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现代文阅读依靠学习赢得未来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在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至90年;到了20世纪末,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21世纪,已缩短为2至3年;而对信息科技知识来说,知识更新周期只有18个月。身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形势任务、新的职能使命对每个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积极主动学习,因循守旧吃老本,必然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②学习就要目标明确。罗伯特·舒乐说过,“一个人有了崇高的梦想,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奋斗就会变成壮举,生命就会创造奇迹。”梦想昭示未来,目标引领方向。每个人应当加强学习,首先应明确目标,把提高理论水平、丰富科技知识纳入个人学习计划,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抓紧学习充电,不断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胜战本领。③学习就要勇于吃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近网络上有个热词叫“圈层突破”,说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际遇可划分为“舒适園”“恐.惧圈”“学习圈”和“成长圈”。如果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必须走出“舒适圈”,战胜“恐惧圈”,用好“学习圈”,才能步入“成长圈”,人生才能迈上更高层次。学问是苦根上结出的甜果,不求上进停留于“舒适圈”最安逸,但要有长足发展,就应跳出“舒适圈”,勇于在学习上吃苦。现代生活紧张忙碌,越是这样,越应保持不断充电的状态,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学习,在苦累中不断总结提高,在思考中收获累累硕果。④。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在学习问题上,谁学得好,能坚持下去,谁就能做到学习更深一层、思想领先一步。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积跬步而至千里”的坚忍执着,就很难在学习上有大的收获。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毕生没有毕业,永不自满才会不断进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有舍得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的人,才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我们都应在学习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追求“活到老、学到老”。⑤学习重在实践运用。学习不能只武装嘴巴,更要用于指导实践。作家秦牧说过一句话:“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重要的。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光靠书本,只能成为书痴。”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可以有很多种,但不能只做“两脚书橱”。最好的学习状态,莫过于把理论上的武装、思想上的修炼和实践上的磨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全面系统地学,走出浅知状态;如饥似渴地学,完善知识结构:坚持不懈地学,不断获取新知。 ⑥在扎实深入的学习中做到知行合一,依靠学习赢得优势、赢得主动,最终贏得未来。14.选文是针对什么现状提出中心论点的? (3 分)15.第③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3 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6.结合上下文,为选文第④段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2 分)14.身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形势任务、新的智能使命对每个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积极主动学习,必然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15.充当了道理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学习就要勇于吃苦”这一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16.学习贵在持之以恒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8.(二)阅读说明文,完成10~13题。