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7

2/37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精品试题专题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六小题。白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载,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溪,跨长汀者,谓之白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时予守官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颇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选自《白居易集》)【注】①鞠:皆,尽。②荐:连续。③缕:逐条陈述。(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狎:亲近B.万象迭入迭:重叠C.杨君缄书赍图赍:送D.成胜概概:景象(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以为名也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C.康之由,革弊兴利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若属皆且为所虏(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记叙白洲五亭的由来,描写白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意赅。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倩怀。(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ii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iii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未几,进尚书。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会有风雷变,得释,谪贤福建参政。未行,王翱奏贤可大用,遂留为吏部左侍郎。逾月,复尚书,直内阁如故。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当亨、吉祥用事,贤顾忌不敢尽言,然每从容论对,所以裁抑之者甚至。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初,御史刘濬劾柳溥败军罪,触帝怒。贤言御史耳目官,不宜谴。石亨谮贤曲护。帝渐疏贤,寻悟,待之如初。每独对,良久方出。遇事必召问可否,或遣中官就问。贤务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成化二年,丁父忧,诏令起复,三辞不就。帝遣使宣意,遂视事。冬卒,年五十九。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节选自《明史·李贤列传》,有删略)(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虑中饱而不贷贷:饶恕B.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贡献:纳贡进献C.石亨谮贤曲护谮:诬陷、中伤D.帝遣使宜意,遂视事视事:任职、就职(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则或咎其欲出者B.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余与四人拥火以入C.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D.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既自以心为形役(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的一次考试,又称“秋闱”,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B.景泰二年,是年号纪年法。古代纪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如《兰亭集序》“永和九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赤壁赋》“壬戌之秋”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C.吏部,六部之一。除此以外,还有户部、礼部、刑部、兵部和工部五部。明朝六部最高长官为尚书,侍郎为副职。D.谥,谥号,指古代帝王、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味的称号。谥号有官谥和私谥。如欧阳修谥号“文忠”是官谥,陶渊明谥号“靖节”是私谥。(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B.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C.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D.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贤很有才学。他曾考乡试第一,考中进士后,写正本十策呈给皇帝,皇帝常常将此本放在身边。他还编写了《鉴古录》给皇帝作为参考。B.李贤忠诚能干,很受皇帝信任。景泰年间上书言事,颇被采纳;英宗复位以后,也很听从他的意见;宪宗即位后,他照样得到了重用。C.李贤敢于进谏。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遭到权臣石亨等人的诬陷忌恨,都能够始终如一,从不避讳。D.李贤为政识大体,尤其把爱惜人才、广开言路作为国家的急务。深得皇帝倚重,皇帝遇事常常向他征询意见。(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ii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iii贤言御史耳目官,不宜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六小题。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岀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节选)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节选自苏轼《记游白水岩》)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节选自王质《游东林山水记》)【注】①馀甘:橄榄菜。(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抗:抗拒B.时浓雾半作半止作:兴起C.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殆:大概D.断者为沼,涸者为坳坳:地面低洼处(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则与一生彘肩C.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其孰能讥之乎D.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下列文中相关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簪指簪子,束发的饰物,玦,多呈圆环形而有缺口。因“玦”与“决”同音,故古人常以玉玦寓决绝之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B.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古代的数量词还有“忽微”。一寸的十万分之一称作“忽”,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称作“微”,“忽微”指极细微之事。C.二鼓,即二更的意思,古代夜晚用鼓打更,因此二更天也称为二鼓。二鼓相当于现在23点至凌晨1点,与《孔雀东南飞》中的“人定”是同一时辰。D.纨绮指精美的丝织品,可引申为富贵安乐的家境。与之意思相同的还有纨绔、罗绮等,如《望海潮》中有“户盈罗绮”。(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B.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C.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D.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5)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徐霞客的游览顺序是峡谷小路到天都峰再到莲花峰,下山时从峡谷中经过栈道回到文殊院。B.语段二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展示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C.王质的游览顺序是从市区步行而出,沿着小溪向南行走一百步,离开溪流向西又走了一百步,又沿着溪向南行走。D.语段三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山峰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写出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ii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iii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饪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邀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煕,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岩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宫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相关链接】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必失实者矣!(王充《论衡·儒增》,有删节)(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岁凶,横道伤杀凶:凶险B.间里未尝让让:责备C.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讽:背诵D.援笔而众奇奇:认为……奇特(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岁仓卒国绝,因家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B.勉以行操为基以象鸢形C.逸乐而欲不放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俗材因其微过其孰能讥之乎(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B.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C.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D.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一组是①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②礼敬具备,矜庄寂寥③所读文书,亦日博多④以笔著文,亦如此焉⑤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⑥行苟离俗A.①②⑥B.①②⑤C.③④⑤D.③④⑥(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充极少说别人短处,而愿意说别人的长处。