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B卷(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B卷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这说明当时A.俄美为获取利益而支持清廷B.英国极力对华进行侵略C.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2.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对外交涉事务的不断增加,各省自主设立了洋务局、交涉局之类的机构,作为对外交涉的职能部门。这反映出当时A.天朝上国观念已经消亡B.民族国家意识仍需加强C.缺乏国家层面外交机构D.中央对地方丧失控制力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西方,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果。这反映了当时A.美国政府侵犯中国外交主权B.清政府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C.传统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D.中国逐渐摆脱外交被动局面4.1877年,李鸿章在致郭嵩焘的信函中写道:“西洋政教规模,弟虽未至其地,留心咨访考究几二十年,亦略闻梗概。”但洋务运动时期,他践行的却是中体西用论所标示的内容。这说明李鸿章A.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引进西学B.对中体西用的弊端有所认识C.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全无认识D.为自己的政治投机开脱责任5.1904年4月,美国宣布无限期延长旨在排斥和虐待华工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次年5月,上海商务总会提出集体抵制美货,并致函美国领事:“不独贵国不能过问,即鄙国政府亦断不能强令购买,盖买与不买,人人自有权也。”全国各地绅商和\n市民纷纷响应倡议。这些可以说明A.不平等条约压制了工商业发展B.领事裁判权遭到中国民众反对C.国民干预外交的观念初步形成D.三民主义对国民的影响力扩大6.从如表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变化中可以看出A.均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B.其中立宪派比维新派更倾向于革命C.革命派的主张比较符合卢梭的政治学说D.因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7.【滚动考查西方代议制】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在近代中国“正是通过这次和谈,中国人的相互容忍和相互妥协,使中国避免了一次法国大革命式的战争,避免了一次大规模的血腥屠杀。”使其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这次“妥协”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D.让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避免了内战8.1897年11月1日,山东曹州的村民杀死两名德国传教士。以此为契机,德军远东舰队强行整陆胶州湾。而在此前两个月德国就已通知俄国,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在不久德国占领胶州博时,俄国外交大臣即刻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德、俄如此对华的根本原因是A.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矛盾很激烈B.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C.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D.列强在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9.甲午战后,日本出版学术著作,向世界呈现日本人眼中的中日战争,证明日本遵守西方国际法并愿意接受西方文明,而中国是不遵守国际法的未文明开化的国家,其意图是\nA.为“三国干涉还辽”正名B.证明其发动战争的合理性C.展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D.加入八国联军侵华的计划10.容闳(1828—1912),毕业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11.19世纪中后期,本应学外文及西学的广州同文馆学生,却因学中学而导致西学荒疏;受过西学专门训练的严复、马建忠等,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这反映了A.危机加深激起国人抵制西学B.传统观念与西学传播的冲突C.西学人才缺乏社会需求D.制度变革成为时人选择12.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前所未有的创办学会的热潮。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止,各地兴办的各类学会就有70余个,有政治性学会,也有各种专门学会,如算学会、测量会、不缠足会、农学会、法律学会等。这反映出当时A.民众结社权利得到清廷认可B.维新变法运动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C.近代中国救国思潮的复杂性D.维新进步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13.孙中山晚年认为:“自由万万不可用到个人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个人不可太多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孙中山这一主张A.有利于凝聚国人力量以救亡图存B.强调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注重建立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促成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14.甲午战争以前,容闳就曾立志:“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竞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甲午战争以后,无数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蒋梦麟就曾以“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作为学业选择的出发点。这表明A.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B.革命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C.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思想觉醒D.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的发展\n15.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且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A.忽视无产阶级领导作用B.积极筹建农民政党组织C.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D.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6.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是“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和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出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工人运动的发展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7.有学者认为,十四年抗战史的主要依据在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十四年没有间断过,中国人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饶的抗争,应该记入抗战史册。据此可以认定历史研究A.要依据历史学者观点B.要贯通整体看待历史C.要以考古发现为依据D.不能还原历史的原貌18.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侨胞通过筹集资金和物资等方式,甚至许多侨胞直接奔赴国内抗日战场,履行炎黄子孙保家卫国的职责,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A.国民政府抗战路线感召力强B.侨胞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C.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D.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效果显著的根本保证,排除B;材料反映广大侨胞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抗战,不属于国共合作的问题,排除D。19.据1938年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该信息A.认为中国抗战局势发生重大转折B.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的影响C.迫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D.坚定了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信念\n20.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取得长沙大捷,英国《泰晤士报》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以下有关对长沙会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成为扭转远东战局的关键B.