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古代中华政治文明的演进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古代中华政治文明的演进一、选择题1.西周时,自穆王(公元前10世纪中叶)起即奉行如下习俗:在用以祭祖的青铜器上刻上投爵与封赠仪式的记录。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A.重视政治和文化传承B.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C.各个宗族是政治实体D.青铜铸造业技术高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用以祭祖的青铜器上刻上投爵与封赠仪式的记录”可知西周时期流行将国家中封爵、封赠等政治大事记录在祭祖青铜器上,传之后世,反映了西周重视政治和文化传承,故选A项;根据所学,西周时期统治者权力尚未高度集中,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各个宗族是政治实体强调的是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材料并未反映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只涉及用青铜器记录事件,并未反映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是否高超,排除D项。2.西周时期,“忠”是依附于“孝”的,臣对君可称“孝”,君对臣也可称“慈”,到了战国时期,“忠”与“孝”逐渐分离,“忠”的观念得到了强化。这种变化反映当时()A.宗法制度逐渐崩溃B.亲情伦理逐渐淡化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道德水平急速下降【答案】A【解析】文中“忠”的观念得到了强化说明体现家庭血缘“孝”的观念被弱化,故选A项;文中没有体现亲情淡化,排除B项;君主专制是在秦朝时期建立的,排除C项;文中没有道德方面的比较,无从体现下降,排除D项。3.秦灭六国后,拆毁战国时期各国所建城郭,决通雍阻河川的堤防,消除六国地区的关隘险阻等。这些措施旨在()A.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形成统一国内市场C.防止六国旧贵族的复辟D.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答案】A【解析】据材料,秦灭六国后,拆城郭、通堤防、除关隘,这些措施都是防止地方割据,巩固统一的表现,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选A项;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有赖于社会的统一稳定和统一市场规则的建立,排除B项;秦通过建立官僚政治打破了贵族政治垄断,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便于对地方的统一管理,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非君主权利,排除D项。4.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来营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最终鲍宣免于一死。东汉晚期,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这体现了汉代太学生()A.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B.使社会的弊政得以解决10 C.是国家培养的监察人才D.具有可组织性和影响力【答案】D【解析】由材料“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来营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最终鲍宣免于一死。东汉晚期,陈蕃、李膺等人反对宦官的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可知博士弟子反对宦官黑暗统治,得到太学生的支持和响应,说明汉代太学生具有可组织性,对国家政治具有重要影响力,故选D项;“开始”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太学生通过舆论可影响统治者的决策,但无法解决社会的弊政,排除B项;太学生是政府培养的政治人才,通过考核后可为官,“监察人才”表述错误,排除C项。5.下图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流程图。据此可知该制度()A.选拔程序公平B.加强了中央集权C.选拔标准僵化D.扩大了选官范围【答案】B【解析】据材料流程图可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必须经过中央官员司徒审查并授官,说明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据所学九品中正制被地方士族垄断,选拔程序不公平,排除A项;流程图里没有选拔标准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据所学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范围主要是士族子弟,排除D项。6.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雄心勃勃率兵伐燕,部下思北还。他说:“四海之人,皆可为与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拓跋珪的话()A.具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B.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C.具有仁政亲民的政治思想D.具有崇尚武力的统治理念【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北魏道武帝在部下思北还时说,四海之内的百姓都可以作为国民以建立国家,只看我怎样治理。何愁没有国民,这说明道武帝超越了地域限制,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故选B项;四海之内皆兄弟反映的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国于民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道武帝认为四海之内的百姓都可以作为国民建立国家,并非施政中如何维护百姓利益,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道武帝的建国理念,而非如何治理国家的统治理念,排除D项。710 .盛唐时期,边塞诗歌中存在“以汉代唐”的现象,指的是诗人借用汉朝的人、事、物来指代唐朝的人、事、物,如“匈奴未灭不言家”“不破楼兰终不还”,汉将李广、霍去病、卫青常被提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汉代统一王朝的强大B.汉唐相似的时代风貌C.汉唐对外征战的频繁D.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汉朝西北边境一直面临匈奴威胁,唐朝边境存在突厥、吐蕃等隐患,汉代经营边疆的成功使唐代诗人以史咏志,反映出汉唐相似的时代风貌,故选B项;唐代亦是强大的统一王朝,而且更为自信开放,排除A项;唐代对外征战并不频繁,对周边民族主要采取羁縻政策,排除C项;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不符题目时间,排除D项。8.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就是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这说明三省六部制()A.加强了皇帝权威B.巩固了中央集权C.实现了民主决策D.