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离不开佛教的推动。因茶有益思助禅之效,寺院之中大有嗜茶之僧。唐开元之后,寺院普遍饮茶,并设有专门掌管茶事的“茶头”。至中晚唐时,福州长乐百丈怀海禅师整顿和建立新的禅宗戒律,鼓励僧徒坐禅饮茶,详细规定了禅门饮茶的制度,把饮茶、信仰、生活、品位、嗜好连成一个共生循环的生态模式,饮茶成为寺庙日常修行必不可少的部分。唐代文人雅士多喜游佛寺,茶成为僧俗交往的媒介,在煎茶品茗间玄谈悟道成了一种常态。除了可煮作茶粥食用,在茶水中增添盐、姜等调料在唐中期以前甚为流行。陆羽的《茶经》中对此也有记载,但陆羽对此种原始、粗放的饮茶方式极为不满,称其为“沟渠间弃水”。陆羽系统地改进了烹茶之法,使得烹茶更加精细,更具文人雅兴,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代名茶尽出自长江流域,以春茶为贵,每至出春茶时节,长江流域的文人墨客以当地新茶封缄之后寄赠亲友,或派专人或由驿递送达对方。对方收到新茶后,往往酬之茶诗。若交情特别深厚的朋友,还会“乞茶”“索茶”。这种风雅的馈茶分甘的交往方式,体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情意重的旨趣。除了寄茶分甘,名士往来常常举办茶宴、茶会。除了赋诗联句,茶会上有时会通过击鼓传花方式营造氛围,行“传花饮”之法。安史之乱后,士子文人纷纷渡江避难,湖州、常州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官方也开始在这两州举办茶会。茶会除了给两州人才提供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斗新”提升了长江下游茶叶的品质。(摘编自刘礼堂《唐代长江流域饮茶习俗及其特点》,有删改》材料二:云南省社科院历史文献做研究所研究员蒋文中老师,担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多年来坚持对中国茶文化研究,曾荣获“中国陆羽奖首届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称号。《光明日报》记者就“茶文化”对他进行了专访。记者: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源于自然的茶可谓大自然给人类的宝贵馈赠。请问您怎样从“茶”字的历史演绎来解释其中蕴涵的生态理念?第28页共28页,蒋文中:从“茶”字演化形成看,历史上称谓和写法较复杂。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有荼、槚、桡、蔎、茗、荈、葭等。至唐代及至陆羽撰写《茶经》之后,“荼”字才被划掉一横成为“茶”字。“茶”字是会意字,分三部分。“木”表示草木,“人”表示中国人,上面是树叶。也就是说中国人发明了用树叶作为饮料。“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又有长寿之意,源于“廿”(草字头)+“人”(中间的“人”字)+“八十”(“木”字)=一百零八,故一百零八岁的老人被称为“茶寿老人”,寓指爱茶饮茶,遵循“人在草木间”生态自然简单的生活,人便能健康长寿,活到一百零八岁。从一个茶字还可看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走健康生态绿色有机环保的方向才有未来更大的发展,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记者:从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里如何感受“天人和一”的宇宙观和价值观?蒋文中:中华文明对人类世界的一大贡献,就是生动诠释了什么是“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产生于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充满了中华各民族人与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艺术情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生命流动,也由此形成在中国茶道精神上始终追求自然、讲究质朴、向往真实的朴素价值观,在茶艺茶道中体现着上道法自然,以简为德,在精行简德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怡然自得返璞归真中,修身养性,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记者:在今天,弘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应该着重倡导其中怎样的精神?第28页共28页,蒋文中:中国茶文化中,饮茶不只是一种生活行为,也是一种礼仪之道,由茶礼上升的“茶道”,便是最强调以礼相待,互相尊重的明伦之道。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茶礼、茶俗甚至可以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在世界三大饮料中,茶是最平和的饮料。“和敬怡真”乃中国的茶道追求。“和敬”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之意大处来说是整个宇宙、自然界呈现统一的状态,小处来说是任何事情都要和谐、协调。茶的质朴、简约、温和、淡定是“中和”“包容”的最佳内涵体现。和为贵,内和则众志成城,外和则良友诸多,气和能财源广进,人和可所向披靡。以茶和天下,追求“和而不同”“和谐相生”之道,以中华茶文化之“和”诠释人类文明的兼容,充满了东方智慧的人生哲学和世界观。在人与社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交融影响下,在各民族人民都共同热爱的温和温情的一杯茶中,在“和谐相处”“和平与共”“共同发展”的认同中,大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茶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茶文化是海纳百川,在茶的融通间,丰富着自己的多元,包容践行着“和而不同”的理念。(摘编自任维东、李曾骙《茶文化,蕴藏着哪些内涵?》,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渊于佛教的推动,当时的僧人大多喜爱饮茶,茶也成为他们和文人雅士交往的媒介。B.陆羽鄙弃原始、粗放的饮茶方式,他改进了烹茶之法,使饮茶具有了文人雅兴,因此王公朝士无不喜欢。C.渴望健康长寿的老人从“茶”字中获得启示,人要生活在草本间,爱茶饮茶,追寻自然简单的生活状态。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和谐相处”“和平与共”“共同发展”的认同思想,这与茶文化中“和敬”的价值观相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人墨客以茶赠友,友人以诗酬报,这种馈茶分甘的交往方式,体现了君子之交的风雅,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B.唐代名士举办茶会,以茶会友,茶会上文人赋诗联句,展示才华,这吸引官府参与其中,茶会成为人才交流平台。C.“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的艺术情调,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茶有益于人们修身养性。D.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情趣,是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一个侧面映照。3.下面的茶礼、茶俗中,不能作为人类文明史“活化石”的一项是(3分)()A.白族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客人,各味俱全的茶,蕴含着世事感悟。B.宁夏回族将茶看作是爱情的信物,男女青年在定情时,男方要给女方送茶定礼,称“拿茶”。C.我国南方湿热之地的人们喜欢在炎热的夏天喝杯凉茶,因为它有清凉、止渴、生津之功效。第28页共28页,D.现代婚礼上仍有新婚儿媳给公婆躬身奉茶的环节,以表示组成新家庭后对长辈的敬奉。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唐代茶文化的特点。(4分)5.材料二中记者的访谈问题是如何设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诗经》是最好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是作“窕窈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兴趣由人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意蕴。所以自然情趣的兴起是诗的发达史中一件大事。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昔人诗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艺术美也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这当然只就其大概说。