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9
2/89
3/89
4/89
剩余8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n考情解读课标要求核心考点核心命题角度考题取样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018北京文综卷,42019海南地卷,14—15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板块构造学说和全球构造地貌内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过程分析2020全国卷Ⅲ,7—82019江苏地理卷,3—42018全国卷Ⅲ,6—7外力作用与地貌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成因2020全国卷Ⅰ,372020全国卷Ⅱ,372020天津地理卷,4—5外力作用下地貌形成过程分析2019全国卷Ⅱ,9—112019天津文综卷,12(1)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形成过程分析2019全国卷Ⅰ,9—112018天津文综卷,4\n考情解读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高考试题常把内外力作用融合到一个具体情境中考查,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地貌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区域认知】地貌的形成往往是气候、水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应综合多种因素。【地理实践力】利用地质构造剖面图,结合区域地理环境,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如工程建设、探矿、找地下水等)。高考怎么考【基础性】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貌,河流地貌的类型和形成因素等知识。【综合性】主要结合地质构造剖面图和各种地貌景观图,考查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质过程。【应用性】以河流地貌示意图、景观图切入,考查河流地貌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如内河航运、农业生产、聚落分布、沉积矿床等);以地质剖面图切入,设置情境,考查地质构造的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如工程建设、探矿、找地下水等)。【创新性】以特殊的地貌景观图、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地质灾害。\n知识体系构建\n考点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点2板块构造学说和全球构造地貌考点3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4外力作用与地貌考点5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n考点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或气孔。玄武岩、安山岩\n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层理结构,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煤、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片理构造。大理岩、板岩大理岩是重要的建筑材料。\n2.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如下:\n代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变质岩④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n规律总结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内外力之间的关系\n考点2板块构造学说和全球构造地貌1.板块的划分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n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3.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如下:\n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大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图示\n易错警示特殊板块及地区分布1.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美洲板块与另一小板块碰撞形成。\n考点3内力作用与地貌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的形成。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青海湖等。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n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表现形式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地貌。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等。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汶川地震后形成滑坡、堰塞湖等。\n2.背斜与向斜的比较项目背斜向斜一般形态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主要依据)中间老,两翼新。中间新,两翼老。常见地形山岭谷地\n项目背斜向斜倒置地形(差别侵蚀)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图示\n辨析比较“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3.断层的判断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n\n4.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研究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生产有指导作用,具体应用见下表:领域应用找水①“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和储藏,两翼的水易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②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此利用断层也可以找水。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确定钻矿位置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如煤、铁等,它们往往保留在向斜构造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会被侵蚀搬运掉。工程选址①建筑工程,如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建设易诱发地质灾害,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②开凿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是地下水的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n考点4外力作用与地貌1.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其分布地区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生物作用下,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物。\n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可溶性岩石,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n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分布地区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质量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质量小的物质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流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沉积形成沙滩等。滨海地区。\n辨析比较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差异风化是指岩石在无外动力作用下,因热胀冷缩、水的冻融、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虽然有个“风”字,但它与风并无关系。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这些“外动力”包括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风化的结果是岩石破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1)从地表形态上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上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分选性差。\n2.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n规律总结速度是影响外力表现形式的主要因素。速度较快时,流水、风力、海浪等都以侵蚀作用为主;速度降低到不足以搬运物质时,则表现为堆积作用。\n考点5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在河流的上游,往往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作用表现得最为强烈,常形成峡谷、急流和瀑布。