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第七单元复习训练试题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第七单元复习训练试题答案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一、选择题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德国纳粹党的人数从1928年的10.8万人增长到1932年的85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主要宣扬民族主义、纳粹主义等,因此在经济危机时期赢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故A项正确;国会长期受到纳粹党控制的说法与题干所给数据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使德国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上台是德囯民主政治不健全的产物,排除D项。2.B【解析】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的问题,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故B项正确。3.D【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通过和平协商建立起全球性的协调机制,这种行为维护了世界和平并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D【解析】 漫画《希特勒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体现的是希特勒对外扩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故D项正确,A、B、C三项排除。5.B【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C两项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提出与当时社会发展形式密切相关,只是随着社会发展,该理论需要与时俱进。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D项错误,因为材料重点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差别,这说明了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本题选B项。6.C【解析】 7.B【解析】 根据材料“现在是买卖投机”可知,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政府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随后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新经济政策下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排除D项。8.D4/4【解析】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进一步鼓励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故D项正确。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纳粹党掌握了德国的国家政权,这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和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形成,排除A、B两项;C项表述错误。9.C【解析】由材料“协约国新下水的船只数超过了损失的船只数。同时,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失败,力量对比更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可知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是触动美国参战的导火索,美国参加“一战”,使得力量对比更有利于协约国一方,故选C项;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排除A项;1918年11月,德国基尔港的8万水兵起义,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奥宣战,1941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排除D项。10.D【解析】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迫切要求尽快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各国政府也深感战争的残酷”可知为了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建立了调解国际纠纷的国际联盟,故选D项;材料强调各国对和平的向往,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美国,排除B项;美国作为协约国并未参加国际联盟,“能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11.A【解析】材料指出1914年之前的一百多年间,欧美列强在政治、经济和外交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可见材料揭示了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故选A项;一战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B项;材料分析的是一战前的国际关系,与一战的影响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类避免大战的方向,排除D项。12.A【解析】 材料表明德国的“速决战”计划破产,一战演变为持久战,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排除C项;材料信息表明德国的“速决战”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无法得出同盟国以后是否推行机动战,排除D项。13.C【解析】据材料“1935年8月,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苏联就在全国迅速开展了一次以劳动者个人命名的劳动竞赛,即斯达汉诺夫运动”,可知苏联通过劳动竞赛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产量发展工业化,故选C项;劳动竞赛增强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排除A项;1928—1932年是苏联一五计划时期,排除B项;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排除D项。14.C【解析】从列宁要求工人征粮队员“必须谨慎”“忠诚老实,能遵守革命纪律”等,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苏俄重视工农联盟,规范征粮队的行为是为了防止征粮危害工农联盟,C正确;对征粮队员明确纪律和要求,是为了落实余粮收集制,与粮食税无关,A错误;征粮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事实证明这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B错误;规范征粮队员的行为,不是在强调征粮的意义,D错误。15.B【解析】4/4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是1918年,当时苏俄已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项错误;C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消极影响;D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16.C【解析】“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是一种典型的自治表现,最能体现甘地的自治目标。故选C项。17.B【解析】桑地诺领导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并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8.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按照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依次排列的原则,可知体现的是四大国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突出作用。19.D【解析】根据材料“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可知抵制西方工业品并不是甘地最终的目的,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根据材料“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可知甘地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不道德的,会破坏印度生存的“道德基础”,而不是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我们生存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实际上反映了甘地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主张复兴印度传统手工业,故D项正确。20.D【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可知,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许多国家都参与到了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斗争中,因而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就具备了和以往民族解放运动不同的显著特点,即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前提下,还承担起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任务,D项正确。21.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地诺的红黑两色战旗象征着“自由或死亡”,故A项正确。22.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均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①正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不能彻底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否则二战也就不会发生,故②错误,而④正确;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是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非制裁德国,故③错误。综上,故选C项;A、B、D三项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23.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教科书在苏联时期细致描绘十月革命,当今俄罗斯简明扼要书写这段历史,两种做法的差异体现了教育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影响,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一原理,D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出苏联历史教科书的研究价值,A项错误;只有两段文字,只能说明其简单,不能说明其具体内容是真实的,B项错误;历史事实不是由历史叙述决定的,而是客观存在的,C项错误。4/424.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因此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故D正确;国家利益是战争的决定因素,但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西方大国推行中立自保、纵容侵略的政策是加速战争爆发的外部原因,故B错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带有强权色彩,旧的矛盾没有完全解决,故C说法错误。25.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说明一战之后,欧洲人对“古老的秩序”产生了不信任感,而“古老的秩序”指的就是欧洲近代的资本主义这一政治制度,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战引发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任危机,故选A项;题干内容述及一战之后,欧洲人对“古老的秩序”产生了信任危机,不涉及财产问题,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之后,欧洲的经济中心地位转移到美国,在一战之后其中心地位并没有丧失,排除C项;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任何民族解放运动的信息,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6.(1)立场坚定;爱国主义;勇于献身;不屈不挠。(2)同:都提出了指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三民主义和非暴力主义);斗争过程中都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都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异:孙中山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而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27.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比较软弱;英国殖民统治力量强大,且在印度实行高压政策;甘地的个人经历和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2)主要特点:坚持真理,自我牺牲;忍耐精神;非暴力对抗;仁爱,不杀生。评价: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独立开辟了道路;但一味非暴力对抗,一度使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遭受重大挫折,致使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陷入低潮。28.(1)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2)帝国主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29.(1)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方法:无产阶级发动内战夺取政权,将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阶级战争。(2)内容:将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一切政权归苏维埃。作用: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并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号召者、决策者和直接领导者。30.(1)利用国联干预世界事务,在国联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控制国联以称霸世界。(2)对英国有利。意图:增强对国联的控制,抵制美国的争霸。(3)是否参加国联。4/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11:51 页数:4
价格:¥3 大小:24.7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