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科综合历史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科综合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周王室在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设置王官,构成王朝的内服职官体系;在畿外广大外服地区按照爵位等级分封土地、人民,建立大大小小的庶邦藩卫周王室,庶邦享用相应礼仪并承担相应贡赋,从而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统治。据此可知,西周内外服制()A.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D.利于政治认同观念的形成25.《文心雕龙·时序》中评价建安文学:“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该评价旨在说明,建安文学()A.在古代文学史中地位重要B.与《诗经》时代风格相似C.客观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D.继承了汉赋的恢弘气度26.下图反映了唐代前、后期入仕方式比重的变化。这说明唐朝()A.贵族的特权持续扩大B.选官制度功能不断弱化C.阶层流动性逐渐增强D.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27.下表是明朝万历年间徽州某地的地权情况表(据当地鱼鳞图册统计)。对象亩数分级户数户数百分比(%)田地亩数田地亩数百分比(%)地主30亩以上20.28107.8212.44富裕农民10—30亩50.7270.718.16自耕农和其他小土地者10亩以下68799688.2779.4据上表可以推知当地()A.土地的所有权相对稳定B.地权分布利于赋税征收C.重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D.隐瞒土地的现象较严重28.1887年何惠荃在拟重修《海国图志》时说:“顾攻战之法,今昔异宜强弱之形,先后异势。凡版图之损益,陵谷之变迁,国势之兴衰,岛屿之启辟,凡人力所至,在在皆有。若夷情之聚散,战舰之坚脆,制造之良梏,出产之旺弱,三十年中一大变焉。”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何惠荃拟重修《海国图志》意在()A.对洋务运动的失败进行深刻反思B.重申“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C.启发国人认清世界形势的新变化D.为维新运动的开展进行思想动员29.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中国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会上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这表明,该会议()A.统一了各地早期党组织名称B.赢得共产国际对建党的支持C.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总演习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30.1939年8月31日,国民党重庆卫戍总司令部认为书报供应所“负责人多为异党份(分)子,专以宣传共产主义麻醉青年为目的,际兹抗战期间,此种非法活动若不严予取缔,影响殊大”,并密令市警察局“迅予取缔”。这表明()A.抗战胜利后国内矛盾激化B.民族危机影响文化政策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受破坏D.政府重视整合社会力量31.1963年,周恩来指出:“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新的提法反映出()A.领导层对现有经济结构的反思B.新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变化C.国家推进农业体制改革的决心D.人民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愿望32.罗马法规定:河流两岸土地所有人,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使其土地供公众使用,如行路、拉纤、停泊等。街道和公路如果因水灾或其他事变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应允许他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通行。上述规定体现了()A.公共利益对所有权的限制B.私有产权未得到法律保护C.法律维护全体民众的权益D.政府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33.启蒙运动时期,专业音乐家通过追求一种更为易懂、易于人理解和喜爱的作品风格,迎合启蒙主义者所倡导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主张,并体现作曲家对社会生活的新认识、新态度。据此可知,当时的音乐创作()A.强化了启蒙思想的世俗倾向B.改变了音乐艺术的创作风格C.促成了理性主义成主流意识D.体现了大众文化的主导地位34.《二十世纪欧洲史》记载,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业虽然取得了高速发展,但1937年时工人的实际工资却只相当于1928年时的28%,农民则“过着比沙皇政权末期还要糟糕的日子”。这表明当时苏联()A.经济危机影响民众收入B.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低C.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弊端D.平均主义阻碍生产发展35.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凯南向华盛顿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他认为苏联是“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如果美国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就可以迫使苏联退却。这表明()A.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B.美苏盟友关系逐渐走向破裂C.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D.意识形态深刻影响政府政策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唐代时“广州地当要会,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对外贸易空前活跃。西域商人……大多在广州碇泊,西方的香料、象牙、玳瑁等在广州集散,内地所产丝绸、纸张、瓷器等也通过广州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每日到达广州的外国商船有10余艘。——摘编自《中国大通史》材料二具有近代意义的口岸开放始于《南京条约》签订之后的五口通商。以上海为首的首批口岸的示范效应很快得到扩散。随着其他条约的陆续订立,中国开放口岸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口岸城市的发展和晚清近代化的进程。到19世纪末,中国开埠制度出现了关键性转变,“自开商埠"成为清政府商务和涉外政策的一种。据统计,晚清时期开放口岸83处,依地域划分东北有26处,华北有6处,华中有5处,华东有10处,华南有20处,西南有7处,西北有9处。