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林省松原高中2022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题一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化学(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i28P31S32Cl35.5Cr52Cu64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B.BaSO4在医学上用做钡餐,Ba2+对人体无毒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B.《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D.《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1L0.3mol·L−1NaOH溶液中通入0.2molCO2,溶液中CO和HCO的数目均为0.1NAB.2L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C.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6N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5.下图为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M生成N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B.N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C.可用酸性KMnO4溶液区分N与QD.0.3molQ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6.72LH2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2++OH−+HCO===CaCO3↓+H2O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稀草酸反应:5C2O+2MnO+16H+===2Mn2++10CO2+8H2OC.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2AgCl+S2−===Ag2S+2Cl−D.NH4HCO3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NH+OH−===NH3·H2O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①CCO2CO②SiSiO2H2SiO3③饱和NaCl(aq)NaHCO3Na2CO3④Mg(OH)2MgCl2(aq)无水MgCl2⑤NH3NONO2HNO3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8.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达到稳定结构获得的电子数目和它的内层电子数目相等,X与Z同主族,Z是所在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R与Z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Z、W、YB.X、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以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由X、Y、Z、R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中不能发生反应D.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两两之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均能发生水解59.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关闭K2,打开K1,滴加硫酸,则装置B中每消耗1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NAB.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10.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NaAlO2与NaHCO3水解相互促进B向1mL淀粉溶液中滴加3~4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冷却后再滴加碘水溶液呈无色淀粉已完全水解C用浓HCl浸泡红砖粉末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红砖中含有FeOD向3mL0.lmol·L−1AgNO3溶液中先加入4~5滴0.1mol·L−1NaCl溶液,再滴加4~5滴0.1mol·L−1Na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铁作阳极,铂作阴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备烧碱B.25℃下,在NH3·H2O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的值不变C.工业生产硫酸时,接触室催化氧化SO2时使用热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热量,降低生产成本D.反应Al2O3(s)+3Cl2(g)+3C(s)===2AlCl3(g)+3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H>012.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不可以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2O3B.由图可知X中一定存在Fe2O3C.混合物X中含0.64gCuD.Ⅰ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Cu2++H2↑13.当1,3-丁二烯和溴单质1∶1加成时,其反应机理及能量变化如下:不同反应条件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生成物组成如下表:实验编号反应条件反应时间产物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产物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1-15℃Tmin62%38%225℃Tmin12%88%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产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由中间体生成A、B的反应互相竞争B.相同条件下由活性中间体C生成产物A的速率更快C.实验1测定产物组成时,体系己达平衡状态D.实验1在tmin时,若升高温度至25℃,部分产物A会经活性中间体C转化成产物B14.