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剩余3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0秋•凉州区期末)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A.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C.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2.(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首批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目前人口达45000多人。但是为保护古城,专家计算它最多容纳20000人。因此有一半人要迁走。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抓住机遇,积极建设宾馆,迎接八方来客B.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古城收入C.保持原有古城风貌,突出古城特色D.商品经济时代,就应将古城建设成为商业城市3.(2020秋•凉州区期末)下列旅游景点,既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A.三江源B.川西九寨沟C.敦煌莫高窟D.长江三峡某游客在游记中写到:再往上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在那白皑皑雪峰下的不远处,有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树木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完成7~8题。4.文中翠绿的原始森林属于(  )A.山地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山地针叶林5.该游客游天山时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6.(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下面关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南庐山奇峰险峻B.杭州太湖风景优美C.贵州黄果树飞瀑壮观D.白族的“泼水节”热闹非凡第32页共32页 7.如图是伊塞克湖区位略图,伊塞克湖海拔1608米,周围为天山山脉所围,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属构造陷落湖。湖区空气清新,矿泉比比皆是。游客在某季节有时能看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据此完成11~12题。伊塞克湖气象奇观出现在夏季的形成原因是(  )①伊塞克湖面积大,升温慢,湖泊气温低于湖岸陆地②湖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③从湖中心吹往湖岸的湿润气流遇高山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云雾④太阳辐射强烈,在湖中心附近形成热高压,湖岸则形成冷低压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分别是①南京中山陵、②布达拉宫、③庐山三叠泉瀑布、④广西漓江。读图,完成1~2题。8.上述四处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其旅游方面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  )A.探险、猎奇B.游乐C.疗养D.教育性第32页共32页 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呈季节性变化。图1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图2为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0.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  )A.3月、5月B.9月、7月C.8月、6月D.5月、9月11.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是(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旅游安全是保证旅游目的实现的重要因素,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没有安全,便没有旅游,旅游安全的防范至关重要。下列属于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影响因素有(  )①地形②气候③社会治安④政治形势⑤旅游资源的特点⑥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⑥13.(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歙县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吸引大量游客拥入欣赏歙县美景,体味徽州文化,这说明(  )①旅游可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②旅游可促进文化的交流第32页共32页 ③旅游业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④旅游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泰山把富有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珍贵遗产。据此完成8~9题。14.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海拔1460m,古称“天门关”(图1),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具有(  )A.色彩美B.动态美C.古建筑和古遗迹美D.民俗风情美15.“泰山云海”(图2),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属于自然美的(  )A.形象美B.色彩美C.动态美D.朦胧美16.(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对望夫石的观赏应注意(  )A.置身其中B.特定位置观赏C.至高点俯瞰D.适当位置仰观二.解答题(共5小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界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保护自然遗产而设立的,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申报成功的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生态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和陆地,水生,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社区发展的突出例证;③第32页共32页 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④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梵净山,地处贵州省铜仁市,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2493米),是一块地质年龄超过10亿年的巨大非喀斯特山体。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有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如图)、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有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发育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有64种植物和38种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濒危或极危级别,如黔金丝猴、大鲵等。2018年7月2日,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述梵净山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18.(2014秋•大兴区期中)如图10中的山地均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世界遗产的名称A  ;B  ;C  ;D  。第32页共32页 武夷山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发育成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生物多样性显著,享有“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等美誉。武夷山文化遗存丰富,山上有寺院、道观、亭台等古代建筑和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武夷山景区对外交通便捷,有公路、铁路、航空线通往全国各地。目前,武夷山的国内游客主要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外游客主要来自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武夷山景区拥有多家宾馆、酒店,有较强的接待能力。