+2AgNO3═Cu(NO3)2+2Ag;置换;(3)2Na2O2+2H2O═4NaOH+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8.(7分)(2022•无锡一模)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水槽 ;(2)选用A或B装置都能制备某种气体,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KClO32KCl+3O2↑ ,若选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发生装置应与 b 导管相连;(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若要制得干燥的氢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BHD(或CDH) (填编号),若选用C装置来制备该气体,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盐酸被压回到长颈漏斗内,反应停止 ;(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含CO和CO2的废气,经过讨论认为废气中的CO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CO2,并收集一瓶CO,准备进行后续探究.你认为最合理的装置是 ③ (瓶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浓溶液);17\n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依据常用仪器回答;(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B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制取气体,并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分析解答,并据该气体的密度确定进气导管;(3)依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并据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结合氢气的性质选择装置;关闭C装置中的弹簧夹后,试管内的气压变大,则盐酸会被压回到长颈漏斗内,反应停止;(4)利用洗气瓶来除去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气体时,应长管进气.同时要收集CO,应该是长管出,才能将液体排尽,所以两个管都应该通到底部.解答:解:(1)编号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水槽;(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B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制取气体,只有实验室制取氧气两个装置都可以使用,A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从b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3)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该反应不需加热,故选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要制得干燥的氧气,可将氢气先通过浓硫酸再收集;关闭C装置中的弹簧夹后,试管内的气压变大,则盐酸会被压回到长颈漏斗内,反应停止;(4)利用洗气瓶来除去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气体时,应长管进气;同时要收集CO,应该是长管出,才能将液体排尽,所以两个管都应该通到底部;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水槽;(2)2KClO32KCl+3O2↑;b;(3)Zn+H2SO4═ZnSO4+H2↑;BHD(或CDH);盐酸被压回到长颈漏斗内,反应停止;(4)③.点评: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方法、反应原理,并能对装置进行正确评价,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5分)(2022•无锡一模)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Fe3O4、FeO、SiO2等)是工业生产硫酸的废渣,下图为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氧化铁)等产品的部分流程:(1)写出流程中焦炭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Fe3O43Fe+2CO2↑ ;17\n(2)酸浸、过滤后进入反应Ⅰ中的溶质主要是 硫酸亚铁 ;反应Ⅰ的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 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3)将FeCO3固体洗涤、干燥的目的是 除去附着在FeCO3表面的杂质 ;(4)产品a的主要成分是K2SO4,检验产品a中是否含有氯化物(Cl﹣)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产品a加适量的水溶解,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使其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氯离子,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不含有氯离子.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考虑;(2)根据酸浸后发生的反应考虑生成物;根据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考虑;(3)将FeCO3固体洗涤、干燥的目的是除去附着在FeCO3表面的杂质;(4)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把硫酸根离子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就可以判断是否含有氯离子.解答:(1)C与Fe3O4反应的反应物是碳与四氧化三铁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2C+Fe3O43Fe+2CO2↑;(2)酸浸后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硫酸亚铁;因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所以反应I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3)过滤后FeCO3表面会附着一层硫酸铵溶液,将FeCO3固体洗涤、干燥的目的是除去附着在FeCO3表面的杂质;(4)取少量产品a加适量的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使其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氯离子,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不含有氯离子.故答案为:(1)2C+Fe3O43Fe+2CO2↑;(2)硫酸亚铁;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3)除去附着在FeCO3表面的杂质;(4)加入过量的硝酸钡,使其中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氯离子,如果没有沉淀生成,则不含有氯离子.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知道氯离子的检验方法;知道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20.(10分)(2022•无锡一模)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Ⅰ.定性研究17\n(1)生成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2)操作Ⅰ指的是 过滤 ,其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流程对所得的固体C的组成提出了质疑: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乙同学认为:可能是 Ca(OH)2、NaOH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交流与评价】请你把乙同学的可能猜想结果写在横线上;【活动与探究】甲同学取原溶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乙同学取原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溶液,向其中加入 氢氧化钙溶液 观察到与甲同学不同的现象,得出了和甲同学相同的结论.丙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溶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丙同学所用试剂与甲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了,所以就不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看不到有气体产生 .经过上述三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Ⅱ.定量探究【提出问题】固体产品C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下:请你利用方案①所得数据计算固体产品C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列出计算过程)【实验反思】另一组同学根据方案②所得数据计算出的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与方案①相比明显偏小,请你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 碳酸钡沉淀中有水分,没有干燥质量偏大,计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偏大,氢氧化钠的质量就偏小了.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Ⅰ.定性研究(1)根据方程式的写法考虑;(2)根据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考虑,结合过滤操作说出需要的仪器;(3)根据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考虑;【猜想与假设】根据判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时需要考虑反应物过量问题;【活动与探究】根据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产生沉淀考虑;【解释与结论】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了;【设计实验】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用20g减去碳酸钠的质量就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再除以20g乘以百分之百即可;【实验反思】根据碳酸钡沉淀中有水分,没有干燥计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偏大,氢氧化钠的质量就偏小了;解答:17\n解:Ⅰ.定性研究(1)碳酸钙高温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2)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3)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猜想与假设】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活动与探究】检验碳酸根离子存在方法:可以加入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也可以加入钙离子溶液,使其产生沉淀,所以加入氢氧化钙即可;【解释与结论】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了,所以就不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看不到有气体产生;【设计实验】设生成0.44g二氧化碳需要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则: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44X0.44g根据:解得X=1.06g,C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4.7%;【实验反思】碳酸钡沉淀中有水分,没有干燥质量偏大,计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偏大,氢氧化钠的质量就偏小了.故答案为:Ⅰ.定性研究(1)Ca(OH)2+Na2CO3═CaCO3↓+2NaOH;(2)过滤;漏斗;(3)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猜想与假设】Ca(OH)2、NaOH;【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钙溶液;【解释与结论】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了,所以就不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看不到有气体产生;【设计实验】94.7%;【实验反思】碳酸钡沉淀中有水分,没有干燥质量偏大,计算出来的碳酸钠质量偏大,氢氧化钠的质量就偏小了.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方程式的书写,过滤的注意事项,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知道根据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并能根据现象分析出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1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梅里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22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苏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2年中考化学4月一模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2022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2022届中考化学二模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22届中考化学二模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22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无锡市东亭中学2022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新人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0:25:05
页数:17
价格:¥3
大小:244.3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