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一轮复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7
2
/37
剩余3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曾子衣弊衣①以耕,鲁君使人往致②封邑③焉,曰:“请以此修衣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⑤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⑥人者骄人。纵⑦君有赐,不我骄⑧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⑨也。”注释:①弊衣:破旧衣服。②致;送。③邑:原指县,这里指封邑、封地。④修衣:添置衣物。⑤奚:什么,疑问词。⑥予:给予。⑦纵:纵使。⑧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⑨节:气节。(1)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衣敝衣以耕衣:衣服B.曾子不受受:接受C.反,复往反:同“返”,返回D.足以全其节也全:保全(2)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A.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B.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C.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D.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生活贫困,所以鲁君亲自前往送封地给曾子。B.鲁君赏赐的封地,曾子几次都拒绝了。C.曾子觉得纵然鲁君赠送他封地,并且没有对他表现出骄横,但他仍然会怕鲁君。D.孔子对曾子的行为非常赞赏。(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第37页共37页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②与民由之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人恒过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B.劳其筋骨/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C.得志,与民由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请用自己的话说说。3.课外文言文阅读李遇少子为淮南牙将,遇最爱之,徐温执之,至宣州城下示之,其子啼号求生,遇由是不忍战。温使典客何荛入城,以吴王命说之曰:“公本志果反,请斩荛以徇;不然,随荛纳款。”遇乃开门请降,温使柴再用斩之,夷其族。于是诸将始畏温,莫敢违其命。徐知诰①以功迁升州刺史。知诰事温甚谨安于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徐知诰,徐温养子。(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温执之/被坚执锐B.遇由是不忍战/由是感激C.以吴王命说之曰/公输盘不说D.遇乃开门请降/乃悟前狼假寐(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第37页共37页 (3)结合选文,分析徐温是一个怎样的人。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而极爱才 ②嘱易新帽过年 (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 ”;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①飞事亲至孝 ②饰名姝遗之 ③皆铠以习之 ④秋毫无犯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第37页共37页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⑤。(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共蔓旁引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B.其真无马邪(《马说》)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次则余家之青桐(4)翻译下列句子。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7.(二)芮伯献马贾①祸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②,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③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第37页共37页 荣夷公④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⑤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⑥而启之,芮伯之罪也。【注释】①贾(gǔ):买,引申为招致。②戎:我国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统称。③哓:嚷叫。④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⑤谮:诬陷,中伤。⑥渎货:贪财。渎:通“黩”,贪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 ②王欲无厌 ③是贾祸也 ④卒献之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子无以应之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尔知王之货C、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D、芮伯之罪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②芮伯之罪也。(4)芮伯最终被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8.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阡陌交通 ②悉如外人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2)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37页共37页 ③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④余顾而慕之(3)【甲】段描绘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9.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或旦而不鸣或: ②皆足取祸也取: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0.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岳飞治军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节选自《独醒杂志》)【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故能得人心故: ②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兵: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第37页共37页 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译文: (3)“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11.复儿子书①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已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选文有改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⑪恃:倚仗,依赖。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⑬固:本来。⑭稼穑:泛指农业劳动。⑮致:给予。⑯函:信件。⑰毋:不要,不可。⑱负:辜负。⑲训:教诲、教导。(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儿自去国至今 ②求学宜先刻苦 ③特汝不应若是耳 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12.合江亭记吕大防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①第37页共37页 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②,不为塘埭③以居水,故陂湖汉漾④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⑤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注】①揵:遏制、堵塞。②渎:沟渠。③埭:堵水的土堤。④陂、潢:积水的池塘。⑤蹲鸱:植物名,俗称芋头。