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高考压轴卷--文综历史(全国乙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全国乙卷2022届历史试题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公”级称谓的国君随葬鼎、簋数高于“侯”级称谓的国君,这也导致其配偶墓葬中出现相似的情形。从春秋早期开始,第一、二等级(含随葬有青铜礼器的女性贵族)墓葬间的食器数量差异减小,到春秋晚期个别第二等级墓葬在青铜礼器的种类和数量上已超过第一等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畿内与地方贵族的差异B.女性配偶身份的高低C.封国间整体实力的消长D.礼乐制度遭受到破坏25.赵过在国家控制的公田上进行生产试验确定了代田法。这比当时的耕作方法每亩增产达到一斛,因而得到推广。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治粟内史,他亲自带领农夫下田推广牛耕,取得显著效果。这表明(  )A.国家组织力量强大利于技术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C.技术发明源于劳动人民生产实践D.大一统格局下的生产工具革新26.唐高宗下达敕旨:“今欲令道士、女官、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或恐爽其恒情,宜付有司详议奏闻。”经朝廷集议后,主张沙门等不拜君亲者占多数。皇帝下达新的诏书,沙门等出家人需要致拜双亲,不必致拜人主。这反映了(  )A.皇帝个人意志在皇权的运行中是相对的B.佛教的传统力量相当强大C.群臣的想法始终与皇帝的意见保持一致D.集议制度保证决策的正确27.图1(a)纵轴为官员流动冲击的条件方差(如宦官规模、自然灾害次数、皇帝固定效应\n等),单位为次;(b)纵轴为官员流动速度,单位为次。灰色直线为明清朝代分界。其中官员流动速度指标只反映特定职位在一定时间内的人事变化频次,不涉及职位的升降。这表明清代(  )图1A.统治的精细达到了巅峰B.官员治理呈现出稳定化趋势C.监察机构比明朝更严密D.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28.1882年6月,在上海上市交易的股票仅有10种。到1883年4月,则达到29种,而且股票市场价格均超过了票面额,有的甚至超过数倍,股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这体现了当时(  )A.中国社会面临剧烈转型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充裕C.上海股市蕴含巨大风险D.新兴工业倍受投资者的追捧29.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提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正是五四运动“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也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结果,国民党在政治上既保持与民间大众的沟通,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流部分汇合,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央。这说明当时(  )A.国民革命是五四运动的继续B.国民党拥有广泛社会基础C.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发展D.民间大众成为革命的主力3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立的经济工作路子。特别是在皖南事变后,根据地政权断绝了与重庆国民政府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不仅“自设银行,自发货币,自定法规法令,自行其是,完全脱离国民政府而自行存在”,而且与国民党政权、汪伪政权、\n侵华日军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货币战。这些经济工作(  )A.为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奠定了基础B.呈现出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特点C.解决了中国抗战财力不足的困难D.巩固了中共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31.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均是空白,反而形成了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工业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工业区,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工业区,以兰州为中心的甘肃工业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川南工业区等。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A.旨在促进中西部工业发展B.实现了工业中心向西转移C.推动了工业布局趋向合理D.以重工业建设为主要目标32.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公民身份“并不是一种占有权而是某种被分享的东西,……关键问题并不在于为一个人争取到他的权利,而在于确保他占据或拥有他有资格所处的地位。”因此,他认为,古希腊公民不可能形成权利的观念,能够形成的只有国家正义和自由的观念。据此可知,古希腊(  )A.公民有追求个人自由的历史传统B.民众权利受到城邦政治的限制C.法律以追求国家正义为价值目标D.公民与城邦政治生活融为一体33.英国政治学家休·塞西尔认为,“光荣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英国的政治制度,传统政治秩序中能保留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把政体结构的改变说成好像是维护和恢复某种更古老和更纯粹的传统,这种做法在我国的全部历史上一直保持不变。”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英国具有悠久的宪政传统B.妥协是英国政治变革的主要方式C.英国政体改革的影响有限D.重新评估“光荣革命”的政治价值34.19世纪中后期,英、法、俄三国的文学主流都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熔铸在完整有机的情节结构中,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深度。这里的“文学主流”指的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35.图3为1987年发表的题为《和平留给你我的机会稍纵即逝》的时政漫画。漫画左边的跛脚鸭是美国总统里根,右边的跛脚鸭是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们刚刚签署完《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戈尔巴乔夫头上出现一把匕首,持匕首的右臂所戴红\n色袖章上写着“老近卫军”。漫画旨在说明(  )图3A.冷战背景下的和平具有脆弱性B.苏联国内的保守势力反对改革C.苏联战略收缩缓和了美苏关系D.在核军备竞赛中美苏势均力敌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0月,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材料一1949年,我国女职工人数约60万,占职工总数的7.5%。1990年,妇女劳动参与率达88%,占比提升至37.4%。这几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1949年9月,《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出处。在50年代的三次扫盲高潮中,成千上万名妇女上识字班、夜校、职工业余学校。至1995年,我国累计扫盲的1.85亿人中,65%是妇女。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这些逐渐解放思想的妇女成了纺织工、拖拉机手、飞行员,甚至参加地质勘探、修筑大坝、开采石油……不仅如此,她们的参政权也落到了实处。