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模拟考试
>
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6
2
/16
剩余1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荣(yīng) (xiá)想 造(yì) 厚德物(zǎi)B.粗(guǎng) 视(chēn) 皱(zhě) 相以沫(rú)C.风(mǐ) 静(mì) 热(zhì) 摸不定(zhuó)D.遒(jìn) 折(cuō) 供(gěi) 而不舍(q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斑斓 入场券 一枕黄梁 刻尽职守B.慰籍 化妆品 天道筹勤 左右逢源C.伎俩 三部曲 世外桃源 随声附和D.缅怀 斑马线 大厅广众 险象迭生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李攀同学各门功课都好,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老师们对她顶礼膜拜,直夸她将来前途无量。B.济南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得其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C.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D.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举办“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使人们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了。B.是否拥有积极进取的热情,是一个人年轻的标志之一。C.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扩大少年儿童的基本文化素质和书写水平,市教育局组织了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D.法国皮诺先生近日表示,他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5.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刘备兴兵讨伐东吴发动夷陵之战,主要是为张飞报仇。B.《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表面冷酷,但骨子里是个多情而又善良的人。试卷第15页,总16页 C.《老人与海》着重表现了圣地亚哥无畏的勇气和硬汉的奋斗精神。D.《草房子》中杜小康原是油麻地首富之家的孩子,在家境败落、被迫辍学后,随父亲远走芦荡养鸭。放鸭失败后,他把五只很大的、颜色青青的双黄鸭蛋送给了桑桑。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②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③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历史散文,以精练的笔法和精当的剪裁塑造了曹刿极具军事指挥才能的统帅形象。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句话体现出乡人对权贵的嘲讽和消极态度。C.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鲁庄公的两次决策均遭到曹刿否定,一方面从侧面反映出鲁庄公在军事上的轻率,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的从善如流。D.文章以曹刿的活动为线索,详写论战,略写请见、参战等,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试卷第15页,总16页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仲淹好施予,置义庄里,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注】①戚同文:宋初著名学者、教育家。②置义庄里中:在乡族中设置义庄。③酋(qiú):长官、首领。(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一处)昼夜不息冬月惫甚(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位怎样的人?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诣红楼院寻广不遇留题李益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1)诗歌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楼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情感。(2)诗歌第二句中“倚”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试卷第15页,总16页 四、情景默写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2)关关雎鸠,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3)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4)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5)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7)杜甫《登楼》中表现对祖国山河热爱和对民族历史追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近年来,济南市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很多历史悠久的古迹被重新发掘出来。“蓬莱院”是隐藏在济南的老街巷“霞侣市”的一座传统道观,取“闹中求静”之意,面积虽小,却有悠久的历史。(1)在蓬莱院门口,有这样一幅对联:“德配天地,道贯_______________”。请你把它补充完整。