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三模考试(上海浦东新区三模)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三模考试(上海浦东新区三模)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浦东新区2022年高三综合练习(三模)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虽非最古老的,却是最长命的,是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硕果仅存”的文明是A.埃及文明B.两河文明C.中华文明D.印度文明【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A、B、D都已湮没,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绵延不绝。故应选C。①②③④2.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上演这些情景的主要舞台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故应选D。3.秦汉政权更替的形式属于()A.周边民族入侵B.社会底层革命C.权臣逼宫禅让D.地方坐大替代【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政治——政权更替。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刘邦、项羽是其中的两支队伍,后二人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终于刘邦获胜,建立汉朝。故应选B。4.“注重此岸的世俗幸福,家国相通的伦理政治观”此论较适合评价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罗马国教D.基督新教【答案】A【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说。儒家向来主张“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历代中国人所信奉。故应选A。5.中世纪早期的中西方贸易是由一些特殊的“商业民族”担当媒介的。这些特殊的“商业民族”包括A.耶稣会士B.朝贡使者C.粟特人D.葡萄牙人【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外交往。粟特原居地本在葱岭西的河中地区,早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康、安、米、曹、石、何等城邦,汉文载籍谓之昭武九姓,这些国家位居亚洲腹地的中心,当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枢纽,乃是丝绸——黄金贸易的最大转运站,诸国因之致富。粟特人的主要商业活动内容是从中原购买丝绸,而从西域运进体积小,价值高的珍宝。六畜也是栗特商人出售的主要商品,新疆境内作为唐之臣民的粟特人也常做一些较短途的牲畜生意。故应选C。 6.何兆武说:做学生时,读《资治通鉴》,总觉得满书不是老子杀儿子,就是儿子杀老子,毫无趣味可言,远不如那些缠绵悱恻的小说令人销魂。今天才愈来愈感觉到什么小说都不如看《资治通鉴》那么真实感人,引人入胜。影响何兆武认识变化主要因素是A.政治环境B.社会阅历C.阅读目的D.标注版本12【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文化。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会随着一个人的经历、知识、社会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材料中何兆武小时读通鉴只是感性认识,长大后由于经历、知识等的变化,对通鉴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故有此差别。故应选B。7.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音yíng,竹笼),不如一经。该谚语流行不早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后期D.西汉中期【答案】D【解析】考察儒学的发展变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一经”。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自此经学兴起。故应选D。8.“天下之事具在于都省,省之事责之六部”。该现象最早出现于()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答案】C【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到中央节制。故应选C。9.据考证,1477年一部与中国有关的书籍开始首版印刷,从这时起,更多的西方人开始认识中国。该书可能是()A.《四库全书》B.《利玛窦中国札记》C.《中国哲学家孔子》D.《马可·波罗行纪》【答案】D【解析】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中国,游历中国长达17年,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该书是第一次较全面地报道中国,影响极大,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流传以后,引起很多人到东方寻金的欲望,是新航路开辟的因素之一。故应选D。10.“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采取此种统治措施的是()A.皇太极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清朝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康熙时时,为扩大皇权,设南书房,参与机要,替皇上起草谕旨。故应选B。11.《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此规定说明罗马法()A.人人平等B.保护私产C.按律量刑D.物重人轻【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罗马法律。罗马法特别强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从题干的含义中也可看出这一点。故应选B。12.“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此书是致()A.罗马教皇B.日本天皇C.德国皇帝D.英国国王【答案】D【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对外政策。上文是“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八日(乙卯),嘉庆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诏书中部分内容。从材料中“尔国距中华过远”知不是B,德国此时处于分裂状态,徒有虚名,故不可能是C。故应选D。1213.根据右表判断,美国第一产业就业变化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考察美国的经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就业人数大增,而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即1900年前后是一个转折点。故应选A。14.下列有关古代印度文明叙述正确的是()A.种姓是雅利安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手段B.推行种姓制度是为了抑制佛教势力扩张C.