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1

2/131

3/131

4/131

剩余1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n考点1岩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n必备知识新题精练\n[2022江苏泰兴考试]2021年8月,日本小笠原诸岛海底火山喷发并产生大量浮石,此后一段时间日本多处海岸出现大量浮石(图1),外界担忧浮石会影响福岛核电站正常运行。图2为太平洋部分海域图。据此完成1—2题。图1图21.组成浮石的物质直接源于(  )A.地壳B.岩石圈上部C.岩石圈下部D.地幔题组1岩石类型及成因答案1.D 浮石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地幔的软流层,D正确。\n[2022江苏泰兴考试]2021年8月,日本小笠原诸岛海底火山喷发并产生大量浮石,此后一段时间日本多处海岸出现大量浮石(图1),外界担忧浮石会影响福岛核电站正常运行。图2为太平洋部分海域图。据此完成1—2题。图1图22.以下关于浮石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浮石与石灰岩岩性相同B.浮石表面粗糙多孔隙C.浮石有明显层理结构D.浮石质地坚硬紧密题组1岩石类型及成因答案2.B 浮石是岩浆岩,与石灰岩岩性不同,A错误;浮石主要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表面粗糙多孔隙,B正确;层理结构是沉积岩的特征,C错误;浮石由于有气孔,质地疏松,D错误。\n[2022湖北二模]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人们多选择在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岩体上建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石窟,因“水祸”破坏较为严重。据此完成3—4题。3.龙门石窟选择石灰岩岩体进行雕凿,主要是因为(  )①石灰岩质地均匀,雕凿出的佛像精美②石灰岩岩性较软,利于开凿③石灰岩岩性坚硬,利于保存④石灰岩结晶较慢,晶粒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题组1岩石类型及成因答案3.A 石灰岩是沉积岩,质地均匀,雕凿出的佛像精美,①正确;由材料可知,石灰岩易雕凿,岩性较软,②正确,③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一般为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较少,④错误。故选A。\n[2022湖北二模]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人们多选择在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岩体上建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石窟,因“水祸”破坏较为严重。据此完成3—4题。4.导致龙门石窟被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沙侵蚀B.物理风化C.生物风化D.流水侵蚀题组1岩石类型及成因答案4.D 龙门石窟由石灰岩雕凿而成,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容易发生损坏,从材料也可知该石窟因“水祸”破坏严重,故判断导致其被破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D正确。\n[2022河北模拟]平潭位于福建沿海地区,该地有一种特殊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千层石蛋”(图1),“千层石蛋”上有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该独特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部分)。据此完成5—6题。图1         图25.形成“千层石蛋”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题组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答案5.A 由材料可知,形成“千层石蛋”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出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A正确。\n[2022河北模拟]平潭位于福建沿海地区,该地有一种特殊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千层石蛋”(图1),“千层石蛋”上有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该独特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部分)。据此完成5—6题。图1         图26.与该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活动②冰川侵蚀③变质作用④球状风化⑤流水堆积⑥海浪侵蚀A.①⑤⑥B.①④⑥C.③④⑤D.②④⑥题组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答案6.B “千层石蛋”属于花岗岩地貌,应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后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经受侵蚀形成的。平潭地处沿海地区,海浪侵蚀作用强烈,岩石表面受海浪侵蚀和球状风化影响一层层剥落,露出岩石内部的部分,长此以往,形成了一层层的圆圈式纹理,①④⑥正确。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无冰川作用,②错误;“千层石蛋”是花岗岩地貌,无变质作用,③错误;圆圈式纹理由风化、侵蚀形成,并非流水堆积作用形成,⑤错误。故选B。\n关键能力强化提升\n[2022山东潍坊一模]艾尔萨克雷格岛(图1)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图2)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1—2题。图1图21.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堆积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D.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答案1.A 据材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由岩浆活动形成,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可判断岛上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该岛应是岩浆侵入海底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致密坚硬、透水性弱的花岗岩,而后地壳抬升,岩石逐渐出露地表,覆盖在花岗岩表层的物质被外力侵蚀、搬运形成的。故该岛岩石的形成过程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选A。\n[2022山东潍坊一模]艾尔萨克雷格岛(图1)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图2)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1—2题。图1图22.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石材,主要是为了(  )A.保护石材资源B.减少地质灾害C.提高冰壶价格D.减小对鸟类的影响答案2.D 据材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减小对鸟类的影响,D正确。十年开采一次石材,开采量不一定少,所以保护石材资源、减少地质灾害、提高冰壶价格不是其主要目的。\n[2022福建一模]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区有一处墙状山景观。该山形似墙板,山体陡直,山顶平整。据此完成3—5题。3.与周围岩体相比,墙状山的岩体(  )A.气孔构造发育B.水平裂隙发育C.岩性较坚硬D.岩性较松散答案3.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山形似墙板,山体陡直,山顶平整,可以判断形成该山的岩石属于沉积岩,气孔构造发育属于岩浆岩的特征,故A错误;水平裂隙发育容易被流水侵蚀,而墙状山陡立在周围岩石中间,说明其受流水作用等外力侵蚀速度较慢,故B错误;与周围岩体相比,墙状山被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速度较慢,说明该岩石岩性较为坚硬,故C正确;岩石岩性松散,容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很难成为墙状山,故D错误。\n[2022福建一模]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区有一处墙状山景观。该山形似墙板,山体陡直,山顶平整。据此完成3—5题。4.形成墙状山体形态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风化侵蚀—垂直断裂—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断裂C.水平断裂—风化侵蚀—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垂直断裂—风化侵蚀答案4.D 贵州地区多石灰岩分布,其多为海相沉积岩或湖相沉积岩。该地区首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后来地壳上升运动,岩层被抬升,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发生垂直断裂,形成高原、台地,经过流水、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墙状山体形态,地质作用过程为:地壳抬升—垂直断裂—风化侵蚀。D正确。\n[2022福建一模]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区有一处墙状山景观。该山形似墙板,山体陡直,山顶平整。据此完成3—5题。5.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后,该墙状山将逐渐演变为(  )A.台地B.孤峰C.天坑D.峡谷答案5.B 台地形成于地质作用初期,外力侵蚀作用还比较弱,比墙状山体形成时间要早,故A错误;墙状山经过进一步风化侵蚀,可能会逐渐变成体积更小的孤峰,故B正确;天坑是由溶洞演化而来,而非墙状山,故C错误;峡谷形成于喀斯特地貌早期,由溶沟发育而来,岩性比较坚硬的墙状山很难发育成峡谷,故D错误。\n[2022辽宁部分学校联考]六角岩柱在地质学上称作六边形节理柱,是火山熔岩在冷却过程中岩浆表面张力变小产生裂隙,裂隙向下传递而形成的。下图示意六角岩柱的形成过程和六角岩柱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6.六角岩柱的岩石属于(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答案6.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六角岩柱是火山喷发冷凝而成的岩浆岩,岩浆岩包括花岗岩和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类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最可能属于喷出型的玄武岩,B正确,A错误。石灰岩是沉积岩,C错误。大理岩是变质岩,D错误。\n[2022辽宁部分学校联考]六角岩柱在地质学上称作六边形节理柱,是火山熔岩在冷却过程中岩浆表面张力变小产生裂隙,裂隙向下传递而形成的。下图示意六角岩柱的形成过程和六角岩柱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7.相对于未喷出地表的岩浆岩,六角岩柱的形成过程和岩石特征是(  )A.冷却快,结晶体颗粒小B.冷却快,结晶体颗粒大C.冷却慢,结晶体颗粒小D.冷却慢,结晶体颗粒大答案7.A 由上题分析可知,六角岩柱属于喷出岩,岩浆出露地表时,压力和温度骤减,造成玄武岩造岩矿物结晶不完好,冷却结晶快,颗粒小;而未喷出地表的侵入岩,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冷却结晶慢,颗粒大,A正确。\n专项地质剖面图的判读\n[2022合肥一检]研究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四处岩层中相对较老的岩层为(  )A.①B.②C.③D.④答案1.D 图中①②③④所在岩层均为沉积岩,在不受地壳运动影响造成顺序颠倒的情况下,由下往上沉积岩由老到新,即位置靠下的岩层④相对较老,故选D。\n[2022合肥一检]研究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3题。2.据图可知该地曾遭受明显侵蚀的次数为(  )A.1次B.2次C.3次D.4次答案2.C 读图可知,岩层③与岩层④之间存在明显不整合界面,或者说岩层④上界存在侵蚀界面;同样,岩层①与岩层②之间也存在明显不整合界面,或者说岩层②上界存在侵蚀界面;图示地面岩层呈水平状态,但存在溪流河谷,说明该地目前正遭受明显的侵蚀,地面就是侵蚀面。三个侵蚀面说明该地遭受三次明显的侵蚀,故选C。\n[2022合肥一检]研究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3题。3.图示地质剖面没有记录的地质作用为(  )A.火山喷发B.岩浆侵入C.断裂下降D.流水侵蚀答案3.C 岩层中有火山灰形成的沉积岩,属于火山喷发的记录,A错;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侵入岩层④后形成了岩浆岩,属于岩浆侵入的记录,B错;图中各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更没有上下错位的情况,因而没有断裂下降的记录,C对;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表岩层受河流侵蚀形成了河谷,属于流水侵蚀的记录,D错。\n[2022浙南名校联考]地热田是指地壳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和有利地质构造部位的地下热水和蒸汽。图1为某地热田构造示意图,图2为A—B沿线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图1图24.图2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正确的是(  )A.沉积岩3 沉积岩4 断裂1 侵蚀 断裂2B.沉积岩4 沉积岩3 断裂1 断裂2 侵蚀C.沉积岩3 沉积岩4 褶皱 断裂1 断裂2D.沉积岩4 沉积岩3 褶皱 断裂2 断裂1答案4.D 读图可知,沉积岩4位于沉积岩3下部,说明沉积岩4形成早于沉积岩3;岩层倾斜说明发生了褶皱;读图1可知,断裂带2被断裂带1截断,说明断裂2发生早于断裂1。综上可知,选D。\n[2022浙南名校联考]地热田是指地壳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和有利地质构造部位的地下热水和蒸汽。图1为某地热田构造示意图,图2为A—B沿线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图1图25.关于该地热田水温的表述,恰当的是(  )A.水温高值与温泉分布带重合B.水温高低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C.与断裂带越接近,地热水温度越高D.