他为人清高自重,被人诬陷,也不加辩白。B.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C.王充做官不计较俸禄的多少和官位的高低,国君和将领召见时他考虑不周到就不对答。D.《自纪篇》从生活、读书、做官等多方面来写王充的为人处事,多采用对偶句式,既使人物形象鲜明,又言简意赅,富有节奏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ii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iii淫读古文,甘闻异言。(7)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体现出了王充哪些治学态度?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徐有功,字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令。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迄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劳。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①,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以此获宥者数十百姓。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刻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免官。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念,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词,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节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注】①徐敬业:即李敬业。光宅元年与骆宾王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后为武后所派大将击败,被部下杀死。(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讫代不辱一人讫:请求B.俾相钩逮俾:使,让C.后不许,犹坐免官许:答应D.罪当诛,请按之按:查办(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忍杖罚,民服其恩距其院东五里B.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C.今生之,何也为之奈何D.不可以私害公余与四人拥火以人(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B.古代官员降职或贬官可称为拜、谪、迁等。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大夫”。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D.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B.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C.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D.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百姓敬服。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恐,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B.徐有功曾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理寺,是关系到人命的地方,不可以阿附圣旨诡辩言辞,来求得暂时的解脱。”C.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后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入狱时,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D.徐有功办案,一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对酷吏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谈籍其家,诏已报可。ii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有者数十百姓。iii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絮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子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今未得久闻生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会御史大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①口钱②,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关东戍卒。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出口钱,自此始。又罢上林宫馆希幸御者,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迭毁之礼皆未施行。为御史大夫数月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官至东郡都尉。(删节自《汉书·贡禹传》)【注】①赋算:人口税。汉制,自十五岁起,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出钱一百二十钱。②口钱:人口税。(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年岁不登登:五谷成熟B.今大夫僭诸侯僭:僭越C.耳目不聪明明:明白D.天子报曰报:回复(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数虚已问政事②天子过天道,其日久③今未得久闻生奇论也④令民产子七岁出口钱A.乎也其则B.乎也之乃C.以矣其则D.以矣之乃(3)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迭毁之礼皆未施行B.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迭毁之礼/皆未施行C.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迭毁之礼皆未施行D.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迭毁之礼/皆未施行(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贡禹耿直的一项是①冠壹免,安复可冠也②天子善其忠③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④意岂有所恨与⑤宜免为庶人廪食⑥禹又奏欲罢郡国庙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贡禹为臣忠诚,心忧国事。他建议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赏他的忠诚并提拔了他。B.贡禹遵循经义,据守古道。元帝称赞他有伯夷的廉洁,有史鱼的刚直,认为他是当时世上少有的高尚贤良的人,值得亲近。C.贡禹年事虽高,仍被倚重。元帝拒绝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为了挽留他,升任他做了长信少府、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D.贡禹不屈世风,为民请命。他多次评论政事得失,曾经建议把赋算、口钱起征的年龄延后,但皇帝只延后了口钱起征的年龄。(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ii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iii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六小题。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待宾客?”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之志,甚奇之。(选自《后汉书·陈王列传》)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选自《世说新语》)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雅往吊之,置生刍①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来,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选自《后汉书·徐稚传》)【注】①生刍:鲜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事一室乎事:本意为侍奉,此意为清扫B.甚奇之奇:以……为奇C.屡辟公府辟:开辟D.去则县之县:同“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待宾客斧斤以时入山林B.吾之礼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及于涂,容为设饭吾属今为之虏矣(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蕃少有大志,徐稚自食其力,他们最终都成为一代名臣。B.陈蕃从不接待宾客,只为徐稚特意摆设了一副坐榻,足见徐稚之才。C.徐稚祭拜黄琼,而不留姓名,说明其待人真诚,为人高洁。D.选文中引用《诗经》,体现了郭林宗对徐稚的行为的理解和感谢。(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B.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C.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D.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后汉书》南朝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B.“河东”古地区名,黄河以东,秦汉时置河东郡,指今之山西省部分地区。C.“揽辔登车”,拿起缰绳,坐上车子,文中指走马上任,巡行各地监察吏治。D.文中“庐”指的是房舍,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ii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iii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太祖高皇帝三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擒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泯水上,禽赵王歇。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问曰:“仆欲北攻燕,东代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纂,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相关链接】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致:送达B.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谢:道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按:止住D.燕从风而靡靡:归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D.