佛教是首陀罗种姓反抗雅利安人而产生D.《摩诃婆罗多》保留较早土著族人生活状况【答案】A【解析】考察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是建立在阶级压迫基础上的社会等级制度。目的就是维护封建王公贵族(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这种制度沿袭了数千年,严重阻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故应选A。15.观察下列世界地图,若按照绘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②③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答案】A【解析】考察近代的地理知识。图一中世界轮廓比较模糊,陆地海洋基本上处于整体状态,故可判断改图应属于新航路开辟前的;图二与图三比较,不如图三更为清晰,图三中各大洲轮廓清晰,陆海界限明显,故可判断两图均属于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或以后,但图三应晚于图二。故应选A。16.基督教居民不仅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还必须遵守一系列歧视性规定,如禁止携带武器,不准骑马和穿着华丽,等等,违反者都将受到严厉惩处。此现象可能出现在()A.13、14世纪,英格兰B.14、15世纪,意大利C.15、16世纪,巴尔干D.16、17世纪,德意志【答案】C【解析】考察有关基督教的内容。巴尔干地区在15、16世纪属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信奉伊斯兰教,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基督教徒受到各种严格的限制,故有上述规定。其他三个地区均属于基督教区,故应选C。①②③④P517.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A.革命受到启蒙思想影响B.先前的统治者都被处死C.革命中得到国际社会援助D.革命后建立持久的民主政府【答案】A【12解析】考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A都符合两国情况;B不符合美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C不符合法国,美国得到法国、荷兰等的帮助;D不符合法国,之后法国长期动荡不安,美国建立了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故应选A。18.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停靠在(右图)()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对外政策。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停靠在广州一地,进行贸易交往。图中②是广州,故应选B。19.据传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临终留下感悟:我这辈子做了两件好事,一是平息发捻(太平天国)、兴办洋务,一是培养了个好学生……。这位好学生最可能是()A.奕B.康有为C.光绪帝D.李鸿章【答案】D【解析】考查近代历史人物——曾国藩。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咸丰八年(1858年)冬,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负责起草文书。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故应选D。20.清末新政本为巩固统治,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它的灭亡,其中直接加速清朝灭亡的是()A.废除科举B.改订官制C.预备立宪D.皇族内阁【答案】D【解析】考查清末新政。皇族内阁又称“亲贵内阁”,内阁大臣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它的成立表明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革命。故应选D。21.章炳麟(1869—1936)曾撰文“孙文稍通洋务,尚知辨别种类,高谈革命,君身列士林,乃不辨顺逆,甘事虏朝。”其文中“君”是指()A.康有为等 B.袁世凯等 C.陈独秀等 D.蒋介石等 【答案】A【解析】考查近代历史人物——康有为。清末康有为等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结果以失败告终。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兴起时,依然抱着君主立宪制的老调不放,成为民主革命的障碍。章炳麟所述正是此事,故应选A。22.对联带有时代气息,是反映时代变迁的窗口。若按照对联所反映的时代排序,正确的是()①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②责任种田,五谷丰登;包干分配,百业兴旺。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④港澳回归,双珠已补百年缺;中华庆典,一国应欣两制圆。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答案】B【解析】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迁。①发生在1945年8月,指抗战胜利;②发生在改革开放后,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发生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人民公社运动中的现象;④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指“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故应选B。23.专制君主未尽责时,人民可以发动革命。此论出自()A.霍布斯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答案】B【解析】考查近代启蒙思想。卢梭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故应选B。24.右图是一幅题为“撕裂的美国地图”漫画,他反映的时代是()12A.18世纪末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前期【答案】B【解析】考查美国的内战。美国独立后,南方保存了原来的种植园主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种植园主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终于1861年内战爆发,国家面临分裂的危险。漫画正是反映。故应选B。25.有人质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说法,认为“发现”一词对某些人而言并不公平。其理由是()A.抹杀了麦哲伦等的作用B.忽视了英国移民的贡献C.忽略了美洲土著的存在D.美化了早期殖民者动机【答案】C【解析】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殖民者来临之前,美洲人民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殖民者的到来,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原来的文明遭到毁灭,人民遭到屠杀。故应选C。26.有人说:德意志统一的实现,实际上是现代文明在其初步扩散的过程中发生的一次“短路”。