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课时规范练1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时规范练17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21·四川眉山三模)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加工后的经丝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2.(2021·山西晋中三模)当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根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据此可知(  )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自然经济在冲击下彻底瓦解C.中国面临劳动力过剩的危机D.列强侵略使得部分农民破产3.(2021·江西南昌三模)1893年10月,织布局突起大火,连忙赶往英法美租界请求救火,却遭拒绝。11月,李鸿章重新募集资本100万两,再次抢滩上海城,取名“华盛”,在上海、宁波、镇江等处设立10个分厂。由此可见当时(  )A.民族工业摆脱列强的控制B.洋务企业走出发展困境C.官办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D.求富以自强的图存意志4.(2021·吉林长春三模)1880年,开平煤矿正式投产,下图是开平矿务局发行的一张股票。股票正面盖有“开平矿务总局关防”8字红印,背面是以两架蒸汽绞车为背景的生产运输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A.洋务企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机器生产成为工业发展主流C.洋务派以挽回利权为目的D.利用民间资本缓解经费压力\n5.(2021·江西鹰潭二模)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进一步敞开,外国商品的输入激增,其中棉纱成为向中国输入棉纺织品的主要部分。1868年进口棉纱5.4万担,1894年达到116.2万担,增长了20倍。这表明(  )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空前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中国近代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6.(2021·安徽“江淮十校”三联)下表是一位学者统计的1873—1893年清政府进出口税率。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年代1873年1883年1893年进口税率4.9%4.8%3.4%出口税率8.4%10.8%7.3%A.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增长B.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C.进口商品拥有广阔市场D.民族经济发展空间受限7.(2021·贵州适应性测试)下图是1878—1930年“实业”一词的使用频率图,其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该词使用频率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B.实业救国思想成为主流C.洋务运动刺激的结果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8.(2021·江苏南通三模)下图是中国近代史某著作的部分目录。其中“第二节”应为(  )第二章 《辛丑条约》与新政形势下社会政治的变动第一节 中外关系的表面和缓与列强加紧在华掠夺利权第二节 …………第三节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第四节 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动向A.洋务运动和中国早期的近代化B.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和传播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D.民国初年社会形势发展状况9.(2021·河北保定二模)1913年7月13日民国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要求各省民政长提倡工商业,对所有路、矿、林、垦、蚕桑、畜牧以及工艺场、厂及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可见,民国政府(  )\nA.继承了晚清政府的大政方针B.旨在收回列强控制的经济权益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D.注重工商业发展的连续性10.据史料统计,1912—1921年,荣氏企业的福新面粉厂陆续建成开工8个厂,茂新面粉厂也从两个厂增加到4个厂,面粉日产能力占全国的1/4,几乎操纵了全国的面粉市场。张謇的大生纱厂一厂新增纱锭5万枚,郭氏兄弟的永安纺织公司的初创资本达到600万元。据此可知,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晚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C.民族企业摆脱对外依赖D.民族工业发展适逢良机11.(2021·黑龙江哈九中四模)1936年国民政府出台《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征分类的累进制所得税,主要对资本所得、薪酬所得和存款所得征收。1943年对所得税进行调整,开征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遗产税等,同时将原本属于地方税的营业税划归直接税,成为中央税。这些政策调整本质上(  )A.改变了国家税收结构体系B.体现了战时政府职能的强化C.满足了抗战时期财政需要D.推动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到来12.(2021·湖北十一校二联)1949年4月出版的《中国豪门》一书中记载:中纺公司在三十四年即成立……中纺接收敌伪工厂达六十一单位,共纱锭一百七十五万八千四百八十枚(占全国百分之四十),线锭三十三万零二百五十六枚,布机二万八千五百九十一台……中纺资产约值三万五千亿之多(三十六年春),工人达八万之多……中纺现在既为中国银行系统的人掌握(如青岛、天津各地经理,几全为中行分子),过二年以后,便可以出售民营。据此可知(  )A.民族工业发展困境因此缓解B.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C.国民政府已经放弃经济统制D.官僚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壮大二、非选择题13.(2021·广西5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数量统计图材料二 1864—1894年中外贸易统计(单位:千海关两)年份净进口值(A)净出口值(B)净进出口总值出入超(B-A)\n原统计值修正值原统计值修正值原统计值修正值原统计值修正值1864—1869年平均63148671285576462084119012129211-7384-50441870—1874年平均66422708456672074762133142145607+298+39171875—1879年平均72868747537133279961144200154715-1536+52081880—1884年平均79050797847080480156149854159941-8246+3721885—1889年平均102722942038348493397186206187600-19238-8061890—1894年平均141932125399107083117687249015243087-34849-7712——以上材料均摘自虞和平《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通商口岸和外贸态势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状况并说明出现此种状况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4—1894年中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4.(2021·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部分学术观点。角度内容资本主义发展动力和环境中国经济的艰难“惊异到了可怕的程度”,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来自中国封建社会内部新生力量对旧的生产关系的突破,而是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冲击。中华民族的经济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虽然近代中国确实是历经苦难,危机四伏,但不一定是这个社会的沉沦,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力也有发展进步资本主义发展和不发展的争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仅应该包括外国资本,还要把过去被开除的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国家资本,都包括到中国资本主义之中,它们同属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明确表示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要全面估计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还应该包括官僚和买办资本,在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适应三个方面——整理自徐建生《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讨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一条或者多条信息,提出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就所提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需有史实依据。)\n答案:一、选择题1.C 解析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一些地区将土丝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可见是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而出现的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故选C项;材料只体现上海周边地区,且没有进口与出口的对比,不能证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排除A项;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而出现的变化,而不是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排除D项。