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及模拟题专题汇编22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和艺术成就(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2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和艺术成就第Ⅰ部分2021年高考真题1.(2021·全国乙卷·35)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答案】D【解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正值美苏冷战开始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纽约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目的是“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来抨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集权”、“专制”,借此渗透其冷战思维,故选D项;题干仅提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纽约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并没有说到其结果如何,排除A项;纽约画派的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所以没法说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排除B项;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纽约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目的是“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而不是扩大其影响力,排除C项。2.(2021·山东高考选考·14)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答案】D【解析】“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说明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则看到了科技发展对生活的消极影响,故选D项;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是在说电视的积极意义,但是题干中还有对电视对人们生活的消极影响的表述,因而表述并不全面,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双重影响,但并没有具体提到其对凝聚家庭关系的意义,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关于战争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第Ⅱ部分2021年各地模拟试题一、选择题-26- 1.(2021·山东青岛高三自主检测·15)小说《兔子,跑吧》(1960年出版)细腻刻画了一个美国青年的一生和他在平庸生活中所经历的磨难。主人公“兔子”如同作者的影子,见证了一个陌生的,甚至敌对的世界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人的命运。该作品(  )A.源于美国经济衰退对社会的冲击B.折射出冷战下美国人的生存状态C.表明美国社会充满信仰危机D.是浪漫主义流派发展的结果【答案】B【解析】据材料“(1960年)……敌对的世界”可知主人公生活在冷战时期,折射出冷战下美国人的生存状态,故选B项;冷战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排除A项;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但是高于现实,不能代表美国社会现实状况,排除C项;该作品是现代主义流派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2.(2021·江西景德镇三模·35)尼日利亚作家奥克瑞凭借小说《饥饿的路》获布克奖。《饥饿的路》以一个虚构的非洲现代城市贫民窟为背景,以神奇、魔幻创作手法,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民族的历史文明、家国的命运浮沉紧紧相连,在非洲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与此艺术手法相似的文学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百年孤独》【答案】D【解析】据材料“以神奇、魔幻创作手法,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民族的历史文明、家国的命运浮沉紧紧相连”,可知《饥饿的路》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百年孤独》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故选D项;《巴黎圣母院》为浪漫主义文学,排除A项;《人间喜剧》为现实主义文学,排除B项;《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排除C项。3.(2021·河北保定二模·15)从剧本的整体构思看,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传统的戏剧模式。剧中主要角色始终没有出场,5个登台的人物,行为荒唐可笑,记忆模糊不清。该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该类作品(  )A.表现了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迷惘B.融合了拉美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C.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被抛弃的抗议D.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作为主旋律【答案】A【解析】材料是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以荒诞的主体和手法,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的情绪,故选A项;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是融合了拉美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排除B项;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排除C项;“解冻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一个文学流派它的特点是突破了斯大林时期那种只描写工业成就、歌颂英雄人物的固有模式,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作为小说的主旋律,排除D项。4.(2021·山西晋中三模·33)韦勒克形容早期浪漫主义时说:“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而在法国大革命后,德国作家席勒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这一变化说明(  )A.革命成为浪漫主义的主要题材B.浪漫主义推动启蒙运动的开展C.浪漫主义作品深刻的现实反思D.浪漫主义不再强调去抒发情感【答案】C【解析】据材料“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可知早期浪漫主义强调以英雄主义和自然主义抒发强烈的情感,而大革命后的浪漫主义则更多通过现实的反思抒发情感,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浪漫主义的风格,并没有涉及题材,排除A项;启蒙运动的开展推动了浪漫主义的产生,排除B项;浪漫主义的重要特质就是强调情感的抒发,排除D项。-26- 5.(2021·四川内江三模·34)下图是西方绘画中的母亲形象之一,画家离家在外,凭着对母亲的记忆,把母亲描绘在绿色的色调中,充满了对母亲深深地思念。他给弟弟的信中说:“我原打算用灰色调来画,但若不将色彩表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传递某些想法。”这一作品(  )梵高的《母亲》A.追求色彩在情感表达中的效果B.强调了人文主义思想绘画内质C.反映了画家内心浪漫主义情怀D.体现了行动绘画不受制约画风【答案】A【解析】据材料“把母亲描绘在绿色的色调中,充满了对母亲深深地思念”和“我原打算用灰色调来画,但若不将色彩表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传递某些想法”,可知作者通过绿色抒发情怀,借助色彩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故选A项;材料强调色彩在情感表达中的效果,与“人文主义思想”无关,排除B项;据材料和画像可知,这一作品不符合浪漫主义的特征,排除C项;“把母亲描绘在绿色的色调中,充满了对母亲深深地思念”属于印象画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而行动绘画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在纽约,50年代风靡美国画坛出现并波及欧洲,排除D项。6.(2021·湖北武汉高中毕业班4月质量检测·16)1922年,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乔伊斯出版了《尤利西斯》一书,写的是一个普通人生中普通的一天。他抛弃了传统的语法,将外来词汇、双关语、少量知识和记忆碎片糅合于令人困惑的混乱的叙述中。这种叙述方式(  )A.表达了精神困惑B.批判了社会罪恶C.抒发了浪漫情怀D.痛斥了种族歧视【答案】A【解析】“他抛弃了传统的语法,将外来词汇、双关语、少量知识和记忆碎片糅合于令人困惑的混乱的叙述中”,体现了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反映了现代主义特征,表达出了精神困惑,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现代主义特征,表达出了精神困惑,批判了社会罪恶的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B项;抒发了浪漫情怀的是浪漫主义,材料反映了现代主义特征,表达出了精神困惑,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种族歧视的内容,材料反映了现代主义特征,表达出了精神困惑,排除D项。7.(2021·江西鹰潭二模·35)该派在哲学上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在政治上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在生活上受纵欲主义的影响,而在文学上则深受自然主义和自发主义的影响,有阿仑·金斯堡为代表的垮掉派诗人,代表作是《呼号及其他》。该派(  )A.主要采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手法B.突出强调理性C.以非理性的原则反叛旧的文学传统D.语言华丽典雅【答案】C-26- 【解析】据材料“在政治上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在生活上受纵欲主义的影响”可知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描述,突出的是反传统、反理性的特征,以非理性的原则反叛旧的文学传统,故选C项;材料描述的是现代主义,并不是现实主义,排除A项;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排除B项;古典主义语言华丽典雅,排除D项。8.(2021·广西高三毕业班4月高考模拟联考·33)《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争论。