燕已从而东临齐夫赵强而燕弱(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都直接表现广武君善于审时度势、足智多谋的一组是①樵苏后爨,师不宿饱。②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③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④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⑤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⑥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A.①②③B.②⑤⑥C.①③④D.④⑤⑥(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B.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C.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D.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一项是A.韩信率领几万军队攻打赵国,赵王在井陉集结军队,号称有二十万之众。双方军队人数悬殊,同时汉军不占据地利。B.广武君认为,汉军乘胜攻赵,不可阻挡,赵军应断绝其粮草,固守,伺机取胜;而成安君则恃众轻敌,急于迎战。C.广武君被擒后进言韩信,如果不能使燕臣服,燕、齐两国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于刘邦统一天下不利。D.韩信采纳广武君计策,不战而屈燕之兵,韩信遣使向汉王报告,张耳被封赵王。(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ii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iii然则何由?(7)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体现出韩信什么性格特点。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大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_____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_____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_____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_____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史公行天下行:游历B.其居家所与游者游:游览C.不志其大志:立志D.将归益治其文益:更好(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故_____文疏荡,颇有奇气②岂尝执笔学_____如此之文哉③太尉_____才略冠天下④而辙也未_____见焉A.斯为也而B.其者也而C.其为以之D.斯者以之(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B.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C.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D.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4)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部有助于作者写好文章的一项是①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②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③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④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⑤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⑥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辙认为如不先“养气”,只是学写作文,文章水平是无法提升的。B.本文是写给枢密使韩太尉(韩琦)的信,写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C.作者用孟子、司马迁为例自证观点:内心修养和外在阅历是养气的两个途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书信第二段末写拜见翰林欧阳公后盛赞韩太尉,推崇他是和欧阳修一样的文章大家。(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ii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iii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独乐园记司马光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煕宁四年④,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吾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注】①鹪鹩(jiāo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1071),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纤(rèn):纺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厚:巩固B.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延:引进C.事物之理,举集目前举:推选D.操斧伐竹,濯热盥手盥:洗涤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曲肱而枕之吾尝豉而望矣B.皆以蔓药覆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C.吾病学之未至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D.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子,颜回,孔子得意门生,甘于清贫,曾提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政治主张。B.“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C.轩,指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或者是有窗的长廊或小屋,旧时多用于书斋名。D.《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迁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B.迂叟谢日/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C.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D.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独乐园的描写。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写了作者置身其内伺花弄草、自得其乐的闲趣。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ii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iii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六小题。何执中,字伯通。进士高第,调台、亳二州判官。亳数易守,政不治。曾巩至,颇欲振起之,顾诸僚无可仗信者,执中一见合意,事无纤钜,悉委以判决。有妖狱久不竟,株连浸寝多。执中讯诸囚,听其相与语,谓牛羊之角皆曰“股”,扣其故,闭不肯言,而相视色变。执中曰:“是必为师张角讳耳。”即扣头引伏。知海盐县,为政识后先,邑人纪其十异。入为太学博士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母忧去,寓苏州。端王即位,是为徽宗,超拜宝文阁待制,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四选案籍,吏多藏于家,以舞文取贿。执中请置库架阁,命官莅之,是后六曹皆仿其法。大观三年,遂代为尚书左丞,加特进。制下,太学诸生陈朝老诣阙上书曰:“及相执中,中外默然失望。执中碌碌庸质,初无过人,致位二府,亦已大幸,遽俾之经体赞元,是犹以蚊负山,多见其不胜任也。”疏奏不省,而眷注益异。初,赐第信陵坊,以为浅隘,更徙金顺坊甲第。建嘉会成功阁,帝亲书钜额以示宠。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目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执中辅政一纪,年益高。他日造朝,命止赴六参起居,退治省事。明年,乃以太傅就第,许朝朔望,仪物廪稍,一切如居位时。其在政府,尝戒边吏勿生事,重改作,惜人材,宽民力。虽居富贵,未尝忘贫贱时。斥缗钱万置义庄,以赡宗族。卒,年七十四。帝即幸其家,以不及视其病为恨。辍视朝三日,赠太师,追封清源郡王,谥曰正献。(节选自《宋书·何执中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妖狱久不竟竟:解决B.悉委以判决悉:仔细C.而眷注益异益:更加D.他日造朝造:上,到(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帝亲书钜额以示宠以赡宗族B.而相视色变而眷注益异C.颇欲振起之谓牛羊之角皆曰:“股”D.乃以太傅就第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B.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C.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D.政和二年/大长公主丧罢/上元端门观灯/执中言/不宜以长主故阏众情/愿特为徙日/以昭与民同乐之意/帝重逆其请/为申五日期(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旧时指按礼对君主、尊长者的名字避开不直称,而用代字、缺笔等表示。B.博士,古代学官,负责保管文献档案,培养人才,也指当时最高级别的学位。C.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朔日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望日一般指农历每月十五日。D.赠,朝廷封典的一种,赠予死者官爵或授予封号,多用于已故官吏或其父祖。(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执中颇有见识,政绩突出。他担任台、亳二州判官时,断妖狱,革弊政,尽显其政治才能,深受曾巩的赏识,当地老百姓还为他记了十大政绩。B.何执中洞察力强,且有创举。他任吏部尚书时发现官员把档案藏于家的弊端,建议放置在朝廷的架阁库,让官员管理,此后六曹都效仿这一做法。C.何执中位高权重,深受圣宠。何执中辅佐朝政十几年,随着年岁渐高,皇帝让他每月只需参见六次表示问候,他去世时皇帝停止临朝听政三天。D.何执中为政爱民,重情重义。他在政事堂担任要职时,宽减老百姓的负担;即使身居富贵也不忘贫贱,取出自己的一万缗钱建置义庄来供养宗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是必为师张角讳耳。ii是犹以蚊负山,多见其不胜任也。iii其在政府,尝戒边吏勿生事,重改作,惜人材,宽民力。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乐毅论苏轼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共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求亡之不暇暇:空闲的时间B.