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4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4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9
2
/39
3
/39
4
/39
剩余3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n线索“互联网”——要点整合 纵横贯通主题一 明清时期的旧传统与近代化的新气象旧传统新气象政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经济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崛起,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文化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大成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对外关系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批传教士来华,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n主题二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变的制约因素1.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导致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及资本转化的进程。3.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分散性,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加之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4.思想观念: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n主题三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措施(1)通过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2)通过对内加强民族联系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行政管理、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厚待回归的少数民族、加强边防建设等。2.表现(1)明朝①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打退了瓦剌的进攻。②维持了与鞑靼俺答汗的和平友好关系,在边境开设互市,交换各自所需的物品。③抗击外来侵略,肃清倭寇。④郑成功抗击荷兰侵略,收复台湾。\n(2)清朝①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②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分裂势力的叛乱。③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委派驻藏大臣参与管理西藏。④加强对全国的行政管辖。设置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漠北蒙古各部。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两路。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设置办事大臣管理西藏、西宁两个辖区。\n主题四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本土性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有着自身的道路和独特的风格多样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多姿,领域广泛,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吸纳性中华文化有着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凝聚性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连续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承上启下,不断发展,有顽强的生命力\n解题“金钥匙”——题型快攻 触类旁通一、高考选择题满分导练解题技法——审题干、析选项,选择题常用解法选择题是历史学考和选才的两大题型之一,而且分值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选择题得分的高低,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很大,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历史选择题的基本特点:一是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选择题题量大、题型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命题,保证了较广的知识覆盖面;二是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全面到位,既可以考查历史学科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又可以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三是答案的唯一性,保证了评分的准确性和高考的公正性。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审题干、析选项、快速准确判断正确答案。\n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n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是透过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这一历史现象,认识这一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导致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审题干应注意抓题的关键信息,析选项主要是分析选项是否自身表述错误,与题干的表述是否吻合,再验证正确选项。\n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1.《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答案:C\n点拨材料反映张居正在生前拥有很大权力,死后以罪状示天下。围绕张居正生前、死后不同状况,判断所折射出的现象。\n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削弱相权答案:A\n点拨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都听命于皇帝,再判断这些变革反映的发展趋势。\n3.[2022·广西柳州模拟]据《苏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城“工匠各有专能……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这表明当时()A.手工业分工细致B.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C.劳动力市场活跃D.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答案:C\n点拨审题干:材料反映了明万历年间各行工匠在特定地点等待雇佣的情况。析选项:判断与题干“等待雇佣”相符的正确选项。\n4.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答案:A\n点拨明清时期反对传统礼教的小说增多,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界的活跃有关。\n二、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材料解答型解题技法——解答非选择题的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近几年高考试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命制试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运用材料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掌握好解题技巧是高考中“水平正(超)常发挥”的关键,应特别注意解答非选择题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1)答题没有思考的过程,看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解决办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n(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题意——紧抓“题眼儿”,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方法: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方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n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例][2021·新高考浙江卷1月,28,节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引自司马迁《史记》\n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摘编自《清实录》、张帆《中国古代简史》\n(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4分)(2)阅读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5分)\n[命题立意]选取秦统一全国,“康乾盛世”中国版图奠定的材料,认识秦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版图逐渐定型,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进而感悟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解题指导](1)原因:根据“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因为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其意义在于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观点:根据“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可知核心观点在于修德安民。贡献:根据“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可知康雍乾时期的贡献主要是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n[参考答案](1)原因: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2分)意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分)(2)观点:修德安民。(2分)贡献: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3分)\n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5.[2021·新高考湖北卷,17]【财税体制与国家治理】(14分)材料一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频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n材料二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n(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6分)答案:来源:①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3分,一点一分)②制度外的税费。(3分,答新增税费只给2分)(全抄材料给一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得出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据材料一“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得出制度外的税费。\n(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至晚清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特征。(8分)答案:特征:①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②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③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⑤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任意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若答出元代财政高度集权等相关特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n解析:第(2)问,据材料一“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得出北宋前期,财政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据材料一“自北宋中期起……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得出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据材料二“明代至清代前期……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得出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据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得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据材料二“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与地方税”结合所学得出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n三、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开放探究型解题技法——解答观点论述(论证)类开放型试题的注意事项1.历史观点论述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第一步——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第二步——我对观点的态度“若何”(怎么样);第三步——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运用史实,说明原因或影响。2.解答要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扎稳打。就材料、地图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述;尽量不论述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3.注意有时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讨巧”的得分手段,完全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凿。\n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例][2021·新高考湖南卷,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n[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各领域的“变与不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体现了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试题考查中国古代史,改变了传统全国卷那种古今关联,中外对照的试题形式,更加突出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其开放性不限于特定的范围。\n[关键点拨]解答时要注意围绕“变与不变”,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构思。论述时要做到逻辑清晰,语言凝练,书写规范;尤其要做到史论结合。(注意史论结合+多角度答题)最后,总结升华。升华到学科素养性、规律性、方向性的高度,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答案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变与不变角度总结论点,然后从儒家思想的产生、主要内容、在各时期的发展状况、地位及其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既要看到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其局限性。还可根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等信息,可从中国古代农业的变与不变角度总结论点,然后结合小农经济的形成、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灌溉工具、土地制度的变化等方面进行阐述;既要看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局限性,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言之有理亦可。\n[参考答案]示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与不变”。(1分)自西汉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在漫长的两千多年当中,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化,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其历史地位,直到晚清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2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变”。首先体现在历史地位上,自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政权更迭的频繁使得儒家的“纲常礼教”深受冲击。直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次从思想内容的发展来看,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思想文化,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增加了神话色彩,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儒学与佛教和道教三教合流,宋代形成理学,儒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明清时期,李贽、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对儒学批判继承。李贽反对“三纲五常”,提倡“男女平等”。黄宗羲等人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向民主思想转变。由此可见,无论是儒学的历史地位还是其思想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都发生着变化。(3分)\n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不变”。(1分)儒学自汉代以来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明朝时期将程朱理学确立为统治思想,直至晚清始终处于统治地位。儒学的基本内涵和道德素养始终不变。孔子创立儒学所提倡的思想核心“仁”和政治上的“民本”思想贯穿始终。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如“舍生取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传承。这些思想也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精华所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变。(3分)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两千年历史中经历了“变与不变”。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但其历史地位和思想精髓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曾起到抑制思想发展的作用,但其在维护政治稳定和传承并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2分)\n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6.[2022·河南新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古人在设计政治制度时,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换言之,他们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进行制度上的改造,要解决什么样的政治难题?我觉得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坐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膛?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摘编自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n根据材料中的某一政治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n答案:(示例一)见解:我认为防范地方势力坐大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设计首要解决的难题。(4分)论述:要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就要剥夺或分散地方权力,集权于中央。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方式削弱地方诸侯王国的力量,解决了汉初以来日益严重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等权收归中央,形成了“强干弱枝”的局面,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统治者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8分)(示例二)见解:我认为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是古代君主要解决的重要政治难题。(4分)论述:君主要加强自身的权力,就必须防止官僚集团势力的膨胀。汉武帝建立“内朝”制度,任用身边的侍从亲信参与处理军国大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外朝官僚集团的决策权,加强了皇权的独断性。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君主专制得到加强。(8分)\n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选择一个材料中的“政治难题”,给出自己的见解。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例如,选择“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坐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可结合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回答,至少要提出两条论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1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3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6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5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8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9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10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07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15课件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14课件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7-08 18:28:04
页数:39
价格:¥3
大小:295.4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