——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时广州对外贸易空前活跃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口岸城市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摘编自任国玉等《世界各国CO2排放历史和现状》根据图中信息,围绕“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自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一落千丈,而广大的中原地区亦陷入了深重的灾难,兵燹、天灾使得富庶的中原满目疮痍。这样的局面,激发了中唐士人改革积弊的雄心,从而产生了以维护国家民族统一、变革图强为中心的时代思潮,而多猜忌的德宗去世,比较关心民瘼的顺宗即位,就成为改革的一个契机,而永贞革新最终失败,主要乃在于二王刘柳辈之“躁进”,锐意革新,独得“大名”,打破了当时仕宦“循资渐进”之习俗,“超取显美”,因而官僚阶层采取了“不合作”态度。“会励精图治之顺宗病入膏肓,至易代之际,官僚大多明哲保身,首鼠两端,观望而已。及其败也,则力诋之,以示忠心、明哲于宪宗”,而宪宗为其地位之稳固,亦偏听偏信,甚至明知二王刘柳之冤而大加挞伐,以取得与整个官僚阶层的协调、统一。——雷恩海《嗟尔既往宜为惩——从永贞革新看中国官僚政体的弊端》(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贞革新的背景。(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6分)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二战结束后,已经控制苏伊士运河四分之三世纪的英帝国,为了继续维护它在运河的特权,保持这条日益增加的波斯湾石油输入欧洲的石油公路,在与纳赛尔民族主义要求实现真正的埃及独立诉求中产生了矛盾。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在协调无果的情况下,于11月联合以色列悍然发动了侵略埃及的战争。纳赛尔立刻采取行动,有效地阻塞了运河水道,切断了石油的供应。同时,叙利亚也破坏了沿伊拉克石油公司输油管的泵站,使石油的供应进一步减少。此外,沙特阿拉伯对英国和法国也实施了禁运。这对急于恢复经济的欧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11月7日后,英国政府宣告石油消费削减10%,并对石油征收新税。法国把石油公司的销售额限制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前的70%的水平上,发电厂不允许使用石油而改用煤作燃料。——摘编自田宗会《石油与20世纪的战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世界对西方石油禁运的结果。(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彭湃,广东海丰人,出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农运领袖。彭湃少小即有劫富济贫的思想,1918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因不满日本侵华而成为“一位热烈的排日人开始接物”,并受马克思主义。1923年彭湃发动成立海丰总农会,海丰总农会在半年时间发展到了5县13万多农民会员,成为全国农运的一颗明珠。1924年彭湃成为中共党员,同年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出任第一届农讲所主任。他还组织广东农民建立农军武装,抗租抗税,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被誉为“农民运动的大王”。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彭湃是参与者之一。起义部队兵败广东潮阳后,彭湃潜回海陆丰,数次举行武装起义,到11月建立起中共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1929年8月24日,彭湃被捕,后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年仅33岁。——摘编自曹英《红色档案》(1)根据材料,概括彭湃的重要人生经历。(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彭湃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因素。(6分)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4.答案:D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爵位等级”“礼仪”“贡赋”可知,周天子与诸侯通过外服制确立了森严的君臣等级关系,这种君臣等级关系有助于推动政治认同,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周朝出现过多次叛乱,如国人暴动等,可见内外服制并非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排除A项;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和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均出现在秦朝,排除B、C两项。25.答案:C解析:材料释义大概为“建安文学作品,大多慷慨激昂,是因为长期的社会动荡导致风气衰落,人心怨恨。所以作者创作大多情志深刻,笔意深长,具有激昂慷慨的旺盛气势”,由此可看出建安文学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建安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地位,排除A项;建安文学“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与《诗经》整体风格不同,排除B项;D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排除。26.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科举入仕”的比重上升,人们越来越依靠科举考试进入官僚阶层,这说明整个国家的选官制度体系更加趋向公平公正,平民有更多机会入仕,社会阶层流动性逐渐增强,C项正确。由材料中的数据信息可知,贵族的特权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A项错误,排除;由两图可知,科举入仕的比重增加,各种选官制度功能变化明显,B项错误,排除;唐朝入仕方式比重的变化反映不出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D项错误,排除。27.答案:B解析:自耕农和其他小土地者户数最多,占有的田亩数量也最多,这表明小农经济发展稳定,有利于封建王朝赋税的征收,B项正确。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普遍存在使得土地的所有权随着买卖而发生变化,土地的所有权是否稳定材料并不能体现,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当地的地权情况,无法体现农民的收支情况,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主、富农、自耕农和其他小土地者所占土地的比重,仅从材料不能推断出是否存在瞒报土地的现象,排除D项。28.答案:C解析:由材料“今昔异宜强弱之形,先后异势……夷情之聚散,战舰之坚脆……三十年中一大变焉”可知,何惠荃认为国际形势这三十年来发生重大变化,其拟重修《海国图志》意在启发国人认清世界形势的新变化,C项正确。由材料时间“1887年”可知,当时洋务运动尚未失败,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与维新运动有关的内容,排除D项。29.