覆盖物厚度越大,地热水温度越高答案5.D 读图1可知,温泉分布带在水温高值的东北方向,故A错。地热田水温高低主要与地热资源有关,故B错。断裂带位于水温高值的南方,故C错。覆盖物厚度越大,说明植被越多,保温效果越好,因此地热田水温越高,故D对。\n[2022江西九江一模]陕北地区分布有很多由黄土和红色砂岩构成的地貌景观,谷底宽数米、两侧崖壁高十几米。下图为延安市安塞区黄土覆盖的砂岩天生桥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砂岩层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可能是(  )A.岩层被水平挤压B.地壳反复升降C.地势较高的高原D.地势较低的盆地答案6.D 图中砂岩岩层平整,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应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其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有可能是地势较低且有流水沉积作用的盆地,D对。该区域的砂岩并没有发生弯曲变形,受地壳挤压的可能性较小,A错;图中岩层单一且平整,不能推测出该地区地壳经历了反复升降过程,B错;地势较高的高原不利于流水沉积作用的发生,C错。\n[2022江西九江一模]陕北地区分布有很多由黄土和红色砂岩构成的地貌景观,谷底宽数米、两侧崖壁高十几米。下图为延安市安塞区黄土覆盖的砂岩天生桥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7.形成天生桥地貌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为(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地壳下沉—沉积作用—风力侵蚀C.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流水侵蚀D.沉积作用—地壳下沉—流水侵蚀答案7.A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砂岩为沉积岩,其形成之后因地壳抬升而出露地表,之后风力作用带来的黄土在此堆积,而位于河谷的砂岩遭受流水的长期侵蚀作用形成了天生桥景观,故选A。\n考点2内力作用与地貌\n必备知识新题精练\n[2022河南名校联考]坦桑尼亚盆地位于东非海岸的中部,为东非海岸迄今为止发现天然气最多的两个盆地之一。下图为坦桑尼亚盆地地层地质剖面图,其中,烃源岩是指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其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至地层间的封闭区域,从而积聚成油气矿藏。据此完成1—2题。1.坦桑尼亚盆地的主要地质构造是(  )A.断层和向斜B.断层和背斜C.盆地和向斜D.盆地和断层题组1地质构造与地貌答案1.A 由图可知,坦桑尼亚盆地内有多条断层线,存在断层地质构造;图中岩层总体下凹,且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因此主要地质构造是断层和向斜,A正确,B错误;盆地不是地质构造类型,C、D错误。\n[2022河南名校联考]坦桑尼亚盆地位于东非海岸的中部,为东非海岸迄今为止发现天然气最多的两个盆地之一。下图为坦桑尼亚盆地地层地质剖面图,其中,烃源岩是指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其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至地层间的封闭区域,从而积聚成油气矿藏。据此完成1—2题。2.该地区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的位置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题组1地质构造与地貌答案2.C 由材料可知,烃源岩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然后在孔隙较大的砂岩中积聚形成矿藏。③处砂岩层利于天然气积聚且附近有利于天然气上升的断层,该处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C正确;②处为砾岩,位于烃源岩层下部,所以不会形成天然气藏,B错;①④两处属于结构致密的泥岩,孔隙和裂隙发育少,天然气储存空间小,不会形成天然气藏,排除A、D。\n[2022南京二模]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并绘制出地质、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下图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图中a处小褶皱垂直,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完成3—4题。3.考察发现图示区域仅有三个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推测山丘中小褶皱(  )A.岩性较硬、抗风化、抗侵蚀B.岩性较软、易风化、植被好C.岩性较硬、易断裂、易抬升D.岩性较软、成土快、土壤肥题组1地质构造与地貌答案3.A 由图可知,该地三个小山丘均存在褶皱,三个山丘的褶皱倾斜方向不一致,说明该地岩层之前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般来说经过构造运动凸起的区域,易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影响,但该地褶皱保存较为完好,说明岩性较为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A正确,B、D错误。图中未看到明显的断裂带,C错误。\n[2022南京二模]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并绘制出地质、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下图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图中a处小褶皱垂直,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完成3—4题。4.若发现山丘小褶皱中有重要矿藏,则下列地点中开采条件较好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题组1地质构造与地貌答案4.B 据图可推断岩层的延伸方向,a处褶皱垂直向下延伸,b处皱褶向左下方延伸,c处褶皱向下延伸。根据矿藏开采的条件,应选择埋藏较浅、工程量较小的地方向下开挖,甲地向下难以挖到矿藏,A错误。乙地向下开挖符合皱褶的延伸方向,开挖工程量最小,B正确。丙地向下没有矿藏埋藏,C错误。丁地向下开挖不符合褶皱延伸方向,D错误。\n[2022河北保定调研]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如图,箭头为板块运动方向)。据此完成5—6题。5.造成马提尼克岛火山锋分布现状的主导板块及运动形式是(  )A.加勒比板块 间歇性俯冲B.大西洋板块 间歇性俯冲C.加勒比板块 间歇性张裂D.大西洋板块 间歇性张裂题组2板块运动与地貌答案5.B 根据材料“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可知,火山锋应位于大西洋板块与加勒比板块交界处。火山锋是向加勒比板块方向移动的。读图可知,大西洋板块属于洋块,加勒比板块属于陆块部分,图中板块运动方向是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运动,由材料“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可知,火山锋有三个,且形成中间有停滞,所以其应是大西洋板块间歇性俯冲,加勒比板块被抬升后形成的,B正确。加勒比板块间歇性俯冲,应是加勒比板块向东移,A错误;板块张裂应是板块向相反两侧运动,会形成裂谷或海洋,C、D错误。\n[2022河北保定调研]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如图,箭头为板块运动方向)。据此完成5—6题。6.火山锋的存在,导致马提尼克岛(  )①面积缩小②平均高度增加③长宽比增大④海岸曲折度增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2板块运动与地貌答案6.C 火山锋是由于大西洋板块向加勒比板块移动,使加勒比板块抬升形成的,这会导致马提尼克岛平均高度增加,长度增加,宽度变小,②③正确;岛屿面积不一定缩小,无法判断海岸曲折度的变化,①④错误。C正确。\n关键能力强化提升\n[2022沈阳市郊体联考]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缘的火焰山,以能够反射阳光的赤红色砂岩而闻名。图a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b为火焰山山坡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图a图b1.据图可知(  )A.火焰山地层晚于觉罗塔格B.博格达山为典型的断块山C.艾丁湖位于火焰山北侧D.图中最大高差小于3000米答案1.A 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觉罗塔格的地层最老,火焰山的地层比觉罗塔格新,A对。从火焰山向北至博格达山无断层分布,不具有断块山的形成条件,B错;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艾丁湖位于火焰山的南侧,C错;图中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博格达山海拔高于4000米,故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大于4000米,D错。\n[2022沈阳市郊体联考]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缘的火焰山,以能够反射阳光的赤红色砂岩而闻名。图a为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图b为火焰山山坡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图a图b2.火焰山山坡“沟痕”形成的自然环境及主要原因是(  )A.高温多雨,流水侵蚀B.寒冷干燥,冰川侵蚀C.阳光暴晒,风蚀崩落D.阴冷多雾,海浪侵蚀答案2.C 我国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作用显著,A错;火焰山海拔不足1000米,山顶气温较高,没有冰川分布,B错;该地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烈,且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山坡风蚀崩落会形成“沟痕”,C对;火焰山远离海洋,不会有海浪侵蚀,D错。\n[2022东北五校联考]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由云贵高原上的湖盆积水而成,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稳定在2米左右,水质清澈、无污染。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据图分析草海浅湖盆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背斜顶部被侵蚀B.早期受挤压形成向斜C.地壳断裂下陷D.冰川刨蚀答案3.A 由图中灰岩形态及分布可知,早期的灰岩岩层受挤压隆起形成背斜,接着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了谷地;后期地壳下降,谷地内泥沙不断沉积,形成浅湖盆,A对,B错;图中岩层连续,没有出现地壳断裂,C错;云贵高原是平均海拔较低的高原,且其纬度较低,第四纪以来没有冰川发育,故草海湖盆不可能是冰川作用形成的,D错。\n[2022东北五校联考]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由云贵高原上的湖盆积水而成,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稳定在2米左右,水质清澈、无污染。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4.推测湖盆中厚泥炭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森林茂密B.气候湿润C.水质清澈D.湖床开阔平坦答案4.B 由材料可知,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说明泥炭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沼泽植物及丰富的水分。由此可推断湖盆中厚泥炭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气候湿润,多沼泽,植物(沼泽植物)繁盛,A错,B对;泥炭层上有土层分布,说明当时草海地势相对低洼,流水汇聚,水质并不清澈,C、D错。\n[2022东北五校联考]草海位于贵州省西部,由云贵高原上的湖盆积水而成,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稳定在2米左右,水质清澈、无污染。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5.据草海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及泥炭层分布推测草海区域的地壳运动经历了(  )A.前期地壳持续抬升B.后期地壳间歇性下降C.前期地壳持续下降D.后期地壳间歇性抬升答案5.B 由材料可知,草海浅湖盆形成后,水深稳定在约2米;泥炭层由沼泽植物的残体在多水且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积而成,这说明泥炭层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这样沼泽植物的残体才可以在同一位置堆积形成泥炭层,图中厚泥炭层在湖盆底部,说明前期地壳相对稳定,A、C错;泥炭层形成后,上面总有土层覆盖,泥炭层与土层相间分布,可推测后期该区域地壳间歇性下降,B对,D错。\n[2022山东烟台一模]江南造山带是指出露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主要由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新元古代巨厚沉积—火山岩系及时代相当的侵入体所构成的带状地质构造单元,呈弧形跨越了桂北、黔东、湘西、湘北、赣北、皖南、浙北和苏中的广大区域。江南造山带中的金及金多金属矿产成矿作用特殊,是我国一个典型的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带。按照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有专家学者提出了江南造山带矿床成矿模式,如下图所示(a、b、c表示不同阶段)。据此完成6—7题。6.江南造山带矿床成矿模式的先后顺序是(  )A.acbB.abcC.cabD.cba答案6.C 根据材料可知,江南造山带是指出露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主要由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新元古代巨厚沉积—火山岩系及时代相当的侵入体所构成的带状地质构造单元。分析可知,c时期扬子板块内部发生岩浆活动,在九岭弧后盆地发生沉积;之后a时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挤压,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江南造山带;b时期两板块继续挤压,板块交界地带的大断裂延伸到了地幔,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不断侵入,提供主要的矿质来源,所以江南造山带矿床成矿模式的先后顺序是c、a、b,C正确。