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统考版高考地理一轮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8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2023统考版高考地理一轮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8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1
2
/101
3
/101
4
/101
剩余9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28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n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n[考纲呈现]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核心素养解读】1.人地协调观:探讨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湿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提出治理措施。2.综合思维:分析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湿地产生的原因及危害。3.区域认知: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湿地开发利用严重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4.地理实践力:探究当地某生态环境问题,归纳其成因及治理措施。\n【知识体系导学】\n考点一荒漠化\n【必备知识落实】一、荒漠化概况干旱、半干旱草地沙漠\n【特别提醒】荒漠化的类型(1)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非沙土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如科尔沁沙地。(2)石质荒漠化: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发生水土流失,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3)次生盐渍化: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表层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4)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土流失后,露出红色石山或红色土层,土地丧失了生产力,被称为红漠化。它与石漠化有相似之处。(5)寒漠化:高山及高原地区,气温常年很低,土壤发育差,植被难以生存,形成寒漠化现象。\n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差异植被景观_______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mm以下←_______mm以下←_______mm以下土地生产力自东向西_______荒漠200400减小\n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流水风沙\n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4.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气候异常过度放牧过度开垦\n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_______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及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经济生存环境生产力\n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2)利用和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问题。(5)控制。生态平衡水资源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能源人口增长\n【关键能力突破】一、荒漠化的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我国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n(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其他重要条件——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相反,如果多年持续干旱,就会加速荒漠化进程。\n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植被,易加剧风沙侵蚀草原地区采挖药材等增加收入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n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水资源利用不当草原地区挖掘水井斑点状荒漠化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加剧下游土地荒漠化进程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次生盐渍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工矿交通建设区获得工矿交通建设用地破坏地表植被\n二、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n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n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n【典题精析】[2020·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n(1)分别简述图甲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答案: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答案: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n(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答案: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n[图解思路]\n\n\n[感悟核心素养]区域认知根据图示及材料信息,推测出该区域降水的变化,体现了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综合思维湖沼面积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n【学以致用训练】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n1.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C.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D.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答案:B解析:自然环境是荒漠化形成的基础,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该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历史时期该地区出现农耕和畜牧业的多次变更,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是造成植被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n2.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①合理用水②全面造林③禁止放牧④生态移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草原地区打机井是造成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用水是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措施之一,①正确。该地降水较少,不适合全面植树造林,②错误。禁止放牧过于绝对,也不现实,③错误。生态移民可减少该地人口数量,减少资源需求和人类活动,有助于防治该地荒漠化,④正确。\n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下面是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和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n3.据图推测农牧交错带移动方向及其主要原因()A.东南向西北 过度开垦B.东南向西北 城市建设C.西北向东南 过度放牧D.西北向东南 退耕还林答案:A解析: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读图可知耕地面积增大,草地面积减小,因此应为草地转化为耕地,据此可以推测农牧交错带移动方向是东南向西北,原因是过度开垦。A对,B、C、D错。\n4.下列生态农业模式中,不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是()A.“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B.“林(果)—农”复合种植式生态农业C.“鱼塘—台田”结合型生态农业D.“农—牧—渔”立体种养式生态农业答案:C解析:读图,据经纬度和等高线分布等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多沙地、沙丘,该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带,因此可以发展“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林(果)—农”复合种植式生态农业、“农—牧—渔”立体种养式生态农业,不适合发展“鱼塘—台田”结合型生态农业,因为“鱼塘—台田”模式是借鉴基塘农业总结出来的,针对华北地区的地势低洼,渍涝严重现象,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同时台田地势高,地下水水位低,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度,以达到改良华北地区的中低产田的效果。C对,A、B、D错。\n考点二水土流失\n【必备知识落实】1.黄土高原区域背景\n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条件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n(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①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n3.水土流失的危害\n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n5.水土流失——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石漠化(云贵高原)(1)自然原因①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②地形: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易水土流失;③土壤:土壤发育差,土层薄,易流失。