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荣昌中学高2024届高三上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选出每小题中的最佳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如图为甲骨文中“帝”字的几种写法。有学者认为,“帝”为架木燃烧之形,象征对天神、祖先的大祭,代指天神。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到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帝乙、帝辛。这一现象表明()A.政治需求干涉宗教信仰B.政权神权开始分离C社会迷信思想逐步淡化D.商王权威有所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帝”字本指神灵,指代宗教神权;商代晚期“帝”字开始用作商王的称号,同时指代世俗王权,神权和王权集于商王一人之身,说明君主的权力得到强化,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商王对宗教信仰或宗教活动的干预,排除A项;商王称“帝”说明其利用神权加强王权,不能说明政权和神权的分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商王用神权加强王权,无法说明迷信思想淡化,排除C项。故选D项。2.汉代音乐理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的音声特征和“五政”(君臣民事物)相联系。郑玄认为“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乐记》中记载“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这一说法()A.借助天人感应思想重建礼乐制度B.体现了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C.顺应了独尊儒术的现实政治需要D.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答案】B【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朝时期。根据材料“汉代音乐理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的音声特征和‘五政’(君臣民事物)相联系。郑玄认为‘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及所学可知,汉儒用音乐中的五声比附政治事物,并认为音乐反映了社会治乱情况,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说明儒家将音乐作为监察政治状况和实现社会教化的重要工具,B项正确;汉代新儒学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服务,无意重建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排除A项;儒家的乐政论同儒学在社会上的主流地位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3.石棺床是流行于粟特、鲜卑、柔然等族的葬具。2022年,洛阳朱仓村一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出土2套围屏石棺床,围屏之上以浅浮雕刻绘“郭巨埋儿”“彩衣娱亲”“孝孙原榖”“伯俞泣杖”等二十四孝故事。这反映出()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北朝儒学实现了复兴重振C.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D.开放包容的对外交流心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根据材料“洛阳朱仓村一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出土2套围屏石棺床,围屏之上以浅浮雕刻绘‘郭巨埋儿’‘彩衣娱亲’‘孝孙原榖’‘伯俞泣杖’等二十四孝故事。”及所学可知,胡族的葬具石棺床上雕刻有二十四孝图案,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代表的汉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胡汉文化而非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情况,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排除B项;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不属于对外交流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4.唐《通典》中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白居易在为崔玄亮所作墓志铭中也指出:“自天宝以还,山东士人皆改葬两京,利于便近。”这表明当时()A.城市对乡村的文化优势日益增强B.选举体制变革推动士族的中央化C.地方人才跨区流动机制逐渐改善D.经济重心变动影响人口迁移方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隋朝取消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制后,大批举子和待选官吏从全国各地赴京应举参选,加之长安、洛阳两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断强化,各地士族不断向两京迁移,形成士族中央化的趋势,B项正确;题干与城乡差异无关,排除A项;士族由地方向中央汇集,加剧了人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排除D项。故选B项。5.宋明时期许多大儒长期研读佛道之说。朱熹借用佛教说明“理一分殊”的道理,称“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王守仁认为“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据此可知,宋明理学家() A.提倡和而不同以稳固社会秩序B.推动儒释合流以应对信仰危机C.认可三教同源以实现道德教化D.会通佛老思想以强化儒学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明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朱熹、王守仁等人吸收佛、道学说来阐发儒学,通过整合佛老思想,强化儒学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D项正确。宋明理学家发掘的是三教之共性,并未强调和而不同,目的也不是稳定社会秩序,排除A项;朱熹、王守仁既借用佛教,又整合道教,排除B项;三教同源的说法没有得到理学家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6.元代实现了台谏的完全合一,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元朝还实行“实封之制”,“台臣言事,各许实封,须至御前拆”,“以防壅蔽之患”。这表明元代()A.监察机构的地位明显提升B.君主专制有所加强C.中枢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D.御史台监察权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御史既领纠劾,又兼言谏。为保证御史言路畅通直至于君主……”,可知,元代台谏完全合一,监察机关对君主的规谏功能弱化,又实行“实封之制”,保证了监察官员上奏言事的秘密性,这表明了元代君主专制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君主专制,并不是监察机构的地位,也不是中枢制衡机制,排除A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并不是御史台监察权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7.雍正年间,湖南永顺府把以前土司征收的“火坑钱”“锄头钱”“烟火钱”等项杂派私征加以禁革,而代之以与中原划一的制度,按田地肥瘠分别征收数量不等的赋税。这一做法()A.奠定了现代中国基本政治版图B.体现出地方治理方式的灵活性C.确立了对湖南地区的有效管理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内在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中反映了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内在要求,D项正确;清朝的疆域 奠定现代中国基本的政治版图,材料中的措施没有奠定基本政治版图,排除A项;与中原一致体现的是地方治理方式的统一性而不是灵活性,排除B项;湖南永顺府是清朝雍正年间对湘西土司进行改土归流时设置,确立了对这一地区的有效管理,而不是对整个湖南的有效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8.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外国人在各商埠广泛设立纱厂,一定程度改变了中国部分地区的产业生态。就此有人观察道:“(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因日本人近来在内地办的纱厂很多,而且棉花出口也很厉害,人民争趋其利,广种棉花,几有每年连麦全不种的。”由此可知()A.资本输出推动农业近代化B.耕织分离在内地日益明显C.对外贸易促进了工业转型D.农业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90年代末(中国)。