\n[2022山东烟台一模]江南造山带是指出露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主要由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新元古代巨厚沉积—火山岩系及时代相当的侵入体所构成的带状地质构造单元,呈弧形跨越了桂北、黔东、湘西、湘北、赣北、皖南、浙北和苏中的广大区域。江南造山带中的金及金多金属矿产成矿作用特殊,是我国一个典型的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带。按照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有专家学者提出了江南造山带矿床成矿模式,如下图所示(a、b、c表示不同阶段)。据此完成6—7题。7.与b时期长沙—平江深大断裂带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地壳运动D.火山地震答案7.C 岩层受到地壳运动所产生的超过承受范围的强大挤压或张力作用,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构造,所以与b时期长沙—平江深大断裂带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地质活动是地壳运动,C正确;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对地表形成基本不产生影响,A错误;岩浆活动是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侵入地壳的上部或喷出地表,不会形成断裂带,B错误;断裂带处多火山地震活动,但断裂带不是火山地震形成的,D错。\n考点3外力作用与地貌\n必备知识新题精练\n[2022江苏四市一模]边石坝是水池内的水沿着固定边界(例如洞壁)产生的碳酸钙沉积,边石坝的生长发育程度可反映洞内古环境水文迁移状况。下图为贵州丹寨金瓜洞某一边石坝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  )A.残丘B.石林C.石钟乳D.角峰题组1喀斯特地貌答案1.C 边石坝是水池内的水沿着固定边界产生的碳酸钙沉积,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洞穴顶部的水滴在下滴过程中,溶解于水滴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会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石钟乳,所以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石钟乳,C正确。残丘是孤立山峰受外力侵蚀而成的,A错。石林属于流水侵蚀地貌,B错。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D错。\n[2022江苏四市一模]边石坝是水池内的水沿着固定边界(例如洞壁)产生的碳酸钙沉积,边石坝的生长发育程度可反映洞内古环境水文迁移状况。下图为贵州丹寨金瓜洞某一边石坝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2.关于图中边石坝的形成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B.水中碳酸钙含量高C.池水的补给以滴水为主D.池水主要是靠径流外泄题组1喀斯特地貌答案2.D 水滴在下滴过程中砸向洞壁,沿洞壁向池中流动补给池水,沿洞壁流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水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边石坝,而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可以避免水位变化对洞壁边石坝沉积处的侵蚀,促进了边石坝的形成。边石坝的形成与池水排泄方式关系不大,故选D。\n[2022河北测评]风蚀壁龛(如下图)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经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多呈蜂窝状,其形成过程主要是阳光使得岩壁升温,岩石内部矿物体积不同,受热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产生了热力差别风化,加之岩石受热时,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岩石近表面的细孔中并结晶,撑胀岩石,使其发生崩解,而后受到风力磨蚀和吹蚀。风蚀壁龛一般在砂岩和花岗岩壁低海拔处发育最好。据此完成3—4题。3.形成风蚀壁龛的砂岩和花岗岩(  )A.成分单一,无其他杂质B.质地变得脆弱C.布满条状裂隙D.内部富含盐溶液题组2风成地貌答案3.B 从材料中关于风蚀壁龛的成因可知,岩石内部矿物体积不同,受热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说明形成风蚀壁龛的岩石内部成分复杂,A错误;风蚀壁龛的形成需经过风化侵蚀,砂岩和花岗岩受侵蚀后变薄、中间孔隙增多,质地变得脆弱,B正确;观察图示可知,岩壁表面无明显的条状裂隙,其凹坑是外力所致,并非岩石原有,C错误;岩层内部盐溶液顺毛细管流动到岩石表面过程中,盐溶液会因表层裸露面增大、孔隙增多而析出,岩石内部存留盐溶液较少,D错误。\n[2022河北测评]风蚀壁龛(如下图)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经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多呈蜂窝状,其形成过程主要是阳光使得岩壁升温,岩石内部矿物体积不同,受热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产生了热力差别风化,加之岩石受热时,其内部的盐溶液顺毛细管上升到岩石近表面的细孔中并结晶,撑胀岩石,使其发生崩解,而后受到风力磨蚀和吹蚀。风蚀壁龛一般在砂岩和花岗岩壁低海拔处发育最好。据此完成3—4题。4.山体海拔较低处的凹坑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多生物风化B.磨蚀作用强C.水流速度快D.流水速度慢题组2风成地貌答案4.B 根据材料可知,风蚀壁龛是风沙在陡峭的岩壁上经磨蚀和吹蚀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其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海拔较低处,风挟带的大颗粒物质较多,磨蚀作用强,故山体海拔较低处凹坑密度较大,B正确。\n[2022湖南六校联考]在泥沙堆积、平坦开阔的潮间带(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留下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滩涂上的潮沟和盐田(如下图)。据此完成5—6题。5.塑造潮沟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潮位最高时海水运动B.涨潮时海水运动C.多雨季节的地表径流D.落潮时海水运动题组3海岸地貌答案5.D 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是潮坪上最活跃的微地貌单元;涨潮时潮水在滩涂上向陆地方向运动,受重力影响,速度较慢,以搬运和沉积作用为主;落潮时潮水在滩涂上向海洋方向运动,与重力方向相同,速度较快,海水以侵蚀和搬运为主,在潮坪上形成潮沟,B错误,D正确。潮位最高时,海水运动较弱,潮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弱,A错误。潮沟主要位于潮间带,受地表径流影响很小,C错误。\n[2022湖南六校联考]在泥沙堆积、平坦开阔的潮间带(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留下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滩涂上的潮沟和盐田(如下图)。据此完成5—6题。6.如果图示海滩附近高含沙量的河流稳定、地壳稳定,则图中所示的(  )A.潮沟稳定不变B.细沟萎缩下移C.支沟最快消失D.主沟最先消失题组3海岸地貌答案6.B 海滩附近地壳稳定,高含沙量河流稳定,会带来大量泥沙,使得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移动,潮头到达陆地的位置回缩,到不了现在细沟的位置,细沟可能萎缩下移,支沟会在细沟后消失下移,主沟最后萎缩消失下移,故B正确。\n[2022河南三门峡一模]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和甲半岛东海岸地貌,甲半岛东海岸附近被称为“冰山港”,每年都会有许多大冰山漂移至此。据此完成7—8题。7.冰山漂移到甲半岛东海岸附近的动力主要是(  )A.冰川运动B.洋流C.极地东风D.东北信风题组4冰川地貌答案7.B 读图可知,甲半岛为拉布拉多半岛,半岛东部有来自北冰洋的拉布拉多寒流经过,北极地区及附近的冰山随拉布拉多寒流漂移至甲半岛附近海域,B正确;冰川分布在陆地上,不会影响大洋中的冰山漂移,A错误;极地东风作用于冰山上,力量较小,不会是冰山漂移的主要动力,C错误;东北信风位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n[2022河南三门峡一模]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和甲半岛东海岸地貌,甲半岛东海岸附近被称为“冰山港”,每年都会有许多大冰山漂移至此。据此完成7—8题。8.形成甲半岛东海岸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风力作用题组4冰川地貌答案8.C 甲半岛东海岸为峡湾地貌,形成峡湾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C正确;海浪侵蚀不会形成大的峡湾,A错误;流水侵蚀和风力作用发生在陆地内部地区,对海岸地貌影响小,B、D错误。\n[2022广东佛山二模]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河漫滩平原上发育有大量沟脊相间的侧积体地貌。侧积体的生长反映了曲流河道在洪水期的横向迁移轨迹。下图示意密西西比河某河段的遥感影像以及该河段A处的横剖面情况。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侧积体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是(  )A.侧积体a→侧积体b→侧积体cB.侧积体b→侧积体a→侧积体cC.侧积体c→侧积体b→侧积体aD.侧积体c→侧积体a→侧积体b题组5河流地貌答案9.A 对照右图上的指向标可知,A河道的东岸是凸岸,以流水堆积为主,因而凸岸逐渐向西延伸;西岸是凹岸,以流水侵蚀为主,河岸向西侧拓展,再结合左图可知,图中侧积体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侧积体a→侧积体b→侧积体c,故选A。\n[2022广东佛山二模]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河漫滩平原上发育有大量沟脊相间的侧积体地貌。侧积体的生长反映了曲流河道在洪水期的横向迁移轨迹。下图示意密西西比河某河段的遥感影像以及该河段A处的横剖面情况。据此完成9—10题。10.在河道展宽足够的情况下,多个侧积体在该河岸大规模出现的条件是(  )①持续高水位②周期性洪水③地壳间歇性抬升④地壳相对稳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题组5河流地貌答案10.D 由材料可知,侧积体的生长反映了曲流河道在洪水期的横向迁移轨迹,另外图中多个侧积体之间有洼地相隔,因此可以判定多个侧积体在该河岸大规模出现的条件之一是周期性洪水,①错,②对;地壳间歇性抬升的过程中,河流的下蚀作用会增强,只有在地壳相对稳定时才利于凹岸侧蚀、凸岸堆积,③错,④对。故选D。\n[2022武汉调研]青弋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北麓。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后因该区域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最终形成青弋江。青弋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历史上洪涝灾害不断。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地区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下图示意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11—13题。11.上图所示青弋江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题组5河流地貌答案11.A 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图②);后因该区域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图①);河流侧蚀加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图④),河流继续下切,最终形成青弋江,河流两岸出现河流阶地(图③)。故A正确。\n[2022武汉调研]青弋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北麓。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后因该区域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最终形成青弋江。青弋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历史上洪涝灾害不断。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地区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下图示意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11—13题。12.驱动青弋江发育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壳抬升②气温升高③海平面上升④降水量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5河流地貌答案12.B 青弋江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抬升,当地降水量增加,河流下蚀作用加强,①④正确;气温升高对河流下蚀作用影响不大,②错误;海平面上升,侵蚀基准面抬高,该地河流的下蚀作用会减弱,③错误。故B正确。\n[2022武汉调研]青弋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北麓。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后因该区域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最终形成青弋江。青弋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历史上洪涝灾害不断。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地区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下图示意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据此完成11—13题。13.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径流过程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①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②上游水库调节径流作用增强③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④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题组5河流地貌答案13.C 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径流发生明显变化,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该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①错误。