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3(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3(2024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六单元21小圣施威降大圣【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激发阅读名著《西游记》的兴趣,培养对中国古典名著的热爱。[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了解白话小说的文体特征。[思维能力]了解本文的故事背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分析小圣和大圣的人物形象。(重点)[审美创造]品味文章中二圣精彩的变化过程,感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难点)【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变”“孙悟空变土地庙——露了尾巴”……许多妙趣横生的歇后语都源于《西游记》。正所谓好的故事令人回味,传奇人物更让人大开眼界、心驰神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游记》经典回目《小圣施威降大圣》,看看大圣遇到了怎样的麻烦。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检查预习,扫清障碍◎字词积累掣(chè)鹚(cí)翎(línɡ)嗛(xián)淬(cuì)青鹞(yào)鹭鸶(lùsī)鹳(ɡuàn)鳜鱼(ɡuì)鲂鱼(fánɡ)撺(cuān)花鸨(bǎo)木木樗樗(chū)蓼汀(liǎotīnɡ)躘踵(lónɡzhǒnɡ)窗棂(línɡ)愕然(è)擎(qínɡ)哪吒(nézhā)幌(huǎnɡ)提防(dī)◎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他虽自幼聪颖好学,却在科举中屡遭挫折。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代表作为《西游记》。◎作品简介《西游记》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这部小说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被林庚先生称为“童心之作”,与《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前情提要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因觅得水帘洞而被群猴拥戴为王。数百年后,石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驾驭筋斗云等本领,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命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无果,于是观音菩萨推荐小圣二郎神前去擒拿。◎理解标题含义。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和故事的主要内容。◎本文标题是“小圣施威降大圣”,题目中的“大圣”指的是谁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那么,“小圣”又是谁呢?“小圣”指二郎神杨戬,他乃玉帝之妹和凡人所生,一半是人一半是神,号为“二郎显圣真君”,人称“小圣”。◎小圣为“小”,却能降服“大”圣,怪也不怪?孙悟空曾被玉帝招安,做了个养马的芝麻官弼马温,后来知道自己上了当受了嘲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封为“齐天大圣”。“大圣”21 是自封的,因此并不为官家认可;而杨戬的称号却是玉帝亲封,是大家公认的。由此,就不能从称号上来判定孙悟空和杨戬的神通与能力孰大孰小、孰高孰低,而最终小圣降服大圣也就不足为怪了。作者借他们的称号有意造成阅读上的错位,以戏谑的口吻来演说二圣之间的故事。小圣施展威力降服了大圣,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阅读的渴望。2.目标任务二:复述故事,概括情节◎快速默读全文,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部分讲的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由于群猴惊散,遭二郎神及梅山六兄弟围困的孙悟空无心恋战,迅速逃离战场。第二部分(2、3):二郎神与孙悟空斗法变化,各显神通,引得孙悟空玩兴大发,结果激斗变游戏。第三部分(4、5):孙悟空逃至灌江口,变作二郎神的样子,与赶来的二郎神及梅山兄弟再次激战。◎找出大圣、小圣“赌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象,梳理故事情节,完成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①麻雀②灰鹤③土地庙④灌江口情节: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时眼见群猴惊散,准备逃跑不战,却被堵住去路。孙悟空依次变作各种动物和土地庙、二郎神的形象,企图蒙混过关,二郎神则依次变作克制悟空的动物、现出原身来牵制他。最后两人激战起来,胜负难分,孙悟空被天兵天将围困。3.目标任务三:品读语言,分析性格◎品读语句。本文是篇写神话人物的小说,虽是虚构的人物,但描写得生动传神,人物形象十分鲜活。请找出生动的描写语句读一读,品味其中展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1)大圣形象①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情势的紧张,变化的有趣,以及孙悟空的机敏和神通。②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用六兄弟慌慌张张的神态描写、前后寻觅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大圣的沉着、镇定和变化本领的高超。(2)小圣形象①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收”“撇”“卸”“摇”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了小圣二郎神的反应敏捷和从容淡定。②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一个“笑”字,表现了小圣对大圣的轻蔑和嘲笑之意,语言描写表现了他善于观察、细心机警的特点。◎分析性格。孙悟空变作花鸨后,二郎神却不再变化,而是现出真身,结合他们各自的身份、性格特点分析其中的原因。杨戬: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古时认为花鸨是较为低贱的鸟。孙悟空无所顾忌,不管花鸨高贵还是低贱,一心只想戏耍杨戬,体现了他“顽童”的特征:爱闹腾、好耍赖、喜欢恶作剧。而心高性傲的杨戬看重自己作为神仙的身份地位,见孙悟空变作了一只低贱的花鸨,不屑于再和他争较变化之术,于是现出真身取过弹弓射打孙悟空。◎总结表达。分析完以上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你更喜欢哪一位?孙悟空:神通广大、本领高强、活泼顽皮、自由不羁、敢于反抗。二郎神:法术高明、机敏心细、随机应变、心性高傲。21 我更喜欢孙悟空,我认为孙悟空更有趣和真实。比如,孙悟空在被二郎神追得无处可逃时,变作一只花鸨,而二郎神自恃身份,觉得无论变作什么都有失身份,不肯再变化。二郎神越是庄重矜持、一本正经,就越发显得孙悟空活泼顽皮、生动有趣。第2课时1.目标任务一:研读变化,感知趣味孙悟空和二郎神“一物降一物”的斗法过程充满趣味,作者对情节的设置同样巧妙绝伦,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其中的妙处。◎体会地点之变。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梳理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斗法过程,看看他们都经历了哪些变化,斗法地点又有哪些变化。孙悟空:麻雀→大鹚老→鱼→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地点:天空天空水里水里蓼汀之上地面灌江口二郎神: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原身→原身→原身◎斗法地点从“天空”到“地面”,再到二郎神的地盘“灌江口”,一直想要逃脱的大圣,为什么最后还自己送上门去呢?表面看来,大圣被二郎神追赶得四处逃窜,但大圣之所以无心恋战、不停逃跑,是因为担心猴子猴孙伤亡严重,想脱身去救他们。但他遇到二郎神这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发现他与之前不堪一击的天兵天将不同,玩心骤起,生起戏弄对手之心,便不再逃跑,于是直奔灌江口去扮演了一回二郎爷爷,还仔细点查庙里的香火,真像是没有把二人的打斗放在心上。斗法地点的变化一则体现了大圣的“猴性”:虽然心系花果山,但玩心很重;二则也表明大圣实力不在二郎神之下,更像玩闹,不像战斗;三则反映了孙悟空的机智灵敏,深谙“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之理。◎感受心理之变(1)找出课文中第一次斗法时对大圣变化的描写,说说其中透露出他怎样的心理。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虽然由这一系列的动作可见大圣反应灵敏、随机应变,但“慌”还是透露了他心里的慌张和被动。大圣的“慌”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大圣看到“本营中妖猴惊散”,作为花果山首领,担心猴子猴孙们受伤,关心则乱,所以他才收了法象,抽身就走。第二个原因是在大圣逃跑时,后有二郎神一路追赶,前被二郎神的手下“梅山六兄弟”挡住了去路,可谓“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因而斗法之初,大圣是被迫应战,所以“慌”。