有利于科学决策【答案】D【解析】根据村料“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可知,三省分工明确,又互相牵制,共同决策,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故选D项;村料重在强调三省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没有强调皇帝权威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不是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是专制皇权制度下的产物,不是民主决策,排除C项。9.公元659年,武则天下诏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升谱限”,进入士族之列,皇后之武姓被定为第一等。这一举措()A.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B.选拔了高素质人才C.铲除了世家大族特权D.体现了权力再分配【答案】D【解析】据材料“武则天下诏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升谱限’,进入士族之列,皇后之武姓被定为第一等”,可知唐朝武则天通过修改“《氏族制》,平民出身的官员势力上升,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地位,故选D项;修《氏族制》本身就属于封建等级秩序,排除A项;材料并不涉及官吏选拔,排除B项;“铲除”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10.宋初对“陈桥兵变”众说纷纭,宋太宗命重修《太祖实录》:“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并指出,时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帝,此时势所趋,非人力所为。宋太宗意在()10 A.肯定宋朝政权的合法性B.确定兵变夺权的性质C.宣扬宋太祖的丰功伟绩D.隐瞒兵变得国的事实【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此时势所趋,非人力所为”可知,宋太祖认为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意在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故选A项;宋太宗的解释意在掩饰陈桥兵变的性质,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陈桥兵变”的看法,并非宣扬太祖的丰功伟绩,排除C项;太宗意在强调拥太祖为帝是顺天意,是美化事实,而非隐瞒事实,排除D项。11.某著名学者指出,行省弥补了传统郡县制的不足,元中央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并以其内部特有的机制,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成熟、稳定的建制。该学者意在说明行省制()A.细化了中央与地方权力B.聚集境内财富以提供中央需要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D.借助分权与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该学者指出,行省弥补了传统郡县的不足,并以其内部特有的机制,使军事、财赋、监察于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成熟、稳健的建制,这说明行省制通过内部的分权与集权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D项;该学者仅强调了行省内部的权力划分,未涉及中央与地方权力的细化,排除A项;该学者强调的是行省制的制度创新,并未涉及聚敛境内财富,排除B项;行省制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并未消除地方割据的根源,地方割据的根源应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排除C项。12.元代行省“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事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朝廷把相当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其意在说明该制度()A.体现了地方制度建设的社会价值B.垂直管理上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C.注重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D.行政效率上优于单纯的地方分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朝廷把相当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知,行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权力,但是又通过“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这相对于单纯的中央集权而言,更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因此更有优势,故选B项;该制度更多体现的是地方制度建设的政治价值而非社会价值,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该制度在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方面的设计,并未提到行政区划,排除C项;据所学行省制的知识可知,行省长官在行使权力时要受到中央的节制,行政效率并不优于单纯的地方分权,排除D项。13.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皇帝大怒,传谕内阁,10 命拟旨治其罪。阁臣拟夺其官,“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这一过程中()A.礼部削弱了内阁权力B.内阁行使了决策的权力C.御史制约了皇帝权力D.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答案】D【解析】对于皇帝的决策,给事中不遵从皇帝的旨意,认为皇帝的处理不当,行使了其言谏权力,故选D项;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行使了其职权,而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排除A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排除B项;据材料“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可知,御史作为言官,并不能制约皇帝权力,排除C项。14.明清时期,江南人家有田十亩,必延请塾师培养子弟应举入仕;商人、高利贷者也热衷于培养后代在科场博取功名,还不惜血本捐官买爵。这反映了当时()A.科举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社会群体依附于政治权力D.官商一体成为趋势【答案】C【解析】无论是地主还是商人群体,都力图使子弟入仕为官,说明当时的社会群体对政治权力的依附性仍然很强,故选C项;材料没有科举制度存在弊端的信息点,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论述的是地主及商人群体对入仕为官的热衷,这不足以得出官商一体成为趋势这一结论,排除D项。15.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机构涉及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有()①御史大夫②宣政院③云南行省④理藩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故①错误;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故②正确;云南行省之下,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故③正确;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6.