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第4部分写作专题13审题立意课件(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7

2/97

3/97

4/97

剩余9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四部分 写作专题十三 审题立意语文2023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GAOZHONGZONGFUXIYOUHUASHEJI\n内容索引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n高考评价体系对写作的要求为:熟悉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的特征及写作常识,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能根据写作的具体情境和要求,正确选用文体、语体,灵活使用语言文字和各种表达手段,构造完整语篇;掌握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能按语篇功能和写作目的,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符合文体和语体的要求。\n课标要求备考指导1.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进一步提高运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能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2.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尝试多种文本的写作,相互交流。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1.把握几个关键能力点: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合理扣题展开。2.关注作文形式:对常考文体进行训练,既要符合基本的格式要求,还要写出特定文体的内容偏好和风格特色。3.关注三种情境:关注社会热点,重点关注当年发生的具有德育价值的事件;关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培养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关注贴近学生生活以及贴近时代事件背后个人体验的情境。\n[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1.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凸显全面发展新理念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关注社会热点,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020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引导考生思考“距离”与“联系”这组具有思辨性的关键词,考查考生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能力。2021年新高考Ⅰ卷由“体育之效”引发的强与弱的思考,2021年新高考Ⅱ卷关于描红与做人的启示都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强调对考生的文化修养、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考查,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都突出了高考作文“立德树人”、督促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n2.贴近时代风貌,积极反映家国主题将社会热点、焦点纳入高考试题,是高考命题的传统之一,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感受生活。2020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选取“抗疫”这一时下最具时代特征的重大事件,引导考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理解在人民生命面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光辉胜利,认识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和文化底蕴,进而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n3.服务选拔人才,考查核心素养2020年新高考Ⅰ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作文,粗看之下似乎很好下笔,但考生若不深入思考,拿过来就写,没有思辨性,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复述疫情中的故事,恐怕也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来。2020年新高考Ⅱ卷作文给了考生选择地名的自由,但地名的选择,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储备、人文素养、视野眼光等能力以及对不同文体的特征的把握能力。\n4.加强情境设计,凸显写作设计新亮点2020年新高考Ⅰ卷材料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考生进行辩证思考。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强与弱”,强可以变弱,弱也可以变强,二者是对立关系,也是辩证发展的关系。2021年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2021年浙江卷对得失是“起点”“终点”“过程”的思辨等,都注重在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5.突出应用功能,彰显语文学科特性2020年新高考Ⅱ卷的主持词,全国Ⅰ、Ⅱ、Ⅲ三套卷的发言稿、演讲稿、书信,都是应用文体,体现了写作的应用性,彰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n“审准题,立好意”是考场写作的第一步。无论作文题所给材料命题形式多么灵活多变,我们都要练就一双慧眼,保持复习定力,走好审准题、立好意这一关键之步。一、审题三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纠结于局部细节,防止偏题、跑题。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n3.筛选性原则有时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多个观点,因此,在下笔写作前还要对提炼出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要注意三点: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新颖;③有理可讲,有话可说。\n二、立意四原则1.准确、鲜明立意“准确”就是准确提炼材料的主旨,并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就是要体现正能量,抒发积极健康的感情。2.理性、稳妥所持观点中肯,不走极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行文缜密妥当。3.深刻、集中“深刻”指论证触及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观点具有启发性。“集中”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掘,不零乱分散。\n4.新颖、独到作文观点、所选材料、行文思路等新鲜有创意,有个性特点,能给人以新鲜的感受与教益;但“新”建立在写作者对社会、生活、事物所具有的独到、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之上,要行文有度,不可弄巧成拙。\n突破点一\n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作文通常创设出一个情境(或提供关键词、名句),呈现相关或相对的问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类作文题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特征;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n一、“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所谓“看法与评价”,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考生结合材料阐述看法或对材料的内容进行评价,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类作文题通常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非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贬,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该类型的作文立意方向较多,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点进行深入论证即可。