一定温度下(T2>T1),在3个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NO(g)+Cl2(g)2ClNO(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温度(℃)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c(NO)c(Cl2)c(ClNO)c(ClNO)ⅠT10.200.1000.04ⅡT10.200.100.20c1ⅢT2000.20c25A.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2B.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ClNO的转化率小于80%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ClNO)/c(NO)比容器Ⅰ中的大D.若温度为T1,起始时向同体积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NO(g)、0.20molCl2(g)和0.20molClNO(g),则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15.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由太阳能电池充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Mg(液)层的质量减小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g2++2e−===Mg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还原反应D.该电池充电时,C1−向中层和下层分界面处移动16.改变a1mol·L−1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g[K2(H2A)]=-4.2;pH=2.7时,c(HA−)>c(H2A)=c(A2−)B.pH=4.2时,c(HA−)=c(A2−)>c(H+);随着pH的升高,c(HA−)/c(H2A)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C.0.1mol·L−1的NaHA溶液中存在:c(Na+)+c(A2−)+c(H2A)+c(HA−)=0.2mol·L−1D.pH=1.2时,c(H2A)=c(H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Fe(NO3)3的热稳定性和氧化性,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一):热稳定性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A中Fe(NO3)3固体,A和B中都有红棕色气体产生,A试管中生成了红色粉末。(1)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检验A中红色固体是否为Fe2O3,应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加热A中试管一段时间后,C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而集气瓶中无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硝酸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氧化性Fe3+和Ag+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一直是实验探究的热点。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试验编号实验操作现象a向10mL3mol·L−1KNO3酸性溶液(pH=1)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银丝,并滴加氯化钠溶液无沉淀生成b向10mL3mol·L−1AgNO3溶液中滴加2mL0.1mol·L−1FeSO4溶液,振荡;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溶液不褪色c向10mL3mol·L−1Fe(NO3)3溶液(pH=1)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银丝,并滴加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c的结论是__________。(5)实验b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结论是Fe3+、Ag+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与离子的_______________有关。18.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又称海波,呈无色透明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常用作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Ⅰ.Na2S2O3·5H2O的制备Na2S2O3·5H2O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亚硫酸钠法是工业和实验室中的主要方法:Na2SO3+S+5H2ONa2S2O3·5H2O制备过程如下:①称取12.6gNa2SO3于100mL烧杯中,加50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5②另取4.0g硫粉于200mL烧杯中,加6mL乙醇充分搅拌均匀将其润湿,再加入Na2SO3溶液,隔石棉网小火加热煮沸,不断搅拌至硫粉几乎全部反应。③停止加热,待溶液稍冷却后加2g活性炭,加热煮沸2分钟(脱色)。④趁热过滤,得滤液至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后,称重,计算产率。(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趁热过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空格处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⑤洗涤过程中,为防止有部分产品损失,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4)滤液中除Na2S2O3和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生成该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产品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1.00g产品(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8g·mol−1),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I2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I2===S4O+2I−,记录数据如下:滴定次数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10.3021.3220.3622.5630.1021.08(5)计算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数据的合理解释可能是__________(不考虑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Ⅲ.