抗日战争由此进入防御阶段C.未改变中国战场的整体格局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21.“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上述宣言的发布A.促成了统一战线B.推动了国民革命C.强化了土地革命D.削弱了中共武装22.1936年7月,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指出:“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须是运动战。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性质的第二种方针。”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批判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B.推动了红军战略转移的顺利进行C.分析了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D.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策略23.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24.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日本大规模地正面进攻,中国内迁工业并未有太大发展。直到战略防御阶段结束以后,迁矿迁厂现象基本告一段落,迁入西南地区的工厂才陆续开工,民族工业的稳定发展才展现出来,许多资本家,甚至华侨也到内地投资设厂。这主要说明当时A.华侨投资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关键B.敌后战场的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nC.工业内迁速度过缓影响经济发展D.工业的发展与整个战局关系密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25分)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6分)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8分)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6分)材料四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邓小平文选》《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24日)(4)依据材料四,分析指出邓小平提出这一外交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任举2例说明其外交实践。(5分)26.(12分)【滚动考查英国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统治集团从克伦威尔的革命中吸取了一个教训,他们认为之所以发生革命,是因为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了,一部分支持国王,一部分反对国王,双方互不相让,才引发了\n战争,这样就出现妥协,一方面打倒专制的王权,一方面保留了王位。这以后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钱乘旦著《西方那一块土》材料二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我们希望,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她所期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全新的政治制度”最终确立起来的方式及这种制度对英国政治运作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革命“是否已经达到目的”。(6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下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1)下图漫画反映了抗战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简要评价当时中国正面战场中的抗战。(5分)材料二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n(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10分)第三单元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B卷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这说明当时A.俄美为获取利益而支持清廷B.英国极力对华进行侵略C.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C【解析】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说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故C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采取的政策,无法体现俄美支持清廷,排除A;B不能反映材料的本质,排除;材料反映出清政府仍然推行中国传统外交,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实质分析解答。2.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对外交涉事务的不断增加,各省自主设立了洋务局、交涉局之类的机构,作为对外交涉的职能部门。这反映出当时A.天朝上国观念已经消亡B.民族国家意识仍需加强C.缺乏国家层面外交机构D.中央对地方丧失控制力【答案】B【解析】从材料“各省自主设立了洋务局、交涉局之类的机构,作为对外交涉的职能部门”可以看出,当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代表国家的对外机构,而只是各地自行设立相关机构,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仍需加强,B正确;“已经消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C项只是对材料的表面的理解,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出“丧失控制力”,排除D项。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西方,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n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果。这反映了当时A.美国政府侵犯中国外交主权B.清政府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C.传统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D.中国逐渐摆脱外交被动局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诸国”,可以得出传统华夷观念仍然影响清政府外交行为,故答案选C项。A项不符合本题主旨,且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清政府不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冲突,排除。4.1877年,李鸿章在致郭嵩焘的信函中写道:“西洋政教规模,弟虽未至其地,留心咨访考究几二十年,亦略闻梗概。”但洋务运动时期,他践行的却是中体西用论所标示的内容。这说明李鸿章A.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引进西学B.对中体西用的弊端有所认识C.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全无认识D.为自己的政治投机开脱责任【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李鸿章强对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有留心考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践行改革中推行的却是中体西用的思想,仍然强调中国的伦理纲常不能变,这体现出李鸿章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引进西学,而没有进行彻底的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中体西用的弊端,排除B项;李鸿章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所了解,排除C;李鸿章并没有为5.1904年4月,美国宣布无限期延长旨在排斥和虐待华工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次年5月,上海商务总会提出集体抵制美货,并致函美国领事:“不独贵国不能过问,即鄙国政府亦断不能强令购买,盖买与不买,人人自有权也。”全国各地绅商和市民纷纷响应倡议。这些可以说明A.不平等条约压制了工商业发展B.领事裁判权遭到中国民众反对C.国民干预外交的观念初步形成D.三民主义对国民的影响力扩大【答案】C\n【解析】针对美国出台排斥和虐待华工的条款,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说明国民以实际行动干预了外交,故选C;材料并未反映美国对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压制,排除A;中国民众反对的不是领事裁判权,排除B;材料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D。故选C。6.从如表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变化中可以看出A.均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B.其中立宪派比维新派更倾向于革命C.革命派的主张比较符合卢梭的政治学说D.