\n能力突破这类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n典题例析典题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第一步,分析材料。材料共三句话,分两个部分。第1句是说,古人谈理想,常从多个角度谈,可以谈追求理想的基础、追求理想的方法、实现理想的路径、树立理想的目标,也可以谈以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第2、3句举了汉代扬雄以射箭来比喻追求理想的例子,说明确立理想以及实现理想的方法、路径。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扬雄把“义”作为自己的理想,这是儒家追求的崇高目标。“义”指正义、道义,孟子说“舍生取义”,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然后要付诸行动,要“修身”,要“矫思”,要加强修养,要端正思想。最后经过积淀,厚积薄发,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n第二步,找准角度。材料中引用扬雄的话,引导考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付诸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考生可以举一反三,写出自己的理想,并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实现理想的路径和方法。题目中“当代青年”“追求理想”两个关键词,提示我们要结合自身发展,思考当代社会的特点,来谈理想的目标与实现理想的途径等。第三步,确立观点。①青年理想“义”当先,志行并重梦可期。②忠于志向,努力实践。③安身而后动,笃志而后行。④让“义”成为追梦路上的明灯。\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力行”出自《尚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n上述材料能给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二、“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所谓“权衡与选择”,就是命题者给出材料,让考生结合自身经验对材料中的不同进行比较,并作出选择,形成观点,写出一篇文章。该类题目围绕作文的探究性,加强了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这一类型的题目,常常在材料中展现出矛盾与对立,可能以多则材料的形式出现,也可能在一则材料中呈现出多个不同的选项。\n能力突破这类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n典题例析典题2:(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第一步,分析选项,找出区别。三人各自的特点:齐桓公胸怀宽广,善于纳谏,任人唯贤;管仲有贤才,能够知恩图报,成就自我;鲍叔善于识人,能顾大局,不计私利。第二步,分析角度,概括立意。①从齐桓公的角度:论述领导者要胸怀宽广,不计前嫌,任人唯贤,才能成就大业。②从鲍叔的角度:论述伯乐要不计私利,审时度势,善识千里马,方可造福国家。③从管仲的角度:论述人才恪尽职守,既报知遇之恩,又可成就自我。第三步,权衡比较,作出选择。权衡比较,结合自身写作实际进行选择,看他们中谁对你的触动比较大,写起来比较有话说。\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中国正迈进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个新时代,也是“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也是存在“矛盾与困难”的时代,也是需要“挑战与创新”的时代。生逢其时,你想做一个思考者、参与者还是创造者?请选择适合的角色,结合材料,给2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来表达你内心的想法。\n三、“组合与延伸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所谓“组合与延伸”,就是命题者给出一组关键词(或名言名句),要求从中选取两三个(或两三句)进行搭配组合,进而构思立意,写出一篇文章。这类题搭配组合的自由度比较大,但要选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关键词(或名句)组合,并写出具有创意、文质兼美的文章来,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对关键词(或名句)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n能力突破这类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n典题例析典题3:(2020·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n“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n\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中国航天飞船名为“神舟”。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为“悟空”。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中国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名为“夸父计划”。……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班级要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n突破点二\n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题型,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从表现形式上看,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的话题,进而确立文章主旨。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来深受命题者青睐。\n一、单则材料1.主旨领悟法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作为文章的主旨。这种审题法适用于一则材料,且多是生活实例类素材。典题例析典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海里有一种哺乳动物叫抹香鲸。它的胃里有一种病态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刚离开抹香鲸体内时,有一种难闻的气味,但在人们对它进行洗涤、烘干之后,它就变成了世界闻名的龙涎香了。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上海徐汇区一名违法停车的车主在自家车子上贴纸条“提醒”交警:“尊敬的民警同志,我是去对面幼儿园接送我孩子的,5分钟就回来,请不要给我贴罚单。谢谢您的理解!”没想到这“美好”的愿望落了空。交警还是按照规定贴了罚单,并另外贴出一张纸条作出回应:“我等了10分钟!”\n2.寓意揭示法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深入挖掘材料蕴含的寓意,从而确立文章的主旨。这种审题法主要用于寓言、漫画类材料。典题例析典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第一步,概括中心。猫头鹰要向东迁徙,是因为它的叫声让村里人厌恶。斑鸠告诉它,它应该改变自己的叫声,而不是改变住处。第二步,提炼道理。人们厌恶的是猫头鹰的叫声,如果猫头鹰不改变自己的缺点,走到哪儿都会被人厌恶。第三步,组织观点。①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②治标不如治本。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应该想办法改变它。④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大象因为不堪老鼠的骚扰,向狮王请求派猫帮忙。不料,狮王却将老虎派给了它。大象觉得奇怪,问道:“大王,我是因为怕老鼠才向您求猫,您为何派老虎给我呢?”“老虎不是比猫更勇猛一些吗?”狮王颇为自信地说,“虽然本大王没有见过老鼠,但是可以断定,老鼠一定很强大!