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特长。陶潜和华兹华斯都是著名的自然诗人,他们的诗有许多相类似。我们拿他们俩人来比较,就可以见出中西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大有分别。我们姑拿陶诗《饮酒》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28页共28页,从此可知他不喜“久在樊笼里”,喜“园林无俗情”,所以居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里,也觉得“称心而言,人亦易足”。他的胸襟这样豁达闲适,所以在“缅然睇曾邱”之际常“欣然有会意”。但是他不“欲辨”,这就是他和华兹华斯及一般西方诗人的最大异点。华兹华斯也讨厌“俗情”,“爱丘山”,也能乐天知足,但是他是一个沉思者,是一个富于宗教情感者。他自述经验说:“一朵极平凡的随风荡漾的花,对于我可以引起不能用泪表现得出来的那么深的思想。”他在《听滩寺》诗里又说他觉到有“一种精灵在驱遣一切深思者和一切思想对象,并且在一切事物中运旋”。这种彻悟和这种神秘主义和中国诗人与自然默契相安的态度显然不同。中国诗人在自然中只能听见到自然,西方诗人在自然中往往能见出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中说:“诗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刘勰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心灵在华兹华斯那里犹如泉眼,在刘勰那里则指人的自然心灵,即真心、童心和本心。只有出自真心的诗才是真我的表达,只有从人的自然心灵中流淌出的诗句才是自然之诗。不同的是,西方传统中认为只有那种凭借神灵的天才在灵感或迷狂的作用下创作出的诗才是自然之诗。第28页共28页,我国传统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融合、互化,推崇清静无为、主体消解、物我兼容的“无我之境”,即主张内在的自然。而西方的美学观主张人对自然的积极干预,主体意识在自然中得到确证和张扬,主客体是分离对立的,他们追求的是有为的“有我之境”。中西传统自然观的差异造成了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差异。陶渊明受儒释道和魏晋玄学思想的共同影响,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无为,人只要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一,达到忘我之境,就能深得自然之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消融在自然中得到无我的宁静。华兹华斯受西方文化传统的人本主义、科学理性和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导。他主张在自然中汲取力量确证自我、张扬自我,为一种“有我之境”。陶渊明主张顺应自然只需要去除人为之障即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此,他的诗趋于淡薄。而华兹华斯主张发挥主观想象力,从自然中得到灵感,在沉思中获得真理。因此,他的诗总是在平凡的事物中见深刻,甚至带上神秘的色彩。这一点也造成了他们在自然审美意识上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自然观。自然观中的不同之处又导致了他们创作方式和作品风貌的不同。(摘编王芳、何永艳《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自然审美意识比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诗和西方诗最初都偏重人事,对自然关注较晚,偶有涉及,也不过是为人事做背景。B.中国诗偏柔,西方诗偏刚,这是它们的本色特长;但这并不绝对,中西方的诗也互有补充。C.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根本区别是:陶渊明追求与自然默契相安,华兹华斯追求对自然的彻悟。D.中西传统自然观造成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差异,进而导致他们创作方式和作品风貌的不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最初的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兴趣并不在自然本身,所以诗中关于自然的描绘都是诗人的无心之举。B.中国诗人在自然中只能听见到自然,这决定了中国诗中的景物描写是纯客观的描写,是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C.文章引用刘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在说明诗歌源于心灵,是情感的自然流露。D.中西方传统都认为诗是从人的自然心灵中流淌出的,可见,那些不能打动人的诗都不是出自真心,不是真我表达。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诗歌“无我之境”的一项是(3分)()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的《春望》)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第28页共28页,5.中西方诗歌中都有关于“月亮”的描写,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下面两首诗中“月亮”的理解。(6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夜无限温柔/月后或已登上她的宝座/周围聚着她星星的妖精——英国诗人济慈《夜莺颂》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手法,讲求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事物进行一种复杂化、困难化的艺术手法来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拉开读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人们摆脱在机械化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麻木感、功利和物化的束缚,恢复对事物的原初感受。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与“陌生化”理论的联系还不局限于此,它还走出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执着言说的民族自身的文化衰落和复兴潜力的焦虑主题,从而突破了英美科幻小说视角中的“他者”形象,并激起了全世界读者对于地球未来的共同想象。(1)民族性:“陌生化”的形式架构与内容选择科幻小说多是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看旧的世界,立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世界,提供给我们更好地审视生活的角度。但这种基于想象的科幻文学的形式架构,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只是将故事抽离现实世界,放置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去想象环境的变化会给我们及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变化,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在此过程中变与不变的思考。因此,科幻小说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实。《流浪地球》呈现的就是这种“熟悉的非现实”,同时还透露出中国独特的民族特性。带着整个地球“出逃”——中国的“家园”情。中国人自古与土地、家园有着紧密的情感联结,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着重体现出了中国人对我们生活的家园的留恋与难以割舍。于是,《流浪地球》中面对太阳爆炸可能给全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危急情况,刘慈欣选择将故事设定为人类带着整个地球从太阳系“出逃”,带着地球共同寻找新的“家园”。第28页共28页,(2)世界性:走出中国科幻小说自我的“陌生化”设定由于我国科幻小说自身发展的一些历史缘由,我国的科幻小说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带有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担忧,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如肖亨建的《蔬菜工厂》,展现了一幅自动化农业的景象,设备的运作全靠太阳能,作物产量巨大,需要的人工劳动力极少。