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3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3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4
2
/34
3
/34
4
/34
剩余3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n知识“线路图”——体系构建 理清脉络\n线索“互联网”——要点整合 纵横贯通主题一 宋代的文官政治表现(1)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2)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3)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评价(1)积极: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2)局限: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n主题二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1.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对少数民族用兵失败,对辽、西夏、金以输纳“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3.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西夏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4.民族交融是主流,北宋与辽、西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民族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5.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中原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n主题三 宋朝社会平民阶层的崛起魏晋以来的士族势力逐渐衰落。隋唐时期,士族势力进一步退出历史舞台。两宋时期,平民阶层崛起,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1.官僚集团的平民化趋势:两宋时期,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使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大量平民阶层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集团。凭借家世入仕的官僚越来越少。2.地方乡绅的平民化趋势:两宋时期,乡绅的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拥有庞大资产和政治特权的士族衰落,地方乡绅大部分是由拥有科举功名或者退休的官员组成。他们乡绅的地位更多的是因为其科举功名或者德高望重,并无政治特权。\n3.经济关系的非特权化趋势:两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和魏晋时期的士族都控制着大量依附人口。到两宋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特权地主被庶族地主取代,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非特权地主成为地主阶层的主体。4.儒学思想的世俗化趋势:两汉时期的儒学是士人的特权。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儒学士人投身儒学的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儒学对平民的影响越来越大。5.文化艺术的平民化趋势: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两宋时期文化艺术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深刻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和风格,世俗文化逐渐成为文化艺术的主流。\n主题四 从贵族化到世俗化:古代文学艺术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整理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汉赋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出现;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n4.隋唐时期: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绘画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文化,风格多样;书法艺术成就辉煌。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5.辽宋夏金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小说、戏曲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n解题“金钥匙”——题型快攻 触类旁通一、高考选择题满分导练解题技法——变抽象为具体,仔细推敲巧做选择题类型1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高考大部分题目的设计是以相关知识为依托的,是教材上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具体事件的显性反映或隐性折射。但命题人设计的题干中往往不明确指出要考查的史实,这就需要我们把这些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史实。\n类型2将时空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考也特别注重按时间、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考生解题时要将时间、空间要素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使选择题的题干(问题)更加直接、具体。类型3将图表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史实图表型选择题主要指以图片、表格为载体呈现历史现象,对考生进行考查的一种题型,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有漫画、表格、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主要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具体的解题方法是: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纵横驰骋看变化(看趋势,找差异)”,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n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例][2021·八省联考辽宁卷,6]北宋中期,欧阳修上书对当时的茶盐禁榷制度建言:“为今议者,方欲夺商之利,一归于公上而专……专而反损”,“夫欲十分之利,皆归于公,至其亏少,十不得三,不若与商共之,常得其五也。今为国之利多者,茶与盐耳”。他主张()A.分利于商人以增加财政收入B.改变传统重农抑商政策C.取消对商人茶盐经营的限制D.加强对茶盐经营的管理[答案]A\n[解题要旨]材料中“北宋中期,欧阳修上书对当时茶盐禁榷制度”转化为具体事件,欧阳修对当时茶盐禁榷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夫欲十分之利,皆归于公,至其亏少,十不得三”转化为:这种急功近利不可取,“不若与商共之,常得共五”转化为:与商人共利。\n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历史事件,将时空信息转化为具体事件。根据“皆归于公,至其亏少,十不得三,不若与商共之,常得其五也”可知欧阳修认为如果实行茶盐官营,茶盐之利只能得到十分之三,而分利给商人则可能得到十分之五,所以他主张分利于商人以增加财政收入,故选A项;欧阳修论述的是茶盐经营,并不是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B项;欧阳修是主张分利给商人,并不是取消或加强对商人茶盐经营的管理,排除C、D两项。\n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1.[2022·四川德阳一模]北宋时,中央收回了州县的部分权力,通过设置通判、巡检、县尉等官职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并借由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来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乡村治理的制度完善C.地方官丧失了治理权D.中央权力向基层渗透答案:D\n点拨将“北宋时,中央收回了州县的部分权力”的文字材料转化为历史事件“设通判管理地方,再判断北宋对地方的治理”。并注重“对乡村民众的控制”。\n2.[2021·新高考山东卷,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n点拨将时空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历史史实。图中主要产粮区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长江下游地区,还有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分析判断这一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n3.南宋叶适认为“利”是“义”的物质内容,“抑利”的结果将使“义”本身成为空洞的概念,即“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叶适的主张()A.强调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主张B.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宣扬了理学家存天理的观念D.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答案:D\n点拨将材料信息“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转化为叶适认为应该肯定人对私利的追求,这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重义轻利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冲击。\n4.[2022·湖北八校联考]有学者指出,宋诗平易而富有理趣,宋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宋词婉约而阴柔,书法行楷流行而尚意,绘画由外向内一路演变,宋瓷气韵与意境简洁而素雅。宋代审美风尚体现了()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B.个体意识的初步觉醒C.程朱理学的理性之美D.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答案:C\n点拨将题干文字信息:“宋诗平易而富有理趣……宋词婉约而阴柔,书法行楷流行而尚意……简洁而素雅”转化为具体事件宋代的审美偏重理性。