(2)根据材料,试对武夷山景区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黄山集名山胜景于一身,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俊俏、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秀、雁荡之巧石、长白之温泉,是我国特点最多的名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3)描述黄山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19.(2021春•峨山县校级月考)2020年4月,本该是一个全球各地狂欢盛会轮番上演的季节。然而,泰国的泼水节不泼水,“伦敦眼”摩天轮停止了转动,巴塞罗那伫立着的圣家堂没有了往日的人山人海。相反,意大利人家的阳台上又开始流淌起音符;高速公路上,孔雀到处开屏,梅花鹿在街上悠闲地溜达;斯里兰卡的海滩上只有浪花掀起的声音••••••分析2020年全球疫情对旅游活动及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20.(2021秋•静宁县校级月考)嘉兴南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的溯源地。紧紧围绕南湖景区独特的红船文化和风土人情,先后研发出“红船启梦”“烟雨楼台”“嘉兴风物”等系列文创产品。其中,红船船模(如图)以南湖红船为原型,从造型设计到材料选取、工艺开发都是以传统木工工艺为基础,复原传统造船手工制作工艺,深受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简述文创产品开发对促进嘉兴红色旅游发展的作用。21.(2021春•内江期末)彝族火把节原来规模小、分散在各山寨内举行,火把用带刺的灌木制作。火把节成为著名旅游品牌后,彝族聚居的市县争相举办盛大的火把节,而且火把用幼松树干制成,越做越大。据旅游环境容量分析目前彝族火把节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旅游开发中的对策和建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0秋•凉州区期末)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第32页共32页 A.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B.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C.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D.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考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特征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旅游与区域发展.【分析】考查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旅游地服务性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者的游览、娱乐等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带来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最终影响背景环境。【解答】解:景观具有长存性的特点,但旅游活动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故A错误。不只是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所有旅游者的活动都可能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故B错误。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也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故C错误。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旅游活动的影响。2.(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首批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目前人口达45000多人。但是为保护古城,专家计算它最多容纳20000人。因此有一半人要迁走。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抓住机遇,积极建设宾馆,迎接八方来客B.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古城收入C.保持原有古城风貌,突出古城特色D.商品经济时代,就应将古城建设成为商业城市【考点】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服务设施、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考虑。【解答】解:积极建设宾馆,多建道路,会破坏自然风光,影响欣赏的视觉,故A错误。无节制的发展旅游业,有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故B错误。根据平遥古城的特点,对古城应该保持古城风貌,突出特色,才能保证旅游资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是有限度的,应该限制景区的旅游人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第32页共32页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3.(2020秋•凉州区期末)下列旅游景点,既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A.三江源B.川西九寨沟C.敦煌莫高窟D.长江三峡【考点】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分析】旅游资源具有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其中人文景观独有的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对景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三江源、长江三峡、川西九寨沟属于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但没有历史文化价值,故ABD错误。敦煌莫高窟是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旅游资源价值的相关知识。某游客在游记中写到:再往上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在那白皑皑雪峰下的不远处,有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树木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完成7~8题。4.文中翠绿的原始森林属于(  )A.山地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山地针叶林【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植被垂直地带性是指植被类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交替地变化。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一个高度足够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更替的植被带系列类似于该山所处的水平地带植被到北极的水平地带植被。【解答】解:结合材料信息分析,文中描述的原始森林位于天山积雪冰川带以下,按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该原始森林应属于山地针叶林带。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5.该游客游天山时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第32页共32页 【考点】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季节天山有茂密的森林、流水,结合选项分析即可。【解答】解:结合材料信息分析,“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说明此时天山气温高,山顶冰川融水多,此时最可能是7月,C正确。1月大雪封山,无法通行,A错误。4月和10月,气温较低,山顶冰川融水少,林中不会有大量溪水漫流,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区域气候特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6.(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下面关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南庐山奇峰险峻B.杭州太湖风景优美C.贵州黄果树飞瀑壮观D.白族的“泼水节”热闹非凡【考点】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特征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分析】杭州有西湖,太湖在中国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庐山在江西九江市,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解答】解:A、庐山在江西九江市,故A错误。B、杭州有西湖,太湖在中国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故B错误。C、贵州黄果树飞瀑壮观宏大,故C正确。