产品的应用(6)Na2S2O3常用于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为S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1)已知①N2(g)+O2(g)===2NO(g)△H=+181.5kJ·mol−1②C(s)+O2(g)===CO2(g)△H=-392.5kJ·mol−1③2C(s)+O2(g)===2CO(g)△H=-221kJ·mol−1请写出NO与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消除NO的污染,发生的反应为C(s)+2NO(g)N2(g)+CO2(g)。1molNO和足量的活性炭在T℃、容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经过5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的物质的量为0.4mol。①从反应开始到5min,用氮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0.1molNO气体和0.3molCO2气体,则此平衡将_________(填“”正向移动”“不移动”或“逆向移动”)。②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填标号)。a.NO和N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b.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的同时消耗nmolCO2c.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d.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3)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B)△H=QkJ·mol−1。将一定量的N2O4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a(N2O4)]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如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P0为220kP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4)硝酸银溶液和连二次硝酸钠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的连二次硝酸银沉淀,向该分散系中滴加硫酸钠溶液,当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共存时,分散系中c(N2O)/c(SO)=_________。[己知Ksp(Ag2N2O2)=4.2×10−9,Ksp(Ag2SO4)=1.4×10−5](5)用石墨为电极,利用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分别转化为NH和SO,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化学实验室以一种工业上的废渣(废渣主要含有MgCO3、MgSiO35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1)为了加快废渣的酸溶速率,可采取的办法有_________(任写一点),酸溶时废渣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30%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3+①加入30%H2O2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萃取分液完成后,检验水相中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室温下,除去MgSO4溶液中的A13+(使Al3+浓度小于1×10-6mol·L−1)而不引入其它杂质,应加入的试剂X为__________,应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已知:①Ksp[Al(OH)3]=1.0×10-33;②pH=8.5时,Mg(OH)2开始沉淀(5)向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生成MgCO3沉淀并用蒸馏水洗涤,确认沉淀洗净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图为不同反应温度下所得水合碳酸镁的X射线衍射谱图。由图可知,干燥时需控制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较高时MgCO3·3H2O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5(OH)2(CO3)4·4H2O323K313K303K293KMgCO3·3H2OMgCO3·3H2OMgCO3·3H2O21.某天然氨基酸M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A→B的反应条件和试剂是______________;化合物M的名称为__________;(2)I→J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J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I与乙二醇反应可生成能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N,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M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含有苯甲酸结构②含有一个甲基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1∶1∶2∶2∶2∶3的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任写一种);(6)请结合以上合成路线,写出以丙酸和上述流程中出现的物质为原料经三步合成丙氨酸()的路线。5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化学(一)答案1.【答案】D【解析】A.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B.钡盐是重金属盐,可溶性重金属盐有毒,BaSO4不溶于水不能电离出Ba2+,BaSO4是无毒的,能在医学上用作钡餐,而Ba2+对人体有毒,能引起蛋白质的变性,B项错误;C.同位素的概念: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14C与12C互为同位素,C项错误;D.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到100nm之间的分散系,其特征性质是丁达尔效应,而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答案选D。2.【答案】A【解析】A.