2.D 解析据材料“当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可知,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破产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故选D项;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入,但题干无法得出具体时间,排除A项;在近代,自然经济并未彻底瓦解,排除B项;仅凭自由劳动力的增加,无法得出劳动力过剩的结论,排除C项。3.D 解析据材料“请求救火……遭拒绝。……重新募集资本……再次抢滩上海城,取名‘华盛’”可知,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下,有志之士重新创办企业,求富以自强,维护清政府统治,故选D项;1893年,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列强的控制,排除A项;仅从材料一家企业的情况无法推知洋务企业走出发展困境,排除B项;据材料“李鸿章重新募集资本”可知该织布局为官督商办,排除C项。4.D 解析据材料“开平煤矿”“开平矿务局发行的一张股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平煤矿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企业,而发行股票是筹集民间资金的重要措施,说明清政府利用民间资本缓解经费压力,故选D项;商办企业指完全由私人出资创办、雇佣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而洋务企业一直是官办或官督商办,排除A项;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才开始了中国的机器生产,但中国依旧以手工业为主,排除B项;仅从材料中的股票信息无法看出洋务派的目的,排除C项。5.D 解析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进一步敞开,外国商品的输入激增”可知,19世纪6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开始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大,故选D项;材料强调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不是自然经济,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进口商品数量发生了变化,并不能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6.D 解析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1873—1893年中国进口税率不断下降,方便了外国商品的输入,挤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市场,故选D项;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进出口税率降低可能会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但不一定会快速增长,排除A项;我国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材料内容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近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进口商品市场有限,排除C项。7.D 解析据题表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一词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并达到峰值,说明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故选D项;\n清末政府只是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想在甲午战后兴盛一时,并未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问的是本质,而洋务运动的刺激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排除C项。8.C 解析190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故材料中的第二章第二节讲述的应该是20世纪初晚清的相关历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与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密切相关,故选C项;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和传播是在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也不符,排除B项;“民国初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9.D 解析民国初年,民国政府不仅要求各省提倡工商业,还下令保护和维持所有工厂及商办公司,清朝不危及民国国体的“保护兴业各法令”仍然适用等,说明民国政府注重工商业发展的连续性,故选D项;“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说明继承的是不抵触民国国体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外交政策,不能说明民国政府要收回列强控制的经济权益,排除B项;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与“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不符,排除C项。10.D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可知,1912—1921年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辛亥革命完成,而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获得良机,故选D项;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排除A项;1912年后清政府统治已经结束,排除B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侵扰,未能独立发展,排除C项。11.B 解析据材料“1943年对所得税进行调整,开征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遗产税等,同时将原本属于地方税的营业税划归直接税,成为中央税”可知,政府增加了税种,并且加强了中央对税收的控制,说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强化政府职能,故选B项;据材料“开征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遗产税等”可知,政府增加了所得税税种,并非改变税收结构,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政府通过所得税调整增加财政收入,其结果如何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2.D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纺公司接收的敌伪工厂很多,资产基本上被中国银行系统即官僚资本掌握,所以这些接收导致官僚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故选D项;官僚资本有特权可以利用,所以其力量越大越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官僚资本的发展,没有涉及国统区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项;由“过二年以后,便可以出售民营”可知当时仍然属于经济统制状态,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3.参考答案(1)状况: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所占比例中英国最高,美、德、法三国随其后,但三国与英国比例差距较大。原因:英国在17世纪确立君主立宪制,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也是近代最早侵华的列强,反映在在华洋行所占比例上,英国最高;而19世纪中后期,美、德、法资产阶级统治相继确立,工业革命逐步开展,这些国家也参与了侵华,但与英国实力差距较大,反映在在华洋行所占比例上,三国所占比例相对较小。\n(2)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兴办;西方列强随着工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市场需求;列强开始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影响: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国在中外贸易中由出超向入超转变,并成为常态;反映了西方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外资在华势力快速膨胀。14.参考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阐述: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加快了自然经济结构解体的速度,而且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运动引入西方科学技术,改变中国工业发展体系和模式,使机器生产、工厂模式在中国不断发展,促进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甲午战争之后,受实业救国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政治转型日益加快,经济的转型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甚至辛亥革命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发展方向,使资产阶级宪政民主制度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向。因此,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代表了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推进了政治转型的步伐,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17 16:52:03 页数:7
价格:¥3 大小:418.6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