D、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旅游资源分布的相关知识。7.如图是伊塞克湖区位略图,伊塞克湖海拔1608米,周围为天山山脉所围,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属构造陷落湖。湖区空气清新,矿泉比比皆是。游客在某季节有时能看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据此完成11~12题。第32页共32页 伊塞克湖气象奇观出现在夏季的形成原因是(  )①伊塞克湖面积大,升温慢,湖泊气温低于湖岸陆地②湖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③从湖中心吹往湖岸的湿润气流遇高山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云雾④太阳辐射强烈,在湖中心附近形成热高压,湖岸则形成冷低压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考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分析】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的天山山脉,因其风景如画的风光而被称为“天山明珠”。伊塞克湖被称为为“热湖”。由于其278米深度和高盐度,伊塞克湖即使在冬季温度降至﹣20°C时也不会结冰。【解答】根据材料信息“伊塞克湖海拔1608米,周围为天山山脉所围,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属构造陷落湖。”可知,该湖泊面积较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白天升温速度慢于陆地,形成冷源,湖面盛行下沉气流,风带着大量暖湿气流由湖泊吹向陆地,遇到地形的阻碍作用抬升凝结,形成云出现“湖中心晴空万里湖岸四周的高山浓云密布,犹如一块巨大的碧蓝宝石镶嵌在灰色的幕布上”的气象奇观,①②③正确。湖中心气流下沉,形成冷高压,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伊塞克湖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分别是①南京中山陵、②布达拉宫、③庐山三叠泉瀑布、④广西漓江。读图,完成1~2题。第32页共32页 8.上述四处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资源.【分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形成过程:自然形成,人类创造。表现形式: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气候、气象景观,生物景观,宇宙景观;古迹与建筑,消闲求职健身,购物;特性:地域性,季节性,分布的规律性,不可移置性;历史文化内涵,可创造,可移置。【解答】解: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地形,动植物、海滩、自然风景等,而人文资源则包括民族、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博物馆、饮食菜肴、工艺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及众多的娱乐设施等。南京中山陵、布达拉宫属于人文旅游资源,①②正确。庐山三叠泉瀑布和广西漓江属于自然旅游资源,③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了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景观,读图分析解决问题。9.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其旅游方面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  )A.探险、猎奇B.游乐C.疗养D.教育性【考点】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知识,自然旅游资源有貌景观、水体景观、气候和气象景观、生物景观、宇宙景观等,人文旅游资源有古迹与建筑等。【解答】解:古建筑、名人故居等人文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性。故选:D。【点评】第32页共32页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人文旅游资源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呈季节性变化。图1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图2为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0.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  )A.3月、5月B.9月、7月C.8月、6月D.5月、9月【考点】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利用区域特征;地壳物质组成与循环.【分析】由风频图可判读该研究区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流自南向北流,结合L月和M月河道横断面示意图可判定沙丘位于河流的东岸(右岸)。【解答】解:由L月河道横断面示意图可知,河流南岸风积物较厚,河道较窄(说明河流处于枯水期),再结合材料“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可推知,L月一定是冬、春季中的某月,选项中3月、5月两月中,3月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地表封冻,不可能提供大量沙源,故5月符合题意;对比L月河道横断面示意图,M月河道南岸的风积物变少,说明发生了外力的侵蚀、搬运,河道变宽,说明河流处于丰水期,结合材料中“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气候特征,说明M月河道横断面的一定经历过降水较多的时段,故9月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某河流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考查了外力作用和区域的气候特征,对学生的区域认知和调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11.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是(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第32页共32页 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利用区域特征;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由材料“图1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根据一般规律,河流中游河段,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下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加强;流水的侵蚀搬运能力与流量流速有关。【解答】解:根据M月河道横断面示意图,风积物变少,河道变宽,说明此时段,降水较多,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较弱,故②、③错误。结合材料图1中的图例可知,河道较宽的河流南段两岸植被以灌丛沙丘为主,而河道较窄的北段两岸植被以流动沙丘为主,冬春季节在偏西风作用下,沙尘在河流北部沉积较多,所以河床抬升变高,流速减缓,再加之河流从南向北流动的过程中河水下渗、蒸发变多,河流南部水量较北部大,故河流北部以沉积为主,河流南部以侵蚀为主,故①、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某河流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考查了外力作用和区域的气候特征,对学生的区域认知和调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12.(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旅游安全是保证旅游目的实现的重要因素,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没有安全,便没有旅游,旅游安全的防范至关重要。下列属于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影响因素有(  )①地形②气候③社会治安④政治形势⑤旅游资源的特点⑥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④⑥【考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特征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分析】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解答】第32页共32页 解:旅游者重视的旅游安全问题首先是交通安全,其次是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包括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旅游者的政策与态度、社会治安、自然灾害、政治形式等。概括起来,是指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因此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旅游安全因素的相关知识。13.