(2)当大圣变成了麻雀儿后,小圣是如何应战的呢?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分析。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从动作中足以看出小圣二郎神变化之有条不紊、从容淡定。二郎神之所以如此自信、淡定,一则因为二郎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二则他“由观音菩萨推荐、玉帝下旨前来抓拿妖猴”,临危受命的他理所当然视自己为正义的化身,这种正义感让他自信满满。(3)找出文中第三次斗法时的描写,说说其透露出大圣和小圣怎样的心理。(二郎神)果一变变做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此处描写对仗工整,相互呼应,大圣和二郎神的心理、行动都惊人地相似:看到对方时同样的感受、同样的逻辑思维、同样的谨慎小心、同样灵敏的反应。此时二圣无论在武艺上,还是心理素质上,都难分上下,旗鼓相当。(4)最后一次斗法中大圣变作二郎神的模样,来到灌江口,一本正经地办公时,二郎神怒气冲天地赶来。说说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心理。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真君即举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21 大圣孙悟空先是气定神闲地办公,被撞破后也不慌张,还耍嘴皮子“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占据心理优势;二郎神二话不说,劈脸就砍,气急败坏,心理上已呈劣势。小结:通过以上三处斗法,不难看出人物的心理经历了微妙的变化:小圣临危受命,降服大圣,越战越慌;大圣被迫迎战,戏耍小圣,越战越勇。◎解读称呼之变。在斗法过程中,二郎神和他的手下“梅山六兄弟”对孙悟空的称呼发生了变化,在文中找出并探究变化的原因。二郎神:猢狲—那猴—畜生—猴王—齐天大圣梅山六兄弟:泼猴—猴精—大圣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之前对孙悟空的称呼都是蔑称,因为在他们看来,孙悟空只是一只扰乱天宫秩序的妖猴,是他们要捉拿的要犯。经过六次斗法后,孙悟空跟二郎神竟然难分胜负、势均力敌,这让他们对孙悟空刮目相看。这些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他们对孙悟空的态度从轻视到欣赏、佩服的转变。教师小结:从地点之变、心理之变、称呼之变中,一个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大圣孙悟空形象呼之欲出,而一个本领高强、自恃身份的二郎神形象也跃然纸上,足见本文语言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2.目标任务二:畅所欲言,发表感悟◎孙悟空每次变化,二郎神都能找到制伏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安排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角色?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在紧张中透着诙谐,使得情节一波三折,故事趣味横生,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让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角色,就会使得故事平铺直叙,味同嚼蜡,无法吸引读者,也不能体现神魔小说情节曲折离奇的特点。◎课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1:大圣变作大鹚老的情节。它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2:大圣被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变了个土地庙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大圣的尾巴变作一根旗杆,极具喜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生3:大圣变作二郎神的情节写出了猴性的顽皮,使紧张的斗法情节得以舒缓,张弛有度,让我印象深刻。◎学习了本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生1:遇到困难时,要有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只要坚持过,奋斗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生2: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变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才会使问题迎刃而解。生3: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妙趣横生。我们要学习作者奇妙大胆的想象。结束语:活泼顽皮的孙悟空让我们喜爱不已,妙趣横生的斗法过程让我们忍俊不禁。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挥动着奇妙想象的翅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神奇瑰丽的神魔世界。课后,让我们一起遨游于想象的海洋,去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吧!三、作业布置阅读整本《西游记》,在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1)选择一个故事,品析情节的一波三折。(2)选择一个人物,品析其性格特征和成长历程。【教学后记】21 22皇帝的新装【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安徒生的优秀童话故事,开阔文化视野,增强对我国优秀童话的热爱。[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了解童话的文体知识。[思维能力]迅速浏览全文,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深入理解课文,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重点、难点)[审美创造]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故事中描写人物的语段的精彩。【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相信同学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童话故事。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带给我们思想的启迪。今天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一起来感受童话的魅力。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炫耀”“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重点字词。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影响巨大。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背景链接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是安徒生最著名的童话之一。当时的丹麦人民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生活极为贫困,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将西班牙的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成了《皇帝的新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统治阶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阶层的愚昧无知、虚荣腐败、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态。◎文体知识童话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乃至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拥有人的思想感情,使之人格化。它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曲折离奇、引人入胜。2.目标任务二:速读课文,抓纲拎要◎指导速读方法。课文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了一段荒诞离奇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抓纲拎要。这篇童话全文约2700字,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在7分钟内读完全文。阅读时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中依次出现了哪些人物?(2)这是一件怎样的“新装”?(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检测速读效果。(1)课文中依次出现了哪些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随员、骑士、典礼官、内臣、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老百姓、小孩子。