(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沱江自岷而别别:离开B.而阔沟以导之阔:使……宽阔C.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峙:耸立D.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胜:美景(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②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3)本文于《岳阳楼记》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两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13.阅读文言文《欧阳修传》(节选),回答下列各题。欧阳修传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第37页共37页 便:安逸、安适。(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因取旧案反覆观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读书辄成诵 ②读而心慕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译文: (4)你如何看待欧阳修的为政之道?请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评说。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疑人窃履[明]王守仁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选自《历代寓言大观》)【注】①踵:到,走到。②缪:通“谬”,错误,荒谬。(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②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15.邓哀王曹冲传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①,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第37页共37页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悬柱乎?”一无所问。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②者,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建安十三年疾病,年十三,太祖亲为请命。及亡,甚哀。文帝③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注释】①岐嶷(qíyí):出自《诗•大雅•生民》,形容少年聪慧。②宥(yòu):宽容,饶恕。③文帝:魏文帝曹丕。(1)用“/”给下列句子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咸莫能出其理 咸: ②犹惧不免 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若成人之智告之于帝(《愚公移山》)B.而刻其水痕所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C.而为鼠所啮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D.冲于是以刀穿单衣以君之力(《愚公移山》)(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儿衣在侧,尚啮,况鞍悬柱乎?(5)《魏略》曰:文帝常言“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文帝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文意做简要分析。第37页共37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曾子衣弊衣①以耕,鲁君使人往致②封邑③焉,曰:“请以此修衣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⑤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⑥人者骄人。纵⑦君有赐,不我骄⑧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⑨也。”注释:①弊衣:破旧衣服。②致;送。③邑:原指县,这里指封邑、封地。④修衣:添置衣物。⑤奚:什么,疑问词。⑥予:给予。⑦纵:纵使。⑧不我骄:即“不骄我”,不对我显露骄色。⑨节:气节。(1)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曾子衣敝衣以耕衣:衣服B.曾子不受受:接受C.反,复往反:同“返”,返回D.足以全其节也全:保全(2)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A.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B.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C.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D.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曾子生活贫困,所以鲁君亲自前往送封地给曾子。B.鲁君赏赐的封地,曾子几次都拒绝了。C.曾子觉得纵然鲁君赠送他封地,并且没有对他表现出骄横,但他仍然会怕鲁君。D.孔子对曾子的行为非常赞赏。(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分析】参考译文:第37页共37页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片地,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曾子坚决不接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从曾参的话来看,是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操守的。”【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做文言实词题我们要联系学过的课内文言知识,还要关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具体位置,联系语境,有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句子的对称性判断字的词性,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判断文言实词解释是否正确。A项句意为: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第一个“衣”是动词,穿着的意思。故选:A(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要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理解句意。做题讲究技巧,可用排除法。“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翻译为: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根据句意可断句为: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故选:B。(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A项中“鲁君亲自前往送封地给曾子”错误,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片地,并没有亲自去送。故选A。(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于:向;奚为:为什么。句意: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答案:(1)A(2)B(3)A(4)先生你没有请求别人,别人就献上物品给你,为什么你不收受呢?【点评】闻余闻之也久(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第37页共37页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 ②与民由之 遵循 ③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④人恒过 犯错误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B.劳其筋骨/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C.得志,与民由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分析】参考译文:【甲】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乙】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第37页共37页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诚,真正。②句意为:和百姓一则遵循。由,遵循。③句意为:增加他没有的才干。曾通增,增加。④句意为:人常常犯错。过,犯错误。(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告诫/谨慎B.