1953年,24岁的申纪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新中国宪法。——摘编自北辰《新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为何大幅提升?》材料二\n二战爆发后,美国大批男性投入战争,造成生产一线劳力短缺。为了补给战争物资,政府和媒体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鼓励妇女投身工作岗位。开始她们大多从事文秘等下属性工作,但到战争后期,已经涉足到男性为主导的工作领域,如军工生产等。还有大量妇女投入医治和照顾伤员,甚至运送军用物资等。战后,由于大量复员军人重返工作岗位,很多行业被迫裁员。美国妇女不愿放弃岗位重返家庭,她们自发组织工会,甚至举行大规模罢工。但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她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捍卫自己的价值,女权主义者出现。1966年,“全国妇女组织”成立,呼吁妇女在就业、法律、教育方面的平等。以激进女权主义者为代表的“妇女解放运动”通过游行示威等活动,反抗传统的男权统治制度,力图改变女性受压迫的现状。——摘编自凌丽《二战后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提升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爆发以来美国妇女地位的演变特点及其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妇女地位提高的意义。(5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近代著名报人籍贯和重点活动地区分布排名统计表排序籍贯人数重点活动地区人数1江苏22上海482浙江17北京363广东14陕西194湖北7江苏185四川6重庆106湖南4香港107江西4湖北98福建3河北8\n9上海3广东710河北3浙江711河南2天津612天津2台湾613山东2四川414陕西2山东315内蒙古2山西3——摘编自马庆《论中国近现代报人的地理分布》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教师工资的政策不断调整,大致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1956年货币化的职位等级工资制、1985年结构工资制、1993年职务等级工资制以及2006年岗位绩效工资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逐步开始探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进一步强调要保障教师工资,更加强调工资对教师的激励和导向作用。2009年1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安排,按照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教师工资水平,其中70%为基础性工资,3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2010年,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维护教师权益,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强调改善和提升乡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特岗教师的人均补助标准。但由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师工资仍存在较大差距。——摘编自马香莲、邵怡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工资政策改革演进》(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教师工资政策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师工资改革的意义。(9分)\n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战期间,德国首次在欧洲战场使用毒气弹,造成大量军民伤亡。一战后,日本陆军省聘请科学家专门研究化学毒剂生产、使用等有关问题。日军研制的化学毒剂有糜烂性毒气和催泪性毒气等9种之多。为了确保对苏作战,及时将国内生产的毒气弹运往中国前方战场,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了很多研制、装配、存放化学武器的工厂和部队。1939年8月,在齐齐哈尔建立了集研究、实验和实战于一体的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代号516部队。据统计,516部队与731部队合作进行过50余次毒瓦斯人体实验,以获取毒气武器试验相关资料。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巨资支持化学武器研制生产,因此日本成为二战时期拥有化学武器最多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持续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如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使用了呕吐弾,在南昌会战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等。日本战败时,又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发掘出的遗弃化学武器造成了多起健康被害事故。而且由于遗弃的化学武器外表没有黄油保护,不仅腐蚀严重,而且一部分已经泄露,造成水源、土壤污染。——摘编自王玉芹《日军在华化学武器的研制应用及遗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在华研制和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军在中国使用和遗弃化学武器造成的后果。(6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于敏(1926—2019)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共和国勋章得主。1944年,18岁的于敏以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大学工学院,2年后转入理学院。1951年,毕业后的于敏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在美苏先后成功试爆氢弹后,毛泽东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61年接到氢弹预研任务的于敏放弃了十年的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向氢弹原理的研究。从此,于敏的名字和他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于敏在中国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只有5%的时间可以使用的情况下,仅用3年时间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1967年氢弹成功爆炸,于敏带领的工作组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的封锁,“于敏方案”轰动世界。1996年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后,核武器存储带来的老化问题日\n益明显,于敏研制“皮实”化核武器的决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还保留氢弹库存的国家。——摘编自崔建东《“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于敏取得科研成就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敏在国防科技领域所做的贡献。(8分)\n参考答案及解析24.【答案】C【解析】结合必修三第4页等所学: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动,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与题干中“到春秋晚期个别第二等级墓葬在青铜礼器的种类和数量上已超过第一等级”等相合,故选C项;畿,即王畿,指镐京、洛邑及其周围由周王直接统治的直辖地区,尊号为王或天子,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女性配偶墓葬间的食器数量差异减小,而非强调差异,排除B项;“礼乐制度遭受到破坏”是题干的表现,非原因,排除D项。