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对话,隐晦地表述了严肃的苦恼,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是荒诞不经的”观点。该作品强调(  )A.揭露社会问题B.反帝反殖精神C.集中表现自我D.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答案】C【解析】据材料“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之间的无聊对话”可知,《秃头歌女》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等特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选C项;据所学揭露社会问题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A项;据所学反帝反殖精神属于20世纪亚非拉地区文学的特征,排除B项;据所学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D项。9.(2021·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15)欧美某一时期的文化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它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与这一特征相符合的文学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哈姆雷特》【答案】A【解析】据材料“它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可知,这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故选A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排除B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排除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排除D项。10.(2021·天津和平区一模·14)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答案】D【解析】“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从材料的时间看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引发作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体现了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故选D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与对自然风光热爱之间没有关联,排除A项;材料强调作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体现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没有涉及对政治现状的不满,排除B项;材料强调作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体现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没有涉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排除C项。11.(2021·贵州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35)伊拉克文学家福阿德·提克里利在其代表作《遥远的归途》中,通过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人与自我之间关系”来表达对伊拉克人民复杂生存状态的理解和关怀。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  )A.《哈姆雷特》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答案】D【解析】据材料“表达对伊拉克人民复杂生存状态的理解和关怀”,《遥远的归途》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选D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A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B项;《人间喜剧》-26- 是现实主义文学,排除C项。12.(2021·安徽马鞍山二模·35)欧洲某一时期的哲学家强调非理性层面的存在,认为科学清除了宗教存在的理由,也消除了人对世界的恐惧和崇敬,不认同国家可以通过人为订立的契约建立起来。与这一思想相契合的文学作品是(  )A.《十日谈》B.《西风颂》C.《玩偶之家》D.《老人与海》【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强调非理性”、“不认同国家可以通过人为订立的契约建立起来”可知,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是在对启蒙运动的理性进行反思,这种思想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表现为浪漫主义文学,结合所学可知雪莱的《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选B项;《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反映的是人文主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玩偶之家》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老人与海》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D项。13.(2021·广东汕头二模·14)1834年,法国一部文学作品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来自外省的本分子弟,在目睹了当时巴黎的社会真相后,终于决定抛弃自己的良心,循用金钱逻辑与巴黎——这个“世纪怪物”——来斗一斗。由此可推知,该文学作品(  )A.重视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B.表达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C.鼓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D.强调揭露现实社会的罪恶【答案】D【解析】“目睹了当时巴黎的社会真相”、“循用金钱逻辑”说明19世纪前期的法国存在着严重的拜金主义风气,这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揭露和讽刺,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故选D项;1834年的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不再是封建社会,排除A项;题干中是对现实的金钱至上的不满和讽刺,不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排除B项;1834年资产阶级的统治还处于上升时期,题干也没有体现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C项。14.(2021·浙江衢丽湖三地市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24)兴起于十九世纪的某种风格的文学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如《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等。该风格的文学发源于(  )A.意大利B.英国C.法国D.俄国【答案】C【解析】“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都属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故选C项;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而不是意大利,排除A项;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而不是英国,排除B项;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而不是俄国,排除D项。15.(2021·广东江门一模·16)出生于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机器不能生长,器官却可以生长。他鼓励诗人赋予世界以生命和精神,用爱慕的同情心来看待世界。下列作品中符合其思想观点的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等待戈多》C.《安娜·卡列尼娜》D.《人间喜剧》【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定时空:18世纪,材料主旨为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谢林鼓励诗人赋予世界以生命和精神,可以判定这是浪漫主义文学,《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作品,故选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派代表,排除B项;《安娜·卡列尼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人间喜剧》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D项。16.(2021·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16)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野兽派绘画,出现了马蒂斯-26- 等几位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主张用更加平面化的构图、暗面与亮面的强烈对比以及纯粹的写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作品色彩强烈,力量粗扩,情感奔涌,故而得名“野兽派”。这反映了(  )A.时代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B.城市化引起现代人心灵荒芜C.两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创伤D.法西斯势力正威胁人类安全【答案】A【解析】野兽派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绘画风格,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各种新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人类生活发生极大变化,人们需要从精神上寻找一种宣泄的途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因此野兽派应运而生,故选A项;城市化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了,不符合材料中“20世纪初期”这一时间背景,且“心灵荒芜”带来的应是情感的空虚,作品色彩应是灰暗的,排除B项;C选项强调的是一种负面影响,且时间与材料“20世纪初期”不符,排除C项;法西斯势力威胁人类安全主要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结束,与野兽画派流行时间不符,排除D项。17.(2021·四川泸州二模·34)1844年海涅在《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通过梦境幻想童话和传说,描绘了德国的落后面貌。