(共11分)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邱晨辉①伴随天问一号成功被火星引力捕获,其环绕器结构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环绕器具备三大功能: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②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奔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50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火星,它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以内。③环绕器的1200公斤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还要兼顾2.5米可展开驱动天线、太阳电池阵、高分辨率相机等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要求。如何在重量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承载和设备安装,成了环绕器结构团队面前的一只“拦路虎”。④对于航天器来说说,质心越低、重量越轻,发射成本就越小,探测器多1克的重量,付出的发射成本将远超1克黄金。为了继续“减重”,环绕器站构团队还把目光投向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中心承力筒,,并创断采采用了“全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在材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⑤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近火星的过程中,如何靠自已找到火星?⑥天问一号探测器上配置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可以利用拍摄的恒星与火星围像,精确计算出自身的飞行姿态、位置与速度,实现相对火星的自主导航。⑦综合电子分系统被称为天问一号环绕器的“最强大脑”,负责环绕器全部信息的管控。 ⑧在天问一号环绕器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器上的各科学仪器都会产生大量的科学数据,这些数据必须要发回地面由科学家们进行研究,此外,环绕器上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和红外导航敏感器数据也需要发送回地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综合电子分系统负责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并在合适的时机传输回地球。⑨通常情况下,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都是由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卫星的实时状态和任.务要求进行控制的。但与地球卫星不同,火星环绕器由于器地距离远,通信时间延迟长,往往来不及依靠地面指令对探测器进行实时处理。此外,深空探测器与地面站通信存在独特的“日凌”现象,即当探测器、地球和太阳位置处于同一直线时,太阳辐射会干扰地火之间的射频信号传输,导致通信中断。因此,“日凌”期间,环绕器必须“自已照顾好自己”。⑩针对这些情况,环绕器综合电子分系统的研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攻关,设计了深空探测长时间无上行指令自主管理机制、整器断电再恢复功能等,让环绕器在必要时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实现了环绕器在轨自主运行大于60天的能力。⑪2021年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天问一号抵达火星轨道过程中的影像。执行此次拍摄任务的工程测量分系统,就是火星捕获“大片”背后的“摄影师”。(原文有删改)10.结合文本信息,给“天问一号环绕器”下定义。(3 分)11.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12.第⑧段说明天问一号环绕器对火星探测的过程,作者是如何说清楚的。(3分)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具备飞行、通信和探测三大功能。B.天向一号环绕器重量最大的结构核心部件一中心承力筒只是采用结构方面的创新技术,从而实现了高效承载。C.“日凌”现象是指探测器、地球处于太阳同一侧时,太阳辐射干扰导致通信中断。D.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等。(二) (共11分) 10.共3分。天问一号环绕器是天向一号探测器中具备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三大功能的组成部分。(“天向一号探测器中”1分,“具备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三大功能”写完整1分,下定义的格式占1分)11:共3分。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承接上文天空一号环绕器结构的说明,引出后文探测器对火星探测的内容,进而引出天问一号环绕器对火星探测所起的作用。③以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一点1分,意对即可。只有“过渡、承上启下”字眼而没有结合文本内容的,得1分。)12.共3分。