25.【答案】A【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赵过的代田法因为增产一斛而得到国家的推广,“(赵过作为治粟内史)亲自带领农夫下田推广牛耕,取得显著效果”,故选A项;“形成”时间不符,“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代田法是官员赵过发明的,非“源于劳动人民生产实践”,排除C项;“生产工具革新”不合题意,代田法是生产技术,排除D项。26【答案】A【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经朝廷集议后”,唐高宗下达新的诏书,同意“沙门等出家人需要致拜双亲,不必致拜人主”,说明皇帝意志受到“朝廷集议”一定程度的限制,故选A项;题干未提及佛教、僧尼对皇帝敕令的抵制与反抗,排除B项;“始终”不合逻辑,且与“经朝廷集议后,主张沙门等不拜君亲者占多数。皇帝下达新的诏书”等相悖,排除C项;“保证决策的正确”绝对化,只能说“减少决策的失误”,排除D项。27.【答案】B【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清代的官员流动冲击的条件方差、官员流动速度的波动,要小于明代,说明清代官员队伍相对稳定,故选B项;“达到了巅峰”不合逻辑,且题干无法体现统治的精细化程度,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监察机构、皇帝对官员的监察等信息,排除C项;题干的条件方差中未见考核制度等信息,排除D项。2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且股票市场价格均超过了票面额,有的甚至超过数倍,股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80年代在上海发行的股票,其市场价格大大超过了其票面额,即便这样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说明投机现象增加,风险加大,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社会并没有出现剧烈的转型,排除A项;仅根据股票价格无法直接得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充裕,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是哪个行业的股票价格上涨,不一定就是新兴工业,排除D项。2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也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结果,国民党在政治上既保持与民间大众的沟通,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流部分汇合,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央”\n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国民党与民众联系,国民党拥有广泛社会基础,故选B项;国民革命与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有联系,但国民革命并不是五四运动的继续,排除A项;国共合作与国共两党有关,而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党拥有广泛社会基础,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间大众并不是革命的主力,排除D项。3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特别是在皖南事变后,根据地政权断绝了与重庆国民政府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货币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皖南事变后,中共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甚至在经济上都与国民党政权展开斗争,呈现出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特点,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皖南事变后已经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排除A项;“解决了中国抗战财力不足的困难”过于夸大货币战的作用,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在抗战中并不处于领导地位,并且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中共与国民党政权斗争的特点,排除D项。3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反而形成了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工业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工业区,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工业区,以兰州为中心的甘肃工业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川南工业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形成了东北、华北、山西、湖北、中原、陕西、甘肃和川南等多个工业区,说明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工业布局趋向合理,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首要发展的是东北而非中西部的工业,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并未实现工业中心向西转移,排除B项;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并不是仅仅针对重工业建设,而且材料讲的是一五计划项目的地域分布,排除D项。32.【答案】D【解析】材料“而在于确保他占据或拥有他有资格所处的地位”和“古希腊公民不可能形成权利的观念,能够形成的只有国家正义和自由的观念”表明公民的身份更多的是强调国家的利益而非仅仅是公民个人的权力,则说明当时公民与城邦政治生活融为一体,且由公民的要求之一是能够自备武装的成年男子可知,公民是要为城邦的整体发展服务的,故选D项;”历史传统“要体现现在对以前的继承,但是材料没有”继承“的内容,因此不能判定有这个传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和城邦之间的关系,公民不等于民众,民众不是材料强调的主体,排除B项;法律始终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并不一定以追求正义为目标,排除C项。33.【答案】A【解析】休.塞西尔认为“光荣革命”后建立起的君主立宪制度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而是保存了大量旧的政治秩序,说明他强调英国的宪政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n故选A项;“光荣革命”是对立阶级相互妥协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妥协”是变革的主要方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整体改革的内容创新有限,而非强调宪政的影响有限,排除C项;作者评价的是“光荣革命”的内容而非政治意义,排除D项。34.【答案】C【解析】19世纪中后期,强调“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和“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深度”表明该文学主流旨在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刻画突出一系列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并对此进行批判或揭露,因此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故选C项;古典主义在17、18世纪,排除A项;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排除B项;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排除D项。