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春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八单元 第18课【基础巩固】1.一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据材料可知,当时美苏(  )A.丧失了战时同盟的基础B.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C.存在严重猜疑和不信任D.形成对峙的两大阵营【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可知,二战后期,美苏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故C项正确。2.“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答案】C 【解析】由“经济上”“控制西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故选C项。3.有人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欧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其中,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组织是(  )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C.华约D.北约【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维护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于1949年联合西欧一些国家成立了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D项正确。4.1959年,苏美开展了双边交流。苏联在纽约举办博览会,展出的是人造卫星、核动 力破冰船等高科技。美国人在莫斯科展出了别具特色的爵士乐、篮球、高跟鞋、抽象艺术以及加长汽车等。双方的核心意图是(  )A.学习对方先进技术弥补自身不足B.证明本国道路具有的先进性C.寻求两国间和平共处的新型方式D.炫耀国力以此威慑对方阵营【答案】B 【解析】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的交流也带有对抗色彩,苏联意图通过高科技证明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而美国则试图通过文化软实力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的先进性,故B项正确。5.1970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了对外政策的“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项原则,不仅明确了与苏联的对话与谈判,也明确了与西欧、日本的“伙伴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危机影响了美国的外交B.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变化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D.美国放弃与苏联争霸的政策【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在向苏联、西欧、日本等释放“友好”的信息,主动提出对外政策的“伙伴关系”和“谈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促使美国的态度发生转变,故选B项。6.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由此可知(  )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B.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答案】C 【解析】材料“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优惠贷款”说明1960年美国态度的转变主要是与20世纪50年代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关,故选C项。7.1990—1992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 一版。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因此世界地图也不得不重新调整,故选A项。8.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所指的是(  )A.苏联解体B.北约东扩C.东欧剧变D.两德统一【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1991年”“不流血的革命”“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故A项正确。【能力提升】9.有学者指出,美国资本对社会的绝对支配权造成了美国对外“为利润而生产”和“以利润为目的”的交往方式。二战后,苏联成为美国资本全球化道路上唯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为了清除这个“障碍”,美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手段。该学者认为(  )A.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争夺市场B.经济因素助推两极格局形成C.美苏两国间的矛盾不可调和D.冷战阻断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B 【解析】材料中,该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资本在全球扩张中与苏联产生矛盾,并决定采取激进的政治手段解决,这说明经济因素助推两极格局形成,故B项正确;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美苏矛盾不可调和,排除C项;“阻断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10.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菲律宾农村分发蔬菜种子并给予种植指导的同时把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这是当时美苏双方加强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的表现,故D项正确。11.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后,美国上下一片哗然,有人将其比作美国科学技术史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民众对本国的技术能力、教育水平、政治制度等提出了质疑。受其影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民意支持率从原先的79%陡降至57%。美国社会的剧烈反应说明(  )A.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发展B.冷战对抗影响民众思维方式C.太空竞争决定世界政治格局D.科技优势成就苏联霸主地位【答案】B 【解析】20世纪50年代属于美苏冷战时期,双方在各个行业展开全面竞争,因此美苏在太空领域上的竞争影响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民意支持率反映的是冷战对抗影响民众思维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与军备竞赛无关,排除A项;太空竞争并不能决定世界政治格局,排除C项;此时处于美苏两极对抗时期,苏联并未成为世界霸主,排除D项。12.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美国一贯鼓吹西欧“一体化运动”,主张“政治统一”“军事统一”和“经济统一”,因而也赞同舒曼计划。该计划(  )A.标志着法、德两国最终和解B.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C.直接促成了欧共体的建立D.奠定了欧洲联合自强的基础【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舒曼计划是在美苏两极对峙情况下产生的,该计划奠定了欧洲联合自强的基础,故D项正确;舒曼计划有利于法德和解,而不是标志着法德和解,排除A项;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排除B项;欧共体建立的时间是1967年,排除C项。13.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 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其外交设想(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C.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D.导致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可知,日本和平外交的设想对于两极格局下的亚洲形势,能起到缓和各国关系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故C项正确;日本的外交设想并未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实力增长,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排除D项。14.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有限武装扶华”,向中国出售军用设备。但同时,卡特政府认为,如何按照美国的国家意志来约束中国的发展,是“美国面临的最大战略任务乃至世纪挑战”。这反映出(  )A.美国对华政策带有实用主义色彩B.美国国家实力遭到巨大的削弱C.美国外交政策不再看重意识形态D.经济“滞胀”促使美国战略收缩【答案】A 【解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限武装扶华”是出于美国争霸的现实考虑,美国依然想按照自身意志来约束中国发展,又显示出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带有实用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美国实力受到日本、欧洲和苏联的制衡,影响力有所下降,但“遭到巨大的削弱”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国战略收缩,故D项错误。15.有学者提出:“事实证明,尽管知识分子的主张、经济学家的设计、私人业主的金钱,通通对亲资本主义联盟的强盛作出了贡献,但只有党国精英们的制度立场才是最关键的。”材料认为苏联的解体主要在于(  )A.严重忽视了物质利益B.领导集团政治信仰改变C.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D.亲资本主义联盟的壮大【答案】B 【解析】材料“但只有党国精英们的制度立场才是最关键的”认为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在于领导集团内部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严重忽视物质利益对苏联解体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私有经济快速发展,排除C项;材料认为亲资本主义联盟不是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排除D项。16.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使用“自由世界”一词的次数为71次,1993年该媒体使用“自由世界”一词的次数降为44次,使用“西方”一词从46次增加到144次。同期的《华盛顿邮报》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A.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B.互联网发展影响媒体舆论C.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美国政府图谋构建单极世界【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自称“自由世界”,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诬蔑为“极权政治”,而到了1993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称呼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西方”的频率明显增加,故选C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杜鲁门和他的助手看来,苏联被沙皇扩张传统所驱使,破坏了战时同盟协议,要向美国和西方社会发动战争,破坏它们的社会稳定和固有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杜鲁门政府根据主观臆造的苏联威胁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是冷战产生的主要原因。——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材料二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美国挑起冷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学者指责苏联挑起冷战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遏制苏联在欧洲扩张所采取的措施。(3)材料一、材料二在冷战起源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如果据此展开基于历史证据的研究性学习,如何才能探寻到冷战起源的真相?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变化:从同盟走向对抗。原因:美国领导人对苏联的猜疑和误解。(2)依据:苏联在东欧扩张领土。措施: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推行杜鲁门主义。(3)看法:多渠道收集可靠史料作为证据证明观点;运用史料证据论证观点,要论从史出,言而有据;勇于质疑观点,寻找史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06 22:40:02 页数:7
价格:¥2 大小:32.0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