铁的合金含碳量越低,其硬度越小、延展性越好,故熟铁比生铁硬度小、延展性好,A错误;B.《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蒸令气上,是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混合物,则该法为蒸馏,故C正确;D.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剑刃硬度要大,所以剂钢为铁的合金,故D正确;故选A。3.【答案】C【解析】向1L0.3mol·L−1NaOH溶液中通入0.2molCO2,反应生成0.1mol碳酸钠和0.1mol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均水解,所以溶液中CO和HCO的数目均小于0.1NA,A错误;2L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含有溶质硫酸钾1mol,1mol硫酸钾中含有1mol硫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数为2NA,B错误;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和碘离子,1molFe2+被氧化为Fe3+,失电子数目NA,2molI−被氧化为I2,失电子数目2NA,共计转移电子3NA,C正确;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质的量为100×46%/46=1mol,含有氢原子数为6NA,而乙醇溶液中含有除乙醇外,水也含有氢原子,所以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氢原子数大于6NA,D错误;正确选项C。4.【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B.氧化铝与强酸、强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都有单质参加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D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A项,对比M、N的结构简式,M生成N为加成反应,A项错误;B项,N的分子式为C4H8Cl2,C4H8Cl2为C4H10的二氯代物,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和,采用定一移二法,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Cl2、CH3CH2CHClCH2Cl、CH3CHClCH2CH2Cl、CH2ClCH2CH2CH2Cl、CH3CH2CCl2CH3、CH3CHClCHClCH3、、、,共9种(含N),B项错误;C项,N中官能团为氯原子,N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Q中官能团为羟基,Q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用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N与Q,C项正确;D项,1个Q分子中含2个羟基,0.3molQ与足量Na反应生成0.3molH2,由于H2所处温度和压强未知,不能用22.4L·mol−1计算H2的体积,D项错误;答案选C。6.【答案】C【解析】A.酸式盐和碱反应量少的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中符合化学式的组成比,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CaCO3↓+2H2O+CO,选项A错误;B.草酸是弱酸必须写化学式,酸性高锰酸钾可使草酸溶液褪色的离子反应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选项B错误;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1−,选项C正确;D.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离子方程式为:HCO+NH+2OH−NH3↑+H2O+CO,选项D错误;答案选C。7.【答案】A【解析】①C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C高温生成CO,转化能实现,故①正确;②SiO2与水不反应,转化不能实现,故②错误;③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转化能实现,故③正确;④MgCl2(aq)加热发生水解最终得到氢氧化镁,得不到MgC12,转化不能实现,故④错误;⑤氨气的催化氧化会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得到硝酸,转化能实现,故⑤正确;故选A。8.【答案】B【解析】Y原子达到稳定结构获得的电子数目和它的内层电子数目相等,为O元素,X与Z同主族,Z是所在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Z为Na,X为H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应为Al元素,R与Z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知道R为S元素,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X为H、Y为O、Z为Na、W为Al、R为S;Y为O、Z为Na,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Na+>Al3+,A错误;X与Z形成的NaH只含有离子键,Y与Z形成的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由X、Y、Z、R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可分别为NaHSO3、NaHSO4,二者可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错误;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钠为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D错误;正确选项B。9.【答案】B【解析】由实验装置可知,装置A中制备二氧化硫,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C、E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B中SO2与Na2O2反应生成硫酸钠。A.关闭K2,打开K1,滴加硫酸,则装置B中发生SO2+Na2O2===Na2SO4,每消耗1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2NA,故B错误;B.关闭K1,打开K2,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故A正确;C.饱和石灰水浓度减低,不能用于尾气吸收,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为NaOH溶液,故C错误;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难挥发性,不能体现强氧化性以及吸水性,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B【解析】A.