(2)这是一件怎样的“新装”?请分别用以上人物的语言来回答。骗子:“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随员:“美极了!”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典礼官、内臣:“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21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老百姓:“真是漂亮!”小孩子:“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骗着穿不存在的衣服举行游行大典,最后被一个小孩子揭穿谎言。3.目标任务三:梳理情节,复述故事◎说说文中出现的人物与题目关键词“新装”的关系,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①爱新装②骗子③小孩揭新装◎我们已经梳理概括了具体的故事情节,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把整个故事复述一遍。有位皇帝酷爱新衣。一天,两个骗子说能做出理想的衣服,不但美丽,而且神奇:任何愚蠢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诚实的老大臣、官员和皇帝自己都去看了这件新衣服,虽然他们什么也没看到,但担心被人说愚蠢、不称职,都撒谎说衣服美极了。后来,皇帝就穿着这件不存在的衣服上街举行游行大典,老百姓也都夸赞衣服好看,只有一个小孩说出了实话——“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第2课时1.目标任务一:美读“精要”,品赏人物上节课,我们阅读了《皇帝的新装》。这个荒诞离奇的故事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是谁?分角色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语句,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是如何描写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情节进行分析。①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为了新装不惜花掉所有的钱、没有其他兴趣、换衣次数极多三个方面体现。②愚蠢透顶。从两个骗子投其所好,致使皇帝上当受骗可以看出。③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愚蠢或不称职,便极力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打量他的美丽新装。④虚伪至极。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小孩子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但他仍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在文中寻找老大臣、官员、民众、小孩子等人看新衣时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分析人物特点,完成表格。人物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人物特点老大臣愿上帝可怜我吧!……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虚伪愚昧、阿谀奉承官员我并不愚蠢啊!……是的,那真是太美了!民众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胆小怕事、人云亦云小孩子—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纯洁天真、无所顾忌2.目标任务二:研析写法,会读童话◎“夸张”是童话的艺术特点之一,请找出课文中运用夸张的语句,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夸张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人物皇帝:酷爱穿着打扮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正是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写照。骗子:夸张的言行,呈现了他们狡猾、贪婪的本性。老大臣等官员:看了又看,仍看不见布料,却极力夸赞,表现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情节皇帝一丝不挂地在大街上游行这样夸张的情节,暴露了皇帝的愚昧昏庸,极具讽刺性,也讽刺了促成这次“裸行”的所有人。环境当皇帝在游行的时候,全城人都称赞这件新衣,避免被认为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作者营造了极其荒诞的环境氛围,揭示了人性的弱点。21 ◎怎样理解这篇童话的夸张和想象?夸张而又合理的想象是本文的一个鲜明特点。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接着写骗子们声称新衣有“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一神奇的特性。于是,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观看游行的老百姓都异口同声、自欺欺人,称赞皇帝的“新装”。想象看似夸张,其实又很合理。由此可以看出,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渗透在想象之中的,它可以凸显故事的主题,更鲜明地暴露对象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作者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自欺欺人的群丑图。3.目标任务三:探究原因,领悟主旨◎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这里的原因可分为两层:①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这是一层原因;②深层原因则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承认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篇末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有什么深意?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社会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表明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使故事情节陡转,深刻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增强了童话的讽刺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小孩揭穿骗局后,为何皇帝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因为统治者没有勇气承认真相,他仍然装模作样,与敢说真话的小孩形成对比,显得更为可笑、虚伪。这样的情节安排,能凸显作者的立场,使讽刺意味更加浓厚。结束语:我们要向那个小孩子学习——无私无畏,敢说真话。哪怕一开始只有你一个人的声音,但是只要敢于发声,真理最终必将响彻大地,而那些虚假的东西就会无处遁形!三、作业布置1.课后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并在童话的世界里汲取有益的精神养分。2.皇帝游行结束后还会发生什么?请续写一个结尾,字数不限。【教学后记】23女娲造人【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了解神话的文体知识。[思维能力]梳理情节,复述故事。分析女娲的形象。体会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重点)[审美创造]体会神话的魅力,能发挥想象力进行文学创作。(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著名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传说盘古开天地后,除了补天,女娲还做了一件千古传颂的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了解这件事。请同学们自由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21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蓬勃”“澄澈”“眉开眼笑”等重点字词。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工作,在古代神话资料的搜集、考证、注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文体知识神话概念古代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因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人类奥秘的愿望。分类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以创世神话尤为重要。