(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歙县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吸引大量游客拥入欣赏歙县美景,体味徽州文化,这说明(  )①旅游可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②旅游可促进文化的交流③旅游业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④旅游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旅游与区域发展.【分析】徽州文化主要是指宋元明清以来,根植于徽州本土,并经由徽州商帮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和辐射,进而影响其他地域文化进程的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解答】解:“欣堂歙县美景,体味徽州文化”,通过旅游,可以让人们了解文化、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的交流,故①②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故③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徽州文化为背景,重点考查旅游开发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泰山把富有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珍贵遗产。据此完成8~9题。第32页共32页 14.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海拔1460m,古称“天门关”(图1),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具有(  )A.色彩美B.动态美C.古建筑和古遗迹美D.民俗风情美【考点】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分析】形式美:客观事物具有的外观形式的美学属性,是内容美的真实载体,包括审美客体单独的外形美,以及多个客体组合所产生的总体形式美。朦胧美:审美客体的内容透过某种朦胧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通过想象活动,获得审美享受,如烟雨中的山水风光。色彩美:以色彩的冷、暖等色调,以及它们的对比、协调等组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动态美:审美客体在运动时产生的动与静的对比、运动本身的形体变化等,所激发的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声音美:审美客体有节奏的声音所表达出来的形式美,是审美客体作用于欣赏者听觉的美的表现形式。【解答】解:A、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南天门属于古建筑,不能体现色彩美,不符合题意。B、泰山和南天门是静止的,没有体现出动态美,不符合题意。C、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海拔1460米,古称“天门关”,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南天门属于古建筑,是历史遗迹;观赏南天门,感受古代建筑的形式特色,具有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故正确。D、民俗风情美是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南天门不能体现民俗风情美,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以南天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旅游景观的欣赏,重在了解美学小常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小。15.“泰山云海”(图2),从旅游景观审美的形态看,属于自然美的(  )A.形象美B.色彩美C.动态美D.朦胧美【考点】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利用图表信息;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分析】第32页共32页 形式美:客观事物具有的外观形式的美学属性,是内容美的真实载体,包括审美客体单独的外形美,以及多个客体组合所产生的总体形式美。朦胧美:审美客体的内容透过某种朦胧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通过想象活动,获得审美享受,如烟雨中的山水风光。色彩美:以色彩的冷、暖等色调,以及它们的对比、协调等组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动态美:审美客体在运动时产生的动与静的对比、运动本身的形体变化等,所激发的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声音美:审美客体有节奏的声音所表达出来的形式美,是审美客体作用于欣赏者听觉的美的表现形式。【解答】解:A、“泰山云海”不属于形象美,属于朦胧美,不符合题意。B、“泰山云海”不属于色彩美,属于朦胧美,不符合题意。C、“泰山云海”不属于动态美,属于朦胧美,不符合题意。D、山景在云雾飘忽中若隐若现,体现出的是自然美中的朦胧美,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泰山云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旅游景观的欣赏,重在了解美学的小常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小。16.(2021秋•钦北区校级期末)“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对望夫石的观赏应注意(  )A.置身其中B.特定位置观赏C.至高点俯瞰D.适当位置仰观【考点】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特征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分析】旅游资源的欣赏方法很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高大雄伟的山峰要远眺;地貌的酷似造型要在特定的位置;峡谷幽洞、一线天要置身其中近观;瀑布在适当距离仰视;江河湖海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瞰远望;小的湖沼池塘要低临近观俯视;山水有机组合要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佛光、海市蜃楼等气象景观要抓住最佳时机等。“金光穿洞”是太阳光穿过桥洞形成的景观,所以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才能形成,因此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等。【解答】解:像峡谷探险应置身其中观赏,故A错误。望夫石是地貌酷似造型,要在特定的位置、特定的角度欣赏,故B正确。在高处俯瞰一般是宏伟的建筑如故宫,故C错误。仰视对瀑布景观而言,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欣赏方法,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二.解答题(共5小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界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保护自然遗产而设立的,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申报成功的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②第32页共32页 构成代表进行中的生态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和陆地,水生,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社区发展的突出例证;③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④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梵净山,地处贵州省铜仁市,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2493米),是一块地质年龄超过10亿年的巨大非喀斯特山体。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有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如图)、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有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发育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有64种植物和38种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濒危或极危级别,如黔金丝猴、大鲵等。2018年7月2日,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述梵净山申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考点】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申遗成功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保护旅游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解答】解: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申遗的条件梵净山几乎全都满足。