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方法技巧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3/24

4/24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方法 洞悉命题手段与陷阱一、命制错误选项的六种手段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项,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对原文语句进行一番改造,这种“改造”的方式就是“删”“添”“调”“改”“漏”“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不改变原文意思,有的改变了原文意思。而改变了原文意思的,无疑就是“不正确的一项”。方法技巧\n\n设误方式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有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判定技巧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对应的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二、错误选项常设的九种陷阱1.以偏概全\n[应用体验]原文: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选项:(2017课标全国Ⅱ,1,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比对分析] 选项以偏概全。将原文中的“明初”说成了“明代社会”,扩大了范围,属于以整体代部分。\n设误方式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把“必然”说成“或然”。判定技巧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推测和表时间的词语。2.混淆时态\n[应用体验]原文: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选项: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比对分析] 混淆时态,选项删去了原文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n设误方式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判定技巧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3.混淆是非\n[应用体验]原文: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选项:(2017课标全国Ⅱ,1,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比对分析] 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混淆是非,选项用否定词“无”将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世界时尚”这一句肯定此时青花\n瓷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意思变成了否定两者之间有关系。4.偷换概念设误方式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或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判定技巧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述的对象,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句中的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或宾语)与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n[应用体验]原文: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选项:(2018课标全国Ⅱ,1,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比对分析] 选项偷换概念。“被遗忘权”的提出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而不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且文章并没有提到“隐私权”的提出是为了对抗大数据。\n设误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判定技巧要判断“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阅读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句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注意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注意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因此”“之所以”等,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5.因果混乱\n[应用体验]原文: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选项:(2017课标全国Ⅱ,1,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比对分析] 选项因果混乱。“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n设误方式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选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判定技巧要判断“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选项和原文,充分理解文意。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在概括转换时更换了意思等。6.曲解文意\n[应用体验]原文: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选项:(2017课标全国Ⅲ,1,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比对分析] 选项曲解文意。原文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不全是“完好保存”。\n设误方式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判定技巧要判断“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另外,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内容。7.张冠李戴\n[应用体验]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选项:(2017天津,7,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比对分析] 选项张冠李戴。将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n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说成“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这里属于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8.武断绝对设误方式命题者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等的细微差别,排除个别和特殊现象,用同样的说法表述两种或多种事物,一概而论。判定技巧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原文内容,逐句比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等的词语,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n[应用体验]原文: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2018课标全国Ⅱ,3,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比对分析] 选项删除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限制语,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说法绝对。\n设误方式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判定技巧要判断“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9.无中生有\n[应用体验]原文: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选项:(2019课标全国Ⅱ,3,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比对分析] 推断无据,文中并未明确指出之前的诗人的理性感性特点,且“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无据。\n三、“三比对”法解题1.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需要比对的关键词有以下几类:比对词语常见关键词设误陷阱范围词、程度词、推断词、频率词全部、都、全、所有、一些、部分,必须、一定,可能、似乎,严重、非常、十分、更、极其,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等①以偏概全②武断绝对时态词已经、将、将要、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未、之前、之后、必将等混淆时态指代词之、其、此、这、它、那等①偷换概念②张冠李戴是非词必定、的确、出现、有、没有、没、无、杜绝、禁止、不同等混淆是非\n2.比对句子关系命题人常在以下关系上设误:关系类型设误方式设误陷阱关注重点因果关系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因果混乱1.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的位置;2.注意有无因果关系;3.注意“因为”“由于”“因而”“所以”等关键词运用恰当与否假设关系或将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混淆时态曲解文意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条件关系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是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曲解文意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等\n递进关系调换了前后两个分句,使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曲解文意注意前后分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而且……等等并列、转折关系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曲解文意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虽然……但是……(表转折),等等\n3.比对依据和结论高考题中常见以下两种情况:选项特征思考趋向解题技巧互换位置: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张冠李戴因果混乱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陈述对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结论或依据残缺:(1)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2)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得出选项结论;(3)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但是选项中只有其中一种依据;(4)选项中的依据可得出多种结论,但是选项中的结论却只有一个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因果混乱(1)比对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2)根据这类选项的不同特征,需要逐一理清结论或依据,有的结论或依据会在不同的段落,需要逐一寻找并概括,然后再进行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6-19 18:00:31 页数:24
价格:¥3 大小:562.3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