热衷于想象科学将给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带来哪些光明前景。这与西方科幻小说中的自由想象不同,中国科幻作家的写作始终被一种民族国家发展的使命感所笼罩。显然,中国科幻作家注意到了这点不同,他们清楚地知道“对于西方读者而言,中国科幻小说从一开始就带一种陌生化,是英美选择性传统的他者”。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将中国科幻小说对本民族国家发展的焦虑扩展到关注全球文明延续的问题上。在小说中,面对全人类生死存亡的时刻,民族国家不再是全球政治中的重要单位,联合政府、东西半球、亚洲等更为广阔的地理范畴取代了民族国家之间的认定界限,这有利于将其融入世界科幻小说的传播语境中。这部小说的电影版被翻译成28种语言,面向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播放。从评语来看,不乏海外观众的支持与称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流浪地球》的这一为整个人类文明延续的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设定是能融入国外的传播语境中的。(摘编自乔娇《陌生化叙事下科幻小说的特性呈现》)材料二:科幻作家陈楸帆在为科幻小说《群星》所做的序言中,提出了关于一部优秀科幻小说的判断标准,认为一部成功的科幻小说应该在主题中提出重要问题,在故事叙述中唤起情感上的联结共鸣,而在表述方式上表现出“陌生化”的审美体验。所谓的“陌生化”审美体验,全称是加拿大科幻研究学者达科·苏思文所提出的“认知——陌生化”。根据这个理论,科幻小说中所表现的情节与内容,无论多么匪夷所思,都不是“超自然”的,而是现实生活的“疏离化”表现形式,而这种表现形式和叙事内容则是符合人们的理解和认知规律的。第28页共28页,比如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中塑造的沙漠国度明显带有阿拉伯国家的影子,而故事中对香料的攫取又凸显出现代社会对石油能源的争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H.G.威尔斯的《世界之战》中所表现的则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正面冲突;而我们熟悉的科幻作品《安德的游戏》,在电影里体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历程,而在小说中则表现出更加深刻的时代背景。科幻研究学者宋明炜先生在《中国科幻新浪潮》一书中提出,科幻小说中塑造的世界是“认同”和“异质”的组合,其本质在于为读者塑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他者”的形象,这个形象的原型,可以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甚至是我们自己的潜在思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认知——陌生化”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从另一个视角看待我们这个已经“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的现实世界。例如,在代表作《荒潮》中,科幻作家陈楸帆通过一种“赛博朋克”的科幻风格为我们呈现出的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和反思,印证了他的“科幻就是最大的现实主义”的说法。(摘编自郭琦《科幻小说的“主题矛盾”和“陌生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能够激起全世界读者对于地球未来的共同想象,内容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它关注了全球文明延续的问题。B.刘慈欣把《流浪地球》的故事设定为人类带着整个地球从太阳系“出逃”,去寻找新的家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家园”情。C.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情节虽然看起来远离现实,但其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折射,读者能从中看到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影子。D.正是因为有了“认知——陌生化”理论,我们才恢复了对事物的原初感受,能够更清楚地看到现实世界的本质,产生正确的认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执着言说民族文化衰落和复兴潜力的焦虑主题,是许多中国科幻小说不被国外认可的重要原因。B.西方读者看惯了科幻小说中的自由想象,所以习惯性地对缺乏想象力的中国科幻小说予以排斥。C.刘慈欣为迎合西方读者的心理,特意弱化了《流浪地球》中的爱国情怀,最终使其走向了世界。D.自从达科·苏恩文提出“认知——陌生化”理论后,科幻小说作家们就有了明确的创作指导思想。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28页共28页,A.材料一首段提出了论点,后文则从民族性、世界性两个角度论述了《流浪地球》与“陌生化”的关系,前后形成了总分结构。B.材料一举《蔬菜工厂》的例子,支持了中国科幻小说因为充满爱国主义色彩而普遍被国外读者视为他者、予以排斥的观点。C.材料二引述陈楸帆在《群星》序言中提出的关于优秀科幻小说的判断标准的说法,一个重要目的是引出“陌生化”的审美体验。D.材料二引用“久而不闻……”之语,表明现实生活让人们有了麻木感,然而“认知——陌生化”理论却能帮助人重新看待现实。4.在科幻作家看来,科幻作品是科幻的,又是现实主义的。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的?请简要回答。(4分)5.假如让你创作一部科幻小说,并且能让它很好地融入国外的传播语境中,请从陌生化角度谈谈你的创作思想。(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上古神话开始,文学叙事就与“英雄”主题结缘。自此以后,“英雄”叙事绵延不绝。当今的网络小说也不例外,在续写“英雄”传奇的同时,也呈现出有别于此前文学作品的叙事风貌。多数以男性为主的网络小说的主人公首先不是渴望成为英雄,而是渴望成为强者。在小说中,他们一路“打怪升级”,由弱变强。促使他们不断变强的原因,未必是特别神圣的目标,而是试图自我保护进而守护自己亲近的人。推动大多数以男性为主的网络小说叙事发展的基本矛盾,是越来越强的敌对势力与不断提升自己的主人公之间的冲突。在这一过程中,主人公一般不会像此前文学叙事中的“英雄”那样,基于世人认可的道义、使命而自觉奉献、牺牲,促使主人公行动的是自我保护意识。第28页共28页,在《巫神纪》《武动乾坤》等作品中,主人公与自己关切之人的感情越来越深,无形中他的责任变大了,要守护的人变多了。因为要守护亲近之人,他们自愿肩负起责任,甚至不惜牺牲自我。当然,结局往往是主人公历尽艰辛,守护了整个星球,乃至宇宙。可以说,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强者”,而是升华成了“英雄”。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人们认可的“英雄”不再是“完人”,而是像一个“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家宁可将“英雄”塑造成有缺点的人。如果说之前文学作品的英雄塑造方式是不断增强英雄人物的“圣性”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的英雄塑造方式则是在“圣性”之外,重新让英雄人物恢复“凡性”。当今的网络小说则更进一步,让英雄人物的“凡性”中还保留一点“平庸性”。例如,有些作品会塑造无意成为英雄的英雄、甚至逃避成为英雄的英雄。网络小说“英雄”叙事出现变化不是偶然的。首先,网络小说终究是“爽文”,是让喜欢流连于网络的普通大众产生“爽感”阅读体验的创意写作。小说的主人公一开始被设定为弱者,就是为了符合普通大众的社会体验。主人公一路将欺压弱者的人打倒甚至消灭,读者的“爽感”因此不断延续和提升。其次,从读者需求角度来看,网络小说的“英雄”叙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对“英雄”的呼唤和渴望。当下,部分文学作品对英雄形象进行凡人化处理。网络小说的“英雄”叙事也受到了这一写作倾向的影响。普通民众一直是需要“英雄”、呼唤“英雄”的。在这方面,中外的神话、传奇故事中有不胜枚举的例子,网络小说的“英雄”叙事不过延续和发展了这一叙事传统。网络小说延续和发展“英雄”叙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网络文学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网络小说的“英雄”叙事内含的正确价值观会影响其他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观传达,同时,也会帮助读者建构正确的价值观。