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2022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海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答案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2分)(2022•宜昌)如图提到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具B.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C.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具,能增大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能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A.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的升华B.水的净化 C.海水的淡化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25\n解:A、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水的净化只是将水中的部分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海水的淡化是将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3.(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B.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C.洗洁精可去除油污,可证明两者混合后所得的是溶液 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实验现象、结论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推理;铵态氮肥和显碱性的物质能够反应生成氨气.解答:解:A、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合理.B、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但是不能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因为碳酸钠属于盐.不合理.C、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但是两者混合后不能得到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不合理.D、甲烷属于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不合理.故选:A.点评:碳酸钠属于盐,显碱性的原因是因为碳酸钠溶于水后水解,水解能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4.(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使用托盘天平的下列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量,精确到0.1g B.把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在右盘 C.加砝码时,先加小砝码,不合适时换大砝码 D.使用镊子移动游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天平的精确值是0.1g考虑;B、根据左物右码进行称量;C、根据加砝码的顺序考虑本题;D、根据游码的移动方法考虑.解答:解:A、天平的精确值是0.1g,故A说法正确;B、称量物质时,要左物右码,故B说法正确;C、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故C说法错误;D、移动游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25\n 5.(2分)(2022•黑龙江)2022年奥运会即将在英国伦敦拉开序幕,下列运动设施中没有用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  ) A.跑步、跳远使用的塑胶跑道B.排球、羽毛球使用的化纤球网 C.单杠、双杆使用的钢制或木质横梁D.跳高、拳击使用的海绵护垫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塑胶跑道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此选项错误.B、化纤球网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此选项错误.C、钢制木制横梁属于金属材料和天然材料.没有用到合成材料,故此选项正确.D、海绵护垫是海绵制成,海绵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化学材料.化学材料又包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要明晰常见材料的类别,只有这样才能轻松解题; 6.(2分)(2022•宁夏)下表某同学对一些知识的归纳总结,其中有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相同点不同点A金刚石与石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用途不同B不锈钢与焊锡都是合金主要成分和性质不同C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是化合物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易挥发D棉花和羊毛都属于天然纤维燃烧现象不同 A.AB.BC.CD.D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合金不同,性质不同,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是混合物,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解答: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用途不同,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表现出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正确;B、不锈钢和焊锡都是合金,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焊锡的主要成分是锡,成分不同,性质不同,故B正确;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C错误;D、棉花和羊毛都是天然纤维,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花燃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化学知识的总结,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25\n②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④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⑤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的数目相同,但所含分子数不同解答:解: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如O2和O3;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是不同的物质;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一个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一个臭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故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的质量相等,而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都含6个氧原子,故所含原子数目相同,分子数目不相同.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2分)(2022•南充)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从S+O2S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是分子个数是2,反应后是1,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32:(16×2)=1:1.A、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B、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正确.C、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D、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2022•绵阳)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25\n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配置成稀硫酸,将镁条置于其中有气泡产生Mg是活泼金属B验纯后,将纯净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C向一未知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无色未知溶液中一定有CO32﹣D将ag的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为bg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金属活动顺序为:Fe>Cu,且析出铜的质量为(b﹣a)g A.A、B.B、C.C、D.D、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专题:压轴实验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该实验操作错误.B、验纯后,将纯净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可以看出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故该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C、碳酸盐、碳酸氢盐均能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故该无色未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不一定有CO32﹣;故该实验结论错误.D、将ag的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说明金属活动顺序为:Fe>Cu;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为b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a)g为固体质量增加的质量,而不是析出铜的质量,故选项结论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据此你觉得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A.B.C.D.