使某某劳累/犒劳C.和/参与,这里指欣赏D.哪里/哪里故选:D(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重点词语:惧,害怕。熄,太平。句意:(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②重点词语:然后,这样以后。而,表示并列。句意:这样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出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根据本文的文意可知,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讲道德,做事合乎道义,无论什么时候都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物所左右,就是大丈夫。答案:(1)①真正,确实②遵循③同“增”,增加④犯错误(2)D(3)①(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②这样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出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4)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第37页共37页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3.课外文言文阅读李遇少子为淮南牙将,遇最爱之,徐温执之,至宣州城下示之,其子啼号求生,遇由是不忍战。温使典客何荛入城,以吴王命说之曰:“公本志果反,请斩荛以徇;不然,随荛纳款。”遇乃开门请降,温使柴再用斩之,夷其族。于是诸将始畏温,莫敢违其命。徐知诰①以功迁升州刺史。知诰事温甚谨安于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徐知诰,徐温养子。(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徐温执之/被坚执锐B.遇由是不忍战/由是感激C.以吴王命说之曰/公输盘不说D.遇乃开门请降/乃悟前狼假寐(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3)结合选文,分析徐温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参考译文:吴宣州刺使李遇的小儿子提任淮南牙将,李遇最喜欢他,徐温将他逮捕,押到宣州城下示众,他的小儿子号哭哀求活命,李遇因此不忍心再战。徐温派典客何荛进入宣州城内,用吴王杨隆演的命令劝说他,说:“您本来的意思如果是谋反,请斩我何荛向众宣示;如果不是这样,随我何荛出城归顺投降。”李遇于是打开城门,请求归降,徐温派柴再用把他斩首,杀了他全族。于是各个将领开始畏惧徐温,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徐知诰因功任州刺史。徐州诰为徐温做事非常谨慎,任劳任怨,有时通宵不解衣带,徐温因此特别喜爱他。【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徐温将他逮捕。“执”是“捕捉、逮捕”;披着铠甲,拿着武器。“执”是“拿着”。B.句意:李遇因此不忍心再战。因此感动。两个“由是”都是“因此”的意思。C.句意:用吴王杨隆演的命令劝说他。“说”是“劝说”;公输盘不高兴。“说”通“悦”,高兴。D.句意:李遇于是打开城门,请求归降。“乃”是“于是”;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乃”是“才”。故选:B。第37页共37页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徐知诰因功任州刺史。徐州诰为徐温做事非常谨慎,任劳任怨,有时通宵不解衣带,徐温因此特别喜爱他。(3)此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答案:(1)B(2)知诰事温甚谨/安于劳辱/或通夕不解带/温以是特爱之(每处1分)(3)①从他利用李遇最小的儿子来使李遇不忍出战,看出他有计谋,善于抓住对方软肋;②从他派何荛说服李遇投降,却又出尔反尔,看出他老奸巨猾;③从他杀李遇全家,看出他心狠手辣。【点评】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而极爱才 非常 ②嘱易新帽过年 更换 (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钱C.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资历不够D.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精力不济(3)对我“依然旧帽”,公的表现是“ 一笑不复言 ”;文末作者说“此意尤可感”,这里的“此意”是指 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 。【分析】译文参考:傅文忠公不谈当时文学却很喜欢有才能的人。我直军机时最贫穷,一个貂皮帽子已经三年,毛都拳缩得像刺猬。一天黎明,您在隆宗门外小直房,只叫我到,从怀里摸出五十金交给我,嘱咐我换个新帽子过年。当时已经腊月,全年资本正缺,五十金就以应用。第二天值班,依然是旧帽子啊,你笑一次不再说。啊!这一想法尤其令人感已。【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第37页共37页 ①句意为:却很喜欢有才能的人。极:很(非常)。②句意为:嘱咐我换个新帽子过年。易:换(更换)。(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时:当时;资:钱;句意为: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故选:A。(3)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由“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和“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可知傅文忠对我是尊重和体恤的。答案:(1)①很(非常)②换(更换)(2)A(3)一笑不复言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点评】极而极爱才(很,非常)此乐何极(尽头,穷尽)南极潇湘(尽,到)尝极东方(穷尽)初极狭(非常,最)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①飞事亲至孝 伺候(侍奉照顾服侍) ②饰名姝遗之 赠送(给予馈赠) ③皆铠以习之 穿上铠甲 第37页共37页 ④秋毫无犯 侵占(侵犯)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分析】【参考译文】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昊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整天勤于政事),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井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恭顺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意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在本题中学生需要积累①句意为: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事”侍奉。②句意为:打扮了一个美女送给他。“遗”赠送(给予馈赠)。③句意为:都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来练习。“铠”穿上铠甲。④句意为:一丝一毫也不占有。“犯”侵占(侵犯)。(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根据句意: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停顿为: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能力,要通读全句,把握意思,注意倒装与省略现象。翻译句子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中重点词语有:惜:怕;矣,语气词,了。句意为: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②第37页共37页 句中重点的词有:辞:推辞;飞,岳飞;句意为: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4)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由“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可知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由“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可知岳家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岳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答案:(1)①伺候(侍奉照顾服侍)②赠送(给予馈赠)③穿上铠甲④侵占(侵犯)(2)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①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②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4)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岳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答出四点即可)【点评】“卒”的解释:①例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步兵士兵。)