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不是水解反应,A错误;B.碘遇淀粉显蓝色,根据溶液呈无色可以判断淀粉已完全水解,B正确;C.四氧化三铁中也含有亚铁离子,所以不能说明含有氧化亚铁,C错误;D.反应中硝酸银过量,滴加碘化钠一定产生碘化银沉淀,不能说明二者的溶度积常数相对大小,D错误,答案选B。11.【答案】A【解析】A项,以铁作阳极,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而非溶液中的Cl−发生氧化反应,发生电解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NaCl,得不到烧碱,故错误;B项,=,KW、K(NH3·H2O)均只与温度有关,故加水稀释,的值不变,故正确;C项,工业生产硫酸时,接触室催化氧化SO2时使用热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热量,能降低生产成本,故正确;D项,反应Al2O3(s)+3Cl2(g)+3C(s)===2AlCl3(g)+3CO(g)是一个熵增的反应,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G=∆H-T∆S>0,由∆S>0得∆H>0,故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12.【答案】B【解析】根据途径b可知,混合物X加入过量的强碱溶液,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过滤后剩余的固体为5.12克,若全为铜,则固体加入盐酸后,铜不反应,剩余固体仍为5.12克,而实际为0.64克,所以5.12克固体中一定含有Fe2O3和铜;设Fe2O3为xmol,Cu为ymol,根据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消耗铜的量为xmol,剩余铜的量为0.64/64=0.01mol,所以:160x+64y=5.12,y-x=0.01,解之得:x=0.02mol,y=0.03mol;根据途径a可知,混合物X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剩余固体为Cu、SiO2,加入足量的强碱溶液,只有SiO2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铜不反应,所以剩余铜为0.64/64=0.01mol,所以二氧化硅的质量为1.84-0.64=1.2g,所以氧化铝的质量为:8.36-1.2-0.03×64-0.02×160=2.04g;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含有Al2O3,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中一定存在Fe2O3,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混合物X中含0.03×64=1.92gCu,C错误;D.铜和盐酸不反应,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13.【答案】C【解析】由1,3-丁二烯和溴单质1∶1加成时的反应机理及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可以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产物A和B,由中间体生成A、B的反应互相竞争;由中间体生成A的活化能较低,故相同条件下由活性中间体C生成产物A的速率更快;实验1测定产物组成时,无法判断体系己达平衡状态;由图像可知,由C生成A和B的反应皆为放热反应,由表中数据可知,在较高的温度下,C转化为B有竞争优势,故实验1在tmin时,若升高温度至25℃,部分产物A会经活性中间体C转化成产物B。A.产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由中间体生成A、B的反应互相竞争,A正确;B.由中间体生成A的活化能较低,故相同条件下由活性中间体C生成产物A的速率更快,B正确;C.实验1测定产物组成时,无法判断体系己达平衡状态,C不合理;D.由图像可知,由C生成A和B的反应皆为放热反应,由表中数据可知,在较高的温度下,C转化为B有竞争优势,故实验1在tmin时,若升高温度至25℃,部分产物A会经活性中间体C转化成产物B,D正确。综上所述,分析不合理的是C,本题选C。14.【答案】C【解析】A.容器Ⅱ相当于是0.4mol·L−1NO和0.2mol·L−1氯气开始建立平衡,正反应体积减小,相当于是容器Ⅰ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Ⅰ和容器Ⅱ中的总压之比大于1∶2,A错误;B.容器Ⅲ相当于是0.2mol·L−1NO与0.1mol·L−1氯气开始建立平衡,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NO转化率小于容器Ⅰ中的NO的转化率(20%),所以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ClNO的转化率大于80%,B错误;C.容器Ⅱ相当于是0.4mol·L−1NO和0.2mol·L−1氯气开始建立平衡,正反应体积减小,相当于是容器Ⅰ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容器容器Ⅱ中c(ClNO)/c(NO)比容器Ⅰ中的大,C正确;D.根据容器Ⅰ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K==,若温度为T1,起始时向同体积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NO(g)、0.20molCl2(g)和0.20molClNO(g),则浓度熵为=10>K,所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错误,答案选C。15.【答案】C【解析】A.放电时,Mg(液)层发生反应Mg-2e−===Mg2+,Mg(液)层的质量减小,A项正确;B.放电时Mg—Sb(液)层是正极,正极反应为:Mg2++2e−===Mg,B项正确;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D.该电池充电时,上层是阴极、下层是阳极,C1−向阳极移动,D项正确。答案选C。16.【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所知,在溶液的pH=4.2时,c(H+)=10−4.2mol·L−1,c(A2−)=c(HA−),根据[K2(H2A)]=c(A2−)×c(H+)/c(HA−)=10−4.2,lg[K2(H2A)]=-4.2;当pH=2.7时,据图像可知:c(HA−)>c(H2A)=c(A2−),A正确;pH=4.2时,c(HA−)=c(A2−)>c(H+),随着pH的升高,酸性减弱,H2A电离程度增大,c(HA−)/c(H2A)的比值增大,B错误;0.1mol·L−1的NaHA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A2−)+c(H2A)+c(HA−)=0.1mol·L−1,c(Na+)=0.1mol·L−1,故c(Na+)+c(A2−)+c(H2A)+c(HA−)=0.2mol·L−1,C正确;从图像可知:pH=1.2时,c(H2A)、c(HA−)的δ(X)相等,所以c(H2A)=c(HA−),D正确;正确选项B。17.