导致德国现代化发生“短路”的主要因子是()A.民族主义B.军国主义C.殖民主义D.法西斯主义【答案】B【解析】考查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德国统一后,经济发展迅速,军国主义思想恶性膨胀,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后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灾难。故应选B。27.毛泽东指出:“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道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此言发表于A.红军长征途中B.抗日战争后期C.三大战役之后D.渡江战役之后【答案】B【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战时期,蒋介石集团出于其阶级本性并没有放弃其反共反人民的政策,随着抗战胜利的日益临近,蒋介石的本来面目越来越暴露无遗,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故应选B。28.右图是国家邮政局于今年3月13日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据此推测,中央党校创立在()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邮票显示的是中央党校成立80周年,今年又是2022年,因此中央党校应成立于1933年,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故应选B。29.“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文献中的“诸友邦”是()A.英法B.美英C.苏美D.英苏【答案】B【12解析】考查日本的侵略。从题干的内容中可知此文献应发表于1941年,这一年日本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英紧接着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故应选B。30.下表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古罗马高利贷者政治地位高B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3万增加到20万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C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工厂制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大企业组织【答案】D【解析】考查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材料说明的是债主与债务人的关系,结论是高利贷问题,逻辑关系不符;B材料是英国一个城市的发展,结论则是一般化,以偏概全;C与B一样;D材料具有代表性、广泛性,能说明支持结论。故应选D。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十口相传为古”、“路上行人口似碑”、“网络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这说明口传资料()A.较文献记载更有价值B.是早期史料唯一形式C.与碑文具有同样价值D.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答案】D/BC【解析】考查历史资料的传承。历史资料保存有各种方式如,文献记载、历史遗迹遗物、民间传说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自身的价值。故最佳应选D。32.“千年田换八百主”、“古田千年八百主”曾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此现象说明()A.民间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B.王朝周期更迭,社会治乱交替C.土地所有权得到各级政府认可D.皇田与民田可以自由交易流转【答案】A/BC【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拥有支配权,再加上战争不断,导致土地流转频繁。故最佳应选A。33.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此结论()A.正确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B.是鉴于欧美列强历史发展经验认识C.是基于近代国情与特殊使命的认识D.是对中国民主革命历程的正确反思【答案】C/BD【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获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一是国家的繁荣与富强。由于近代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人民必须首先完成第一个任务,然后才有可能进行第二个任务。前者是前提,后者是最终目的。故最佳应选C。34.在西班牙国内,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物价增长了两三倍;法国物价是原先的2.6倍,英国物价是原先的2.2倍……而工资的增长速度与之相比则十分缓慢,可以估计的是,实际工资水平整体而言在16世纪下降了50%。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品数量增加B.新大陆的贵金属流入抬高了物价C.借助王权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所致12D.大量人口涌入刺激当地物价上涨【答案】B/AC【解析】考查早期的殖民掠夺。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扩张,对殖民地进行疯狂的掠夺,致使大量贵重金属流入这些殖民国家,从而造成当地物价飞涨。再加上推行重商主义,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题干中所述现象。故最佳应选B。35.有人说:美国是欧洲人创造的,但却没有欧洲的过去。……美国人“生而平等,而不是变成平等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居民来自欧洲平民,平等是天赋的B.自由平等思想引导美国人民独立和建国C.美国独立和创制都曾得到欧洲人的帮助D.美国承继欧洲传统但未经历反封建革命【答案】D/BC【解析】考查美国的历史发展。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些移民大多来自欧洲国家,他们深受欧洲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的影响,相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再加上美国没有经历封建时代,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故最佳应选D。二、非选择题(75分)36.陈尧咨“伴射”(10分)据释文莹《湘山野录》所记,真宗(997-1022)时,一契丹使团来朝,使者中善射者,想在进贡仪式上表演射箭,要求宋廷派人伴射。据说当时只有状元陈尧咨符合条件,真宗欲令他改充武职伴使臣射箭,并允以重赏和高官。但陈尧咨回家请示母亲,老太盛怒,杖责于他,认为这是“辱没家门”。(1)宋与契丹并存的局面开始何年?(2分)(2)该故事可信吗?请说明理由。(8分)【答案】(1)960年(2分)(2)可信。可从三个视角回答:宋辽对峙、文官体制、儒家纲常。