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遭受屈辱、奋起抗争的历程A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遭受屈辱、奋起抗争的历程A卷(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遭受屈辱、奋起抗争的历程A卷基础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由港澳爱国人士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马首回到阔别一百多年的家园向世人昭示“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马首最可能流失于A.1842年B.1856年C.1860年D.1900年2.为下表确定标题,最恰当的是时间事件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A.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B.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的探索C.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D.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努力3.“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B.找寻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C.成为太平天国挽救危机的新方案D.反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4.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B.湖北军政府的建立C.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D.黄花岗起义的鼓舞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开始出洋学习,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n程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逐步动摇B.表明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开始6..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历史教训;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7.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的总数由以前的80家猛增到933家。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对该现象较合理的解释是A.《临时约法》的颁布B.“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C.“政党群兴,党争随起”D.“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9.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正式将“五族共和”确定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方针。据此可知,孙中山A.对清政府态度出现逆转B.认为民主革命任务业已完成C.倡导民族平等思想观念D.开始了建设中华民国的思考10.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在各地致来的贺电、函札中,“或称大总统陛下,或书恭请圣安等字样"。这一现象折射出A.民主共和政体徒有其表B.辛亥革命未触动传统文化C.封建皇权观念影响较深D.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1.1895年5月底,日军大举南下新竹苗栗。这一带是客家人迁台的大本营,民性强悍异常,日军决定以大炮攻击,全面屠杀,客家同胞用他们的血肉写下了一页最悲壮的台湾抗日史。下列关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台湾人民的斗争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nB.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日军遭到了黑旗军和义军的伏击C.台湾各族人民在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的领导下组成义军进行抗日D.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12.如图为甲午战争时期中日军事体制对比示意图。由此可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是A.缺乏统一指挥,战斗力下降B.各自为战,不服从中央指挥C.勾心斗角,内部的消耗严重D.保存自身的实力,消极避战13.1912年1月28日,参议院在南京成立,行使立法权,具有国会性质。与同时期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相比,参议院的权力特别大,除了立法权,它还跟总统共同行使行政权,章炳麟评价其为“数十百议员皇帝",“其尊与帝国之君相似"。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革命派对西方民主认识不足B.限制袁世凯专权的主观意图C.民主共和观念已然深入人心D.革命派力量强大主导政权建设14.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等长期并存,一副联语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5.1918年,陈独秀认为义和团是“可笑可惊可恼可悲的往事”。1924年,陈独秀提出“义和团藐视条约,排斥外力外货及基督教,义和团排斥帝国主义者之走狗,都无可非难”。这一变化A.意在号召民众反帝反封建B.符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适应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D.表明陈独秀存在右倾主义倾向1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评论旨在说明五四运动中A.学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B.工人阶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n17.如图历史上是某一时期某一政府发行的宣传画,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B.抗日战争时期;伪满洲政府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D.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政府18.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工业设施、战略物资、科研设备以及各研究所和部分高校,经长江水路院海铁路和各条公路悄悄运往内地。这一举措A.激发了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热情B.旨在缓解日本侵华带来的军事压力C.打破了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封锁D.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19.1941年又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发展人民的合作事业,扶助手工业的发展。”该政策的制定表明中国共产党A.发展边区生产坚持长期抗战B.保护私有财产放弃最高纲领C.与资产阶级合作反对国民党D.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筹备建国20.五四运动后,中国舆论界出现了个人主义与集团主义的论争。到20世纪30年代末,个人主义被边缘化,个人为团体服务乃至奉献的言论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出现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国民党钳制言论自由C.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D.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21.一位政治人物呼吁:全国各党各派要放弃成见,停止内战及一切敌对行为;团结一致,抵御外侮,集中力量来奋斗救国。这种情况最可能出现在A.曾国藩对太平天国将领的招降公告B.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时的登基宣言C.九一八事变以后毛泽东的抗日声明D.抗战胜利后将介石对共产党的谈话22.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实行革命的办法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1921-1922年其党员\n人数从56人仅增加到197人,这种组织力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急切想要成就的革命目标还相差很远。为此,中国共产党A.积极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修改民主革命纲领C.提出革命统战线主张D.广泛发动工农运动23.某学者认为:“经过8年抗战,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被削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被动摇,人民革命和人民民主力量空前发展,中国共产党达到完全成熟。”在该学者看来,抗日战争A.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使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24.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由此可见,七届二中全会A.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B.标志着中共成为新的执政党C.