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粤教版
>
选修1
>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
15.李清照词二首
>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6
2
/6
剩余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人生遭际、文学地位。2.认识李清照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3.初步体会李清照词婉约和谐优美的特点,即阴柔的美。4.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议论来画龙点睛的手法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诗意解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了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名句识记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考点演示 本词通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 这首词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一、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6\n后,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词人,工诗能文,更擅词。从她的词中可以看出,她的生活领域和精神境界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的宽阔。她前期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闺情思绪,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婉约动人,清俊疏朗。南渡以后,她的作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乡的情绪,流露出了她对北方失地的深切怀念。在她后期的词作中还充分地表达了其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命运。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常常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入词,极具体、极细致地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遣词造句有独到的创造性,又极为贴切自然,且格律和谐,富有音乐美,人称“易安体”。早年著有《词论》,她的《漱玉词》已失传,现只有70多首。诗词以南渡为界,早期韵调优美,但多闺情相思之作,后期含蓄深沉,社会意义较强。词语精工,善营意境,语言艺术精妙独到,可跟南唐后主李煜比美。后人辑有《李清照集》。二、写作背景《鹧鸪天·桂花》北宋末年受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钩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悉心研究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嬉戏,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忘名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首词是李清照特定情怀的反映,是一种寄寓和隐喻。《永遇乐》此词是“靖康之变”后,作者流寓江南时所作。(宋)张端义《贵耳集》上卷:“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可见本篇当是词人晚年流离南宋都城临安期间所作。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举家南逃,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建康形势危急,李清照再度流亡在浙江、福建之间,孤身一人,漂泊无定,境况极为悲惨,最后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这时期,李清照的作品较前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怀乡的情绪,以及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的命运。这首词即是在临安寓居时所作,表达了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1.填空。(1)李清照《永遇乐》中描写元宵天晴的美句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2)《永遇乐》中表现人乐我苦的凄苦心情的句子是: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6\n(3)《鹧鸪天》中生动描写桂花的语句是: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其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2.词语释义。(1)画栏开处冠中秋。冠中秋:在秋天的花卉中称首(2)落日熔金。熔金:形容落日灿烂的颜色(3)人在何处。人:自指(4)次第岂无风雨。次第:转眼(5)谢他酒朋诗侣。谢:谢绝(6)记得偏重三五。三五:指正月十五(7)怕见夜间出去。怕见:懒得(8)不如向、帘儿底下。向:在3.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1)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译文:屈原对桂花太不了解,太没有情意了,要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了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2)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译文:诗酒朋友们怀着喜悦的心情,乘着名贵的车马来邀请我去看元宵佳景,可是我谢绝了他们。《鹧鸪天·桂花》6\n《永遇乐》对比→盛衰之慨身世之悲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其创作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特别是她的易安词不仅在百花争艳的宋代蜚声文坛,而且在我国文学史上也具有显著的历史地位。她以亲身的经历、独特的视角、深幽的笔触,写出了闺中女性的寂寞情怀,表达出深厚的爱国激情。《鹧鸪天·桂花》《鹧鸪天·桂花》是一首咏物词。词人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作者善于在咏物词中议论,全词除了开头两句是直接描写桂花外,其余都是议论的文字。把桂花的内质美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情志,水乳交融地融会在议论之中。《永遇乐》《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是其代表词作之一。这是一首慢词,描写元宵灯节。但此词不是着意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而是通过对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两个都城元宵节有关情景的描写和对比,反映出作者忧患余生的孤寂心情,于抚今追昔中流露出对故国的眷念难忘。《鹧鸪天·桂花》层层议论,咏物抒怀。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花词与一般咏物抒情词不同,它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充满诗意,具有独特的风格。“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个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上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下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首二句咏物,以下转入议论。“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花自以红为美,而碧牡丹、绿萼梅尤为名贵,这是一般人的审美观点。在李清照看来,品格的美、内在的美尤为重要。“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宕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许为“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第一层议论。“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李清照一生酷爱梅花,咏梅词达五首之多。“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这是写其柔媚洁丽之娇态;“红酥肯放琼苞碎”(《玉楼春》),这是写其苞蕾红润晶莹,如琼玉缀枝。但她在“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却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菊花在词人的笔下,“清芬酝藉”,“雪清玉瘦”,然而,面对“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也只有掩面含羞,自叹弗如了。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画桂开处”暗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画栏桂树悬秋香”。“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次议论。这里,词人不再就花论花,而是从评说古人入手。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比喻6\n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词人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岂非一大遗恨。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其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价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永遇乐》两相比照,抒发情感。词人李清照,以今昔元宵节的不同心境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起首两句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落日的余晖,像熔化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形象生动。晴朗的幕景预示今年元宵节将有一番热闹景象。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随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处”的叹息。“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这三句写初春之景:在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之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春意知几许”,实际上说春意尚浅。这既符合元宵节正当初春的季节特点,也切合词人此时的心情。“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元宵”二句承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没有风雨吗?这仿佛有些无端的忧虑。但正是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因此,当前的良辰美景自然引不起她的兴趣,下文的辞谢酒朋诗侣也显得顺理成章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写词人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几句集中写当年自己着意穿戴打扮,既符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又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汴京繁华热闹的景象透过这个侧面也可约略想见。以上六句忆昔,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故由忆昔又转为伤今:“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灵也衰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了。“盛日”与“如今”两种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这首词将元宵胜景与自己内心的孤寂悲凉加以对比,将昔日元宵佳节的青春年少无忧无虑与今日国破家亡、夫亡亲逝、形容憔悴、蓬头霜鬓形成对照,这样集中表现了词人内心的亡国之苦和丧夫之痛。1.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李清照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6\n答案 词人之所以推崇桂花,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词人正是借咏桂花来表现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的。在词人看来,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轻红,便足以称“花中第一流”。可见在李清照看来,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不惜用兼具内外之美的梅菊来作陪衬,让梅、菊在桂花面前也不由得生“妒”含“羞”,可见桂花的骄人与高贵。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批评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2.《永遇乐》是怎样以乐景写哀情的?结合作品加以赏析。答案 这首描写元夕的词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词中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上片写元宵时的景物与矛盾心态。“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夕阳娇艳,晚云瑰丽,面对这清朗的暮景,词人却发出了“人在何处”的长叹,这是一声充满着迷惘和痛苦的叹息。国破家亡,心情悲苦,神志恍惚,一时间竟不知自己置身何处,这是词人南渡之后心灵遭受重创的具体表现。“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早春时节烟雾弥漫在新绿的柳条之间,四处又传来“吹梅笛怨”的声响,可谓春意盎然,词人在此却插入冷冷的一问“春意知几许”。到底酝酿了多少“春意”?“春意”又能持续多长时间?还能享受多少“春意”的快乐?面对春日美景词人却隐隐透出了几许忧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但谁又能保证“次第岂无风雨”?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这正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南渡以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沉重的国难家仇所形成的特殊心境。词中写的都是乐景,但作者所要表达的却都是哀伤的情感。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就是用“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哀情。6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6课 辛弃疾词三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4课 苏轼词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4课 苏轼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柳永词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3课 柳永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2:19
页数:6
价格:¥3
大小:125.2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