而在网络空间这片虚拟的、也是新型的社会空间中,网络行为亟须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因此,网络小说延续和发展“英雄”叙事,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第28页共28页,其次,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也呼唤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英雄”时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塑造英雄应成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使命担当,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有助于我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同时也可促进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摘编自周兴杰《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材料二: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应用。与传统叙事相比,网络文学呈现出从原子叙事到比特叙事、从精英叙事到草根叙事的变化。有些研究者用视觉化、游戏化、平面化等术语概括网络文学叙事的特征,突出它“另类”一面。不可否认,网络文学确实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但是,它的积极一面也不容忽视。不论是军事小说中的英雄气概,还是武侠小说中的人文思想等都有激励上进、丰富人生的作用。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叙事和文学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当前,网络文学本身已经形成两个比较明显的分支,一个主要以专业文学网站为依托,在商业运作介入之后,写手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占据了各大文学网站的排行榜;与此同时,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的普及,非商业性网络文学变成广大手机用户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形成了以即时通信服务为依托的一个分支。作为深受公众欢迎的一种网络文化,网络文学以上述两个分支为基点,可以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面作用。对内来说,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和传统民间故事有着天然联系,也具备密切结合当下城市生活、及时反映人们情感的特点,从而可以对现实发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对外来说,依托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文学,也是网络用户和文学读者形成跨文化印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当然,发挥网络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应当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如我们的课本里“阿凡提借锅”的故事就被某些美国孩子误解为阿凡提是贪图小利、不讲信用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成立是需要具体条件的。尽管网络文学更看好轰动效应、热点排行,但如果没有根性的文化作为基础,轰动效应很快就会被忘却,热点很快就会冷却。显然,网络文学要向着世道人心的精神建构自觉努力。传播媒介的进步催生了网络文学,但网络文学毕竟是文学,它无法摒弃审美表达和价值阐述。对网络文学所蕴含的“精神能量”,我们不能无视。(摘编自黄鸣奋《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叙事和文学一脉相承》)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28页共28页,A.民众对英雄的需要和呼唤,一定程度上为中外神话、传奇故事、网络小说中英雄叙事提供了现实需求,有利于英雄主题文学的发展。B.为了响应总书记有关英雄的重要论述,促进新时代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与传统文学相比有了新的变化。C.网络文学叙事相较于传统文学叙事,虽有“另类”的方面,但一些网络小说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人文思想等对当下人们具有积极影响。D.无论是从对正能量叙事的弘扬,还是从长期发展来看,网络文学都应紧抓根性文化不放松,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叙事历史悠久,从上古神话传说开始,英雄主题就在不同时代文学艺术中占据着中心位置。B.矛盾冲突可以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敌对势力愈来愈强大与主人公能力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则是以男性为主的网络小说叙事发展的基本矛盾。C.网络社会空间的虚拟性、新型性等特征导致了人们的网络行为失范,而网络小说“英雄”叙事在对人们进行正确价值观引领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D.网络文学的两个分支虽然依托的媒介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能发挥出正能量,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结合材料一,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多数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范畴的一项是(3分)()A.《冒牌大英雄》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但他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拯救了自己、亲人,还拯救了整个国家。B.《诡秘之主》中的小市民克莱恩加入维护城市秩序的值夜者行列,从守护城市到守护国家、守护世界,走到与恶魔抗争的前沿阵地。C.《莽荒纪》的主人公纪宁自身资质一般.在现实困境之中,最终肩负起维护家园、世界以及宇宙和平的任务。D.《英雄争霸传》中的王凡自小胸怀大志,为人仗义疏财,武艺非凡,披靡天下,后对抗卫国,大败卫军,立下赫赫战功。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第28页共28页,5.网络小说英雄叙事有什么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6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与进取精神有何关联?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常常以“理想”的形态表现自身。如果理想与现实没有差距,进取精神就缺少生长的土壤;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小,进取的动力就较弱;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进取的动力就较强。如果说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是进取精神的源头,那么“中庸”与“进取”就不是对立的,因为“中庸”是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为理想的宇宙秩序,这一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现实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生有死、万物相争的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万物相争的现实相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一个极其高远的理想,所以,秉持这一理想的儒家,必然要强调刚健有为,必然要储备极大的力量来改造这个世界。这意味着,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中庸”,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蕴含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改造世界的勇气。中庸以“万物并育”的宇宙秩序为其理想,这一理想决定了它所蕴含的进取精神,具有不同于一般进取精神的价值指向。首先,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秩序”的进取,是强调“关系”的进取。