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航天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圆满成功。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2.2021年,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将针对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抛射进行专门观测。其中,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  )A.色球层B.光球层C.日冕层D.核反应区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从立夏到芒种期间农民忙于播种,此期间上海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  )A.昼短夜长,昼渐长B.昼短夜长,昼渐短C.昼长夜短,昼渐短D.昼长夜短,昼渐长4.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此时,空间站内的环境特征是(  )A.微重力B.高真空C.强辐射D.超低温5.如图为某半球局部俯视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图推测该日甲地昼长是(  )A.8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16小时第22页共22页,6.美国航空航天局MSA近宣布,发现了3颗迄今为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据称这三颗行星“大小合适,位置合适”,为人类寻找“地外文明”带来新的希望。“位置合适”决定了行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温度B.大气C.稳定的光照D.安全的运行环境7.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C.地热发电D.煤炭8.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B.重庆C.拉萨D.成都9.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产生了强磁暴,地球上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太阳风”产生于太阳的(  )A.光球层B.日冕层C.色球层D.日珥层10.目前,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A.15°B.0°C.66°34′D.23°26′11.2020年2月底,我国黄河站(如图)空间物理观测台迎来了极夜之后的首次日出。坚守岗位的科学家们是新时代的“追光者”。黄河站首次日出时,可能正在欣赏日落的地点是(  )A.北京(40°N,116°E)B.达卡(24°N,90°E)C.悉尼(34°S,151°E)D.阿皮亚(14°S,172°W)二.填空题(共2小题)12.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第22页共22页,13.读经纬网示意图。有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13:00,以与地球自转相等的角速度从甲地向乙地飞行,3小时之后,飞机在乙地降落时正好看见了日落。求甲、乙两地的经度差和此时甲地的昼长?过程: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3小时×15°/小时=45°飞机到达乙地时的甲地时间为:13:00+3小时=16:00飞机到达乙地时的乙地时间为(即乙地的日落时间):16:00+45°÷(15°/小时)=19:00此日甲地的昼长为:(19:00﹣12:00)×2=14小时;结论: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  ;此日甲地的昼长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如图所示区域为  半球(填“南”或“北”),此时为北半球  (节气)。(2)如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此时代表晨线的是  (填“PB”或“PC”);A地昼长约为  小时;E地的地方时为  时。(3)B、F、P三地中昼长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如图所示日期后半年内,地球公转速度  (填“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D地昼长  (填“变长”或“变短”),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  (填“南移”或“北移”)。第22页共22页,15.如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则此日期为  前后。(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地。(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  。A.甲地最大B.乙地最大C.丙地最大D.三地相同(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日  时。16.读甲、乙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北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2)概括甲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3)指出半年内,甲日至乙日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发生的变化。17.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以  为中心,日期为  月  日前后。(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图中晨线是  。第22页共22页,(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4)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  ,B点的昼长  小时,C点的地方时为  .18.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  级,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  (填甲或乙或丙)。(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距离丙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太阳与丙的平均距离约为  km。(3)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A.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B.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不同C.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D.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4)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9.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第22页共22页,(1)乙在甲的  方向,丙在乙的  方向。(2)甲地位于  (东、西)半球,  (高、低、中)纬度,  (热量带)。(3)请写出丁点的地理坐标  ;甲的昼长为  小时。20.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1)等值线a区域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请分析原因。(2)比较图中P、Q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第22页共22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航天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圆满成功。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分析】在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左右一般为二至,上下为二分;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确定二至,再根据公转的方向确定二分。【解答】解:图中②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二分二至日中的6月22日前后的夏至;④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为二分二至日中的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③为9月23日前后的秋分,①为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此时是6月5日,接近6月22日前后的夏至,地球在公转轨道的②位置附近,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判读二分二至日示意图。2.2021年,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将针对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抛射进行专门观测。其中,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的(  )A.色球层B.光球层C.日冕层D.核反应区【分析】不同的太阳大气层会发生不同的太阳活动:光球层上有黑子,色球层上有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有太阳风。【解答】解:耀斑现象位于色球层上,A正确。光球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B错误。日冕层上存在太阳风,是该层物质的抛射现象,C错误。核反应区在太阳内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不同的太阳大气层发生的太阳活动类型。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从立夏到芒种期间农民忙于播种,此期间上海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  )第22页共22页,A.昼短夜长,昼渐长B.昼短夜长,昼渐短C.昼长夜短,昼渐短D.昼长夜短,昼渐长【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另一个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往哪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另一个半球昼变短。