援桴进兵援:拿起C.治其政令治:治理D.不王则审所处审:明白(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而求哀请命于勾践/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C.以骑劫代将/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霸:战国时代的五个称霸一方的国君,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B.留侯:张良的爵位。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援桴: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击鼓进兵,鸣金收兵。D.三晋:赵、魏、韩三国的合称。他们原是晋六卿中的三个,后来联手打败晋执政者,瓜分晋形成三国。(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B.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C.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D.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齐桓公、晋文公如果去做商汤、周武一样的事,图谋成就王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成就霸业。B.吴王最终被勾践杀死,项羽被汉高祖追杀,作者用这些事例阐述了不能用狭小的仁义去破坏掉建国立业的大计。C.作者认为,乐毅在和齐国的常年征战中如果能及时停止战争,让齐国的百姓休养生息,那么对生活满足的齐国人也就没有人有斗志去和乐毅打仗了。D.文章叙议结合,内容材料丰富,分析了王道和霸术的分别,阐述了王道不是霸者夺取天下的好方法。(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ii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iii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登泰山记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眼,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也。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晩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历:经过B.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停留C.崖限当道者当:挡住D.戊申晦晦:昏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余之力尚足以入B.古谓之天门溪水蚓无爪牙之利C.其级七千有余其孰能讥之乎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B.阴,山南为阴;阳,与“阴”相反。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C.乾隆是清高宗皇帝的年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B.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C.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D.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ii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iii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1.【答案】(1)B(2)B(3)A(4)A(5)C(6)i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ii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iii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解析】(1)迭:交替地,轮流地。(2)A.连词,因而/介词,通过、经由;B.连词,用来;C.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动词,像/代词,你们。(3)“本文是一篇游记”错误,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根据原文第二段“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作者并没能亲历白洲的山水名胜自然,所以本文自然算不上游记。选项解说不正确。(4)“每至汀风春”和“溪月秋”作状语表条件,且“春”与“秋”相对应,中间应断开;“花繁鸟啼之旦”和“莲开水香之夕”表时间,“旦”“夕”相对,中间应断开;“宾友集”是宾客友人聚集,歌吹作”是聚集后宾客们所做的事,中间应断开;“舟棹徐动”的主语发生转换,由“宾客”转为“舟”,故应断开;“觞咏半酣”和“飘然恍然”的主语又回到“宾客”,故应断开。(5)选项“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表述有误,根据文章可知,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是以“谢、柳”没有良好的政绩来对比突出杨汉公在职期间的。选项理解与分析不恰当。(6)iii【参考译文】湖州城往东南走二百步,抵达霅溪,溪水连着小洲,洲名叫白。梁朝时吴兴太守柳恽在此作诗“汀洲采白”,因此用它取名。之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年,有名却无亭,都是荒泽。到了大历十一年,鲁公颜真卿担任刺史,才剪枝导流,修建八角亭来作为游玩时休息之用。不久水灾连续而来,水泽堵塞,亭台毁坏。后来又过去几十年,没有一点儿空地可供立足。到了开成三年,弘农人杨君担任刺史,才疏通四渠,疏浚二池,修建三园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及游宴息宿的用具,没有不具备的。看到那横跨大溪长汀的建筑,称之为白亭。在二园之间,可以欣赏百花的,称之为集芳亭。面朝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之为山光亭。可以欣赏晨曦的,称之为朝霞亭。靠近泛着波纹的清澈水面的,称之为碧波亭。五亭参差错落,众多景象交替映入眼帘,正向与反向、低头与抬头之间,胜景无所遁形。每当到了小洲上的风像春风般和煦,溪中月色如秋月般温柔,白天花儿繁盛鸟儿鸣叫,傍晚水莲花盛开,水汽夹杂着香气袭来的时候,宾客友人集聚,歌咏吹奏创作,船桨缓缓地摇动,酒至半酣,飘然欲仙如痴如醉。游玩者彼此相视,道:此地不知是世外之地,还是人间?又不知蓬莱、瀛洲、昆仑山的阆苑,还能怎么样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当时我在洛阳做官,杨君写信附图,请我为亭作记。我拿着图握着笔,冥思苦想,逐条陈述梗概,还是没有感受到其中十分之二三的美丽。通常胜境之地,有了人然后才能发现;人有独特的构思设计,得到美景然而后才能展开:大概外物和心灵的相互遇合,本来就需要机缘巧合的时机吧?大概这种胜境,实则起源于柳恽太守,草创于颜真卿公,发扬光大于杨君:三贤不断努力,事情才能成功呀。杨君先前治理舒地,舒地百姓安居乐业;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安康的原因,源于革除弊害,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比如改革茶法、改变税书之类的。经济发展兴旺起来,因此州府有多余的钱财;地方治理成功,所以平时才有空闲。因此有余力满足高尚的情怀,成就美景,三者互相依托,难道是偶然吗?当年谢、柳二人为郡守,寄情于山水,多有高尚的情怀,却没听说过他们有卓越的政绩;龚、黄为郡守,忧心于黎民,有卓越的政绩,却没听说过他们(成就)美景。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吧?杨君名汉公,字用乂。担心年月久远,后来者不知,因此写下他的名和字。时间为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写下这篇记。【知识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因、文言文翻译、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之、作家作品和文体特点、官职爵位、计量商贸常识、以2.【答案】(1)A(2)B(3)D(4)C(5)C(6)i李贤说不可开启战端。玉玺不值得当作宝贝。这事就停止了。ii李贤对外筹划边防策略,对内请求宽恤百姓,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iii李贤说御史是国家耳目之官,不宜谴责。【解析】(1)贷:施予。(2)A.代词,……的事情/代词,……的人;B.连词,和、与;C.介词,趁机/介词,通过,经由;D.介词,把/介词,让。(3)应为“带有褒贬意味的称号”;如周厉王、隋炀帝中的“厉”和“炀”就带有贬的意味。(4)“山东饥”译为“山东闹饥荒”,“饥”应断开;“召有贞及贤议”,句子是连动句,“议”字应该放在前面;“有贞谓颁振多中饱”意思是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6)iii【参考译文】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考中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他呈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转到吏部任职,采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呈给皇帝。英宗重新即位后,命他兼任翰林院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与重大事务。不久,他升为尚书。李贤气度端正凝重,上奏回答皇上都切中机宜,皇上非常器重他。山东闹饥荒,国家拨出赈济的财物不足,皇上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李贤说:“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就不赈施抚恤,坐看百姓死亡,这是因噎废食啊。”皇上于是命增拨银两。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争权,他们都忌恨李贤。御史们弹劾石亨、曹吉祥,石、曹两人怀疑是出于徐有贞、李贤的主意,便向皇上告状,把两人投进监狱。正好有风雷之变,他们获释,李贤被贬为福建参政。他还没动身,王翱上奏说李贤可当大任,就留下他为吏部左侍郎。过了一个月,恢复他为尚书,仍入内阁当值常。孛来迫近边塞来打猎,石亨说传国玉玺在他那里,可袭击他们夺取玉玺。皇上动心了。李贤说不可开启战端,玉玺不值得当作宝贝,这事就停止了。石亨更加恨李贤。当时石亨、曹吉祥当权,李贤因为顾忌而不敢把话说尽,但他常常从容回答皇上的提问,因此对石亨之辈也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当时每年都有边境的紧急消息,天下发大水,长江南北尤其严重。李贤对外筹划边防策略,对内请求宽恤百姓,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皇上采用他的建议,四方得以安宁,民力得到复苏。他又趁机提出实行宽恤的政策,请求停罢江南织造,清理锦衣卫案件,停止边臣的纳贡进献,停止内外采买的行为。皇上很为难。李贤坚持他的意见,连着四次向皇上争取,同朝的官员都很害怕。李贤退下后说:“作为大臣就应当知无不言,岂可闭口不言、尸位素餐呢?”当初,御史刘濬弹劾柳溥败军之罪,触怒了皇上。李贤说御史是国家耳目之官,不宜谴责。石亨诬陷李贤曲意袒护刘濬。皇上渐渐疏远了李贤,不久才醒悟,又待他如初了。他常常独自与皇上谈话,很久才出来。一有事情,皇上一定召他去问这样处理是否可行,或者派宦官去询问他。李贤为政顾全大局,尤其把珍惜人才、广开言路作为急务。宪宗即位,提升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管御前讲席的事务。成化二年遭逢父亲丧事,(丧期满后)皇上诏令他重新出来做官,李贤多次推辞不去。皇上派使者宣示他的心意,李贤才出来任职。这年冬天李贤去世,终年五十九岁。皇上十分哀伤,追赠为太师,封谥号为文达。