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酸显酸性,会腐蚀橡皮塞,使橡皮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A错误;B、碳酸钠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使两者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但是瓶塞是橡胶的,故C正确;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使两者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碱性液体和酸性液体的性质,然后结合瓶中液体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25\n11.(2分)(2022•潍坊)明胶是从动物骨头或结缔组织中提炼出来的胶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工业上在提炼时一般用含铬化合物做催化剂,铬是一种金属,其化合物对人体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一类营养素 B.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酸奶、果冻等食品中可添加工业明胶作增稠剂 D.利用工业明胶制造的医用胶囊中铬元素含量超标,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明胶是从动物骨头或结缔组织中提炼出来的胶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工业上在提炼时一般用含铬化合物做催化剂,铬是一种金属,其化合物对人体有害,因此工业明胶制造的医用胶囊中铬元素含量超标,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解答:解:A、蛋白质属于营养素,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故选项正确;B、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正确;C、明胶作增稠剂,含有铬的化合物,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故选项错误;D、铬化合物对人体有害,因此工业明胶制造的医用胶囊中铬元素含量超标,危害服用者的身体健康.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关食品问题是中考的主要考点之一,基础性比较强.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2分)(2022•庆阳)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题意,“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生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据此结合所学知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合价、pH试纸使用方法等)、各选项的说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根据题意,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王水”溶解黄金的过程中有新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②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比氢稳定.③氢元素显+1,氯元素显﹣1,设金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HAuCl4中金元素的化合价:(+1)+x+(﹣1)×4=0,则x=+3.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否则会污染试剂.25\n⑤根据题意,“王水”能溶解黄金这样的活动性稳定的金属,也能溶解铁,“王水”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①③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分)(2022•南宁)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应从二氧化碳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本题进行分析来解决此题.解答:解: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宏观概念,不能比较原子个数的多少;故错;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消耗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故对;③菜窖中的菜会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故菜窖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故对;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而纸花是干燥的,缺乏水分,故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故不会使纸花变红,故错;故选B点评:本题对物质的组成、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酸碱指示剂等方面都有考查,只有熟练记忆并能灵活运用才能准确解决. 14.(2分)(2022•菏泽)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大 C.图中A、B两点对应溶液均为饱和状态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a析出的晶体质量大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分析判断:某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的状态.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分析将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多少等.解答:解: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A错误;25\nB、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大,如果不指出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故B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图中A点对应溶液为饱和状态,B点对应溶液为不饱和状态,故C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a析出的晶体质量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单质的分子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B、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性质分析;C、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氧化物的分子应为两种原子且其中一种为氧原子构成的分子;D、利用微观图,对比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原子个数,判断个数是否改变.解答:解:A、图中只有一种单质,为两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所以该单质的化学式为N2.故A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别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都是有毒的气体;反应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无毒气体.故B说法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都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及构成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改变.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两种原子且有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为氧化物分子. 16.