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D.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20分)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的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到1947年,它已有纺锭177万枚,线锭33万枚,布机4万余台,分别占全国纺锭数的39.26%、线锭数的70.7%、布机数的60.9%。1946年\n生产绵纱42.6万件,1947年增为74.5万件,分别占全国绵纱产量的32%和39%;……战后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独占了敌伪纱厂积存的大量原料,……公司利用雄厚实力,操纵全国绵纱市场,同时承包全国军队用布用纱任务。……这些特权,使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成为一个具有专卖色彩的工商一体的垄断性集团……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与国家银行关系密切。——《抗战胜利后形成的国家资本企业集团》材料三抗日战争后期……赴美留学的中共党员和“建社”成员,遵照南方局的指示,一面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一面广交朋友。1945年夏,董必武到旧金山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会后到纽约主持成立了以“星五座谈会”为代号的“中共在美领导小组”。在该小组领导下,从1946年初到1947年,在美留学、工作的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在留美科技人员集中的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明尼苏达、旧金山、洛杉矶等大中城市建立了“建社”和类似的小型科技组织。随着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1948年便开始组织一些科技人员或回解放区参加建设,或到国统区准备迎接解放。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50年代中期,在国外主要是在美国留学或工作、造诣很深的高级科技人员相继回国,形成了一次次高级科技人员回国潮。——《重庆抗战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和结束战争的理由。(4分)(2)结合所学知识,你赞成《日本天皇停战诏书》中提出的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吗?请列举至少1例史实证明你的看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8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主要特征和形成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共南方局派出的留学生在国家发展上的突出作用。(4分)26(12分)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具有多重意义的战争,其中之一是:对中华民族忽视海洋的惩罚。阅读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中国社会海权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阐述现代中国建设强大海权的必要性。\n27.(20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它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2)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3)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里程碑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10分)第三单元近代中国遭受屈辱、奋起抗争的历程A卷基础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n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由港澳爱国人士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马首回到阔别一百多年的家园向世人昭示“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马首最可能流失于A.1842年B.1856年C.1860年D.1900年【答案】C【解析】据材料“圆明园马首铜像”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并为掩盖罪行火烧圆明园,因此马首最可能流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符合题意;1842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A不合题意;185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期时间,与事实不符,B错误;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均不合题意。2.为下表确定标题,最恰当的是时间事件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A.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B.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的探索C.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D.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努力【答案】D【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洋务运动一场由封建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此可见,上述历史事件反映了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努力,故D符合题意;只有洋务运动才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只有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的探索,故B不符合题意;只有义和团运动才是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3.“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B.找寻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C.成为太平天国挽救危机的新方案D.反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n【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体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A项正确;太平天国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排除B项;新方案是《资政新篇》,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反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排除D项。4.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B.湖北军政府的建立C.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D.黄花岗起义的鼓舞【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留学生从19世纪后期清政府的拥护者到20世纪初转变为革命者或同情革命,反对清政府的统治,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和革新能力的丧失,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的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重,时代主题是救亡,留学生的态度不是反对清政府,A项错误;湖北军政府建立和黄花岗起义均发生在1911年,不是促使1905年前后留学生对清政府态度改变的原因,BD项错误。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开始出洋学习,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逐步动摇B.表明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开始【答案】A【解析】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开始出洋学习,常被诬为卖国”,到“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可知,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对外国的态度由排斥到学习,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故选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清末新政以失败告终,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体西用”思想,排除D。6..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历史教训;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n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历史教训;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可知,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借鉴了太平天国的经验和教训,这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B正确;据材料“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可知,材料强调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面影响,A说法片面;太平天国运动要建立的是小农社会,即使胜利,也不会改变封建生产关系,C违背史实;D违背史实。