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第7讲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1

2/41

3/41

4/41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单元历史第7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2023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GAOZHONGZONGFUXIYOUHUASHEJI\n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备考指导1.识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和宦官专权的史实,并对其进行正确评价和认识2.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并认识其影响,了解明朝时期的沿海形势并认识明朝“抗倭”的意义3.归纳清朝初年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分析其特点和影响4.认识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重要历史意义\n内容索引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n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n知识点一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明朝的建立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n二、体制变革1.废除宰相制度: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2.建立内阁(1)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2)大学士职权: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3)大学士权力增大: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n三、宦官专权1.形成:比较而言,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2.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n知识点二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一、郑和下西洋1.主要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2.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结果: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4.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n二、倭寇之患1.原因(1)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2)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2.表现: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3.戚继光抗倭(1)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2)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3)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n三、欧洲殖民者的侵夺1.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2.表现(1)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2)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n概念阐释隆庆开关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海禁的解除打开了中外贸易与交流的新局面,为张居正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为日后在内忧外患中徘徊的明朝提供了延长寿命的资本。\n知识点三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一、明朝的边疆关系1.蒙古(1)防御: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2)战争: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瓦剌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明英宗。(3)议和: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n2.西藏(1)册封: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2)设机构: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3.东北地区: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n二、明清易代1.清朝建立(1)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2)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3)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n2.明清易代(1)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2)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3)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4)经过20多年的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n知识点四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一、背景: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被称为“康乾盛世”。二、表现1.实行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设立军机处:雍正时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n3.加强思想控制: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问题释疑军机处的特点(1)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直接交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2)保密性好:受皇帝直接监督,限制与外官接触,办公地点地处皇宫内,不易受外界干扰。(3)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整个军机处最多三四十人。\n知识点五 疆域的奠定一、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收复台湾(1)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3)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2.抗击沙俄(1)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2)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3)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n3.管辖西北边疆地区(1)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被称为漠西蒙古。(2)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1757年,清军彻底击败准噶尔部。(3)清军平定了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4)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5)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n4.管辖西藏地区(1)清初,西藏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2)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3)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5.专设管理机构:清朝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6.民族政策: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n概念阐释金瓶掣签制度按照格鲁派教规,达赖、班禅采用灵童转世的方法选择继承人。清廷特别颁发金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n二、清朝疆域和行政区划1.清朝疆域: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2.清朝行政区划: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n知识点六 统治危机的初显一、内部危机——农民起义不断1.背景(1)在经济繁荣、国土开发的背景下,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2)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乱象逐渐萌生。2.表现: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n二、外部危机——闭关自守1.背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2.概况: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3.评价: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n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n[材料解读]能力依托点1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材料二雍正七年(1729年)因西北用兵,往返军报频繁,内阁距内廷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为及时处理军报,始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改军机房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摘编自白玉林等《清史解读》材料三清朝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n[研读分析](1)材料一表明“明之无善治”是因为“高皇帝罢丞相”,这表明相权对皇权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2)材料二“西北用兵”揭示了军机处设立的背景,“内阁距内廷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反映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直接目的是适应君主统治需要。(3)材料三“样本四巨册”“惟揣摩此样本”说明内阁官员拘泥规则,缺乏参政主动性、灵活变通性,揭示了君主专制造成体制僵化的弊端。\n[探究运用](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强化君权的措施。措施:明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权归六部;清朝设立军机处。(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军机处的设立与君主专制强化的关系。关系:军机大臣都由皇帝钦定,品级不高,他们跪受笔录,承旨办事,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清朝设立军机处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关系成为彻底的主仆关系。\n归纳概括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2)程度空前强化。(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且逐渐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消极影响(1)经济方面,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方面,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方面,君主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n[新题验证]明朝时“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谕,则命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而顺治帝则“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且“凡有改正者”皆由皇帝亲裁。这说明清朝()A.内阁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B.阁臣有权自主票拟供皇帝采纳C.内阁大学士有权参与中枢决策D.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大学士在御前票拟”,可知清朝的阁臣缺乏自主票拟的权力,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大学士没有中枢决策权,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有所谕,则命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大学士在御前票拟”“‘凡有改正者’皆由皇帝亲裁”,可知清朝的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故D项正确。\n[材料解读]能力依托点2清朝前期的边疆管理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此地原为红毛(明清时对荷兰人的称呼)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一为红毛所有,则彼性狡黠,所到之处,善能鼓(蛊)惑人心。重以夹板船只,精壮坚大,从来乃海外所不敌。未有土地可以托足,尚无伎俩;若以此既得数千里之膏腴复付依泊,必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至时复动师远征,两涉大洋,波涛不测,恐未易再建成效。——施琅《靖海纪事》\n材料二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n[研读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和施琅加强对台湾管辖的建议。(2)材料二反映出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n[探究运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收复台湾后,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辖的。管辖: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管辖: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从1727年起,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确立金瓶掣签制度;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n归纳概括清朝时期的边疆管理\n[新题验证]雍正时期,朝廷将边疆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成流官管理方式,即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被废除,改成由中央政府派任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管理。这一做法()A.有利于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B.不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C题干材料中清朝的改土归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误;题干材料中清朝改土归流的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故C项正确;改土归流前这些地区已在清朝的统治疆域之内,故D项错误。\n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n[素养剖析]【例题】(2020课标全国Ⅲ,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意图:本题以明朝内阁为依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n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先后制止了明神宗关于工部铸钱供内府使用和向户部索求费用的旨令或要求,这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皇权,即内阁权势强大,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出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严重”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明神宗为内府索求钱财,无法体现当时社会经济凋敝,故C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废除了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A\n[典题实战]1.(2021天津卷,4)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B明初中书省总管天下文治,没有对其权力进行制衡,导致丞相擅权,故选B项;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君主专制指君主独揽国家大权,不受限制和约束,且其在明朝之前已经逐步强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n2.(2020浙江1月选考,7)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别黑白而定一尊”A军机处的设立体现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供传述缮撰”体现出这一职能,故选A项;B项是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排除B项;明朝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排除C项;秦朝皇帝制度“别黑白而定一尊”,排除D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8 11:12:08 页数:41
价格:¥3 大小:1.9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