(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地壳中,通常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金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铁比金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25\n分析:①根据活动性越强的金属越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分析;②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可以据此分析;③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可以据此解答;④锌化学性质较温和,和酸反应时的速率不快也不慢,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①常温下铁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即使高温也不和氧气反应,所以地壳中,通常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金以单质形式存在,也说明铁比金活动性强,故正确;②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而不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错误;③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故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故正确;④锌的化学性质较温和,和酸反应时的速率不快也不慢,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故正确.综上可知,说法正确的为①③④.故选C.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7.(2分)(2022•南宁)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水B.酒精C.汽油D.苯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各溶剂的性质来判断.解答:解:A、碘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A错误;B、碘能溶解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故B错误;C、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污,故C正确;D、碘可溶于苯,但是苯挥发有毒,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溶解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表格提供的信息进行. 18.(2分)(2022•眉山)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依据题干中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判断;B、根据加热前后氯化钠在溶液中溶解的质量分析判断;25\nC、依据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基本不变分析解答;D、依据加热前后溶液的浓稀变化分析解答;解答:解:A、依据加热到60℃时没有溶解的氯化钠全部溶解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加热后升高了;B、加热前后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钠质量变大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增加了;C、由题干可知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基本不变,所以溶剂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D、加热后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变多,所以溶液变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了;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溶液知识相关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加热后未溶的氯化钠全部溶解,然后结合加热前后溶液中溶质溶剂量的变化分析即可; 19.(2分)(2022•长春)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立即收集 B.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 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将铜、银放入稀盐酸中,通过观察其表面是否产生气泡 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分析;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进行分析;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D、根据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故A错误;B、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生成,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好的,故B正确;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和银位于氢的后面,都不能与酸反应,故C错误;D、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钠,氯化钠溶液中混入了杂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善于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方法.在解答本题时,要将气泡和有关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有关说法的正误. 20.(2分)(2022•陕西)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25\n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B、根据装置Ⅱ中的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分析;C、根据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气体分析;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解答:解:A、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如制取氧气的反应,故A说法正确;B、装置Ⅱ中的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故B说法正确;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气体,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故C说法正确;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于收集H2、O2,不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实验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要根据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分析. 21.(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不同类物质余下物质类别A干冰、白酒、加碘盐、食醋干冰混合物BCa(OH)2、H2O、NaOH、K2CO3H2O碱CKCl、NH4Cl、NaHSO4、P4(白磷)P4(白磷)盐D甲烷、乙醇、硝酸钾、葡萄糖硝酸钾有机物 A.A、B.B、C.C、D.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B、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C、盐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D、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分析.解答:解:A、干冰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而白酒、加碘盐、食醋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B、Ca(OH)2、NaOH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但K2CO3电离时生成的离子有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属于碱类,属于盐类,故B错误;C、KCl、NH4Cl、NaHSO4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属于盐类,P4(白磷)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故C正确;D、甲烷、乙醇、葡萄糖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有机物,而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盐,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断,掌握碱、盐、有机物、单质、混合物等的特征与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2分)(2022•绵阳)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25\n①CaO+H2O═Ca(OH)2;②Mg(OH)2MgO+H2O;③Ba(OH)2+2HCl═BaCl2+2H2O;④Zn+H2SO4═ZnSO4+H2↑;⑤2Mg+O22MgO. 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①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③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放热.④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⑤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解答:解:A、②属于分解反应;故错B、④属于置换反应;故错C、②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反应吸热;故错D、④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⑤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故对.