因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变化的数据,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是以民众为主体,宣扬西方的民权和平等、自由等观念,最终要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政体,这些主张符合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和“民主共和”等政治学说,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都属于资产阶级派别,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立宪派和维新派都是主张改革,而不是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看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观念变化是因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导致的,故D项错误。故选C。7.【滚动考查西方代议制】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在近代中国“正是通过这次和谈,中国人的相互容忍和相互妥协,使中国避免了一次法国大革命式的战争,避免了一次大规模的血腥屠杀。”使其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这次“妥协”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D.让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避免了内战【答案】A【解析】根据“正是通过这次和谈,中国人的相互容忍和相互妥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和谈,让清帝退位,避免了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从\n而结束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中的内容,与国民革命、抗战无关,排除BC项;国共最终还是爆发了内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8.1897年11月1日,山东曹州的村民杀死两名德国传教士。以此为契机,德军远东舰队强行整陆胶州湾。而在此前两个月德国就已通知俄国,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在不久德国占领胶州博时,俄国外交大臣即刻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德、俄如此对华的根本原因是A.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矛盾很激烈B.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C.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D.列强在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19世纪末,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列强实力大增,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是俄、德在华瓜分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据材料“山东的已成……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可知两国未争夺中国山东,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俄、德两国侵占中国权益,未涉及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故B项错误;据材料“德国刚刚占领胶州湾,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清”可知俄、德两国在瓜分中国的过程存在利益勾结,题目问原因,此项反映的是现象,故D项错误。故选C。9.甲午战后,日本出版学术著作,向世界呈现日本人眼中的中日战争,证明日本遵守西方国际法并愿意接受西方文明,而中国是不遵守国际法的未文明开化的国家,其意图是A.为“三国干涉还辽”正名B.证明其发动战争的合理性C.展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D.加入八国联军侵华的计划【答案】B【解析】甲午战后,日本声明日本遵守西方国际法并愿意接受西方文明,而中国是不遵守国际法的未文明开化的国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意图是为了寻找其发动战争的借口,即证明其发动战争的合理性,故B正确;材料和“三国干涉还辽”无关,故A错误;甲午战争不是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故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的意图,且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10.容闳(1828—1912),毕业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n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答案】B【解析】容闳肯定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但认为光有爱国热情还不够,必须正确引导,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所用。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民众爱国热情的引导,并非民众缺乏爱国热情,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必须“纳入政府的领导”,排除C项;材料只针对“民气”的引导,没有涉及对民众的管理,排除D项。11.19世纪中后期,本应学外文及西学的广州同文馆学生,却因学中学而导致西学荒疏;受过西学专门训练的严复、马建忠等,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这反映了A.危机加深激起国人抵制西学B.传统观念与西学传播的冲突C.西学人才缺乏社会需求D.制度变革成为时人选择【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学西学的学生专注于学习中学并参加科举考试,说明作为新生事物的西学遭到国人抵制,反映出中西观念冲突剧烈,故排除C选B;此时民族危机加深,为实现富国强兵学习西方成为必然选择,排除A;严复、马建忠等人都致力于科举,与制度变革矛盾,排除D12.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前所未有的创办学会的热潮。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止,各地兴办的各类学会就有70余个,有政治性学会,也有各种专门学会,如算学会、测量会、不缠足会、农学会、法律学会等。这反映出当时A.民众结社权利得到清廷认可B.维新变法运动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C.近代中国救国思潮的复杂性D.维新进步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答案】D【解析】维新运动时期,各种学会的创建说明当时维新进步思想在中国得到了传播,故D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结社属于民众的民主权利,当时清政府不会认可,故A错误;当时维新思想主要在中国上层知识分子中传播,维新变法运动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B错误;救国思潮的复杂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故选D。13.孙中山晚年认为:“自由万万不可用到个人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个人不可太多自\n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孙中山这一主张A.有利于凝聚国人力量以救亡图存B.强调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注重建立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促成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答案】A【解析】材料中孙中山强调了国家自由要高于个人自由,是追求国家利益至上的体现,有利于凝聚国人力量以救亡图存,A正确;B项主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项未体现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14.甲午战争以前,容闳就曾立志:“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竞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甲午战争以后,无数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蒋梦麟就曾以“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作为学业选择的出发点。这表明A.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B.革命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C.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思想觉醒D.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的发展【答案】A【解析】容闳、蒋梦麟等青年都立志报国,在个人选择上追求“有益于中国者为之”和“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体现了他们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的结合,故选A;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革命手段,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工业和洋务运动的作用,排除CD。故选A。15.