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三)(人教版福建)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人教版福建)一、选择题(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里强调了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思想条件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于(  )A.古代两河流域B.爱琴海地区C.古代印度河流域D.古代尼罗河流域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货币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B.四个种姓宗教生活界限分明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4.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指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  )A.产生条件B.主要内容C.制度缺陷D.进步作用5.小历在收集“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资料做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古代亚洲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古代亚非文明D.古代美洲文明11 6.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瘟疫后,伯里克利成为雅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并被判处巨额罚款。但是雅典人不久后又选举他为将军,并且把国家事务交托给他处理。这一现象说明雅典(  )A.平民权力至上B.民主制度达到高峰C.实行轮番而治D.采用直接民主方式7.下面是两段关于“罗马帝国”的读书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拉丁语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B.帝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8.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这段话强调了(  )A.希腊文化的优越性B.希腊文化的东方化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D.东方文化的希腊化9.下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  )11 A.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10.“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十二铜表法》D.《罗马民法大全》11.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远影响。下列与基督教无关的是(  )A.圣诞节B.阿拉伯半岛统一C.查理加冕称帝D.中世纪大学1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A.凯撒 B.屋大维C.克洛维 D.查理13.近代翻译家严复在《原富》一书中把“feudalism”翻译为“拂特之制”,进而解释为“顾分土因而分民……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材料中的“拂特之制”是指(  )A.西周分封制B.封君封臣制C.雅典奴隶制D.印度种姓制度14.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D.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11 15.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的一个庄园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耕畜,每周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3天B.除了拥有一定的份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D.和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16.《欧洲史》记载:“领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领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  )A.元老院B.庄园法庭C.公民大会D.公民陪审法庭17.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指(  )A.古希腊雅典城邦B.中世纪欧洲庄园C.中世纪西欧城市D.中世纪罗马教廷18.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大学的兴起B.阿拉伯人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C.城市的复苏D.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19.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A.背景 B.性质 C.内容 D.影响20.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进行了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它是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上述文字叙述分别属于(  )11 A.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C.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D.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21.促使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22.花刺子密是阿拉伯杰出的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计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23.下面所列举的古代国家中,其版图曾经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①古代埃及 ②罗马帝国 ③亚历山大帝国 ④法兰克王国 ⑤阿拉伯帝国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⑤24.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下列可以印证这一现象的是(  )A.庄园经济和工厂制度的形成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25.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的形象典雅而沉静,默默地俯视着躺在她双膝上的死去的基督,她年轻而美丽,没有给人以过于悲伤和痛苦的感觉。此现象说明(  )A.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11 B.宗教信仰失去了其神圣地位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26.从出发时的5艘船和265名船员,到航行结束时只剩下的1艘船和18名船员,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该船队(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远航船队B.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红海C.在葡萄牙国王支持下顺利远航D.为远航成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7.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形成了长达300多年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  )A.加速了非洲奴隶社会的解体B.改变了世界人种和种族结构C.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28.欧洲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麦哲伦等人,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这说明(  )A.航海家们的贡献不足为道B.物质支持是航海活动进行的前提C.企业家们具有冒险精神D.资本发展的需求是殖民扩张的根源29.它是18世纪时最大的殖民帝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它”是(  )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美国30.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等课时,体现的单元主题是(  )A.走向近代B.揭开殖民序幕11 C.开启民主进程D.传播人文精神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这句话,显然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取得成就的赞扬……希腊、罗马的许多智慧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辉煌成就……其与现代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传承。——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指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2分)(2)小史认为“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有些言过其实,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历史学家曾用“封建制度”一词来说明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封建制度”的基础是一套完整的由封君和封臣构成的等级制度,政治和军事事务由封君和封臣集体来处理……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一个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森林、农用工具、家畜,有时还有湖泊和河流,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11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结构。——摘编自[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恩格斯说:“葡萄牙……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11 材料二 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目的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2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带领“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的航海家,并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8分)11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写出莎士比亚的一部代表作。(2分)(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1 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2-13 18:45:02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36.09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