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23.(2分)(2022•绵阳)观察室验图象,得到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1:在100gCu﹣Zn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氢气质量可知Zn的质量分数为50% B.图2: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D.图4:将CO2通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氢气的质量=分析;25\nB、根据图象可以判断;C、根据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减少了五分之一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分析;解答:解:A、根据氢气的质量能求出合金中锌的质量,锌的质量为==65g,Zn的质量分数为=%=65%,故A错误;B、有图象知,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B正确;C、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有图象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的空气减少了五分之一即氧气的质量,故C正确;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需要结合图象和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逐一解答. 24.(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在20℃时,将一种可溶性盐与一种不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g,投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剩余固体15.6g,此15.6g固体加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g固体,则该可溶性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  ) A.26.5gB.31.25gC.36.0gD.无法计算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概念关系型.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分析“剩余固体15.6g,此15.6g固体加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g固体”,说明可溶性盐与一种不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g,投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所得为可溶性盐的饱和溶液;就可求得40g水最多溶解的物质质量为:30g﹣15.6g═14.4g根据溶解度的概念求出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即可.解答:解:设该可溶性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xx=36g答;该可溶性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点评:溶解度的概念: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理解此概念要注意两点,“某温度下”“最多”,既谈论某物质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最多”指的是此时溶液得到饱和状态. 25.(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O2CO2H2O反应前质量/g167010反应后质量/g0待测4536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表中“待测”值为6 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25\n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x的值,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16+70+1+0﹣0﹣45﹣36=6,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和水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为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说法错误;B、根据A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又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4g×(×100%)=12g,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36g×(×100%)=4g,12g+4g=16g,因此X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C、根据A的分析可以知道,待测值为6,故C说法正确;D、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5g﹣1g=44g,生成水的质量为36g,其质量比为:44:36,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够根据反应特点来判断反应类型. 26.(2分)(2022•青岛)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利用水的分解反应和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来分析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该反应中存在水的电解以及氢气的燃烧,所以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B、由图示可以看出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电能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由图示可以看出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电能才能完成;D、由转化图可知,该系统中水既可分解也可生成,是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故选A.点评:本题利用信息来考查化学与能源问题,注重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利用所学课本知识并学以致用的特点. 27.(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除去杂质的方法25\nA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FeSO4溶液(CuSO4)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CNaCl溶液(FeCl3)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DH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FeCl3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HCl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氢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8.(2分)(2022•咸宁)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三种物质可能为(  ) A.Cu、Ca(OH)2、CaCO3B.Mg、CaCO3、NaHCO3C.Fe、CuO、Cu(OH)2D.Zn、Fe2O3、NaNO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盐酸能与某些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某些盐发生化学反应.解答:解:A、铜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B、这三种物质都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镁属于金属单质,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这三种物质都能与盐酸反应,铁属于金属,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铜属于碱,故C正确;D、硝酸钠不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故选C.25\n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29.(2分)(2022•孝感)近期菲律宾企图非法侵占我国所属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并掠夺该区域丰富的海洋资源.“可燃冰”是其中海底蕴藏的资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以下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模拟图,符合该反应微观过程先后顺序的选项是(  ) A.②③①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化学变化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每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可以判断②为反应前,化学变化首先分子分为原子,即①,然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即③为反应后;所以,所以反应先后顺序是②①③;故选D.