\n2.河流堆积地貌(1)主要的河流堆积地貌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山前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形成机制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变得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泥沙等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已废弃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小+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堆积物不断向海洋一侧延伸形成三角洲平原。\n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地势平坦、宽广。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图示\n规律总结河流侵蚀岸(陡坡岸)与堆积岸(缓坡岸)的判别方法1.河流直道段,根据南、北半球判别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直道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大,左岸为堆积岸,坡度小;南半球反之。2.河流弯道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河流流经弯道时,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n3.根据聚落和港口分布判别堆积岸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地;侵蚀岸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据此可反推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分布。\n(2)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①共同点: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②不同点:洪积—冲积平原既不旱,也不涝,为农业高产区;河漫滩平原旱涝较为严重,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地区易出现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n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貌高原山区平原聚落分布特点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高于洪水位线的地方。分布密集。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原因高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而河谷地势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或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的发展。\n规律总结一般而言,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但是,也有河流上游形成堆积地貌,如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因此,上游多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多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n考法1地质构造过程分析考法2外力作用下地貌形成过程分析考法3河流地貌形成过程分析考法4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成因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n考法1地质构造过程分析高考考查地质构造过程时一般以地质图为载体。地质图一般可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判读时要注意区分是哪种类型,再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判读。1.获取图中的重要信息(1)图名:可反映图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图的核心内容。(2)图例:反映岩层的新老顺序,有时用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岩石类型。(3)经纬线、指向标和比例尺。2.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应用对地质图的分析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重点分析以下要点。\n(1)分析图中地质构造特征:区分背斜、向斜,有无断层,在什么位置,有无火山构造,有无岩层缺失(如背斜顶部的岩层缺失等)。(2)判定岩石类型:有生物化石的必为沉积岩;变质岩往往紧邻岩浆侵入体;火山锥上必为喷出岩。要在认识岩石类型的基础上判断其特征。(3)判定地质构造或岩层形成顺序:一般而言,沉积岩层下老上新,岩浆侵入体晚于其所在的沉积岩层。总之,之后出现的破坏是在原有基础上形成的,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侵入岩,说明在某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被侵入沉积岩层的形成时代。\n\n(4)推测岩层形成环境:①岩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浅海。②岩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如下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n③某种岩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当时地壳隆起,地势升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隆起后被外力侵蚀;三是当时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下图)。\n④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如下图所示)\n⑤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倾覆,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倾覆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下图)。若出现有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5)在上述判断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程选址、资源开发、旅游观光等。\n3.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含有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含有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与岩浆活动有关,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n例如:下图中丙侵入岩脉存在于①②③④岩层中,故丙的形成应晚于①②③④岩层,而①②③④岩层属于沉积岩,按照一般规律,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⑤为变质岩,其形成应晚于丙。\n(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地质年龄越大;或者离海沟越近,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n示例1[2020全国卷Ⅲ]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n(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n答题思维\n答案(1)D (2)C\n高考溯源历年高考试卷中,地方卷涉及地质剖面图判读的试题较多,全国卷一般较少,但是2020年全国卷Ⅰ、Ⅲ都有涉及,如本示例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地质作用。这些信息说明全国卷也可能开始重视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而且高考试题存在延续性的特点,故考生需要密切关注该考点的内容。\n考法2外力作用下地貌形成过程分析1.不同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不同(1)大尺度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n(2)小尺度区域不同地貌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地貌形态主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岩石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流水的溶蚀作用沙丘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海浪的侵蚀作用\n规律总结影响外力作用的主要因素1.气候因素(1)昼夜温差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2)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3)气温在0℃上下,水的冻融作用会破坏岩石。2.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的影响。