不然,你怎么会怕它呢?老实说,本大王甚至担心连老虎都不是老鼠的对手哩!”\n3.关键词句把握法审题时要把握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可将其作为立意的突破口。这种审题法主要适用于有关键词句的材料。\n典题例析典题3:(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第一步,审读材料。材料引用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之效”的论述。论述里有五句话,句间关系显示出严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前两句从身体耳目的变化揭示了体育之效,内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规律,这是材料的表层,起到引入的作用,是后面阐述强弱之辨的依据和铺垫。第三句采用对比(假设)揭示了材料的核心,强和弱都可以转化,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如果滥用,不节制、不自律,强可变弱;如果勤勉、坚持、自律,弱可变强。第四、五句是结论,表明对待强弱的态度,不因强而喜,不因弱而悲,要有自信,启发考生要恰当地把握自己的强弱之势,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评价自己,努力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第三、四、五句是审题立意的关键。\n第二步,抓关键词句。①“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从这一角度立意,是就事论事,即便不做引申和发挥,学生仍有话说,如健康、身体与人生的关系,亚健康、肥胖、过劳死,庞大的社会医疗支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等。②“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由这一角度联想和延伸,重点写强与弱如何转化。③“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从这一角度,可重点联系当下,探讨中国如何恒强。\n第三步,确立观点。①强健其体魄,自强其精神。②从“体育之效”到强体强国。③中国要复兴,我辈当自强。④强弱的辩证关系。\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我们已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你只需在手机上点一点,外卖骑手们便会送来可口的饭菜,快递小哥们便会送来你心仪已久的“宝贝”,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快捷又方便的互联网真是一张神奇的网,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然而在这繁荣的网络时代背后却藏匿着众多的安全隐患,互联网信息内容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互联网上各种有害信息时有传播,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也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某学生因个人信息泄露被诈骗而猝死的事件,更将网络的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n4.追根溯源法从事实入手去寻求原因,抓住了原因,就抓住了材料的灵魂。这种审题法适用于因果关系明显的实例类材料或故事类材料。\n典题例析典题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终于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橡树。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一名焊工学徒觉得右手拿焊枪时间长太累,就时常换左手拿焊枪,师傅不但没制止,还鼓励徒弟两只手齐头并进。多年后,焊工用左右手焊接都十分熟练。当中国制造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时,在人无法随意翻身的狭小空间里,左右两边的内胆都需要高技术焊接工人将一块块薄如纸的殷瓦钢板焊接起来,该焊工成了唯一的工匠人选。对此,有人认为这纯属偶然,缺乏普遍意义;有人则认为这属于特殊人才,各行各业都应因材施教。\n5.对象切入法有些材料作文题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物,好像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但是,审题时,要注意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要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人或重要物的角度入手思考。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基本点。\n典题例析典题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缘。墙角的竹笋嘲笑他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他胸怀野心,攀附的牵牛花则羡慕他坚毅有力,能爬高墙。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屋顶。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象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深思……\n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立意角度立意第一对象小爬山虎只有不断攀登,才能见到屋顶的风景。第二对象小爬山虎妈妈教育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第三对象竹笋、小草学会在批评中长大。第四对象牵牛花、太阳伯伯、风姑娘鼓励与信任才能成功。第五对象孩子乐观地看待生活。\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众人都无计可施。这时“神偷”请战,在夜幕的掩护下,他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于执事。”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竟然偷到了齐军主帅的发簪,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甚为惊恐。齐军主帅对幕僚们说:“今日不去,楚君恐取吾头。”于是,齐军不战而退。\n班级计划举办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子发、“神偷”二人中,你对哪个人物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篇文章。\n二、多则材料1.求同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相同内涵的多则材料。审题时,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然后再比较几则材料,找出其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有时候材料数量多,还可以取其中二至三则的共同点来立意。\n典题例析典题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创新活力的青年人制造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标签:①“下海”,指跳入商品经济、市场竞争的“大海”,自主挣扎和生存。20世纪90年代,正是在这一大批“下海”的青年之中,诞生了无数优秀的企业家及管理人才,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②“创客”,是近年来流行的名词,具体说来,“创客”是指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的人,泛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③“世界范”,指经历了改革开放铺垫,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豪,越来越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敢于站上国际舞台的青年。\n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①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②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鲁迅③24岁的四川女孩刘仙是一名餐饮行业从业者,2020年2月初,她带着厨师和食材,从成都赶到武汉,每天为医院送400~600份盒饭。