【解答】解:根据图片,从立夏到芒种期间位于春分到夏至之间,该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半球的上海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4.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此时,空间站内的环境特征是(  )A.微重力B.高真空C.强辐射D.超低温【分析】太空环境具有高真空、强辐射、零重力的特点。【解答】解:空间站位于宇宙空间中,具有微重力的特点,A正确。受空间站的保护和为了适应人类的生存,空间站内辐射较弱、存在空气、温度适宜,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空间站内环境的特点。5.如图为某半球局部俯视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图推测该日甲地昼长是(  )A.8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16小时【分析】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B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AB为昏线;B点在赤道上,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18:00;据图可知甲所在经线与B点所在经线经度相差30度,且位于B的东方,即可计算出甲地的日落时间,再根据公式(昼长=(日落时间﹣12)×2)计算出甲地昼长。第22页共22页,【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图中最长的半圆弧为赤道的一半,赤道全年昼夜等长,6:00日出,18:00日落。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AB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AB为昏线,所以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甲地位于B地东方,经度相差30°,所以甲地地方时为18:00+30÷15=20:00。甲地的昼长=(日落时间﹣12)×2=(20:00﹣12)×2=16小时。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晨昏线图中地方时及昼长的计算,属中等难度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提取相关信息并运用相关公式计算时间。6.美国航空航天局MSA近宣布,发现了3颗迄今为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据称这三颗行星“大小合适,位置合适”,为人类寻找“地外文明”带来新的希望。“位置合适”决定了行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温度B.大气C.稳定的光照D.安全的运行环境【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太阳比较稳定,使地球光照条件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圾的演化没有中断: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使之具有人类适宜的温度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能吸引住大气,并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形成了适直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有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解答】解:C、根据地球有生命的条件,稳定的光照属于外因,不符合题意。D、安全的运行环境属于外因,不符合题意。B、适合生命大气是由于体积、质量决定的,不符合题意。A、位置适中,使之具有人类适直的温度条件,故A正确。故选:A。【点评】解题关键是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重点区别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熟记基础知识,难度小。7.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C.地热发电D.煤炭【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解答】解: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都是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资源,故AB不符合题意。地热发电是人们利用地球内部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C错误。第22页共22页,煤炭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是人类对太阳能间接利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以太阳能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了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能源,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8.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B.重庆C.拉萨D.成都【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太阳高度角(受纬度影响)、大气透明度(受海拔、天气、人类活动影响)、日照时数(受纬度、天气、海拔影响)等。【解答】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应该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选项中四个地区中,海口所处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并不强,因此不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地区,A错误。我国太阳辐射能资源最丰富的是青藏高原。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故C正确。重庆、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全年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弱,因此不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地区,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我国太阳辐射量地区差异为背景,考查了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地点,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9.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产生了强磁暴,地球上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太阳风”产生于太阳的(  )A.光球层B.日冕层C.色球层D.日珥层【分析】太阳风是带电粒子的一种近乎强劲的外溢,它们从太阳的日冕释放到行星际空间。【解答】解: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太阳黑子主要发生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所以“太阳风”产生于太阳的日冕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熟记相关知识即可。10.目前,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A.15°B.0°C.66°34′D.23°26′【分析】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它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第22页共22页,【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目前,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赤交角的度数,属于基础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1.2020年2月底,我国黄河站(如图)空间物理观测台迎来了极夜之后的首次日出。坚守岗位的科学家们是新时代的“追光者”。黄河站首次日出时,可能正在欣赏日落的地点是(  )A.北京(40°N,116°E)B.达卡(24°N,90°E)C.悉尼(34°S,151°E)D.阿皮亚(14°S,172°W)【分析】地方时计算:①两地的经度差: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②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③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4分钟/1°(1小时=15°,1°=4分钟);④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东加西减。【解答】解:由题干得出,极夜后首次日出,白昼时间非常短,地方时接近时才日出,12时过后便日落,黄河站按照12°E算,12°E对应12时,北京位于116°E,经度差=116°E﹣12°E=104°,地方时差为104°×4分钟=6小时56分,北京地方时为12时+6小时56分=18时56分,由于2月底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昼短夜长,日落时间在18时之前,不可能正在欣赏日落,A错。达卡位于北半球,经度为90°E,与黄河站经度差=90°E﹣12°E=78°,地方时差=78°×4分钟=5小时12分,达卡地方时=12时+5小时12分=17时12分,由于2月底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间在18时之前,可能正在欣赏日落,B对。第22页共22页,悉尼位于南半球,经度为151°E,与黄河站经度差=151°E﹣12°E=139°,地方时差=139°×4分钟=9小时16分,悉尼地方时=12时+9小时16分=21时16分,此时悉尼早已日落,C错。阿皮亚位于南半球,经度为172°W,与黄河站经度差=172°W+12°E=184°,地方时差=183°×4分钟=12小时16分,阿皮亚地方时=12时﹣12小时16分=昨日23时44分,早已日落,不可能正在欣赏日落,D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对图文有效信息的理解,抓住极夜之后首次日出的地方时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2小题)12.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反应 。【分析】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源源不断向外辐射。