兴修水库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增强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②③正确。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与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关系不大,④错误。故C正确。\n关键能力强化提升\n[2022广州一模]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剖面位置和土壤平均粒径。该剖面的黄土是北侧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物,风力强弱影响沙漠进退和沉积物粒径大小,剖面所在地干湿状况与沙漠南缘几乎相反。据此完成1—2题。1.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的黄土主要来源于(  )A.塔里木盆地B.青藏高原C.准噶尔盆地D.黄土高原答案1.A 据材料可知,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的黄土与北侧沙漠是同源异相沉积物,故与北侧沙漠有共同源头,皆为风力搬运沉积的产物。克里雅河位于昆仑山北部,北部的沙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其黄土来源应为塔里木盆地,A正确。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南部,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北部,黄土高原位于距此地更远的东部,受距离和地形的阻挡该地的沉积物与这三地关联不大,B、C、D错误。\n[2022广州一模]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剖面位置和土壤平均粒径。该剖面的黄土是北侧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物,风力强弱影响沙漠进退和沉积物粒径大小,剖面所在地干湿状况与沙漠南缘几乎相反。据此完成1—2题。2.根据沉积物粒径大小,可推测剖面所在地距今3050—2600年间(  )A.降水偏少B.夏季风偏强C.风力偏弱D.地形雨偏多答案2.D 从该地黄土与北侧沙漠是同源异相沉积物来看,两地皆为风力搬运沉积的产物。从剖面所在地距今3050—2600年间的粒径分布来看,其平均粒径较大,说明此时风力的搬运能力强,风力大,沉积物的来源为北部沙漠,故其风向为由北向南吹,受昆仑山地形阻挡,北部风在此处易形成地形雨,D正确,A、C错误。此地位于昆仑山北麓,受夏季风即东南季风的影响相对较弱,B错误。\n[2022郑州二检]受流水作用影响,一些河流的某些河段会形成天然堤坝,天然堤坝的形成会影响河网特征的形成和改变。下图为天然堤坝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易形成天然堤坝的河流多分布在(  )A.干旱、半干旱的山区B.干旱、半干旱的平原地区C.湿润、半湿润的山区D.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答案3.D 由图可知,天然堤坝形成河段易发生洪涝灾害,应是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且河道两侧容易有泥沙淤积,所在区域地形应较为平坦,应该是平原地区,D对。\n[2022郑州二检]受流水作用影响,一些河流的某些河段会形成天然堤坝,天然堤坝的形成会影响河网特征的形成和改变。下图为天然堤坝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4.天然堤坝上的沉积物分布特征是(  )A.距河越近,沉积物颗粒越大B.距河越近,沉积物颗粒越小C.沉积物颗粒分布均匀D.沉积物颗粒无序分布答案4.A 天然堤坝是多次洪水泛滥后形成的,而每一次洪水发生时,河水溢出天然河道向两侧流动,距河槽越远,流量、流速越小,搬运作用越弱,因此距河越近,沉积物颗粒越大,故选A。\n[2022广东韶关一模]山岳冰川常发育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带。冻结在冰川体内的各种碎屑物随着冰川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冰川谷缓慢地向下移动。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形成由众多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冰碛垄,同时发育出辫状水系。下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在任一条冰碛垄的形成过程中,冰川体消融的前端(  )A.向海拔低处推进B.向海拔高处后退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答案5.C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碛垄是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巨大石块呈垄状堆积而成的,其形成过程为岩层风化产生裂隙和破碎物,随后在冰川形成及运动的过程中,冰川不断侵蚀岩层,并将岩石块和碎屑物搬运至冰川末端,随着海拔降低,气温升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末端冰川融化,在冰川末端的山谷地带沉积物大量堆积,形成垄状堆积地形,即冰碛垄。该形成过程说明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受气温影响较大,但由于冰川所处地区海拔较高,长时间气温较稳定,因此在任一条冰碛垄的形成过程中冰川体前端消融较稳定,故C正确。\n[2022广东韶关一模]山岳冰川常发育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带。冻结在冰川体内的各种碎屑物随着冰川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冰川谷缓慢地向下移动。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形成由众多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冰碛垄,同时发育出辫状水系。下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6.与河流三角洲相比,冰碛垄堆积物(  )A.颗粒较小B.粗细混杂C.大小均匀D.碎屑表面光滑答案6.B 河流三角洲主要依靠河流搬运、堆积沉积物而成。河流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至河流入海口处,沉积的颗粒物较小。冰川沉积的物质皆由碎屑物组成,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有巨大的石块和细微的泥质物相混合,绝大部分沉积物棱角分明,故B正确。\n[2022广东韶关一模]山岳冰川常发育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带。冻结在冰川体内的各种碎屑物随着冰川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冰川谷缓慢地向下移动。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形成由众多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冰碛垄,同时发育出辫状水系。下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7.冰川体消融区的前端常发育出辫状水系的原因有(  )①冰川消融量较小②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③冰川谷比较宽阔④冰川谷地势比较陡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7.A 在冰川谷和缓区域,河流流速减慢,碎屑物沉积;冰川体融水量小,所形成的河流水量较小,河流搬运能力弱,沉积物的碎屑使河道分汊形成辫状水系;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河流夏季搬运能力强,冬季搬运能力弱,水流不稳定,常会发育为辫状水系。故①②③正确。冰川谷地势比较平缓,④错误。故选A。\n8.[2022深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纳米布沙漠被称为变色沙漠,是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沿岸风多由海洋吹向陆地,海雾有时可深入内陆50千米。研究发现,纳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来源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富含铁元素的岩石。纳米布沙漠内有呈新月形、线形以及星形的高大沙丘,其中星形沙丘“随风摆动”并不断长高。图1示意纳米布沙漠的位置,图2示意星形沙丘景观及风向风频。(1)简述沙子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至纳米布沙漠的外力作用过程。(6分)图1图2答案8.【参考答案】 (1)上游山区的岩石风化后,经(奥兰治河)侵蚀,搬运至河口处沉积;(2分)再经北上洋流搬运至纳米布沙漠沿岸沉积;(2分)受由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的侵蚀、搬运,最后沉积于陆地形成沙漠。(2分)【解题思路】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纳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来源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富含铁元素的岩石”可知,纳米布沙漠的沙子来自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岩石,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变成碎屑物质,经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海水顶托作用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后经过沿岸洋流的搬运作用,在纳米布沙漠沿岸地区沉积下来;根据材料信息“沿岸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可知,风将沿岸地区沉积的物质带到内陆地区沉积下来,逐渐形成沙漠。\n8.[2022深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纳米布沙漠被称为变色沙漠,是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沿岸风多由海洋吹向陆地,海雾有时可深入内陆50千米。研究发现,纳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来源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富含铁元素的岩石。纳米布沙漠内有呈新月形、线形以及星形的高大沙丘,其中星形沙丘“随风摆动”并不断长高。图1示意纳米布沙漠的位置,图2示意星形沙丘景观及风向风频。(2)分析从海岸向内陆沙丘颜色逐渐由白色增深至红色的原因。(6分)图1图2答案8.【参考答案】 (2)纳米布沙漠的沙子含有铁元素,遇空气和海雾中的水汽易氧化呈红色;(2分)海岸带附近的沙子出露时间短,氧化程度低,颜色较浅;(2分)沙子经风从沿海搬运至内陆过程中,被氧化时间不断增长,颜色由白色逐渐增深至红色。(2分)【解题思路】 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纳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来源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富含铁元素的岩石”可知,纳米布沙漠的沙子富含铁元素,铁元素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会呈现红色;根据材料信息“海雾有时可深入内陆50千米”及上问分析可知,沙漠的沙子是由沿海地区吹入内陆的,在被风从沿海吹到内陆的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充分氧化,颜色较深,而沿岸地区的沙子由于距海近,接触空气时间短,氧化作用弱,颜色较浅,因此沙漠逐步由白色演变到红色。\n8.[2022深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纳米布沙漠被称为变色沙漠,是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沿岸风多由海洋吹向陆地,海雾有时可深入内陆50千米。研究发现,纳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来源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富含铁元素的岩石。纳米布沙漠内有呈新月形、线形以及星形的高大沙丘,其中星形沙丘“随风摆动”并不断长高。图1示意纳米布沙漠的位置,图2示意星形沙丘景观及风向风频。(3)推测沙丘在“随风摆动”过程中形成星形并长高的原因。(6分)图1图2答案8.【参考答案】 (3)当地盛行多种风向,沙丘在多风向的影响下形成多条沙脊并组合成星形;(3分)星形沙丘在摆动过程中,风从多个方向搬运沙子并向沙丘中部堆积,被堆积的沙子不断向上推移,使得沙丘逐渐长高。(3分)【解题思路】 第(3)问,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而形成,沙丘呈星形,说明当地具有多个风向,沙丘在多个风向的风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多条沙脊,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星形;沙丘在随风摆动的过程中,沙子在风力的作用下,沿着沙脊不断向星形的中部推移,逐渐爬高,使沙丘逐渐长高,星形沙丘逐渐发育。\n9.[2022山东菏泽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长江口是典型分汊型河口,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格局(下图)。横沙通道位于长兴岛和横沙岛之间,是长江口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水道,两岸港口码头众多,潮流呈现往复流特征。受潮汐运动影响,横沙通道北口东侧近岸形成一个明显深于周围河床的冲刷坑,其形态近似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2005年以来,随着长兴岛有关工程建设,岛屿东北侧岸线大幅北移,北港的深泓线(即沿河流方向最大水深处的连线)南移,使冲刷坑快速发育,形成深V形槽,并向南延伸630m。(1)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横沙通道北口冲刷坑的形成原因。(4分)答案9.【参考答案】 (1)横沙通道是长江口重要的潮汐通道,且潮流呈现往复流特征;(2分)涨潮流和落潮流反复冲刷侵蚀,进而形成冲刷坑。