明清两朝均在学校内立卧碑,碑上铭刻皇帝御制的“卧碑文”,对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以“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革污染之习”。这反映出明清时期学校()A.承担化俗致治的责任B.注重提升官吏的道德水准C.教学门类日趋多样化D.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答案】A【解析】明清学校当中立的“卧碑文”对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和10 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目的是为了“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革污染之习”,说明明清时期学校承担了社会教化的责任,故选A项;“卧碑文”针对的是学校学生而非官员,排除B项;“卧碑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表明学校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没有涉及教学门类日趋多样化问题,排除C项;“卧碑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表明学校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不是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东汉以来形成的地方大姓名士势力仍然存在,尽管曹操用人不拘一格,而所用之人仍以大姓名士为多。延康元年二月,曹丕继承魏王、丞相位,制定九品官人法,设置郡中正品第郡人,吏部据其品第加以任用,中正由本郡推举现任朝官的郡人充当。这样,在野的名士月旦变作官府品第,“核之乡间”变成访之中正。根据九品中正制度的规定,当中正的一定是现任朝廷的大官,这样就把原来跟朝廷相对立的乡里清议纳入朝廷选举的轨道,也就是把东汉时地方大姓控制的乡论转由朝廷控制,从而使原来与政府不无矛盾的大姓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他们对乡里清议的私家操纵也由此取得合法地位。这诚然是曹魏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某种妥协,但更体现了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力控制。——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唐)高宗总章(668—683年)以后,进士录取名额有所扩大。武则天统治时期,经常以自己的名义下令举行制科考试。制科考试对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对于没有出身资格的一般士子,这是立获美官,至少是取得出身资格的一条便捷途径。唐太宗时宰相中只有许敬宗一人为隋秀才,房玄龄、侯君集等二人为隋进士,其余二十六人皆不从科举出身。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以及在高宗末年即已为相的裴炎、郭正一、魏玄同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摘编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材料三唐朝前期,衡量进士策文好坏的标准,主要不是看文章的内容,而是看文章的词华,进士科选材多注重考生的文章或诗赋的文辞是否俊美华丽,特别是诗赋一项,一度成为进士科的重要标准。以至于张九龄曾上疏道:“以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君子,10 从此遗逸”。天宝年间,虽然进士科整体上依旧以文学取士,但李林甫为相期间,文学之士政治上受到排斥,官吏的选拔上更加注重有实际能力的吏千人才。即便是安史之乱后,唐政府进士科的考核标准,也并非仅侧重实际才干,始终在诗赋取材和实干取材(文章策文)之间徘徊,反复变更。——摘编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述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形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九品中正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科举选官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进士科录取标准的变化。【答案】(1)特点:是在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的背景下形成的;曹魏的统治阶层重视;由中央派出中正官定中正品(人品),体现了中央加强了对选官权的控制;突出品行的考核;既有创新性,又是对前代官制的继承。简评:九品中正制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在实施过程中,最终成为门阀贵族垄断选官途径的工具;其初始选官标准突出了品行(人品)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最终人品还是由门第族望决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2)变化:科举录取的总人数增加;武则天大开制科,科举不仅是一个获得出身的考试,还成为直接授官的重要途径;高级官员特别是宰相,科举出身的人比重增加;一般地主家庭出身的人,通过科举成为高级官英的比重增加。评析:唐朝科举考试在侧重诗赋美文和侧重实干中徘徊,体现了唐朝社会变化对科举考试的影响。唐朝社会较为稳定的时期,科举多重词华;唐朝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突出时,科举多重实际水平;但即便社会动荡,诗赋取材始终是选官的标准之一,既体现了唐朝对诗歌的重视的社会风气,同时也推动了唐诗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东汉以来形成的地方大姓名士势力仍然存在,尽管曹操用人不拘一格,而所用之人仍以大姓名士为多”可知,九品中正制是在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的背景下形成的;据材料一“曹丕继承魏王、丞相位,制定九品官人法”可知,九品中正制曹魏的统治阶层重视;据材料一“把东汉时地方大姓控制的乡论转由朝廷控制”可知,九品中正制由中央派出中正官定中正品(人品),体现了中央加强了对选官权的控制;据材料一“这诚然是曹魏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某种妥协,但更体现了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力控制”可知,九品中正制既有创新性,又是对前代官制的继承;根据所学可知,在九品中正制实行的初期,品评人物品级主要依据的是“行状”,说明九品中正制突出品行的考核。第二小问简评,据材料一“体现了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力控制”可知,九品中正制10 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初始选官标准突出了品行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最终成为门阀贵族垄断选官途径的工具;最终人品还是由门第族望决定。