为了说清楚天问一号环绕器对火星探测的过程,文段主要分三步来说明:首先,说明环绕器上的各科学仪器产生的大量科学数据发回地面进行研究;其次,环绕器上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和红外导航敏感器数据发送回地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提出,综合电子分系统负责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储存,在合适的时机传输回地球。(一点1分,意对即可。)13. D(2 分)。A根据“环绕器具备三大功能:飞行器、通信器和探测器”可知本项“具备飞行通信和探测三大功能”有误;B根据‘在材料上下功夫,使得环绕器在苛刻限重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承载”可知本项“只是采用结构方面的创新技术”有误,应为“采用了结构和材料方面的创新技术”;C根据“即当探测器、地球和太阳位置处于同一直线时,太阳辐射会干 扰地火之间的射频信号传输,导致通信中断”可知本项“探测器、地球处于太阳同一侧时”有误。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一)阅读说明文,完成10-14题青天的秘密——认识自然之天①“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李白②蔚蓝辽阔的天空加上闪烁的群星,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思,时常被入诗入画。它的纯净无瑕和开阔,成了公正廉明的象征,青天为人所呼唤。  ③青天是我们能直接感受到的自然之天。但这个天并不总是蔚蓝色的,许多时后表现为浅蓝色、黄色、鱼肚白色,灰色...并有云雾飘浮,日出日落时还常伴有霞光万道,每当黑云低垂,则多有大雨从天而降,乃至雷电交加。住在地球各处的人,最初都不约而同地把这个天看作神灵的住所,天堂的所在,因为这个天对人类的影响太大了。   ④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头上青天则并无神秘之处,它不过是地球大气圈存在的表现,是空气分子散射阳光产生的效果。  ⑤太阳光本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的,其中蓝色光、靛色光和紫色光较易被空气的分子散射开来,而又以蓝色光散射得最多。但在大气中常不仅是空气,还悬浮有液体和固体微粒,如细微的水滴和尘埃。这些微粒比空气的分子大,经它们散射出来的是其他颜色的光,因此当它们的含量多了时,天空的颜色就会改变,沙尘暴到来天空变得灰黄,降雨前天空呈现灰黑,即其表现。  ⑥因此李白诗中的天空景象并不是经常可见,而且在空间上也是有限的。因为阳光在过于稀薄的空气中不能散射,只是地球大气圈低层的空气才能产生这种效应。全部地球大气质量的99.999%以上,集中在地球周围高度低于十公里左右的空间内,这里的地球大气,从高到低,由疏到密,还有很大差异,散射出来的各色光的多少不同,天空的颜色也不一样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探测者乘坐气球探空,在付出生命代价后获得的记录使人们得知,随着气球的上升,所见到的天空颜色逐渐加深,从淡蓝、深蓝、紫色、紫黑直到成为黑色。在18千米的高度上看到的天空,“犹如黑色的丝绒,略带深蓝之色。”  ⑦在航天飞机拍得的地球图片中,我们可以一眼看出青天的高度是有限的(图,据NASA,航天飞机Atlantis拍摄,1991)。还要补充一点,风云雷电这些天空现象能够展现的空间更是有限,因为它们的出现需要大气中含有水,而地球大气圈中的水分约有百分之九十集中在5公里高度以内的大气底层,雨雪冰霜,寒潮热浪等等天气变化,都发生在这里。在此以上,尽管下面如何黑云弥漫,大雨滂沱,上面仍是晴空万里。乘坐过穿越对流层航行的飞机的旅客都可以证明。  ⑧如果把自然之天定义为就是我们头上的青天、苍天、黄天...,或者“鸡鸣早看天”的天,那这个天是有涯的,天高也可测。也证明什么天上宫阙,琼楼玉宇,玉皇大帝均属子虚乌有。这个天就是地球大气圈的低层,我们要认识的自然之天,主要就是它。  ⑨但越过青天,在漆黑一片中,群星仍在,只是不是晶莹如白石,而是刺目如火花了。以为它们镶嵌在蔚蓝色的天穹上是一种错觉,它们离我们头上的青天远去了,远到需要以光年来作为长度的单位。1光年等于9,460,530,000,000千米(公里),而现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天体,远在100亿光年的距离以外!  ⑩所以青天之外还有天,这个天就是宇宙。许多署名为谈天的书,谈的就是谈宇宙。  ⑪在这本书里,因我是在试图解决认识地球的误会,所以不去谈那天外之天,而是着重在去看一看我们头上的青天。因为这个天,实际上也是地球的一部分。⑫通常都说我们住在地球上,但严格地说并不准确,应该是我们住在地球中。   ⑬因为在我们的头上还有一个十几公里厚的空气层,人类就象栖息在海底的鱼类,生活在空气的海洋中。我们离不开空气,就象鱼类离不开海水一样。人类习惯于承受空气压力就象鱼类承受海水压力一样。尽管空气很轻,但由于空气层那样厚,分量就大了,在海平面的高度上,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约为1.3克,算起来在这里每平方米面积上承受的空气重量达到10吨!  ⑭在地球上,地势升高,压在上面的空气层减薄,空气的密度也相应变小,在5,000米的高度,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只有0.7克左右。地面承受的大气压力仅有海平面上所受的大气压力的二分之一稍多一点。这种空气的密度和压力还能为人类所忍受,再往高处去,空气越发稀薄,气压越发降低,人类就很难长期在那里居住。比如说,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8,848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在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因大气中氧气奇缺,就必须吸入自己携带的氧气,正是这个道理。  ⑮因此尽管地球的面积广大,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有限,高度就是一项限制,高度在5千米以下的一带,空气稠密,适于人类呼吸。特别是只有这个高度内的空间里,集中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而水是人类要生存下去所不可缺少的。其他生物也是这样,所以并不是天空可以任鸟飞。10.“天外有天”中的两个“天”在本文中分别指什么?(2分)11.请分析文章开头引用李白诗句的作用。(3分)12.第⑬小节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一说说有什么作用。13.在雾霾天,我们看到的填空总是灰蒙蒙的,请利用本文所获得的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14.以下两则材料不能证实的科学论断是(2分)()材料一:1961年4月12日,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上天,宇航员加加林看到了黑洞洞的天空。材料二:在太空探测中,有宇航员描述所见,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看来,有点像一颗晶莹的蓝色玛瑙。A.地球大气,从高到低,由疏到密,还有很大差异,散射出来的各色广的多少不同,天空的颜色也不一样。B.天空颜色会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加深,从淡蓝、深蓝、紫色、紫黑直到成为黑色。C.地球大气圈中的水分约有百分之九十集中在5公里高度以内的大气底层,雨雪冰霜,寒潮热浪等等天气变化,都发生在这里。D.青天是地球大气圈存在的表现,它紧紧裹住固体地球,使地球在无边的黑暗中也能够显现出自己的轮廓。 10. (共3分)①引出说明对象(1分) ,②增强了这篇科学小品文的文学性(1;分)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11. (共4分)打比方,列数字。(2 分)选“打比方”:把生活在空气层里的人类比作栖息在海底的鱼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在严格意义上说,人类是住在地球中”;(2分)选“列数字”:准确而有力地说明了人类习惯承受的空气压力之大,为下文说明人类不适应海拔高空气稀薄的地方做铺垫。(2分)13. (共4 分)天空的颜色是由于空气分子散射阳光产生的效果,(1分)有雾霾时,空气中悬浮大量固体微粒,(1分)这些微粒比空气的分子大,(1分)经它们散射出来的是灰色的光,(1分)所以此时的天看起来就灰蒙蒙的了.14. (共2 分) C(分析: ABD选项内容都是来自文本在解释天空颜色会随着高度不断变化而变化部分的相关语句。而C内容与此无关.)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共14分)大兴机场测云雷达是如何为飞机保驾护航的?气象是影响飞机航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常见的风雨雷电雾等恶劣天气都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完成测云雷达的安装,虽然测云雷达本身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在许多领域也已发挥作用,但这是中国民航第一部正式业务化运行的测云雷达,将为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旅客提供出行保障。那么,至关重要的测云雷达是如何为飞机保驾护航的呢?顾名思义,测云雷达就是用雷达来探测天上的云朵,较之以前气象台装备较多的“测雨雷达”,测云雷达更关注云层的情况。大兴机场装备的是一部Ka波段全固态毫米波测云雷达。我们知道,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按照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高频(HF)、甚高频(VHF)、超高频(UHF)、L波段、S波段、C波段、X波段、Ku波段、K波段和Ka波段等,其中Ka波段对应的频率范围是26.5~40GHz,而“全固态雷达”是指全部采用高功率固态微波源的雷达。大兴机场这部测云雷达可对机场周边60公里范围内的云、雾、雪、弱降水等进行高精度观测,获取云的高度、水含量、粒子相态(云层里是水还是冰)等数据信息,并与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设备结合,提升机场天气预报的精细程度,对于危害飞机航行安全的低云、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有很好的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能力。 我们知道,雷达探测的原理是使用发射电磁波照射到需要研究的目标上,通过分析目标反射的回波,从中提取目标距离、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由于要穿透大气和云层等介质,不可避免会产生能量衰减,电磁波频率越高,衰减越快,但同时天线波束越窄,雷达指向性越好。这部测云雷达选用的波段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以及接受范围内的衰减量,是工程上的最优选择,从而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测量结果。雷达通过探测云层降水粒子含量等,生成观测数据并上传到监测平台,结合一系列算法生成彩色雷达图。雷达图被形象地称为“西红柿鸡蛋汤”,因为其主要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就好像是西红柿、鸡蛋和葱花。