②例句:初,鲁肃闻刘表卒。(死亡)③例句:完结。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完成)④例句:最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⑤例句:突然;仓猝。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促)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笛之悲⑤。(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皆数百年物也 都 ②藤今犹在 还 ③始能支拄 才 ④共蔓旁引 伸出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第37页共37页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B.其真无马邪(《马说》)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幼时记趣》)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次则余家之青桐(4)翻译下列句子。①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5)《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分析】译文参考:京城最古老的花木,要属给孤寺吕家的藤花。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它们都已经生存数百年了。……吕家那所宅院,后来卖给了太守高兆煌,高太守又转卖给主事程振甲。如今,那株藤花还在,支撑藤箩的架子是用栋梁之材搭成,十分结实。藤箩枝叶形成的树荫覆盖着厅前的院子,它的枝节向旁边伸出,又覆盖了偏西书房的院子。藤花盛开时,犹如紫云垂地,香气袭人。慕堂举人在世的时候,有时宴请客人,有时朋友借这个地方宴请客人,饮酒赋诗,简直没有空过一个晚上。光阴荏苒,转眼四十余年过去,旧地重游,已非旧主,我不禁像魏晋时的向秀怀念老朋友嵇康一样,伤感不已。【解答】(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它们都已经生存数百年了。皆:都。②句意为:如今,那株藤花还在。犹:还。③句意为:才能支撑住。始:才。④句意为:它的枝节向旁边伸出。引:伸出。(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其”一词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结合自己对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中”的“其”的用法代词,它;ACD代词,它;B是语气词,表推测语气;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句意为: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根据成分停顿为:次/则/余家之青桐。第37页共37页 (4)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中重点词语有花:开花;如:好像;句意为:藤花盛开时,犹如紫云垂地,香气袭人。②中重点词语有浮光:水面上反射的光;跃金:闪烁出的金光;句意为: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5)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由“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可知纪昀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的人。答案:(1)①都②还③才④伸出(2)B(3)次/则/余家之青桐。(4)①藤花盛开时,犹如紫云垂地,香气袭人。②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5)自由快乐【点评】借或友人借宴客(借)愿借子杀之(依靠)7.(二)芮伯献马贾①祸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②,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③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④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⑤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⑥而启之,芮伯之罪也。【注释】①贾(gǔ):买,引申为招致。②戎:我国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统称。③哓:嚷叫。④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⑤谮:诬陷,中伤。⑥渎货:贪财。渎:通“黩”,贪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 派 ②王欲无厌 派 ③是贾祸也 这 ④卒献之 最终,终于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子无以应之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尔知王之货C、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D、芮伯之罪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第37页共37页 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②芮伯之罪也。(4)芮伯最终被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分析】【译文】周厉王派芮作统帅军队讨伐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的贪欲不会满足,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因班师归来就献马给他,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作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①句意:周厉王派芮作统帅军队讨伐戎。使:派②句意:大王贪欲无厌。厌:满足③句意: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是:这④句意: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卒:最终,终于(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分析。“子无以应之”的“之”代词,他们。A.的;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C.代词,代它;D.的。故选:C。(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重点字词:良,好;将,想;于,给。句意:(芮伯)得到一匹好马,想把(它)献给周厉王。②重点字词:之,的;罪,过错。句意:(这)是芮伯的过错。(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根据“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③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的理解,明确芮伯被逐是因为他不善于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答案:(1)(4分)①派②满足③这④最终,终于(2)(2分)C(3)(4分)①(芮伯)得到一匹好马,想把(它)献给周厉王。第37页共37页 ②(这)是芮伯的过错。(4)(2分)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因为他不善于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点评】是:是贾祸也(这样)王弗是(正确,对的)﹣﹣《国语•楚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孟子•告子下》是退亦忧(这样看来)8.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②悉如外人 完全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正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遗憾 (2)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④余顾而慕之(3)【甲】段描绘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分析】第37页共37页 甲:(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乙: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大粪,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狗相闻。