【知识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姓氏称谓名号、与、因、文言文翻译、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历法天象、科举常识、人物分析与评价、者3.【答案】(1)A(2)B(3)C(4)D(5)A(6)i(我)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就越过石块,石崖陡峭的地方就攀缘石壁。ii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iii我也寄居他乡,家乡在西南角的天边,伸长了脖子望了很久却不能回去。【解析】(1)抗:匹敌。(2)A.动词,形成/介词,给,替;B.连词,就;C.代词,这些/语气词,“其”与“乎”构成“其……乎”反问语气;D.介词,从/介词,在。(3)二鼓,相当于现在的21点~23点。(4)句中,“不可留”指的是不可久留。这三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据此排除AC。“岩巅”指的是高高的山顶,不可分开。据此排除B。(5)作者并没有到达莲花峰。原文是“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6)iii【参考译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节选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便)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到达天都峰侧,顺着被山溪冲下来的乱石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就越过石块,石崖陡峭的地方就攀缘石壁。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爬上去,再俯身接应我。常常想到上山已经这样困难,下山更不知道怎么办了!最终还是不管那些。经历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天都峰顶。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像一堵墙壁耸起好像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岩石旁边寻找,发现有石阶,便拉着我攀登上去。(到那儿一看)万千峰峦,无不伏于脚下,唯独莲花峰能与之抗衡,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当一阵浓雾飘来,就是对面都看不见人。眺望莲花诸峰,大多笼罩在云雾之中。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云雾则落在身后;我越到右侧,云雾便从左侧升起。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拔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有手臂粗,却全都平贴在岩石上,像苔藓一样。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往下看群峰,有时露出碧绿色的山尖,有时被淹没了像银色的云海。再眺望山下,则是阳光明亮,别有一番天地啊。天色渐晚,于是我又把双脚仲向前边,手向后按着地面,坐着往下滑。滑到最险要的地方,澄源就肩手并用,把我接下去。过了惊险地段,下到山坳时,已经夜色笼罩了。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回到)文殊院留宿。《记游白水岩》节选参考译文: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山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百尺,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山腰上)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晩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我们)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我们)用双手捧着像珠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有种萧索感,就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老人(记)。《游东林山水记》节选参考译文: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傍晚,(我们)从市区步行而出,沿着小溪向南行走一百步,离开溪流向西又走了一百步,又沿着溪向南行走。溪水上下游都是深绿色的,幽静深远,(水流徐缓)好像不想流动似的。还未走到溪水的尽头,就看到一条斜出的小路,向西高出地面几百尺。已经走到(小路的)尽头,那山的顶峰隐约青翠的地方,或许远在三十里之外,(顶峰一带的山形)顶端尖尖的像簪子,环形有缺口的像玉玦,突出的像发髻,平圆的像玉壁;远处的树林,在烟云中时隐时现,长在一起的如同欢聚,分开生长的如同别离,排列整齐的好像长枪,杂乱的好像一堆散发,(我们)在幽暗不明中根据(自己的)想象、揣度给它们命名。水有几百条支流,分散错杂、纵横参差错落,(水)绵延的形成溪流,溢出的形成水泽,断开的形成池塘,干涸的成为了洼地(山间平地)。沙洲水滩以及岛屿,有的相向而合,有的相背而离;青碧的树藤,互相覆盖缠绕。一叶叶小舟,在水上纵横进退,(人们划着船)摘取那翠绿的是菱角,挽采那红红的是莲花,抓举那白白的是鱼,有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家,有的人悠闲自得,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山上有座佛寺,有几十棵高大的松树,整齐地矗立在寺门的左右,(松涛声)一一分明,好像流水从空中坠落的声音。天色已晚不可久留,于是(我们)沿着山路从北面下来,重山叠岭,树木茂盛。一轮新月挂在高高的山顶上,(月随人动,)人走得慢月就慢随,人走得快月就快追。(我们)走到山脚,已是二更时分了。我们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东林的美景几乎游赏完毕。同行的人有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和我四个人。他们三人虽然生在世代相传的富贵人家,却都连年饱含忧患意识;我也寄居他乡,家乡在西南角的天边,伸长了脖子望了很久却不能回去。现在遇到东林山水,开口一笑,不是偶然的事情。(他们三人)都应和道:“嘻!你替(我们)把这次游玩的事情记下来吧。”【知识点】计量商贸常识、一般文言实词、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文言文翻译、文言断句、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古代汉语常识、则、其、古代服饰器物、于4.【答案】(1)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C(3)C(4)B(5)B(6)i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ii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iii沉迷于阅读古文,乐于听闻不同的言论。(7)养成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解析】(1)“凶”,结合“岁”(年成)分析,“凶险”错误。此处译为年成不好,遭遇灾年。(2)都是连词,表转折,却,然而。A.兼词,在那里/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B.介词,把/介词,因为。D.代词,他的/副词,相当于“难道”。(3)“不尚”宾语为“苟作”,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好”是喜欢的意思,宾语为“谈对”,且句式和“才高而不尚苟作”对称,排除D项。最后用句意检查:王充才能虽高但不喜欢随便写作,口才很好可是不好与人谈论对答。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他可以整天不说话。(4)“以笔著文,亦如此焉”的意思是:“(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这不属于美好品德,因此凡含此句的选项皆不是正确答案,排除C项、D项。“行苟离俗”的意思是:“(只要这个人)品行不同于世俗,(王充就同他交朋友)。”这句讲的不是王充,因而应排除此句。排除A项。(5)“他追求好名声”错误。原文为“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不为个人的利害去求见长官。(7)【参考译文】王充,会稽郡上虞县人,字仲任。他的祖先曾从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侯。才一年,因变乱而失丟了爵位和封地,于是就在那里落了户,以种地养蚕为业。曾祖父王勇好意气用事,结果跟很多人都合不来。灾荒年头,他曾拦路杀伤过人,因此仇人众多。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于是祖父王汎领着全家肩挑车载家当,准备到会稽郡城去安家,但中途在钱唐县留了下来,以经商为业。祖父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王蒙,次子叫王诵,王诵就是王充的父亲。王家祖祖辈辈好讲义气,到了王蒙、王诵就更厉害了,所以王蒙、王诵在钱唐县又仗恃自己的勇力欺凌别人。后来,又与土豪丁伯等人结下了怨仇,只好全家又搬到上虞县居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建武三年,王充出生。王充小时候,跟同辈的伙伴一起玩,不喜欢随便打闹。小伙伴们都喜欢捉鸟、捕蝉、猜钱、爬树,只有王充不愿玩这些,王诵对此感到很惊奇。王充六岁时,家里就教他认字写字,王充恭厚友爱孝顺,很懂礼貌,庄重寡言,有成年人的气派。父亲没有打过他,母亲没有责备过他,乡邻没有指责过他。八岁进书馆学习,书馆里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只有王充的书法日见进步,又没有什么过失。学完了识字书写课程,就离开了教写字的老师,去学习《论语》和《尚书》,每天能背诵一千字。读通了经书,品德也修养好了,就又辞别经师而去自己专门研究,王充一写出文章,就得到许多人的好评。所读的书也一天比一天多。王充才能虽高但不喜欢随便写作,口才很好可是不好与人谈论对答。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他可以整天不说话。他的论说初听时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行事为人和侍奉尊长也是如此。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不为个人的利害去求见长官。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喜欢隐蔽自己的才能,不好自我炫耀,尽力把修养操行作为做人的根本,而羞于靠才能来沽名钓誉。众人聚会坐在一起,不问到自己便不说话;被长官接见时,不问到自己就不作声。受到污蔑中伤也不愿自我辩解,官位不升迁也不怀恨。穷得连蔽身的简陋住宅都没有,但心情比王公大人还要舒畅;卑贱得连斗石的俸禄都没有,而心情却与吃万钟俸禄的人差不多。做了官不格外高兴,丢了官也不特别悔恨。处在逸乐之中时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处在贫苦的时候也不降低自己的气节。沉迷于阅读古文,乐于听闻不同的言论。当时流行的书籍和世俗传说,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于是就深居简出,考查论证世书俗说的虚实真伪。王充为人清高稳重,结交朋友很注意选择,从不随便与人结交。结识的人地位虽卑微,年纪虽轻,但只要他的品行不同于世俗,就一定和他交朋友。王充好结交一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不喜欢滥交一些庸俗之辈。因此,有些庸俗之辈,就抓住王充一些微小的过失,匿名攻击陷害他,但王充始终不去辩白,也并不因此而怨恨那些人。【相关链接】儒者的书上称赞:“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鸢,飞翔三天不会落下来。”说他们用木头做成鸢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下来,就是夸大。