7.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的总数由以前的80家猛增到933家。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列强在华设厂总数的猛增主要和《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内容有关,故选C项;《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没有相关内容,排除;《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排除D项。故选C。8.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对该现象较合理的解释是A.《临时约法》的颁布B.“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C.“政党群兴,党争随起”D.“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国,但此后中国相继建立专制政权,传统帝制观念根深蒂固,国民思想亟需改造就是原因之一,“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的说法符合题意,D项正确;《临时约法》的颁布从法律上肯定了主权在民,不是专制建立的原因,A项错误;“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专制政权相继建立的原因,B项错误;“政党群兴,党争随起”会影响政局稳定,不是导致专制政权建立的原因,C项错误。9.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正式将“五族共和”确定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方针。据此可知,孙中山\nA.对清政府态度出现逆转B.认为民主革命任务业已完成C.倡导民族平等思想观念D.开始了建设中华民国的思考【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体现了孙中山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思想,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清政府的态度,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建设中华民国,故D项错误。10.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在各地致来的贺电、函札中,“或称大总统陛下,或书恭请圣安等字样"。这一现象折射出A.民主共和政体徒有其表B.辛亥革命未触动传统文化C.封建皇权观念影响较深D.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答案】C【解析】各地致来的贺电、函札中既有称呼大总统陛下的,也有书写恭请圣安的,后者是封建皇权在观念上的一种反映,说明当时封建皇权观念影响较深,C正确;题干内容与民主共和政体无关,排除A;题干中的称呼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排除B;D不符合史实,临时大总统权力受到制约,排除。11.1895年5月底,日军大举南下新竹苗栗。这一带是客家人迁台的大本营,民性强悍异常,日军决定以大炮攻击,全面屠杀,客家同胞用他们的血肉写下了一页最悲壮的台湾抗日史。下列关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台湾人民的斗争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B.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日军遭到了黑旗军和义军的伏击C.台湾各族人民在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的领导下组成义军进行抗日D.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人民在丘逢甲、徐骧等人的领导下痛击日本,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故A选项符合题意;台湾各族人民在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的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郡并肩作战,先后在新竹、台中、彰化等地痛击日本,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日本遭到黑旗军和义军的伏击,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台湾领土的割让,台湾各族人民在爱国志士丘逢甲、徐骧的领导下组成义\n军,与刘永福的黑旗郡并肩作战,进行抗日,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反割台斗争最后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12.如图为甲午战争时期中日军事体制对比示意图。由此可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是A.缺乏统一指挥,战斗力下降B.各自为战,不服从中央指挥C.勾心斗角,内部的消耗严重D.保存自身的实力,消极避战【答案】A【解析】与日本相比,中国四个舰队从属于四个不同的机构,说明缺乏统一指挥,使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大大下降,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均排除。故选A。13.1912年1月28日,参议院在南京成立,行使立法权,具有国会性质。与同时期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相比,参议院的权力特别大,除了立法权,它还跟总统共同行使行政权,章炳麟评价其为“数十百议员皇帝",“其尊与帝国之君相似"。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革命派对西方民主认识不足B.限制袁世凯专权的主观意图C.民主共和观念已然深入人心D.革命派力量强大主导政权建设【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参议院除享有立法权外,还与总统共同行使行政权的直接原因是,革命派意图以此限制袁世凯专权,B项正确;“革命派对西方民主认识不足”不是导致参议院权力大的直接原因,A项错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革命派力量弱小,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项错误。14.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剪辫与留辫、放足与缠足、洋装与长袍、鞠躬与跪拜、科学与迷信等长期并存,一副联语在当时颇为流行:“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运动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D\n【解析】据材料“阴阳合历”结合所学可知,阳历是中华民国后实行的,因此材料应该是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D符合题意;A、B、C均是清政府统治时期,A、B、C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阴阳合历”,考查的是学生对民国时期相关知识的理解。15.1918年,陈独秀认为义和团是“可笑可惊可恼可悲的往事”。1924年,陈独秀提出“义和团藐视条约,排斥外力外货及基督教,义和团排斥帝国主义者之走狗,都无可非难”。这一变化A.意在号召民众反帝反封建B.符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适应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D.表明陈独秀存在右倾主义倾向【答案】A【解析】陈独秀对义和团评价由贬低到赞扬,体现了他利用义和团号召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意图,故选A;贬低义和团不符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排除B;此时北伐战争尚未开始,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陈独秀的右倾主义倾向,排除D。故选A。1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评论旨在说明五四运动中A.学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B.工人阶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段评论旨在说明工人阶级对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五四运动中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排除C项;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标志着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D项。【点睛】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运动前期的中心是北京。自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从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运动波及全国,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17.如图历史上是某一时期某一政府发行的宣传画,对此判断正确的是\nA.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B.抗日战争时期;伪满洲政府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D.