创世神话是人类用幻想的形式对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所做的幼稚解释和描述,反映了先民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特点①大多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②这种想象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的;③人物形象也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2.目标任务二:速读课文,复述故事◎速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然后用一句话来复述故事情节。速读时注意阅读速度,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本文近1100字,力求3分钟内完成自读,读完后记录相应时间。学习任务单造人原因改变世间的荒凉寂寞造人方法(重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绵延办法男女配合,创造后代复述情节: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揉泥成团造人②挥藤洒泥造人③女娲因感到孤独寂寞,用抟黄泥、洒泥浆的方法造出了人,后来又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配合创造后代,使人类世代绵延了下来。3.目标任务三:借助旁批,品赏形象◎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参照课文旁批,勾画文中描写女娲的精彩语句,体会女娲身上所体现的神性、人性。神性:有非凡的能力,神通广大,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以泥造人……人性:有人的情感,如孤独、欢喜、高兴;有人类母亲的美德,如勤劳、智慧、温情……◎运用“从________(语句)中,我读到了一个________的女娲”的句式,说说你通过作者的想象感受到了女娲怎样的形象。从“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中,我读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娲。从“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中,我读到了一个有创造力的女娲。从“她工作着,……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中,我读到了一个勤劳的女娲。从“她忽然灵机一动”“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中,我读到了一个聪明的女娲。从“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中,我读到了一个慈爱的女娲。21 小结:女娲既是一个能力非凡的神,又是一位伟大的充满母爱的人。神话中,是她创造了人类,犹如给予人类生命的母亲一般,因此人们感谢她,赞颂她。◎本文作者是怎样塑造出一个具有人性的“女神”的呢?他想象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呢?①运用了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例如第4段写女娲水边照影的可爱神态、动作,第9段中的“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等。②运用了表示人物情绪、感受的一些词语,例如第2段女娲感到“孤独”,第12段女娲因创造人类而“满意”“高兴和安慰”,第14段女娲因持续工作而“疲倦不堪”。③环境描写。例如第2段中用“莽莽榛榛的原野”烘托了女娲的孤独寂寞之感。想象的路径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神态、心理、动作、外貌、语言等)人物丰富的情感变化聚焦人物身上可放大的有趣点环境的烘托4.目标任务四:比较阅读,探究主旨◎这篇神话故事改编自《风俗通》,自主快速阅读《风俗通》里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教材P123阅读提示),比较一下在《风俗通》记载的基础上,课文增添了哪些内容?又做了怎样的删减?增添内容:①女娲造人的原因及具体过程;②女娲的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③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这些增添的内容分别体现了女娲热爱生机、有创造力、有母爱、勤劳、聪明等特点。删减内容:“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这篇神话故事改编自《风俗通》,自主快速阅读《风俗通》里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见教材本课“阅读提示”),比较一下在《风俗通》记载的基础上,课文增添了什么内容,又做了哪些删减。增添内容:①环境(景物)描写;②女娲造人的原因及具体过程;③女娲的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④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删减内容:“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结合上面分析,说一说:本文作者袁珂对原文做了这样的改编有怎样的用意呢?课文与原文对应的地方塑造了女娲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课文增添的内容,表明了女娲的造人动机和女娲想出来的使人类繁衍的办法,想象根植于现实,合情合理;删减了原文中的“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作者认为“这是阶级社会划分阶级以后,打上去的阶级烙印,非复原始神话之旧”,所以删减了这部分内容。课文表现了远古时代人民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同时赞颂了女娲这位伟大母亲的勤劳和智慧。◎找出文章中对“人”的称呼,体会作者对于人类生命的情感态度以及神话的思想性。小东西、心爱的孩子、小家伙、灵敏的小生物、可爱的小人儿、聪明美丽的生物、优美的作品。◎你从这些称呼里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人的赞美,对生命的赞美。结束语: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这节课我们成功地得到了通往想象之门的钥匙,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今后的想象之路还有待同学们去探索。三、作业布置1.改编故事:请按照你想表达的意图,将《风俗通》中的“女娲造人”原文改编成一个新的神话故事。要求:发挥想象,但想象须根植于现实又合情合理。2.拓展阅读:搜集并阅读各民族解释天地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神话。【教学后记】21 24寓言四则【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优秀的寓言故事,积累文化底蕴。[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关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了解寓言及相关知识。[思维能力]了解这四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多角度理解其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重点、难点)[审美创造]体会寓言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的艺术特点,能够自编或续编寓言。【教学过程】第1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体是寓言。大家以前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吧?有哪些特别有趣,给你留下过深刻印象的呢?讲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你对其寓意的理解。二、教学开展教学过程一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雕像”“庇护”“爱慕”等重点字词。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作品简介《伊索寓言》是以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素、诙谐幽默。◎作者简介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传说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后人以他的名义汇集古希腊的寓言故事,编成《伊索寓言》。◎文体知识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形象地体现出来。◎人物链接宙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首。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故事人物关系图2.目标任务二:理读情节,探究寓意◎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用几句话概括故事情节。赫耳墨斯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他依次问了宙斯、赫拉和自己雕像的价钱,得到的答案是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用几个词语概括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希望——得意——失望。