把腐朽分裂的德意志36个诸侯国比作奇臭无比的36个卷坑,认为德国已病入膏肓,呼吁人民从睡梦中振奋起来,在地球上建立自由平等的“天国”。该作品(  )A.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B.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的腐朽C.促成了德意志帝国走向统一D.有利于人民革命精神的唤醒【答案】D【解析】据材料“呼吁人民从睡梦中振奋起来”可知该作品可能唤醒人民,即有利于人民革命精神的唤醒,故选D项;据所学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浪漫主义代表作,排除A项;据材料“把腐朽分裂的德意志36个诸侯国比作奇臭无比的36个卷坑”可知该作品批判的是分裂的德意志而非资本主义,排除B项;据所学促成了德意志帝国走向统一的是三次王朝战争,排除C项。18.(2021·福建龙岩一模·14)19世纪俄国自然派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通过介绍被买卖的死农奴和即将步入死者名单的底层人民,展现了俄国农奴艰难的生活现状。由此可见,19世纪俄罗斯“自然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关注社会现实和普通人B.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C.主张“回归自然”反思理性D.注重表现主观情感和理想【答案】A【解析】据材料“展现了俄国农奴艰难的生活现状”并结合所学可知,自然派文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注重对社会现实和普通人的关注,故选A项;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征,排除B项;主张“回归自然”反思理性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排除C项;注重表现主观情感和理想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排除D项。19.(2021·贵州贵阳一模·35)19世纪,波兰音乐家肖邦创作的波洛涅兹舞曲源自贵族沙龙中的伴舞音乐,他继承了原有舞曲的节奏,克服追求华丽、缺乏深度的沙龙趣味,赋予了作品悲壮宏伟、刚劲有力的音乐气质,抒发对祖国、对人民最真华的情感。这反映了肖邦(  )A.追求个性化艺术风格B.对腐朽封建贵族文化的抵制C.擅长创作室内乐作品D.在音乐创作中凸显民族意识【答案】D【解析】据材料“赋予了作品悲壮宏伟、刚劲有力的音乐气质,抒发对祖国、对人民最真华的情感”,可知肖邦音乐富含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强调对国家、人民的情感,故选D项;材料强调爱国主义,并不是个性化,排除A项;肖邦作品继承了贵族文化中的优点,排除B项;-26- 材料强调肖邦作品风格,并不是演奏场所,无法得知是否为室内乐,排除C项。20.(2021·贵族盘州一模·34)某一文学流派描绘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  )A.《人间喜剧》B.《巴黎圣母院》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答案】B【解析】据材料“侠骨柔肠的硬汉……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可推知这一文学流派强调情感,追寻理想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流派,故选B项;《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排除A项;《战争与和平》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排除C项;《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排除D项。21.(2021·海南海口三模·20)图1是俄国画家列宾于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这幅作品体现了(  )图1A.浪漫主义艺术追求B.环境保护的紧迫性C.现实主义艺术风格D.自我麻痹消极情绪【答案】C【解析】据图示内容可知,这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深刻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同情,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故选C项;浪漫主义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排除A项;图画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与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无关,排除B项;这幅作品体现了纤夫的苦难和悲凉,没有自我麻痹消极情绪,排除D项。22.(2021·陕西榆林四模·34)《二重奏》是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的作品(如下图)这幅画描绘的是音乐家表演二重奏的场景,作者将人物几何化为各种方形、圆柱体、圆锥体等,并用平面的色彩分割来表现这一场面。由此可见,该作品(  )-26- A.突出了作者对绘画的瞬间感受B.体现了浪漫主义美术的魅力C.注重对社会生活的描述与再现D.彰显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特征【答案】D【解析】将人物几何化为各种方形、圆柱体、圆锥体等,并且用平面的色彩进行分割,符合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征,故选D项;作者对绘画的瞬间感受是印象画派,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排除A项;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情感,注重色彩的运用,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刻画,排除B项;注重对社会生活的描述与再现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征,排除C项。23.(2021·四川广元三模·33)英国画家威廉·特纳(1775—1851)的画作沐浴着光线,闪耀着美丽,壮丽炫目,其最佳之作《暴风雪中的汽船》能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最浪漫、最崇高的壮丽和宏伟。下列作品与其风格相符的是(  )【答案】B【解析】据材料“最浪漫、最崇高的壮丽和宏伟”可知其风格是浪漫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德拉克罗瓦《向前冲锋的阿拉伯士兵》是浪漫主义,故选B项;达·芬奇《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还未出现浪漫主义,排除A项;米勒《拾穗者》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莫奈《圣拉扎尔火车站》是印象画派作品,排除D项。24.(2021·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3)图5为米勒的画作《拾穗者》。该画作(  )图5A.创作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B.展现了劳动者吃苦耐劳精神C.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D.表达了世人对乡村生活向往-26- 【答案】B【解析】米勒的拾穗者是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画作,展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体现了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故选B项;米勒的拾穗者创作于1857年,1857年处于法国第二帝国时期,排除A项;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的是印象派,拾穗者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C项;拾穗者着重体现农民生活的不易与吃苦耐劳,无法体现世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排除D项。25.(2021·福建龙岩三模·16)图1所是为欧洲某绘画大师著名画作《三个乐师》。符合该画所属流派特征的是(  )图1A.注重画家内心“自我感受”B.体现严整典雅的艺术追求C.突出直觉和想象的作用D.强调客观再现社会面貌【答案】A【解析】观察图片可知,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和扭曲的人物形象,属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故选A项;严整典雅的艺术追求属于新古典主义艺术流派,排除B项;直觉和想象属于浪漫主义艺术流派,排除C项;客观再现社会面貌属于现实主义艺术流派,排除D项。26.(2021·辽宁沈阳三模·14)莫奈在创作名画《睡莲》时仿佛并不是一个观察者和描摹者,而是体验着自然界丰富的光,进而用心而非眼去描摹自然世界。与这种创作精神相似的是(  )A.《山径春行图》B.《女史箴图》C.《清明上河图》D.《五子夺莲》【答案】A【解析】据材料“进而用心而非眼去描摹自然世界”可知,这一创作精神与东方的山水写意创作精神极为相似,体现山水写意的为《山径春行图》,故选A项;《女史箴图》,描绘了上层妇女梳妆装扮等日常生活,具有写实色彩,排除B项;《清明上河图》是对汴梁场景的写实描绘,排除C项;《五子夺莲》是民间风俗画,不具有写意特征,排除D项。27.(2021·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1月联考·34)1849年11月,库尔贝在路途中看到两个在路旁打石头的工人,后来他邀请两位贫民到自己的画室里当模特,并以此创作了《打石工》。但是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杰作却在1855年巴黎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因将目光聚焦底层民众而遭官方主办者的否定而落选。这主要是因为该作品(  )-26- A.不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B.如实地描绘了当时社会客观现实C.颠覆了古典和浪漫主义画派D.在客观上暴露了当时的社会弊端【答案】D【解析】据材料“因将目光聚焦底层民众而遭官方主办者的否定而落选”可知该作品的创作角度与官方主办者发生了矛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故选D项;据材料“因将目光聚焦底层民众”可知不是绘画审美的问题,是绘画的主题不被接受,且官方主办者不能代表社会主流审美,排除A项;据所学绘画作品属于艺术作品,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在里面,不能如实描绘现实,排除B项;据所学现实主义画派与浪漫主义画派有继承关系,不是颠覆,排除C项。28.(2021·四川泸州三模·34)西方近代某绘画流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将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以下作品符合这一审美的是(  )A.《日出·印象》B.《拾穗者》C.《自由引导人民》D.《蒙娜丽莎的微笑》【答案】A【解析】据材料“纯粹的视觉感受、自然的霎那景象、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结合所学可知,印象派的特点为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中莫奈的《日出·印象》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故选A项;依所学,米勒的《拾穗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B项;德拉克拉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作品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排除D项。