如:宋与契丹在当时是并存对峙政权,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结束了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和好关系,派使者出访宋朝,宋朝给予很高礼遇是可能的(2分);自宋朝建国以来,推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官也受到社会推崇和敬仰(2分);宋时传统文化中华夷之辨,伦理纲常(孝道)观念也非常强烈(2分);让科举状元陈尧咨违背母命,改武职伴使臣射箭,不仅耻辱,当然也是辱没家门的(2分)。不可信。能结合宋朝政治、文化特征,作者与书名,史学孤证等回答也可。(评分主要看视角,符合历史史实和逻辑即可)。【解析】第(1)问结合两个政权建立的时间解答。北宋建立于960年,契丹建立于916年,灭于1125年,故开始于960年。第(2)问要结合北宋时的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北宋时期重文轻武,人们往往以任武职为不耻,同时传统的华夷之辨依然根深蒂固。37.文化的三种层次(14分)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由于三种层次的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问题(1)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接受西学“三种层次”的?(6分)(2)依据材料,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12的原因有哪些?(8分)【答案】(1)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为“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主要是吸收西学中物质层面(器物救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甲午战争失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为拯救民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吸收西学中的制度层面(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民国初年,辛亥革命的希望与社会现实落差太大,为实现真正共和,新文化运动主要吸收西方精神层次的文化。(6分)(2)从材料中提炼出文化本身具有层次性,并能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论证。 如:追求真善美是文化的发展的天性;接受异质文化会经历一个排斥和选择的过程;文化交流总是会促进交流双方淘汰各自假丑恶的部分;对文化的选择与淘汰,一般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西化)到理性(化西)过程;近代东西不同文明的碰撞,折射出中国曲折近代化历程(或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任四,8分)【解析】第(1)问,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注意其阶级性。近代不同阶级为救国都作出贡献,进行探索;第二,从学习的内容上分析;第三,注意从人们的认识特点上分析,有一个由浅到深,由局部到全面的逐渐深入的过程。第(2)问,人们追求真善美是文化的发展的天性;接受异质文化会经历一个排斥和选择的过程;对文化的选择与淘汰,一般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西化)到理性(化西)过程;近代东西不同文明的碰撞,折射出中国曲折近代化历程38.油画中历史(12分)问题:(1)该油画呈现的历史场景发生于何时何地?(2分)(2)油画中的情景,在历史上可能存在吗?说明理由?(5分)(3)观察油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主题的?(3分)(4)从历史的角度怎样看待该油画的价值?(2分)【答案】(1)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时间1分;地点1分)(2)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中心(2分)。这里既聚焦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时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2分)油画情景就是这一历史现象的反映。(1分)(3)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来表现“宽容”主题。(能具体说明的也可)(任三,3分)(4)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1分);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1分)。【解析】第(1)问,根据图中的人物、文字提示回答。第(2)问,结合第一问已知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历史人物云集于此,再加上几个特殊人物,如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鲁迅等便可解答。第(3)问,要会观察图画,注意图中的人物有哪些,人物的服饰、发式、表情,图中的一些文字提示等来回答。第(4)问,将此画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这一角度分析理解回答。39.俄国现代化(14分)从历史上看,俄国近代经历过四波现代化的高潮。开始时间标志事件影响12第一波AB把俄国放到西方的“染缸”里去泡制了一下,开启了俄国现代化先河。第二波1861年CD第三波E十月革命俄国开启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逐渐成为超级大国。第四波1991年F很多人认为它是发生在后工业条件下的一次社会转型。问题(1)请在文本框内ABCDEF处填上恰当的文字。(6分)(2)基于上表,请概述俄国四波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8分)。【答案】(1)AB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CD亚历山大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它言之成理也可);E,1917年;F苏联解体。(6分)(2)解体思路:以俄国四波现代化标志性事件的影响为解题切入点,重点要突出四波现代化之关联,即现代化进程中之矛盾产生极其影响。(史实1分,关联1分,8分)如:17世纪俄国与英法等国相比,经济和社会处于落后状态,彼得一世效仿西欧,实行了系列改革,开启了俄国现代化先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但其改革不仅未触动反而强化了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度,至19世纪中期,又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俄国开启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并逐渐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在20世纪40年代末成为世界强国,逐渐成为与美国鼎力抗争的超级大国。随着冷战的展开和美苏争霸和苏联体制弊端的暴露,戈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冲击了苏联体制中高度集权的弊端,却没有及时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同时还诱发了地方的分离势力,终于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结束,之后俄国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社会转型。