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2古代中华经济文明发展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2古代中华经济文明发展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
2
/10
剩余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古代中华经济文明发展一、选择题1.商代已能酿造不同种类的酒,有用稻造的酒,有用黑黍造的酒;殷墟墓葬中,有很多酒器。这反映了商代()A.农业生产力发展B.贵族奢靡的生活C.已经使用铁农具D.后世作物已具备【答案】A【解析】商代能够酿造不同种类的酒,出现很多酒器,说明粮食产量得到提高,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力得到发展,故选A项;商代并非只有贵族能够饮酒,排除B项;商代农具主要是石质或木制,铁农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使用的,排除C项;“已具备”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2.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报告,在江苏地区共发现春秋时期铁器3件,包括农具用铲1件,杂用器具丸1件、条1件;发现战国时期铁器6件,包括农具铁锸1件、2件、镰刀2件,日用器具鼎1件。据此推断当时()A.铁农具的体系齐全B.铁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C.冶铁技术得到普及D.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水平提升与材料中“发现春秋时期铁器3件”“发现战国时期铁器6件”相符,故选D项;体系齐全,与材料中“3件”“6件”仅仅9件不符,排除A项;仅仅9件,不可能取代了青铜器,排除B项;仅仅9件,不能说明冶铁技术得到普及,排除C项。3.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即土地所有人向政府呈报占有土地的数量,政府根据呈报数额征收田租。这反映了()A.秦朝准确核查了全国土地的总量B.秦朝实行沉重的赋税征收政策C.全国范围内土地私有制得到确认D.秦始皇好大喜功导致财政困难【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使黔首自实田”即政府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并依此征收田租,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得到确认,故选C项;占有土地的人向政府自报占有土地的数额,不能准确核查全国土地的总量,排除A项;材料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法令,不涉及“沉重的赋税征收政策”,排除B项;材料强调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确认,材料既不涉及“好大喜功”,又未体现“财政困难”,排除D项。4.下图为2020年发布的汉代路县故城部分考古成果,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史料。从中可推测出()10 A.路县人最早培育出粟和水稻B.路县农业处于铁犁牛耕阶段C.路县人采用灌钢法制作农具D.汉代长度和体积标准不统一【答案】B【解析】遗址发现农作物、马牛、铁农具等体现了当时农业处于铁犁牛耕阶段,故选B项;发现有碳化的粟和水稻籽粒不能体现“最早”,排除A项;灌钢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项;发现称重铁权不能反映标准不统一,排除D项。5.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在曲折中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促进南方开发的有利因素是()A.大部分时期处于分裂状态,社会动荡B.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C.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D.汉族与内迁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答案】C【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故选C项;南方相对安定,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B项;五胡内迁激化了民族矛盾,排除D项。6.北魏在平定中原后,政府把人民迁移到平城周边并分给他们土地,实行“计口授田”;太武帝时期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孝文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得到土地后,向国家交纳赋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北魏豪强地主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B.发展农耕经济是北魏长期国策C.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得到满足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得以确立【答案】B【解析】材料“北魏在平定中原后……实行‘计口授田’;太武帝时期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孝文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说明发展农耕经济是北魏长期国策,故选B项;材料政策都由政府推行不是豪强地主,排除A项;据材料“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作”说明只是部分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排除C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确立,排除D项。7.据《中国经济史考证》记载:在唐代关于湖南地区,诗人齐己有“忽觉早禾香”的诗句;周贺也在杨柳秋思时节感慨“楚田仍割禾”;诗人元稹在岁末霜雪之时,还在岳阳看到“珠10 稻欲垂新”。这反映()A.关注农村生活是唐诗的主要内容B.我国在唐代出现经济中心南移迹象C.湖南农业发展到一年三熟制阶段D.湖南水稻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品种【答案】D【解析】据材料“在唐代关于湖南地区,诗人齐己有‘忽觉早禾香’的诗句;周贺也在杨柳秋思时节感慨‘楚田仍割禾’;诗人元稹在岁末霜雪之时,还在岳阳看到‘珠稻欲垂新’”,可知唐诗中相关湖南地区既有“早禾”(成熟)、秋季“割禾”,也有岁末水稻成熟的记载,反映出当时这一地区的水稻种植中出现了早熟、中熟、晚熟三类品种,故选D项;唐诗内容丰富,体现农村生活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不是主要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农作物成熟时节,不能说明经济中心南移迹象出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三位诗人是在同一年同一地区的吟诵,不能反映出湖南农业发展到一年三熟制阶段,排除C项。8.