【解答】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太阳核聚变的形式初期主要是质子﹣质子链,在太阳内部,质子与质子相互碰撞,两个质子发生聚变就放出一个正电子,一个中微子生成一个氘核(含一个中子、一个质子)。故答案为:核聚变反应【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能量来源,熟记相关知识即可。13.读经纬网示意图。有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13:00,以与地球自转相等的角速度从甲地向乙地飞行,3小时之后,飞机在乙地降落时正好看见了日落。求甲、乙两地的经度差和此时甲地的昼长?过程: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3小时×15°/小时=45°飞机到达乙地时的甲地时间为:13:00+3小时=16:00飞机到达乙地时的乙地时间为(即乙地的日落时间):16:00+45°÷(15°/小时)=19:00此日甲地的昼长为:(19:00﹣12:00)×2=14小时;结论: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 45° ;此日甲地的昼长为: 14小时 。【分析】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15°/h=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日落地方时﹣12)×2=(12﹣日出地方时)×2。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间差(经度间隔15°,时间差1小时;经度间隔1°,时间差4分钟)(知东求西用减,知西求东用加)。【解答】解:根据计算过程,甲乙两地的经度差45°,甲地昼长是14小时。故答案为:45°;14小时【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地方时和昼长的相关计算。第22页共22页,三.解答题(共7小题)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如图所示区域为 南 半球(填“南”或“北”),此时为北半球 夏至 (节气)。(2)如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3°26′N , 30°E );此时代表晨线的是 PC (填“PB”或“PC”);A地昼长约为 8 小时;E地的地方时为 20 时。(3)B、F、P三地中昼长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P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B 。(4)如图所示日期后半年内,地球公转速度 先慢后快 (填“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D地昼长 变长 (填“变长”或“变短”),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 南移 (填“南移”或“北移”)。【分析】(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半球的夏至,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15°/h。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间差(经度间隔15°,时间差1小时;经度间隔1°,时间差4分钟)(知东求西用减,知西求东用加)。(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4)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在远日点,日期为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近日点,日期为1月初。太阳直射点往哪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另一个半球昼变短。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北半球夏半年位置偏北,冬季偏南。第22页共22页,【解答】解:(1)据图可知,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为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极夜,故为北半球夏至日。(2)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2点所在经线为30°E,故直射点为(23°26′N,30°E);沿地球自转方向PC处为黑夜进入白天,故为晨线;A地所在纬线昼弧为120°,故昼长=120°÷15°/h=8小时;B地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E地在B地以东30°,两地时间差2小时,因此E地方时=18时+2小时=20时。(3)纬度越高,昼长年变化幅度越大,故昼长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纬度最高的P点;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故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B点。(4)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往后半年为12月22日前后,期间会经过远日点,故公转速度先慢后快;该时期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而南移。故答案为:(1)南;夏至日(2)23°26′N;30°E;PC;8;20(3)P;B(4)先慢后快;变长;南移【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全面、准确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5.如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26′S,180°) ;则此日期为 12月22日 前后。(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乙 地。(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 D 。A.甲地最大B.乙地最大C.丙地最大D.三地相同(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 16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23 日 4 时。第22页共22页,【分析】(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北半球的冬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3)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点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一定值,为46°52′。(4)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间差(经度间隔15°,时间差1小时;经度间隔1°,时间差4分钟)(知东求西用减,知西求东用加)。两条日界线一条为地方时0时经线,另一条大致为180°经线,新一天的范围是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解答】解:(1)根据图片,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极点俯视图,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图中180°经线平分昼半球,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180°)。(2)图中甲、乙、丙三地中,乙地纬度最低,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3)图中甲、乙、丙三地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等,为46°52′。故选:D。(4)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时间最晚的是丙地,因此当丙地进入新的一天时三地都处于新一天。此时180°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时,丙地与180°经线经度差60°,时间差4小时,因此此时丙地的地方时=12﹣4=8时,再过16小时丙地进入新一天,因此三地至少需要再过16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丙地地方时为0时,甲地与丙地时间差4小时,甲地地方时=0+4=4时,日期为12月23日。故答案为:(1)(180°,23°26'S);12月22日(2)乙(3)D(4)16;23;4【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全面、准确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2页共22页,16.读甲、乙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66°34′ ,北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23°26′ ,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慢 。(2)概括甲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3)指出半年内,甲日至乙日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发生的变化。【分析】(1)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2)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3)北半球冬天,纬度越高,白昼时间短,夜越长;夏天,纬度越高,白昼时间长,夜越短.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解答】解:(1)甲日,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所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通过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可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北极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甲日为夏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所以公转速度较慢。(2)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以甲日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出甲日为夏至日,乙日为秋分日。从甲到乙这个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至乙日为昼夜等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至乙日为昼夜等长。