点评:运用模型图来解答有关题目时,要先留意单个原子模型图的说明(即原子模型图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再逐一分析,综合考虑;在解答用模型图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题目时,一定要特别细心、全面思考. 30.(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如图是我市某校学生设计的“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装置图.实验是操作步骤为:①连接仪器,装好药品;②将玻璃棒下端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伸入广口瓶中点燃硫粉③向锥形瓶中注入双氧水;④硫粉完全燃烧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可以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实验结束时,应用注射器向装置中注入NaOH溶液以便更充分地吸收剩余的SO2气体 C.A装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分液漏斗,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酸雨”使绿叶变黄,锌粒、镁片表面产生气泡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5\n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控制好实验条件,可以节约药品;酸雨能够腐蚀建筑物、毁坏农作物、使水体、土壤酸化.解答:解:A、因为整个密闭系统中含有空气,不是纯净的氧气,所以硫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不是蓝紫色火焰.错误.B、氢氧化钠属于强碱,能够很好地吸收二氧化硫.正确.C、A装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分液漏斗,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正确.D、模拟的酸雨能使植物枯黄,其中的亚硫酸能和锌、镁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锌粒、镁片表面产生气泡.正确.故选:A.点评:当空气污染严重,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时,容易形成酸雨,防止空气污染是减少酸雨的重要途径. 二、填空题:31.(8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1个氯原子 Cl 2个氨气分子 2NH3 3个硫酸根离子 3SO42﹣ 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H4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用氢气做内燃机燃料 2H2+O22H2O ;②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 Cu2(OH)2CO32CuO+H2O+CO2↑ ;③将一根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2AgNO3═Cu(NO3)2+2Ag ;④“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同时用液态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者混合后点燃便会剧烈燃烧,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3N2↑+2CO2↑+4H2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1个氯原子,就可表示为:Cl;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氨气分子表示为:2NH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3个硫酸根离子符号为3SO42﹣;25\n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可表示为:H4;(2)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故答案为:2H2+O22H2O,②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③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④液态偏二甲肼(化学式C2H8N2和液态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者混合后点燃便会剧烈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故答案为:(1)Cl;2NH3;3SO42﹣;H4;(2)①2H2+O22H2O;②Cu2(OH)2CO32CuO+H2O+CO2↑;③Cu+2AgNO3═Cu(NO3)2+2Ag;④C2H8N2+2N2O43N2↑+2CO2↑+4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化学符号的书写和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32.(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向盛放5.6g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18.2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 H+、Cl﹣、K+、H2O ;与反应前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相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 减少 (填“增多”或“不变”或“减少”)了.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题意:向盛放5.6g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18.2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钾离子、氯离子、氢离子、水分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所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氯离子、水分子,由于加入的是足量的稀盐酸,所以反应后溶液中还有过量的盐酸,还含有氢离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所以与反应前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相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减少了;故答案为:H+、Cl﹣、K+、H2O;减少.点评:了解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原理、中和反应的实质,并能根据题意细心分析,灵活解答问题. 33.(5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9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1)现将温度由90℃降至60℃,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2)继续将温度由60℃降至40℃,此时②点怎么移动? 沿曲线下移至③处 ,烧杯中有 45 克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9% .25\n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以及由90℃降至60℃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进行解答;(2)根据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进行解答.解答:解:(1)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现将温度由90℃降至60℃,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9g,所以由90℃降至60℃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只有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2)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可知40℃时100g水中溶解了64g硝酸钾达到饱和,所以继续将温度由60℃降至40℃,此时②点沿曲线下移至③处;析出晶体的质量=109g﹣64g=45g,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9%.故答案为:(1)减小;不变;(2)沿曲线下移至③处;45;3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5分)(2022•潍坊)“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工艺和技术.25\n(1)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吹入饱和K2CO3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CO2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图1:(注:分解池内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①分解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HC03K2C03+H20+C02↑ ;②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CO2CH30H+H20 ;③X溶液可循环利用,溶质是 K2C03 (填写化学式).(2)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①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02+2NaOH=Na2C03+H20 .②“反应分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0=Ca(OH)2,Ca(OH)2+Na2C03=CaC03↓+2NaOH .