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值,基本规律是“西红柿”大于“鸡蛋”大于“葱花”。如果红色很深,甚至出现了紫色,那就预示着可能有冰雹、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毫不夸张地说,这部测云雷达就像是用航天科技为天上的云朵打造的“CT扫描仪”,专门用来研究、分析、监测云朵的结构变化,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数据,让百姓放心出行,安全出行,便捷出行。10.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11.哪些因素会影响雷达探测的准确性?(3分)12.请分析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13.试比较原句和改句,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原句:如果红色很深,甚至出现了紫色,那就预示着可能有冰雹、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改句:如果红色很深,出现了紫色,那就预示着有冰雹、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测云雷达就是yoga频率范围26.3-40GHz的Ka波段对云层进行监测的雷达。B.大兴机场这部测云雷达对危害飞机航行安全的低云、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能进行精准、全面的实时监测和短期预警,提升了机场天气预报的精细程度。C.这部测云雷达在测量精度和衰减量上做了合理的平衡,兼顾了波束和频率两个方面,是工程上的最优选择。D.本文提到的大兴机场测云雷达是中国民航第一部正式运行的测云雷达。(二) (共14分)10. (共2分)大兴机场测云雷达是如何为飞机保驾护航的。11. (共3分)①电磁波传输过程中的衰减量;②电磁波的频率(或波段)。 12. (共3分)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雷达图比喻成“西红柿鸡蛋汤”,生动形象地写出雷达图的颜色特点,指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值及其基本规律。13. (共2分)原句比改句好,因为改句比原句少了“甚至”和“可能’’这两个词语,“甚至”联系上下文意思更进一层,强调极端天气的严重性,如果去掉就没有这层意思了;“可能"表揣测并不确定,如果拿掉就表示肯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 (共3分) C(A.大兴机场的测云雷达就是用频率范围26.5~40GHz的Ka波段对云层进行监测的雷达,而并非所有的测云雷达都是这一波段;B.大兴机场这部雷达对危害飞机航行安全的低云、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有很好的实时监测和短期预警能力。并不一定具有精准、全面的实时监测和短期预警功能。D.大兴机场这部测云雷达是中国民航第一 部正式业务化运作的测云雷达,而并非中国民航第一部正式运行的测云雷达。)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二)阅读《要从小培养学生“善问为什么”》一文,完成10-14题。(共15分)①著名感染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杭州一所学校勉励小学生:“社会上到处都有科学难题,只要你善于思考研究、坚持不懈。希望你们从小开始;培养爱科学、爱钻研的品质,善于问为什么。”有两名小朋友向李兰娟呈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李兰娟直言“非常感动,在你们身上看到了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钻研、善于探究的精神,这也是科学家的精神”。②对小朋友来说,李兰娟是不折不和的“大科学家”。这样一位年过七旬的奶奶,按说饱经沧桑。一辈子研究的都是高深题目,却对小朋友寄语要“善于问为什么”,其中蕴含的数育深意,值得深思。③学贵质疑,发问是求知的起点。大科学家看重“为什么”,是他们职业生涯对思维方式的反馈。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好奇心的科学家能做出多大的科研成就。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给山东大学新生上开学第一课,特意强调“科学家的好奇心比论文重要”,揭示了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上的不竭动力。不仅是科学家,纵观各行各业取得成绩的人物。好奇心和发问都是引领他们在工作上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社会分工加速重构,好奇和发问这一古老的思维本能,显得尤其重要。不断求索未知,不断重塑自我,将是个人乃至国家在未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④发问意识要从小培养,使其成为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李兰娟所说的“善于问为什么”,第一层含义,是精神层面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应处于随时准备发问的状态。但是目前在一些课堂中,我们还是能经常看到只有教师一人滔滔不绝,学生默不作声的情况。“广大教师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要做到这一点,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至关重要。