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政府【答案】B【解析】宣传画中“满日携手”可知,这里的满指的是日本扶植下的伪满洲政府,时期是抗战时期,选项B正确;甲午战争时期,中日爆发了战争,与宣传画内容不符,排除A;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并未和日本合作,排除C;日俄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尚未建立傀儡政府,因此选项D排除。18.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工业设施、战略物资、科研设备以及各研究所和部分高校,经长江水路院海铁路和各条公路悄悄运往内地。这一举措A.激发了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热情B.旨在缓解日本侵华带来的军事压力C.打破了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封锁D.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工业设施、战略物资等悄悄运往内地,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D项正确;激发了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热情与“悄悄运往内地”不符,A项错误;大量物资和人员向内地转移,并不能缓解日本侵华带来的军事压力,B项错误;向内地转移物资与打破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封锁”无关,C项错误。19.1941年又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发展人民的合作事业,扶助手工业的发展。”该政策的制定表明中国共产党A.发展边区生产坚持长期抗战B.保护私有财产放弃最高纲领C.与资产阶级合作反对国民党D.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筹备建国【答案】A【解析】1941年正值抗战相持阶段,边区政府在施政纲领中实行开明的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制定表明当时中共意在发展边区生产以坚持长期抗战,A正确;保护私有财产并不意味着放弃实现共产主义,排除B;1941年正处于两党合作时期,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排除C;“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说明当时鼓励私有经济发展,而且筹备建国与题干时间1941年明显不符,排除D。20.五四运动后,中国舆论界出现了个人主义与集团主义的论争。到20世纪30年代末,个人主义被边缘化,个人为团体服务乃至奉献的言论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出现这个变化的主要\n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国民党钳制言论自由C.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D.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答案】C【解析】20世纪30年代末,个人主义被边缘化、个人为团体服务和奉献言论成为舆论主导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是当时的时代主题,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20世纪3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要矛盾不符,A项错误;国民党钳制言论自由、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与讲究个人为“团结服务”的“奉献”精神成为主流价值观不符,BD两项错误。21.一位政治人物呼吁:全国各党各派要放弃成见,停止内战及一切敌对行为;团结一致,抵御外侮,集中力量来奋斗救国。这种情况最可能出现在A.曾国藩对太平天国将领的招降公告B.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时的登基宣言C.九一八事变以后毛泽东的抗日声明D.抗战胜利后将介石对共产党的谈话【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全国各党各派要放弃成见,停止内战及一切敌对行为;团结一致,抵御外侮,集中力量来奋斗救国”体现了争取全国团结抗日的意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抗战胜利后也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故D错误。22.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实行革命的办法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1921-1922年其党员人数从56人仅增加到197人,这种组织力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急切想要成就的革命目标还相差很远。为此,中国共产党A.积极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修改民主革命纲领C.提出革命统战线主张D.广泛发动工农运动【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1922年、组织力量发展、追求革命办法实现革命目标等史料可证,共产定旨在扩大革命力量寻求革命的合作对象,故选C项;A项信息共产国际一直在帮助指导中共革命活动,故排除A项;B项史实是中共二大进行修改民主革命纲.领,排除B项;D项内容开展工人运动在一大后中共就积极组织和发动,而发动农民参与革命主要在国民革命时期,故排除D项。\n23.某学者认为:“经过8年抗战,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被削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被动摇,人民革命和人民民主力量空前发展,中国共产党达到完全成熟。”在该学者看来,抗日战争A.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使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是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削弱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被动摇,人民革命和人民民主力量空前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D项正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A;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排除C。所以选D24.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由此可见,七届二中全会A.对建立新型政权作出重要论断B.标志着中共成为新的执政党C.开创了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D.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主要考查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内容。通过材料“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出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即将建立的新政权作出了重要的论断,故A正确;通过材料“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中共对新政权的建议是建立联合政府,而不是中共成为执政党的政府,排除B;中国新型政治协商制度的开创是以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会议为标志的,排除C;七届二中全会得到中国各政党的广泛拥护,说法错误,排除D。\n【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材料“共产党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新政协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20分)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的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到1947年,它已有纺锭177万枚,线锭33万枚,布机4万余台,分别占全国纺锭数的39.26%、线锭数的70.7%、布机数的60.9%。1946年生产绵纱42.6万件,1947年增为74.5万件,分别占全国绵纱产量的32%和39%;……战后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独占了敌伪纱厂积存的大量原料,……公司利用雄厚实力,操纵全国绵纱市场,同时承包全国军队用布用纱任务。……这些特权,使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成为一个具有专卖色彩的工商一体的垄断性集团……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与国家银行关系密切。——《抗战胜利后形成的国家资本企业集团》材料三抗日战争后期……赴美留学的中共党员和“建社”成员,遵照南方局的指示,一面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一面广交朋友。1945年夏,董必武到旧金山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会后到纽约主持成立了以“星五座谈会”为代号的“中共在美领导小组”。在该小组领导下,从1946年初到1947年,在美留学、工作的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在留美科技人员集中的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明尼苏达、旧金山、洛杉矶等大中城市建立了“建社”和类似的小型科技组织。随着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1948年便开始组织一些科技人员或回解放区参加建设,或到国统区准备迎接解放。从新中国成立前夕至50年代中期,在国外主要是在美国留学或工作、造诣很深的高级科技人员相继回国,形成了一次次高级科技人员回国潮。