(2)人为原因①过度开垦、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②开发历史悠久,人地矛盾突出。\n【关键能力突破】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n【典题精析】[2020·全国卷Ⅰ]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1~3题。\n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答案:C\n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答案:B\n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n[图解思路]\n\n[感悟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陕西省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在区域认知上,明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气候、地形及水土流失特征,采取治沟造地的方法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综合思维图示是“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材料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推断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并分析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和适宜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特征\n【学以致用训练】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回答1~2题。1977年7月2013年7月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最大6小时降雨量最大12小时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48.8mm66.1mm83.7mm69.8mm85.2mm97.2mm\n1.下列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mm以下粒径泥沙最多D.2013年较1977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答案:B解析:图示小于0.1mm粒径的各级别中,小于基粒径的沙量比重都是1977年小于2013年,说明2013年泥沙粒径变小了,则B正确。\n2.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答案:C解析:上游大量修筑淤地坝,具有拦沙效果,可以使粒径较大的颗粒在上游沉积,从而导致下游颗粒减小,则C正确;材料显示2013年7月的降水量比1977年更大,因而侵蚀作用更强,则A错误;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B错误;修建梯田会减轻水土流失,D错误。\n[2022·海南省模拟]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是传统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比高达82.7%,属于典型的风沙草滩和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广种薄收,农田弃耕撂荒严重。2016年,横山区政府启动宽幅梯田建设工作,2018年,横山将宽幅梯田建设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每年实施10万亩。坡耕地经过机械削坡、平整,被改造成了最窄处也有近10米的宽幅梯田,并建有机耕道。下图示意横山区新整修的宽幅梯田。据此完成3~5题。\n3.2016年以来,横山区许多坡耕地改造成了宽幅梯田,主要得益于当地()A.政府政策支持B.黄土深厚疏松C.地势起伏小D.科技水平高答案:A解析:宽幅梯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仅仅依靠农民个体的力量无法完成,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设备和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坡耕地改造成宽幅梯田,主要得益于横山区政府启动宽幅梯田建设工作,故选A。\n4.建设宽幅梯田有利于()①彻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②提高施肥效率③减少病虫害④提高机械化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宽幅梯田最窄处也有近10米,并建有机耕道,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提高机械化水平;建设宽幅梯田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减少表层肥沃土壤和肥料的流失,有利于肥料被农作物吸收,从而提高施肥效率;宽幅梯田不能彻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对于减少病虫害没有影响。\n5.部分村民在宽幅梯田上建设日光温室和日光大棚。与沟谷地区相比,其优点是()A.通风条件好,不遮光B.土壤肥力更高C.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多D.技术水平要求低答案:A解析:宽幅梯田所在地海拔较高,地形开阔,通风条件好,不遮光,故选A。\n考点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n【必备知识落实】一、森林的作用及现状1.森林的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2.森林现状:急剧减少,多数地方的已被破坏殆尽。3.森林破坏的后果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原始森林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n【特别提醒】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阻挡海风、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线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n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之称。2.促进全球,调节全球水平衡。3.“世界宝库”。地球之肺水循环生物基因\n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________最容易遭到破坏。光合作用很贫瘠地上植被\n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破坏原因(1)直接原因:。(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2.人类的开发人口增长和贫困亚马孙横贯外资\n【特别提醒】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传统的耕作方式。当地的土著居民通过毁林开荒的方式开垦耕地,种植作物,经过连续几年的耕作,土壤肥力下降,成为废弃土地;于是再寻找新的地方毁林烧荒,使原来的废弃土地上森林得以再生。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休耕期越来越短,导致热带雨林破坏越来越严重。\n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保护性自然保护区选择性采伐环境教育缓冲区\n【关键能力突破】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n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破坏的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需要,乱砍滥伐、过度开垦,森林火灾,保护意识淡薄等破坏的危害气候恶化,加剧全球变暖;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肥力降低,农业减产;河流泥沙增多,洪涝危害加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开发途径加强林木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开发林区多种资源;加强环境保护;进行保护性开发;合理采伐等森林的保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减轻林区人口压力,进行生态移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等\n【典题精析】[江苏卷,改编]“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1)~(2)题。类型面积比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杨树林25.018.718.515.613.7杂阔林44.748.452.653.655.8经济林20.621.521.922.723.4其他9.711.47.08.17.1\n(1)“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提高林地生产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n(2)“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①生物多样性增加②森林覆盖率降低③果品供应能力下降④木材供需缺口加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n[图解思路]经济核心目标\n加大增强增加增加\n[感悟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江苏省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依据材料结合我国近些年国家政策的变化,判断江苏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推测造林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体现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因地、因时制宜,调整造林类型结构,体现了地理实践力\n【学以致用训练】[2022·西藏那曲二中月考]下图是“某地区原始森林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n1.与图中甲区域原始森林形成有关的因素是()①纬度位置②暖流③地形④东南信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甲区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纬度低,气温高,受东南信风影响;甲区域位于大西洋沿岸,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来自大西洋的东南信风被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广大。故选D。\n2.