(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进士录取名额有所扩大”可知,科举录取的总人数增加;据材料二“制科考试对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可知,武则天大开制科,科举不仅是一个获得出身的考试,还成为直接授官的重要途径;据材料二“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可知,高级官员特别是宰相,科举出身的人比重增加;据材料二“对于没有出身资格的一般士子,这是立获美官,至少是取得出身资格的一条便捷途径”可知,一般地主家庭出身的人,通过科举成为高级官英的比重增加。第二小问评析,据材料三“唐政府进士科的考核标准……始终在诗赋取材和实干取材(文章策文)之间徘徊,反复变更”可知,唐朝科举考试在侧重诗赋美文和侧重实干中徘徊,体现了唐朝社会变化对科举考试的影响;据材料三“唐朝前期……主要不是看文章的内容,而是看文章的词华”可知,唐朝社会较为稳定的时期,科举多重词华;据材料三“李林甫为相期间……官吏的选拔上更加注重有实际能力的吏千人才”可知,唐朝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突出时,科举多重实际水平;据材料三“进士科选材多注重考生的文章或诗赋的文辞是否俊美华丽”可知,但即便社会动荡,诗赋取材始终是选官的标准之一,既体现了唐朝对诗歌的重视的社会风气,同时也推动了唐诗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学家研究已经证明富国与穷国的主要区别不在于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1000多年前的中国就是开放的官场,封闭的商场,中国从隋唐以后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一个平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宰相,最有才能的人都被吸引到政府里去了,所以1000多年前中国人干的事就是头悬梁、锥刺股,重仕轻商,造成商场的封闭……中国人力资源在这种错误的激励之下进行了错误的配置……这种配置对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历史有好处,但是对于商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是中国近代停滞的原因。——摘编自《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制度政策看法,任选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论证有力)【答案】示例一: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下,所有的政治措施与政策都是围绕维护专制皇权而制定。中国古代的职业排名为土农工商,士就是官员,地位最高,商的地位最低。这是因为官员是维护皇权统治的中坚力量,所以官员这个职业地位最高。而商业带来的是流动与通达,商人带来的是信息的流通与交融,最终导致思想的活跃,不利于皇权专制统治,所以皇帝实10 行抑商政策,商人地位最低。抑商政策在明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所以,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示例二:科举制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科举制度是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拔人才为官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公平公开,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明清之前,它以积极作用为主。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科举制度还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科举制度促进了儒学的发展,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科举制度把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被统治者掌控,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实质是一种为皇权服务的制度。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被选拔的人多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这种脱离社会实际的学风,使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科举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单纯论证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或者消极作用的,只要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同等给分)示例三:官本位体制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错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以皇权为核心的官僚体系,官员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明显高于社会其他职业,对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科举制度的实行,给社会底层的读书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一个途径,进一步强化了当官耀祖的价值取向。官本位的观念,促使社会上大量的优秀人才醉心于科举,致力于仕途,使诸如商业、科技等领域失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进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官本位体制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错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其他观点,同等给分)【解析】根据材料“1000多年前中国人干的事就是头悬梁、锥刺股,重仕轻商,造成商场的封闭”可得出观点:中国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然后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和科举制度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进行如下论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下,所有的政治措施与政策都是围绕维护专制皇权而制定。中国古代的职业排名为士农工商,士就是官员,地位最高,商的地位最低。这是因为官员是维护皇权统治的中坚力量,所以官员这个职业地位最高。而商业带来的是流动与通达,商人带来的是信息的流通与交融,最终导致思想的活跃,不利于皇权专制统治,所以皇帝实行抑商政策,商人地位最低。抑商政策在明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最后总结升华:因此重仕轻商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另外也可以从科举制度10 是社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或者官本位体制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错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等角度进行论述。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18 14:27:04 页数:10
价格:¥3 大小:49.8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