◎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赫耳墨斯的遭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①自以为了不得的人往往远不如别人。②做人不能妄自尊大,爱慕虚荣。③要做好自己。3.目标任务三:品读形象,探究寓意◎对比三“问”的原文和改文,说说原文的表达有什么特点。第一“问”:21 原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改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第二“问”:原文: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改文: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第三“问”:原文:“这个值多少钱?”改文:“值多少钱?”第一问颇费心机,化为凡人不想被认出,盲目自信地认为他在人间的地位高。第二问中的“笑”将其轻慢之意和窃喜之情展现无遗。第三问增加了“这个”,郑重中酝酿着呼之欲出的自我期许:我雕像的价格肯定比他们的高得多呀!◎从这三“问”中可看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神?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参照者均为重要的神,将赫耳墨斯的自视甚高层层渲染,可见其是一个爱慕虚荣、自视甚高、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却不被人重视的神。◎说说本寓言的寓意。要客观评价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不宜妄自尊大。教学过程二学习《蚊子和狮子》1.目标任务一:理读情节,探究寓意◎朗读课文,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情节。挑战—战斗—战胜—被俘—叹息◎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蚊子的遭遇给了你什么启示。做事不谨慎往往会招致失败;危险往往藏在不经意时,要随时保持警惕。◎这个故事写了两场战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场战斗。蚊子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消灭。◎这一强一弱、一胜一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弱小的蚊子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却被蜘蛛消灭了呢?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往往能克敌制胜;骄兵必败。2.目标任务二:品读形象,探究寓意◎分别演读蚊子的语言和战斗过程,读出蚊子的腔调和情态。◎这只蚊子有什么特点?不畏强敌、自信勇敢,了解敌方弱点和自身长处,善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但容易得意忘形。◎补写蚊子被俘后的心理活动。要是我刚才谨慎一点就不会撞上去了!我刚刚打败了最强大的狮子,现在却要被小小的蜘蛛吃掉了,真是后悔死了!◎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①勇者胜,骄者败。②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③聪明勇敢的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也会惨败甚至丢掉性命。3.目标任务三:比较阅读,探究写法◎《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这两则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它们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点?《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相同结构上: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讲道理。写法上: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语言描写。不同以三问三答展开一个故事;以神喻人;有心理描写;结尾出乎意料,造成文意的“突转”,余味悠长。以蚊子的行踪来展开故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以动作描写为主;一波三折,耐人寻味。21 第2课时《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的宝库里,也有不少启人心智的寓言。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二、教学开展教学过程一学习《穿井得一人》1.目标任务一:了解作品,读通全文◎作品简介《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伦理、道德、修身等各个方面。◎朗读指导。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读准字音:溉汲(ɡàijí)把握节奏:家无井/而出溉汲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读出语气:丁氏——高兴、激动;传播者——惊奇、吃惊;丁氏回答使者的语气——惊奇。2.目标任务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古今异义及其家穿井(古义:挖掘,开凿。今义: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国人道之(古义:国都。今义:国家。)◎一词多义宋之丁氏(助词,的)闻之于宋君(代词,指这件事)及其家穿井(介词,待、等到)将复何及(动词,赶得上)有闻而传之者曰(动词,知道、听说)闻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求闻之若此(名词,消息)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于我如浮云(介词,对、对于)◎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文言句式倒装句: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状语后置,即“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状语后置,即“非于井中得一人也”)◎理解文意。理解文句,读懂文章大意。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古今对译”。3.目标任务三:理读情节,理解寓意◎速读全文,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①(吾穿井)得一人②宋君③宋国丁家打井,如同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人④议论◎本文中的讹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原因:①丁氏表述不明,容易让人产生误会;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就将消息散播出去;③国人似乎乐于谈论这样离奇的传闻,就将传言四处传播。21 ◎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从不同角度说说。①丁氏:说话表达应该清晰准确。②传之者及国人:对待传闻要有理性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未经证实就轻易传播。③宋君:对待传闻,应审慎地分析、甄别,并从源头求证,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教学过程二学习《杞人忧天》1.目标任务一:了解作品,通读全文◎作品简介《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愚公移山》等,其中很多故事都写得很生动,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列子,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朗读指导。从字音、语气等方面来进行。读准字音:杞(qǐ)坠(zhuì)亡(wú)躇步(chú)跐蹈(cǐ)中伤(zhònɡ)舍然(shì)读出语气:杞人——忧虑恐惧。晓之者——真诚耐心。2.目标任务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意◎通假字身亡所寄(同“无”,没有)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古今异义因往晓之(古义:告知,开导。今义:天刚亮的时候;知道。)身亡所寄(古义:同“无”,没有。今义:死;逃跑。)若屈伸呼吸(古义:人称代词,你。今义:好像;如果。)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伤害。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积块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一词多义日月星宿(名词,太阳)终日在地上行止(名词,一天)若屈伸呼吸(人称代词,你)求闻之若此(动词,如同、像)其人曰(代词,那、那个)奈何忧其坏(代词,它,指地)终日在天中行止(动词,停止)止有剩骨(副词,仅、只)因往晓之(连词,于是、就)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趁、乘)◎文言句式奈地坏何(固定句式“奈……何”,意为“拿……怎么办”)◎成语积累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理解文意。