35.【答案】A【解析】1987年正值美苏冷战时期,美苏通过签订《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希望以此寻求暂时的平衡,戈尔巴乔夫头上悬着的匕首暗示这种暂时的一致并不稳定,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始终存在,说明冷战背景下和平关系并不稳定,故选A项;材料中美苏签署条约不属于“改革”,排除B项;战略收缩指的是苏联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核军备;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改善关系,并放弃了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势力范围,放弃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等内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80年代美苏对峙中苏联处于守势,并非势均力敌,排除D项。41.【答案】(25分)(1)原因:宪法和法律文件的颁布;扫盲运动的开展,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妇女思想的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宪法。(每点2分,共8分,答出4点即可。)(2)特点:从家庭生活走向工作岗位;从下属性工作走向主导性工作;从经济上的独立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原因:战争的爆发和规模的扩大,造成生产一线劳动力缺乏;战后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带动就业机会增加;全国性妇女组织的成立,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发展。(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3)意义:调动了妇女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共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据材料一“《共同纲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也是‘妇女能顶半边’的出处”\n得出宪法和法律文件的颁布;据材料一“在50年代的三次扫盲高潮中,成千上万名妇女上识字班、夜校、职工业余学校。至1995年,我国累计扫盲的1.85亿人中,65%是妇女”得出扫盲运动的开展,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据材料一“这些逐渐解放思想的妇女成了纺织工、拖拉机手、飞行员,甚至参加地质勘探、修筑大坝、开采石油……不仅如此,她们的参政权也落到了实处”得出妇女思想的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据材料一“1954年,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了新中国宪法”得出“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宪法。(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为了补给战争物资,政府和媒体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鼓励妇女投身工作岗位”得出从家庭生活走向工作岗位;据材料二“开始她们大多从事文秘等下属性工作,但到战争后期,已经涉足到男性为主导的工作领域”得出从下属性工作走向主导性工作;据材料二“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捍卫自己的价值,女权主义者出现”得出从经济上的独立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二战爆发后,美国大批男性投入战争,造成生产一线劳力短缺”可以得出战争的爆发和规模的扩大,造成生产一线劳动力缺乏;据材料二“但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她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可得战后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带动就业机会增加;据材料二“1966年,‘全国妇女组织’成立,呼吁妇女在就业、法律、教育方面的平等”可以得出全国性妇女组织的成立,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妇女自身、经济、社会、人类文明等方面分析,可概括调动了妇女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42.【答案】(12分)示例:论题1.经济发展是近代中国报纸活跃、报人聚集的基础阐述:鸦片战争以来,江浙和广东最早遭到列强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并成为近代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商业活动的繁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都为江浙和广东等地报纸的活跃和报人聚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人才基础。所以,近代中国报业发展的地域性特点,离不开当地经济发展。论题2.政治中心成为报人的重要聚集地阐述:作为当时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北京成为报人聚集的重点区域。例如,十九世纪末,康有为在此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不久,他在北京创办《万国\n公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再如,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把《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往北京,领导了五四运动。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在北京创办了大量报刊。论题3.经济和文化水平影响了近代报人籍贯的地理分布阐述:根据中国近代著名报人籍贯分布排名的统计看,这些报人大多来自江浙、广东、四川等沿海沿江地区。因为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特别是鸦片战争后,较早遭到外来侵略,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并成为近代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再加上当地教育发达,人们思想活跃,所以成为近代报人籍贯分布集中的地区。论题4.上海在近代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报人活动中心阐述:上海在近代中国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它是第一批成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租界、兴建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同时,也是近代民主启蒙思想传播的主要基地,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地、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等。众多因素叠加,使上海成为近代报人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评分标准】论题(3分)论题明确3分论题较明确2分论题不明确0—1分论证(7分)论证的依据准确,论据与论题关系密切6—7分论证的依据较准确,论据与论题关系较密切3—5分论证的依据不准确,论据与论题关系不密切0—2分表述(2分)表述清晰2分表述较清晰1分表述不清晰0分【解析】首先需要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个论题,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国近代著名报人的籍贯和重点活动地区基本上在经济发达的江浙沿海和上海北京等地区,所以可以拟定一个论题:经济发展是近代中国报纸活跃、报人聚集的基础。