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的“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可知,这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全面的准备,具有总演习的作用,C项正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并没有统一,且各地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名称统一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这次代表会议是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的,但不能由此得出该会议赢得了共产国际对建党的支持,排除B项;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3月召开的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会议只起到了建党前总演习的作用,并不是正式建党,排除D项。3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是全面抗战时期,而国民党相关部门却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行为进行打击,这无疑会严重影响两党合作抗日,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正确。抗战胜利时间是1945年,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反映了国民党在全民族抗战过程中依然没有放弃打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这种政策并非由民族危机导致,排除B项;材料中国民党是在打击异己势力,不是整合社会力量,D项错误,排除。3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更完整”等可知,周恩来对片面追求工业化的经济目标进行反思,提出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目标,这是对突出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反思,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材料核心不是农业体制改革,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领导层的反思而非人民愿望,排除D项。3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河流两岸土地所有人,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使其土地供公众使用……在道路未修复前,应允许他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通行”可知,公共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对土地所有权有一定限制,A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特殊情况下,公共利益对所有权的限制,未涉及私有产权,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保护公共利益,而不是维护全体民众的利益,排除C项;题干涉及的是私人土地,并非国有土地,排除D项。33.答案:A解析:题干中提及启蒙运动时期,专业音乐家通过接近世俗大众的方式迎合启蒙主义者所倡导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主张,并体现作曲家对社会生活的新认识和新态度,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普及,A项正确。题干虽然提及音乐艺术作品的世俗化倾向,但音乐艺术作品风格的变化属于表象,不能揭示题干本质,B项错误,排除;音乐创作推动了理性主义的世俗化,但“促成了”的表述绝对化,C项错误,排除;音乐的世俗化能够迎合大众的口味,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但题目并没有明确大众文化在启蒙运动时期所占据的地位,D项错误,排除。34.答案:C解析: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世纪30年代苏联虽然工业高速发展,但工人和农民收人却不高,生活水平低,这是当时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农业集体化反哺工业的结果,体现了农、轻、重比例失衡的弊端,C项正确。苏联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比较小,排除A项;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无法解释工人工资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虽促进了当时工业的迅速发展,但民众的生活水平却较低,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3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企图通过实力对苏联进行遏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逐渐走向“冷战”,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整个国际局势,A项排除;材料主要是美国对苏联政策做出的反应,C项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主要表明美苏关系逐渐破裂,没有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容,D项排除。41.答案:(1)原因:国家统一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活跃;广州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每点3分,共12分,任答4点即可)(2)地位:是晚清近代化的发生地和接受近代文明的窗口;是晚清新式人才培养的基地和近代传播媒介的发源地;是晚清对外贸易和民族工业集中的重要地区;是晚清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近代化设施发展的先驱。(每点3分,答4点得13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西域商人……大多在广州碇泊”“通过广州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等并结合唐代的时代特征分析作答。第(2)题,根据材料“中国开放口岸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口岸城市的发展和晚清近代化的进程”“‘自开商埠’成为清政府商务和涉外政策的一种”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即可。42.答案:示例一论题:碳排放量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2分)论述:碳排放主要源自工业化过程中煤和石油日益广泛的利用,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规模的体现。19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煤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大量开采和使用,推动人类社会迈进工业文明。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多个工业国家同时发生,以电力、内燃机为代表的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无论是以石油、化工、电力、航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部门,还是以纺织和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部门都有了高速的发展,大量的石油被开采、提炼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工业部门。