29.(2021·四川雅安三模·33)图5是法国画家华托在1717年所画的《舟发西苔岛》,他用单色山水作为画的背景,这正是中国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一画作(  )图5A.反映了当时绘画流派众多B.是西方绘画主流形式C.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D.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答案】D【解析】据材料“他用单色山水作为画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画将美好表面的追去与内在的人性本身的追求统一起来,并不是单纯的讨好上层人士单纯技巧性、华而不实的,故选D项;材料只提到一幅画,并不能说明流派众多,排除A项;当时绘画的主流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西方与中国绘画中的相同点,并不能说明中西文化融合交流,排除C项。30.(2021·四川宜宾三模·34)图6为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1830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画面中,自由女神半裸上身在废墟中前行,头戴象征自由和解放的红色弗里吉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举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该作品(  )-26- 图6A.以写实手法抨击现实政治B.突出对光与色效果的追求C.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憧憬D.带有强烈的悲伤压抑情调【答案】C【解析】据上图和材料“头戴象征自由和解放的红色弗里吉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举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可知该图为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自由引导人民》,表达了对革命的热情和未来的追求,故选C项;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以写实手法抨击现实政治,排除A项;印象派突出对光与色的追求,排除B项;现代主义作品带有强烈的悲伤压抑情调,排除D项。31.(2021·西南三省三校“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35)近代欧洲某一时期社会流行“中国风”,仰慕中国文明。当时,欧洲的画家绘有两幅画作(如图6),题名为“中国皇帝春耕”(左图)和“中国皇后采桑”(下图)这两幅画的艺术风格是(  )图6A.表现理性、明晰、均衡的新古典主义B.捕捉光影与色彩变幻瞬间的印象主义C.线条简单、用色明亮、突出的野兽派D.充满奇幻、诡异、梦境的超现实主义【答案】A【解析】新古典主义注重古典艺术的完整、雕刻版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与图中的绘画风格相符,故选A项;印象派是20世纪出现的,排除B项;野兽派是20世纪出现的,排除C项;超现实主义也出现于20世纪,排除D项。32.(2021·江西南昌二模·35)温斯洛·霍默是19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美国画家,他开创一种美国特色鲜明、既现代又古朴的画风。下图是他的代表作《Mend-ingthenets(修补鱼网)》。这幅作品的风格是(  )-26- 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答案】A【解析】“修补鱼网”呈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再据材料“19世纪下半叶”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可知,其风格为现实主义,故选A项;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浪漫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排除C项;印象主义虽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但其特点是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33.(2021·湖南衡阳一模·16)美国音乐学者泰德·利比在评价某部音乐作品时说:“这首曲子把18世纪交响曲的理想带入其理论的最高境界,与其说是革命之作,不如说是传统之登峰造极。”以下作品与之风格接近的是(  )A.《老人与海》B.《自由引导人民》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天鹅湖》【答案】B【解析】“这首曲子把18世纪交响曲……”,18—19世纪是欧洲音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阶段,《自由引导人民》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故选B项;《老人与海》是现实主义,排除A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排除C项;《天鹅湖》是民族乐派代表作,排除D项。34.(2021·新疆乌鲁木齐二模·35)《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诞生。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在色彩运用上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对这种创作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A.追求深入挖掘人类感情世界B.注重表达心灵的迷惘痛苦C.强调描绘的准确性和客观性D.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B【解析】据材料“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在色彩运用上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可知属于毕加索的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现代主义美术注重表达心灵的迷惘痛苦,故选B项;浪漫主义追求深入挖掘人类感情世界,排除A项;现实主义强调描绘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排除C项;超现实主义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排除D项。35.(2021·湖南长郡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16)图5为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控诉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滥杀无辜的血腥暴行。该作品体现了(  ) -26- 图5《格尔尼卡》A.中西之间绘画风格的相互交融B.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答案】C【解析】该作品夸张、抽象的艺术手法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又揭示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具有一定的历史史料价值,故选C项;《格尔尼卡》属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作品,并未吸收中国画的成分,排除A项;该作品控诉得是德国法西斯的暴行,而非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排除B项;该作品具有夸张、抽象、变形的特点,并不符合现实主义写实的艺术手法,排除D项。36.(2021·天津南开区一模·13)下图为梵高于1889年创作的绘画作品《星月夜》,对其所属流派风格描述最准确的是(  )A.突出理性,画面和谐B.抒发个性,色彩明快C.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生活D.反传统反理性表现抽象【答案】B【解析】梵高《星月夜》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是抒发个性,色彩明快,故选B项;突出理性,画面和谐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风格,排除A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生活是现实主义画派,排除C项;反传统反理性表现抽象是现代主义画派,排除D项。37.(2021·湖南常德一模·16)图3是西班牙画家达利1931年创作的一幅画,向人展示的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静,没有人影,也没有鸟兽。在一片荒凉的旷野上,只有几个软绵绵的钟表,或挂在枯枝上,或摆在桌台上,或搁在一个不明物上。该作品(  )-26- 图3《永恒的回忆》A.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B.强调捕捉光色的“瞬间印象”C.借夸张手法表达对理性王国失望D.揭示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答案】D【解析】由“死一般的沉静”、“没有人影,也没有鸟兽”、“只有几个软绵绵的钟表,或挂在枯枝上,或摆在桌台上,或搁在一个不明物上”可知,这幅绘画作品具有反传统、非理性的色彩,属于现代主义绘画,这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体现,故选D项;由“软绵绵的钟表”可知这不是现实主义的风格,排除A项;这幅画是现代主义风格,不属于印象派绘画,排除B项;借夸张手法表达对理性王国失望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风格,不符合题干“1931年”这一时间,排除C项。38.(2021·浙江宁波“十校”高三3月联考·19)有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的最大特点是不妥协,这和法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法国人喜欢设定目标,为追求目标而决不妥协,每一个人、每一个派别都坚信自己完全正确,不能容忍其他意见,革命派这样,反革命派也是这样,因此妥协就不可能”。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法国大革命“不妥协”的是(  )A.《堂吉诃德》B.《自由引导人民》C.《高老头》D.《巴黎圣母院》【答案】B【解析】《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以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为背景而创作的油画,表现出了革命者高涨的革命热情和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与法国大革命“不妥协”相符合,故选B项;《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作品,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们的金钱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作品刻画了中世纪的法国人民与教会、宫廷斗争的社会情况,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39.(2021·河南六市一模·35)下图为罗丹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他低头沉思,在为人类一切烦恼冥想。