③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Ca(OH)2、NaOH (填写化学式).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结合反应流程图分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据此书写方程式;①分解池内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钾分解生成碳酸钾、水和二氧化碳;②观图示,合成塔内反应是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③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2)①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式;②根据图示信息和反应关系分析解答;③根据碱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1)①由反应流程图可知:在分解池内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钾分解生成碳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2KHC03K2C03+H20+C02↑;故答案为:2KHC03K2C03+H20+C02↑;②观图示,合成塔内反应是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条件是300℃、200kPa和催化剂,方程式是3H2+CO2CH30H+H20;故答案为:3H2+CO2CH30H+H20;③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可以确定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25\n故答案为:K2C03;(2)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02+2NaOH=Na2C03+H20;故答案为:C02+2NaOH=Na2C03+H20;②由题意可知,在捕捉室内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分离室中加入氧化钙和Y溶液可以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沉淀;故在反应分离室内发生的反应是生石灰与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故答案为:CaO+H20=Ca(OH)2,Ca(OH)2+Na2C03=CaC03↓+2NaOH;③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该生成过程中,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属于碱;故答案为:Ca(OH)2、NaOH.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示及书写方程式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根据流程图明确物质的制备过程,才能确定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该类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断题:35.(4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A~K是由Ba2+、Mg2+、Na+、Fe3+、OH﹣、Cl﹣、SO42﹣、CO32﹣八种离子中的两种构成的常见化合物,I、K是可溶于酸的白色沉淀,D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F是红褐色沉淀,其它为可溶于水的碱或盐,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的化学式 Na2SO4 ;写出I的化学式 BaCO3 ;(2)A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OH)2+MgCl2=Mg(OH)2↓+BaCl2 ;(3)固体C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会 升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这八种离子能构成的可溶性物质有:氢氧化钡、氯化钡,氯化镁、硫酸镁,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铁、硫酸铁,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F是红褐色沉淀,则F是氢氧化铁,D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根据已有的离子,可知D物质是硫酸钡,I、K是可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I、K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钡中的一种;生成的C、G是可以溶于水的物质,A转化生成的I或K和D中含有钡离子,则A中含有钡离子,A转化生成的F中含有铁离子,则E中含有铁离子;因G是可以溶于水的物质,故A只能是氢氧化钡,;D是硫酸钡,C是溶于水的物质,是由氢氧化钡与B反应生成,故B是硫酸钠,C是氢氧化钠;因C是氢氧化钠,则I是碳酸钡,则H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故H是碳酸钠;K是氢氧化镁,故J是氯化镁,生成的G是氯化钡,故E是氯化铁.解答:25\n解:F是红褐色沉淀,则F是氢氧化铁,D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根据已有的离子,可知D物质是硫酸钡,I、K是可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I、K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钡中的一种;A和B、A和E反应生成的C、G是可以溶于水的物质,A转化生成的I、F、K和D中含有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则A中含有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只能是氢氧化钡,B是硫酸钠,生成的C是氢氧化钠;A转化生成的F中含有铁离子,则E中含有铁离子,因G是可以溶于水的物质,故E是氯化铁;因C是氢氧化钠,则I是碳酸钡沉淀,则H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故H是碳酸钠;则K是氢氧化镁沉淀,故J是氯化镁,代入框图验证,推断合理;(1)根据推断,B是硫酸钠,I是碳酸钠,故填:Na2SO4;BaCO3;(2)A是氢氧化钡,J是氯化镁,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Ba(OH)2+MgCl2=Mg(OH)2↓+BaCl2;(3)固体C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填:升高.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四、实验题:36.(10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二氧化碳是一种奇妙的气体,在实验室可以很方便地制取.步骤一: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通常情况下,在玻璃导管和乳胶管连接时, 左 (填“左”或“右”)手拿乳胶管,另一只手拿玻璃导管,并将玻璃导管用水润湿,然后轻轻旋转而入;步骤二:在检验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将以下操作按先后顺序填在横线中 BA (填AB或BA);A.用手握住发生装置的大试管;B.将发生装置的长直角导管长的一端浸入水槽内水中;步骤三:反应并收集气体.收集二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到底哪种方法更好,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做如下实验研究(用的药品与发生装置一样)1、比较收集时间分别收集满一个集气瓶的二氧化碳,记录时间甲:收集时间较短乙:收集时间较长原因 D (选择下列序号填空)2、比较收集到气体的浓度分别朝两个集气瓶中加入两滴管的澄清石灰水甲: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乙: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且甲中石灰水恢复澄清的时间比乙 A 原因 EF (选择下列序号填空)A.时间短B.时间长C.产生气体速度不一样D.气态分子间隔大,运动速度快,不同气体分子更易混合,不易分离E.过量的二氧化碳参与反应F.甲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更高结论:综上所述,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更好,但仍有不足之处,请写出一点 混有少量水蒸气 ;步骤四:同学对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后余下的废液进行分析和实验,其过程如下:(1)为检验溶液中盐酸的存在,该同学首先对废液进行微热处理,其目的是 除去少量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 ;测出该废液的pH<7,则废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 Ca2+、H+ ;(2)该同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其实验现象如下:刚开始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沉淀逐渐下沉并逐渐消失,有少量气泡产生(一开始时几乎看不到气泡).随着碳酸钠溶液的不断滴入,沉淀、沉淀下沉、沉淀逐渐消失并有气泡产生的现象不断重复出现.等到碳酸钠加到一定量后,白色沉淀不再消失且逐渐增多而气泡却不再产生.则,刚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消失的原因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图象中的 C (填序号)能表示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随碳酸钠溶液不断滴入的变化情况.25\n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实验题.