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且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A.忽视无产阶级领导作用B.积极筹建农民政党组织C.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D.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提出中国革命的动力应该关注农民,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体现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的探索,故选D;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说明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探索,不是纠正马克思主义失误,C错误。16.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是“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和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出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nB.工人运动的发展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答案】D【解析】据材料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革命青年”、“新青年”、“进步青年”三个阶段,其中“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是因为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D正确;五四运动以后“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无直接联系,A错误;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李大钊推动青年学生深入工厂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B错误;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C错误。17.有学者认为,十四年抗战史的主要依据在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十四年没有间断过,中国人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饶的抗争,应该记入抗战史册。据此可以认定历史研究A.要依据历史学者观点B.要贯通整体看待历史C.要以考古发现为依据D.不能还原历史的原貌【答案】B【解析】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十四年没有间断过,中国人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十四年抗战史的结论体现了贯通整体看待历史的历史研究方法,B项正确;历史研究要遵从唯物主义,而不是依据学者的观点,A项错误;对东北抗战的肯定和整合方法,不是考古研究的成果,C项错误;将整个中华民族抗争,连贯性、整体地分析,更好地还原了历史的真正面貌,D项错误。18.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侨胞通过筹集资金和物资等方式,甚至许多侨胞直接奔赴国内抗日战场,履行炎黄子孙保家卫国的职责,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A.国民政府抗战路线感召力强B.侨胞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C.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D.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效果显著【答案】C【解析】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侨胞通过各种方式,“履行炎黄子孙保家卫国的职责,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反映了广大侨胞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民族大义,说明\n了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故选C;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军队和政府抗战,排除A;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排除B;材料反映广大侨胞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抗战,不属于国共合作的问题,排除D。19.据1938年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该信息A.认为中国抗战局势发生重大转折B.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的影响C.迫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D.坚定了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信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38年的路透社电讯信息主要是报道了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本的战争的胜利,这促使了英国人对抗战的新认识,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这篇报道有利于宣传抗日,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抗战局势发生重大转折,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信息,故C项排除;材料主要是扩大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不是对英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故选B。20.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取得长沙大捷,英国《泰晤士报》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以下有关对长沙会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成为扭转远东战局的关键B.抗日战争由此进入防御阶段C.未改变中国战场的整体格局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长沙会战是中国军队在日军突袭珍珠港后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一次攻势,也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记录。鼓舞了人心,成为扭转远东战局的关键,故选A,排除C;抗日战争进入防御阶段是在武汉会战后,排除B;粉碎日军速亡中国计划的是淞沪会战,排除D。故选A。21.“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上述宣言的发布A.促成了统一战线B.推动了国民革命\nC.强化了土地革命D.削弱了中共武装【答案】A【解析】在该宣言中,中共中央接受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停止推翻国民党政权的行动,取消苏维埃政府并取消红军名义和番号,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日本侵略活动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中央通过取消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名义与番号,表示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积极推动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团结抗日,故选A;红军的出现是在国民革命失败以后,排除B;中共中央取消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名义,说明不是强化土地革命,排除C;中共中央的做法是表示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并没有削弱中共武装,排除D。故选A。22.1936年7月,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指出:“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须是运动战。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性质的第二种方针。”毛泽东的这一论述A.批判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B.推动了红军战略转移的顺利进行C.分析了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D.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策略【答案】D【解析】毛泽东指出中国抗战胜利,要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为辅,这与中国抗战的实际相符,因此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策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的片面路线,而是强调战略方式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红军,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而是强调抗战的策略,排除C项。23.