(2)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历下亭、兴国禅寺、铁公祠、万竹园……很多历史古迹遍布全城,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蓬莱院是隐藏在闹市中的隐士,简单却不失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试卷第15页,总16页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与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本文有删改)(1)文章以____________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2)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魏晋时期:个性解放①唐朝前期:_______________②宋朝:_______________③明朝:_______________(3)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①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②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的画线词“绝不能”的表达效果。试卷第15页,总16页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鲜花课乔 叶①那天出差,在高铁站候车,闲着无事便看着来往的陌生人解闷。忽然,视线里出现一个中年男人,他站在安检区外,正被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包围着送行。告别即将结束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个小美女慌慌张张地跑过去,往他怀里塞了一大捧鲜花。是一束淡黄色的玫瑰,我目测了一下,足有四五十枝,每枝都用淡绿色的彩纸包着,极为悦目。花中还插着两枝大大的粉色百合,都是三头的。②于是,这个男人一手抱着玫瑰,一手拉着箱子,身上还背着一只包。他忙不迭地冲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进了安检区。③看着他在安检机的传送带旁手忙脚乱地挪动箱包和鲜花,我不由得笑起来。④鲜花,我也收到过这样的礼物。说实话,这样的礼物是一种漂亮的麻烦。第一次被送鲜花时,我也是两手满满的行李,却还是倍加珍惜地把花抱回了郑州。安检,上车放到行李架上,下车再从行李架上取下来……到家后,鲜花已不复娇艳,我恋恋不舍地端详再三,还是将其扔进了垃圾桶。我于是得出结论:鲜花这种东西,收到的时候心情是喜悦的,照相的时候抱着是娇美的,在房间里插着的时候是芬芳的,但在旅程中是令人狼狈的。⑤因此,当这个带着一股淡淡鲜花芬芳的男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怀着近乎看笑话的心情,观察他会如何处置怀里的鲜花。⑥只见他走到候车室的一端,站在那里,一脸的严肃。他踌躇了片刻,然后解开花束的包装纸。接下来,他开始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每人一枝,人人有份。⑦有老人谦让,说给年轻人吧;也有人谢绝,说手上的行李太多。他也不勉强。事实上,这件事虽然很温馨,但他看起来依然很严肃,一点儿都不热情,还有一些腼腆。不得不承认,这种腼腆在他脸上,显得很可爱。⑧人群中微微有了波澜,候车席里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注意到他。便有人凑了过来,其中有一对小情侣点名求那两枝百合,他自然是慷慨相赠。⑨快到我这里了。眼看他离我越来越近,我居然有些紧张,如同小孩子在等待将要分得的糖果。⑩终于啊终于,他送到了我这里。⑪谢谢。我接过来。⑫环顾四周,整个候车室,花香弥漫。⑬在我的意识深处,鲜花一直是虚妄的,甚至是所有礼物中最为虚妄的:开得再悦目,也会很快枯萎,然后被扔掉,结局颓然。如同太多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甚至如同人生。⑭而眼前的这个男人,他想到这些了吗?他一定想到了,而且一定比我想得更深。可是,你看他,他还是把手中的花朵,一枝一枝地送了出去,分享给这些陌生人。在明了虚妄之后,他还有分享的诚意和赠送的热情。而这些鲜花,也托了他的福,在成为垃圾之前,幸福地作为鲜花绽放到最后一刻。试卷第15页,总16页 ⑮所谓勇敢,不就是如此吗?即使再虚妄,也还要好好活着。所谓智慧,不就是如此吗?正因为虚妄,也才要好好活着。⑯——结果的虚妄一直就在那里,所以,就更不应该辜负过程的欢乐啊。⑰他给我上了经典的一课。(选自《读者》,有删改)(1)根据情节的发展,以及“我”的情感心态变化过程,填写下面表格的内容。情节“我”的情感心态变化过程男人挪动箱包和鲜花过安检不由得笑起来①________②________男人将花分送给候车的人们③________④________居然有些紧张(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a.第⑥段和第⑦段画线的“严肃”都写出了中年男人的神态,请写出你对这两处“严肃”不同的理解。b.联系上下文,分析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鲜花课”为题目有何好处。(4)本文第①②段的画线句和链接材料描写的都是送行的场面,都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各有什么作用?【链接材料】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我们之中有人强作笑颜,对旅行者点点头,打个哈哈,对方同样应一声,报之以点头和微笑。(选自比尔博姆《送行》)都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本文①②段画线句子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接材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 按要求作文请以“珍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试卷第15页,总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答案】B【考点】易误读常见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辨析能力。读准字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看是否违背拼音书写规则,比如“有a不放过,没a找o、e;i、u相连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等;②谨防误读形声字;③改正习惯性误读;④熟练掌握多音字。A.“载”应读zài;C.“炽“应读chì,“捉”应读zhuō;D.“劲“应读jìng,“挫”应读cuò,“给”应读ī。2.【答案】C【考点】字形【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准确书写、辨析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A项“梁“应写作“梁”,“刻“应写作“恪”;B项“籍“应写作“藉”,“筹“应写作“酬”;D项“厅“应写作”庭3.