然后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鸦片战争对江浙和广东的影响、商业活动、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队伍、思想解放等方面进行分析。如:鸦片战争以来,江浙和广东最早遭到列强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并成为近代企\n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商业活动的繁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都为江浙和广东等地报纸的活跃和报人聚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人才基础。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所以,近代中国报业发展的地域性特点,离不开当地经济发展。45.【答案】(15分)(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体现出公平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向乡村、贫困地区和特岗教师适当倾斜,政策具有配套性和协调性;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明显。(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2)意义:有利于教师职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逐步提高;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和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9分)【解析】(1)据材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教师工资的政策不断调整,大致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等,得出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据材料“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逐步开始探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按照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教师工资水平,其中70%为基础性工资,3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等,得出体现出公平和按劳分配的原则;据材料“强调改善和提升乡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特岗教师的人均补助标准”等,得出向乡村、贫困地区和特岗教师适当倾斜,政策具有配套性和协调性;据材料“由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师工资仍存在较大差距”等,得出政策实施的区域差异明显。(2)从对教师职位、教师、教育等方面来思考得出,教师职位——有利于教师职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逐步提高;教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和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有利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46.【答案】(15分)(1)一战中化学武器的破坏力巨大;保障在对苏和对中作战的战略优势;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获取大量化学武器研制资料的需要。(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得9分)(2)大量化学毒剂投入战场危害中国民众生命安全;遗弃大量化学武器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6分)【解析】(1)据材料“一战期间,德国首次在欧洲战场使用毒气弹,造成大量军民伤亡”等,得出一战中化学武器的破坏力巨大;据材料“为了确保对苏作战,及时将国内生产的毒气弹运往中国前方战场”等,得出保障在对苏和对中作战的战略优势;据材料“日本政府每年\n投入巨资支持化学武器研制生产”等,得出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据材料“516部队与731部队合作进行过50余次毒瓦斯人体实验,以获取毒气武器试验相关资料”等,得出获取大量化学武器研制资料的需要。(2)据材料“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使用了呕吐弾,在南昌会战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等”等,得出大量化学毒剂投入战场危害中国民众生命安全;据材料“日本战败时,又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发掘出的遗弃化学武器造成了多起健康被害事故”等,得出遗弃大量化学武器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据材料“由于遗弃的化学武器外表没有黄油保护,不仅腐蚀严重,而且一部分已经泄露,造成水源、土壤污染”等,得出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47.【答案】(15分)(1)国家的需要,党和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自力更生,坚持科研攻坚;个人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7分)(2)解决了核武器研究的理论问题,制定的核武器设计方案高瞻远瞩,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淡泊名利,守护国家机密;提升了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8分)【解析】(1)据材料“于敏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等,得出国家的需要,党和中央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据材料“于敏在中国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只有5%的时间可以使用的情况下,仅用3年时间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等,得出自力更生,坚持科研攻坚;从于敏个人来分析,得出个人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2)据材料“毕业后的于敏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等,得出解决了核武器研究的理论问题,制定的核武器设计方案高瞻远瞩,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材料“于敏的名字和他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等,得出淡泊名利,守护国家机密;据材料“1967年氢弹成功爆炸,于敏带领的工作组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的封锁,‘于敏方案’轰动世界”等,得出提升了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据材料“于敏研制‘皮实’化核武器的决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还保留氢弹库存的国家”等,得出对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30 11:18:46 页数:15
价格:¥3 大小:389.0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