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政治与法治 核心考点提纲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政治与法治核心考点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幸福。【Attention】中国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区分:1840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政治目标: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7)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实质(目的):第28页共28页\n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意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8)新时代(历史方位)1.意义:“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补充)1、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28页共28页\n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结论: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三年恢复期:1949—1952年(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2月(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主要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1)中国共产党: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28页共28页\n(内涵--立党为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⑤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⑦指导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邓小平理论(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八大)。⑧四大法宝: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与时俱进(时代性,创造性)、求真务实⑨先锋模范作用⑩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⑪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28页共28页\n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2)党领导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3)主要领导方式:领导方式具体政治领导①含义:党在政治立场(人民的立场)、政治方向(共产主义方向)、政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方面的领导。②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③要求:1.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3.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思想领导①含义: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②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第28页共28页\n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③要求: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组织领导①含义: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③要求:1.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2.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4)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觉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民从严治党制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5)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第28页共28页\n7)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8)如何做:1.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2.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9)执政方式:执政方式具体科学执政(基本前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民主执政①含义: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②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众的智慧和力最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本质所在)依法执政①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基本途径)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③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竟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④含义: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第28页共28页\n,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1.目的: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补充)1.领导方式是目的,执政方式是手段和要求。2.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我国的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1)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民主的特点具体最广泛①表现: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第28页共28页\n最广泛权利广泛,主体广泛)②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政治制度,政治权利与自由)、经济管理的民主化(经济权利,民主参与,决策,监督,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管理权,制度保证,物质条件,管理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利)。最真实①从政治保证上看,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②从制度保障上看,我国已建立一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及其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③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最管用①原因: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②表现: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5)民主与专政的现实意义: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第28页共28页\n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6)国家职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1.表现:①对内职能A.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又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B.促进社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落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补充)1.国体(国家性质):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全民的,超阶级的国家是不存在的)3.民主的含义: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第28页共28页\n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5.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6.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的重要武装力量。7.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人民代表大会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第28页共28页\n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6)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第六课,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1)我国政党制度1.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形成与发展: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过程中确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3.我国民主党派性质: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1.特点: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2.表现: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1)民主: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比一般行政地方拥有更多处理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事务的自治权。第28页共28页\n(2)集中: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内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措施: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特别提醒】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3)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具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各民族党派→参政党。2.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组织准则。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含义: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它不是国家机关。它不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它不直接处理行政事务。)第28页共28页\n②人民政协(主题:团结与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不等于民主党派,不能将二者混淆。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3.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5.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贵。6.如何坚持和完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第28页共28页\n①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②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③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组织形式:(1)农村:①性质: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②职能: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第28页共28页\n③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④自治内容: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2)城市:①性质: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任务: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③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④意义: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3.意义:第28页共28页\n(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1)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权利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具体直接选举商量,有序,合理直接或间接,召开居民会议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机关*(补充)1.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①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②组织上: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③法律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④事业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的关系。⑤监督上:互相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2.关于宗教工作的认识误区(1)不能认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公民信教(不鼓励、不支持、不提倡、不发展)(2)不能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而是强调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第28页共28页\n(4)不能认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宗教在本质上仍然是唯心的。(5)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由其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这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①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基层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②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关系,村委会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工作,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③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4.为什么发展基层民主?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发展基层民主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③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1)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实行法治,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法律与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法法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第28页共28页\n区别区别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本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作用: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法所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④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⑤作用: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监狱,军队,警察等)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⑥职能:政治职能(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社会职能(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③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④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28页共28页\n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1.重要性: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实行法治,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具体内容(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实施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面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5.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第28页共28页\n②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①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②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原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②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①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要求: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第28页共28页\n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①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②要求: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第八课法治国家建设1)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具体法1.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2.具体表现: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不享有特第28页共28页\n治国家权,法律由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坚持良法之治。(只有良法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可,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法律的效率,因此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的各项权力,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3.如何建设(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第28页共28页\n(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补充)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⑤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总要求)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4.重大意义(1)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2)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法治政府1.内涵(法治建设的主体):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1)职能科学①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②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2)权责法定①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第28页共28页\n法治政府等现象。②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3)执法严明①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②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4)公开公正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②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5)智能高效①政府必须高效运行,通过优化流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6)廉洁诚信第28页共28页\n①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7)人民满意①为人民谋幸福2.如何建设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④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3.意义(1)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致。(2)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1.内涵(法治建设的基础):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第28页共28页\n法治社会1.特征:①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②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③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要求:(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全社会共同参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4.意义(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思维导图第28页共28页\n*(补充)1.法治和法制的区别:“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强调法律的制定(立法)了;“法治”强调法律的实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第28页共2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