【答案】D【考点】成语的使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项,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现多含贬义)。此处表现老师对她的夸奖,不合语境。B项,各得其所,指每个人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在句中用错对象。C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句子用来形容起伏的群山,使用不当。试卷第15页,总16页 D项,见贤思齐,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使用正确。故选D。4.【答案】D【考点】病句辨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B.不合逻辑,两面对应了一面。可把“是否”去掉;C.搭配不当。“扩大”与“文化素质和书写水平”搭配不当。可把“扩大”改为“提高”。故选D。5.【答案】A【考点】名著综合【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主要是为张飞报仇”错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之一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二、文言文阅读【答案】(1)①目光短浅,②赐福、保佑,③倒下(2)①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要诚心对待。②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穷尽了。B【考点】曹刿论战(《左传》)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文言翻译课内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解析】试卷第15页,总16页 【参考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解答】(1)①句子译为:当权者目光短浅。鄙:目光短浅。②句子译为:神是不会保佑你的。福:赐福、保佑。③句子译为: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靡:倒下。(2)①狱:指诉讼事件。察:明察。情:诚心。②作:鼓起。再:第二次。竭:穷尽。(3)B项,“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方面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谋的人。【答案】(1)昼夜不息/冬月惫甚(2)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3)勤奋好学,孝敬长辈,节俭,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不怕吃苦。【考点】文言文人物形象文言翻译文言断句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参考译文】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没有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试卷第15页,总16页 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息。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肖像为他建立祠庙来祭祀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解答】(1)“昼夜不息”意思是“昼夜不停”,表意完整,故在“息”后停顿。故断句为:昼夜不息/冬月惫甚。(2)如,像;斋,斋戒;去,离开。(3)“依戚同文学……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体现出范仲淹勤奋好学,不怕吃苦;“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体现其孝敬长辈;“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体现其节俭;“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体现其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三、诗歌鉴赏【答案】(1)柿叶,秋霜,碧天,对秋景的喜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运用拟人手法,写了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考点】品味语言(炼字)把握主旨情感课外古诗词曲阅读诗歌意象分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细读全诗可知,前两句写景,第一句中有柿叶和秋霜,第二句中有碧天和红楼。一个“倚”字,表现了作者对秋景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第二句诗的意思是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把天空和红楼写得有情有意,一个“倚”字,运用拟人手法,既表现了天空的晴朗,也表现了红楼的高耸。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秋日景色的喜爱之情。四、情景默写【答案】(1)绿树村边合(2)在河之洲(3)仍怜故乡水(4)欲上青天览明月(5)只恐双溪舴艋舟(6)无案牍之劳形(7)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考点】陋室铭(刘禹锡)试卷第15页,总16页 关雎(《诗经》)渡荆门送别(李白)名篇名句默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绿树村边合(重点字:合)(2)在河之洲(重点字:洲)(3)仍怜故乡水(重点字:怜)(4)欲上青天览明月(重点字:览)(5)只恐双溪舴艋舟(重点字:舴、艋)(6)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7)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重点字:垒)五、综合性学习【答案】(1)古今(2)蓬莱院是生长在街巷中的仙人,平凡却独具魅力【考点】句式仿写对联【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对联的特点,以及题干中对蓬莱院的介绍“面积虽小,却有悠久的历史”,“天地”可对出“古今”。(2)观察被仿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蓬莱院的“闹中求静”的特点,据此可仿写为:蓬莱院是生长在街巷中的仙人,平凡却独具魅力。