理解文句,读懂文章大意。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古今对译”。3.目标任务三:把握内容,探究寓意◎速读全文,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①天地崩坠②晓之者③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后来在晓之者的劝导下才放下心◎故事中的“杞人”和“晓之者”21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中人物的描写进行评价。①杞人: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经验,担心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庸人自扰。②晓之者:热心诚恳。尽管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从中还获得了什么启示?寓意:不要为一些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问题而忧虑。启示:①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所以我们要增长见识,积累经验。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绝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全身心努力奋斗。◎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我同意后一种理解。从积极方面看,“杞人忧天”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言之有理即可)◎从今天的自然环境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观点一:应该“忧天”。从全球范围来看,自然环境被破坏、被污染仍是严峻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才能长远发展,生生不息,因此我们应该“忧天”。观点二:不必“忧天”。近些年的自然环境状况虽然不容乐观,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方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保护、改善自然环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要对未来的自然环境变好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不必过于担忧。结束语:中国古代寓言是传递古人思想、智慧的重要载体。阅读古代寓言时,我们应将寓言故事放回到古人所处的情境当中去,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理解这个寓言的创作初衷。我们也要在寓言与现实之间建立联系,发掘出寓言更丰富的寓意,达成寓言的个性化解读。三、作业布置1.请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分别续写一个议论性的结尾,揭示寓意。2.拓展延伸:课外搜集成语故事,阅读《中国寓言》。【教学后记】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在写作中感受汉语的魅力,热爱中国语言文化。[语言运用]在写作实践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难点)[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进行联想和想象片段训练,培养发散思维。(重点)[审美创造]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看到漫天飘飞的雪花时,你会想到什么?学生:“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棉花、飞絮、白绸幕、天上的世界、那年发生在下雪天的故事……21 同样是飘飞的雪花,谢朗想到了盐粒,谢道韫想到了柳絮,同学们想到了棉花、飞絮、白绸幕……甚至心驰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或是下雪天发生的故事……我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作什么?(明确:联想和想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训练。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温故知新,探究方法◎辨一辨:重温《女娲造人》,看看哪里用的是想象,哪里用的是联想,二者有什么区别。想象人类起源女娲造人的缘由、过程和结果联想清澈池水中映出的面容和影子“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区别: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想象是基于实有的材料,运用合理的虚构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联想是客观实际,由此到彼的过程,特点是实的;想象是人脑主观创造的,特点是虚的。◎理一理:阅读下面一组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看能不能从中理出几条联想的方法。(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联想的方法:横向的有相似联想、反向联想、因果联想和相关联想等;纵向的有“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的联想。◎想一想: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句子,思考:这一组句子中,哪些是实写的景或内容?哪些是联想或想象的情景?每个句子是怎么由眼前景物过渡到联想或想象的景物的?(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春》(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济南的冬天》(3)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女娲造人》(1)(2)两句分别是由带甜味儿的花联想到了树上结果的样子,由雪后山坡上雪色与草色相间联想到山好像穿上了花衣。第(3)句在叙述的过程中,发挥奇特的想象力,展现了女娲造人的情景。这组句子中“闭了眼”“看着看着”“说也奇怪”这几个短语相当于一个桥梁,将眼前实景与脑海中的想象之景自然结合起来,给人一种和谐感。教师小结:想象和联想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推导,内容应该有逻辑性,符合情理。联想要自然贴切,想象要合情合理,二者都要力求有新意。2.探究活动二:放飞思维,谱写华章◎“木头”“足球”这两个词语不属于同一范畴,我们如何能从木头想到足球呢?我们可以这样去想:由木头可以想到其来源——树木,由树木可以想到树林,由树林可以想到草地,由草地可以想到绿草如茵的足球场,由足球场可以想到足球。◎现在请同学们来试一试联想“钢笔——月亮”这组词。【示例一】由钢笔可以想到墨水,由墨水可以想到黑色,由黑色可以想到夜空,由夜空就能想到月亮。【示例二】由钢笔想到诗人,由诗人想到诗歌,由诗歌想到月亮。◎听一段展现泉水流动的乐曲《泉水叮咚》,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优美的文字写下来。21 【示例】泉水一冲出深山,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着。忽而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而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而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3.探究活动三:活学活用,实践演练◎发挥联想和想象,为本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续写一个故事,不少于500字。《皇帝的新装》续写皇帝回到宫中,恼羞成怒,下令将说真话的小孩逮捕入狱,并决定于下月15日在广场实行绞刑,罪名是“愚蠢”,而这个国家是不允许愚蠢的人存在的!人们奔走相告,都为那个小孩惋惜、不平,但谁也没有办法救他。几天后,城里来了一个人。他身着华丽的衣服,脚穿昂贵的马靴,手里攥着一个卷轴,并不时地向人们展示卷轴里的“御聘裁缝”四个大字。他告诉别人:他是一个神奇的裁缝,因为听说这个国家的皇帝特别喜欢新衣服,所以特意来向他展现自己的绝活——制作隐身衣。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马上宣裁缝入宫。裁缝对皇帝说:“尊敬的陛下,您已经拥有了一件特殊的衣服,它华美并能识别愚蠢或不称职的人。而我即将为您织出的这件衣服,具有更加神奇的特性:聪明或有智慧的人看不见它,愚蠢、有罪的人穿上它就会立马从世界上消失。”听完他的话,皇帝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他想:如果之前我无法看见那件衣服是因为愚蠢,那么现在如果我看不见这件衣服,就表明我还是聪明的。皇帝付给裁缝许多黄金和珠宝,并命令他在下月15日广场大会前完成,因为他要借此证明自己是聪明的。那一天到了,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都来看那件神奇的隐身衣,以及对那个可怜的小孩的惩罚。裁缝站出来并大声说:“请陛下给这个小孩松绑,我将用他为大家试验。”皇帝便按照裁缝的话做了。裁缝走到小孩面前,似乎给他穿上了什么,然后大声说:“尊敬、聪明的陛下,现在您能看见这个有罪的小孩吗?”皇帝可不愿让大家知道他现在和过去是一样的愚蠢,于是他说:“我看不见啊,他在哪里呢?”