(2分)(说明:潮流冲刷侵蚀必答,如答出长江水和落潮时叠加冲刷也可,只回答长江水冲刷不给分)【解题思路】 第(1)问,由材料“横沙通道位于长兴岛和横沙岛之间,是长江口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水道,两岸港口码头众多,潮流呈现往复流特征”可知,横沙通道是长江口重要的潮汐通道,且潮流呈现往复流特征;由材料“受潮汐运动影响,横沙通道北口东侧近岸形成一个明显深于周围河床的冲刷坑,其形态近似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可知,涨潮流和落潮流反复冲刷侵蚀形成冲刷坑。\n9.[2022山东菏泽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长江口是典型分汊型河口,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格局(下图)。横沙通道位于长兴岛和横沙岛之间,是长江口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水道,两岸港口码头众多,潮流呈现往复流特征。受潮汐运动影响,横沙通道北口东侧近岸形成一个明显深于周围河床的冲刷坑,其形态近似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2005年以来,随着长兴岛有关工程建设,岛屿东北侧岸线大幅北移,北港的深泓线(即沿河流方向最大水深处的连线)南移,使冲刷坑快速发育,形成深V形槽,并向南延伸630m。(2)分析2005年以来冲刷坑快速发育的原因。(4分)答案9.【参考答案】(2)长兴岛岸线北移,使横沙通道北口变窄,潮流水流速加快,侵蚀能力增强,形成深V形槽;(2分)北港深泓线南移,使横沙通道接受北港的落潮流流量增加,水动力增强,使冲刷坑明显南移。(2分)【解题思路】第(2)问,由材料“2005年以来,随着长兴岛有关工程建设,岛屿东北侧岸线大幅北移”并结合图中2017年岸线较2005年岸线的变化可知,由于工程建设,长兴岛岸线北移,使横沙通道北口变窄,潮流水流速加快,侵蚀能力增强,形成深V形槽;由材料“北港的深泓线(即沿河流方向最大水深处的连线)南移,使冲刷坑快速发育,形成深V形槽,并向南延伸630m”可知,北港深泓线南移,使横沙通道接受北港的落潮流流量增加,水动力增强,使冲刷坑明显南移。\n9.[2022山东菏泽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长江口是典型分汊型河口,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格局(下图)。横沙通道位于长兴岛和横沙岛之间,是长江口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水道,两岸港口码头众多,潮流呈现往复流特征。受潮汐运动影响,横沙通道北口东侧近岸形成一个明显深于周围河床的冲刷坑,其形态近似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2005年以来,随着长兴岛有关工程建设,岛屿东北侧岸线大幅北移,北港的深泓线(即沿河流方向最大水深处的连线)南移,使冲刷坑快速发育,形成深V形槽,并向南延伸630m。(3)推测冲刷坑的不断发育对横沙岛的潜在威胁。(4分)答案9.【参考答案】 (3)使横沙岛西侧岸线不稳定,可能造成岸堤崩塌;(2分)威胁到横沙岛西岸港口码头生产作业安全。(2分)【解题思路】 第(3)问,读图可知,由于冲刷坑的不断发育,潮流速度加快,侵蚀能力增强,使横沙岛西侧岸线不稳定,可能造成岸堤崩塌;由材料“横沙通道位于长兴岛和横沙岛之间,是长江口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水道,两岸港口码头众多”可知,岸线不稳定会威胁到横沙岛西岸港口码头生产作业安全。\n考点4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n必备知识新题精练\n[2022南昌一模]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48千米的拉林(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拉林铁路桥梁隧道相连处景观图,图中江边公路是拉林公路。据此完成1—2题。1.拉林铁路沿途桥梁隧道众多的原因是(  )A.高寒缺氧B.风力强劲C.地形起伏大D.地层不稳定题组1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答案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要选择较平直且起伏较小的线路,才能安全运行,因此在修建铁路时遇山要开挖隧道,遇河流要修建桥梁。拉萨至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势起伏大,因此铁路沿线桥梁隧道众多,C正确;桥隧的修建与高寒缺氧、风力强劲和地层不稳定关系不大,A、B、D错误。\n[2022南昌一模]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48千米的拉林(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下图是拉林铁路桥梁隧道相连处景观图,图中江边公路是拉林公路。据此完成1—2题。2.图示拉林公路走向呈S形是为了(  )A.降低路面坡度B.减轻洪水威胁C.避开断裂带D.避开泥石流题组1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答案2.A 在山区修建公路时要大致沿等高线延伸方向修建,从而降低路面坡度,以保证行车安全,因此道路常呈S形,A正确;公路形态与减轻洪水威胁关系不大;从图中看不出断裂带,与避开断裂带关系不大;在山坡修建S形公路也无法避开泥石流,B、C、D错误。\n[2022石家庄一检]聚落分布演变过程反映了区域人地互动过程。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位于天山北麓中部,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的聚落始终未大规模出现在山前冲积扇上,这一点与武威和乌鲁木齐等地不同。下图示意1759—1949年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聚落分布海拔比例。据此完成3—4题。3.1759—1949年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聚落向(  )A.高海拔地区扩展B.低海拔地区扩展C.河流下游地区扩展D.冲积扇边缘扩展题组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3.A 由图可知,1759—1949年,海拔500—800m聚落占比呈减小趋势,海拔800m以上聚落占比呈上升趋势,聚落整体向高海拔地区扩展,河流下游地区和冲积扇边缘地区一般海拔较低,故A对。\n[2022石家庄一检]聚落分布演变过程反映了区域人地互动过程。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位于天山北麓中部,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的聚落始终未大规模出现在山前冲积扇上,这一点与武威和乌鲁木齐等地不同。下图示意1759—1949年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地区聚落分布海拔比例。据此完成3—4题。4.清中期至民国时期,该地区聚落始终未大规模出现在山前冲积扇上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气候极为干旱B.冲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短缺C.区域河流较为短小D.冲积扇地区交通通达度较差题组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4.C 大规模聚落分布地区,人口较多,农业规模较大,水资源消耗量大。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短小,山前冲积扇地表水资源不足,难以形成大规模聚落,C对。若区域气候极为干旱,水资源极为匮乏,则该区域其他地方也难以形成聚落,A错;地下水主要是地表水下渗形成的,冲积扇未形成大规模聚落主要是因为地表水不足,B错;冲积扇地区地形较平坦,交通通达度较山区好,D错。\n[2022山东枣庄期末]丹洲古镇坐落在广西融江下游的丹洲岛上(如图所示),是中国少有的水上古城之一。丹洲岛面积约1.6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江上往来船只在丹洲码头靠岸休息或交易。随着商业发展,人口增加,古镇成为重要的交通贸易口岸,并成为县城所在地,保留了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据此完成5—6题。5.明清时期丹洲古镇成为县城所在地且商贸发达的主要原因有(  )①四面环水利于防守②水运较为便利③环境优美,耕地充足④临近河流取水方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题组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5.A 结合材料分析,丹洲古镇四面环水有利于军事防御,①正确;四面环水,水运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贸易,②正确;丹洲岛面积较小,耕地资源有限,③错误;临近河流、取水方便并不是丹洲岛独特的优势,④错误。选A。\n[2022山东枣庄期末]丹洲古镇坐落在广西融江下游的丹洲岛上(如图所示),是中国少有的水上古城之一。丹洲岛面积约1.6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江上往来船只在丹洲码头靠岸休息或交易。随着商业发展,人口增加,古镇成为重要的交通贸易口岸,并成为县城所在地,保留了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据此完成5—6题。6.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当地居民认为“一旦有桥,再无丹洲”。丹洲古镇居民反对建桥的原因是(  )A.保护古城风貌B.节约建设成本C.保留水运特色D.维持码头收入题组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6.A 由材料可知,丹洲古镇是我国少有的水上古城之一,有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一旦建桥,来往人流的增加难免会对古迹造成破坏,不利于保护古城风貌,A正确。\n关键能力强化提升\n[2022浙江绍兴诊断]火花特大桥是贵州省紫望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全长4075米,桥面最高处有115米。图示路段设置成“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的形式,车辆只能通过靠山体一侧匝道下高速。完成1—2题。1.图示路段设置成“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的根本目的是(  )A.方便司机掉头B.提高通行效率C.节约建设成本D.方便居民出行答案1.C 由图可知,在远离山体一侧建设匝道,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较大,且需要延长引桥,建设成本高且施工难度大,而设置成“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可节约建设成本,C对。该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司机掉头,但不是其根本目的,A错;“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的设置,延长了一侧车辆下高速绕转的距离,并不能提高通行效率,对居民出行影响较小,B、D错。\n[2022浙江绍兴诊断]火花特大桥是贵州省紫望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全长4075米,桥面最高处有115米。图示路段设置成“半互通+U型回转匝道”的形式,车辆只能通过靠山体一侧匝道下高速。完成1—2题。2.紫望高速公路在多地段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修建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冻土影响B.克服地形限制C.节约土地资源D.降低施工难度答案2.B 贵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冻土影响较小,A错;贵州多山地,地表崎岖,修路难度大,交通相对落后,利用部分土地资源修建交通线路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修建高速公路可以减少地形对交通的限制,并非为了节约土地,B对,C错;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修建高速公路会增加施工难度,D错。\n[2022湖南郴州一检]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据此完成3—5题。3.日本在2011年临近海域发生大地震之后,将部分沿海居民点搬迁到高坡地,其目的是防范(  )A.余震B.台风C.滑坡D.海啸答案3.D 分析如下:选项信息解读正误A余震也会影响到高坡地带,故不是为了防范余震✕B日本此举与地震相关,与台风无关✕C高坡地带更容易产生滑坡✕D海底地震易引起海啸,其掀起的海浪会淹没沿海低地,将沿海居民点搬迁到高坡地可防范海啸造成的破坏√\n[2022湖南郴州一检]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据此完成3—5题。4.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约33°27'S,70°40'W)的城区从冲积平原扩展到安第斯山脉的山麓地带,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市化水平提高快B.首都人口持续增加C.冲积平原地价昂贵D.山麓地带水源充足答案4.B 圣地亚哥是智利的政治、经济中心,其城区从冲积平原扩展到安第斯山脉的山麓地带,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口持续增加,B正确;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表现,A因果关系颠倒;圣地亚哥的城区从冲积平原向山麓扩展,说明冲积平原土地被占殆尽,而不是因为冲积平原地价昂贵,C错误;圣地亚哥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较丰富,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山麓地带是河流的上游,水量较平原地带少,D错误。\n[2022湖南郴州一检]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据此完成3—5题。5.建设用地爬坡有助于(  )A.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B.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减少占用优质耕地答案5.D 建设用地爬坡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本,A错误;建设用地爬坡不一定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B错误;建设用地爬坡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无关,C错误;建设用地爬坡对坡地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占用优质耕地,D正确。\n[2022河南名校联考]流域地貌主要是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的各种形态的侵蚀河谷,以及被侵蚀的物质沿途堆积,形成的各类堆积地貌。地貌形态要素对聚落的布局具有基础性影响,流域地貌区中聚落的分布也与特殊的流水冲刷地貌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流域地貌发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机制。据此完成6—8题。6.