《唐律疏议》中记载,“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以时检校。若须修理,每秋收讫,量功多少,差人夫修理。若暴水泛滥,损坏堤防,交为壬患,先即营修,不拘时限”。该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唐代()A.地方官有修缮河堤义务B.农业水利工程有待完善C.农业面临自然灾害困扰D.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答案】D【解析】“刺史、县令以时检校”“先即营修,不拘时限”反映的是唐代地方官员具有修缮河堤的义务,而兴修水利工程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发展,本质上说明唐代重视改善民生,故选D项;A项反映的是现象,并非本质,排除A项;题干属于《唐律疏议》的预设性规定,并不等同于水利工程有待完善,排除B项;题干属于《唐律疏议》的预设性规定,并不等同于农业面临自然灾害困扰,排除C项。9.下表是《通典》所记唐代部分年份课户、课口及不课户、不课口统计列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年代不课户(户)不课口(人)课户(户)课口(人)天宝十四年(755年)356550144700988534928018208320乾元三年(760年)1174529146195877585822370799A.政局动荡影响财政收入B.赋税制度变革出现缺陷C.经济重心出现转移迹象D.土地制度变化影响税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数据,760年与755年相比,不课户、不课口与课户、课口数均大幅度减少,结合所学,755到760年为安史之乱时期,政局动荡,导致人口减少,而课户、课口数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政府赋税的征收,说明政局动荡影响财政收入,故选A项;根据材料中的时间755年、760年,结合所学,反映了安史之乱对国家赋税的影响,并非是赋税制10 度变革出现缺陷,排除B项;材料中仅能看出755和760年课役户口数的增减,无法反映经济重心是否出现转移,排除C项;材料中仅涉及课户、课口及不课户、不课口数量的变化,并未反映土地制度的变化,无法说明土地制度变化影响税收,排除D项。10.下表为清朝顺治至嘉庆年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表。据此可以推断()年代人口数(亿)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合市亩)顺治十八年0.1915285027康熙六十年0.2567356428雍正十二年0.2738901332乾隆十八年1.027708116.9嘉庆十七年3.616791522.2A.土地兼并严重B.小农经济没落C.人地矛盾突出D.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据上表,可知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特别是雍正十二年之后,主要是人口大量增加,反映人地矛盾突出,故选C项;土地兼并不会改变土地总量与人均数量,排除A项;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并不能说明小农经济没落,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无关,排除D项。11.清代御用瓷器要求很高,生产时只能“以量保质”,结果是留下大批次品瓷器,这类次品瓷器不能上供御用,不能投入市场,督陶官无权擅自处理,只能“于每年大运之时一并呈送,交贮内府,以供赏赐之用”。这一做法造成的深远的影响是()A.使皇权的尊严得到极大提高B.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极度浪费C.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和进步D.民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答案】C【解析】据材料“清代御用瓷器要求很高,生产时只能‘以量保质’,结果是留下大批次品瓷器,这类次品瓷器不能上供御用,不能投入市场,督陶官无权擅自处理”可知官营手工业不注重技术的提高,且产品不参与市场,工匠被政府束缚,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仅御用瓷器的使用不可能极大的提高皇权的尊严,排除A项;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极度浪费是对当时的影响,而不是深远的影响,排除B项;据所学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材料时间是在清代,排除D项。12.据史料记载,清初江苏省松江府的棉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70%,浙江省湖州府的桑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左右,且还在不断上升。这一变化()A.造成粮食亩产量大幅下降B.导致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C.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推动了当地自然经济的瓦解【答案】C【解析】据材料“棉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70%……桑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左右,且10 还在不断上升”,可推理出纺织原料的增多,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棉、桑田面积的增多会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和粮食亩产量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货币地租就逐步取代了实物地租,排除B项;自然经济的瓦解是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13.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赉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一规定的主要历史影响是()A.全国班匠的劳役为匠银所代替B.明朝匠役制度开始衰落和瓦解C.加速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D.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免赴京”、“不愿者,仍旧当班”可知,明朝允许匠户交纳银两代替去京城官营手工作坊去当班,这就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故选D项;题干提到“不愿者,仍旧当班”说明,并不是所有匠户都以银代役,排除A项;仅凭题干中的信息,没法得出匠役制度开始衰落和瓦解的结论,排除B项;市场上白银的增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才会加速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匠户交银代役与之无关,排除C项。14.常熟人郑光祖记:“乾隆初,始闻有洋钱通用。至四十年后,洋钱用至苏、杭……后以携带便易,故相率通用,价亦渐增。苏城一切货物,渐以洋钱定价矣。”