裁缝说:“那个有罪的小孩因为愚蠢,已不能在这个充满智慧的国家存在,隐身衣让他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他大摇大摆地牵着孩子的手,从人群中挤出来,在众人的注视中,走远了。鸦雀无声的人群在沉寂了片刻后,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哄笑。教师点评:课文中的皇帝炫耀新装,愚蠢至极,想借骗子的新装来识别大臣称职、愚蠢与否,结果却不肯承认自己的愚蠢,而且赤身裸体地参加了游行大典。续写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善良的裁缝设计了一件“聪明或有智慧的人看不见”的衣服,从而巧妙地救走了小孩。文章在把握原著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同时,在原著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想象新颖奇妙,情节合情合理。◎参照下面的“写作评价表”,给自己的作文进行星级评价,先自评,然后小组交流。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自评小组评合情合理合乎生活逻辑符合创设情境☆☆☆☆☆☆☆☆☆☆新意深意创造的新形象独特新颖有美感☆☆☆☆☆☆☆☆☆☆主题明确有深意☆☆☆☆☆☆☆☆☆☆语言表达有两处以上精妙得当的修辞☆☆☆☆☆☆☆☆☆☆用词准确传神表达流畅☆☆☆☆☆☆☆☆☆☆结束语:生活因为有了想象而丰富多彩,文学因为有了想象而神采飞扬,相信同学们有了想象的翅膀,定能在作文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三、作业布置21 你有没有憧憬过未来的生活?你觉得,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做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这次写作课的教学设计,围绕“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这个核心目标,着力开展了三个实践活动:温故知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的特点,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明确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注意的事项;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践演练,教师点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作文内容,完成写作。整个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充分,训练点明确,有口头表达训练,有片段写作训练,有续写训练,有全文写作训练,层层递进,让学生拾级而上,在写作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提高写作能力。【教学后记】整本书阅读《西游记》【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学习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热爱中国古典名著。[语言运用]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原著,培养探究学习具体材料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思维能力]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难点)[审美创造]欣赏《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到《西游记》,我们都不陌生,它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名著之一,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形式多样、妇孺皆知。但看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原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神魔小说,去感悟、去欣赏经典的魅力。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初读名著,整体感知◎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他虽自幼聪颖好学,却在科举中屡遭挫折。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以小说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背景链接21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僧人玄奘徒步去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经新疆、中亚等地,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天竺。他在那里学习数年,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广泛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这部书主要讲述了玄奘在路上所见各国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及地理交通,没有什么神奇故事。及至他的弟子慧立、彦悰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这些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浏览《西游记》的目录,自主阅读,尝试划分整本书的结构。2.探究活动二:精读名著,读出精彩◎回顾精读内涵。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精读,精读读什么。精读即精细深入地阅读。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精读方法运用阅读内容:精彩选篇《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阅读方法:圈点批注阅读要点:(1)理清故事情节。(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揣摩人物性格、心理。(3)自主批注:记录阅读感悟,把握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1)理清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由于山上一片火海,他们无法通过。得知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火焰山的火,悟空就亲自前往借扇。铁扇公主恼怒悟空请来观音降服了自己的儿子红孩儿,死活不愿借扇给悟空。无计可施后,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杯中被铁扇公主喝进肚子里,逼铁扇公主交出扇子。铁扇公主腹疼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2)揣摩人物性格、心理人物语句性格特点孙悟空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动作描写)机智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抡,孙行者身强善敌。(动作描写)勇敢,本领高强唐僧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浇流,只道:“怎生是好!”(语言、神态描写)心里着急,性格懦弱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语言描写)信念坚定罗刹女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神态、心理描写)爱子情深,急于报仇(3)自主批注①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只道:“热,热,热!难吃,难吃!”那男子笑道:“怕热,莫来这里。这里是这等热。”行者道:“你这汉子,好不明理。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他这等热得很,你这糕粉,自何而来?”那人道:“若知糕粉米,敬求铁扇仙。”(人物对话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烈,幽默诙谐;俗语、市井言语交错运用,雅俗共赏)②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碧梧鸣彩凤,活水隐苍龙。曲径荜萝垂挂,石梯藤葛攀笼。猿啸翠岩忻月上,鸟啼高树喜晴空。两林竹荫凉如雨,一径花浓没绣绒。时见白云来远岫,略无定体漫随风。(景物描写优美生动,暗中推动情节发展)教师小结:通过精读,我们可以细致地了解内容,读出自己细腻的感受,在圈点批注中透彻地理解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合作创作故事。根据你所精读的回目的情节模式,小组合作创作一个妖怪给唐僧师徒制造磨难的故事。提示:创作的故事情节结构要完整——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妖怪有何来历,唐僧师徒是如何应对的;要有细节描写,想象合理,语言、行为符合人物特征。悟空智战妖王话说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经过一片大森林。21 已是中午,几人饥渴难耐,于是唐僧便让悟空去化缘,他和八戒、沙僧在原地等候。由于连日赶路,师徒三人十分疲惫,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一股青烟掠过,之后唐僧便没了踪影。