据材料可知,因为日本人在内地办的纱厂的发展对原材料(棉花)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各地农民普遍种植经济作物,内地农业商品化趋势得以发展,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机械化,故说农业近代化错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近代中国“耕织”分离,材料体现的是甲午战后,中国某些省份逐步以种植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为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工业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9.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色彩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是改良,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民主革命•戊戌变法•定国是诏【名师点睛】本题以《明定国是诏》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说明类”的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关键是弄清逻辑关系。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圣贤义理之学”是根本,“博采西学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实质上说明维新派为了推行变法采用了妥协的手段。“说明”类的选择题在新课标高考中比例比较高,老师一定指导学生多做训练。 10.1925年,《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发表,文中阐述农民为了摆脱压迫,必须通过组织农民协会为自己获取基本权利。工人与农民同属被压迫的以劳力谋生的劳动阶级,应该采取工农联合的方式开展工农运动,为取得革命胜利作准备。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努力促成国共的第一次合作B.存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重视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壮大D.在北伐战争中影响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材料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呼吁农民组织农民协会,采取工农联合的方式开展工农运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重视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壮大,C项正确;此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开始,排除A项;右倾机会主义在此时的表现是放弃党对革命的领导,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对比,不清楚是否在北伐战争中影响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11.1939年3月,国民政府交通部成立驮运管理所,专门负责战时西南地区的驿运。在管理所下专门设置川黔驿运管理分处,在四川驿运线路的选择、延伸,驿运车辆的添置、更新,驿运点的连接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联运以及驿运人员的组织、牲畜的调配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驮运管理所的设置()A.表明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完备B.预示着敌后战场即将成为抗日主战场C.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提供物质保障D.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民政府交通部成立驮运管理所,专门负责战时西南地区的驿运”结合关于抗战的相关知识可知,驮运管理所的设置在抗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主旨为“驮运管理所”,“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敌后战场,排除B项;驮运管理所主要专门负责战时西南地区的驿运,没有提及对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分析】【点睛】12.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某城市举行了一场国际会议,该会议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5国总理发起,共有29个国家政府首脑共计340名代表参加,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上周恩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着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合作。在这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的做法()A.妥善消解了与会国错综复杂的矛盾B.顺利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有效扩大不结盟运动的国际影响力D.成功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叙述的国际会议为亚非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的会议,面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阴谋破坏和与会各国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亚非国家普遍认同与支持,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成功维护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D项正确;与会的亚非国家存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并未因万隆会议而根本消除,排除A项;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排除C项。故选D项。13.1960年11月18日,李富春在全国第九次计划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讲综合平衡,要有全面观点,强调要贯彻执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必须全面安排,综合平衡,使计划指标符合实际需要的比例关系,符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一主张旨在()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B.总结“大跃进”的深刻教训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扭转国内经济困难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960年11月18日”“综合平衡,使计划指标符合实际需要的比例关系,符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必然的内在联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李富春建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目的是扭转国内经济困难局面,D项正确;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不是材料强调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是材料主张的原因不是目的,排除B项;材料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恢复了过去享有盛誉的武汉海关,开辟了可以直航国外的武汉、黄石两个港口。1983年,湖北省政府决定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厅,统一管理外资、外经、外贸工作,建立和扩充了10多个相应的进出口营运公司。这些举措()A.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B.加强了对外贸企业的集中管理C.为对外开放营造了有利环境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湖北省恢复了过去享有盛誉的武汉海关,开辟了可以直航国外的武汉、黄石两个港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北通过开辟直航国外的港口,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厅,为对外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C项正确;1992年,才提出市场经济的主张,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对对外开放的影响,并不是加强对外贸企业的管理,排除B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排除D项。