【答案】(1)防倒吸;HCl、KSCN(2)NO2、O2恰好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3)4Fe(NO3)32Fe2O3+12NO2↑+3O2↑(4)排除NO的干扰;Fe3+能氧化Ag(5)Ag++Fe2+===Fe3++Ag浓度【解析】(1)B装置中两个导管刚刚露出胶塞,所以B装置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要检验A中红色固体是否为Fe2O3,需要将残留固体溶于水,过滤,取滤渣溶解于HCl或者稀H2SO4,因为Fe2O3与H+反应生成Fe3+,再用KSCN试剂检验Fe3+的存在,若溶液变成血红色,红色固体是Fe2O3,所以需要的试剂是盐酸或者稀硫酸与KSCN溶液;(2)加热A中Fe(NO3)3固体,A和B中都有红棕色气体产生,A试管中生成了红色粉末,发生反应的方程式:4Fe(NO3)32Fe2O3+12NO2↑+3O2↑,4NO2+O2+4NaOH===4NaNO3+2H2O,NO2与O2的混合气体恰好被NaOH溶液吸收,所以C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泡被NaOH吸收,集气瓶中自然就无气泡产生了,所以正确答案是:NO2、O2恰好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3)根据(2)的解析可知:硝酸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Fe(NO3)32Fe2O3+12NO2↑+3O2↑;(4)利用a实验验证NO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否将Ag氧化为Ag+,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在pH=1的情况下,NO离子不能够将Ag氧化,排除了NO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作用,正确答案:排除NO的干扰;根据c实验的现象可知:Fe3++Ag===Fe2++Ag+,Ag++Cl−===AgCl↓,说明Fe3+能氧化Ag;(5)向10mL3mol·L−1AgNO3溶液中滴加2mL0.1mol·L−1FeSO4溶液,振荡;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溶液不褪色,说明溶液中已经没有Fe2+,Fe2+已经被溶液中的Ag+离子氧化了,即:Fe2++Ag+===Fe3++Ag,所以b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Fe3++Ag;(6)对照实验b中Ag+浓度大,可以将Fe2+氧化,c中Fe3+离子浓度大,可以将Ag氧化,因此,Fe3+、Ag+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与溶液中两种离子的浓度有关。18.【答案】Ⅰ.(1)增大亚硫酸钠与硫粉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2)防止温度降低,产品析出而损失;蒸发浓缩、冷却结晶(3)乙醇(4)Na2SO4;Na2SO3被空气中的O2氧化Ⅱ.(5)104%;产品中有未反应的Na2SO3也会与I2发生反应,且相同质量的Na2SO3消耗I2更多(6)S2O+4Cl2+5H2O===2SO+8Cl-+10H+【解析】(1)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因此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增大亚硫酸钠与硫粉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2)步骤④趁热过滤的原因是防止温度降低时,产品析出而损失。得到的溶液需要移至蒸发皿中,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3)由于硫代硫酸钠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因此洗涤过程中,为防止有部分产品损失,应选用的试剂为乙醇。(4)由于Na2SO3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转化为硫酸钠,则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5)三次实验消耗标准液体积分别是21.02mL、22.20mL、20.98mL,第二次数据太大舍去,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是21.00mL,所得产品的纯度为×100%=104.16%,由于产品中有未反应的Na2SO3也会与I2发生反应,且相同质量的Na2SO3消耗I2更多,所以会出这种结果。(6)Na2S2O3常用于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为S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Cl2+5H2O===2SO+8Cl-+10H+。19.【答案】(1)2NO(g)+2CO(g)N2(g)+2CO2(g)△H=-745.5kJ·mol−1(2)①0.03mol·(L·min)−1;逆向移动;②ad(3)234.67Kpa(4)3.0×10−4(5)NO+6H++5e−===NH+H2O【解析】(1)①N2(g)+O2(g)===2NO(g)△H=+181.5kJ·mol−1;②C(s)+O2(g)===CO2(g)△H=-392.5kJ·mol−1;③2C(s)+O2(g)===2CO(g)△H=-221kJ·mol−1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②×2-①-②得到热化学方程式:2NO(g)+2CO(g)===N2(g)+2CO2(g)△H=-745.5kJ·mol−1,正确答案:NO(g)+2CO(g)===N2(g)+2CO2(g)△H=-745.5kJ·mol−1;(2)C(s)+2NO(g)N2(g)+CO2(g)开始(mol·L−1):0.5000反应(mol·L−1):0.300.150.153min(mol·L−1):0.200.150.15V(N2)=0.15mol·L−1/5min=0.03mol·(L·min)−1,从反应开始到5min用氮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0=0.03mol·(L·min)−1;C(s)+2NO(g)N2(g)+CO2(g)开始(mol·L−1):0.5000转化(mol·L−1):0.300.150.15平衡(mol·L−1):0.200.150.15原平衡的平衡常数K=c(N2)·c(CO2)/c2(NO)=0.15×0.15/(0.2)2=0.5625;向容器中再通入0.1molNO气体和0.3molCO2气体,C(s)+2NO(g)N2(g)+CO2(g)开始(mol·L−1):0.2500.150.3Qc=c(N2)·c(CO2)/c2(NO)=0.15×0.3/(0.25)2=0.72>K,平衡逆向移动;②根据反应方程式C(s)+2NO(g)N2(g)+CO2(g),当NO与N2的体积比不再改变,即组成的各组分不再改变,达化学平衡状态,所以a可以;生成2nmolNO,不管是否达化学平衡状态都一定消耗nmolCO2,所以b不可以作为平衡状态判断的依据,b错误;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压强始终不改变,压强不可以作为判断平衡的依据,c错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但气体的总质量在改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总/n总