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A.交通运输、防洪防御、河流形态B.河流形态、交通运输、防洪防御C.交通运输、河流形态、防洪防御D.防洪防御、交通运输、河流形态答案6.D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人们主要考虑的是生存条件,聚落往往布局在地势较高处,预防水灾和外敌侵袭,故甲代表防洪防御;为了生活下去,人们还需要进行生产活动,这时河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灌溉水源和航运,故乙代表交通运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并对聚落的分布产生影响,河流的形态具有美学价值,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地区往往是人们向往的居住地,故丙代表河流形态。D正确。\n[2022河南名校联考]流域地貌主要是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的各种形态的侵蚀河谷,以及被侵蚀的物质沿途堆积,形成的各类堆积地貌。地貌形态要素对聚落的布局具有基础性影响,流域地貌区中聚落的分布也与特殊的流水冲刷地貌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流域地貌发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机制。据此完成6—8题。6.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7.流域地貌的阶段性发育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  )①土地资源②交通条件③气候变化④自然带类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7.A 随着河流的不断发育,河谷平坦的土地资源不断增加,水流变得平稳,有利于发展水运,①②正确,A正确。流域地貌的阶段性发育对气候的影响很小,并不会引起较为明显的气候变化,而自然带的形成又与气候关系密切,故其对自然带的影响也不大。\n[2022河南名校联考]流域地貌主要是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的各种形态的侵蚀河谷,以及被侵蚀的物质沿途堆积,形成的各类堆积地貌。地貌形态要素对聚落的布局具有基础性影响,流域地貌区中聚落的分布也与特殊的流水冲刷地貌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流域地貌发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机制。据此完成6—8题。8.岷江流域上游泥石流多发的阶段与原因是(  )A.河流发育初期—流水侵蚀强烈B.河流发育后期—流水侵蚀强烈C.河流发育初期—沟道长度增加D.河流发育后期—沟道长度增加答案8.A 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流碎屑物质易被冲刷形成泥石流,A正确。河流发育后期,河流流速减慢,以沉积作用为主,不易形成泥石流,B、D错误;沟道长度增加对泥石流的形成影响不大,C错误。\n疑难点专练\n[2022名师原创]金沙江金江街段位于金沙江中游(石鼓至攀枝花),是整个金沙江中游河谷谷底较为宽阔的地区,野外调查发现这一地区河谷谷坡上发育有8级以上阶地(剖面见下图)。据此完成1—2题。1.推测图中阶地形成最早的是(  )A.T1B.T2C.T6D.T8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1.D 判断河流阶地形成的早晚要明确阶地在河谷中的“位置”。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断抬升与河流下切共同作用形成的,一般来说地壳抬升几次就会形成几级阶地,形成越早的河流阶地,海拔越高。图中共有8级阶地,T1的位置最低,T8的位置最高→T8形成最早,T1形成最晚→选D。\n[2022名师原创]金沙江金江街段位于金沙江中游(石鼓至攀枝花),是整个金沙江中游河谷谷底较为宽阔的地区,野外调查发现这一地区河谷谷坡上发育有8级以上阶地(剖面见下图)。据此完成1—2题。2.关于图中河流阶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金沙江左右两岸的河流阶地分布相同B.河流阶地形成时两岸的内力作用强度相同C.左岸地壳抬升剧烈,河床形成阶地较难D.左岸地壳抬升幅度较小,有利于阶地的形成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2.D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确定河流的流向及河流的左右岸,然后,比较两岸河流阶地的数量和分布差异、两岸河床的坡度及其对河流阶地的影响。①确定左右岸:由图中指向标可知,金沙江该河段呈西北—东南走向,流向应为自西北流向东南。根据河流左右岸的定义可知,图中包含T1—T8所有阶地的一侧为左岸。②河流两岸阶地分布:左岸发育有T1至T8的各级阶地,右岸只有T2、T3、T4、T7四级阶地→金沙江左右两岸的河流阶地分布不相同→A错。③河流两岸地势的差异:右岸陡、左岸缓,河流右岸流水侵蚀强烈→右岸河流阶地发育环境比左岸差→C错,D对。④河流两岸地形地貌差异:右岸海拔高于左岸→右岸地壳抬升高度超过左岸→右岸所受内力抬升作用要强于左岸→B错。\n[2022名师原创]“中国西部的千岛湖”——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水中,近看又变幻出舰队形、鲸背状、人形、兽形等无穷的造型,魔幻神秘,绝世惊艳。雅丹是干旱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露在沙漠、戈壁之中,而水上雅丹奇特地出露在湖水之中,世间罕见。如图为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3.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A.湖相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气候变暖、湖泊淹没B.湖相沉积→地壳抬升→气候变暖、湖泊淹没→外力侵蚀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气候变暖、湖泊淹没→湖相沉积D.地壳抬升→湖相沉积→外力侵蚀→气候变暖、湖泊淹没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3.A 雅丹地貌是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为:先有湖相沉积,后地壳抬升,湖相沉积层出露于地表,受外力侵蚀形成雅丹地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最终汇入干涸的湖泊,形成水上雅丹地貌。选A。\n[2022名师原创]“中国西部的千岛湖”——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水中,近看又变幻出舰队形、鲸背状、人形、兽形等无穷的造型,魔幻神秘,绝世惊艳。雅丹是干旱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露在沙漠、戈壁之中,而水上雅丹奇特地出露在湖水之中,世间罕见。如图为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4.有人认为水上雅丹将会消失,其原因可能是(  )①湖面水位上升淹没低矮雅丹地貌②湖水溶蚀作用导致雅丹地貌坍塌③水上雅丹底部受浸泡易坍塌④湖面风力大,波浪侵蚀加剧雅丹地貌坍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4.B 具体分析如下:\n[2022河北模拟]黄土勺状沟壑是独立发育于黄土坡面上的永久性沟谷,整体形态上大下小,看着像个勺子,当地人称之为“勺沟”。经研究发现,黄土勺状沟壑的沟尾处一般发育有陷穴或暗穴。图1为黄土勺状沟壑示意图,图2为黄土暗穴与陷穴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图1          图25.推测发育中的黄土勺状沟壑与黄土切沟的关系最可能是(  )A.切沟是勺状沟壑的初级阶段B.勺状沟壑是切沟的初级阶段C.勺状沟壑是切沟的最终阶段D.两种地貌毫无关系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5.B 读图分析可知,随着勺状沟壑的沟尾向下延伸,下切侵蚀到冲沟,会形成切沟,所以发育中的黄土勺状沟壑很可能是黄土切沟的初级阶段。选B。\n[2022河北模拟]黄土勺状沟壑是独立发育于黄土坡面上的永久性沟谷,整体形态上大下小,看着像个勺子,当地人称之为“勺沟”。经研究发现,黄土勺状沟壑的沟尾处一般发育有陷穴或暗穴。图1为黄土勺状沟壑示意图,图2为黄土暗穴与陷穴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图1          图26.黄土陷穴和暗穴的发育过程为(  )A.雨水下渗—黄土下陷—地下流水侧蚀、下蚀—形成暗穴B.雨水下渗—形成陷穴—局部崩塌—形成暗穴C.局部崩塌—地下流水侧蚀—形成暗穴—下蚀形成陷穴D.物理风化—局部崩塌—地下流水侧蚀—形成暗穴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6.A 降雨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汇聚到一定程度后侵蚀能力增强,在黄土层结构不均匀、孔隙较多的区域下渗增多,局部黄土变重、下陷,形成陷穴;随着流水侵蚀加剧,沟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加大,沟底形成的陷穴在坡底形成出口,地下流水侧蚀和下蚀作用加剧,形成暗穴。选A。\n7.[2022四川绵阳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呼伦湖经达兰鄂罗木河注入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游),呼伦湖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海拉尔盆地的最低处,为内力作用形成,呈不规则的四边形。1962年,呼伦湖东岸决口,形成了新达赉湖。下图为呼伦湖及AB一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1)判断呼伦湖属于火山湖还是断陷湖,并说明理由。(4分)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7.【参考答案】 (1)断陷湖。(2分)形状为不规则四边形,位于盆地最低处。(2分)【解题思路】 第(1)问,由材料“呼伦湖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海拉尔盆地的最低处”和“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可判断该湖泊为断陷湖。\n7.[2022四川绵阳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呼伦湖经达兰鄂罗木河注入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游),呼伦湖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海拉尔盆地的最低处,为内力作用形成,呈不规则的四边形。1962年,呼伦湖东岸决口,形成了新达赉湖。下图为呼伦湖及AB一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依据新达赉湖面积的变化,推测1962年以来呼伦湖水位的变化。(6分)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7.【参考答案】(2)呼伦湖对新达赉湖具有补给作用;(2分)从形成至20世纪90年代,新达赉湖面积不断扩大,表明呼伦湖水位上升,外溢使新达赉湖面积扩大;(2分)至21世纪初期,新达赉湖面积缩小,说明呼伦湖水位降低,面积也在萎缩。(2分)【解题思路】第(2)问,由材料可知,1962年呼伦湖东岸决口,形成了新达赉湖,说明呼伦湖可以补给新达赉湖;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20世纪80—90年代该湖泊面积不断扩大,说明湖泊补给水量增多,可推出呼伦湖的水量加大,呼伦湖对新达赉湖的补给加大;21世纪初期,新达赉湖面积又缩小了,说明呼伦湖的水位下降,面积减小,呼伦湖对新达赉湖的补给减少。\n7.[2022四川绵阳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呼伦湖经达兰鄂罗木河注入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游),呼伦湖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海拉尔盆地的最低处,为内力作用形成,呈不规则的四边形。1962年,呼伦湖东岸决口,形成了新达赉湖。下图为呼伦湖及AB一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3)说明呼伦湖湖岸西侧新、老湖蚀台地的形成过程。(6分)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7.【参考答案】 (3)地质历史时期,湖水长期对西岸山地进行冲刷侵蚀,湖岸(崖)逐渐后退,形成了湖蚀台地;(2分)受构造运动影响,湖盆再次下沉,湖水水位降低,古湖蚀台地裸露;(2分)之后,湖水对新的湖岸进行冲刷侵蚀,随补给减少和湖水水位下降,形成现代湖蚀台地。(2分)【解题思路】 第(3)问,湖岸台地的形成与湖泊对湖岸的侵蚀作用相关。地质历史时期,湖水不断侵蚀湖泊的西岸,湖岸不断后退,逐渐形成湖蚀台地;根据材料和前面分析可知,该湖泊是受构造运动影响形成的,古湖蚀台地应是湖盆不断下沉,湖水水位也随之下降,台地裸露形成的;随后,湖水对新湖岸不断侵蚀,随着湖泊补给水量的减少,湖泊水位不断下降,逐渐形成现代湖蚀台地。\n8.[2022湖北十堰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风蚀坑是指松散或裸露的沙质地表经风蚀而形成的凹地,在风蚀坑的下风向伴随积沙体的发育。风蚀坑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阶段1的最高风速出现在风蚀坑出口处,风蚀坑以水平生长为主,长轴渐长;阶段2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的风速最大,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致使风蚀坑深度加深、积沙体加高,以竖向生长为主。风蚀坑发育到一定阶段演化速度会衰减,无法持续扩大。下图示意风蚀坑演化两个阶段的剖面状况。(1)简述阶段1利于风蚀坑水平生长的条件。(6分)阶段1阶段2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8.【参考答案】 (1)与盛行风风向一致;风蚀坑出口处的强风侵蚀能力强;积沙体高度有限,对风力阻挡作用弱。(每点2分)【解题思路】 第(1)问,由材料可知,阶段1,风蚀坑长轴渐长;由图可知,风蚀坑长轴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说明长轴变长与盛行风侵蚀密切相关。阶段1的最大风速出现在风蚀坑出口处,此处侵蚀更严重,进一步使长轴变长;比较阶段1和阶段2可知,阶段1风蚀坑出口处的积沙体低矮,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弱,有利于长轴变长。\n8.[2022湖北十堰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风蚀坑是指松散或裸露的沙质地表经风蚀而形成的凹地,在风蚀坑的下风向伴随积沙体的发育。风蚀坑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阶段1的最高风速出现在风蚀坑出口处,风蚀坑以水平生长为主,长轴渐长;阶段2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的风速最大,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致使风蚀坑深度加深、积沙体加高,以竖向生长为主。风蚀坑发育到一定阶段演化速度会衰减,无法持续扩大。下图示意风蚀坑演化两个阶段的剖面状况。