中庸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也不是以群体为中心的。它的重心在个体间、团体间、万物间。但是,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它所要求的秩序,是万物“并生”的秩序,是万物“各正性命”的秩序。而肯定万物之生、肯定万物“各正性命”的合理性,必然要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第28页共28页,其次,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生存”“发展”权利、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万物并育”以万物之生为前提,没有万物之生,其他权利就将陷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基于万物之生的,首先是其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是在万物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权利。没有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也无由产生。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最后,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之基本权利方面的平等性;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生生”的价值。“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的最普泛的表现。总之,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的终极指向,是合理秩序造就的宇宙共同体。中庸之宏大理想的实现,中庸之艰巨事业的完成,离不开显性弘道的进取精神。对儒者而言,“士不可以不弘毅”,是一种源自“天命”的召唤,回应这一召唤,必须具备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进取精神,是儒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刘静芳《“中庸”中的进取精神》)材料二:《中庸》的作者致力于构建哲学思想,其动机缘于忧患意识。《中庸》表现出一种焦虑的心情。《中庸》反复引述孔子“道之不行”的话,主要是哀叹中庸之道的废弃,老百姓缺乏已久,常人不能坚守,小人则肆无忌惮。世上的一切坏事与麻烦,在《中庸》作者看来,都是中庸之道的毁坏所形成的。《中庸》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忧患精神,与中国文学的写作精神是相通的,中国文学写作精神出于忧患意识,即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圣贤著书大抵起源于人生遭遇不幸。哲学的沉思与诗文的写作一样,大都起源于发愤之所为作也。第28页共28页,《中庸》认为,世间之人,不管何种出身,大抵行事都是凭着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以一己之见去判断,去行事,鲜有不陷于偏私与无知的。《中庸》为此极言人们达到中庸看似容易,实则极难。《中庸》作者指出,世人不能做到中庸,一种是由于不明中庸之理,朱熹注孔子“道其不行矣夫”时指出:“由不明,故不行。”另一种则是虽然明于道理,但在实践上却难以做到,即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孔子慨叹,世人皆曰知道中庸,但是被人驱遣到了陷阱之中而不知道。可见,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世上没几个人能做到。为什么呢?原因是人们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唯圣人能够克服人性中的私欲。(摘编自袁济喜《〈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与万物相争的现实存在着张力,儒家秉持这一理想积极进取以改造现实。B.中庸理想高远,重视“秩序”的进取,强调“关系”的进取,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同于一般的进取精神。C.《中庸》的作者出于忧患意识才致力于哲学沉思,与诗文写作一样,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D.为实现中庸之宏大理想,儒者响应“不可以不弘毅”的召唤,其具备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取精神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理想越大进取精神越强,现实越差进取精神越弱。B.儒家之“仁”最基本的表现是“生生”,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才要求“发育万物”。C.中庸以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必然会只采取“和平”手段,反对冲突与争斗。D.《中庸》认为世人多凭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而“知”“行”是达到中庸的重要因素。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庸”理念的一项是(3分)()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和平崛起道路。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C.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为了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D.人人应争当英雄,只要付出努力,就可胜过别人;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第28页共28页,4.材料一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简要分析其论证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4分)5.梁惠王询问孟子如何实现王道,下面是孟子的回答。请仔细阅读,结合材料对孟子的主张进行评价。(6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第28页共28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答案】1.D2.B3.C4.①饮茶人群越来越广。②烹茶之法更精细。③茶成为文人们社会交往表达情谊的媒介。④饮茶从食用功能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艺术审美的精神层面。5.①以“茶”字入题,便于受访者进入情境。②紧扣“茶文化”提问。三个问题都紧紧围绕“茶文化”展开:第一个问题从“茶”字切入,得出对茶的内涵的解释;第二个问题重点探寻茶文化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第三个问题导向茶文化在今天的现实意义。③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解读“茶”字到解读茶文化,再到探寻茶文化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条理明晰,层层深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源于佛教的推动”错,原文是“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离不开佛教的推动”,曲解文意。B.“使饮茶具有了文人雅兴”错,原文是“更具文人雅兴”,表述有误。C.“渴望健康长寿的老人从‘茶’字中获得启示”错,无中生有,原文只说“有长寿之意,源于‘廿’(草字头)+‘人’(中间的‘人’字)+‘八十’(‘木’字)=一百零八,故一百零八岁的老人被称为‘茶寿老人’,寓指爱茶饮茶,遵循‘人在草木间’生态自然简单的生活,人便能健康长寿,活到一百零八岁”,这是“茶”的拆字解释,并非“渴望长寿的老人”获得的启示。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合理推断的能力。B.“这吸引官府参与其中”表述有误,由材料一最后一段“安史之乱后,士子文人纷纷渡江避难,湖州、常州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官方也开始在这两州举办茶会”来看,选项把官方举办茶会和前文名士举办茶会混为一谈。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C.只能说明茶具有解暑功效,不能作为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故选C。