这一作品(  )A.强调素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B.具有现实主义风格-26- C.体现了工业化时期绘画艺术D.强烈主张个性抒发【答案】B【解析】由“强有力的劳动男子,他低头沉思”可知这幅雕塑手法是写实的,是在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劳动者,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故选B项;《思想者》是一幅雕塑,不是素描作品,排除A项;《思想者》是一幅青铜雕塑,不是绘画作品,排除C项;《思想者》是一幅写实手法的雕塑作品,所以不主张个性抒发,排除D项。40.(2021·江苏苏锡常镇一模·13)19世纪人们普遍对物体色彩有了新的认识:同一光源,在清晨和傍晚不同的时间,也会在物体上产生不同的色彩影响,光和大气随时都在流动、变化。图4作品中符合这一“新的认识”的是(  )【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该画派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关系,符合19世纪印象派的特点,第三幅作品是印象派代表作《日出.印象》,故选C项;第一幅图为新古典主义作品《马拉之死》,排除A项;第二幅图为浪漫主义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排除B项;第4幅图为现代主义立体派代表作《格尔尼卡》,排除D项。41.(2021·广东广州一模·15)20世纪初,西方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下图是该艺术流派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A.表现了空虚反叛的精神B.丰富了理性主义的内涵C.抒发了浪漫诗意的情怀D.注重了画面的严整和谐【答案】A【解析】据“20世纪初”及作品名称《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可知,该作品渺视传统、无视约束,反传统反理性,是西方现代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的真实写照,故选A项;现代主义画派反对理性主义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排除B项;浪漫主义绘画风格抒发浪漫诗意的情怀,排除C项;现代主义画派的画面不注重严重和谐,排除D项。42.(2021·湖北九师联盟高三2月新高考联考·16)霍安·米罗(1893年~1983年)是西班牙著名画家。其绘画作品十分重视色彩、线条、结构等视觉因素,形式完美。在他早期作品中直接以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作为想象来源,如下图《耕过的农田》。米罗代表的艺术流派(  )-26- 《耕过的农田》A.抒发了作者的浪漫情怀B.强调作品的现实主义原则C.注重了色彩变化的效果D.表达了自我梦幻般的想象【答案】D【解析】据材料“1893年~1983年”“他早期作品中直接以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作为想象来源”可知,霍安·米罗是20世纪的画家,他的作品多以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作为基础想象出来的,结合观察其作品《耕过的田》,画面上景物不规则的排列,且物体被分割成小块,属于现代主义绘画流派,重视表达自我,故选D项;抒发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强调作品的现实主义原则是现实主义绘画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注重色彩变化的效果属于印象画派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43.(2021·江西吉安高三上学期期末·22)下图为1855年法国画家米勒完成的作品《嫁接树木的农夫》,画面中农夫、妻子与婴儿的人物关系、色彩关系、油画技法,都显得自然质朴,平实亲切,传达出一种亲和的家庭气氛。该作品(  )A.注重表现人的精神寄托B.表达了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感C.突出画面的严整与和谐D.体现了画家创作的独特个性【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嫁接树木的农夫》中,农夫、妻子与婴儿的人物关系、色彩关系、油画技法都自然质朴,平时亲近,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故选B项;《嫁接树木的农夫》刻画的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而非表现人的精神寄托,排除A项;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而材料画作体现现实主义风格,排除C项;材料画作属于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注重刻画社会现实而非展现画家个性,排除D项。44.(2021·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4)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绘画巨匠高更的代表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是对他一生怪诞离奇,热衷于自然,却又漂泊流离的典型反映。他的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由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绘画巨匠、“热衷于自然,却又漂泊流离”可知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出现了远离政治世俗,醉心于描绘大自然的印象画派,-26- 故选C项;浪漫主义强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兴起于18世纪,排除A项;现实主义强调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排除B项;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盛行于一战后,排除D项。45.(2021·安徽合肥一模·24)《梅杜萨之筏》是法国画家籍里柯1819年创作的油画,以真实的海难事件为题材,反映由于法国政府的过失,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画家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他们正在把最健壮的一个人推到高处去挥舞衣衫。该作品(  )A.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B.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事物的“瞬间印象”C.流露出愤怒、绝望、悲观的复杂心理D.反映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答案】D【解析】《梅杜萨之筏》属于浪漫主义绘画,“由于法国政府的过失,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弱点,从而使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引喻,即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故选D项;《梅杜萨之筏》属于浪漫主义绘画,而非批判现实主义绘画,排除A项;《梅杜萨之筏》属于浪漫主义绘画,而非印象派绘画,排除B项;遇难者们虽备受煎熬,但仍“把最健壮的一个人推到高处去挥舞衣衫”,表达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而非绝望的心理,排除C项。46.(2021·湖南新高考适应性测试·16)法国画家库尔贝(1819~1877年)曾说:“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眼睛应该盯着现时,他应该用眼睛来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下列与库尔贝观点相近的是(  )A.画家应注重表现而不是再现B.文学应表达幻想和渴望C.作家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工作D.音乐的真谛是抒发感情【答案】C【解析】据材料“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眼睛应该盯着现时,他应该用眼睛来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强调了画家要关注现世,理性分析,再现真实,故选C项;据材料“为了画出真实”可知强调对事物的再现,排除A项;材料中的要求是针对画家的艺术创作,而非文学或音乐,排除B.D项。47.(2021·安徽淮北一模·24)图2为梵高的绘画作品《星月夜》,对其所属流派风格描述最准确的是(  )-26- 图2A.采用变形和抽象表现手法B.特别强调画面的整体统一C.用主观感受塑造客观现象D.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答案】C【解析】该作品体现了印象主义的特点运用光线和色彩强调“主观感受”,故选C项;采用变形和抽象表现手法是现代主义美术特点,排除A项;强调画面的整体统一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是现实主义美术特点,排除D项。48.(2021·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押题卷·34)19世纪的欧洲音乐呈多元而丰富的发展态势。出现图中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各国(  )A.各异的文化传统B.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C.意识形态的差异D.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答案】D【解析】19世纪,音乐呈现很强的民族性趋势,因为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西欧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所以音乐上多是浪漫主义,北欧和东欧处于争取民族独立的阶段,音乐的主题多是民族主义,故选D项;文化传统各异属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一部分,排除A项;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属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一部分,排除B项;19世纪,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出现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没有明显差异,排除C项。49.(2021·河北唐山一模·15)1984年非洲遭遇空前灾荒,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为此合作完成了“WeAretheWorld”(四海一家)的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动人、充满了对生命关怀的传世佳作。1985年他们又在世界范围内义演义卖,引起举世瞩目。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延伸到文化艺术领域B.各国积极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经济区域化使各地发展不平衡加剧D.