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②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悉:完全。③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大粪。结合“方欲行”理解。④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恨:遗憾。结合“一失足成千古恨”理解。(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的理解:①俨然:整整齐齐。②黄发:;老人;垂髫:小孩。③俱:都。④顾:看见。慕:羡慕。(3)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结合陶渊明的政治理想来谈。(4)本题是比较阅读。从人们的生活劳作和精神状态等角度来分析。答案:(1)①交错相通②全,都③正,正在④遗憾(2)①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②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③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④我看了十分羡慕他们(3)“桃花源”是理想中的社会,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4)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点评】两文都描绘了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生活图景。其中男女老少都生活得安逸自足。甲文中这样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怎不令作者向往?乙文中是一幅闲适安逸的农家乐图景。作者面对这幅图景,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一家中,的确有万物各得其所的真谛,很遗憾自己远远不如他们安适。两文都通过描写来述说自己的见闻,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9.言默戒杨时第37页共37页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或旦而不鸣或: 有的 ②皆足取祸也取: 招致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分析】参考译文: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己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它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①有的早晨却不打鸣。或:有的;②都足以招来灾祸啊。取:招致。(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夫:句首发语词,不翻译;祥:吉祥;而已:罢了。句子翻译为: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对应的原文句子为: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就是: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文章通过两只鸡的遭遇,告诉我们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第37页共37页 答案:(1)①有的②招致(共(4分),各2分)(2)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4)示例: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点评】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许)10.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岳飞治军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节选自《独醒杂志》)【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故能得人心故: 所以,因此 ②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兵: 军队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译文: 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 (3)“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分析】译文参考:绍兴六帅,都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飞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他死的时候,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都一可以当百用。我曾经问过士兵,认为为勤惰必分,功劳和过错有区别,所以能够得到人心。从前曾经见到其提军队征赣之固石洞,军行的地方,秋毫无扰到现在,岳公飞独后出(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解答】(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所以能够得到人心。故:所以,因此。②句意为:异时曾经见到其提军队征赣之固石洞。兵:军队。第37页共37页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至今:到现在;句意为: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体现了岳家军战斗力强的特点。岳飞治军一是赏罚分明,二是军纪严明。答案:(1)①所以,因此②军队(2)到现在,(当地的)老人们谈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感慨流泪。(3)体现了岳家军战斗力强的特点。岳飞治军一是赏罚分明,二是军纪严明。【点评】词义积累:辞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未尝稍降辞色(语言)11.复儿子书①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已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⑩汝不应若是耳。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选文有改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⑪恃:倚仗,依赖。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⑬固:本来。⑭稼穑:泛指农业劳动。⑮致:给予。⑯函:信件。⑰毋:不要,不可。⑱负:辜负。⑲训:教诲、教导。(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儿自去国至今 离开 ②求学宜先刻苦 应当 ③特汝不应若是耳 这样 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第37页共37页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参考译文:你的来信内容我已都知道了,现在我再汇给你日元五百,你从离开国家到现在,不过四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带去的那么多钱都花完了?这确实很让人奇怪!你这次去,目的是求学。求学应当以刻苦为先,不必去在乎交友应酬的事。你带去的费用,也是足够用一年多的,为什么四个月不到就花完了呢?你假如花在了应该用的地方,即使一天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不过你不应该是像这样的。何况这样的浪费,必定不是花在饮食起居上,一定是另有其他的事耗费的。你也曾读过《孟子》吧,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一定先让他的内心受苦,让他的身体受饿受累,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会有所作为。你倚仗有父亲我的保护,不需要这样,但是你应当知道劳动的艰辛,尽你求学的本分。如果不这样,即使学成回国,也一定是一件事也做不了。你现在这样,我今后可能对你没有指望了!花钱是小事,但因为钱而荒费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就是大事了。我之前曾写信告诫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你怎么就忘了?光阴可贵,求学不易,这中间的甘苦,你应该自己去体会,不要辜负老人的一番教导。【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①你从离开国家到现在。去:离开。②求学应当以刻苦为先。宜:应当。③不过你不应该是像这样的。是:这样。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会有所作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本句句意为:花钱是小事,但因为钱而荒费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就是大事了。