原因:“是中国武陵山脉的主峰(2493米),是一块地质年龄超过10亿年的巨大非喀斯特山体。”满足条件①;从材料中“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有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如图)、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有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发育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满足条件③;“有64种植物和38种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濒危或极危级别,如黔金丝猴、大鲵等。”满足条件④。第32页共32页 意义:从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知名度、经济效益、科研价值、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①增强了对梵净山景区的保护意识与责任感;②提高了梵净山的知名度,提高了梵净山的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③梵净山的各种资源将得到充分的研究,利用及开发。故答案为:原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意义:增强了对梵净山景区的保护意识与责任感;提高了梵净山的知名度,提高了梵净山的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梵净山的各种资源将得到充分的研究,利用及开发。【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梵净山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18.(2014秋•大兴区期中)如图10中的山地均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世界遗产的名称A 泰山 ;B 黄山 ;C 武夷山 ;D 峨眉山 。武夷山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发育成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生物多样性显著,享有“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等美誉。武夷山文化遗存丰富,山上有寺院、道观、亭台等古代建筑和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武夷山景区对外交通便捷,有公路、铁路、航空线通往全国各地。目前,武夷山的国内游客主要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外游客主要来自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武夷山景区拥有多家宾馆、酒店,有较强的接待能力。(2)根据材料,试对武夷山景区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第32页共32页 黄山集名山胜景于一身,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俊俏、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秀、雁荡之巧石、长白之温泉,是我国特点最多的名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3)描述黄山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考点】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环境与资源.【分析】(1)主要是考查我国文化遗产的分布。(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环境承载力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回答。(3)分析概括黄山的景观特点要根据描述,从该气象景观的特点,出现频率等方面加以分析概括,形成原因要从地质形成过程进行描述。【解答】解:(1)根据图中的位置和省份可以推断出世界遗产的名称,A到D分别是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2)根据材料武夷山属于历史文化名山,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天然画廊”,说明当地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美学价值高;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好;该景区有公路、铁路、航空线通往全国各地,目前已开辟20多条旅游航线,说明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多家宾馆、酒店,有较强的接待能力,说明当地的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此外,靠近客源市场,客源市场丰富。(3)首先,形成黄山的岩石属于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需要产生岩浆活动,可知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裂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岩浆侵入活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其次,黄山是露出地球表面的,侵入岩要露出地球表面,需要经过地壳的抬升作用,可得出地壳抬升,形成山体,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花岗岩出露地表。再次黄山属于峰林景观,说明是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岩石露出地表之后,花岗岩岩体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奇峰怪石。故答案为:(1)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2)武夷山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丹霞地貌、独特的山水风光、古迹众多),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突出的非凡性),自然和人文景观兼备,地域组合好,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交通通达度好,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距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市场丰富。(3)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裂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岩浆侵入活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形成山体,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花岗岩出露地表;花岗岩岩体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奇峰怪石。【点评】第32页共32页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分析判断能力。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掌握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图表信息正确分析云海景观特点及成因是解答本题关键。19.(2021春•峨山县校级月考)2020年4月,本该是一个全球各地狂欢盛会轮番上演的季节。然而,泰国的泼水节不泼水,“伦敦眼”摩天轮停止了转动,巴塞罗那伫立着的圣家堂没有了往日的人山人海。相反,意大利人家的阳台上又开始流淌起音符;高速公路上,孔雀到处开屏,梅花鹿在街上悠闲地溜达;斯里兰卡的海滩上只有浪花掀起的声音••••••分析2020年全球疫情对旅游活动及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考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据材料分析,2020年全球疫情对旅游活动及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不利方面主要从受疫情影响容易导致收益降低,资源浪费等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主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解答】解:据泰国的泼水节不泼水,“伦敦眼”摩天轮停止了转动,巴塞罗那伫立着的圣家堂没有了往日的人山人海分析,受2020年全球疫情影响,游客大量减少,多数旅游景区关闭,经济收入减少,导致旅游业经济损失巨大;游客大量减少,多数旅游景区关闭,交通、食宿、购物等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衰落,影响旅游业正常运行多数旅游景区关闭,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衰落,社会失业率上升,人们收入减少,游客减少;多数旅游景区关闭,旅游资源闲置损耗,资源浪费严重。