用木头雕刻成鸢,因为仅仅像鸢的样子,怎么能飞上天就不下来了呢?既然会飞翔,怎么能达到三天之久呢?如果真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说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天不落下来。机关是只能在短时间起作用的,不可能超过三天。一定不符合真实情况。【知识点】人物分析与评价、文言文翻译、其、而、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以、词类活用5.【答案】(1)A(2)B(3)B(4)B(5)C(6)i(韩纪孝)在追究他的罪责之前已经死去了,推事官派造顾仲瑛去抄他的家,诏书已经下达,认为可行。ii诏令采纳(听从)了徐有功的意见,凡属这类情况也都被赦免,因此获得宽恕的有几十、上百个家族。iii过了许久,皇甫文备因犯事被下到监狱里,徐有功救出了他。【解析】(1)讫:完结、终了。(2)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B.副词,就;C.代词,他/代词,这件事;D.介词,因为/连词,相当于“而”。(3)拜是授予官职,不是降职或贬官。(5)文中不是徐有功和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也不是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下狱,而是皇甫文备下狱,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6)iii【参考译文】徐有功名叫弘敏,因为避孝敬皇帝李弘的名讳,用字代替名,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的孙子。他通过明经科考试,累次候缺才小补上了蒲州司法参军的官缺,袭封为东莞县令。他治理政务有仁爱之心,不忍用杖责来处罚人,民众敬服他的恩德,都互相约定说:“如果有谁犯了法,受到徐有功杖责,我们一定痛斥这个人。”徐有功一直到任期结束也没有处罚过一个人,连续升迁至司刑丞。当时武则天借位称帝,担心唐朝的大臣谋害自己,于是设置了总监牧院等许多监狱,捉来将相,让他们互相指责诬陷,牵连抓捕,严刑拷打非常狠毒。朝廷和地方都震惊恐慌,没有人敢主持正义出来说话,惟独徐有功多次冒犯武则天的尊严,与其争论是非曲直,武后用严厉的话驳斥压制他,他却争辩得更加厉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韩纪孝接受了徐敬业的官职,在追究他的罪责之前已经死去了,推事官派遣顾仲痰去抄他的家,诏书已经下达,认为可行。徐有功进谏说:“按照刑律,谋反的人应该斩首。他自己已经死了,就没有什么斩首之法可以对待他了;没有了斩首之法,就不能按照斩首之法来实行与此相联系的法令。有牵连的人死了,那么,因此而产生的罪行也就可以免去了。”诏令采纳了徐有功的意见,凡属这类情况也都被赦免,因此获得宽恕的有几十、上百个家族。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被人诬陷,徐有功为他们力争也没有成功。刑部侍郎周兴弹动徐有功说:“按照汉代的法律,附和偏袒下属蒙蔽主上要斩首,当面欺君的也要斩首。在古代,巧说诡辩曲解律令的要杀头。徐有功有意为反囚开脱,他的罪行应该杀头,请查究治他的罪。”武后没有答应,但徐有功还是因此被免去了职务。他被起用任命为左司郎中,又转任司刑少卿。和皇甫文备一同审理案件时,皇甫文备诬陷他放纵逆党。过了许久,皇甫文备因犯事被下到监狱里,徐有功救出了他。有人说:“皇甫文备曾陷您于死地,现在您却救活了他,为什么呢?”徐有功回答说:“你们所说的是私人恩怨,我所遵守的是公法,不可因私人恩怨而损害公法。”徐有功曾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理寺,是关系到人命的地方,不可阿附圣旨诡辩言辞,来求得暂时的解脱。”所以在他审理案件时,总是坚持平等公正,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决)冤屈诬在的案件。他先后三次被判杀头,将要处死时,泰然自若毫不忧虑;被赦免时也不惊喜,武后因此很器重他。他保全救活的人很多,酷吏也因为他而减少。【知识点】官职爵位、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人物分析与评价、则、古代汉语常识、之、文言文翻译、文言断句、作家作品和文体特点、其、一般文言实词6.【答案】(1)C(2)D(3)B(4)B(5)C(6)i在任一年多,(贡禹)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ii(我)希望能辞去官职,活着返回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iii靠征收百姓的赋税来供给他们衣食,每年费用达五六万之多。【解析】(1)明:视力好。(2)①“政事”应是“问”内容,故为状语后置,所以应填介词“以”;②处于句末,而“其日久”把主要内容已表达清楚了,所以是语气词,故填“矣”;③“闻生”的“生”指的是人,“奇论”是他的不同寻常的言论,所以是从属关系,故填“之”;④根据“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可知,以前男孩三岁出口钱使百姓困苦,于是才有贡禹提议,天子下令,所以这里是结果,填“乃”译为“才”。(4)题中,②和④没有直接表明贡禹的耿直,故可排除ACD三项。(5)并不是为了挽留他才升任他为御史大夫的。(6)iii【参考译文】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而著称,被征召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后来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贡禹说:“帽子一旦摘下,岂能再戴!”于是辞官而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屈尊向他询问政事。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处境困难,贡禹上奏说:“现今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天子,天子超越天道的情况由来已久了。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这一切都指望陛下您了。”元帝很欣赏贡禹的忠诚,就下令,升任贡禹为光禄大夫。不久,贡禹上书说:“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希望能辞去官职,活着返回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元帝批示回复说:“朕因为先生有伯夷的廉洁,史鱼的刚直,遵循经义据守古道,不盲目屈从世风,孜孜不倦为民请命,是当今俗世少见的(高尚贤良的人),因而亲近先生,希望先生参与国政。如今还没来得及多听听先生的惊世之论,先生却说要隐退,难道是先生有什么遗憾不顺心的事吗?”此后一个多月,任贡禹为长信少府。正赶上御史大夫陈万年去世,贡禹便接替他担任御史大夫,列于三公之位。自贡禹在朝为官后,多次评论政事得失,上书数十次。贡禹认为,古时人民没有赋算口钱的负担,从汉武帝征伐周边少数民族起,开始向老百姓征收重赋,百姓生养儿子长到三岁,便要开始交纳口钱,因此百姓十分困苦,以至于出现生下儿子便杀死的现象,实在是很悲惨哀痛。应当规定小孩七岁换牙以后再交口钱,年满二十岁再开始交纳赋算。贡禹又建议说各处行宫别馆以及长乐宫的戍卫人员可以削减一大半,以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再有各官府的奴婢总共有十多万人,他们终日游戏玩耍,无所事事,还要靠征收百姓的赋税来供给他们衣食,每年费用达五六万之多,应当将他们免去奴婢身份成为庶人,给他们吃的,让他们代替关东戍卒。皇帝下达他的奏议,命令百姓生孩子七岁后再开始交纳口钱,这个规定从此开始。又停用了上林宫馆中那些皇帝很少临幸的处所,将各诸侯王庙的卫兵减少一半。其他方面(元帝)虽没有完全听从贡禹的建议,但很赞赏他的质朴耿直之心。贡禹又上疏,要求罢除郡国的宗庙,制定汉家宗庙迭毁的礼制,都未能实行。贡禹任御史大夫几个月后去世,元帝赏赐钱百万,任命他的儿子为郎官,官至东郡都尉。【知识点】人物分析与评价、文言文翻译、乃、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之、以7.【答案】(1)C(2)B(3)A(4)D(5)D(6)i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间的规范。ii当时陈蕃担任太守,按照礼节请求徐稚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免除、避免),拜见陈蕃后就退回去了。iii后来(等到)郭林宗的母亲去世,徐稚前往吊唁,将一把新鲜的野草放到墓前就离开了。【解析】(1)辟:征召。如《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连词,来;介词,按照。C.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D.介词,给;介词,表被动。(3)徐稚终身未做官。(4)“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是一个整体,中间不可断开。“能言语生”修饰人物“茅容”,中间不可断开。(5)文中的“庐”是坟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iii【参考译文】《后汉书·陈王列传》节选参考译文: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郡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少年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在意)清扫一间房子呢?”薛勤知道了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奇特。《世说新语》节选参考译文: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间的规范。他登车赴任,就有整治社会弊端、匡正天下的志向。做豫章太守,刚到任,便询问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大家想要让您先进入官署。”陈仲举说:“周武王乘车经过商容里巷之门俯凭车轼表示敬意,(敬贤礼士)来不及坐暖席子。我礼敬贤士,有什么不可以!”《后汉书·徐稚传》节选参考译文:徐稚,字孺子,是豫章郡南昌县人。家里很穷,常常亲自耕种,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就不吃。做人谦恭、节俭、仁义、谦让,周围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多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当时陈蕃担任太守,按照礼节请求徐稚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免除、避免),拜见陈蕃后就退回去了。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才特意摆设一副坐榻,徐稚离开后就把它悬挂起来。后来徐稚因有德而被举荐,在家里被授予太原太守的职务,但他都没有就任。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但没有就职,等到黄琼去世,归葬家乡,徐稚就背着干粮徒步赶到江夏,(在黄琼的墓旁)摆设了鸡酒祭奠,痛哭完了,就离开了,也不告诉自己的姓名。当时参加葬礼的四方知名之士有郭林宗等几十人,听说这件事,怀疑这个人就是徐稚,就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名叫茅容的生员骑上快马去追他。在路上追上了徐稚,茅容为他摆上了饭菜,二人谈些农业劳动之事。临别,徐稚对茅容说:“请替我向郭林宗致谢,大树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为什么要忙碌不停、四处奔波呢?”后来(等到)郭林宗的母亲去世,徐稚前往吊唁,将一把新鲜的野草放到墓前就离开了。众人奇怪,不知这是什么意思。郭林宗说:“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了。《诗经》不是说‘生刍束,其人如玉’①吗?只是我没有这样的品德来胜任啊!”【注】①出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本意是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朱熹集注“贤者必去而不可留矣,于是叹其乘白驹入空谷,束生刍以秣之。而其人之德美如玉也。”徐稚用一捆青草作为吊丧的礼物,并赞美郭林宗的品德。