可断句为: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①虽:即使。足:足够。句子翻译为:即使一天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②恐:恐怕;望:指望。句子翻译为:我从今以后可能对你没有指望了!第37页共37页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语句来判断。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再结合文末再次强调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写信的目的是希望儿子花钱要节俭,学习要刻苦,要有所得。据此整理出答案。答案:(1)①去:离开。②宜:应当。③是:这样。④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3)①即使一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②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4)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点评】本阅读第(4)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典型题。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通过找修辞、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等方法进行。12.合江亭记吕大防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①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唐人高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②,不为塘埭③以居水,故陂湖汉漾④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⑤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注】①揵:遏制、堵塞。②渎:沟渠。③埭:堵水的土堤。④陂、潢:积水的池塘。⑤蹲鸱:植物名,俗称芋头。(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沱江自岷而别别:离开B.而阔沟以导之阔:使……宽阔C.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峙:耸立D.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胜:美景第37页共37页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②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3)本文于《岳阳楼记》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两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分析】参考译文:长江、沱江从岷江处分开。张若、李冰镇守蜀州,开始筑起土墙来遏制、堵塞大水,后来挖宽沟渠把水导出来,灌溉蜀郡、广州之土地,而蜀郡已富饶。现在成都二水,皆长江、沱江的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四川的东南,就是所说的二江双流。沱旧循南隍,与长江并流向东。唐人高骈刚开始开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沟渠。渚者,合江旧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不久长官请求记下这件事,我认为蜀郡的土地已经成了官渠,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句意:长江、沱江从岷江处分开。别:分开B句意:开阔沟渠把水导出来。阔:使…宽阔C句意:与树林竹林分别耸立在面前。峙:耸立D句意:所以积水的池塘的美景比其他地方少。胜:美景故选:A(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观:景观句意: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②重点词有:兹:这句意: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第37页共37页 (3)写作意图不同。两文尽管都是提到因重修而记之,但选文主要是写合江亭水利之便带给蜀地的“美丽风光”“游览之乐”和“物产丰饶”,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表现美景游览之趣。而《岳阳楼记》则主要写作者的政治抱负,借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分析议论,抒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对好朋友滕子京的劝勉和规箴之意。答案:(1)A(2)①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②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3)不相似。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意在规劝朋友滕子京,希望他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吕大防的《合江亭记》,描写了在合江亭上所见的美丽景象,借合江亭主要官员请其记事之机,提出兴修水利的建议。【点评】“之”的用法:①而阔沟以导之(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水陆草木之花(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13.阅读文言文《欧阳修传》(节选),回答下列各题。欧阳修传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因取旧案反覆观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读书辄成诵 就 第37页共37页 ②读而心慕焉 仰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译文: 我所说的宽松,是不做严苛急切(的事);所说的简易,是不做繁琐细碎(的事)罢了。 (4)你如何看待欧阳修的为政之道?请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评说。【分析】参考译文: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到了成年,就已有了超绝清高的名声。在废书箱里得到唐代韩愈的遗稿,一边细细阅读,一边心中暗暗思慕。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知道前方有埋伏,也毫无顾忌地揭发它。他仕途不顺,被放逐了很多次,志向气节仍然同以前一样。当他被贬到夷陵时,没有方法来消磨时光,因此取来旧的案例反复查看,发现冤假错案数不胜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可以知道了。”从此,遇事不敢疏忽。凡是他治理过的几个郡,看不到严厉的措施,也不求声誉,宽容简朴而不扰民,因此他来到的地方人民生活便利。有人问:“治理政事宽容简朴,而办公没有松懈,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以放纵为宽容,以忽略为简朴,那么政事就会荒废,人民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我所说的宽容,是征税的时候不急迫,(我所说的)简朴,是去掉繁琐的形式。”【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读书过目不忘。辄:就②句意:一边细细阅读,一边心中暗暗思慕。慕:仰慕(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所谓:所说的句意:我所说的宽松,是不做严苛急切(的事);所说的简易,是不做繁琐细碎(的事)罢了。(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观点鲜明。并此够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评说。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因取旧案/反覆观之(2)①就②仰慕(3)我所说的宽松,是不做严苛急切(的事);所说的简易,是不做繁琐细碎(的事)罢了。 【点评】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疑人窃履[明]王守仁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选自《历代寓言大观》)【注】①踵:到,走到。②缪:通“谬”,错误,荒谬。(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①友人来过 D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②逾年而事暴 A 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分析】参考译文:从前有个借宿在朋友家里的楚国人,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来,楚国人不知道。