【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表中的前后联系:以俄国四波现代化标志性事件的影响为解题切入点,重点要突出四波现代化之关联,即现代化进程中之矛盾的产生及其影响。第一:17世纪俄国比较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彼得一世效仿西欧,实行了系列改革,开启了俄国现代化先河,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第三:20世纪初,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俄国开启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使俄国成为与美国鼎力抗争的超级大国。第四:随着冷战的展开和美苏争霸和苏联体制弊端的暴露,后任者们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再加上其他矛盾,终于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结束,之后俄国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社会转型。40.近代上海变迁(25分)材料一明清时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上海始终仰慕苏州,追随杭州。材料二上海开埠后,即在世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1881年《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后来出版的《上海指南》用三个排比句来形容上海形象:上海,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东方的巴黎;上海,西方的纽约。12材料三近代上海的崛起,不仅改变江南固有的城市格局,而且加速了上海与江南腹地的互动,并以一种新的经济力量,重构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20世纪初期,就已有人把这种互动中的重构,不无夸张地称为“普遍的‘上海化’”。以前是上海“城中慕苏、扬余风”,现在轮到苏、杭来沐浴“海上洋气”了;以前富庶莫过苏杭,现在是“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苏智良《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1)明清时期上海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呈现怎样的特色?(4分)(2)上海开埠后至今已有多少年?最早来上海淘金的洋人主要来自哪些国家?(2分)(3)近代上海所形成的新的“经济力量”和“人文秩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4)基于上述材料,怎样看待近代上海地位的变迁?(15分)【答案】(1)以自然经济为主,农村中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商品经济较活跃(2分);以(程朱理学为核心)儒家伦理作为人文秩序。(2分)(2)170周年(1分),英美法等(1分)(3)新的经济力量:近代工业在上海兴起,采用机器生产,包括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民族企业等(商品经济发展,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上海近代商贸获得长足发展,如洋行、银行、钱庄、钱号等;房地产等。(任二,2分)人文秩序:近代西学传入中国,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近代城市市政建设发展,生活方式发生,如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近代文化教育方式转变,新式学堂,民间社团,创立报刊,翻译印刷书籍等;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变化。(任二,2分)(4)(15分)视点:地理位置、腹地优势以及近代上海开埠、租界的影响,使上海成为接受西方文明的窗口。近代上海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是经济、社会和文化交融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近代上海文化是多元的,起到了开拓视野,引领思想、风尚和价值观的作用。上海的近代发展带有比较深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国资本享有特权,民族资本主义偏重轻工业,民族资产阶级表现出较强两面性;文化崇洋等)(评分建议:每个视点2分,能结合史实说明3-4分;能揭示其关联给1分)具体可按照solo赋分法评卷。【解析】第(1)问结合当时我国的主要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注意地区特点,沿海地区商品经济较发达;理解人文秩序的含义。第(2)问,联系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时间:1842至1845年,而上海正式开埠是在1843年,故距今已有170周年;联系这一时期的主要侵华国家分析解答。第(3)问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洋务运动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分析解答。第(4)问,近代上海地位的变迁,实际上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正确分析评价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应联系上海的地理位置综合分析解答。12浦东新区2022年高三综合练习(三模)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CDBACBDCDBBDAA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ABDDABBBCBBBBD31D/BC32A/BC33C/BD34B/AC35D/BC二、材料题36.(10分)(1)960年(2分)(2)可信。可从三个视角回答:宋辽对峙、文官体制、儒家纲常。如:宋与契丹在当时是并存对峙政权,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结束了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和好关系,派使者出访宋朝,宋朝给予很高礼遇是可能的(2分);自宋朝建国以来,推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官也受到社会推崇和敬仰(2分);宋时传统文化中华夷之辨,伦理纲常(孝道)观念也非常强烈(2分);让科举状元陈尧咨违背母命,改武职伴使臣射箭,不仅耻辱,当然也是辱没家门的(2分)。不可信。能结合宋朝政治、文化特征,作者与书名,史学孤证等回答也可。(评分主要看视角,符合历史史实和逻辑即可)。37.(14分)(1)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为“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主要是吸收西学中物质层面(器物救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甲午战争失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为拯救民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吸收西学中的制度层面(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民国初年,辛亥革命的希望与社会现实落差太大,为实现真正共和,新文化运动主要吸收西方精神层次的文化。