刚开始没有防护服,她穿着雨衣奔走在各家医院,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雨衣妹妹”。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在联合国网站推荐了全球10位年轻人参与抗疫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雨衣妹妹”。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n2.求异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内涵相对或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不同点,这不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n典题例析典题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信奉实用主义:一片山林可以变为山间别墅,一处古迹可以成为新的旅游景点,甚至一条隐私也可以成为娱乐头条……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可转化为手中的财富。而有人则不同,他们觉得一片山林就是一片山林,可以让人在那里休憩;古迹就是古迹,它的存在只是让自己浮想联翩;隐私就是隐私,不能侵犯……身处现代社会要谨守现代文明法则,但也要让自己内心充盈必要的浪漫情怀。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出生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职业,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经过十余年奋斗终于成为歌手的小李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出租车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n3.寻求关系法对于那些关系并不明显的多则材料,需要寻找它们内在的关联。材料都是经过命题人精心选择的,它们之间必有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形成一种张力,指向命题的意图。或是前因后果,或是比较对照,或是时间发展,或是空间转换,或是层层递进,或是假设……总之,有一条暗隐的逻辑线埋藏其中。我们只有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才能审准题、立好意。\n典题例析典题8:(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n审题立意审读材料材料第1段讲人都有坐标,有期望,唤起每个考生的人生畅想。第2段,家庭与社会对每个人有期许或角色的赋予,这是我们的现实环境。第3段,提出“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在所难免。找逻辑关系三段话前后紧密勾连,层层推进,抛出最终问题: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在哪里?你是怎样看待这些错位与落差的?要沿着这些问题去寻找立意方向。立意①可以写接受现实但不屈从于现实;也可以写立足现实需求,学会改变自己。②可以写增强自身适应家庭与社会的能力;也可以写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逐梦想。③站在时代与国家的高度,可以写立大志,成大事,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国为民建功立业。\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共青团委召开“守望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座谈会,邀请社会各届青年参加,并提供了下列材料: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多支医疗队、数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作出突出贡献,显示了强大的中国力量。②权威网站排名显示,在全世界的跨海大桥中,港珠澳大桥长度排名第一,其背后技术备受瞩目,令人赞叹不已。③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道出了中国脱贫攻坚“为了谁”的玄机,更道出了脱贫攻坚“怎么干”的方略。\n④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了贡献。⑤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八名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架起测量觇标,用科技测量珠峰,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精神标注中国高度。\n三、漫画材料漫画是一种带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作者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遇到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题,审题时要先弄清画面内容,理解漫画寓意,然后再进行立意。\n能力突破观察漫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漫画要素弄清漫画有哪些构成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人、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枚图章,都不要放过。2.明确各要素关系弄清了漫画里有哪些人、哪些物之后,我们还需要从整体着眼,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n3.把握漫画寓意理解漫画的寓意是确定作文立意的前提。理解漫画寓意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义、象征义;二是从各要素的关系中把握漫画的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的标题把握漫画的寓意。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意的关键,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4.联系现实,确定立意理解漫画的寓意后,考生还应注意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探究,寻找漫画寓意与社会现象、人生体悟等的对接点。漫画的本质就是歌颂真善美,讽刺揭露假恶丑,因此,应留心生活,关注时代热点,注重积累,培养联想能力,准确找到漫画与现实的连接点。\n典题例析典题9:(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n审题立意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材料中的前三幅画面,表现出写“人”的过程,如何起笔,如何用笔,如何迂回,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n第二步,深挖寓意。命题者通过描红时的笔法分析,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如何将两者巧妙联系,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需要考生调动思维,深入体会每一个笔画中所承载的为人处事之理。“撇”的书写说明意指:人生之始应敢于迎难而上,适时积累并隐藏自己的能力、实力,不外露,不张扬虚浮。第二幅图的书写说明蕴含的道理是人生应该在有为的过程中不偏不倚,不偏私,不倚斜,不取巧,踏实勤恳,做事为人适宜得体,端方正直。第三幅图的书写说明,“人”字的那一捺在收笔时要顿一顿,实则是说,人之行事和为人做事讲求方式方略,即使胜利在望,在收官阶段,也要行稳,不要轻率冒进。这样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端方的“人”字。\n第三步,确立观点。①“人”字两笔,写尽一生。②书法品质,做人准则。③写人即做人,走好每一步。④面对困境,应该逆流而上,静水深流。⑤追梦路上,应该脚踏实地,砥砺前行。⑥成功在即,应该低调含蓄,心境淡然。\n即学即练阅读右面的漫画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n突破点三\n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n命题作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给出明确的作文题目,没有任何的导语或提示语,考生围绕给定的题目作文。在高考中,这种单纯命题作文的形式很少出现。另一种更为常见的是“提示语+命题”的命题作文形式,给出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一定的引导。