另一头,悟空前去化缘,但方圆几十里都不见人家,他就叫来土地公公打听情况。土地公公告诉他,这片森林里有个妖洞,洞里住着一个非常厉害的妖王,因此无人敢在这里居住。悟空听罢感觉不妙,担心师父,赶紧赶了回去。回到休息的地方,只见八戒和沙僧还在熟睡,唐僧却没了踪影。悟空连忙叫醒他们二人,问道:“师父呢?师父呢?”八戒和沙僧这才发现师父不见了。悟空说:“听土地公公说这附近有个法力很强的妖王,师父一定是被他抓走了。”八戒和沙僧灰溜溜地跟着悟空来到妖洞前。妖王领着一群小妖出来了,双方对打起来。这妖王法力高强,又是分身又是施咒、施法的,几十个回合过后,双方难分高下。这时,妖王拿出一个金灿灿的葫芦,念了两句咒语,八戒和沙僧便不受控制地被吸了进去。悟空因为反应快,及时逃脱了。妖王看到师徒四人有三人已被制伏,孙悟空也落荒而逃,就心满意足地回到洞里了。败下阵来的悟空决定先去妖王的洞穴里打探一番。于是他变成一只蚊子朝妖王洞飞去。妖王洞里一片喧闹,众妖怪正在庆贺,唐僧几人被绑在一边。悟空趁机打晕了一个小妖并变成他的模样,拿着一坛酒来到妖王身边。他一边给妖王倒酒,一边套妖王的话:“大王,今天您用的宝贝是什么呀?真厉害,一下子就把那俩人给收服了!”妖王得意扬扬地说:“那个呀,是我师父的法宝,不管是什么妖怪,只要在一定范围内,都能被收进来!”“那大王您的师父是谁呀?”“天上的太白金星!”悟空套出了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便悄悄地溜出了妖王洞,直奔天宫。见到太白金星,悟空便怒气冲冲地质问:“好你个太白金星,竟然纵容你的徒弟下凡为妖,还抓了我的师父!”太白金星很是惶恐地问清楚了缘由,便决定随悟空去除妖。太白金星跟随悟空来到妖王的洞口,默念了几句咒语,一个金灿灿的葫芦便从洞中飘了出来。他再喝一声:“孽徒,还不快快现身!”那妖王便狼狈地从洞中跑了出来。看到太白金星,妖王连忙跪下,变作一个童子模样,连连求饶:“师父,我错了!饶了我吧!”悟空正要上前打那童子,太白金星出口阻拦道:“大圣,这个孽徒作恶多端,我将他带上天宫后定会重重处罚他!你快去救你的师父和师弟们吧。”说罢,便带着那个童子飞走了。悟空到了洞里,清理了其他小妖,救出了唐僧等人。几人整顿一番,便又踏上了取经之路。3.探究活动三:跳读名著,读出异同回顾跳读内涵。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说说什么是跳读,如何进行跳读。跳读,是跳跃式地阅读。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跳读方法运用。运用以跳读为主、精读为辅的方法来阅读《西游记》,选择这本书中大家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通过他的表现来探究其性格特点,完成阅读任务卡。阅读任务卡人物描写方法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或品质阅读发现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孙悟空语言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行者道:“……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兄弟,让他做了大哥;……我老弟兄们,那时节耍子时,还不曾生你哩!”行者闻言,急抽身走入里面,将糕递与三藏道:“师父放心,且莫隔年焦着,吃了糕,我与你说。”有责任心,桀骜不驯,尊重唐僧动作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孙大圣着实心焦,将身一纵,跳上那巅崄峰头,喝一声叫“变!”变作三头六臂,似那大闹天宫的本像。将金箍棒,幌一幌,变作三根金箍棒,劈哩扑辣的,往东打一路,往西打一路,两边不住的乱打。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左挡右遮施武艺,前迎后架骋奇谋。却才斗到沉酣处,不觉西方坠日头。善恶分明,勇敢机智,本领高强心理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孙大圣驮着妖魔,心中埋怨唐僧,不知艰苦,“行此险峻山场,空身也难走,却教老孙驮人。”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心中暗想道:“21 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红孩儿,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他叔子,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生借得这扇子耶?”重情重义,不怕劳苦,心思细腻4.探究活动四:自主阅读,读出思辨◎取经路线图。◎取经故事会。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重重磨难,构成了一系列惊险而曲折的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要求:(1)讲故事的时候不能看书,但可以看自己准备的提纲。(2)注意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某些生动的细节,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四人路过万寿山五庄观,借宿观内,观主镇元大仙外出听经,只留得两个童子看家。临行前镇元大仙嘱咐童子摘下两个人参果款待唐僧。因那人参果状如婴儿,唐僧不肯食用,两个童子就自己吃了。八戒恰巧窥见,就怂恿孙悟空到后园偷果。悟空偷得三个人参果,与两个师弟分吃。事情败露,童子责问唐僧,唐僧向徒弟询问事情经过。悟空在师父的劝导下承认了偷果之事。结果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惹怒了悟空,悟空就到后园推倒了果树,并连夜带师父、师弟逃跑。镇元大仙回到观内,唤醒被催眠的童子,问明原委,就驾云将唐僧师徒抓回观内。镇元大仙两次欲鞭打唐僧,都被孙悟空拦下代为受刑。此时天色将晚,镇元大仙决定第二天再拷问。这天夜里,师徒四人再次逃离五庄观。后又被镇元大仙抓回。经过几番斗法,镇元大仙见难以制服悟空,就向悟空许诺说,若悟空能把树医活,就与他八拜为交,结为兄弟。悟空满口应承。唐僧与孙悟空约定三日期限,去寻医树的方法。福禄寿三星、东华大帝君、瀛洲九老都无妙方,悟空遂往落伽山向观音求救。观音菩萨来到观内,医好果树,果实复旧,镇元大仙十分高兴,设下“人参果会”款待众人,并履行承诺,与孙悟空结为兄弟。唐僧师徒这才继续向西出发。◎话说唐僧师徒。唐僧师徒四人,你最喜欢的是谁?写一篇短文介绍这个人物。要求:(1)概括介绍人物的来历。(2)用几句话勾勒其性格特征,并引用一些故事来印证,最好有细节。(3)写出你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孙悟空乃仙石孕育而生,在须菩提祖师处学得本领,会七十二般变化,学成后曾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那爱憎分明、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性格是我最钦佩的。他不理睬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天条,偷吃蟠桃、偷喝仙酒、扰乱蟠桃宴;他不怕天兵天将的包围,甚至在被推入八卦炉,炼造四十九日后,仍旧抡起金箍棒,大闹天宫去了。后来取经途中,他面对各路妖魔,也是敢打敢拼,斗争到底。哪怕被妖魔的宝物所困,一旦逃出,也不忘继续投入战斗,决不退缩。◎趣解神佛妖魔。在吴承恩笔下,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也都个性鲜明,令人难忘。请同学们为印象最深的神佛和妖魔分别制作一张人物卡片,并谈一谈印象最深的原因。神佛卡太上老君章节第五十二回身份天界神仙法宝芭蕉扇、金刚琢解决的困难独角兕大王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骑,偷用太上老君的宝物后下界为魔王,又用计捉住了唐僧师徒三人,孙悟空求助太上老君,最后老君收服了青牛精结局孙悟空求助老君,老君用芭蕉扇和金刚琢收服青牛精印象最深的原因独角兕大王是孙悟空遇到的最难缠的妖怪,求助次数、人物最多,而太上老君却轻松收服了妖怪妖魔卡红孩儿(圣婴大王)章节第四十至四十二回来历牛魔王与铁扇公主之子,居住在火云洞21 法宝火尖枪,具有三昧真火法术制造的麻烦红孩儿为吃唐僧肉,设计掳走唐僧。因三昧真火厉害,连悟空都无法抵挡且被火伤了眼睛,最终求得观音相助,方才降服结局被观音收服,成为善财童子印象最深的原因红孩儿法力高强,为妖魔之子,最终却被降服为善财童子,结局出人意料结束语:《西游记》作为我们自小熟知的经典,那奇幻的神魔世界带给了我们惊险奇妙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需要去发掘《西游记》中更生动的细节,更深刻的内涵。名著是常读常新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沉潜下来品读、鉴赏,去发现漫漫取经路上更多的精彩。三、作业布置根据阅读实践展示成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名著阅读知识库。【教学后记】2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预习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预习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课稿(共3课)(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说课稿(共4课)(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共3课)(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3(2024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05 18:00:01
页数:21
价格:¥4
大小:93.50 KB
文章作者:U-2009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