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短文两篇》《陋室铭》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知识链接:“铭”文的特点: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托物言志写法: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自学过程:一、读顺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2.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 3.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1.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有鸿儒(    ) 可以调素琴(          )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3.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n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何陋之有?”                                                                          三、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1.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                            ”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这是一种                 的写法。2.用课文原句填空:(1)全文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2)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这些是实写,虚写的句子是: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课文中与这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四、自读:解析课文。1.本文写“陋室”为什么开篇要写“山”和“水”?最后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云”有何作用?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请概括。这些是写“陋室”的“陋”吗?这是一种            的写法。4\n3.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联系全文可看出作者借“        ”赞扬“          ”(各填一个词语),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爱莲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并掌握重要词句的含义,疏通文意。(重点)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重点)3.体会莲花高洁的品质以及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容利的思想品质。(难点)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及检测。(一)解题:“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二)简介作者: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三)给黑体字注音,然后熟读课文,注意文章节奏。蕃()出淤()泥濯()亵()玩噫()隐逸()者鲜()不蔓()不枝(四)解释黑体字词: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 )(    )3.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 (   )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7.花之隐逸者也(  )8.花之君子者也()9.陶后鲜有闻(   )10.宜乎众矣()(五)翻译下列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莲,花之君子者也。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六)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译课文。二、课堂合作探究。1.一词多义。益:香远益清鲜:陶后鲜有闻4\n受益匪浅屡见不鲜曾益其所不能芳草鲜美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花之隐逸者也水陆草木之花2.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3.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课堂检测。(一)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字。1.可爱者甚蕃2.不蔓不枝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二)判断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濯清涟而不妖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三)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1:35:24 页数:4
价格:¥3 大小:20.6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