,当气体总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不再改变,总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一定,即平均摩尔质量不变,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所以d可以作为是否达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d正确,正确答案是ad;(3)假设起始的N2O41molN2O4(g)2NO2开始(mol):10转化(mol):0.40.8平衡(mol):0.60.8n(总)=1.4mol,,所以p(总压)=1.4mol×P0=308Kp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所以分压p(N2O4)=132KPa,p(NO2)=176KPa,K=生成物分压幂之积/反应物分压幂之积=[p(NO2)]2/[p(N2O4)]=234.67KPa;(4)根据题干信息:当两种沉淀共存时,有:c(N2O)/c(SO)=[c2(Ag+)·c(N2O)]/[c2(Ag+)·c(SO)]=Ksp(Ag2N2O2)/Ksp(Ag2SO4)=3.0×10−4,所以c(N2O)/c(SO)=3.0×10−4;(5)根据图示,NO得到电子生成NH,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NO+6H++5e−===NH+H2O。20.【答案】(1)升高温度、搅拌、提高硫酸浓度等;MgCO3+2H+===Mg2++H2O+CO2↑、MgSiO3+2H+===Mg2++H2SiO3(2)将Fe2+氧化为Fe3+,便于除去(3)①K3[Fe(CN)6]溶液;②KSCN溶液(4)MgO、Mg(OH)2、MgCO3或Mg2(OH)2CO3;5.0<pH<8.5(5)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过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6)293K~313K(313K以下也可)5MgCO3·3H2OMg5(OH)2(CO3)4·4H2O+CO2↑+10H2O【解析】(1)为了加快废渣的酸溶速率,可采取的办法有升高温度、搅拌、提高硫酸浓度等,酸溶时废渣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镁和硅酸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MgSiO3+2H+===Mg2++H2SiO3。(2)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便于除去。(3)①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的最佳试剂是K3[Fe(CN)6]溶液。②萃取分液完成后,检验水相中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是KSCN溶液。(4)室温下,除去MgSO4溶液中的A13+(使Al3+浓度小于1×10−6mol·L−1)而不引入其它杂质,应加入的试剂X为MgO、Mg(OH)2、MgCO3或Mg2(OH)2CO3。根据氢氧化铝的溶度积常数可知当铝离子浓度是1×10−6mol·L−1时,氢氧根的浓度是mol·L−1=10−9mol·L−1,又因为pH=8.5时,Mg(OH)2开始沉淀,所以应调节pH的范围为5.0<pH<8.5。(5)沉淀表面含有硫酸根离子,可以通过检验硫酸根离子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则确认沉淀洗净的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过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干净。(6)根据图像可知超过313K时碳酸镁晶体会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干燥时需控制温度范围为293K~313K,温度较高时MgCO3·3H2O发生转化生成Mg5(OH)2(CO3)4·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MgCO3·3H2OMg5(OH)2(CO3)4·4H2O+CO2↑+10H2O。21.【答案】(1)Cl2,光照;α-氨基苯丙酸(2-氨基苯丙酸、2-氨基-3-苯基丙酸或苯丙氨酸)(2)取代反应;15(3)2+O22+2H2O。(4)(5)9;或或(6)【解析】根据A和C的结构简式推出B的结构简式为;D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E,E的结构简式为;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I,I与NH3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J,根据题给已知①,H、J的结构简式和I的分子式,I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已知②,K与G反应生成的L的结构简式为。(1)A→B为→,甲苯中甲基上H被取代,反应的条件是光照,反应的试剂是Cl2。化合物M属于氨基酸,名称为苯丙氨酸(或α-氨基苯丙酸、2-氨基苯丙酸)。(2)I的结构简式为,I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J,I→J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J分子中N为sp3杂化,与N原子直接相连的2个C原子、1个H原子和N原子构成三角锥形,J中所有碳原子都是sp2杂化,联想苯和HCHO的结构,单键可以旋转,J分子中最多有15个原子共平面。(3)D→E为醇的催化氧化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4)I的结构简式为,I与乙二醇通过酯基缩聚生成能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nHOCH2CH2OH+(n-1)H2O。(5)M的结构简式为,M的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甲酸结构和一个甲基,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为:①—COOH和—NHCH2CH3;②—COOH和—CH2NHCH3;③—COOH和;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符合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3×3=9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1∶1∶2∶2∶2∶3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6)丙氨酸与M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原料丙酸中官能团为羧基,由丙酸经三步合成丙氨酸,仿流程中F→G→L→M即可实现。合成路线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1:29:14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62.0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