全球化中对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发展【答案】D-26- 【解析】“WeAretheWorld”(四海一家)的歌曲是为了呼吁全世界行动起来帮助非洲应对空前的灾荒,这是对非洲同胞的一种人文关怀,故选D项;题干所述现象是文艺领域为消除“冷战”影响、促进全球化发展的一种举措,排除A项;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代表的是民间人士对非洲灾难的同情与帮助,不能代表各国政府,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文艺工作者应对非洲灾荒的仁义之举,不是区域化和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排除C项。50.(2021.6·浙江高考·24)谈到电视的发明使用和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导致了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因为电视和出版物不同,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该学者意在强调(  )A.电视成为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工具B.世界各地不受阻隔地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C.电视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D.作为互动媒体的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C【解析】据材料“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可知,电视把动态、具体、形象的信息同时传播给亿万人,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产生,故选C项;没有比较,得不出“最普遍”的结论,排除A项;“不受阻隔”过于绝对,排除B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51.(2021·福建福州三模·14)1915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讲述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庄园主卡梅伦与北方的昔日好友斯通曼成为敌手,以及战后他组织三K党粉碎了建立黑人王国阴谋的故事。类似题材的影片还有1939年的《乱世佳人》。这类作品(  )A.遵循现实主义原则B.继承古典主义传统C.蕴含种族主义色彩D.弘扬和平主义精神【答案】C【解析】“南方庄园主卡梅伦与北方的昔日好友斯通曼成为敌手”是对南方黑人奴隶地位的争夺,“战后他组织三K党粉碎了建立黑人王国阴谋的故事”也涉及到了对黑人这个种族的态度,所以影片蕴含着种族主义的色彩,故选C项;好莱坞电影是经过加工的现实,其时代背景是现实主义的,但是电影情节如“战后他组织三K党粉碎了建立黑人王国阴谋的故事”则是艺术加工的,不是现实主义的,排除A项;古典主义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创作,比较严谨,而题干没法体现这一传统,排除B项;题干中的电影情节都是反映的对抗和对立,而且时代背景是南北战争,所以并不是弘扬和平主义精神,而是强调战争导致的结果,排除D项。52.(2021·甘肃兰州一模·34)二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通过自身对战争的参与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于是开始打破桎梏,创作了《伊万的童年》《士兵之歌》等作品。这说明苏联电影(  )A.体现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B.秉承了英雄主义的创作风格C.以苏联卫国战争为主要题材D.开始从颂扬战争到反思战争【答案】D【解析】据材料“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于是开始打破桎梏”可知苏联电影工作者试图全面真实地揭露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身体和心灵的创伤,改变颂扬战争的英雄主义,开始反思战争,故选D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并非二战后,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雄主义让位于人道主义,关注重点由英雄人物转向遭受战争摧残的个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创作方向的转变,无法得出创作题材,排除C项。-26- 53.(2021·江西抚州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34)1936年的美国电影《摩登时代》是一部由卓别林主演的无声电影。有声电影对无声电影猛烈的市场冲击,对电影广告——海报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要求电影海报以一种能够为普通大众所理解的、醒目刺激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对此,该海报的主题应该是(  )A.揭示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B.宣传罗斯福新政带来的显著成效C.肯定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D.以悲剧手法描绘工人的生活状况【答案】A【解析】由材料“1936年的美国电影《摩登时代》”可知该电影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工人在流水线上从事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造成精神失常,表达了机器大生产对人性的摧残,揭示了工人被机器异化的命运,故选A项;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材料未体现新政的成效,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对工人身心的摧残,排除C项;《摩登时代》是一部喜剧影片,排除D项。54.(2021·内蒙古赤峰高三4月模拟考试·35)表2是关于007系列部分电影的基本信息。据此可知,这些电影(  )表2电影片名上映时间故事情节梗概《007之来自俄国的爱情》1963年该片讲述了英国特工邦德协助掌握重要情报的苏联女子逃往西方的故事《007之最高机密》1981年该片讲述了邦德要抢在苏联之前摧毁可以破坏北极星飞弹系统的发射机的故事《007之黄金眼》1995年该片讲述了邦德找回被苏联叛变军官劫走的黄金眼的故事《007之择日而亡》2002年该片讲述了邦德阻止朝鲜野心家发动的灾难性阴谋的故事A.反映了对核战的焦虑B.拍摄于冷战的高潮时期C.体现了对时代的反思D.体现了典型的冷战思维【答案】D【解析】据材料“协助掌握重要情报的苏联女子逃往西方的故事”、“抢在苏联之前摧毁可以破坏北极星飞弹系统的发射机的故事”、“找回被苏联叛变军官劫走的黄金眼的故事”、“阻止朝鲜野心家发动的灾难性阴谋的故事”可知,电影中的反派国家是苏联和朝鲜,属于典型的冷战思维,故选D项;材料只提到007的故事主题,并没有提到核战的焦虑,排除A项;冷战结束于1991年,排除B项;材料是对时代的缩影,并不是反思,排除C项。55.(2021·江苏七市高三第一次调研·15)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广播电视网的记者到越南实地拍摄纪录片,每周通过电视作一次有关越战的专题报道,不仅报道国家的越战政策,也报道了美军在战争中不人道的方面,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国内群众反战运动。这主要表明(  )A.影视艺术推动战争进程B.民众运动促使冷战和缓C.科学技术还原历史真相D.电视媒体影响政治舆论【答案】D【解析】影响政治舆论,与材料中“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国内群众反战运动”相符,故选D项;推动战争,与材料中“反战”不符,排除A项;“越南战争”不是冷战,排除B项;“每周通过电视作一次有关越战的专题报道”是时事而非历史,排除C项。-26- 二、非选择题56.(2021·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联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动力技术的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航运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形成。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就这样,随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产生,和以前所有的民族征服和扩张不同,英国以自己独特的武器,以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把许多国家卷入了自己的工业化体系之中了,世界历史在隆隆的机器声中,开始掀起了新的一幕。——根据张峰《全球史视野下的强国道路》等整理材料二在1830年以前,人们肯定不曾明确无误地感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至少在英国以外的地区是如此。大约在1840年前后,它的影响可能也不太明显,一直要到我们所论述的这段历史的较晚时期,人们才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文学作品要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明显地魂萦梦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那是一个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外,所有的社会束缚都已打破的世界……工业革命一词是英国和法国的社会主义者在19世纪20年代发明的,可能是从与法国那场政治革命的类比中引申而来。——摘引自[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动力技术的革命”和“独特的武器”分别指什么?从人类文明进步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举一例这类“文学作品”并说明其风格特点。简述19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理论及其意义。(6分)【答案】(1)“动力技术的革命”:改良蒸汽机;(1分)“独特的武器”:商品(或工业品);(1分)价值: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2分)(2)举例:《红与黑》或其他;(1分)风格特点:批判现实主义;(1分)深刻揭露社会、强烈的社会批判性;(2分)理论:空想社会主义;(1分)意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思想基础。(1分)【解析】(1)第一小问“动力技术的革命”,据材料一“动力技术的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动力革命的主要表现,即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二小问“独特的武器”,据材料一“就这样,随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产生,和以前所有的民族征服和扩张不同,英国以自己独特的武器……”结合所学得出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中国等半殖民地、殖民地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因此“独特的武器”是商品。