六、现代文阅读【答案】(1)时间(2)①色彩华丽、女子衣装开放,②纯朴淡雅,③华丽异常(3)①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②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具有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4)“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考点】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说明文)说明文语言说明顺序试卷第15页,总16页 说明方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文章中“春秋战国时期”“魏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唐代后期”“明代”“封建社会末期”这几个时间名词可知,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2)解答此题,可从文章中找到对应的时间段进行概括。根据“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简要概括作答即可。(3)①引用《晋记》是为了说明前面所述的“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世影响深远,突出魏晋时期追求“人格个性之美”。②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体现唐朝人“追随时尚的潮流”。(4)整体讲,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作具体的分析与说明。“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体现了黄色服饰在清朝所代表的社会地位。【答案】(1)①男人抱着鲜花从我身边走过,②想看他笑话,③觉得他很可爱,④男人(分花)快到我这里(2)a.第⑥段中的“严肃”指的是他拿着花踌躇不决,认真思考着该怎么处理。第⑦段中的“严肃”指的是他发花时每人一枝,人人有份,非常认真有诚意,也表现了他腼腆、不苟言笑。b.内容上:总结了“他”的行为给“我”的教益之深;突出文章主旨:要拥有对生活的热情,不要因为既定的结果,而忽略了享受过程的快乐。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3)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情节,是本文的叙写线索;题目新颖,有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形象地点出了鲜花的故事给“我”启示大(教益深)。(4)动作,神态,通过描写小美女“慌慌张张”“塞”鲜花的情景,表现送行者的尴尬,通过描写他“抱着”花,手忙脚乱的尴尬场面,为下文他将“抱着”的鲜花分享给人们这一情节作铺垫。,通过“强作笑颜”“点头”“微笑”,描写送行场面的尴尬与滑稽,表现人们渴望真实情感交流的愿望。【考点】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记叙文标题作用理解记叙文中词语含义或作用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梳理故事情节小说阅读试卷第15页,总16页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回答此类问题时,要对事件进行简要概括,并体会人物的情感,可关注涉及人物情感的关键词语。如第③段男人过安检时,“我不由得笑起来”;第⑤段男人抱着鲜花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怀着近乎看笑话的心情”;第⑦段男人给人们分花时,“这种腼腆在他脸上,显得很可爱”;第⑨段快到我这里时,“我居然有些紧张”。(2)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一方面要掌握词语的本义,另一方面要结合语境,体会在句子中的意思。第一个“严肃”位于第⑥段,表现出男人在认真思考着该怎么处理这些花;第二个“严肃”位于第⑦段,表现了男人发花时的认真,很有诚意,也可见他不苟言笑的性格。最后一段起的作用通常是点明或深化文章主题,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谨,回答此类问题时可围绕这个思路进行。“他给我上了经典的一课”,在内容上突出了“我”受益之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在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总结全文。(3)本文题目“鲜花课”,文章围绕“鲜花”叙述事件,“接收并分享鲜花”是中心情节,“鲜花”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课”与最后一段形成前后呼应,强调了这件事给“我”教益之深。从表达效果上看,题目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4)这两处都写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本文第①、②段中的画线句写了小美女慌慌张张送花的神态和动作,男子过安检手忙脚乱的动作,为下文将鲜花分享给别人这一情节作铺垫。链接材料也运用了神态(“强颜欢笑”)和动作描写,写了送行时有人敷衍的情景,当时场面的滑稽、尴尬,表现人们渴望真实情感交流的愿望。七、作文【答案】【范文】珍惜春风秋雨,花开花落,人们总是为那于不经意间消逝的美扼腕叹息,却不愿意为身边的美驻足赞叹,待其逝去,才幡然醒悟。于花如此,于人于事更是如此,不懂珍惜身边的点滴,直至失去,才倍觉惋惜,生活也因而显得被动。因此,把握生活,惟有学会珍惜,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亲情、友情、师生情、邻里情、同胞情……越是质朴的情感,越易为人所忽略。打从我们出生,便立刻为亲情所包围,在成长的历程中,家更像是我们躲避暴风骤雨永远的港湾,家以其广阔的胸怀包容我们,抚慰我们,给我们以无私的支持,这份情,怎么不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也日益增多,这是有那么一些人会与我们肩并肩手拉手一起走过坎坷道路,齐心协力克服众多困难,这便是朋友。当那悠扬悦耳的曲调在耳畔响起:怎能忘记旧日朋友……才忆起友情的珍贵,未免为时晚矣﹣﹣逝者难回。此外,校园中师生彼此一句简单的问候,小区内邻里间短暂的微笑示意,异国他乡同胞们亲切的点头致意……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透露出不易为人所重视的情意,待回首时才觉悟出其中的浓情。悲欢离合,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我们无从选择,也无从逃避,每一个过程都是对人生的洗礼,并将促使我们茁壮成长。