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意思是成功不一定属于哪一个人,但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提示语“成功不一定属于哪一个人,但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就给出了写作方向。所以写作时,可以从“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等角度入手。\n能力突破命题作文审题三法1.找准题眼法一般来说,文章有“文眼”,诗歌有“诗眼”,命题作文的题目有“题眼”,审题时要找准题眼,以此把握文章的写作重点。对于题眼的把握,不同类型的命题要区别对待。只要找准了文题所要写的重点,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论述的中心,选材立意也就有了方向和目标。\n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和引申义,命题作文的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重的,所以我们在理解文题时不能仅停留在它的表层含义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例如《说纽带》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就要意识到“纽带”一词张力很大,可“说”者甚多,人际交往、校园生活、社会国家、文化历史、科技经济,皆在可说之列。纽带外延也很丰富,可谈论纽带的作用、价值、意义,也可谈怎样建立纽带或维系纽带。\n3.化大为小、虚实结合法有些命题作文的题目设定得比较宽泛,有些题目则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们在审题时要能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进行抽象概括;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其中标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自己身边的事或人物,如同桌、父母等,也可以虚指一个抽象的事物,如节约、诚信、青春等。\n典题例析典题1:(2019·北京卷)“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n审题立意审题方法立意方向找准题眼法标题中的“文明”受到材料语境的制约,所以立意时只能写“中华文明”。材料中的“更”字提示了写作重心所在。立意时,应当在充分回顾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韧性的作用的基础上,落脚于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文明韧性的作用、意义。立意时,既不可忽略“漫长的中国历史”,更不可偏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挖掘题蕴法我们在审题时,不能简单地把“韧性”理解为“与软相对”这样的表层含义,而应该挖掘其隐含的比喻义。“韧性”应该理解为“文明不断”“文明的延续”,具体表现在我们民族坚定的意志、牢固的信守上,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加以思考。联想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故事,联想到“水滴石穿”“百炼成钢”“磨杵成针”等成语,联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诗句,从中领悟中华民族一贯崇尚的“韧”之文化。化大为小、虚实结合《文明的韧性》这个题目,要求较宽泛,给我们提供了较广阔的写作空间,这时我们就要化大为小,虚实结合,将“文明”具体化、形象化,选取不同年代的中华文明的典型来作论据。\n\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了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请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以《主动》为题,写一篇文章。\n二、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一般给出题目的一部分内容以限定作文的大方向,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展开写作。与命题作文相比,考生在处理半命题作文的立意、选材等方面显得更自由,思维空间更广阔。\n能力突破补全命题三原则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如下原则:1.搭配得当,合乎逻辑半命题作文补题首先要合格、得体。所谓“合格”,就是要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习惯。“得体”就是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补写《,谢谢你》这个题目,揣摩题旨,所填内容当与“你”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若不顾及题目中的对应关系,填成《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不符。\n2.扬长避短,熟悉为先每个考生都有自己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唯有扬长避短,方能考场凯旋。近年来各地的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构思写作。考场上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填内容应是自己较熟悉、感受较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情可抒、有感可发。\n3.创新求异,独树一帜写半命题作文,应避免题目雷同、题材“撞车”。在补题时,要充分运用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很少写过的。所以,考生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果考题没有要求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如2017年全国Ⅲ卷要求考生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考生首先要拟定作文的主标题,多数考生选择“勤奋”“奋斗”“成功与失败”等主题词,但有一位考生却自出机杼,将主标题定为《我和崇高的对话》,抒写自己一次真实而独特的心路历程,充满情趣、理趣。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考生在补题时应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发散思维。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象就越奇特,内容就越新颖鲜活,这样一来,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就越高,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n典题例析典题2:(2020·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n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任务驱动”作文,写作范围很广,发挥空间很大,有利于考生大展身手。首先,补全题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这两句话是一个铺垫,目的是引出一个与我们不期而遇的“地名”。地名是中心词,也是考生写作的着力点。应该选什么样的地名呢?材料也为考生提供了选择的对象和范围:一是“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的地名,二是“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地名。\n材料所给出的两个“有些”实际上已经限定了写作的对象和范围,因此,考生要围绕这两个“有些”选定地名。其次,注意任务情境。从命题设置的情境要求来看,考生的身份是客串《中华地名》的主持人,考生所写的文章应是一篇主持词,立意时应考虑到这个情境要求。从表达方式上看,作文主体部分可以叙述(讲故事),可以描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主题内容不受限制。\n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生在这样伟大时代中的你,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过哪些发生变化了的人或事?请你以《印象》(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6-20 08:01:07 页数:97
价格:¥3 大小:3.0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