恰好他让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仆人私藏了买鞋的钱把偷来的鞋子交给他,楚国人也不知道。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国人的脚上,很惊讶地说:“我本来就怀疑是你(偷了我的鞋),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于是和他断绝了关系。过了几年有关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他的朋友来到这个人的家里,向他道歉说:“是我不够了解你,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请让我们和好如初吧。”【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他的朋友来拜访他。过:探望,拜访。②句意为:过了几年有关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暴:暴露。第37页共37页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固:本来;疑:怀疑。句子翻译为: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3)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抓住文中最后友人的行为和言语可以概括出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答案:(1)①D②A(2)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3)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点评】过过秦汉之故都(经过)及鲁肃过寻阳(到)人恒过(犯过失)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友人来过(拜访)15.邓哀王曹冲传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①,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悬柱乎?”一无所问。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②者,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建安十三年疾病,年十三,太祖亲为请命。及亡,甚哀。文帝③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言则流涕。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注释】①岐嶷(qíyí):出自《诗•大雅•生民》,形容少年聪慧。②宥(yòu):宽容,饶恕。③文帝:魏文帝曹丕。(1)用“/”给下列句子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第37页共37页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咸莫能出其理 咸: 咸:全,都 ②犹惧不免 惧: 害怕,惧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若成人之智告之于帝(《愚公移山》)B.而刻其水痕所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C.而为鼠所啮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D.冲于是以刀穿单衣以君之力(《愚公移山》)(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儿衣在侧,尚啮,况鞍悬柱乎?(5)《魏略》曰:文帝常言“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文帝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文意做简要分析。【分析】参考译文:邓哀王曹冲,字仓舒。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太祖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太祖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太祖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动去自首。”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的样子。太祖问他,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现在单衣被咬了,所以难过。”太祖说:“那是瞎说,用不着苦恼。”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太祖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也没责备。曹冲心地仁爱,识见通达,都像这件事情所表现的那样,本应犯罪被杀,却被曹冲暗中分辩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太祖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要把王位传给他的意思。建安十三年(208),曹冲十三岁时,他得了病,病得很重,太祖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到了曹冲死去时,太祖极为哀痛。文帝宽解安慰太祖,太祖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太和五年(232),加封曹冲谥号为邓哀王。【解答】(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第37页共37页 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句意为: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停顿为: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2)该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都不能拿出办法来。咸:全,都。②句意为: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惧:害怕,惧怕。(3)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助词,的/代词,这件事;B.两个都是表顺承的连词;C.被/作为;D.用/凭借;故选B。(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侧”,身边;“况”,何况。句意为: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首先是因为曹冲本人天资聪慧(少聪察岐嶷),且心地宽厚仁爱,通情达理(仁爱识达);其次是因为曹操偏爱和赏识曹冲,几次对大臣称赞曹冲,有想把王位传于他的意思(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最后曹冲的死让曹操极为难过,曹丕劝慰曹操的时候,曹操流着泪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显然,如果曹冲活着,曹丕等人肯定是无法与其争夺继承人的位置的。答案(1)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2)①咸:全,都②惧:害怕,惧怕(3)B(4)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悬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5)首先是因为曹冲本人天资聪慧(少聪察岐嶷),且心地宽厚仁爱,通情达理(仁爱识达);其次是因为曹操偏爱和赏识曹冲,几次对大臣称赞曹冲,有把王位传于他的意思(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最后曹冲的死让曹操极为难过,曹丕劝慰曹操的时候,曹操流着泪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显然,如果曹冲活着,曹丕等人肯定是无法与其争夺继承人的位置的。(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点评】文言实词“少”的解释:①数量小,不多。道少半,越中岭(登泰山记);②轻视,看不起。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秋水》)。③一会儿。第37页共37页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前赤壁赋》);④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⑤(shào)少年,青年;年轻。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第37页共37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 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1-11-18 12:23:55
页数:37
价格:¥8.88
大小:78.67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