第28页共28页,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陆羽系统地改进了烹茶之法,使得烹茶更加精细,更具文人雅兴,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一则烹茶方法更精细;二来饮茶人群从原来的僧人扩展到“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人群越来越广。“长江流域的文人墨客以当地新茶封缄之后寄赠亲友,或派专人或由驿递送达对方。对方收到新茶后,往往酬之茶诗……这种风雅的馈茶分甘的交往方式,体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情意重的旨趣”可见,茶成为文人们社会交往表达情谊的媒介。“名士往来常常举办茶宴、茶会。除了赋诗联句,茶会上有时会通过击鼓传花方式营造氛围”“湖州、常州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官方也开始在这两州举办茶会”可见,饮茶从食用功能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艺术审美的精神层面。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思路和结构的能力。记者第一个问题是“您怎样从‘茶’字的历史演绎来解释其中蕴涵的生态理念”,从“茶”字入题,切入话题,让受访者能迅速进入情境。第二问是“从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里如何感受‘天人和一’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第三问是“弘扬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应该着重倡导其中怎样的精神”,三个问题都紧紧围绕“茶文化”,分别从字义切入得到其内涵分析,从文化中感受宇宙观价值观,从当今弘扬茶文化应该注重什么精神这三个角度出发,从过去到现在都涉及到,可以说层层深入,条理清晰。二、【答案】1.B2.C3.C4.①先从中西方诗人对自然爱好的时间和程度入手,简述自然情趣在诗歌创作中的兴起较晚;②继而通过对比、举例的方式阐述了中西方自然诗刚柔风格的差异;③最后以陶潜和华兹华斯诗歌创作为例,说明中西方诗歌风格的不同源于诗人自然观的不同。层层深入。5.①在杜甫的诗里,月亮是思乡情感的寄托,透露出忧愁和感伤,体现了柔性之美。这种阴柔忧伤之美,符合中国人自然融合、互化,主体消解、物我兼容的自然观。②西方诗歌中,月亮高贵、自由、不可侵犯,具有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体现了刚性特征。其反映了西方人在自然中汲取力量确证自我、张扬自我的审美追求,是西方自然观的反映。第28页共28页,【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它们同时也互有补充”错,原文为“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并非互补关系。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都是诗人的无心之举”错,过于绝对。原文为“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并没有说都是诗人的无心之举。B.“这决定了中国诗中的景物描写是纯客观的描写,是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错。原文“中国诗人在自然中只能听见到自然,西方诗人在自然中往往能见出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是为了说明中西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大有分别,并没有说决定了中国诗中的景物描写是纯客观的描写,是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D.“那些不能打动人的诗都不是出自真心,不是真我表达”错,原文为“只有出自真心的诗才是真我的表达,只有从人的自然心灵中流淌出的诗句才是自然之诗。不同的是,西方传统中认为只有那种凭借神灵的天才在灵感或迷狂的作用下创作出的诗才是自然之诗”,但反过来说不能打动人的诗都不是出自真心,不是真我表达就曲解文意了。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泪眼问花”,见花落泪,属于“有我之境”。B.“孤馆”见出作者孤独之情,属于“有我之境”。C.根据材料内容,从“人与自然融合、互化,推崇清静无为、主体消解、物我兼容的‘无我之境’,即主张内在的自然”一句可以看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特点,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人与自然融合,属于“无我之境”。D.“花溅泪”“鸟惊心”,物著上人的情感,属于“有我之境”。故选C。第28页共28页,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5段。第一段“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先从中西方诗人对自然爱好的时间和程度入手,“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兴趣由人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意蕴。所以自然情趣的兴起是诗的发达史中一件大事”,简述自然情趣在诗歌创作中的兴起较晚。第二段“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艺术美也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这当然只就其大概说”,阐述了中西方自然诗刚柔风格的差异,运用了对比、举例的方式。第三段举陶潜和华兹华斯的例子,第四段引用陶诗的《饮酒》,第五段具体分析二者的不同。最后三段“陶潜和华兹华斯都是著名的自然诗人,他们的诗有许多相类似。我们拿他们俩人来比较,就可以见出中西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大有分别”“这种彻悟和这种神秘主义和中国诗人与自然默契相安的态度显然不同。中国诗人在自然中只能听见到自然,西方诗人在自然中往往能见出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以陶潜和华兹华斯诗歌创作为例,说明中西方诗歌风格的不同源于诗人自然观的不同。整篇文章层层深入。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两首诗中“月亮”的不同体现了材料一第二段“艺术美也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的观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其深刻的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对故乡的感怀,透露出忧愁和感伤,体现了柔性之美。由材料二第二段“我国传统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融合、互化,推崇清静无为、主体消解、物我兼容的‘无我之境’,即主张内在的自然”可知这种阴柔忧伤之美,符合中国人自然融合、互化,主体消解、物我兼容的自然观。“夜无限温柔/月后或已登上她的宝座/周围聚着她星星的妖精”,西方诗歌中,称月亮为月后,登上宝座,被星星围聚,高贵、自由、不可侵犯,具有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体现了刚性特征。由材料二第二段“他主张在自然中汲取力量确证自我、张扬自我,为一种‘有我之境’”可知其反映了西方人在自然中汲取力量确证自我、张扬自我的审美追求,是西方自然观的反映。三、【答案】1.D2.A3.B第28页共28页,4.①科幻作品描写的是立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世界,它将故事抽离现实世界,放置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所以说是科幻的。②科幻作品表面上远离现实世界,但它提供给我们更好地审视现实生活的角度,在表现形式和叙事内容上也符合人们的理解和认知规律,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现实,所以说是现实主义的。5.①使小说符合科幻小说创作的共同规律:把“认同”和“异质”相组合,为读者塑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②使小说具有民族性:在创作内容上,要带有中国独特的民族特性。③使小说具有世界性:摆脱仅仅表现对本民族国家发展的焦虑的视野局限性,扩展到关注全球文明延续的问题上。【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正是因为有了……,我们才……”错误,这一条件关系不成立。