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省2022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一记叙文阅读文体知识梳理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文体知识梳理61.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继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2.记叙文的分类记叙文按写作的内容可以分为:①写人的记叙文,通常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如:《回忆我的母亲》《阿长与〈山海经〉》)。②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述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如:《羚羊木雕》)。③写景的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描绘景物,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济南的冬天》)。④状物的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作者的志向。(如:《安塞腰鼓》)。3.记叙文的顺序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鲁迅《藤野先生》;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如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再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是怎么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的,最后写它的胜利)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开篇点题之后,插入了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既交代了背景,又为主体部分做好了铺垫)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4)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如牛汉《我的第一本书》,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和二黄毛的命运)作用: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4.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如鲁迅《孔乙己》,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如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作用: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5.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空转换为线索。人物活动、事情发展、景物变化等,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推进而展开。(如《藤野先生》就是以“我”的活动地点为线索安排情节,东京、仙台、北京层层展开)(2)以人为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就是线索人物,全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来安排材料的)6\n(3)以物为线索,串联事件内容。(如张之路《羚羊木雕》就是以木雕为线索安排材料的)(4)以事为线索,展露故事情节。(如孙犁《芦花荡》就是以老头子大意失败到快意复仇这一线索来安排材料的)(5)以思想感情为线索,推进情节发展。(如杨朔《荔枝蜜》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此外,还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往往存在明线和暗线。(如《智取生辰纲》中明线为“杨智失陷生辰纲”,暗线为“吴用智取生辰纲”,两条线索在“黄泥岗”合为一条。诸如此类的还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6.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的结构是指记叙文在安排材料、布局谋篇上的特点。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记叙文的结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时间的先后安排结构。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如鲁迅《孔乙己》)(2)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作者或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安排结构。文章在内容前后表现出某种“意思”上的“递进”。(如安徒生《丑小鸭》)(4)按事件之间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将“意思”相近的内容“并列组合”在一起,以达到充分揭示主旨的目的。(如杨振宁《邓稼先》)另外,记叙文的过渡段绝大多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7.常见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1)记叙: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基本情况不加修饰地交代清楚,使读者有个概括的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2)描写:是指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其包括:①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五种。②环境描写:A.自然景物描写: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B.社会环境描写:包括两类: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二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氛、色调等所做的描写。③场面描写:对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场景所作的描写)(3)说明: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4)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着重于感情的抒发。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5)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不是主要表达方式,它只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过程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8.常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如鲁迅《故乡》)(2)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王家新《在山的那一边》,宗璞《紫藤萝瀑布》,张晓风《行道树》,郭沫若《雷电颂》,高尔基《海燕》,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3)伏笔6\n: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郑振铎《猫》,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4)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如鲁迅《孔乙己》)(5)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及欲抑先扬。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描写对象,增强表现力。(如鲁迅《阿长与〈山海经〉》)(6)直抒胸臆: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手段,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法。(如光未然《黄河颂》,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7)借景(物)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如朱自清《背影》,鲁迅《社戏》)(8)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如高尔基《海燕》,茅盾《白杨礼赞》)(9)以小见大: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如莫顿《走一步,再走一步》)(10)设置悬念: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欲望和急切心理,其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如契诃夫《变色龙》,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11)卒章显志: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恍然大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如杨朔《荔枝蜜》)(12)前后照应:在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如朱自清《背影》)9.修辞手法及其作用6修辞手法作 用比喻(1)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2)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易于理解、接受。(3)(记叙文中描写事物)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设问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反问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达得更加突出,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对比使事情的性质、状态、特征更鲜明突出。反语有时讽刺揭露,有时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61.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神不散”指无论形式表达多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展开。(2)意境深邃。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内涵。6\n(3)语言优美。语言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像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辟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散文的“文眼”和线索“文眼”,顾名思义,就是文章的眼睛。读者可以通过这一心灵的窗口,窥见作品的思想感情基础,因为有的“文眼”揭示主旨,有的点明写作缘由。抓住“文眼”就是要抓住能表现或流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是本文的“文眼”。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在把握线索的时候,注意因文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1)时空连“线”:阅读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时,把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连接起来,把握文章的线索。(2)因物取“线”:叙事及抒情类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穿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反复出“线”: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把握线索,如《白杨礼赞》。(4)以情导“线”: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如《荔枝蜜》《往事依依》。(5)定神看“线”: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再从外部标志或内部标志入手,准确地把握线索,如《我的老师》《我的母亲》。3.划分散文层次的方法(1)按时间先后分;(2)按地点转换分;(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分(如《春》分成“盼春、绘春、颂春”三大部分);(4)按思想感情变化分(如《荔枝蜜》分成“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四大部分);(5)按“总-分-总”结构特点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分成总写战士、分写事例、总括全文三大部分);(6)按表达方式的变化分(特别是一些表达感悟与哲思的散文)。4.散文常见的描写方法一般地说,散文的描写具有以下作用:(1)再现自然风光;(2)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3)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5.三类散文鉴赏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表现手法上能出奇制胜,让读者产生新鲜独特的阅读感受。散文通常可以分为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说理性散文三大类。(1)叙事性散文的鉴赏。叙事性散文中,作者记人和叙事,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但又不像诗歌那样直接抒情,而是把情感曲折地隐含于委婉跌宕的叙事之中。因此要善于从叙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如《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步》)。(2)抒情性散文的鉴赏。抒情性散文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描述人、事、景、物的片段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风貌,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以作者的情感发展为结构线索,来统摄不同时空中的各种材料。在鉴赏时,我们要善于从看似散乱的情景片段中,去勾勒那辐射整篇文章的神韵凝聚点(如《白杨礼赞》《春》)。6\n(3)说理性散文的鉴赏。说理性散文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可以深入思索和联想的天地。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对于这类散文的鉴赏,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体会感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661.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用叙述背景、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它想象丰富,内容情节跌宕起伏,也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2.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其中人物在这三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人物形象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1)人物。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的。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①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如《故乡》中善良麻木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自私冷漠的菲利普夫妇等);②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2)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空间、场景。例: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较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社戏》)②渲染环境气氛。例: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我的叔叔于勒》)③烘托人物心情。例: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芦花荡》)④烘托人物形象。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故乡》)⑤表现人物性格。例: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智取生辰纲》)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智取生辰纲》)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沈从文《云南的歌会》)②渲染环境气氛。例: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西蒙诺夫《蜡烛》)③烘托人物心情。例: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④推动情节发展。例: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6\n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都德《最后一课》)⑤深化主题。例: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西蒙诺夫《蜡烛》)(3)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①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②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提炼,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具代表性。现实生活中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起有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6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02:39 页数:6
价格:¥3 大小:22.3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