故选C项。1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壁垒的放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商品贸易。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的7.7%,比2001年增长了近4倍。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势头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中国外贸总体依然复苏向好,2021年中国出口额飙升,远高于2008年前的峰值。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B.发展中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C.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已经瓦解D.区域集团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壁垒的放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商品贸易。”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商品贸易,中国出口额飙升,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没有体现主导经济全球化信息,排除B项;苏联解体,标志着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瓦解,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此信息,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非区域集团化,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在礼俗传统的影响和规制下,徽州宗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息讼思想。针对当地常见的土地归属类、户婚财产类以及墓地侵占类等纠纷矛盾,徽州宗族秉承息讼观念,主张一方面通过家规、宗规等民间规约来约束宗族成员的行为活动,形塑其礼让精神,使其行为能够符合礼俗传统,藉此预防纠纷矛盾的发生;另一方面则强调在宗族内部成员之间或宗族与宗族之间出现争执时,矛盾双方应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根据当地的习惯法来化解彼此之间的问题。——摘编自郭敬东《明清徽州乡村息讼观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 材料二徽州地处万山之中,对外交流不便,民众长期生活在宗族社会,接受宗族的教化,如“绩邑士人,除应试外,足不出里。农工、妇女亦终岁家居,不知乡里外有何世界”。徽州宗族对民众的教化和“忠臣顺民”思想的灌输,是晚清之前宗族能够有效控制民众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随着一些学生出外学习和报纸的传入,外部新的思想和观念传入到了徽州地区,徼州民众在思想和观念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近今新学发明,士人亦幡然有远志,负书担囊,肩背相望。抑闻有东渡大和,西赴欧美以博求新智识者。”——摘编自王灿《论晚清时期徽州宗族对民众控制力的变化》材料三宗族观念有其正向功能,维持家庭和睦与家族和谐,是稳定基层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但从阶级斗争角度看,宗族观念本质上是狭隘的、封建落后的,掩盖了宗族内的尊卑等级,更掩盖了阶级的身份。宗族观念引发的宗族械斗,导致农民之间内耗而削弱农民阶级的团结。中共追求劳苦大众的解放,必须克服底层人民这种互相伤害的狭隘性。开展土地革命的前提是唤醒广大农民的阶级意识,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宗族经济基础及组织权力的改造能直接看到成果,而存于人内心深处的宗族观念改造效果却难以衡量。——摘编自郭为桂、钱珠栎《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党对地方宗族势力的改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徽州宗族息讼思想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徽州宗族对民众控制力减强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指出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宗族观念的局限性。【答案】16.特点:有系统性;具有基层自治色彩;受到儒家礼俗传统影响;主要针对基层常见矛盾纠纷;约束预防与协商调解相结合;以家规、宗规和习惯法为主要依据。17.背景:西学东渐加强,冲击传统宗族观念;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削弱控制民众经济基础;太平天国等战乱冲击了徽州地方与基层统治秩序;交通与近代媒体发展,加快了人口流动与信息传播。18.局限性:宗族观念掩盖了阶级身份,不利于阶级斗争;宗族观念可能引起宗族械斗,不利于农民团结;宗族观念改造效果难以衡量。【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 据材料“徽州宗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息讼思想”,得出有系统性;从基层自治角度分析,得出具有基层自治色彩;据材料“明清时期,在礼俗传统的影响和规制下”,得出受到儒家礼俗传统影响;据材料“形塑其礼让精神,使其行为能够符合礼俗传统,藉此预防纠纷矛盾的发生”,得出主要针对基层常见矛盾纠纷;据材料“矛盾双方应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得出约束预防与协商调解相结合;据材料“根据当地的习惯法来化解彼此之间的问题”,得出以家规、宗规和习惯法为主要依据。【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然而随着一些学生出外学习和报纸的传入”,得出西学东渐加强,冲击传统宗族观念;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角度分析,得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削弱控制民众经济基础;从太平天国角度分析,得出太平天国等战乱冲击了徽州地方与基层统治秩序;从交通和传媒的影响分析,得出交通与近代媒体发展,加快了人口流动与信息传播。【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但从阶级斗争角度看,宗族观念本质上是狭隘的、封建落后的,掩盖了宗族内的尊卑等级,更掩盖了阶级的身份”,得出宗族观念掩盖了阶级身份,不利于阶级斗争;据材料“宗族观念引发的宗族械斗,导致农民之间内耗而削弱农民阶级的团结”,得出宗族观念可能引起宗族械斗,不利于农民团结;据材料“而存于人内心深处的宗族观念改造效果却难以衡量”,得出宗族观念改造效果难以衡量。17.技术革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时期,出现了坩埚炼铁法,并得到了广泛使用,在战国晚期块炼渗碳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百炼钢”技术兴起。西汉中期武帝时,政府令官铁冶造规格统一的新式农具,加以推广,如铁耦梨和楼车等,首先在京畿附近推广,作为全国的示范区。《汉书·昭帝纪》曰:“武帝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至东汉时期,陕北也使用牛耕。——摘自田培栋《陕西社会经济史》材料二:近代工厂制在英国的兴起,是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近代工厂制是对原工业化时期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突破,它的兴起促使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而手工工场也逐渐开始向近代工厂过渡。不过,作为工业化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总结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195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人才问题,特别是技术人才问题,就被提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1945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指出:“技术革新运动必然成为日益发展的客观趋势”,要“把技术革新运动作为提高当前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才能与智慧”。——摘自李增添《试论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推动汉代铁制农具普遍使用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工厂制出现与推广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从工人的角度列举两项“不容忽视的弊病”。