(1)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外力作用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2)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n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n思维拓展根据沙丘形态和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态判断风向\n2.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n示例2[2019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3)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n答题思维\n\n答案(1)B (2)C (3)C\n高考溯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考查局部区域的地貌在时间上的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些年高考命题的关注点。本示例以霍林河上游水量的变化对下游产生的影响为背景设计问题,与2019全国卷Ⅰ第37题为同一命题思路,后者命题情境中地形(山脉隆起)的变化,导致该区域相应地貌、气候、水文变化,从而影响里海,使里海发生相对应的改变。本示例是通过上游修水库和灌溉导致下游断流,从而使当地(洼地)地形改变。对于此类考题的应对,关键在于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进行透彻的理解,深入挖掘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之间的关联,注意构建知识链条,理顺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n考法3河流地貌形成过程分析命题角度1 河流中上游地貌类型形成过程分析示例3[2019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n(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n(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题思维\n答案(1)D (2)C (3)C\n回归教材考生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要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将教材上的知识迁移、应用到题中。而进行知识迁移的关键是要理解教材中所讲地理事象产生的过程,掌握影响地理事象形成的关键因素。比如,第(2)题中,材料给出了堆积性游荡河道的概念,要求分析影响河道摆动的因素,考生只要将题中河道有宽窄差异,联想到河流在山区河道窄、在平原河道宽的原理,就很容易分析。再比如,第(3)题,渭河洪峰会使其入黄河口处水位抬升,对上游来水有阻挡作用,可以迁移河流入海口处海水对河水的顶托作用,其实就是海水位高于河水位,降低了河水流速,造成泥沙沉积。\n命题角度2 河流入海(湖)口地貌形成过程分析示例4[2016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n(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n答题思维\n答案(1)C (2)B (3)D\n思维拓展河口地区的水沙运动(1)两种外力作用:径流(流水沉积)与潮流、风浪(侵蚀或沉积)共同作用。(2)泥沙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陆沙:指河流带来的泥沙,与流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等有关。②河沙:某河段水流冲刷河岸、河床产生的泥沙。③海沙:潮流、风浪从近海地区带来的泥沙。(3)影响河口地区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来水、来沙。当径流强于潮流时,河口以沉积为主,陆地扩大;当径流比潮流弱时,河口以侵蚀为主,海岸后退。\n考法4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成因示例5[2020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n(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答题思维\n\n\n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n高考溯源提供区域地貌,要求考生据此反演地貌的形成过程,近年来较多地出现在高考中。例如本示例以熔岩为背景,考查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尖顶山、平顶山、台地地貌的形成过程。2018全国卷Ⅰ中的河流阶地地貌成因的考查与本示例相似度极高,该考题也是考查地貌成因,同样是涉及内力(地壳运动)和外力(河流沉积)两方面因素,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掌握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成因,更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整合和总结,对教材知识进行内化和提升。\n主题情境1沧海变迁——海岸地貌的演变主题情境2溯流求源——地质演化过程分析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n主题情境1沧海变迁——海岸地貌的演变据研究,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万—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在潟湖北部,白沙滩河每年输入大量泥沙,但其输沙量季节差异大。后来,为避免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该地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下图为某时期白沙口湾海岸地貌简图。\n\n探究设问(1)推测第四纪冰期后期古海蚀崖的形成过程。(2)判断白沙滩河输入潟湖泥沙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简述白沙滩沙坝自东向西发育的必要条件。(4)当时有学者认为修建丁坝会对潟湖面积产生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原因。解题思路(1)从气候变暖导致海浪侵蚀加剧,分析海蚀崖形成过程。(2)从降水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判断季节。(3)从沙坝成因和延伸方向两方面回答。(4)从河流和潮流泥沙淤积分析。\n参考答案(1)第四纪冰期后期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海水入侵到古海蚀崖附近,然后东南向的盛行海浪不断侵蚀基岩海岸,形成古海蚀崖。(2)夏季。该区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白沙滩河流量大,流速较快,从丘陵地区挟带大量泥沙输入潟湖。(3)白沙滩河含沙量较大,河口大量沉积的泥沙为沙坝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东南向的盛行海浪受海岸阻挡,推动沿岸泥沙自东向西运动。(4)面积变小。修建丁坝后,潮流通道延长,进出潮流量和潮流流速减小,有利于潟湖中泥沙的淤积;随着白沙滩河挟带泥沙的不断输入,河口三角洲将不断扩大,潟湖平原进一步发育扩大,潟湖面积不断缩小,并逐渐走向消亡。\n对接高考试题取样命题情境2020北京地理卷,18(1)据图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2016全国卷Ⅰ,7—9渤海湾沿岸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析。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0—11河口地区海岸的侵蚀与淤积。\n主题情境2溯流求源——地质演化过程分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位于青海省怀头他拉草原上,一北一南,一小一大,靠一条小河紧紧相连,被誉为“情人湖”。巴音郭勒河的水常年带着大量的牛羊粪注入可鲁克湖。两湖虽然相距很近,而且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但它们的姿态、风貌和“性格”却迥然不同。可鲁克湖像一个安静而温柔的少女,湖水澄澈,湖面平静,湖边杂草丛生,湟鱼和条鳅等鱼类众多,候鸟成群;而托素湖像一个豪迈健壮的小伙子,湖面辽阔深远,湖边寸草不生,周边茫茫戈壁,西风卷着波涛不停拍打着湖岸。图1示意两湖地理环境。图2示意湖泊的变迁过程。\n\n探究设问(1)判断湖区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2)描述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过程。(3)说明可鲁克湖与托素湖生物景观明显不同的原因。(4)有专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情人湖”可能不再“牵手”,请你为该专家的看法提供依据。解题思路(1)据图示等高线和水系分布判断。(2)据图示发展阶段描述。(3)据材料信息从两湖的环境及饵料差异来说明。(4)从可鲁克湖水量减少和两湖间地势升高等方面分析两湖断开的依据。\n参考答案(1)地形类型:盆地(或高原盆地)。判断理由:从水系分布判断,该地形区东面、北面海拔较高;再从等高线分布判断,该区域为盆地(或高原盆地)。(2)阶段Ⅰ至阶段Ⅱ: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阶段Ⅱ至阶段Ⅲ: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中部抬升,莲湖最终被一分为二。(3)可鲁克湖生物多的原因:河流汇入,入湖营养物质多,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岸边水浅,杂草丛生,淤泥肥沃);有河流流入,也有河流流出,为淡水湖,利于生物繁殖。托素湖生物贫乏的原因:湖水盐度高,为咸水湖;营养物质补给少。(4)(全球变暖背景下,)流域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可鲁克湖水量减小;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两湖之间地势继续升高,可鲁克湖湖水将无法通过河流与托素湖连接。\n对接高考试题取样命题情境2020全国卷Ⅰ,37玄武岩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形成过程分析。2020全国卷Ⅱ,37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