人们常常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在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强,但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可能会衰减。这与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关系很大。教师和学校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创新教育方法,注重采用能漱发学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既传授知识,也能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全社会也要共同努力,摒弃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塑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创造更加宽松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想象力。⑤“善于问为什么”的第二层含义,是能力层面的。随着接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学生问为什么,要能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善于思考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能否问出有意义的问题;标志着学习是否进入了高阶段。“解决问题可能只是一种数学或实验技能,提出新的想法、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才能促进科学的真正进步"。如果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不问任何问题,那就意味着他只是在进行机械的学习,并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学生平日要在学习中打好基本功,勤于思考,训练科学的学科思维,这样才能在发问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了善问的重要性。《礼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善于发问的人,犹如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导向的是最终解决之道,这也是钻研科学问题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讲,敢问为什么、能问为什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使命与担当。教师更要积极引导,从小培养学生敢问、善问为什么的能力与素养。10.文章开头从李兰娟院士勉励小学生的故事说起,有什么作用?(3分)11.请根据文章第③段的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12.依据选文相关内容,概述“爱问为什么”的两层含义。(4分)13.结合自身体验,就“从小培养善问为什么”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14.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全文着力阐述的主要观点,即中心论点,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善问为什么”。B.第③段划线句强调了好奇心和发问对各行各业的人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性。C.第⑥段强调了善问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培养敢问、善问的能力,总结了全文。D.全文主要一事例论证为主,辅之以一定的道理论证,语言洗练,阐述充分。10.共3分 一是引用名人的话语及故事,引起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二是引出要从小培养学生善向为什么的主要观点,点明题目;三是表明“善问为什么”这个问题已经引发大家的关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答对任意一点得2分)全又街11. 共2分 示例:伽利略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质疑,并通过实验证明他的观点不对,自已的想法才是正确的。(事例恰当、表述简洁各1分)12.共4分,第一层含义:是精神层面的,也就是要求学生敢于发问。第二层含义:是能力层面的,也就是发问要问到点子上、关键处。(各2分,意对即可)13.共2分。要求: 针对“从小培养善问为什么”这个问题,结合自身的体验,观点鲜明,阐述具体有条理,表达流畅。(意对即可)14. D。(共2分。全文主要以道理论证为主,辅之以一定的事例论证)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一)阅读议论文,完成10-14题。(共14分)人生得意须“适欢”①自从诗仙李太白的扛鼎之作《将进酒》问世后,其中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成了许多人尊崇向往和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在很多情況下,尽情欢乐,纵情享受,会带来副作用,甚至会乐极生悲。