第三小问价值,据材料一“把许多国家卷入了自己的工业化体系之中了,世界历史在隆隆的机器声中,开始掀起了新的一幕”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2)第一小问举例,据材料二“那是一个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外,所有的社会束缚都已打破的世界……”结合所学得出此时欧洲文学领域流行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可举例司汤达的《红与黑》或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第二小问风格特点:结合所学可知,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第三小问理论,据材料二“19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者”等信息分析可知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第四小问意义,结合所学可知,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思想基础。-26- 57.(2021·安徽马鞍山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954年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第一部。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茹拉甫辽夫是苏联某工厂的厂长,他思想保守,没有人情味。为追求生产指标,他将工人盖宿舍的钱用来造车间,却最终因工棚倒塌造成死亡事故而被撒职。该作品一改斯大林时代粉饰歌颂的文学风格,将苏联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以“冰河”解冻为结尾影射个人崇拜的冬日已去,思想解放的春天已经到来。小说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催生了一大批类似的作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解冻文学”潮……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解冻文学”走向低潮。——摘编自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潮流》等材料二1978年初卢新华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痕》。故事描写了一位年轻的红卫兵王晓华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坚决同自己的“叛徒”母亲断绝关系。九年后,当母亲的冤案平反,觉醒的王晓华去看望母亲,母亲却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小说从侧面揭示了“文革”十年浩劫在人们心灵刻下的难以弥合的伤痕,因此一发表就引起了共鸣。后来人们把70年代末80年代初要求清除“文革”恶果,并进一步探讨其历史根源的文学称为“伤痕文学”。此后,中国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摘编自杨民《“解冻文学”与“伤痕文学”前后的中苏文艺政策》(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解冻文学”潮流出现的背景。(8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解冻文学”与中国“伤痕文学”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形成原因。(17分)【答案】(1)背景:二战后苏联工业化模式弊端凸显;斯大林时代文学形式的僵化;苏共“二十大”打破了个人崇拜;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文化环境的改善。(8分)(2)相同:风格批判现实,引发了社会共鸣;具有人文情怀(5分)不同:“解冻文学”注重反映社会现实;“伤痕文学”重在对历史教训的反思(4分)原因:苏联模式的日渐僵化;中国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双百方针重新贯彻;民主政治重建,平反冤假错案(8分)【解析】(1)由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个时间“1954年”和“1964年”可知,题干所述“解冻文学”潮流出现的时间即赫鲁晓夫执政期间,结合所学唯物主义理论,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可以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思考作答。具体来说,经济上,二战后苏联工业化模式弊端凸显,这就为“解冻文学”出现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因素;政治上,苏共“二十大”打破了个人崇拜,为“解冻文学”潮流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前提;文化上,斯大林时代文学形式的僵化和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文化环境的改善也是“解冻文学”潮流出现的重要原因。-26- (2)第一小问相同,由材料一“将苏联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引起了轰动”和材料二“从侧面揭示了‘文革’十年浩劫在人们心灵刻下的难以弥合的伤痕”“引起了共鸣”可得,风格批判现实,引发了社会共鸣;由材料一“将工人盖宿舍的钱用来造车间,却最终因工棚倒塌造成死亡事故而被撒职”和材料二“当母亲的冤案平反,觉醒的王晓华去看望母亲,母亲却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可得,具有人文情怀。第二小问不同,由材料一“将苏联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可得,“解冻文学”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由材料二“进一步探讨其历史根源”可得,“伤痕文学”重在对历史教训的反思。第三小问原因,可以结合所学与两种文学在各自国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角度思考作答。“解冻文学”产生在苏联改革的初期,当时苏联模式日渐僵化,其弊端已经暴露,但是苏联的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在中国,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进一步解放;与此同时,思想解放引起在文化领域里的双百方针重新贯彻,政治领域里的民主政治重建,平反冤假错案,这就使得人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之前历史的反思。58.(2021·山东日照高三第二次校际联合考试·19)(13分)现实主义文学强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进行艺术加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其中的佳作,创作于1884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在沉重的打击面前,没有犹豫,毅然决定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为此整整劳苦了10年。夫妻俩签了不少借约,应承了不少足以败家的条件,和高利贷者以及种种放债图利的人打交道,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坚强又粗暴。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项链》现实主义风格的理解,并指出此类作品的史证价值。(13分)【答案】示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小说中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与下层劳动者的艰辛、贫困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当时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盛大的晚会、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对奢侈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生活观念;下层市民(小资产阶级)充满奋斗精神;玛蒂尔德坚决偿还债务并为此付出了10年的艰辛,表现出很强的法制观念(契约精神)。(8分)《项链》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期法国的社会状况,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因而成为文学史上的佳作。(2分)现实主义文学是观察社会、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佐证。但也要注意文学作品在人物、情节等方面有虚构的成分。(3分)【解析】第一小问要求探讨对《项链》现实主义风格的理解,这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的掌握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项链》这部作品莫泊桑创作于1884年。据所学,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此时工业革命即将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尚奢享乐主义盛行,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暴露。据材料《项链》中的主人公“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并且在项链丢失后用十年时间偿还债务,都反映普通市民阶层对奢侈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生活困苦的状态,也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生活观念;据材料“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在沉重的打击面前,没有犹豫,毅然决定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为此整整劳苦了10年。”说明主人公坚守信用,有很强的法制观念;据材料“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坚强又粗暴。”说明普通市民阶层在现实的打磨下表现出坚强、奋进的精神状态。《项链》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较为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第二小问要求指出现实主义作品的史学价值,结合现实主义作品的写作风格和文学作品的特性进行分析。现实主义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本质,对于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提供了辅助资料;但这类作品属于文学范畴,可能具有夸张和虚构的成分,需要我们客观理性对待。59.(2021·重庆强基联合体高三3月质量检测·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26- 图一《雅典学园》图一是16世纪初意大利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画面表现了学者们在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图探讨学术问题的情景,其中不仅有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等许多古代雅典先贤,也有一些当时人物,他们同先贤们在一起自由地讨论。——据《西方美术史》材料二图二《格尔尼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幕意大利人和古希腊先贤们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的共体主题,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120字。)