(6分)(2)从材料中提炼出文化本身具有层次性,并能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论证。 如:追求真善美是文化的发展的天性;接受异质文化会经历一个排斥和选择的过程;文化交流总是会促进交流双方淘汰各自假丑恶的部分;对文化的选择与淘汰,一般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西化)到理性(化西)过程;近代东西不同文明的碰撞,折射出中国曲折近代化历程(或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任四,8分)38.(12分)(1)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时间1分;地点1分)(2)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中心(2分)。这里既聚焦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文化人,同时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2分)油画情景就是这一历史现象的反映。(1分)(3)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来表现“宽容”主题。(能具体说明的也可)(任三,3分)(4)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历史,并寄寓着自己的理解和理想(1分);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1分)。39.(14分)(1)AB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CD亚历山大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它言之成理也可);E,1917年;F苏联解体。(6分)12(2)解体思路:以俄国四波现代化标志性事件的影响为解题切入点,重点要突出四波现代化之关联,即现代化进程中之矛盾产生极其影响。(史实1分,关联1分,8分)如:17世纪俄国与英法等国相比,经济和社会处于落后状态,彼得一世效仿西欧,实行了系列改革,开启了俄国现代化先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但其改革不仅未触动反而强化了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度,至19世纪中期,又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俄国开启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并逐渐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在20世纪40年代末成为世界强国,逐渐成为与美国鼎力抗争的超级大国。随着冷战的展开和美苏争霸和苏联体制弊端的暴露,戈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冲击了苏联体制中高度集权的弊端,却没有及时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同时还诱发了地方的分离势力,终于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结束,之后俄国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社会转型。40.(25分)(1)以自然经济为主,农村中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商品经济较活跃(2分);以(程朱理学为核心)儒家伦理作为人文秩序。(2分)(2)170周年(1分),英美法等(1分)(3)新的经济力量:近代工业在上海兴起,采用机器生产,包括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民族企业等(商品经济发展,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上海近代商贸获得长足发展,如洋行、银行、钱庄、钱号等;房地产等。(任二,2分)人文秩序:近代西学传入中国,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近代城市市政建设发展,生活方式发生,如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近代文化教育方式转变,新式学堂,民间社团,创立报刊,翻译印刷书籍等;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变化。(任二,2分)(4)(15分)视点:地理位置、腹地优势以及近代上海开埠、租界的影响,使上海成为接受西方文明的窗口。近代上海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是经济、社会和文化交融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近代上海文化是多元的,起到了开拓视野,引领思想、风尚和价值观的作用。上海的近代发展带有比较深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国资本享有特权,民族资本主义偏重轻工业,民族资产阶级表现出较强两面性;文化崇洋等)(评分建议:每个视点2分,能结合史实说明3-4分;能揭示其关联给1分)具体可按照solo赋分法评卷。1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上海浦东新区二模)试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浦东新区三模)华东师大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二模考试试题(上海浦东新区二模)沪科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浦东新区三模)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物理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浦东新区三模)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英语下学期二模试题(上海浦东新区二模)牛津上海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数学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浦东新区三模)沪教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数学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 文(上海浦东新区三模)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浦东新区三模)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政治下学期二模试题(上海浦东新区二模)沪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8:56
页数:12
价格:¥3
大小:617.3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