远不如适度欢乐,低调庆祝,节制欢愉,见好就收。再退一步说,即便是“偷偷乐”,也丝毫不会降低人生得意的成色。②人生得意,宋人汪洙归纳为《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后人又增加了升官发财,名利双收,事业兴旺,功成名就等名目。遇到这样的好事,自然会喜不自胜,放开庆祝一下,一醉方休,像孟郊那样“一日看尽长安花”,?如老杜那样“漫卷诗书喜欲狂”,也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若欢娱得过于张扬、显露,过于喧嚣、高调,屁大的好事就要“烹羊宰牛且为乐”,就要“会须一饮三百杯”,则会显得轻薄,浮躁,量小,器浅,反而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因而,比较而言,还是人生得意须“适欢”为好。③何谓“适欢”?就是适度欢乐,适度庆贺,悠着点来,留有余地。宋代法演禅师提出四戒:“势不可使尽,福不可受尽,好语不可说尽,规矩不可行尽。”河南康百万庄园有《留余匾》记:“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说的都是一样道理,就是财不可露尽,才不可用尽,锋不可亮尽,欢也不可享尽,以合适为佳。④东晋主帅谢安,得到八万晋军大胜前秦百万大军的捷报后,只是淡淡地对客人说了一句:小儿辈已破贼兵。然后就继续下棋,“意色举止,不异于常”。或许他心里早已翻江倒海,欣喜若狂,可人家就是能绷住,不动声色,轻描淡写,这就是大将风度,宰相襟怀。这就是“适欢”经典,远比李太白的“尽欢”要更厚重,更有底蕴,因此被传为历史美谈,也为谢东山的定评增色不少。 ⑤反之,西晋时散骑常侍石崇,富可敌国,家资无数,他和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比阔斗富,都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还更胜一筹,让皇帝外甥很没有面子。他还为此大排筵宴,遍请各路显贵庆祝。加之他一向做事张扬跋扈,露财肆无忌惮,生活穷奢极欲,欢娱放荡不羁,败亡是早晚的事。果然,没过多久,他就被觊觎已久的权臣孙秀罗织罪名,死于非命,并祸及全家,被满门抄斩。⑥“适欢”,也是对欲望的理性驾驭。人食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这很正常,但凡事皆应有度,欲望亦是如此。无论肉欲,物欲,食欲,权力欲,名利欲,还是其他欲,若能收放自如,进退有节,不逾止境,不失理性,就是个好东西。而许多出事翻车的人,起因就是欲望太盛而不知节制,泛滥成灾,最后成了欲望的牺牲品。在欲望问题上往往有两个极端,一是物欲横流,贪得无厌,二是清心寡欲,心如止水。这两者都不大好,一个俗到了极点,一个雅到了极致,均难以让人接近,不接地气,还是调和一下为好,各自退一步,有正常欲望而不过分。⑦喜怒哀乐,都是欲望得失后的表现,也都应节制有度,适可而止。过度悲伤肯定会伤心伤脾,过度欢乐也不免会伤肝伤肾。我有个朋友,经过多年奋斗,终于获得盼望已久的职位。亲朋好友都为他高兴,纷纷请酒祝贺,他也来者不拒。觥筹交错,放开肚子吃喝三天后,他喝成胃穿孔,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出院后,我去看他,专门给他写了一幅字:人生得意须适欢。他也若有所思,相视一笑,频频颔首:人生得意须适欢,好,好!10.本文是一篇驳(论点、论据、论证)的驳论文(选择一项填空),提出了的观点。(3分)11.东进主帅谢安在获胜后的表现与作者不赞成清心寡欲,心如止水的看法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12.除了文中第②小节列举的四种“喜”,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也可以归为人生得意之时?(3分)13.你认为删除文章结尾划线部分好不好?请说明理由。(3分)1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论述思路清晰明确,首先阐述什么是人生得意须“适欢”,接着从正反面方面举例论证人生得意要“适欢”,最后论述“适欢”也是对欲望的理性驾驭。B.作为现代人,作者对古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如:作者就认为谢安面对大胜后的“端着”比李白的“尽欢”来得厚重。C.文章第③小节连续引用宋代法演禅师的“四戒”和《留余匾》的内容告诉我们凡事过犹不及,凡事讲究适度,增强了论证效果。D.本文语言严谨有分寸,如“人食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这很正常,但凡事皆应有度,欲望亦是如此。”先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再通过“但是”转折表达自己鲜明看法。(二) (共14分)10. (共3分)论点;人生得意须“适欢”。(第1空1分,第2空2分。)11. (共3分)不矛盾。谢安的例子是说在获胜后要表现出大将风度,而作者不费成清心寡欲,心如止水的看法主要是针对欲塑问题,在欲望面前不可以雅到极致而不接地气。(判断1分,分析2分。)12. (共3分)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升官发财,名利双收,事业兴旺,功成名就等。(1条1分)13. (共3分)不设统答案。示例一:好,删除后文章更简洁,而且所举示例不典型;示例二:不好,用自己身边真实的事例做论据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且最后点题,呼应文章标题。(认为好的,满分给2分。认为不好的满分给3分.)14. (共2分) A.分析:首先指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危害。江苏省常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7(一)阅读文章,完成11-14题。