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中国有一大批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n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1919年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自由平等的思想和爱国思潮,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到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勤工俭学,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不能得出“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的结论,故排除B项;D项的“社会的共识”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24.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日本大规模地正面进攻,中国内迁工业并未有太大发展。直到战略防御阶段结束以后,迁矿迁厂现象基本告一段落,迁入西南地区的工厂才陆续开工,民族工业的稳定发展才展现出来,许多资本家,甚至华侨也到内地投资设厂。这主要说明当时A.华侨投资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关键B.敌后战场的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C.工业内迁速度过缓影响经济发展D.工业的发展与整个战局关系密切【答案】D【解析】抗战全面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迁工业没有太大发展,直到日本大规模正面进攻基本停止后,民族工业才得以陆续开工和稳定发展,说明当时工业的发展与整个战局关系密切,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华侨投资”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关键,A项错误;“敌后战场的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工业内迁速度过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25.(25分)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6分)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8分)\n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6分)材料四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邓小平文选》《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24日)(4)依据材料四,分析指出邓小平提出这一外交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任举2例说明其外交实践。(5分)【答案】(1)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3)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要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4)出发点: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举例: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新型区域合作。【解析】(1)根据“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可知作者的核心观点在于通过法律途径来修改不平等条约以废除领事裁判权。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列强最早取得领事裁判权是在19世纪40年代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属一系列条约中,该权力的取得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司法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根据“在国内反帝爱国的压力下”、“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以及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其结果是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实现了巴黎和会上未能实现的部分目标,也迫使日本放弃了“二十一条”中的某些条款。\n(3)根据“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另起炉灶”、“打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同时要求收回香港主权,实行一国两制。(4)根据“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可知该外交方针的出发点在于为国内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实践这一外交方针,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新型区域合作。26.(12分)【滚动考查英国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统治集团从克伦威尔的革命中吸取了一个教训,他们认为之所以发生革命,是因为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了,一部分支持国王,一部分反对国王,双方互不相让,才引发了战争,这样就出现妥协,一方面打倒专制的王权,一方面保留了王位。这以后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钱乘旦著《西方那一块土》材料二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我们希望,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她所期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全新的政治制度”最终确立起来的方式及这种制度对英国政治运作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革命“是否已经达到目的”。(6分)【答案】(1)方式:光荣革命及《权利法案》的颁布。影响: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不同团的权益之争,通过议会得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2)达到目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未达到目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解析】(1)“确立的方式”,根据材料一信息“这样就出现妥协,一方面打倒专制的王权,一方面保留了王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光荣革命及《权利法案》的颁布。\n“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有利于防止专制统治、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等角度分析。(2)“达到目的”,根据材料二信息“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等角度分析。“未达到目的”,依据所学知识从袁世凯攫取胜利果实、未能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等角度分析。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下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1)下图漫画反映了抗战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简要评价当时中国正面战场中的抗战。(5分)材料二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10分)【答案】(1)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重创了侵华日军,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2)对中国而言: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n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解析】(1)由材料“1937年10月23日”、“上海日军”和“抗战”,可知指淞沪会战。结合所学,历史事实: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发动八一三事变,试图占领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重创了侵华日军,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虽经中国军队浴血拼杀,但最终上海沦陷。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答为: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而丧失大量国土。(2)由材料“用来扩军……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可见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进而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法西斯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二战战败投降。就中国而言,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和人民负担,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26 18:55:09 页数:21
价格:¥3 大小:79.5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