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9化三模】2024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毕业班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三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4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毕业班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下列有关成语中,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铁杵成针C.百炼成钢D.滴水成冰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3.柠檬酸(C6H8O7)对顽固水垢有很好的软化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B.柠檬酸软化水垢主要是因为柠檬酸可以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等发生反应C.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gD.柠檬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4.“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813/13,B.V2+核外有23个电子C.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液体B.试管夹由试管口向下套C.用滴管取液体D.检验氧气6.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B端午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CO可以燃烧,CO2不能燃烧分子的构成不同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AB.BC.CD.D7.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13/13,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分子构成的物质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能是活性炭C.步骤Ⅲ发生了化学变化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9.华为5G引领“芯时代。生产芯片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关于制取高纯硅的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B.SiO2发生了还原反应C.X的化学式是CO2D.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0.根据下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B.30℃时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D.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13/13,A.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水的电解C.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12.如图a所示,向稀溶液中缓缓通入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中溶液温度先升高再恢复至室温B.C点溶液中的微粒有、、C.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13/13,D.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浓度有关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O),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有剧毒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一些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硫醇。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任写两点)(2)有人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这种做法可行吗?为什么?(3)冬天用木炭烤火时,为什么一定要开窗通风?(4)a.写出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反应表达式b.写出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14.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5.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3/13,(1)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其目的是,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待氧化铁完全反应后,A处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4)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缺陷,你的改进方案是。16.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氡钠【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实验探究】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月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pH7(填“>”、“<”或“=”)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13/13,小妮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猜想2成立。【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不准确:(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继续探究】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则n的取值范围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核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拓展探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交流反思2】b点的溶质为(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写化学式)。【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原理及进行的过程。17.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将一定量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放入烧杯中让其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石灰石的质量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200g20g215.6g(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g。(2)请你帮助小明同学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3/13,参考答案1.C【详解】A、刻舟求剑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铁杵成针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2.B【详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错误;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体,然后加热,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可以在加热时先后挥发而分离。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正确;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水蒸气、氮气等,错误;D.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错误。故选B。3.B【详解】A、柠檬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可以用柠檬酸来软化水垢,故选项正确;C、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8+16×7=192,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柠檬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7)=9:2:14,故选项错误。故选B。4.C【详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3-2-8-2=11,此选项错误;B.V2+是V原子失去了两个电子,核外有23-2=21个电子,此选项错误;C.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此选项错误。故选C。5.A【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图示操作正确;13/13,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该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故图示操作不正确;C、用胶头滴管取液时,需要将空气挤到外面,不能像图中这样挤到试剂瓶中,防止药品变质,故图示操作不正确;D、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而不是放在集气瓶口,故图示操作不正确。故选A。6.D【分析】本题考查分子的基本特征。【详解】A、碘受热升华,是因为温度升高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能闻到粽子的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不规则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原子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符合题意。【点睛】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7.C【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的分子间都存有一定间隙,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为两种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共含两种原子的6个原子,反应后两个分子中仍含此两种原子的6个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都是分子构成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D【详解】A.通过过滤可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所以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此选项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X试剂可能是活性炭,此选项正确;C.液氯消毒是化学变化,所以步骤Ⅲ发生了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D.净化后的水中仍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所以净化后的水是混合物,此选项错误。故选D。9.C【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13/13,B、反应中SiO2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B正确;C、反应物中硅、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原子个数为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C错误;D、据C可知X的化学式为CO,所以制取高纯硅的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的反应,即置换反应。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10.A【详解】A、氯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A正确;B、30℃时氯酸钾溶解度是1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1%,故B错误;C、80℃时,NaCl溶解度约38g,7gNaCl和20g水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D、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故选A。11.D【详解】A.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开始容器内压强为大气压,反应中由于放出大量热,气体压强增大,反应后,由于氧气被反应掉,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压强变小,小于大气压,选项错误;B.  水的电解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选项错误;C.  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开始溶液中有水,起始点水的量大于零,选项错误;D.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选项正确。故选D。12.B【详解】A、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放热,则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待氢氧化钠反应完全,继续通入氯化氢,溶液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故A说法正确;B、由图可知,A→B段导电能力下降,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点导电能力最低,表示氢氧化钠和氯化氢恰好完全反应,C点时,盐酸过量,溶液中含有水、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则溶液中的微粒有H2O、Na+、Cl-、H+,故B说法错误;13/13,C、由图可知,A→B段导电能力下降,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相当于相同数目的氢氧根离子替换为氯离子,导电能力下降了,则说明导电能力:OH−>Cl−,故C说法正确;D、B→C段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通入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且不再发生变化,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溶液体积不变,则离子浓度增加,所以B→C段导电能力增加,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的浓度有关,故D说法正确;故选:B。13.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可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木炭的不充分燃烧生成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C+O2COCO+O2CO2【详解】(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色态味、密度、熔沸点等;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接近等(2)有人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不可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3)冬天用木炭烤火时,可能发生木炭的不充分燃烧生成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所以要开窗通风; (4)a.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表达式C+O2CO;   b.写出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表达式CO+O2CO214.引流【分析】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和水,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详解】(1)操作①是过滤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固体B加热生成氧化铁和水,故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3)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5.(1)(2)排尽装置内空气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13/13,(3)防止生成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4)在B装置右侧导管口处放置一个点燃的酒精灯【详解】(1)玻璃管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2)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点燃酒精喷灯后玻璃管内氧化铁被还原为铁,可以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在B处,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为防止生成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待氧化铁完全反应后,A处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4)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图中反应无法完全消耗一氧化碳,为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在B装置右侧导管口处放置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以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16.>由于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碳酸钠NaCl、HClNaCl、NaHCO3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分析】实验探究小月:根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分析溶液的pH;交流反思:(1)小月根据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分析;(2)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受热分解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分析;继续探究:根据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合物与与盐酸的反应分析计算;交流与反思: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详解】实验探究小月: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的pH>7;交流反思:(1)由于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溶液的pH>7,所以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2)由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受热也会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能排除包色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继续探究:若碳酸钠的质量为m,设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m                                         x则,解得:x=若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设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13/13,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m                                      y则,解得:y=猜想3正确,即白色粉末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则n的取值范围为:<n<;交流与反思2: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点时稀盐酸过量,因此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c点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NaHCO3;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是: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17.(1)4.4(2)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解得x=10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50%。【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减少的质量就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即200g+20g-215.6g=4.4g。(2)见答案13/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4-06-05 23:20:01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09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