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手法,讲求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事物进行一种复杂化、困难化的艺术手法来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拉开读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人们摆脱在机械化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麻木感、功利和物化的束缚,恢复对事物的原初感受”。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习惯性地对缺乏想象力的中国科幻小说予以排斥”说法错误。此意于文无据,且中国科幻小说并不缺乏想象力。C.“为迎合西方读者的心理”于文无据。另外,“特意弱化了《流浪地球》中的爱国情怀”错误,刘慈欣并非特意弱化了《流浪地球》中的爱国情怀,而是不以表达爱国情怀为主题。D.“科幻小说作家们就有了明确的创作指导思想”说法于文无据,科幻小说作家们原来未必没有明确的创作指导思想。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支持了中国科幻小说因为充满爱国主义色彩而普遍被国外读者视为他者、予以排斥的观点”无中生有。举《蔬菜工厂》的例子只是在论述中国科幻小说“带有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担忧,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不能支持“中国科幻小说因为充满爱国主义色彩而普遍被国外读者视为他者、予以排斥”的观点。故选B。第28页共28页,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第三段“科幻小说多是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看旧的世界,立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世界,提供给我们更好地审视生活的角度”“将故事抽离现实世界,放置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去想象环境的变化会给我们及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变化,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在此过程中变与不变的思考”可知,科幻作品是立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世界,将故事的环境放置在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全新环境之中,这些变化对读者来说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想象,它与现实社会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所以说科幻作品具有科幻性。从另一方面来看,科幻作品又“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它只是“提供给我们更好地审视生活的角度”,它“所表现的情节与内容,无论多么匪夷所思,都不是‘超自然’的,而是现实生活的“疏离化”表现形式,而这种表现形式和叙事内容则是符合人们的理解和认知规律的”,从而“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从另一个视角看待我们这个已经“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的现实世界。”所以科幻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特性。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第一段“关于一部优秀科幻小说的判断标准,认为一部成功的科幻小说应该在主题中提出重要问题,在故事叙述中唤起情感上的联结共鸣,而在表述方式上表现出‘陌生化’的审美体验”最后一段“科幻小说中塑造的世界是‘认同’和‘异质’的组合,其本质在于为读者塑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他者’的形象”可知,一部成功的科幻小说,首先在创作时要符合科幻小说创作的共同规律,把“认同”和“异质”相组合,在表述方式上表现出“陌生化”,营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其次,从材料一对《流浪地球》成功经验的总结中可知,一部成功的中国科幻小说一定会带有中国独特的民族特性,在创作内容上体现中国独有的元素,表现形式和叙事内容符合人们的理解和认知规律。最后,既然是让它很好地融入国外的传播语境中,那么这部小说就一定具有某种人类的共同特性,即它的世界性。从材料一最后一段“面对全人类生死存亡的时刻,民族国家不再是全球政治中的重要单位,联合政府、东西半球、亚洲等更为广阔的地理范畴取代了民族国家之间的认定界限,这有利于将其融入世界科幻小说的传播语境中”可知,这部小说要摆脱仅仅表现对本民族国家发展的焦虑的视野局限性,扩展到关注全球文明延续的问题上,让世界其他民族人民对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感同身受。四、【答案】1.B2.B3.D第28页共28页,4.材料二采用了递进式结构:(1)材料二首先提出论点,网络文学也有积极的一面,有激励上进、丰富人生的作用。(2)接着从网络文学“正能量”叙事两个分支及网络文学的积极意义两个角度分析问题;(3)最后指出网络文学不能抛开根性,应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5.(1)网络小说的基本矛盾是越来越强的敌对势力与不断提升自己的主人公之间的冲突;(2)促使主人公行动的不是渴望成为英雄,而是自我保护意识;(3)英雄形象不再是“圣性”的“完人”,而是回归“凡性”中甚至保留一点“平庸性”的正常的“人”。【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为了响应总书记有关英雄的重要论述……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与传统文学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强加因果。原文在材料一第五段,“网络小说‘英雄’叙事出现变化不是偶然的。首先,网络小说终究是‘爽文’……其次,从读者需求角度来看……”,可见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与传统文学相比有了新的变化的原因并非习主席的论述。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占据着中心位置”无中生有。原文在材料一第一句,“上古神话开始,文学叙事就与‘英雄’主题结缘。自此以后,‘英雄’叙事绵延不绝”,并未说“占据中心位置”;C.“导致了人们的网络行为失范”强加因果。原文在材料一第六段,“在网络空间这片虚拟的、也是新型的社会空间中,网络行为亟须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并未谈到人们的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D.“都能发挥出正能量,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错。原文在材料二第三段,“作为深受公众欢迎的一种网络文化,网络文学以上述两个分支为基点,可以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面作用”,原文是“可以”,而不是选项中说的“都能”。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信息的能力。“多数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指的是人们认可的“英雄”不再是“完人”,而是像一个“人”,英雄人物的“凡性”中还保留一点“平庸性”。ABC三项都强调了人物的缺点或由平凡走向崇高的过程,符合题干要求。D.“自小胸怀大志”,最后“对抗卫国,大败卫军,立下赫赫战功”,人物没有缺点,近乎完美,不符合“多数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范畴。故选D。第28页共28页,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开篇指出网络文学有“另类”的一面,有消极色彩,接着笔峰一转,指出“但是,它的积极一面也不容忽视。不论是军事小说中的英雄气概,还是武侠小说中的人文思想等都有激励上进、丰富人生的作用”,肯定了网络文学积极的一面,这也是材料的论点;接着第二段论述“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叙事和文学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分析了网络文学的两个分支;第三段指出“网络文学以上述两个分支为基点,可以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面作用”;第四段写网络文学对内和对外的意义,对内“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和传统民间故事有着天然联系,也具备密切结合当下城市生活、及时反映人们情感的特点,从而可以对现实发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对外“依托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文学,也是网络用户和文学读者形成跨文化印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并指出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出现误解;第五段指出网络文学不能抛弃根性,应有“精神能量”,文中指出“如果没有根性的文化作为基础,轰动效应很快就会被忘却,热点很快就会冷却”,“网络文学要向着世道人心的精神建构自觉努力”。