【知识点】通假字、文言文翻译、乃、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作家作品和文体特点、山川地理、人物分析与评价、古代汉语常识、之、以、词类活用8.【答案】(1)B(2)C(3)B(4)C(5)C(6)i有人将广武君绑了送至韩信帐前,韩信解开广武君的绳索,让广武君面朝东而坐,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广武君。ii果真让成安君听(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这样的人也已经被擒获(俘虏)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iii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做呢?(7)韩信随机应变,知己知彼,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善于攻心。能抓住对方心理劝降;能审时度势,听取正确意见。【解析】(1)“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意思是广武君推辞说:‘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计议大事呢’”,“谢”意思是“拒绝”。(2)都是介词,用。A.人称代词,成安君/指示代词,那。B.介词,在/介词,比。D.连词,顺承/连词,并列。(3)②“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和①“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是广武君劝说成安君的话,⑤“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和⑥“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都是广武君给韩信的建议,这三句都是直接表现。③“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是韩信说的话,不是直接,且这是韩信分析自己能够得到广武君的原因,与“审时度势”无关;④“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虽是广武君所说,却是说韩信的战绩,与题干表现广武君审时度势足智多谋无关,排除这两个句子。(4)“少而疲”是“韩信兵”的特点,“而”是表并列的连词,“少”和“疲”都是“韩信兵”的谓语,应在“疲”后断开,排除AB两项;“谓吾怯”和“轻来伐我”的主语都是“诸侯”,中间不必断开,排除D项。(5)“燕、齐两国势均力敌,相持不下”错误,原文“燕、齐相持而不下”,指燕、齐与汉势均力敌,相持不下,而非燕、齐双方相持不下,选项曲解文意。(7)【参考译文】太祖高皇帝三年冬天,十月,韩信、张耳统兵几万向东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君陈馀听说这件事,在井陉口陈兵,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劝成安君说:“韩信和张耳乘胜离国远攻,军队锐不可当。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这井陉口,车不可并行,骑兵不可列队,行军数百里,其粮草必落在后面,希望您暂拨给我三万奇兵,我从小路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您深挖护营壕沟,加高兵营围墙,不要与之作战。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的部队断绝汉军后路)荒野无食可掠,不出十日,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悬在您的旗下。否则定被他俩擒获。”成安君陈馀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所以表示反对说:“韩信军队兵少而疲惫,像这样我们却避而不击,那么诸侯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会轻易地攻打我们。”韩信派人暗中探听,得知成安君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非常高兴,才敢率领军队攻打。大败赵军,在水上斩杀成安君,抓住赵王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韩信又下令军中有能擒广武君者赏千金。不久,有人将广武君绑了送至韩信帐前,韩信解开广武君的绳索,让广武君面朝东而坐,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广武君。韩信问他:“我要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怎么办才能成功呢?”广武君推辞说:“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计议大事呢?”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了,在秦国而秦国却能称霸,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愚蠢,而到了秦国就聪明了,而在于国君任用不任用他,听不听他的。果真让成安君听(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这样的人也已经被擒获(俘虏)了;因为没采纳您的计谋,所以我才能够侍奉您啊。现在我倾心听从你的计谋,希望您不要推辞。”广武君说:“而今将军横渡西河,俘虏魏王,生擒夏说,一举攻克井陉,不到一早晨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军二十万,诛杀了成安君;名声传扬四海,声威震动天下,农民们预感到兵灾临头,没有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穿好的,吃好的,打发日子,专心倾听战争的消息,等待死亡的来临。像这些,都是将军在策略上的长处。然而,眼下百姓劳苦,士卒疲惫,很难用以作战。如果将军发动疲惫的军队,停留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要战恐怕时间过长,力量不足不能攻克。实情暴露,威势就会减弱,旷日持久,粮食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一定会拒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两国坚持不肯降服,那么,刘、项双方的胜负就不能断定。像这样,就是将军战略上的短处。所以,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不拿自己的短处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韩信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做呢?”广武君回答说:“如今为将军打算,不如按兵不动,安定赵国的社会秩序,抚恤阵亡将士的遗孤;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姿态,而后派出说客,拿着书信,在燕国显示自己战略上的长处,燕国必不敢不听从。燕国顺从之后,再派说客往东劝降齐国,即使有聪明睿智的人,也不知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如果这样,那么,夺取天下的大事都可以谋求了。用兵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而后采取实际行动的,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韩信说:“好。”听从了他的计策,派遣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果然立刻降服。韩信又派遣使者回复汉王,又请求立张耳为赵王,汉王刘邦同意这件事。【相关链接】韩信大获全胜,诸将前来祝贺,问道:“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将军却背水为阵,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我们不服,然而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韩信说:“这在兵法上有,只是各位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况且我未能得到素有训练的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按照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难道还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用他们吗?”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知识点】人物分析与评价、文言文翻译、其、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于、以9.【答案】(1)B(2)C(3)A(4)D(5)D(6)i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ii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iii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到幸运了。【解析】(1)游:交往。(2)①应为代词,相当于“他的”,选“其”;②应为表示“写作”之意的动词,选“为”;③应为表示“因为”“凭借”意义的介词,选“以”;④应为表示前置宾语的代词,选“之”。(4)②是作者对孟子、司马迁文章的评价;⑥是司马迁写好文章的依据。(5)推崇的不是韩太尉的文章,而是才略。(6)iii【参考译文】太尉执事: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的气的大小相衬。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往,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了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苏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奇异的事物和宏伟的景象,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猎苑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况且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苏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这样就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苏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文言文翻译、其、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之、以10.【答案】(1)C(2)D(3)A(4)D(5)D(6)i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ii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做了标志。iii在上以圣人为老师,在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解析】(1)举:全。(2)A.连词,表修饰;B.介词,用,拿;C.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连词,就,于是/副词,就是。(3)这个主张是曾皙提出的。(5)从原文“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可推知,他并不是不再出仕,而是无人赏识他。