分析:步骤一、根据玻璃管和橡胶塞的连接方法回答: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前,一般是左手拿乳胶管,右手拿玻璃导管,并将玻璃导管用水润湿,然后轻轻旋转而入;步骤二、根据装置内气压的变化来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发生装置的长直角导管长的一端浸入水槽内水中,再用手握住发生装置的大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步骤三:通过表格数据的对比实验来探究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哪种方法好并从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解释;结论: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缺点解答;步骤4:(1)由于二氧化碳受热易分解或蒸发,分析对废液进行微热处理的目的;运用pH<7说明溶液呈酸性,并结合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产物解答;(2)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及盐酸过量,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坐标.解答:解:步骤一: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前,一般是左手拿乳胶管,右手拿玻璃导管,并将玻璃导管用水润湿,然后轻轻旋转而入;故答案:左;步骤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是:先将发生装置的长直角导管长的一端浸入水槽内水中,再用手握住发生装置的大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故答案:BA;步骤三:对比实验来探究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哪种方法好,在比较分别收集满一个集气瓶的二氧化碳的收集时间,通过记录甲收集时间较短而乙收集时间较长,说明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快,因为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气态分子间隔大,运动速度快,不同气体分子更易混合,不易分离,所以就慢;比较收集到气体的浓度分别朝两个集气瓶中加入两滴管的澄清石灰水,由于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但碳酸钙在过量的二氧化碳中会产生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因而会变澄清;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浓度大,所以石灰水变浑浊后变澄清的快;故答案为:DA.EF结论:运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是水蒸气会混入气体中;故答案:混有少量水蒸气步骤4:(1)对废液进行微热处理,其目的是除去少量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溶液中含有钙离子,由题意知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酸性.故(1)答案:除去少量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Ca2+;H+;(2)刚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消失的原因是因为产生的沉淀与盐酸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滴加碳酸钠先和溶液中的酸反应,等酸反应完后,再和溶液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符合现象的坐标是C;故(2)答案:CaCO3+2HCl=CaCl2+CO2↑+H2O;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进行了超常规的收集方法的探究,侧重知识的运用和信息的获取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注意获取有用的信息. 五、计算题:37.(2分)(2022•工业园区二模)硫代硫酸钠晶体是一种恒温保温瓶的填充物,其化学式为Na2S2Ox.在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请计算:(1)Na2S2Ox中Na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 23:24 ;(2)79gNa2S2Ox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 23 g.25\n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列式计算Na2S2Ox中x的值,然后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1)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价,氧元素常显﹣2价,在Na2S2Ox中硫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1)×2+(+2)×2+(﹣2)x=0,解得x=3,因此硫代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2O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因此Na2S2O3中Na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6×3)=23:24.(2)79gNa2S2O3中钠元素的质量为79g×(×100%)=23g故答案为:(1)23:24;(2)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化合价的原则和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稍大. 38.(4分)(2022•眉山)氢氧化钙长期存放容易变质.某科学探究小组在实验时取了一瓶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来检验其变质情况.首先取氢氧化钙样品12.2g于锥形瓶中,加入32.8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然后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29.2%的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实验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图中AB段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氢氧化钙 .(2)图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3)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象分成了三段,所以可以判断该氢氧化钙已部分变质,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以及氢氧化钙与盐酸的反应,而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又生成碳酸钙,所以在氢氧化钙存在的条件下,碳酸钙不能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判断AB断所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而BC段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可以据此解答;(2)根据(1)的分析可以知道BC段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消耗盐酸的质量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完成解答.解答: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象分成了三段,所以可以判断该氢氧化钙已部分变质,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以及氢氧化钙与盐酸的反应,而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又生成碳酸钙,所以在氢氧化钙存在的条件下,碳酸钙不能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判断AB段所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而BC段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同时结合所给物质的质量也可以判断AB段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即:25\n12.2g+32.8g+25g=70g,也就说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没有减少,但BC段发生了明显的转折,所以可以判断在AB段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2)根据(1)的分析可以知道BC段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和氢氧化钙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25g,其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25g×29.2%=7.3g设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则2HCl+Ca(OH)2═CaCl2+2H2O73747.3gx解得:x=7.4g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60.7%答: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60.7%.故答案为:(1)氢氧化钙;(2)CaCO3+2HCl═CaCl2+H2O+CO2↑;(3)60.7%.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2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21:45 页数:25
价格:¥3 大小:331.8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