(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格尔尼卡》写一篇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语言流畅,不少于100字)(7分)【答案】(1)示例:人为什么要重视道德(2分)意大利人:苏格拉底先生,您为什么重视道德对人的作用?苏格拉底:你怎么要问这个问题?意大利人:我们社会过分追求私欲,导致社会道德出现问题。苏格拉底:我之所以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泰格拉提出“人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它虽然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但他们认为道德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是相对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致。这导致了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为了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颓中的雅典城邦制度,所以我强调道德的作用。意大利人: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我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的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5分)-26- (2)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法西斯企图控制西班牙并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公然派军队直接参战。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义愤填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现代主义名画《格尔尼卡》。作品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法西斯德国轰炸格尔尼卡的罪行。毕加索为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7分)【解析】(1)第一小问首先要确定主题,且主题内容要与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以及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密切相关。第二小问侧重对古希腊先哲以及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具体主张,且因有字数要求,因此在设计对话时不宜过短,尤其是核心内容应体现来龙去脉。如意大利人问古希腊先贤“我们社会过分追求私欲,导致社会道德出现问题”。设计先贤回答时要稍微详细点,要体现来龙去脉,体现他的核心主张。(2)先看括号要求,字数不少于100字,且分值不低,因此在写解说词时最好能把该作品的背景、特点、影响全部写出来,如“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法西斯企图控制西班牙并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公然派军队直接参战。1937年,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段话已经揭露了《格尔尼卡》产生的时代背景,接下来联系材料及其所学总结作品的特点如下: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义愤填膺,以此为题材创作了现代主义名画《格尔尼卡》。作品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法西斯德国轰炸格尔尼卡的罪行。最后简述该作品的价值:毕加索为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这样才能尽可能全面了解作品以及作品的时代价值。60.(2021·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8)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风格的文艺作品都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存在,这两种风格也都对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已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战国)屈原《离骚》材料二坑平面呈矩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它所展现的是一个多兵种的集团军,由步兵、车兵、骑兵、弩兵组成一个混合作战的军阵。它的南部是并列8排战车,每排8辆,中间是战车和车兵,北边是战车和骑兵。坑的前端是一个突出的角,呈方形。其中四周是两排立射武士俑,中间有160名蹲姿骑士和鞍马射俑。该坑共有陶俑1300余尊,其中立射俑172尊,跪射俑160算,骑士俑116尊,战车89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材料三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经历了拿破仑的第一帝国、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这三个时期。朝代的更换表明政治斗争的激烈,封建势力与反封建势力展开了生死搏斗。法国文学正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产生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学,达到资产阶级文学的盛期和高峰。——郑克鲁《法国文学史》(第二版)(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楚国政治状况和屈原的政治追求,并概述“骚体”在形式上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兵马俑坑的坑号及其主要特征。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秦始皇陵兵马俑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6分)-26- (3)《悲惨世界》是19世纪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重要代表作,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该作品的创作风格。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①分析19世纪上半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主要背景。②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司汤达在《红与黑》中是如何真实再现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的?(5分)【答案】(1)政治状况:奸佞当道。(1分)政治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1分)主要特点:句式较为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2分)(2)坑号:二号坑。(1分)主要特征:内容丰富,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2分)说明:兵马俑都按照秦军将卒的真实形象塑造;兵马俑的整体效果神态逼真,个性鲜明;兵马俑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3分)(3)创作风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但其中的故事情节、语言、人物形象等都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2分)选择①:在大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想社会与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一部分文学艺术家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求理想世界。(3分)选择②:通过对出身低微但颇有才干的青年于连人生经历的描述,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真实地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状况。(3分)【解析】(1)第一小问政治状况,从材料一“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已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可知当时楚国政治状况是奸佞当道。第二小问政治追求,结合屈原在《离骚》著作中表达了要使楚国强大就必须推行美政的治国思想,可知屈原的政治追求是“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第三小问特点,结合屈原创造的楚辞在句式、节奏和韵律、以及表达感情的方面的特殊之处,可概述“骚体”在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是句式较为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2)第一小问坑号,从材料二“坑平面呈矩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它所展现的是一个多兵种的集团军,由步兵、车兵、骑兵、弩兵组成一个混合作战的军阵”,结合秦兵马俑的坑号形状、兵马俑的种类,可知该兵马俑坑的坑号是二号坑。第二小问特征,从材料二“它所展现的是一个多兵种的集团军,由步兵、车兵、骑兵、弩兵组成一个混合作战的军阵”,可知该兵马俑坑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丰富,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第三小问说明,结合秦兵马俑制造的目的和与现实兵马的相似程度,可从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兵种、兵马俑的形体和规模等方面说明,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秦始皇陵兵马俑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的理由。(3)创作风格,结合法国当时的社会环境,《悲惨世界》的内容和作者的经历认识,以及该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特征,可知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但其中的故事情节、语言、人物形象等都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选择①,结合19世纪上半叶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可分析19世纪上半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主要背景。选择②,《红与黑》发表于19世纪中期,结合当时法国社会状况和小说内容,从人物经历、作者表现的感情倾向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说明司汤达是如何真实再现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的。-2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2-10 17:00:34 页数:26
价格:¥3 大小:3.4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