(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党和国家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国防科技方面的重大成果。【答案】(1)因素:冶铁技术的进步;铁业官营政策的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移民屯垦事业的发展。(任意答出3点即可)(2)影响: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带来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巨变,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如答“出现了垄断组织”也可)弊病: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3)时代背景:我国技术发展水平落后;培养技术人才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推动劳动竞赛的开展;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任意答出2点即可)重要成果: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出现了坩埚炼铁法”“百炼钢”,可得出冶铁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一“西汉中期武帝时,政府令官铁冶造”,可得出铁业官营政策的实施。根据材料一“并三边,徒民屯田,皆与犁牛”等,联系所学可得出移民屯垦事业的发展,根据所学,还可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等进行总结。【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影响:根据材料二“它的兴起促使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可得出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根据材料二“而手工工场也逐渐开始向近代工厂‘过渡’。”联系所学,可得出带来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巨变,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弊病:从工人的角度回答,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从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等角度进行总结。【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 。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三“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可得出我国技术发展水平落后。根据材料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人才问题,特别是技术人才问题,就被提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可得出培养技术人才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根据材料三“把技术革新运动作为提高当前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才能与智慧”,可得出推动劳动竞赛的开展。根据材料三“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才能与智慧”可得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重要成果:结合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国防科技方面的重大成果,可列举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等成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论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史学研究方法,梁启超认为诗古文辞、小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善于治史的人往往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于非事实中见出事实”;陈寅恪也曾提出:“小说等虽然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但是具有通性之真实。”——摘编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等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篇或多篇你熟悉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采用“文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历史层面对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文章篇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答案】示例文章篇目:《红楼梦》阐述:长篇小说《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小说一方面反映了清代康雍乾盛世时期上层社会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以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这印证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男主角贾宝玉,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女主角林黛玉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博览群书,才思敏捷,有多方面的才能。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这是明清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与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是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综上所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的社会百态。(评分标准:此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只要确定篇目合理阐述即可得分。罗列出所选篇目,论述,结论,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中国古代。结合所学可知《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峰,是中国古典小说臻于成熟的标志。可以选择本书进行文史互证研究。《红楼梦》通过对以贾家为主的四大家族衰落过程及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的描写,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表现了作者反抗封建制度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红楼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传统,在典型人物塑造深刻、反映现实社会深广、结构工巧、文学语言的诗情哲理、艺术构思的精湛缜密、故事情节的优美生动等方面,都达到了时代的高峰。小说一方面反映了清代康雍乾盛世时期上层社会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以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这印证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男主角贾宝玉,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女主角林黛玉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博览群书,才思敏捷,有多方面的才能。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这是明清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与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是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综上所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的社会百态。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数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2-01 05:05:02
页数:12
价格:¥3
大小:743.1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