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的商品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对外贸易的冲击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答案】D【解析】据材料“乾隆初,始闻有洋钱通用。至四十年后,洋钱用至苏、杭……后以携带便易,故相率通用,价亦渐增。苏城一切货物,渐以洋钱定价矣”,可知乾隆初及后四十年间大量银钱流入中国,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占优势,故选D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民间贸易冲击清朝统治,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外币使用逐渐广泛,并没有干扰中国市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受到冲击,排除C项。15.学者李伯重认为明清时代江南一些市镇出现了早期“工业化”。“(手)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超过了农业所占的地位。”下列选项,可以为这种观点提供支持的是()A.盖邑布(无锡棉布)轻细不如松江B.(桐乡)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C.(塘栖)官道舟车之要冲,丝缕粟米皆聚贸于此D.(嘉定)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答案】D【解析】据材料“明清时代江南一些市镇出现了早期‘工业化’”“(手)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超过了农业所占的地位”,李伯重的判断依据是江南市镇私营手工业10 发达,经济地位重要,选项D体现嘉定纺织业兴盛,推动商品贸易发展,故选D项;选项A强调无锡和松江棉布质量的对比,排除A项;选项B体现人地矛盾尖锐,农业租佃关系发展,排除B项;选项C描述塘栖位于交通要地,商贸繁荣,排除C项。16.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年代宝钞白银谷物和绢布1402~1424(明成祖)82.5116.51424~1425(明仁宗)66.7033.31425~1435(明宣宗)22.52.575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064.835.21450~1456(明代宗)090101457~1464(明英宗天顺年间)093.96.11464~1487(明宪宗)01000A.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B.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C.明代土地交易买卖频繁D.谷物和绢帛一直是主要交换媒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可分析得知,明初交易媒介以宝纱为主,后来大幅度减少直到消失,与此相反,白银交易逐渐增加并最终成为唯一的交易媒介,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选B项;滥发纸币在材料表格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数量的变化,并没有体现土地买卖的数量变化,排除C项;表格中谷物和绢帛数量有起有落,最终消失,并非一直是主要交换媒介,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五代则是草市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的草市上除农户出售自用有余以调配余缺之外,城市市场出现的珍玩宝器等奢侈品亦充斥其间。草市的数量和种类与前代相较也有增加。一些草市则分布在茶山附近,形成所谓茶市。与茶市类似者还有“鱼市、药市、桔市、菜市”等类。唐代中期以后,体现浓郁巴蜀地方特色的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大量涌现。以特殊商品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草市也较为普遍。伴随这些专门化草市的繁荣,其经营范围突破了单一产品的限制,交易范围不断扩大。隋唐时期草市发展的特点之一为江南草市发展迅速,北方草市兴起滞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交换频繁,城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内部泾渭分明的坊市界线被突破。商业活动范围由市伸展至坊,坊内店铺不断增加,营业不再受时间限制,夜市出现并迅速扩张。城市内部坊市店铺10 林立,发展为商业中心。——摘编自冯兵《草市:隋唐五代乡村市镇化的历史典型》材料二1850年以前的三个世纪中,江南工业在江南市镇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过农业。据统计,1679—1833年的155年,中国生丝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中国生丝出口量突破10万担,主要来自江南的市镇。江南市镇的手工棉纺织业,以其工艺的精良,使得欧洲国家的手工棉纺织业相形见绌。从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镇起步的棉花种植与棉纺织业,导致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使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并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纺纱织布业带动了市镇的染布业、踹布业的发展。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随着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市镇上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踹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五代草市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市镇与隋唐五代相比有哪些新变化,并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1)商品种类日益丰富,草市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带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专业化草市大量涌现;江南草市发展迅速超过北方,部分草市向专业化市镇转变。(2)新变化:商品生产专业化特征更加明显;带有早期工业化特征;商品在海外市场有较大竞争力。原因:农副产品大量商品化,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一个整体。(3)促进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中国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解析】(1)据材料一“这一时期的草市上除农户出售自用有余以调配余缺之外,城市市场出现的珍玩宝器等奢侈品亦充斥其间。草市的数量和种类与前代相较也有增加”可知商品种类日益丰富,草市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由材料一“一些草市则分布在茶山附近,形成所谓茶市。10 与茶市类似者还有‘鱼市、药市、桔市、莱市’等类。