——《重庆抗战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和结束战争的理由。(4分)(2)结合所学知识,你赞成《日本天皇停战诏书》中提出的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吗?\n请列举至少1例史实证明你的看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8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主要特征和形成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共南方局派出的留学生在国家发展上的突出作用。(4分)【答案】(1)目的:为了寻求东南亚的安定。停战的理由: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全、英美宣战与日本侵略的目的一致、战争失败已经成为定局、美国使用原子弹。(2)不赞成。史实:如:细菌战等反应侵略性的都可以。意义:(对中国)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泛侵略战争,(对世界)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建议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都可以)(3)特征:国家垄断集团(或者答其它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相关的特征性词语)。原因:战后接受日本在华企业,操纵市场,与国家政治、军队、银行等有紧密联系。(4)有利于学习和传播先进的科技成果:有利于扩大中共在国际上的影响,推动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解析】(1)目的根据材料一“同享万邦共荣之乐……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可知日本发动战争目的在于为了寻求东南亚的安定;二问理由根据材料一“……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结合所学从保全日本民众安全、英美宣战、战争发展趋势及美国原子弹的使用迫使其投降进行分析阐述。(2)结合所学可知,日本以寻求东南亚的安定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幌子,但在战争中使用细菌战、大肆屠杀百姓说明日本为侵略性的战争,故不赞成《日本天皇停战诏书》中提出的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意义结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从中国反侵略历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地位变化、对民主革命影响等进行阐述即可。(3)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使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成为一个具有专卖色彩的工商一体的垄断性集团”进行概括即可;原因根据材料二“独占了敌伪纱厂积存的大量原料,……利用雄厚实力,操纵全国绵纱市场,同时承包全国军队用布用纱任务……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与国家银行关系密切”可知,纺织建设公司的垄断性源于战后接受日本在华企业,操纵市场及与国家政治、军队、银行的紧密联系有关。(4)作用根据材料三“建立了“建社”和类似的小型科技组织……回解放区参加建设,或到国\n统区准备迎接解放……新中国成立前夕至50年代中期……高级科技人员相继回国,形成了一次次高级科技人员回国潮”从学习、传播先进科技成果、扩大中共国际影响、推动中国民族解放及巩固新政权进行阐述即可。26(12分)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具有多重意义的战争,其中之一是:对中华民族忽视海洋的惩罚。阅读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中国社会海权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阐述现代中国建设强大海权的必要性。【答案】原因:(4分答对两点即可)中国地形的特点是西边是喜马拉雅山、昆仑山,东部整个被大海包围着。在以蒸汽动力为基础的远程航海出现之前,征服大海远比征服中国困难,因此大海也成为古代中国天然的保护屏障;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区洋流系统变化复杂,出海成本和风险较大;中国式是依赖土地生存的农耕文明,社会管理体制的运作依赖这种人与土地的紧密结合。海权是对海上自由贸易保护而派生的。海军是农耕经济社会的额外负担,很容易把国家拖垮。必要性:(8分答对4点即可)海上有公海,但陆地上却没有“公地”,中国陆上发展的天然之路是走不通的。世界上陆地是分割开的,而海洋是相连的。只有通过走向海洋,才能走向世界。中国正经历从传统农耕“内向型经济形态”向“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形态”演变,世界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世界大国一方面为了永久的和平大家互相协作,另一方面,大家又磨刀霍霍大搞军事演习。维护合理的国家海洋利益的需要;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海洋作为一个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为国家安全带来了优势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解析】试题分析:本主要考察的是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地理环境、中西方经济不同等方面来分析传统中国社会海权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第二小问,从海洋的用处、中国经济的转型、海洋经济等方面来分析现代中国建设\n强大海权的必要性。考点:中国经济·海洋·海洋经济27.(20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它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2)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3)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里程碑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10分)【答案】(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n(2)“界碑”的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3)①在政治民主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②在法制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在经济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④在社会生活方面:剪辫。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解析】(1)“南京静海寺”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地。由“五色国旗”“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反映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指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2)由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合所学,“界碑”指《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结合所学,指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3)关于“表现”,可以从政治民主、法制、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关于“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没有改变我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说明。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单元质检卷三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课时规范练1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Word版带解析)
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单元质检卷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Word版带解析)
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单元质检卷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B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A卷(Word版带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B卷(Word版带解析)
火线100天安徽专版202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列强侵略人民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与抗争史
火线100天南充专版202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列强侵略人民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与抗争史
河南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二列强侵略人民抗争_近代中国的屈辱抗争练习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7-26 18:55:08
页数:21
价格:¥3
大小:733.1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