伴随着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火力发电的日益普及,全球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尤其是欧美工业大国的碳排放量急剧增加,这说明这一时期欧美工业大国在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结论: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是导致全球碳排放量迅速增加的重要因素。(10分)示例二论题:碳排放量的变化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2分)论述: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迅速崛起,经济实力迅速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929—1933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20世纪3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萧条,美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工业企业大量破产;罗斯福上台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为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全面干预工业生产,限制生产规模。这一时期美国碳排放量的锐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国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措施产生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并引发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大量工业企业倒闭,凯恩斯主义失灵。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碳排放量因此再次锐减;20世纪80年代,通过里根总统“减少干预”的经济改革,美国经济“滞胀”局面得到缓解,并于20世纪90年代重新出现经济高速增长,其碳排放量再创新高。结论:碳排放量变化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10分)解析:本题以1800—2000年部分国家碳排放量的变化来窥见整个世界工业化进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如考生可以利用材料中“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碳排放量超越英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碳排放量骤降”和“20世纪70年代美国碳排放量骤降”三个重要时间点,结合世界史的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确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45.答案:(1)背景:安史之乱后,唐代由盛转衰;中央集权弱化,地方灾害不断;统治集团中兴起改革思潮;唐顺宗关心民众,支持改革。(每点3分,共9分,任答3点即可)(2)原因:领导阶层急于冒进,措施激进;旧有制度的阻碍;改革未获得官僚集团的支持;皇位更替后,改革失去统治者的支持。(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自安史之乱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安史之乱后,唐代由盛转衰;依据材料“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一落千丈”“天灾使得富庶的中原满目疮痍”得出中央集权弱化,地方灾害不断;依据材料“激发了中唐士人改革积弊的雄心,从而产生了以维护国家民族统一、变革图强为中心的时代思潮”得出统治集团中兴起改革思潮;依据材料“比较关心民瘼的顺宗即位”得出唐顺宗关心民众,支持改革。第(2)题,依据材料“主要乃在于二王刘柳辈之‘躁进’,锐意革新”得出领导阶层急于冒进,措施激进;依据材料“打破了当时仕宦‘循资渐进’之习俗”得出旧有制度的阻碍;依据材料“官僚阶层采取了‘不合作’态度”得出改革未获得官僚集团的支持;依据材料“宪宗为其地位之稳固,亦偏听偏信,甚至明知二王刘柳之冤而大加挞伐,以取得与整个官僚阶层的协调、统一”得出皇帝更替后,改革失去统治者的支持。46.答案:(1)背景:二战后欧洲的衰落;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石油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苏伊士运河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政策;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2)结果:加强了阿拉伯世界的协调和合作;影响了战后欧洲经济复苏;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反殖民斗争:进一步瓦解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每点3分,共9分,任答3点即可)解析:第(1)题,分析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的原因,可从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尤其是欧洲的普遍衰落入手,得出世界殖民体系日益瓦解,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加上工业革命后石油成为工业的血液,战略重要性提高。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苏伊士运河处在连接欧亚非的战略支点上,而导火索是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第(2)题,概括阿拉伯世界对西方石油禁运的结果,从材料中得知,苏伊士运河危机加强了阿拉伯世界对抗西方世界的联系与合作;石油禁运使西欧国家中的英法经济遭受冲击,恢复更加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世界的联合,沉重打击了西方的殖民主义,加速其瓦解,这种冲击反过来又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斗争的信心。47.答案:(1)20世纪初到日本留学,成为反日的爱国主义者;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于国民革命运动期间的农民运动;国民革命失败后,参与南昌起义,坚持武装斗争。(每点3分,共9分9)(2)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每点2分,共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成为‘一位热烈的排日人物’”“组织广东农民建立农军武装”“南昌起义爆发,彭湃是参与者之一”“建立起中共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等概括作答。第(2)问,在第(1)问答案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10 20:58:37 页数:10
价格:¥6.66 大小:211.50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