故答案为:(1)66°34′;23°26′;慢。(2)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22页共22页,(3)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至乙日为昼夜等长;南半球各纬度昼变长(夜变短),至乙日为昼夜等长。【点评】本题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17.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以 南 为中心,日期为 12 月 22 日前后。(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26′S,90°W) 。图中晨线是 AB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ADE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 东 (东或西)侧。(4)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 12 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 3时 ,B点的昼长 24 小时,C点的地方时为 18时 .【分析】(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4)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昼长=昼弧所跨经度/15°=(12﹣日出时间)×2。昏赤点地方时为18时。【解答】解:(1)图中地球顺时针自转,为南极点俯视图,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2)此时为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E点所在经线,在45°E经线以西135°,经度为90°W,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90°W)。顺着地球自转方向,AB线附近地区即将由夜入昼,为晨线。(3)A、D、E三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为ADE,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因此三点按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ADE。从D点射向乙点的炮弹在南半球沿经线运动,在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炮弹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第22页共22页,(4)图中,E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时。乙地所在纬线昼弧所跨经度为270°,乙地昼长=270°/15°=18小时,乙地日出时间=12时﹣18小时/2=3时。B点此时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C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为18时。故答案为:(1)南极点;12;22(2)(23°26′S,90°W);AB(3)ADE;东(4)12;3时;24小时;18时(5)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全面、准确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8.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 四 级,其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 乙 (填甲或乙或丙)。(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 ,距离丙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亮 ,太阳与丙的平均距离约为 1.5亿 km。(3)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D (多项选择)。A.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B.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不同C.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D.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4)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1)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日地平均距离大约是1.5亿千米。(3)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4)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第22页共22页,【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共有4级,分别是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银河系和乙河外星系。(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距离丙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km。(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A正确。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都是27.32天,B错误。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形态不同,背面密密麻麻排列着数以千计的环形山,没高山大川,更无月海。正面的阴暗部分叫月海,无水的月海总面积约占正面的1/4,正面很少见环形山。而背面高山大川主峰达2000多米,还有呈条状的大川和高原,C错误。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和月球自转一圈的时间都是28天左右,所以月球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D正确。故选:AD。(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光照。(2)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光照和温度;地球的体质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的大气厚度和成分;有适宜的温度,存在充足的液态水。故答案为:(1)4;乙(2)太阳;月球;1.5亿(3)AD(4)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天体系统的划分、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等。19.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第22页共22页,(1)乙在甲的 西北 方向,丙在乙的 正东 方向。(2)甲地位于 东 (东、西)半球, 低 (高、低、中)纬度, 热带 (热量带)。(3)请写出丁点的地理坐标 (23°26′N,150°E) ;甲的昼长为 12 小时。【分析】(1)在经纬网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劣弧方向)。(2)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纬度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回归线之间的是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是温带,极圈到极点之间的是寒带。(3)图中两条经线间隔的经度是30°。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解答】解:(1)根据图片,从甲地沿着经线向北、沿着纬线劣弧向西到达乙地,乙在甲的西北方向;丙和乙同在一条纬线线,从乙沿着纬线劣弧向东到达丙,因此丙在乙的正东方向。(2)图中甲地位于赤道上,所在经度是90°E,因此甲在东半球、低纬度和热带地区。(3)图中丁位于北回归线上,所在经线在180°经线以西30°,因此所在经线是150°E,因此丁地理坐标是(23°26′N,150°E);甲位于赤道上,该日昼夜等长,昼长是12小时。故答案为:(1)西北;正东(2)东;低;热带(3)(23°26′N,150°E);12第22页共22页,【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判读两点间的相对位置、学会判读某地的地理坐标等。20.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1)等值线a区域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请分析原因。(2)比较图中P、Q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分析】(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高度、天气等。据图,等值线a区域在四川盆地,分析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原因从四川盆地的地形地势和天气入手。(2)从图中读出P、Q两地等值线数值,得出两地太阳辐射的差异。从P、Q两地的纬度差异和海拔高低上分析差异原因。【解答】解:(1)从图中可知a点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容易散发;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雨天多,光照较少,太阳辐射能低。(2)读图知PQ两地等值线数值,P地为80~90、Q地为60~70,故太阳辐射总量P地较Q地丰富。P地位于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较Q地多。故答案为:(1)位于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散发;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较弱。(2)P地较Q地丰富。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第22页共22页,【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值线图的判读和地理事象的成因分析,解题关键学生要有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第22页共2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20 10:14:52 页数:22
价格:¥6.66 大小:1.00 M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