由此可见,材料二首先提出论点,接着从网络文学“正能量”叙事的两个分支及网络文学的积极意义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最后指出网络文学不能抛开根性,应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第二段写了以男性为主的网络小说英雄叙事的矛盾特征,“推动大多数以男性为主的网络小说叙事发展的基本矛盾,是越来越强的敌对势力与不断提升自己的主人公之间的冲突”,由此概括出“络小说的基本矛盾是越来越强的敌对势力与不断提升自己的主人公之间的冲突”;材料一第二段还写到英雄人物的心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主人公一般不会像此前文学叙事中的‘英雄’那样,基于世人认可的道义、使命而自觉奉献、牺牲,促使主人公行动的是自我保护意识”,由此概括出“促使主人公行动的不是渴望成为英雄,而是自我保护意识”;材料一第四段写网络文学中英雄形象的变化,“人们认可的‘英雄’不再是‘完人’,而是像一个‘人’”“在‘圣性’之外,重新让英雄人物恢复‘凡性’”“让英雄人物的‘凡性’中还保留一点‘平庸性’”,由此概括出“英雄形象不再是‘圣性’的‘完人’,而是回归‘凡性’中甚至保留一点‘平庸性’的正常的‘人’”。五、【答案】1.C2.D第28页共28页,3.D4.①严密准确,富于逻辑性。本文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个体、团体、人类三个词语由小到大,列举全面,逻辑性强。②简洁明了,富于概括性。如“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有无”“大小”概括了进取精神的多种状态。5.①孟子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万物并育”的思想,“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主张体现了孟子尊重自然规律,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②孟子认为行王道应发展农业保障百姓基本生活,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生存”“发展”权利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如此才能实现万物并育的理想。③孟子认为行王道应重视学校教育和伦理教育,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精神的体现。【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哲学的沉思与诗文的写作一样,大都起源于发愤之所为作也”可知,都重在表现忧患意识。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进取精神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理想越大进取精神越强,现实越差进取精神越弱”错,根据材料一中的“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可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决定进取精神的大小。B.“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才要求‘发育万物’”错。根据材料一中的“‘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的最普泛的表现”可知,原文没有“最主要”“其次”之分。C.“必然会只采取”错误。材料一中说“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可见,原文是“以和平'为主要手段”,意为还有其他手段。故选D。第28页共28页,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庸》是理念是世间之人都是凭着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以一己之见去判断,去行事,鲜有不陷于偏私与无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是战胜自己,去掉人性弱点,克服人性中的私欲。A.“和平崛起”符合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符合“中庸”理念。B.“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体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的精神,符合“中庸”理念。C.“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肯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之基本权利方面的平等性”,符合“中庸”理念。D.“人人应争当英雄,只要付出努力,就可胜过别人;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强调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争与对抗,这不符合“中庸”理念。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其论证语言的能力。本文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现实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生有死、万物相争的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万物相争的现实相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一个极其高远的理想,所以,秉持这一理想的儒家,必然要强调刚健有为,必然要储备极大的力量来改造这个世界”,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中“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和“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中的个体、团体、人类等词语由小到大,列举全面,逻辑性强。简洁明了,富于概括性。如“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有无”“大小”概括了进取精神的多种状态。如“‘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仁”“爱人”“赞天地之化育”概念明确简洁。第28页共28页,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和材料一中的“肯定万物之生、肯定万物‘各正性命’的合理性,必然要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可见,孟子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万物并育”的思想,“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主张体现了孟子尊重自然规律,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和材料一中的“没有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也无由产生。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可知,孟子认为行王道应发展农业保障百姓基本生活,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生存”“发展”权利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如此才能实现万物并育的理想。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和材料一中“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可知,孟子认为行王道应重视学校教育和伦理教育,这是儒家的中庸中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精神的体现。第28页共2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