今日的苦难往往喻示着明日的甘甜,黎明前的黑暗其实也是独具魅力,细细品味中,我们能体会到在阳光灿烂下无法发现的坚忍与磨难。由于痛苦,因而深刻,这才值得回味,忘记苦难,便无法理解幸福。其实每一种心情都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且无优劣之分。珍惜每一种心情,体会完整人生。试卷第15页,总16页 常遇到,刚学会蹒跚步行的孩童渴望着长大,韶华已去的长者渴望重拥青春,年逾古稀的老者渴望重回壮年。人总是这么不易满足,老者很难察觉数十载阅历的可贵,如同孩童永远无法体会到纯真年代的可贵。莫里老人曾说过:“我不会羡慕任何年龄阶段,因为我都拥有过。”这是多大的智慧,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年轻,那就肆意享受青春的张扬;暮年,那就坦然接受成熟后的睿智。每一段时光有每一段时光的精彩,不宜颠倒也无法颠倒。认真过好每一天,珍惜上苍赋予我们的每一刻,便能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切。潮起潮落,大海瞬息万变,无法掌握,犹如人生。让我们掌起生活之舟的舵吧,学会珍惜,学会把握,活出今天的精彩!【考点】全命题作文【解析】【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珍惜,是“珍重爱惜”的意思,关键是要选出适合自己的对象来写,这样才能拓展思路。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值得珍惜的对象,除了父母,很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主角,比如老师、好朋友、同学等。当然,珍惜的对象还可以是事物、情感等。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记叙散文、议论文。【构思选材】(1)从实或虚的对象进行选材。值得大家珍惜的对象有许多,如果从“实(具体)”的对象来写,可以写: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植物,珍惜亲人、朋友……;如果从“虚(抽象)”的对象来写,可以写:珍惜时间,珍惜今天,珍惜过去的每一天,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个性,珍惜自己的思想等等。(2)从正面或反面进行选材。正面的对象,也就是通常值得大家肯定、赞赏、能够给人以美好情感的对象,如:珍惜美好青春,珍惜自己的职责,珍惜自己的权利,珍惜浓浓的亲情,珍惜真挚的友情,珍惜难得的机会,珍惜宝贵的绿色等等。反面的对象,也就是人们的饿否定、批判、没有好感甚至深恶痛绝的对象,如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痛苦,珍惜短暂的生命,珍惜对手等等。【写法指导】如果写作记叙文,在写作时必须做到选点要小,开掘要深。在写法上,注重对人物的心理细节描写,以此扣题。如果写作议论文,要充分利用常见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应注意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可以采用并列式、对照式等结构安排议论文的结构和层次。【误区点拨】如果写作议论文,切忌文体特征不鲜明。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夹杂在一起,议论文的特色不够突出。另外,列举几个事例,对事例既不加分析也不加以总结,而是干巴巴地堆砌在那里,需要阅读者自己去分析,或者分析的时候泛泛而谈,毫无论证力度。【解答】【范文】珍惜春风秋雨,花开花落,人们总是为那于不经意间消逝的美扼腕叹息,却不愿意为身边的美驻足赞叹,待其逝去,才幡然醒悟。于花如此,于人于事更是如此,不懂珍惜身边的点滴,直至失去,才倍觉惋惜,生活也因而显得被动。因此,把握生活,惟有学会珍惜,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亲情、友情、师生情、邻里情、同胞情……越是质朴的情感,越易为人所忽略。打从我们出生,便立刻为亲情所包围,在成长的历程中,家更像是我们躲避暴风骤雨永远的港湾,家以其广阔的胸怀包容我们,抚慰我们,给我们以无私的支持,这份情,怎么不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也日益增多,这是有那么一些人会与我们肩并肩手拉手一起走过坎坷道路,齐心协力克服众多困难,这便是朋友。当那悠扬悦耳的曲调在耳畔响起:怎能忘记旧日朋友……才忆起友情的珍贵,未免为时晚矣﹣﹣逝者难回。试卷第15页,总16页 此外,校园中师生彼此一句简单的问候,小区内邻里间短暂的微笑示意,异国他乡同胞们亲切的点头致意……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透露出不易为人所重视的情意,待回首时才觉悟出其中的浓情。悲欢离合,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我们无从选择,也无从逃避,每一个过程都是对人生的洗礼,并将促使我们茁壮成长。今日的苦难往往喻示着明日的甘甜,黎明前的黑暗其实也是独具魅力,细细品味中,我们能体会到在阳光灿烂下无法发现的坚忍与磨难。由于痛苦,因而深刻,这才值得回味,忘记苦难,便无法理解幸福。其实每一种心情都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且无优劣之分。珍惜每一种心情,体会完整人生。常遇到,刚学会蹒跚步行的孩童渴望着长大,韶华已去的长者渴望重拥青春,年逾古稀的老者渴望重回壮年。人总是这么不易满足,老者很难察觉数十载阅历的可贵,如同孩童永远无法体会到纯真年代的可贵。莫里老人曾说过:“我不会羡慕任何年龄阶段,因为我都拥有过。”这是多大的智慧,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年轻,那就肆意享受青春的张扬;暮年,那就坦然接受成熟后的睿智。每一段时光有每一段时光的精彩,不宜颠倒也无法颠倒。认真过好每一天,珍惜上苍赋予我们的每一刻,便能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切。潮起潮落,大海瞬息万变,无法掌握,犹如人生。让我们掌起生活之舟的舵吧,学会珍惜,学会把握,活出今天的精彩!试卷第15页,总16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届中考数学三模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届中考化学二模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届中考化学三模试题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2-02-24 15:31:06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12.55 KB
文章作者:151****0095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