(6)iii【参考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一竹篮饭,一瓢子水”,“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鹪鹩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鼹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各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所追求的乐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煕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把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子,引水往北流,贯连屋下,中间作为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处注入水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把它命名为“弄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像打渔人的草屋,把它命名为“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的窗子可以吹来凉风,前后多种植优雅的竹子作为清凉消暑的所在,把它命名为“种竹斋”。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遮蔽作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药材覆盖着它,四周种植草木药材等作为藩篱,把它命名为“采药圃”。药圃的南面有六个围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占二个,每种(花)只种了两丛,(为了)辨识它的名称形状罢了,不求多种。围栏的北面有个亭子,把它命名为“浇花亭”。洛阳城距离山不远,但树木丛生茂密,常常看不到,于是在园中砌筑石台,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辕,直到太室(都能看见),把它命名为“见山台”。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在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在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灌注热水洗涤双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我(非常)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感到的快乐浅薄简陋且低俗粗野,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就会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知识点】一般文言实词、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名篇内容理解、作家作品和文体特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常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观点态度、文言文翻译、之、而、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断句、则11.【答案】(1)B(2)A(3)B(4)B(5)A(6)i这一定是避师长张角的讳。ii这就好像用蚊子背山,实在是难以胜任。iii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他在政事堂任职时,曾告诫边塞官吏切勿惹起事端,慎重改革常规,爱惜人才,宽减民众负担。【解析】(1)悉:全部。(2)A.连词,来,用来;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C.代词,代亳州/助词,的;D.副词,又/代词,你的。(4)博士在古代不表示“最高级别的学位”。(5)老百姓给何执中记“十大政绩”是在海盐县,并非“台、亳二州”。(6)iii【参考译文】何执中,字伯通。进士考中高名次,调任台、亳二州判官。亳州数次变动知州,政务不能很好的治理。曾巩上任,很想加以整顿,观察各位官吏没有一位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一见到何执中就心中满意,事无巨细,全部交给他裁决。有一起怪异的案件很久解决不了,株连很多人。何执中审讯囚犯们,听到他们之间说话,将牛羊的角称为“股”,追问缘故,都不肯说,而且相视时脸色变了。何执中说:“这一定是避师长张角的讳。”囚犯们立即叩头服罪。治理海盐县,政务管理上区别缓急先后,当地老百姓为他记了十大功绩。入朝担任太学博士,因遭母丧而离职,寓居苏州。端王即位,就是徽宗,破格拜任他为宝文阁待制,升任中书舍人、吏部尚书。科举过程中的法规档案,官吏大多把他们藏置在家中,进而拿这些条文向别人敲诈索取贿赂。何执中建议放置在朝廷的架阁库,让官员管理,此后六曹官府都仿效这个做法。大观三年,就任代尚书左丞,加任特进。诏诰下达,太学诸生陈朝老到皇宫上书道:“等到任何执中为宰相,朝廷内外默然失望。何执中碌碌无能,一点都没有过人的才能,官位到了枢密院和中书省二府,已经是很幸运了,竟然让他辅佐治理国家,这就好像用蚊子背山,实在是难以胜任。”疏奏没有受到重视,(皇上)反而更加爱重他。起初,赐给信陵坊的住宅,觉得不宽敞,又迁到金顺坊的豪华宅第。建筑嘉会成功阁,皇帝亲笔书写大匾额以表示爱重。政和二年,皇帝为姑姑办丧事,取消了上元节端门观灯的活动,何执中进言:“不应当因为皇帝姑姑的事而扫众人的兴,希望皇帝特意下命令过一天举行观灯的活动,以表示与民同乐的意愿。”皇帝重视并接受了他的请求,还延长了五天期限。何执中辅佐朝政十多年,年事渐高。以后朝见,只让他每月参见六次表示问候,退居家中处理事务。第二年,安排给他太傅官职的宅第,许可他每月初一和十五朝谒,配给他的物品和粮食,一切都跟他做宰相时一样。他在政事堂任职时,曾告诫边塞官吏切勿惹起事端,慎重改革常规,爱惜人才,宽减民众负担。虽然身居富贵,但是从未忘记贫贱的时候。取出一万缗钱建置义庄,用来供养宗族。去世时享年74岁,皇帝亲临他的家,为没及时探望他的病情感到遗憾。停止临朝听政三天,加封(何执中)太师封号,追封清源郡王,谥号叫正献。【知识点】人物分析与评价、文言文翻译、历法天象、官职爵位、而、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古代汉语常识、之、以12.【答案】(1)A(2)A(3)A(4)C(5)A(6)i(因为)他们所推行的,是不足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ii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大概是因为他想要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iii这本来就是让齐国能够慢慢谋划这件事的原因。【解析】(1)暇:有空闲的时间。(2)A.代词,自己;B.介词,向/介词,在……方面;C.动词,用/连词,因为;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到。(3)春秋五霸(5)“虽欲霸,可得乎?”表示作者认为他们不能成就霸业。(6)iii【参考译文】自己知道自己可以成就王业并且真正称王的,是古代三王(夏禹、商汤、周武)。自己知道自己不可以成就王业而成就了霸业的,是春秋五霸。有人曾经这样论说:“图谋成就王业却没有成功的,那最坏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唉!假使让齐桓公、晋文公去做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事情(王道),那他们将要自寻灭亡都来不及了,即使想要称霸,能够成功吗?所谓的王道,不可以用在小的地方。用在大的地方可以成就王业,用在小的地方,就会被消灭。当年徐偃玉、宋襄公曾经推行他们的仁义,但是最终自取灭亡,失去国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推行的,是不足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所以如果有获取天下的方法,但是却没有获取天下的想法,这才可以同他说王道。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汉留侯张良,虽然不是辅佐商汤、周武王的贤臣,但也可称得上是刚毅果敢的人物,才能卓越,遇事不糊涂,能够有他一定要做的事。看吴王夫差被困在姑苏城上,而向越王勾践哀求保全性命,勾践想赦免他,当时只有那范蠡认为不可以,然后击鼓进兵攻打姑苏城,并最终杀死吴王。(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籍突破重围向东败逃时,高祖也曾想罢兵西归,可是张良上谏说:“这是上天要让项羽灭亡,赶快追击,莫失良机。”这两个历史人物,都认为小小的仁义,不足以改变自己建国立业的大计。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如今用百万的军队去攻打(莒、墨)两城的残兵败将,而用了几年的时间都不能取胜,军队长年在外,这样就一定会有敌人利用他的国力空虚。诸侯在内部作乱,齐国在外面击。到了这时候,即使是姜太公、田穰苴在世也不能不失败。然而,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大概是因为他想要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回到家乡,安定他们的老人小孩,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为何乐毅用百万军队和两个小城对峙妤几年却不决战?这本来就是让齐国能够慢慢谋划这件事(反间计)的原因。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让天下人讥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知识点】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观点态度、古代汉语常识、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中国古代历史常识、文言文翻译、其、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断句、一般文言实词、于、官职爵位、以13.【答案】(1)D(2)D(3)B(4)C(5)B(6)i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顺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峰。ii等到已经登上泰山,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iii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解析】(1)晦:农历每月的末一天。(2)A.介词,在/连词,用来;B.代词,这/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C.代词,它的/副词,表反问,难道;D.动词,到达。(3)阴阳判断相反。(5)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这三个时间段的景色。(6)iii【参考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古长城以南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二十八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峰。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路上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亭西面有一座岱庙(祭祀东岳大帝的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都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桐城姚鼐记述。【知识点】姓氏称谓名号、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言文翻译、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以、古代汉语常识、文言断句、山川地理、一般文言实词、其、其他文言虚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3 13:05:05 页数:37
价格:¥5 大小:115.68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