(2)推测阶段2坑底—丘顶、丘顶—背风坡脚的沙粒粒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10分)阶段1阶段2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8.【参考答案】 (2)粒径变化情况:从坑底到丘顶粒径变小,(2分)从丘顶到背风坡脚粒径变大。(2分)理由:坑底长期遭受风蚀,小颗粒沙粒被侵蚀搬运殆尽;从积沙体前到丘顶,风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从丘顶到背风坡脚,重力作用导致大颗粒沙粒向下滑落。(每点2分)【解题思路】 第(2)问,根据阶段2风力大小在风蚀坑不同位置的变化,可推测出坑底—丘顶沙粒粒径逐渐变小,丘顶—背风坡脚沙粒粒径逐渐变大。具体原因:阶段2风蚀坑深度加深、积沙体加高,以竖向生长为主,导致坑底长期遭受风蚀,小颗粒沙粒被侵蚀搬运殆尽,只残留下大颗粒的沙粒;根据材料可知,阶段2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的风速最大,而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导致挟带沙粒的盛行风到达积沙体顶部时风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沙粒产生沉积,小颗粒的沙粒堆积在积沙体顶部(丘顶),而大颗粒沙粒则因重力作用由丘顶滑落至背风坡脚。\n8.[2022湖北十堰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风蚀坑是指松散或裸露的沙质地表经风蚀而形成的凹地,在风蚀坑的下风向伴随积沙体的发育。风蚀坑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阶段1的最高风速出现在风蚀坑出口处,风蚀坑以水平生长为主,长轴渐长;阶段2坑体中部至积沙体前的风速最大,积沙体顶部的风速较小,致使风蚀坑深度加深、积沙体加高,以竖向生长为主。风蚀坑发育到一定阶段演化速度会衰减,无法持续扩大。下图示意风蚀坑演化两个阶段的剖面状况。(3)分析风蚀坑—积沙体规模无法持续扩大的原因。(6分)阶段1阶段2疑难点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分析答案8.【参考答案】 (3)地表松散的物质厚度有限;随着风蚀坑的加深,侧壁后退,坍塌物向坑底运移、堆积;随着积沙体增高,到达丘顶的风速越来越小,堆积于此的沙粒越来越少。(每点2分)【解题思路】 第(3)问,分析如下:\n情境创新专练\n提升素养拓展思维\n[2022郑州一测](特殊现象·落水洞)落水洞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泛。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下,黄土粒度越大越有利于落水洞的形成。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和密度均远大于东部地区。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上层为黄土层,下层深色岩层为隔水性好的砂岩层)。据此完成1—3题。①②     ③    ④1.该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答案1.C 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下,黄土粒度越大越有利于落水洞的形成,说明落水洞是大气降水在地表下渗过程中不断侵蚀黄土形成的,因此在落水洞的形成过程中,落水洞洞口不断扩大、洞深不断加大。四幅图中,②的落水洞洞口最小、洞深最小,应该是落水洞形成的初期,③的落水洞洞口最大、洞深也最大,应该是落水洞形成的晚期,故选C。\n[2022郑州一测](特殊现象·落水洞)落水洞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泛。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下,黄土粒度越大越有利于落水洞的形成。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和密度均远大于东部地区。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上层为黄土层,下层深色岩层为隔水性好的砂岩层)。据此完成1—3题。①②     ③    ④2.影响图中落水洞发育方向的主导因素是(  )A.风力大小B.水流速度C.物质基础D.地壳运动答案2.C 黄土粒度越大越有利于落水洞的形成,因此决定图中落水洞发育方向的主导因素应是物质基础,C对。\n[2022郑州一测](特殊现象·落水洞)落水洞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泛。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下,黄土粒度越大越有利于落水洞的形成。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和密度均远大于东部地区。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上层为黄土层,下层深色岩层为隔水性好的砂岩层)。据此完成1—3题。①②     ③    ④3.黄土高原东、西部落水洞发育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西部(  )①年降水量更大②降水更集中③黄土粒度更大④黄土层更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3.C 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因此其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西部年降水量较东部小,①错;西部地区距离东部海洋更远,气候的大陆性更强,降水更集中,②对;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和密度均远大于东部地区,结合黄土粒度越大越有利于落水洞形成的规律可推测西部黄土粒度更大,③对;形成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西北风从西北内陆荒漠地区带来的,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距离西北内陆荒漠更近,黄土沉积较东部多,因而西部黄土层应较东部更厚,④错。故选C。\n[2022河北唐山一模](实际景观·山腰穿洞)下图为小明在贵州某景区拍摄的照片:一束阳光穿过位于山腰的穿洞,投射出耀眼的光柱。小明咨询景区管理人员得知,打卡此景观需在9月至次年3月的清晨时段,而且还得把握时机。据此完成4—5题。4.小明的咨询结果说明,打卡此景观需要关注(  )①当地的天气状况②穿洞内植被的长势③穿洞的形状变化④太阳方位和高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4.B 一束阳光穿过位于山腰的穿洞投射出光柱,说明此时天气晴朗,因此想打卡此景观需要关注当地的天气状况,①对;在9月到次年3月的清晨时段,才可能看到此景观,说明打卡此景观受不同时期太阳方位和高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把握观赏时机,④对。故B正确。\n[2022河北唐山一模](实际景观·山腰穿洞)下图为小明在贵州某景区拍摄的照片:一束阳光穿过位于山腰的穿洞,投射出耀眼的光柱。小明咨询景区管理人员得知,打卡此景观需在9月至次年3月的清晨时段,而且还得把握时机。据此完成4—5题。5.小明对图中穿洞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流水溶蚀—溶洞形成—地壳抬升B.波浪侵蚀—海蚀拱桥—地壳抬升C.流水溶蚀—溶洞形成—岩石崩落D.岩浆活动—火山通道—地壳抬升答案5.A 该穿洞位于贵州省,贵州省石灰岩广布,石灰岩易被溶蚀,形成地下溶洞;且图中穿洞位于山腰,说明溶洞形成后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故A正确。\n6.[2022安徽马鞍山一检](实际应用·公路边坡塌方)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贵州某公路边坡经过5年的差异风化,局部出现塌方现象,对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行车安全造成威胁。研究表明该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坠落式破坏,持续降水会诱发塌方。下图示意该边坡坠落式破坏形式。(1)说明该公路边坡易发生塌方的地质条件。(6分)答案6.【参考答案】 (1)软硬岩层相间分布,较软的泥岩易被风化形成凹陷,导致上方较硬的砂岩坍塌;(2分)边坡坡度较大,重力作用明显,易崩塌;(2分)砂岩多垂直裂隙发育,易引起整体滑塌。(2分)【解题思路】 第(1)问,可从岩体的性质、风化作用、重力作用、裂隙发育等对岩体稳定性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n6.[2022安徽马鞍山一检](实际应用·公路边坡塌方)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贵州某公路边坡经过5年的差异风化,局部出现塌方现象,对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行车安全造成威胁。研究表明该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坠落式破坏,持续降水会诱发塌方。下图示意该边坡坠落式破坏形式。(2)持续降水会诱发塌方,试分析原因。(8分)答案6.【参考答案】(2)降水入渗会增大岩体的重量,提高其下滑、坠落的可能性;降水入渗减小了裂隙处岩土体间的摩擦力,加剧边坡塌方的发生;降水产生的坡面径流强烈冲刷失稳岩土体,易诱发滑坡、塌方。(任答两点得8分)【解题思路】第(2)问,降水入渗增加了岩体的重量,减小了裂隙处岩体间的摩擦力,且降水产生的坡面径流强烈冲刷岩体,使岩体更加不稳定。\n6.[2022安徽马鞍山一检](实际应用·公路边坡塌方)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贵州某公路边坡经过5年的差异风化,局部出现塌方现象,对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行车安全造成威胁。研究表明该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坠落式破坏,持续降水会诱发塌方。下图示意该边坡坠落式破坏形式。(3)为保障公路运输安全畅通,就防范该边坡塌方提出合理的工程措施。(8分)答案6.【参考答案】 (3)对坡面上明显松动的岩体进行清理,对风化凹陷处进行工程加固,减缓边坡凹陷的形成与发展;加盖防护网对边坡进行整体防护,防止坡面岩土体风化剥落以及危岩崩塌;在泥岩与砂岩分界处布设排水孔。(任答两点得8分)【解题思路】 第(3)问,可从清理失稳岩体、加固岩体、加盖防护网、布设排水孔等方面分析。\n题型专练创新集训\n[2022江苏扬州期末](新名词·纯走滑断层)纯走滑断层是指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上、下盘无垂直移动,如图Ⅰ所示。逆走滑断层是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图Ⅱ),反之,为正走滑断层(图Ⅲ)。陡坎的形成多与断层有关,陡坎坡向与地形坡向一致为正向陡坎,陡坎坡向与地形坡向相反为反向陡坎。读图完成1—3题。1.图Ⅰ中,断层断错后陡坎形成的原因是(  )A.冲积扇沉积物类型与来源差异B.地壳垂直运动C.冲积扇的错位与地势起伏D.外力差异侵蚀答案1.C 冲积扇沉积物由扇顶到扇缘,颗粒粒径逐渐减小,沉积物存在差异,沉积物类型与来源差异不会形成陡坎,A错误;纯走滑断层只有水平运动,没有垂直运动,B错误;由于冲积扇有起伏,断层水平错位后,会出现陡崖陡坎,C正确;由材料可知,图Ⅰ中陡坎的形成与断层有关,与外力侵蚀无关,D错误。\n[2022江苏扬州期末](新名词·纯走滑断层)纯走滑断层是指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上、下盘无垂直移动,如图Ⅰ所示。逆走滑断层是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图Ⅱ),反之,为正走滑断层(图Ⅲ)。陡坎的形成多与断层有关,陡坎坡向与地形坡向一致为正向陡坎,陡坎坡向与地形坡向相反为反向陡坎。读图完成1—3题。2.不考虑外力作用,图Ⅱ、Ⅲ中未形成陡坎地貌的可能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2.B 据图可知,①地为冲积扇与山麓的交界处,④地位于冲积扇的边缘位置,二地均没有断层,不考虑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不会形成陡坎;②③两地位于断层线上,因断层的水平错位可形成陡坎,选B。\n[2022江苏扬州期末](新名词·纯走滑断层)纯走滑断层是指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上、下盘无垂直移动,如图Ⅰ所示。逆走滑断层是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图Ⅱ),反之,为正走滑断层(图Ⅲ)。陡坎的形成多与断层有关,陡坎坡向与地形坡向一致为正向陡坎,陡坎坡向与地形坡向相反为反向陡坎。读图完成1—3题。3.与南方地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成为空中观赏冲积扇最佳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化学风化作用强,物质来源多,冲积扇面积较广B.风力搬运作用强,沙尘沉积厚,冲积扇厚度较大C.山体相对高差大,河谷发育多,冲积扇集群较好D.大气能见度较高,地表植被少,冲积扇地貌裸露答案3.D 与南方地区相比,西北地区降水少,化学风化作用弱,A错误;风力搬运作用强,沙尘沉积厚,易形成沙丘地貌,而冲积扇为流水冲积地貌,B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谷发育程度低,C错误;与南方地区相比,西北地区晴朗少雨,云量少,大气能见度较高,且植被稀少,对冲积扇遮蔽少,利于观赏,D正确。\n[2022河北模拟](新名词·裂点)裂点是河床纵剖面上,缓坡段与陡坡段的转折处,它的形成与河流的溯源侵蚀、河床的构造抬升、岩性变化有密切关系。裂点型瀑布是由裂点导致河床的落差增加而形成的瀑布。河南省云台山地质公园内的“云台天瀑”落差高达314m,为典型的裂点型瀑布。下图示意“云台天瀑”形成过程。据此完成4—5题。4.“云台天瀑”裂点的形成过程是(  )A.构造抬升—流水下蚀—岩层崩塌—裂点形成B.流水下蚀—构造抬升—岩层崩塌—裂点形成C.构造下沉—岩层崩塌—流水下蚀—裂点形成D.岩层崩塌—构造下沉—流水下蚀—裂点形成答案4.A 早期大幅度的构造抬升导致河流下蚀强烈,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到下部抗侵蚀能力较弱的地层时,侵蚀速率加快,底部极易形成侵蚀凹槽或穴,致使上部灰岩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崩塌,形成裂点,A正确。\n[2022河北模拟](新名词·裂点)裂点是河床纵剖面上,缓坡段与陡坡段的转折处,它的形成与河流的溯源侵蚀、河床的构造抬升、岩性变化有密切关系。裂点型瀑布是由裂点导致河床的落差增加而形成的瀑布。河南省云台山地质公园内的“云台天瀑”落差高达314m,为典型的裂点型瀑布。下图示意“云台天瀑”形成过程。据此完成4—5题。5.裂点型瀑布的高差大小取决于(  )A.岩性差异B.地壳抬升幅度C.流水速度D.海拔答案5.B 伴随多次地壳抬升,地层持续崩塌,瀑布高差不断加大,所以裂点型瀑布的高差与地壳抬升幅度密切相关,B正确。瀑布高差和岩性、河水流速、海拔关系不大。\n[2022石家庄二模](特殊现象·倒置河床)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正地貌,世界各大主要沙漠地区均有该地貌发育,其形成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6.沙漠地区倒置河床发育于(  )A.河流上游地区B.松软物质之上C.沙漠腹地区域D.坚硬物质之上答案6.B 倒置河床地貌高出周边地表,说明周边地表物质较松软,容易被外力侵蚀,可推测倒置河床也发育于松软物质之上,因河道中有抗侵蚀能力强的沉积物沉积下来,河流干涸后,河道不易被侵蚀,故而形成倒置河床,B正确,D错误。