从“意大利人家的阳台上又开始流淌起音符;高速公路上,孔雀到处开屏,梅花鹿在街上悠闲地溜达;斯里兰卡的海滩上只有浪花掀起的声音”分析会产生有利影响,如游客大幅度减少,旅游景点人为干扰减少,旅游景点自然生态得以恢复;游客大幅度减少,名胜古迹受到的人为破坏减少,利于历史文物的保护;游客大幅度减少,多数旅游景区关闭,景区周边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外来干扰减少,生活秩序回归正常。故答案为:不利影响:(受疫情影响)旅游景区关闭,导致旅游业经济损失巨大;交通、食宿、购物等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衰落,影响旅游业正常运行;社会失业率上升,人们收入减少,游客减少;旅游资源闲置损耗,资源浪费严重。有利影响:人为干扰减少,旅游景点自然生态得以恢复;名胜古迹受到的人为破坏减少,利于历史文物的保护;景区周边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外来干扰减少,生活秩序回归正常。【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全球疫情对旅游活动及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第32页共32页 20.(2021秋•静宁县校级月考)嘉兴南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的溯源地。紧紧围绕南湖景区独特的红船文化和风土人情,先后研发出“红船启梦”“烟雨楼台”“嘉兴风物”等系列文创产品。其中,红船船模(如图)以南湖红船为原型,从造型设计到材料选取、工艺开发都是以传统木工工艺为基础,复原传统造船手工制作工艺,深受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简述文创产品开发对促进嘉兴红色旅游发展的作用。【考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分析】文创产品开发对促进嘉兴红色旅游发展的作用从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满足游客心理需求,丰富嘉兴南湖旅游文化内容,增强游客的生活体验、旅游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解:由材料信息“嘉兴南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的溯源地。紧紧围绕南湖景区独特的红船文化和风土人情,先后研发出“红船启梦”“烟雨楼台”“嘉兴风物”等系列文创产品”可知,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充分挖掘“嘉兴南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由“红船船模以南湖红船为原型,从造型设计到材料选取、工艺开发都是以传统木工工艺为基础,复原传统造船手工制作工艺”可知,红船船模满足游客心理需求,丰富嘉兴南湖旅游文化内容,增强了游客的生活体验;该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加居民生活收入;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故答案为:丰富旅游资源和产品种类;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满足游客个性需求,丰富游客的文化生活和体验;带动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旅游收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积极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1.(2021春•内江期末)彝族火把节原来规模小、分散在各山寨内举行,火把用带刺的灌木制作。火把节成为著名旅游品牌后,彝族聚居的市县争相举办盛大的火把节,而且火把用幼松树干制成,越做越大。第32页共32页 据旅游环境容量分析目前彝族火把节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旅游开发中的对策和建议。【考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分析】旅游开发的内容包括:1.开发和挖掘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2.景点与风景区的具体规划与设计:3.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4.建设和完普旅游配套设施;5.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整修;6.人力资源开发;7.保护自然生态旅游规划。【解答】解:据材料可知,彝族聚居的市县争相举办盛大的火把节,而且火把用幼松树干制成,大量用幼松树制作火把,且越做越大,进而.会出现超过森林生长速度,造成生态破坏问题;举勒大型火把节活动,吸引大量游客,过多的游客和火把产生的大污染物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从而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对策和建议应针对问题,即从举办火把节的次数、游客数量、原料、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例如对于彝族山寨,可调整客流的季节性,降低火把节的客流量;分散客流,在各处举行小型火把活动;改变火把制作原料,开发非木材的火把替代品;制定和严格执行保护森林的政策制度等。故答案为:问题:彝族山寨举办大型火把节,吸引过多游客;大量用幼松树制作火把,超过森林生长速度,造成生态破坏;过多的游客和火把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策和建议:对于彝族山寨,调整客流的季节性,降低火把节的客流量;分散客流,在各处举行小型火把活动;改变火把制作原料,开发非木材的火把替代品;制定和严格执行保护森林的政策制度。【点评】本题考查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和建议,要求学生有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第32页共32页 考点卡片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知识点的认知】1、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带性,即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二是地球内能,这种分异因素称为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非地带性因素。2、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3、非地带性是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决定的自然综合体的分异规律。【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8春•湖北期中)如图为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的雪线,北坡低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北坡(  )A.坡度小B.阴坡C.纬度高D.降水多分析:一般来讲,温度越高,雪线越高,降水越多,雪线越低。解答:天山北坡位于阴坡,光照较少,故雪线较低,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区域差异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的理解,并熟记基础知识,同时分析题中图文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第32页共32页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识点的认知】1、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的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五种方式。2、主要的外力作用与地形:(1)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侵蚀作用: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沉积作用: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2)干旱地区:风力作用(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形成;沉积作用:沙丘、沙垄等)。(3)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作用(U谷、冰斗、刃脊、角峰)。【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8秋•浦东新区期中)一个区域往往具有其特色的地表形态,我国云贵高原发育最典型的地貌是(  )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风成地貌D.流水地貌分析: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岩溶地貌,是喀斯特地形。它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复杂化学反应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被水溶解和侵蚀而逐渐形成的。地下和地表分布着许多溶洞、暗河、石芽、石笋、峰林等稀奇古怪的地貌。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解答: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云贵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喀斯特地形显著。故选:A。点评:本题以地貌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地貌类型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3.