(共13分)不要让父母在“上网成瘾”中逐渐老去①“老爸吃完晚饭就开始刷抖音,早上躺在床上又刷起来了。”“自从我妈开始玩手机,三四年间性情大变,已经发展到开冰箱牛奶撒了都懒得擦的地步,家里厨房锅糊了无数次,家务也很少碰,和我们的交流只限于微信......”②过去,一提到“网瘾”,人们往往会想到沉迷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的青少年群体。如今,“风水轮流转”,一些年长的父母沉迷于网络,尤其是学会刷手机后,也表现出缺乏自制力,各种涟漪性效应随之涌现,轮到长大成人的子女们犯愁了。③“老爸吃完晚饭就开始刷抖音,早上躺在床上又刷起来了。”“自从我妈开始玩手机,三四年间性情大变,已经发展到开冰箱牛奶撒了都懒得擦的地步,家里厨房锅糊了无数次,家务也很少碰,和我们的交流只限于微信……”在网络社区里,不少青年吐槽父母沉迷手机、身陷网络,表示既担忧、又无奈。担忧的是,父母沉迷网络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长时间玩手机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利;无奈的是,父母以“家长”自居,晚辈劝阻常常无效。“老顽童”上网成瘾怎么“治”,成了一些子女的“心病”。 ④平心而论,老年人越来越多地融入网络时代,学会利用智能手机,是一种积极现象。毕竟,当下无论是消费购物,还是社交通信,再或是疫情防控所需的健康码等等,都已与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紧密融合。老年人拥抱互联网是与时代接轨,能够提高生活品质和便利性。这也表明有关方面推行手机APP适老化等工作取得成效,“数字鸿沟”正在被弱化。⑤然而,凡事过犹不及,一些现象不容忽视。软件平台或商家运用五花八门的算法推荐、海量更新刺激吸睛的内容产品,挖空心思提升用户体验与趣味,目的就是引流揽客,旨在不断增强用户粘性。尤其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互联网企业更是把目光盯向了老年人群体。商家这样做,就是为了商业利益。至于用户这一端,如果被上述东西深深吸引,渐渐失去自制力,“玩”过了头,“网瘾”的危害性必然渐渐显露。如果说老人因为痴迷网络导致“家中油瓶倒了都懒得去扶”是影响生活的话,那么曾上热搜的“65岁老人每天玩手机11小时”导致头晕恶心,则已伤及身体健康。更有甚者,有老人非理性地打赏网络主播乃至陷入网络诈骗……这一切显然已超出正常的网络遨游范畴,不单是老人的子女必须正视,更当引起整个社会的警惕。⑥确保老年人文明、安全、绿色上网,同样需要机制层面保驾护航。应当看到,老年人虽然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受到文化水平、认知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一些“猫腻”的免疫力并不强,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忽悠。正因如此,不妨效仿“青少年模式”,引导平台和APP设置“老年人模式”,帮助老人过滤掉可能存在的诱骗内容和信息。此外,还应该设置观看时长限制,提醒老人谨防沉迷等。事实上,这也是在进一步压实平台的主体责任、完善APP适老化。让老人享受网络便利,不被安全隐患所威胁,是全社会的责任。⑦为人子女者也当从爱的角度出发,对父母尽孝尽责。一些老人成为“手机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空虚和孤寂,子女关怀不够。父母渐渐老去,慢慢走不动了,但他们依然想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何尝不蕴含着无奈?此时,更需要子女了解父母所思所想,给予他们更多的交流与陪伴。成年子女应该多搞一些亲子活动,尽量多陪陪父母,鼓励他们参加琴、棋、书、画、舞蹈等活动。⑧总而言之,让老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老人有现实的寄托、实在的乐趣,这才是他们应当享有的、美好的夕阳红。11.通读全文,说说该如何有效“治疗”“老顽童”上网成瘾。(4分)12.请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4分)1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②段中“涟漪效应”是指年长的父母因刷手机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扩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B.第④段肯定了老年人与互联网时代接轨是必要的,不能因噎废食。C.老人成为“手机控”主要是因为缺少子女的关怀。 A.商家别有用心的“忽悠”也是让老人上网成瘾的重要因素。14.请谈谈你对文末加点短语含义的理解。(3分)(二) (共13分)11. (共4分)防止商家为了商业利益而不择手段引流揽客;制定并采取相关机制为老年人文明、安全、绿色上网保驾护航;进一步压实软件平台的主体责任;子女尽孝尽责,多陪伴父母。1点1分。12. (共4分)列举了子女吐槽父母沉迷网络后的现象,引出老人“上网网瘾”的议论话题<2分)。作为老人“上网网瘾”的事实论据,(1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13. (共2分)C 说法过于绝对,“一些”老人不代表全部,其次,文中也没有说明缺少子女的关怀是主要原因。14. (共3分)比喻(1分) ,指丰富多彩的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2 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3-05 11:44:45 页数:16
价格:¥4 大小:47.55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