河流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沉积物较少,A错误;沙漠腹地气候干旱,很少有河流发育,C错误。\n[2022石家庄二模](特殊现象·倒置河床)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正地貌,世界各大主要沙漠地区均有该地貌发育,其形成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7.沙漠地区倒置河床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主要是由于(  )A.倒置河床形成后期风力侵蚀减轻B.倒置河床流水侵蚀弱C.倒置河床表层物质抗侵蚀能力强D.倒置河床沉积物深厚答案7.C 倒置河床表层砾石等物质抗侵蚀能力强,对河床下部地层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周边地区被侵蚀,而河床部分侵蚀速度较慢,地势相对较高,C正确。即便倒置河床形成后期风力侵蚀减轻或者沉积物深厚,若表层物质抗侵蚀能力仍较弱,在长时间的背景下,依然无法保存,A、D错。沙漠地区主要是风力侵蚀,而不是流水侵蚀,B错。\n专题综合训练\n[2022湖北T8联考]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和云南腾冲的小空山均为火山口地貌,但二者景观各异,研究发现火山口是否积水与该地区水分的收支和基岩的渗水性有一定关系。下面左图为长白山天池景观图,右图为小空山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1.长白山火山口积水成湖,但小空山火山口却未形成湖泊,主要因为两地(  )差异较大。A.降水量B.蒸发量C.岩石透水性D.植被覆盖度答案1.C 根据材料可知,火山口是否积水与该地区水分的收支和基岩的渗水性有一定关系,所以小空山火山口没有积水形成湖泊可能是该地岩石透水性强所导致的,C正确;两地火山口都属于湿润地区,都是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能够为火山口积水成湖提供物质基础,A、B错误;读图可知,小空山植被覆盖度更高,涵养水源能力应更强,应该更利于积水成湖,所以植被覆盖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n[2022湖北T8联考]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和云南腾冲的小空山均为火山口地貌,但二者景观各异,研究发现火山口是否积水与该地区水分的收支和基岩的渗水性有一定关系。下面左图为长白山天池景观图,右图为小空山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2.腾冲火山具有形成时代年轻、分布密集、种类较齐全等特征,由此可知,小空山土壤(  )A.土层深厚且肥沃B.土壤剖面层次丰富C.成土母质多流纹构造D.成土母质多层理结构答案2.C 由材料可知,腾冲火山分布密集,因此地表岩石主要为岩浆岩,喷发形成的岩浆岩多流纹构造,故当地成土母质多流纹构造,C正确;多层理结构的是沉积岩,D错误;由于腾冲火山形成时代年轻,当地成土时间较短,土层不会很深厚,剖面层次也不会很丰富,A、B错误。\n[2022湖北T8联考]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和云南腾冲的小空山均为火山口地貌,但二者景观各异,研究发现火山口是否积水与该地区水分的收支和基岩的渗水性有一定关系。下面左图为长白山天池景观图,右图为小空山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3.关于两地火山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空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小空山为岩浆裂隙式喷发形成C.长白山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D.长白山为岩浆中心式喷发形成答案3.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腾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A错误;吉林长白山火山靠近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C错误;裂隙式喷发是火山喷发的一种类型,是指岩浆从地面上延伸很长的裂隙中喷出,形成的火山口形状不会是圆锥形的;中心式喷发是指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具有明显的圆锥形火山口,读图可看出两个火山口形状相似,都是圆锥形的,B错误,D正确。\n[2022北京东城区期末]下面为某地层剖面景观照片及相关地质年代资料。据此完成4—5题。4.下列对图中地层形成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地面沉降—沉积作用—地面抬升—水平挤压B.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面抬升—水平挤压C.水平挤压—侵蚀作用—地面沉降—沉积作用D.地面抬升—沉积作用—地面沉降—侵蚀作用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52百万—201百万年古生代石炭纪距今359百万—299百万年,气候温暖、湿润,沼泽、森林广布答案4.C 图中不连续侵蚀面下部岩层弯曲变形,说明该区域先发生地壳运动,水平挤压形成褶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较疏松,易被外力侵蚀;不连续侵蚀面上部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下部地质构造形成后,地壳下沉,经历了沉积作用,所以图中地层形成过程是水平挤压—侵蚀作用—地面沉降—沉积作用,故C正确。\n[2022北京东城区期末]下面为某地层剖面景观照片及相关地质年代资料。据此完成4—5题。5.图中石炭纪地层(  )A.可能含有煤B.断层带明显C.火山遗迹多D.大理岩广布中生代三叠纪距今252百万—201百万年古生代石炭纪距今359百万—299百万年,气候温暖、湿润,沼泽、森林广布答案5.A 由材料可知,石炭纪的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沼泽、森林广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一个是古生代后期,另一个是中生代。因此石炭纪地层可能含有煤,A正确;图中没有明显的断层构造,岩层主要受水平挤压形成褶皱,B错误;图中岩层层理构造明显,是沉积岩,没有岩浆活动,火山遗迹少,C错误;大理岩是由沉积岩中碳酸盐类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变质以后,不具有层理构造,图中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不存在大理岩广布的现象,D错误。\n[2022江苏高邮调研]黄土一般发育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金沙江“涛源—巧家”河段的河流阶地上保存有厚度较大、紧邻分布的黄土和古堰塞湖沉积物,研究发现二者的组成元素和矿物成分极为相似。下图示意该河段黄土和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分布。读图回答6—7题。6.该河段有满足黄土形成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光照D.地形答案6.D 图示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该河段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焚风效应明显,使气候变得干热,利于黄土形成,D正确;从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看,该地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B、D错误;光照对降水影响小,C错误。\n[2022江苏高邮调研]黄土一般发育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金沙江“涛源—巧家”河段的河流阶地上保存有厚度较大、紧邻分布的黄土和古堰塞湖沉积物,研究发现二者的组成元素和矿物成分极为相似。下图示意该河段黄土和古堰塞湖沉积物的分布。读图回答6—7题。7.下列对该地古地理环境的推测合理的是(  )A.河流侵蚀一直以侧蚀运动为主B.黄土形成时间早于古堰塞湖沉积物C.古堰塞湖湖水外泄,沉积物长期裸露D.地震多发,古堰塞湖存在时间较短答案7.C 根据材料可知,黄土和古堰塞湖沉积物位于河流阶地上,说明沉积物裸露;该地有古堰塞湖沉积物,说明曾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湖水外泄,沉积物才能裸露出来;“保存有厚度较大、紧邻分布的黄土和古堰塞湖沉积物”说明沉积物裸露的时间长,C正确。研究发现二者的组成元素和矿物成分极为相似,而黄土一般粒径较小,可推断黄土来源于古堰塞湖沉积物,所以黄土的形成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B错误。此处河段出现河流阶地,说明该处山高谷深,侧蚀弱,A错误。黄土和古堰塞湖沉淀物厚度较大说明地质稳定的时间较长,古堰塞湖存在时间较长,才能沉积出较厚的沉积物,D错误。\n8.[2022济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丹霞地貌是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其岩层主要由红色砂岩、砾岩等构成。下图为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演化过程示意图,该地丹霞地貌上覆的黄土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对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1)据图描述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8分)答案8.【参考答案】 (1)坎布拉地区地壳相对下沉,红碎屑物在该地不断沉积形成沉积岩;(2分)红层盆地构造抬升,裂隙发育;(2分)裂隙处经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幼年期的丹霞地貌;(2分)随着地壳进一步抬升,流水继续下切侵蚀,形成壮年期的丹霞地貌。(2分)\n8.[2022济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丹霞地貌是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其岩层主要由红色砂岩、砾岩等构成。下图为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演化过程示意图,该地丹霞地貌上覆的黄土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对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2)分析上覆的黄土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对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的保护作用。(4分)答案8.【参考答案】(2)上覆黄土减轻了降水对下部岩层的侵蚀;(2分)该地气候干冷,降水较少,流水对岩石的侵蚀作用较弱。(2分)【解题思路】 第(2)问,黄土覆盖于丹霞地貌之上,为丹霞地貌增添了一个保护层,减轻了降水和流水对下部丹霞地貌的侵蚀;青海气候干冷,降水较少,流水侵蚀作用较弱,对当地丹霞地貌起到了保护作用。\n9.[2022江苏无锡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其形成初期是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新构造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后又出现了尕海、洱海等子湖。滩坝砂体是滩砂和坝砂的总称,是受波浪影响在滨岸地区沉积形成的砂体类型。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滩坝的命运。青海湖存在多期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图1为青海湖滩砂与坝砂的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海心山亦称仙山,山顶高出湖面约70米。(1)简述青海湖滩砂和坝砂的空间分布特点。(5分)图1图2答案9.【参考答案】 (1)滩砂和坝砂大多分布于东半部湖岸;滩砂呈带状分布,面积大;坝砂呈块状分布,面积小;滩砂多分布在凹岸或平缓地带;坝砂多分布在凸岸。(5分)【解题思路】 第(1)问,青海湖滩砂和坝砂的分布特点需要依据图1从分布位置、分布面积等方面分析。\n9.[2022江苏无锡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其形成初期是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新构造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后又出现了尕海、洱海等子湖。滩坝砂体是滩砂和坝砂的总称,是受波浪影响在滨岸地区沉积形成的砂体类型。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滩坝的命运。青海湖存在多期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图1为青海湖滩砂与坝砂的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海心山亦称仙山,山顶高出湖面约70米。(2)据图中滩坝砂体的分布位置判断青海湖区的主导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图1图2答案9.【参考答案】 (2)风向:偏西风(西北风)。(1分)理由:风力推动波浪,波浪助力形成滩坝砂体,滩坝砂体多分布于东半部湖岸。(3分)【解题思路】 第(2)问,滩坝砂体受波浪影响形成,可推测波浪对滩坝砂体起到了搬运作用,而波浪的动力来自风力,通过滩坝砂体的分布位置可判断风向。\n9.[2022江苏无锡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其形成初期是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新构造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后又出现了尕海、洱海等子湖。滩坝砂体是滩砂和坝砂的总称,是受波浪影响在滨岸地区沉积形成的砂体类型。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滩坝的命运。青海湖存在多期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图1为青海湖滩砂与坝砂的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海心山亦称仙山,山顶高出湖面约70米。(3)阐述海心山的形成过程。(8分)图1图2答案9.【参考答案】 (3)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2分)断裂下陷,形成湖盆;(2分)水平挤压,山体出露水面;(2分)外力侵蚀,花岗岩裸露。(2分)【解题思路】 第(3)问,从图2判断海心山的形成过程:地壳隆起,形成高原→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断裂下陷,形成湖盆→水平挤压,山体出露水面→外力作用侵蚀,花岗岩出露→形成海心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7 00:01:37 页数:131
价格:¥3 大小:3.7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