唐代中期以后,体现浓郁巴蜀地方特色的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大量涌现”可知带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专业化草市大量涌现;从材料一“隋唐时期草市发展的特点之一为江南草市发展迅速,北方草市兴起滞后”可知江南草市发展迅速超过北方;结合所学隋唐时期草市转为市镇可知,部分草市向专业化市镇转变。(2)第一小问新变化,据材料二“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过农业”可知商品生产专业化特征更加明显;由材料二“导致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的早期工业化”可知带有早期工业化特征;从材料二“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可知商品在海外市场有较大竞争力。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过农业”可知农副产品大量商品化,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据材料二“随着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市镇上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踹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可知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结合所学15世纪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联系密切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一个整体。(3)据材料二“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过农业”可知促进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据所学工商业是政府税收的承担者可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由材料二“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可知加强中国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18.关于城市布局,《周礼·考工记》提出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规划要求。图1、图2是明北京城、明成都府平面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明北京城图10 图2明成都府图根据材料,指出明代城市的共同特点,并对此进行合理解释。【答案】特点:具有历史传承(遵循一定的规制);体现等级差别;布局方正有序(中轴对称,棋盘式布局,坐北朝南);政府机构处于城市中心,凸显统治权威;功能多元(或城市兼具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等多种功能,或政治功能突出,经济活动相对受限)。解释:明代城市深受农耕经济的影响;受专制集权制度影响;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影响。城市聚集人口,促进工商业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城墙保护城市安全,改善了居住条件;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周边的治理与辐射;城市促进技术与文化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利于文明的进步与延续。【解析】首先根据材料“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可知,明代城市具有历史传承(遵循一定的规制);体现等级差别;仔细审阅明北京城和明成都府平面图不难发现,明代城市布局方正有序(中轴对称,棋盘式布局,坐北朝南);政府机构处于城市中心,凸显统治权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城市功能多元(或城市兼具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等多种功能,或政治功能突出,经济活动相对受限)。接着要对明代城市这些特点进行合理解释,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及思想文化传统等方面阐述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明代城市深受农耕经济的影响;受专制集权制度影响;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影响。同时还要分析这些特点带来如下影响:城市聚集人口,促进工商业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城墙保护城市安全,改善了居住条件;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周边的治理与辐射;城市促进技术10 与文化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利于文明的进步与延续。1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古代中华政治文明的演进
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3古代中华思想文化的发展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针对训练卷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针对训练卷
新课标广西202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7西方文明的源头__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聚焦 重组检测专题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奠基发展与古代西方文明2b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聚焦 重组检测专题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奠基发展与古代西方文明2a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聚焦 重组检测专题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奠基发展与古代西方文明1b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聚焦 重组检测专题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奠基发展与古代西方文明1a
【三维设计】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四)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3-18 15:00:04
页数:10
价格:¥3
大小:210.6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