\n二、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材料解答型解题技法——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题型解读](1)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就是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运用文字材料,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主题所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理论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具有“小切口、小跨度、深分析”的特点,其设问都只有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特点。(2)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导向明确,命题形式新颖,能指引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向和对历史某一问题的思考,较好地考查学生微观和宏观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高考命题较多的题型。\n[方法技巧](1)紧扣主题,注意递进式材料解析题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设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地推进,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着,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直接或间接的答案。把握了设问之间的这层微妙关系,可以引导自己正确的思维方向。(2)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解答这类题目,答好第一问是关键。解答第一问时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同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顺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都要想清楚。如果是一材料多问的题目,对解题思路的要求则更高,因此要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n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例][2021·新高考广东卷,17](14分)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摘编自《汉书》等\n材料二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遁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n(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8分)\n[参考答案](1)背景: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朝焚书使先秦典籍散遗民间;汉武帝需要支撑大一统的理论。(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原因:河间献王献出的儒家经典是经过考证的。(2分)(2)原因:研究问题浮躁,不加甄别;(2分)空谈学问不务实。(2分)新内涵:经世致用;(2分)养成科学的研究精神。(2分)\n[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设计命题,是一道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设问直接明了,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1)根据设问,阅读材料,设置两个历史现象的分析比较点,分析其原因,注意前后两者的继承与发展。(2)紧扣主题运用回答历史特点和启示的方法技巧,从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性质、影响、评价等方面寻找历史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3)按解答顺序进行时空转换,确立比较的角度,根据题意确立比较点。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把收集到的零散的信息根据设问进行组织和串联起来,有效组织答案。表述时注意比较点的提示语。\n[技法点拨]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好儒学”和所学知识,从秦朝的焚书之举、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以及加强思想统治的需要等方面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河间献王好儒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等得出,河间献王献出的儒家经典是经过考证的。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多浮辩”和材料二中的“自遁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家研究问题浮躁,不加甄别,空谈学问不务实。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的“科学精神”“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指的是经世致用以及养成科学的研究精神。\n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5.[2021·八省联考重庆卷,16](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榷场,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设卫警戒,限制出入),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于两界。泗州场,大定间(1161~1189)岁获五万三千四百六十七贯,承安元年(1196),增为十万七千八百九十三贯六百五十三文。宋亦岁得课四万三千贯。——摘编自(元)脱脱《金史》\n材料二1115年冬,“阿骨打用杨朴策,始称皇帝,建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完颜希尹仿效汉字楷字,合女真语创制女真字,阿骨打“命颁行之”。自大定十一年(1171)起,在科举考试中专设女真进士科。女真人在创制、推广本民族文字的同时,积极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金世宗为了让不懂汉文的人学汉文化,命译经所翻译了《易》《书》《论语》《孟子》等,“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摘编自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n(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榷场设立的作用。(4分)答案:(1)作用:促进宋金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了两国的联系,促进了宋金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控制边境贸易,增加两国财政收入。(4分)解析:第(1)问作用:根据“榷场,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可知榷场是设置在两国边界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而且有较为严格的管理。通过贸易和互市,榷场起到了促进宋金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密切了两国的联系,促进了宋金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作用,并且有利于控制边境贸易,增加两国财政收入。\n(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女真人学习汉文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8分)答案:(2)措施:效仿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效仿汉字创制女真文字,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作用:促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有助于女真族和汉民族的民族融合,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发展。(8分)解析:第(2)问措施:根据“始称皇帝,建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国号大金”、“在科举考试中专设女真进士科”得出效仿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根据“完颜希尹仿效汉字楷字,合女真语创制女真字”得出效仿汉字创制女真文字,根据“积极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得出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是促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有助于女真族和汉民族的民族融合,促进了女真政权的发展。\n(3)综上,谈谈你对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过程的认识。(5分)答案:(3)认识:少数民族的融入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5分)解析:第(3)问认识: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少数民族的融入能够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容,从而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1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4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6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5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8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9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10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7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15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14课件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7-08 18:28:04
页数:34
价格:¥3
大小:449.5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