如果图中乙处森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活跃,降水量大增③当地沙漠化严重④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乙区域位于亚马孙平原地区,热带雨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的水热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因此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①④正确。故选B。\n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海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下图为“某地红树林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n3.下列哪个地区可能广布红树林()A.英国南部沿海B.中国北部沿海C.中国南部沿海D.加拿大东部沿海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湾和河口淤泥质滩涂上,英国南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国北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加拿大东部沿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都不适合红树林生长;中国南部沿海是热带、亚热带气候。故选C。\n4.以下关于红树林生长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①根系发达,耐盐碱②都属于高大乔木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④属于落叶阔叶林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红树林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耐盐碱,为抵抗风浪,根系发达,①③对。风浪较大,故多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常绿植被,②④错。\n5.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C.净化空气,吸烟滞尘D.防风固堤,保护海岸线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可知其能够防风消浪、保护海岸,D对。\n考点四湿地\n【关键能力突破】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思路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n2.湿地的功能\n3.湿地资源问题的成因分析(1)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2)产生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①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n②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海)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了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减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n4.不同类型湿地的保护措施分析\n【典题精析】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n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8分)答案: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n[图解思路][答题反思]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仔细分析材料信息的深层含义,如分析湿地形成条件时,大多数同学根据“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可知当地气温低,蒸发弱,但是不能认识到“年平均气温-4.7℃”的深层含义是当地常年气温较低,迁移青藏高原与三江平原湿地成因的知识可知,该地有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n【学以致用训练】[2022·海南三亚华侨学校月考]青海湖鸟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国际重要湿地手册》,同时加入了《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甲图为“青海湖流域和鸟岛位置示意图”,乙图为“青海湖水禽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n1.青海湖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B.发展旅游促进经济C.提供清洁饮用水D.增加农副产品产量答案:A解析:青海湖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A对;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是经济功能,B、D错;咸水湖不能提供清洁饮用水,C错。\n2.在获取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为准确划定水禽保护范围,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A.RSB.GISC.GDPD.GPS答案:B解析:GIS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对鸟类觅食半径资料进行统计,选B。\n2019年5月31日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顺利合龙,该大桥的开通结束了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年内某时段不能运送货物的历史。读“我国东北局部略图”,完成第3题。\n3.图中沼泽的重要生态价值有()①调节气候②提供航运水道③提供水源④净化水体污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该沼泽为三江平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功能是调节气候、净化水体污染,①④正确。故选C。\n答题指导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答题思路引领』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多且集中;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n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湿地萎缩自然原因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生物演化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物种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n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工程措施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n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加大资金、劳动力投入,城市规划或发展旅游业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n『答题规范集训』1.[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n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给当地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2分)。\n2.[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n(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7分)答案: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解析:直接看图,按照图例中的时间分阶段描述分布及变化即可。\n(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9分)答案: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解析:分析图文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地进行采伐作业,导致森林减少,大熊猫的栖息地缩小;而108国道的修建则把大熊猫栖息地分割。2000年前后,禁止采伐天然林,秦岭隧道的建成通车,使得该地区的植被得到恢复,并且原有道路被废弃后熊猫的栖息地连成片,使其分布范围扩大。\n(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6分)答案: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解析:从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工程措施可建设动物通道。生物措施主要是减少生态的破坏和加强生态的恢复。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二地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23统考版高三地理一轮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课件
2023统考版高三地理一轮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3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课件
2023统考版高考地理一轮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7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件
2023统考版高考地理一轮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1讲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
2023统考版高考地理一轮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第30讲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五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A卷(Word版含解析)
全国通用版2022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0讲环境问题与区域生态建设练习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7-06 15:48:55
页数:101
价格:¥3
大小:3.8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