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知识点的认知】1、内容上:即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的,又有现代兴建的;即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2、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色。3、在季节上,同一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4、在组成上:一般好的旅游资源都有多个要素组成。5、在组成上:一般好的旅游资源都有多个要素组成第32页共32页 【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5•黄冈校级二模)阅读下列新兴的旅游方式,完成下列各题自助游是新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中所涉及的所有事情全由自己搞定,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但却摆脱了从前旅行社预先安排好的行程模式,更加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驴友”是对户外运动,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称呼,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野营、徒步、骑行的户外旅游爱好者。“驴友”旅游又叫驴行。生态养生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将生态旅游和养生旅游相结合,其往往是依托旅游地优美的生态景观,同时利用诸多的养生手段和完善的养生设施,为游客提供一种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留下的是脚印,带走的是照片”(1)自助游中所涉及“所有事情”全由自己搞定,从旅游构成要素看包括哪些?(2)下列四个旅游地点请你选择最适合的上述四种旅游方式(每种方式仅选一次)。广西巴马长寿村;神农架自然保护区;8月去庐山风景区避暑;重走长征路。分析:自助游是新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中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所有事情全由自己搞定,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但却摆脱了从前旅行社预先安排好的行程模式,更加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满了多元化的个性元素。旅游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旅游景区的不同特点而定。解答:(1)旅游构成要素包括食、宿、行、游、购、娱六个方面。(2)广西巴马长寿村的旅游产品突出“长寿”的特点,故适合生态养生旅游;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好,故适合开展生态旅游;8月庐山风景区适合自由自在的自助游;重走长征路突出对长征过程的体验,故适合驴行。故答案为:(1)食、宿、行、游、购、娱。(2)生态养生旅游;生态旅游;自助游;驴行点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旅游方式趋于多样化。要善于利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等基础知识,关键是学生能够根据题中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4.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知识点的认知】1、区别:第32页共32页 形成过程:自然形成;人类创造;表现形式: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气候、气象景观,生物景观,宇宙景观;古迹与建筑,消闲求职健身,购物;特性:地域性,季节性,分布的规律性,不可移置性;历史文化内涵,可创造,可移置2、联系:同属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命题的方向】考查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例:(2018春•孝感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东的泰山是著名的断块山构造,有很重要的地学价值B.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重要的人文景观C.北京故宫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资源D.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分析:自然景观:在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现象;人文景观: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解答:泰山是著名的断块山构造,有很重要的地学价值,属于A对;黄果树属于自然景观,所以B错;故宫属于人文景观,所以C错;孔庙、孔林、孔府主要是人文景观,注重人文价值,所以D错;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能区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并且提高学生根据题中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知识点的认知】1、自1987年至2010年,中国已有43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8处,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5处,人文景观2处。这些遗产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孕育的灿烂文明,再现了当年辉煌的历史瞬间。有的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名片,有的甚至成为了华夏文明的符号。2、重要价值: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第32页共32页 ②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④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保护旅游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6春•永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如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分析:(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文,从中挑选分析(2)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所以从控制游客,加强监督方面分析解答:(1)由所示区域可知,该地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空气干燥,通风条件好,故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2)因为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故要实行淡旺季门票制,控制游客数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素质,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故答案为:(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第32页共32页 解题关键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并且提高学生根据题中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知识点的认知】1、选择观赏的位置:距离、角度、动态。2、把握观赏时机。3、抓住景观特色。4、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5、以情观景。【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春•孝感期中)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A.移情于景,情景交融B.选择位置,把握时机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D.人化自然,天人合一分析:欣赏泰山日出应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位置欣赏。解答: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而只有登山涉水,亲临其境才能真切地体会诗句描述的美妙之处,所以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掌握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等基础知识,关键是学生能够根据题中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7.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知识点的认知】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需要多个高质量的景点组合。(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无雷同景点。2、地理位置与交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备。第32页共32页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例:(2018春•孝感期中)每年校庆前后,北京一零一中学的新任教师及部分学生干部都会到革命圣地西柏坡的西黄泥小学寻根,开展为期两天的“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下列关于西柏坡发展旅游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许多旅游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B.多雅丹地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较好C.交通位置相对闭塞,是其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D.与井冈山旅游区相比,该地距旅游市场距离较近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评价(特色、类型、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及结构规模)、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社会经济环境)、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区位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基础设施)这三方面具体分析。解答:中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而西柏坡位于河北省,无无雅丹地貌,所以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旅游综合评价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等基础知识,关键是学生能够根据题中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8.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知识点的认知】1、旅游环境: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环境(政治、战争、犯罪等)。2、旅游行为:旅游管理行为、旅客不安全行为。【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鸟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第32页共32页 ﹣﹣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如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1)据图描述火地群岛的位置。(2)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3)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4)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区域地理位置特征应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与其位于西风带内,以及峡湾海岸有关。解答:(1)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火地岛地处西半球和南半球,地处中高纬度。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且为南美洲南端的岛屿,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2)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3)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4)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且周围植被覆盖率高,可就地取材。故答案为:(1)西,南半球。中高纬度。南美洲南端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2)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3)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4)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点评:考查与旅游相关的自然环境问题,关键是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第32页共32页 解题关键是对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提高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9.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的认知】1、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1)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2)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①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a、有助于增强环境意识;b、所获得的资金又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景区、历史古迹。②提高环境质量:旅游开发的过程也是环境美化和净化的过程。③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2、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1)带来环境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2)破坏生态系统。(3)损坏文物古迹。(4)扰乱社会秩序。【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8春•运城期中)现代旅游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  )A.旅游业仅在发达国家是一种重要的产业B.旅游能使参加旅游的人提高收入C.旅游能给部分失业的人创造再就业机会D.旅游业促进了国家政局的安全分析: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旅游业发展促进了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解答:现代旅游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所以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10.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第32页共32页 【知识点的认知】1、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1)对风景名胜区实行ABC重点管理法。(2)建立风景防护地带。就是在风景区外围建立防护地带。(3)在开发风景名胜区之前,作好全面规划,提出各种开发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克服“三无”,“三乱”建设。(4)4.加强对游人的教育和管理。在游人进入景区之前,应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育。(5)5.对景区的垃圾和粪便要严格的管理。6.要加强对水体旅游资源的保护。7.要加强对地貌旅游资源的保护。8.要加强对生物旅游资源的保护。2、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1)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原貌的完整性。(2)保护人文资源的环境和生态。(3)保护资源的文化特色。【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7春•城关区校级期末)下列加强西藏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中,不可能有(  )A.通过严格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B.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C.发展水电事业,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与地热资源D.大力促进工业发展,带动西藏经济发展分析:中国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解答:由题,大力促进工业发展,虽然会带动西藏经济发展,但也会破坏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利于该地旅游环境保护。故选:D。点评:本题以西藏旅游环境保护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第32页共32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20 10:15:37 页数:32
价格:¥6.66 大小:1.16 M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